税收征管工作调查研究9篇税收征管工作调查研究 关于我国私营企业税收征管问题的研究 关于我国私营企业税收征管问题的研究 摘要: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私营企业也在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税收征管工作调查研究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税收征管工作调查研究
我国私营企业税收征管问题的研究关于我国私营企业税收征管问题的研究
摘要: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私营企业也在茁壮成长, 私营税收逐年增长, 占整体税收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 已成为新的税收增长点, 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为地方税收持续稳定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
经调查表明, 私营经济在税收征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依法履行义务与依法行使权利相比, 还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私营企业的税收征管薄弱, 偷逃税款现象比较严重, 比较国有和集体企业, 它的税收征管难度大、 偷逃税比例大、 税收增收幅度小, 成为税收征管的难点、 税收征纳矛盾的焦点和薄弱环节。
本文针对问题找出原因, 有税制方面的, 有纳税人方面的, 有治税环境方面的, 有征管力量方面的以及其他客观条件方面的。
私营企业税收存在的严重弊端, 使得加强其税收征管工作显得日益重要。
文章又针对以上原因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实施一系列加强税收征管的可行性措施, 完善税制, 加大管理部门对私营税收的征管力度, 防止出现漏征漏管现象。
同时, 加大税法宣传力度, 从各方面提高纳税人素质, 促成依法纳税, 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倡导良好的纳税风尚, 从而解决私营企业的税收征管问题, 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利民强国。
关键字:
私营企业 税收 征管 税源 税收制度
中图分类号:
F810
Abstract:
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reform and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private enterprise of our country is growing up strong and sturdy,
the private tax revenue increases year by year and the proportion of taking the whole tax revenue improves year by year too which has already become the new point of growth of tax revenu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has increased and played certain function continually and steadily for the local tax revenue too.
However,
we should se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 lot of questions in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in private economy.
It fulfils obligations and exercises the right to comp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there is certain disparity,
the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that displays in the private enterprise mainly is weak,
it is more serious in state-run and collective-owned enterprise.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it’ s degree of difficulty heavy,
tax evasion proportion heavy,
tax revenue little to raise an increase of range,
become difficult point,
tax revenue of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is it’ s receive contradictory focus and weak link to solicit.
Tracing its cause has tax system,
there is the taxpayer" s,
there are ones that manage environment of taxes and there are other objective conditions of levying and managing strength.
Private enterprise tax revenue stores the serious drawback,
make it seem that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should find private economy levy and manage the existing problem at present in time and should find out the rational solution,
implement a series of feasible 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perfect tax system and then strengthen management dynamics of tax
revenue between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and private expropriation toprevent leaking and soliciting and leaking the phenomenon of in charge .
Meanwhile,
we should devote more efforts to propagating in tax law and improve taxpayer" s quality from every side to facilitate and pay tax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nd build the good tax revenue environment,
advocate the prevailing custom of good paying taxes to solve the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problem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 ,
increase the fiscal revenues of the country and the favourable member of a nationality makes the country prosperous.
1、 我国私营企业的税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私营经济在我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2002 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 国内GDP 增量的 60%以上来自私营企业。
私营企业作为国民收入中税收的重要源泉也逐步得到了 广泛认同, 逐步成为当地财政收人的顶梁柱。
像广东省, 私营企业已有十四五万户, 税收占到总财政的 1/10。
1. 1 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
截止到 1993 年, 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为 23. 8 万户, 比上年底增长 70. 4%, 一年净增的户数相当于 1991 年前户数的总和; 从业人员 372. 6 万人, 比上年底增长 60. 7%, 相当于 1991 年的 2 倍, 注册资金 680. 3 亿元, 比上年底增长 207. 7%,相当于 1991 年 6 倍, 工业产值 421. 7 亿元, 比上年底增长 105. 6%, 相当于 1991 年 3 倍;营业收入 309. 2 亿元, 比上年底增长 172. 2%, 相当于 1991 年的近 5 倍; 商品零售额196. 5 亿元, 相当于 1991 年的 3. 5 倍。
出口创汇额 15. 8 亿元, 比上年底增长 65. 1%。1993 年, 私营企业的上述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1. 2 私营企业税收目前的现状 私营经济对财政收入产生了巨大的的贡献。
2002 年广义民营经济的税收增长率为 14. 8%, 全社会税收平均增长率为 12. 1%, 民营企业中的私营企业的税收增长率从 1995 年以来连续 8 年超过 50%. 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 个体私营经济如雨后春笋不断发展壮大, 个体、 私营经济的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0%以上; 它们向国家交纳的税金占全国工商税收的 7%左右。
按照市场规律, 个体私营税收也应同步、 持续增长。
但是, 近年我国个体私营税收却呈逐年下滑之势, 税收征管漏洞多、 存在大量征管盲区、 税源监控乏力等问题日益暴露。
长期以来, 在个体私营经济中, 尤其是个体工商户, 绝大多数不建账, 在其经营活动中存在大量现金交易、 场外交易和店外交易等现象, 销售货物不开发票或发票大头小尾的情况也很多。
这些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和经营管理造成了大量的“隐性” 收入, 据悉, “隐性” 收入在纳税人的全部实际经营收入中占的比例竟高达 20%至 30%, 这使税务机关难以准确确定纳税户的真实销售情况。
另一方面, 由于国税、 地税机构分设, 信息通畅、 公开、 透明目前尚无法完全实现, 极可能造成在一方已纳入正常税收征管的个体私营业户在另一方那里反而形成了税收征管盲点或“人情税” 等不正常现象, 造成了国家税款的流失。
2、 我国私营企业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2. 1 从征税权主体看私营企业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征税权主体在私营企业税收中起者重要的作用, 管理部门对私营税收征管中的问题加大宏观管理力度以及对税收体制的不断改革, 从而使其税收征管有强有力的保证。
2. 1. 1 税务部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个体私营经济在总量上虽是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相对单个个体私营业户而言税款少的现状, 部分税务人员认为只要抓住重点企业、 重点税源就行了, 个体私营经济税收难管、 户多、 税少、 工作量大, 税收成本高, 使得他们不愿在这方面的征管上去花力气, 下功夫, 从而使得征管有了大的漏洞。
首先, 政府宏观管理体制建设滞后, 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长期以来, 我国私营企业立法滞后, 难以保护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促进私营企业健康和稳定发展。
我国私营企业是在发展城乡集体经济、 引进外资、 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经济形势下发展起来的,私营企业的管理部门林立, 政府管理体制不完善, 政府职能定位不科学, 缺乏政策的统一性。
另外, 在人员培训、 管理咨询、 技术开发、 信息服务和法律支援等方面的中介支持与社会化服务落后, 综合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制约了 私营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影响了 私营企业的发展。
其次, 税收征管成本高, 征管力度不够。
以清丰县马庄桥税务所为例, 该所只有 7 名税务人员, 却担负着 5 个乡镇的国税征管任务, 征管战线长达 30 多公里。
除所长没有具体管片外, 其余 6 个同志几乎每人管辖一个乡 镇, 连双人上岗制度就很难落实。
单人执法不仅不合法, 而且遇到暴力抗税事件时又很难取证, 势必造成税务人员有苦难言的尴尬局面。
再次, 未能制定科学的、 系统的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征收管理办法和制度, 在人员、 经费分配上也显得不足, 为提高登记率、 申报率、 入库率等相关比率, 征管人员的主要精力往往停留在催报催缴税款上, 对纳税人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纳税情况, “申报准确率”是否准确缺乏细致深入的管理审核, 使得个体私营经济税收管理水平难提高。
2. 1. 2 现行税收政策对私营企业存在一定的歧视性。
目前我国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税收优惠措施, 虽然是以所有企业为受惠对象, 但由于私营企业本身的条件及所处的环境因素制约, 它们往往不能全面、 充分享受到各项优惠政策,能够充分受到优惠政策的只能是一些大企业。
如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政策, 私营企业由于资金周转、 资金积累相对困难些, 不能及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进行技术改造, 所以也就难以向国家引导的产业发展, 体现不出国家的产业政策, 也难以享受到这项抵免所得税优惠政策。
对大企业的优惠实质是对私营企业的歧视。
所以说现行税收政策对私营企业存在一定的歧视性, 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公平竞争, 使它们不能在公平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客观上造成不利于私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2. 1. 3 现行税制严重阻碍了 征管效果
首先, 增值税纳税人的划分一定程度上阻碍私营企业的发展。
现行税制将增值税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并且规定小规模纳税人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 而中小企业相当一部分是小规模纳税人, 这显然加重了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在增值税政策上造成对小规模纳税人的歧视, 影响了私营企业的持续发展。
根据某省一般纳税人增值税
税负调查资料, 其工业企业、 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平均税负率分别为 3. 97%、1. 05%, 而现行增值税政策规定工业企业、 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分别为6%、 4%, 明显高于一般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率。
其次, 现行所得税应税所得率规定不符合私营企业的实际情况, 加重了私营企业负担。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 主要是针对私营企业制定的, 它规定工业、 商业应税所得率 7%—20%, 建筑安装业 10%—20%, 其他行业 10%—30%。
而私企普遍利润率较低, 一般在 3%—5%左右, 这样一来, 核定征收的私营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就显得较高, 不利于私营企业发展。
2. 2 从纳税主体看私营企业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淡薄。
在农村地区零星税源分散隐蔽, 一些纳税意识差的个体工商户, 财务细节不健全, 使税务机关无法对其进行税务监控。
纳税人素质参差不齐, 影响了整个纳税环境, 干扰了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平竞争秩序, 是制约税收征管效率的主要因素。
2. 2. 1 个体私营业户纳税意识淡薄 , 主观上不情愿纳税, 纳税人自行申报很难, 增加了税收征管的难度。
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和“无税论” 的影响, 许多个体私营业户对税收的概念尚未完全形成, 依法纳税自律能力较低, 个体私营业户往往经营分散, 流动性、 隐蔽性强, 普遍存在现金交易, 受狭隘的个人利益驱动, 许多个体私营业户以种种手段, 想方设法偷、 骗国家税收。
且私营经济大多生产经营规模小, 利润微薄, 经营者纳税意识较低, 加上费挤税现严重, 直接影响其纳税积极性, 致使农村的好多私营企业主不能依法诚信纳税。
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做假帐, 搞内外两套帐, 其中一套是企业内部的真帐, 是给业主或股东算帐用的, 另一套是收入少、 效益低的报给税务机关的假帐, 目的是偷税漏税。因此个体私营经济出现了极不协调的增长态势, 即个体私营企业产值呈逐年递增, 税收收入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做假帐, 搞内外两套帐, 既损害了国家利益, 破坏税收政策法规, 减少国家税收收入; 又损害自己, 把企业的核算搞乱, 影响股东之间的团结。
2. 2. 2 同时应该看到农村以家族生活方式为主, 宗族观念在农村中仍占据较重要的地位, 如采取强制措施容易导致暴力抗税事件。
特别是农村有的专业经营, 有的多业经营;有的常年经营, 有的季节性经营; 有的定点经营, 有的流动经营; 在这些业户中一般有 20 %左右是无证经营, 在管理薄弱地区, 无证经营业户接近 40 %; 在有证经营者中,有的领取营业执照后办理了 税务登记证, 有的却未办理税务登记证。
纳 税期过后, 往往有一小部分私企业主以各种理由不送税, 甚至多次催缴情况下, 拒不缴纳税款。
通常情况下, 只好组织执法小组, 上门逐户进行清理。
在执法清理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
从税务机关实际管理情况看, 除部分管理比较严格的局、 所对业户管理较好外, 多数对无证经营户和有营业执照但未办理税务登记证的业户未能有...
篇二:税收征管工作调查研究
征管调研情况综合汇报 税收征管调研情况综合汇 报 报为适应国税新形势 和 和发展的要求,市局下达 了 了相关的调研课题。为此 , ,分局高度重视,召开了 局 局务会进行了专题的座谈 、 、分析和研究,现依据市 局 局的调研课题,结合分局 的 的实际,将相关情况综合 汇 汇报如下。
一、
关 于 于税收征管 当前税收征 管 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 、 、机构设置不规范、不科 学 学。分局内设综合科、计 征 征科、管理科、稽查科。
实 实行一级稽查后,稽查科 稽 稽查职能消失,造成部门 职 职责缺失;办税服务厅不 是 是内设机构,增加了管理 难 难度,造成环节衔接不畅 等 等问题;机构过少与职责 过 过多共存,形成了一个部 门 门什么都要管理,什么都 难 难以管理好的局面。二、 信 信息化支持的税收监控功 能 能作用发挥有限。征管信 息 息化是一把双刃剑,一头 指指向纳税人,一头指向税 务 务机关。但是这一双向监 控 控功能需要与其信息技术 、 、信息质量和数量、机构 设 设置、岗责体系和干部素 质 质综合配合推进,才能发 挥 挥作用。对于计算机的税 源 源监控和对申报质量的识 别 别评判功能,仍处于初级 探 探索阶段,征管软件还不 能 能胜任,这需要大量相关 信 信息的采集和软件功能的 智 智能开发作保证。因此, 不 不能过分对税收管理的计 算 算机应用高估其作用,计 算 算机技术的优势是可以进 行 行高速、机械性的处理, 能 能够按照确定的程序、方 法 法来解决问题,可是有
些 管 管理工作因其条件的复杂 性 性,很难将其进行计算机 处 处理。三、征管信息化的 准 准确性和相关性存在问题 。
。征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 、程序都通过计算机这样 一 一个平台来操作,以达到 上上收执法权、减少执法随 意 意性的目的。税务人员根 据 据纳税人申报的各种信息 办 办理涉税事宜,但其信息 的 的完整性、真实性及可靠 性 性难以保证,同时协税信 息 息---工商、金融、海 关 关等不能共享,给信息的 利 利用环节---税源监控 、 、案头评估、稽查选案、 税 税源调查等造成了难以运 作 作的操作基础,从而出现 专专业管理部门多头向企业 要 要数据,下户频繁调查和 检 检查,管理忙乱,监控不 力 力,稽查选案成为摆设, 检 检查盲目,难以发挥重点 打 打击的作用。四、征管信 息 息化统一性没有解决好。
自 自1 月 1 日起,分局 ct a ais 全面上线运行,实 现 现了稽查、征收、管理职 能 能的完全分离,这种“专 业 业化”的精细分工,导致 税 税收征管档案散存于征收 、 、管理、稽查和其他诸多 环 环节、诸多部门之中,这 既 既不利于加强税收征管, 也 也不利于为纳税人提供高 效 效优质服务。同时与 ct a ais 一起使用的还有金 税 税工程系列软件,两者不 能 能兼容,影响了征管信息 化 化的协调发展,这些都使 得 得 ctais 在短时间内 不 不能担当起征管重任,出 现 现了国税部门两套软件双 轨 轨运行,既增加了工作量 , ,又不利于信息化的共享 使 使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每 每月要到税务机关办理防 伪伪税控认证、专用发票抄 报 报税、“四小票”数据报 送 送和纳税申报等业务,再 加 加上日常的政策咨询、涉 税 税事项审批等工作,
使纳 税 税人频繁地奔走在税企之 间 间,办税烦琐、效率低下 的 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 随 随着税收信息化建设的不 断 断发展,税务机关向纳税 人 人发放了大量的涉税管理 软 软件,如金税工程的防伪 税 税控开票、专用发票认证 、 、货运发票、废旧物资等 “ “四小票”采集软件、电 子 子申报软件等,由于各软 件 件功能单一,操作各不相 同 同,造成纳税人使用成本 高 高,操作不方便,影响了 企企业积极参与税收信息化 建 建设的热情。
针对上述 问 问题,我们的建议:一、 规 规范机构设置。根据国家 税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规 范 范国家税务局系统机构设 置 置明确职责分工的意见》 中 中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的 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可设置 为 为国家税务局的相关规定 , ,建议改开发区分局由非 全 全职能局设置为全职能的 国 国家税务局,内设办公室 、 、计征科、征管科、综合 业 业务科、人事教育科、监 督 督室、办税服务厅。有利 于 于征收管理要求,科学界 定 定机构职能,明晰部门业 务务界限,做到职责分明, 权 权责对等。二、进一步健 全 全岗责体系,理顺工作职 能 能。结合国际质量认证体 系 系的有关管理理念和管理 方 方法,对各征管工作事项 详 详细明确其职责、分工、 标 标准、操作、权限、程序 、 、联系、制约、考核、评 价 价等具体内容。对市城区 和 和各县区局、基层分局特 别 别是征收、管理、稽查各 系 系列的工作职责、分工等 统 统一进行一次修订和完善 , ,调整合并职能,做到以 事 事设岗,以岗定责,落实 任 任务,具体到人,以确保 各 各系列、各岗位权责分明 、 、运作规范、纵向通畅、 横
横向协调,从制度上确保 “ “疏于管理、淡化责任” 问 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 强 强化税源监控,防止税收 流 流失。强化税源监控要全 面 面做好税务登记管理、切 实 实强化纳税申报管理、建 立 立健全纳税人分类管理办 法 法、加强专用发票和普通 发 发票管理、建立税收征管 预 预警机制、认真做好纳税 评 评估,同时加快税收征管 信 信息监控系统建设,加大 对 对偷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 。
。开发区分局截止九月份 共 共有企业 46 户,比末企 业 业户数增长比例达到 70 % %,这是前所未有的。这 一 一发展形式对税源监控提 出 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停 留 留在机上,还要对片、企 业 业安排税收管理员实地监 控 控,充分了解纳税户实际 情 情况,定期开展年检和换 证 证工作,摸清纳税户底数 , ,加强纳税户清理检查, 减 减少漏征漏管户。四、加 速 速协、护税网络建设。加 强 强与工商部门的联系,使 工 工商登记编码与税务登记 的 的编码保持一致,并尽快 实 实现与工商部门信息系统 的 的“联网”。尽快实现税 务 务、银行、企业信息系统 的 的“联网”。呼吁国家通 过 过立法限制大额现金交易 , ,规定银行代扣代缴、代 划 划代缴税收的职责。五、 加加快整合步伐。对 cta i is、防伪税控、出口退 税 税等纳税人相关资料进行 整 整合,对纳税人的基本资 料 料、纳税状况、历史征管 信 信息和税收征管相关信息 由 由分散信息实现集中存储 管 管理,从而实现对纳税人 有 有关涉税信息的统一展现 和 和综合运用。
二、
关 关于人力资源 现阶段国 税 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特 点 点是:总量过剩和专
业人 才 才相对不足并存,尖子人 才 才相对偏少和能力岗位不 匹 匹配并存,改革不断深化 和 和管理体制僵化并存,外 部 部的激烈竞争和内部活力 不 不足并存,选人用人程序 化 化和人才评价机制不科学 并 并存,党管人才和行政首 长 长负责制并存。从目前分 局 局干部思想、行为现状来 看 看,存在人浮于事、活力 不 不足、效率欠佳、学风不 浓 浓等问题。一、从个人素 质 质与思想境界上看。业务 水 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干部 安 安于现状,消极应付、得 过 过且过,工作能力低下, 工 工作质量低劣,缺乏奋发 进 进取的内在动力,部分干 部 部思想认识主观,价值观 念 念倾斜,攀比意识浓厚, 在 在个人得失上斤斤计较, 在 在工作待遇上盲目攀比, 与 与其它单位、其它行业, 其 其他地区相比,觉得收入 有 有差距,情绪失落,意志 消 消沉,与本单位、本岗位 、 、同资历同志比,只看到 自 自己的政治待遇、经济待 遇 遇比别人低,而看不到自 己 己的敬业精神、工作贡献 、 、综合素质比别人差,怨 天 天尤人、牢骚满腹。甚至 还还有极少数个别干部在纳 税 税人中吃拿卡要报。二、 从 从干部交流和轮岗情况看 。
。存在能力失衡和岗位依 赖 赖的问题。由于干部工作 能 能力的差异性,干部岗位 交 交流的局限性,个别同志 长 长期在特定的岗位上工作 , ,导致工作能力失去平衡 , ,税收专业能力和宏观综 合 合能力不兼容,组织协调 能 能力与应对事务的能力不 匹 匹配,从事业务工作的综 合 合能力差,从事行政工作 的 的业务能力差,长期管个 体 体的不能管企业,长期干 业 业务的不能写文章,造成 一 一部分同志长期只能应付 某 某些单一性、表面性、
重 复 复性的工作,所在岗位工 作 作松散,人浮于事;另一 方 方面某些技术性、综合性 、 、应变能力较强的工作长 期 期只能由少数同志从事, 所 所在岗位压力沉重,一旦 进 进行岗位交流,工作几乎 难难以开展,形成了个人依 赖 赖岗位,岗位依赖个人的 局 局面。三、干部素质与现 代 代税收管理要求不适应。
近 近年来,分局通过建机制 、 、强培训、鼓励干部学历 再 再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 绩 绩,干部的学历和素质有 了 了明显的提高,但与现代 化 化、信息化税收存在很大 差 差距,普遍存在“高学历 、 、低水平”现象。分局目 前 前有正式干部 85 人,其 中 中大专以上学历就有 64 人 人,占 75%以上,而各 类 类岗位能手不到 5 人。四 、 、干部工作激情不高。一 方 方面机构收缩,所需岗位 和 和领导职数大量减少,干 部 部正常晋职晋级的机会渺 茫 茫;还有部分接近退养年 龄 龄的干部,想到即将安享 晚 晚年,存在占岗、悠岗的 现 现象,工作不负责、不进 取取。另一方面现代化信息 技 技术的应用与起征点的调 高 高,进一步增加了富余人 员 员,有些干部感到无事可 做 做,觉得工作没有干头, 日 日子没有混头。
解决以 上 上问题,我们的建议:一 、 、创新观念,充分尊重人 才 才。即树立以人为本的观 念 念、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 资 资源的观念、树立人人成 才 才的观念,切实做到人尽 其 其才,才尽其用;二、创 新 新环境、大力培养人才。
即 即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创 新 新人力资源发展环境、创 新 新人力资源激励环境;改 革 革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科 学 学规范的干部管理体制, 推 推行任职限年制、任期
考 核 核制,使干部管理真正做 到 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 能 能高能低,真正做到能者 有 有其位。三、创新机制, 科 科学开发人才。即优化竞 争 争交流机制、构建人才评 价 价机制、探索能级管理机 制制。1、完善评价机制, 以 以科学客观为原则建立人 才 才评价机制;2、制定学 习 习激励机制,要对通过自 学 学取得文凭或专业技术资 格 格证书的人员给予资金补 助 助,鼓励自学成才;3、 加 加大培训力度,对培训进 行 行合理的规划、投入,在 师 师资、命题、考风、奖惩 等 等各个方面予以规范;4 、 、试行能级管理,通过建 立 立科学的干部评价体系, 对 对各岗位干部所具备的能 力 力进行评定分级,据此决 定 定干部的使用、责任和待 遇 遇;5、建立人才库,按 照 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动态管 理 理,未进入人才库者不能 参参加相关领导职位竞争; 6 6、要通过考核合理拉开 收 收入差距。
三、关于税 收 收执法责任制 税收执法 责 责任制 9 月 1 日在我局正 式 式试行,设立的岗位及职 责 责以及各种考核办法基本 上 上都是依据省局范本制定 的 的,没有做大的修改。因 为 为刚刚开始实施,该制度 的 的优点与不足之处都未表 现 现出来,但是我们预计会 取 取得以下效果。一是会强 化 化干部的责任意识、法治 意 意识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 质 质。它打破了“干好干坏 一 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 ” ”的局面,可以形成一种 干 干部不违规办事,依法行 政 政的好局面。二是奖惩结 合合会提高干部的工作积极 性 性。我们在提高津贴标准 的 的同时确定了不同的岗位 系 系数,适当拉开了津贴的 分 分配档次,使工作
无差错 的 的同志得到相应的回报
篇三:税收征管工作调查研究
摘要 个体户是我国特有的民事主体,其从业人员数量庞大、经营范围广泛、税源比重小。个体户税收收入在税收收入总额中占比很小,但在税务机关各项工作中,却是管理难度最大的工作,这是由于个体户纳税人账务不健全,收入来源隐蔽,而税务机关在个体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征管手段单一、偷逃税现象普遍、征纳双方矛盾突出等问题。虽然实践部门一直关注着个体户税收征管问题,但学界对个体户税收问题的研究却很少,国外没有个体征管的概念,现有文献都是关于税收征管理论的研究,国内已有文献多是从税制改革等方面或从大城市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中小城市税务机关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文献屈指可数。因此本文以揭阳市地税局个体户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建议为研究内容,不仅对于研究中小城市个体税收征管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有助于丰富个体税收征管理论。
本文首先概述了与个体户税收征管相关的规定,税收征管模式的变迁及国内征管现状,文章第二部分对揭阳市个体户税收征管的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对揭阳市个体户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其次对揭阳市地税局以税务分局为主导的个体户税收征管体制进行总结,结合笔者在地税局从事税收征管工作的真实经历,在揭阳市最有代表性的三个县区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影响纳税人遵从的四个因素,并选取了一部分税务人员及个体户纳税人为访谈对象,对揭阳市地税局个体户税收征管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探讨,并指出税务机关存在多头征管、征收方式有漏洞、队伍建设落后、执法观念陈旧等问题,而个体户纳税人由于缺乏专业税收知识、受公众舆论影响、税负较重且难被惩戒等因素影响,纳税遵从度较低的问题突出。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改革征管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改善执法环境等方面为强化个体户税收征管提出对策建议,强调个体户税收征管必须走法治化道路,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推进依法行政,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完善个体户业务管理流程,减少基层税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提高征管效率,实现税收的公平原则。
关键词:个体户;税收征管;揭阳市地税局;纳税遵从
II
Abstract
As special civil subject, individual households are characterized by large number of persons involved, wide business scope, and small quantity of tax sources. Although it contributes a small proportion of tax revenue in total,
taxation bureau faces the greatest difficulty in managing it of all the taxation work.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accounts of self-employed taxpayers are not sound, and the source of income is hidden.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axation bureau, such as single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means,
widespread tax evasion, sharp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ax collector and payer. Though practice department has been paying attention to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dividual households, academic community seldom research the tax problem about individual households. There is no concept of individual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s about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Most of the domestic literature has been studied from the aspects of tax reform 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rge cities. few research achievements originating from taxation bureau of small and mid-sized citie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ndividual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in Jieyang Local Taxation Burea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work not only will be of particular relevance to the research about individual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in small and mid-sized cities, but also helps to enrich the theory of individual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firstly outlines the regulations related to individual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the changes of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existing circumstances of individual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first of all,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individual in Jieyang is introduced, then summarizes the organization system of Jieyang Local Taxation Bureau based on taxation branch.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from the work of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in taxation bureau, the author conducts questionnaires among three typical county and
III
district in Jieyang City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four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taxpayer tax compliance.
Several tax staffs and individual taxpayers are selected, to discuss the predicament of individual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in Jieyang City.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axation bureau such as “multiparty administration, loopholes in the way of expropriation, backwardness of tax team construction, obsolete perception of law enforcement”.
As a result of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tax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opinion, heavy tax burden and hard to be punished, the taxpayer"s compliance is very low. Through this,
it provides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reforming system of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internal management, improving law enforcement environment. This is to strengthen individual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while emphasizing that individual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must follow the road of legalization,
implement the principle of tax law and advance law-based administra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we should improve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process of individual households, reduce the discretion of tax personnel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realize the fair principle of tax.
Key words: individual household;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Jieyang Local Taxation Bureau;tax compliance
IV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绪论 .............................................................. 1
一、研究背景 ........................................................... 1
二、研究意义 ........................................................... 1
三、文献综述 ........................................................... 2
(一)国内研究现状 ................................................... 2
(二)国外研究理论 ................................................... 4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8
(一)研究方法 ....................................................... 8
(二)研究框架 ....................................................... 8
五、本文创新之处 ....................................................... 9
第二章
个体户税收征管相关规定、征管模式及现状 ........................... 10
一、个体户税收征管相关规定 ............................................ 10
(一)个体户需缴纳的税费 ............................................ 10
(二)个体户税收征收方式相关规定 .................................... 11
二、个体户税收征管模式 ................................................ 13
三、个体户税收征管现状 ................................................ 14
(一)建设社会化管理体系 ............................................ 14
(二)依托信息技术加强征管 .......................................... 14
(三)国地税联合创新定税方法 ........................................ 15
(四)试点个体户纳税信用评价 ........................................ 16
第三章
揭阳市地税局个体户税收征管现状分析 ............................... 16
一、揭阳市个体户基本情况介绍 .......................................... 16
二、揭阳市地税局以税务分局为主导的个体户税收征管体制 .................. 18
(一)揭阳市地税局机构设置及人员构成 ................................ 18
(二)税务分局的职能定位 ............................................ 20
(三)个体户税收征管的工作机制 ...................................... 20
三、揭阳市个体户纳税遵从度调查 ........................................ 21
V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21
(二)样本的选取及问卷的发放 ........................................ 21
(三)调查结果分析 .................................................. 22
第四章
揭阳市个体户税收征管面临的困境 ................................... 29
一、税务机关税收征管水平有待提高 ...................................... 29
(一)全面“营改增”后,国地税分设导致个体税收多头征管 .............. 29
(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局限性导致个体税收存在征管漏洞 .............. 31
(三)税收执法队伍建设落后导致个体税收征管质量不高 .................. 35
(四)税收执法观念的局限导致个体税收征管工作受忽视 .................. 37
二、个体户纳税人纳税不遵从导致执法困境 ................................ 37
(一)无知性不遵从——个体户纳税人缺乏专业税收知识 .................. 38
(二)情感性不遵从——公众舆论对税务工作存在误解 .................... 38
(三)自私性不遵从——当前个体户税收负担相对较重 .................... 40
(四)征管性不遵从——对个体户缺乏有效惩戒措施 ...................... 40
第五章
强化个体户税收征管的对策研究 ..................................... 42
一、改革征管制度 ...................................................... 42
(一)加快国地合并,解决多头征管 .................................... 42
(二)落实税收优惠,降低税收负担 .................................... 43
(三)进行分类管理,加强征管力度 .................................... 43
二、加强内部管理 .................................................... 44
(一)完善队伍建设,提高征管效率 .................................... 44
(二)规范定期定额,推广查账征收 .................................... 46
(三)规范税务中介,提高代理能力 .................................... 48
(四)转变执法理念,重视个体征管 .................................... 48
(五)加快信息建设,完善涉税数据 .................................... 49
三、改善执法环境 ...................................................... 50
(一)创新税收宣传,培养纳税意识 .................................... 50
(二)健全回访制度,了解公民诉求 .................................... 51
(三)建立协税网络,加强部门协作 .................................... 51
结语 .................................................................... 53
VI
参考文献 ................................................................ 55
附录 .................................................................... 58
1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传统的行政模式已无法应对复杂多样的形势,因此如何完善创新行政管理机制成为学界主要的研究课题。其中,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部门应引入私营企业的管理手段,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税收征管模式的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要部分,为发挥好税收在增加财政收入与调节社会经济上的重要作用,必须建立起能兼顾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的征管模式。2015 年中共...
篇四:税收征管工作调查研究
1 -数字经济下税收征管问题调研文章
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也改变了跨国公司整合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同时对全球税收规则和税收体系造成巨大冲击。除了传统的跨境所得税问题,数字经济还带来了新的货物劳务税问题,特别是对全球普遍开征的增值税带来了征管难题。近年来,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得增值税欺诈日益增多,增值税税收收入严重流失。
在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对同一笔交易的征税权评定标准不同,是造成国际贸易中双重征税风险的重要原因。为了应对数字经济发展对增值税征管体系带来的挑战,欧盟作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2016 年 6 月欧盟议会通过了欧盟委员会提交的《增值税行动计划》,制定出 2016-2017 年欧盟的增值税改革计划,其中提出了多项针对数字经济带来的征管问题的应对建议。
数字经济在中国方兴未艾,电商平台的跨境交易如火如荼,有必要借鉴欧盟经验,尽早制定办法,积极应对数字经济模式带来的增值税征管风险。
一、数字经济的概念及其与税收相关的基本特征 数字经济是信息和通讯技术转型过程带来的产物。数字经济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各类应用软件商店、在线广告、
- 2 -
云计算、极速贸易和在线支付服务等。通讯技术的革新使得科技变得更加廉价、更具影响力、更为标准化,同时激励经济的各领域不断优化商业流程和创新。跨国公司可以依靠其全球业务网络,运用数字经济改变公司的全球价值链分布。
数字经济很多特征与税收相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数字经济具有流动性;其二,数字经济对大数据有依赖性;其三,数字经济具有网络效应、整合效应和协同效应。某些商业模式在高度依赖网络效应的同时,也越来越显现出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趋势;其四,数字经济条件下,多层次的商业模式有利于交易双方处于不同管辖地;其五,数字经济的准入门槛较低,显现出技术升级引起的经济波动性。
数字经济依赖无形资产,可以从免费产品的外部性中获得有价值的商业模式,从而给税务机关造成确定价值产生地管辖权方面的困难。比如企业在数字经济中如何创造价值及获取利润,如何联系数字经济与税收概念中的“居民地”、“来源地”及“收入定性” 概念,等等。
二、数字经济对增值税体系的挑战 跨境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特别是无形资产的贸易给传统的增值税体系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当消费者从国外购进货物时。在数字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开始大量在线购买产品与服务,企业无
- 3 -
需在消费者所在国设置实体店,而是通过邮寄或者快递售卖物品。在这一过程中,税务机关对很多交易流程没有办法征收增值税,或者征收数量很少,继而影响国家税收收入。同时,这种状况还造成居民企业卖家与非居民企业卖家之间非公平竞争。具体分析,数字经济给增值税征管体系带来的挑战主要有:
第一,很多国家有对网购进口的低价值货物免征增值税的政策。采用增值税制度的国家一般是通过保税机制在货物进口时向进口者征收增值税,但很多国家因为征税成本过高而对低价值货物免征增值税,在实践中,各国设置的起征点不尽相同,这就为通过数字经济避税带来了制度隐患。在这样的规则下,跨国企业可以利用这一起征点销售货物从而有效避税。其机理在于,本地企业向国内消费者在线销售低价值货物必须缴纳增值税,而如果企业将低价值货物从离岸地区进口,然后再卖回到消费者手中就可以免征增值税。企业可以运用该规则将公司设立在离岸地,而不设立在消费者所属的税收管辖区。低价值货物免征增值税不仅导致增值税收入下降,还影响本国国内公平的销售环境。
从实践来看,近年来未被征税的进口低价值货物的数量在明显增加。因此,数字经济环境下,低价值货物的免税进口政策一直备受争议。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是降低起征点,从而压缩跨境电商的套利空间。但在现实中规避这一问题也有困难,要采用
- 4 -
较低的起征点,同时保持征税成本相对于所征增值税的合理水平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关键。上述问题与跨境电子商务在近几年快速发展直接相关,以往很多国家构建增值税制度的时候还没有网络购物平台,现在低价值的商品通过网购途径进口,但是没有征收增值税,导致很多国家感到不公平。对于这种由商业模式创新造成的征管问题,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加以解决。
第二,厂商向消费者提供远程数字服务,对增值税的征收是一大挑战。跨境 B2C 企业可以通过远程提供服务及无形资产,这使得诸如电影、电视节目等线上商品供给具有跨区域的性质。消费者只需要拥有手机、电视等终端接受器就可以接受服务。对税务机关而言,这种远程服务的增值税很少能够征收上来。如果该数字化服务是在本地提供,那么一些国家的本地供应商将缴纳相应的增值税,这就对本地同类服务的供应商造成很大压力。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对数字服务征收增值税,因此,提供数字远程服务的供应商还可能运用税制的不同而进行筹划。
第三,跨国公司运用无形资产和成本分摊协议转嫁增值税。数字经济参与者可以向税收优惠地区转移无形资产或者无形资产的相关使用权,利用公司的内部协议和营销价格转移利润。根据各地法律的不同安排,数字经济公司可以运用特许安排、成本
- 5 -
分摊协议或者分离无形资产开发成本扣除等手段来进行避税。数字经济公司高度依赖无形资产创造价值和利润,并且以此获得相关收入,因此这类企业也更容易通过无形资产避税。虽然这种方式更多影响所得税在各国之间的分配,但也会改变跨国企业的供应链,从而对增值税产生间接影响。
三、欧盟增值税改革的建议 2016 年,欧盟《增值税行动计划》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鼓励电商发展,统一电子商务市场的增值税。具体措施包括:将在线销售有形货物的供应商纳入“一站式注册机制”;统一简化增值税的征管措施,为中小电子商务公司创新提供环境;允许原籍国单独审计跨境企业;对非欧盟国家进口小额托运货物免征增值税。第二,打击逃避税,针对增值税流失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欧盟成员国之间及欧盟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行政合作;提高税务局征管的效率;税务部门与企业达成协议以提高企业缴纳增值税的遵从度;创新税收征管的新方法,从报告、审计及廓清市场新中介工具出发,创新征收工具;制定临时性措施以应对增值税欺诈行为。第三,改革税率政策。欧盟 2017 年对增值税做两方面的改革:一是定期审核并且扩大低税率使用范围的货物和劳务名称,二是允许欧盟成员国自行确定本国税率的高低和相应的档次,不统一低税率清单。2017 年欧盟将与各成员国保持
- 6 -
联系,制定新的立法允许欧盟成员国自行降低增值税税率的物品。第四,建构欧盟区域的单一税制。欧盟对跨境 B2B 货物实行“一站式注册机制”。单一市场内所有货物和服务不区分境内境外,被同等征税。
欧盟现存的单一市场机制始于 1993 年,将欧盟跨境交易分成卖方跨境供应免税一方,和买方跨境并购可征税一方。在过去的十年里,企业利用该条款漏洞,每年进行近 500 亿欧元的增值税欺诈。欧盟建构区域单一税制正是为了补足漏洞,实现跨区域增值税制度现代化。同时,作为欧盟数字单一市场战略的一部分,欧盟计划将一些措施提交给成员国制定,旨在鼓励成员国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跨境贸易。
四、欧盟增值税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正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中,中国企业处于产业链升级阶段。增值税的税制设计需要与国际增值税兼容的同时,也要为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位置调整上争取更有效的竞争优势。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与欧盟的情况类似,需要在鼓励电商发展与商务模式创新的基础上,打击跨境逃避税并保证税制公平。结合欧盟的改革原则,中国对跨境数字经济进行增值税制度设计时,可以考虑如下一些建议:
首先,完善跨境增值税管理制度。可以对货物和劳务按照数
- 7 -
字经济的特点重新分类,按照无形商品的使用和研发增值情况重新设置征收环节,从而形成一套针对数字经济的增值税管理制度。对小额进口商品托运应免征增值税,以保证与国际惯例一致和国际税收的中性。为了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在高科技领域的创新,增值税的税率设计应按照高附加值逐渐递增的科技行业进行累退设计,帮助中国的中小创新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提升科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了防止跨国企业骗取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补贴,通过价格转移机制避税,要尽快建立对无形资产的征税细则,与欧盟及其他国家达成无形资产增值税的相关协议。
第二,提高数字经济税收遵从度和管理技术。数字经济在商业和制造业领域不断创新商业模式,税收征管对数字经济也要有相应的创新模式。税务机关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完成税收预缴、网上缴税等服务。最新的数字技术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税收部门收集和记录企业交易数据,收集分散的网络大数据。区块链公共分类的账户可以记录税收的大容量信息,并且形成无法更改的证据链,保证税收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从而堵塞逃避税漏洞。
第三,加强对跨国公司利用无形资产避税的管理。需要明确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含义,在增值税条例中说明不论是在关联企业之间还是非关联企业之间,任何一项无形资产的转移或转让均需要对价。该条确保无形资产的转让是否被用于转移收入。如果
- 8 -
缺少无形资产的交易价格评估条款,可以用估值的方法确定独立交易原则下的转让价格。
第四,加强国际反避税合作。可以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研究现有电子商务公司的利润转移情况,对跨国公司的增值环节建立统一的甄别系统,建立全球范围的案例库和数据库,研究这些公司避税的行为和激励因素,共同打击跨国公司的增值税避税行为。
------------------------------- 数字经济背景下非居民税收管理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全球商业实践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基于传统经济构建的国际税收规则和体系受到了巨大冲击,各国税收制度、税收征管正面临巨大挑战,对非居民税收管理的难度也不断凸显。如何重构历经百年的国际税收体系、如何完善税收制度、强化非居民税收管理,以适应对数字经济公平课税的要求,无疑成为目前各国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经济所呈现的特征,分析了数字经济给非居民税收管理带来的一系列难题,并对完善我国非居民税收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 非居民税收管理 研究
2008 年金融危机以后,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迅猛
- 9 -
发展,正成为驱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由此引发的一些税收新问题也正受到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税收当局的关注。在数字经济时代,经济的运行高度依赖各种数字化产品、数字化手段和方法。然而,现有的税收体系,特别是国际税收体系,仍沿用 20 世纪初 20 年代确定的基本框架,面对当前由数字化经济带来的全新问题,建立在各国国内税制和双边税收协定基础上的现行国际税收规则与体系暴露出许多不足。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利用数字经济税收管理方面的漏洞,通过转移利润等方式,侵蚀着各国税基,造成相关国家巨大的税收损失。数字经济所来带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已经对各国国内税制和以双边税收协定为基础的现行国际税收法律秩序形成巨大冲击。正因如此,2014 年 9 月 16 日,OECD 发布的 15 项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BEPS”)行动计划中的 7 项阶段性成果中,第一项即发布了《关于数字经济面临的税收挑战的报告》。该项行动计划承载着全面改革国际税收规则体系、消解跨国企业通过借助数字经济规避全球税收的共同期望,同时也是 OECD 为代表的世界各国对数字经济带来税收挑战的共同应对。
正如 BEPS 报告所说,之所以数字经济能引发种种税收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国国内税制对于数字经济方面存在空白或
- 10 -
巨大漏洞。尽管中国在这次国际税收格局重塑进程中希望积极发挥大国的作用,并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期通过行动维护未来的税收权益。但在针对数字经济引发的税收问题的研究及其应对措施方面,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现行税收法规在非居民税收政策中对于数字经济方面的规定近乎于空白,对其的监管上也基本处于一种放任状态,因此造成了非居民数字经济所得处于一种免税的状态。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预见,我国如不尽快完善有关数字经济方面的非居民税收管理法律法规,将在未来新的国际税收形势下处于不利的竞争局面。
一、数字经济的定义及特征
(一)数字经济的定义
“英国研究委员会”认为数字经济是通过人、过程和技术发生复杂关系而创造社会经济效益。在数字经济中,数字网络和通信基础设施提供一个全球化的平台,促进个人和组织的相互交往、通信合作和信息分享。《澳大利亚的数字经济:未来方向》一书的作者认为,数字经济是通过互联网、移动电话、传感器网络等信息和通讯技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球性网络化。
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数字经济的定义各不相同,但一般说来,数字经济就是指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讯基础上的经济运行系统,其本质特征是商品和服务的数字化、商业管理模式的
- 11 -
一体化和经济交易活动的网络化。
(二)数字经济的特征
要清楚数字经济对非居民税收管理带来哪些根本性的影响,就必须了解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及其与传统经济相比都有哪些根本性的不同,相应地我们也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制定的国际税收管理规则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还是否适用。
1.数...
篇五:税收征管工作调查研究
征管调研报告 农村个体税收征管的调研报告 大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现结合本职工作对农村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点粗浅地认识。一、农村税收征管现状 税源零星分散,纳税户难以控管。双湾税务所总计 129户固定个体纳税人中,有近三分之二多的纳税人分散在村队进行生产经营,各村队还分布有近 40 户零散户,税源较为分散。在村队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大都是以农业为主,以经营为辅,大多利用农闲及早晚时间经营,窗口经营、流动经营较多,由于经营的季节性 和 和经营情况的好坏,纳税户经常变换经营范围,发生停业 、 、歇业、转让等行为,很少有人到税务机关办理变更、注 销 销和停歇业手续,使税务机关难以真正掌握户籍变动情况 , ,难以发现,难以控管。
季节性税源多,纳税意识亟待 提 提高。在管辖的纳税户中季节性生产经营的小商店、小饭 馆 馆、小修理店等家庭店较多。这些经营户场所基本在农户 自 自己家里,生产经营集中在几个月,加上纳税意识较差, 主 主观上不情愿纳税,极少主动上门申报缴纳。如果税务人 员 员找上门,就把门关上,甚至恶语伤人,将税务人员拒之 门 门外,因为店面在家里,税务人员也不好强行进入。纳税 人 人的自行申报纳税变成了自由申报纳税,查到就拖,查不 到 到就躲,纳税人的税法意识亟待提高。
办理停歇业的意 识 识较差,停歇业后又难以跟踪管理。农村很多从事生产经 营 营的纳税人由于受知识、观念等原因的影响都不能按规定 办 办理开业、变更、注销税务登记的手续,又受农忙的影响 不 不能连续经营,又不前来主动办理停歇业审批手续,因此 税 税务机关在征税和处罚时经常引起征纳双方的矛盾。另外 纳 纳税人只是将经营作为副业,很难形成规模,农忙则停, 农 农闲则营,即使办理了停歇业,停歇业也很频繁,由于距 离 离较远税务人员跟踪检查难度较大,也增加了税收成本。
起征点的调整,使征纳双方矛盾变得突出。自从增值税 起起征点调整后,双湾镇辖区所有国地税共管个体纳税户都 免 免征了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但有些业户国税实 行 行随时调整定额的办法管理,即隔一两个月征一 次税, 但 但地税不掌握情况,等待情况摸清楚后追征地方税款时, 由 由于纳税人不了解政策,对地税的抵触情绪加大,无形间 使 使地税征管的难度加大。
现有征管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今 今年,为了减少征收成本,双湾税务所办公地点搬迁至市 区 区办公,但由于人员只有两人,又要在办公室接待纳税人 办 办理纳税事宜,又要进户进行日常检查,经常出现顾头不 顾 顾尾的现象。另外现在起征点调整后,起征点以上的纳税 户 户数将大为减少,双湾税务所增值
税起征点以下的个体纳 税 税户达 90%,营业税起征点以下的纳税户数达 95%以 上 上,而且 95%以上的纳税人进行了简并征期。虽然纳税 户 户数减少,但管理工作一点也没有减少,致使有些工作不 能 能按照精细化的要求完成,从而影响了整体工作的提高。
二、加强农村个体税收征管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加强 农 农村个体税收征管总的原则是:规范镇区个体纳税户,抓 住 住乡镇重点纳税户,清理村队经营隐蔽户;在申报纳税方 式 式方面,积极推行简并征期、简易申报等多元化申报功能 , ,更好地方便纳税人。
扩大巡回征收和简并征期,减少 停 停歇业次数。农村纳税人大都以农业为主,以经营为辅, 农 农忙种地,农闲开店,流动性较大。因此建议对于村队纳 税 税户办理临时税务登记,简并征期,采取一次性巡回征收 的 的方式,每年按八或九个月征收税款,不再办理停歇业, 这 这样就会减少纳税人停歇业的次数,降低管理的难度。重 点 点是做好征收台帐的登记工作。
进一步做好农村税源的 普 普查工作。因为农民新开的小商店、小吃店或小加工修理 铺 铺很少主动到税务部门进行开业登记和纳税申报,所以存 在 在漏征漏管现象。为此建议应做好源头控管,每年税务人 员 员要分几次深入乡村全面开展一次税源调查,建立和完善 零 零散户征管台账,对新增个体户按税法规
定给查补税款, 而 而后纳入正常税收管理。
进一步加强税法宣传工作。广 大 大农民对税法知识较陌生,有的农民认为收费也是税收, 认 认为工商收了税务就不应在收,对税收概念认识不清,对 纳 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更是不清楚。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后双 湾 湾的 90%个体纳税人都达不到起征点免征了增值税,正 是 是由于对税收政策认识不清,他们认为什么谁都应该免。
包 包括房产税和土地税等。税务人员上门催缴税款时,有的 农 农民拒绝缴纳,甚至漫骂。为此,建议切实做好税法宣传 工 工作。首先,税务部门不仅要充分利用税法宣传月活动开 展 展形式多样的税法宣传,而且要把税法知识宣传贯穿于整 个 个税务工作始终, 常抓不懈。其次,建议利用农村的广 播 播站、文化站等宣传部门,以及冬季集中教育,协助税务 机 机关搞好税法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对基本的税收法律法 规 规有一定的了解。
进一步优化税收环境。农村税务人员 的 的思想观念要转变、工作作风要扎实、工作方法要创新, 要 要换位思考,把纳税人当作税务人员的衣食父母,全面树 立 立为纳税人服务的观念。农村税务所要急事急办、特事特 办,每月 10 日前电话提醒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申报纳 税 税、领购发票等事宜,同时解答纳税人提出的各种问题, 更更重要的是税务部门应该严格执行税收优惠政策,依法办 事事、依率计征,不收过头税。
合理设置征管机构。建议 充 充实农村税所人员,起码应达到在下户进行日常检查时, 办 办公室应有人值班接待纳税人并办理相关纳税事宜,对起 征 征点以下的纳税人建好台账,实行巡回管理,及时掌握经 营 营动态;积极推行推行多元化申报和委托代征,解决农村 纳 纳税人申报纳税难的问题。
泰安市地税局 征管基础管 理 理工作调研报告 省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处:
接到调研通 知 知后,我局迅速组织精干力量,按照调研内容和要求进行 了 了深入研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户籍管理工 作 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
1、登记资料 不 不完整、不真实。登记信息大部分是由联合办证国税部门 传 传递过来的,但是有的单位办理税务登记后无附报的相关 资 资料。有些行业业户只为了享受国家补贴而办证,提供虚 假 假的基础资料,平时也不申报,有的甚至没有会计人员, 所 所以造成税款申报率、财务报表申报率低,耗费大量的人 力 力催缴。
2、登记率在不同的经济类型中不均衡。主要 表 表现在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登记率高;规 模 模较小的个体户登记率低。
3、无证业户漏征漏管较多 。
。新的小规模纳税人不办理
税务登记的较多,登记率较低 。
。这部分纳税人经营的范围主要是零售业、服务业中不需 要 要或不索取发票的。
4、注销税务登记后继续经营。有 的 的纳税人在税务机关 按照办税流程办理了注销手续,但 实 实际经营照常进行。有的是税务登记注销后,虽不经营但 工 工商登记未注销,造成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信息不一致。
原因分析:
1、制度不全岗责不清。《税务登记管理办 法 法》出台以来,相应的更为具体的制度不统一,同时管理 员 员的岗责不清,责任追究的不明,造成管理缺位。对同一 责 责任区,两人以上共同管理,造成人员浪费,又重复劳动 , ,同时责任不清。
2、部门间的协作缺位。相关部门未 建 建立户籍信息沟通制度。《税收征管法》规定“工商行政 管 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 向 向税务机关通报。”,因为无与之配套的制度,工商机关 “ “定期通报”很难得到保障。国地税两个税务机关都能办 理 理税务登记,尤其是共管户,国 税办理后,不及时到地 税 税机关进行相关资料登记,造成差异。
3、部分税务干 部 部的疏于管理淡化责任。主要表现在部分税务干部的素质 不 不高,使工作能力和责任心都不能满足高质量的征管工作 需 需要。
相关措施:
户籍管理工作是整个征管工作的基 础 础,它并不脱离其他环节而独立存在,这项工作需要相关 部 部门的密切合作,才可以达到以动态监控、堵塞漏洞、夯 实 实基础的目的。
一是加强信息交换,拓宽管辖视野,把 好 好税源“入口” 关。通过外部信息管理系统,与工商、 地 地税、质监、经委等部门建立信息及时交换制度,加强户 源 源采集,与工商、国税部门相互传递户源管理信息,强化 联 联合办证、登记比对处理,重点对营业税纳税人税务登记 情 情况进行分行业、分区域、分步骤重点排查,清理漏征漏 管 管户,对筛查出的未登记业户集中实地调查处理。
二是 实 实施定期巡查,消除管理“盲区”。深化征管片区制度建 设 设,落实税收管理员动态巡查机制,将动态巡查职责落实 到 到每个税收管理员头上,原则上对所管的片区每季度巡查 一 一次,发现漏征漏管情况及时为业户办理税务登记,并将 漏漏征漏管情况与片区责任制结合起来,追究税管员责任。
三是严格注销、非正常户管理,把好税源“出口”关。对 于 于申请注销登记的业户,先由税收管理员进行实地调查, 制制作《实地调查报告》上报审查。同时,对注销业户进行 跟 跟踪监控,一旦发现恢复经营,立即介入调查,并依法进 行 行处理。对于非正常户,加强与工商、国税等部门的联系 , ,多方搜集线索,对确实查无下落的,出具调查报告和纳 税 税人履行
纳税义务情况后,认定为非正常户。加强外出经 营 营活动的报验登记管理。
二、微机定税管理工作中存在 的 的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
1、个体户自身特点造就 难 难以定税:
一是个体户经营活 动不规范,小门面大仓 库 库,货物存放地比较隐蔽,仅在经营场所难以掌握其全部 生 生产经营情况,进入住所或其它地方查看又缺少相应的法 律 律依据;有的个体户存在现金交易、店外交易,造成经营 资 资料不全。二是纳税人通常建的是“流水帐,而且会计核 算 算不健全,账目混乱,凭证、账簿残缺不齐,税务机关很 难 难核实其真实收入。有的干脆不建帐,使税收难以核定, 从 从而人为地增加税务部门管理的难度。
2、纳税人信息 采 采集真实性不够。一是由于个体户大部分是利用自身房屋 或 或租赁场地进行经营,涉及户数较多,实地核查信息难度 大 大,信息采集存在真实性不足。二是涉及行业多,随着经 济 济的发展,对行业定税涉及指标的测算难度大。
3、微 机 机定税过于公式化、机械化,个别税种生成税额偏高,以 个 个人所得税为例,营业税计税依据超出 2 万元则个人所得 税 税生成的税额超过营业税生成的税额。
4、国地税信息 沟 沟通困难。当前,国税系统与地税系统分别采用两套税收 征 征管软件,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同步,无对接 条 条件,要达到信息沟通非常困难。在日常税
收征管中,也 发 发现部分被国税确定为未达起征点户的实际经营收入超过 了 了起征点,造成地税征税国税不征,不仅容易引起纳税人 的 的抵触情绪,而且影响了国家税收政策的严肃性。
相关 措 措施:
一是建立税收岗位责任制,加强税源监控力度。
对 对各种 岗位进行明确而严格的分工,使各岗之间相互监 督 督,相互制约,有效地防止“关系税”和“人情税”的现 象 象。
二是加强税源信息管理。信息采集是整个微机定税 工 工作的基础,所采集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确保定税质 量 量的关键。税收管理员本深入到户,全面采集纳税业户经 营 营人数、经营面积、地理位臵、区域繁华程度等经营详细 状 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微机定税工作提供大量详实、 真 真实的数据。
三是实行“阳光评税”和定税公告制。定 税 税时召开纳税人代表参加集体公开评议税负,集体定税, 张 张榜公布,领导审批,下达《定税通知书》,切实做到公 开 开、公平、公正,让纳税人心服口服。对新办个体工商户 的 的定额进行定期公告,个体户根据公告可以提出异议,完 全 全实行阳光作业。这样既有利于税务的公开透明,又有利 于 于公平税负,易于被广大的个体工商户接受。
四是加强 发 发票的管理,促进以票管税。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纳 税 税人按规定使用发票,达到以票管税的目的。将发票管理 与 与纳税申报相结合,提高纳税申报质量,每次换票,
必须 由 由各管片的管理员在领票申请单上注明上期的发票使用情 况 况、税款申报情况;同时广泛宣传,采取多种形式激励消 费 费者索取发票。
五是加强国地税信息沟通,建立科学合 理 理的定额核定体系。在现有国地税分设的条件下,加强对 未 未达起征点户管理 关于赤峰市敖汉旗税收征管改革的调 查 查报告 随着敖汉旗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总额也相应的 快 快速提高,税收在调节各乡县的经济结构中显示出其重要 的 的作用,针对各乡县税收的实际情况,敖汉旗也相应的对 税 税收征管做出了一系列的征管改革。完善税收征管体制的 同 同时,也促进了敖汉旗经济的良性发展。但是改革的相对 滞 滞后以及改革力度较小,敖汉旗的税收征管体制还有一定 缺 缺陷。我于 2016年 7 月 27 日对敖汉旗的税收征管改 革 革方面做了系列的调查,就改革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赤峰市敖汉旗税收征管的主要特点 税收征管现代 化 化 为了加强税源管理的过程监督,强化税收管理员管理 职 职责和工作效率,逐步建立健全“管理有记录、过程可监 控 控、结果可核查、绩效可考核”的良性循环和持续考核机 制 制,敖汉旗地税局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中税源管 理 理部门职责的变动情况,设计和使用了电子版的《税情日 记 记》。
税收征管专业化 敖汉旗借助所得税汇算...
篇六:税收征管工作调查研究
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地方小税种税收征管问题研究--以云浮市为例姓名:梁冉晖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专业:
农村与区域发展指导教师:
王玉蓉; 罗保国2012-06
摘要“小税种” 是指额度较小的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车船税、 土地增值税、 资源税、 印花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契税、 耕地占用税等各类税种。
随着国内经济不断的快速发展, 我国税收制度也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小税种在征收管理上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并且对于整体财政税收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一方面, 小税收作为我国重要的税种, 将有利于完善国内的税收制度, 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下的税收征收管理问题;另一方面, 小税种作为国内主要税收的重要补充部分, 它将有利于有效地调节地方财政的收入。本文选取云浮地方小税种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其征收管理问题的研究得到相关理论政策。
近年来, 云浮市推行了“三个三” 工作措施, 云浮市地税局更加重视地方小税种的征收管理, 开展了“税收管理质量提升年’ ’ 活动, 通过抓大不放小、 精细化管理等手段, 使地方小税种的绝对额和占地税收入总额的份额逐年上升。
但随着征收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当前地方小税种征管面临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基于此, 本文首先介绍了小税种的相关概念、 理论以及其历史发展; 然后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云浮市的所管辖的五个县( 市、 区)地方小税种税收征管状况进行统计调查, 并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 结果发现其作用效果并不理想。
文章针对此现象进一步进行了相关因素的分析, 得到的原因是一些小税种的征管规定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税制本身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 加上征管方式、 征管力度和执法强度上存在问题, 抑制了小税种在地方财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 文章得出的结论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地方小税种税收征管不仅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工作的课题, 也是关系到国家未来政治、 经济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
地方小税种税收征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 复杂的工程, 需要政府、 税务、 社会、 纳税人各界方方面面的合作和努力, 形成良性循环, 共同为加强地方小税种税收征管工作发挥整体效应。关键词:
小税种; 税收; 征收管理
S m a ll lo ca l ta x e s toth eta xco llectio n a n dr e se a r c h・_ ・_ _ _ _ _ _ _ _ - - ・_ - ——AC a seS tu d yo fY u n f uC ityL ia n gR a n h u i( C o lleg eo fE c o n o m ic s& M a n a g e m e n t, S o u thC h in aA g r ic u ltu r a l U n iv e r sity ,G u a n g z h o u510 6 4 2, C h in a )A b stra ct:
” S m a llT a x e s” r e f e r s to th e sm a llera m o u n t o fp r o p e r tyta x , u rba nla n d u s eta x ,tr a v elta x , la n dv a lu e in cr e m e n tta x , reso u rce ta x , sta m p d u ty ,u rba nm a in ten a n cea n dc o n str u c tio nta x , d eedta x , f a r m la n do c c u p a tio nta x a n d S Oo n . W ith th er a p id g r o w tho fC h in e seeco n o m ic. C h in a ’ S ta xsy ste mch a n g e co n sta n tly ,S O “sm a llta x es’ ’ h a s so m e r o o mf o rd e v e lo p m e n to n th eco lle ctio n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a n dp la y sa nim p o r ta n tr o le . O no n eh a n d , sm a ll ta x e s w ill b e ben ef icia l toim p r o v eth e d o m e stic ta xsy ste mto so lv e th ep r o b le mo fu n e v e nreg io n a l d e v e lo p m e n tu n d e rth eta x c o lle c tio na n dm a n a g em en t. O n eth eo th e rh a n d , S m a ll ta x e sp la ya sa nim p o r ta n tc o m p le m e n ta r yp a r to fth ed o m e sticm a jo rta x ,it w illb eben ef icia l toa d ju stth e lo ca l f isca lr e v e n u e .T h isp a p e rselects th e Y u n f ulo ca l ta x e s a s th eo bjecto fstu d y . T h r o u g hits co lle ctio n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r esea r ch , w ec a ng e tso m eh e lp f u lc o n c lu sio n o nth e th eo r etica lp o licy . Inr e c e n ty e a r , Y u n f ulo ca lg o v er n m en tta k e s so m este p stoim p r o v eth e co llectio n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o f th e ta x e s. B u t w ith th eim p o sitio no f f u r th e rm a n a g e m e n t, th e c u r r e n tp r o b le m sf a c e db ysm a ll lo ca l ta x e sco lle ctio n a n dm a n a g em en tg r a d u a llyrev ea led .B a se do nth isp h e n o m e n o n , th e p a p e rfirst in tr o d u c e s th esm a ll ta x e s r e la te dco n cep ts,th eo ries, a n d itsh isto r ica ld e v e lo p m e n t. T h e nth esu r v e y h a s b e e n c o n d u c te d aq u estio n n a ire w h ic h rela ted w ith lo ca lta x e s ta x co llectio n situ a tio n in Y u n f uC ity .A c c o r d in gtosu r v e yd a taa n a ly sis, th er esu lts sh o w e dth a t its ef f ect is n o tsa tisf a cto r y . F o rf u rth erstu d y ,th ea rticlem a k e s ad e e p e r a n a ly siso freleva ntf a cto r s, o n eo fth e m a inr e a s o nis th a t th e c o lle c tio na n dm a n a g em en tr eq u ir em en tso fsm a ll ta x e s C an、 tk e e p u pw ith th ep a c e o fd ev elo p m en t. Inth een d , th ete x td r a w s ac o n c lu sio n th a t tra d er th ec o n d itio n s o fm a r k e te c o n o m y ,lo c a lta xc o lle c tio na n dm a n a g e m e n to fsm a llta x e s is n o to n lyth esu bjecto fth e w o r ko f lo ca lg o v e m m e n tr e v e n u e b u t a lso r e la te d to th eco u n try ’ S f u tu rep o litica la n de c o n o m ic . S m a ll lo ca lta x e s c o lle c tio nis alo n g - te r m , co m p le x p ro ject, w h ich r e q u ir e sII哪3洲5舢■,删6哪4洲Z洲2iⅡ¨i¨uI
th eco o p er a tio na n def f o rtsf r o malla sp e c tso fg o v ern m en t,ta x a tio n , so cia l, ta x p a y ers.K e yw o r d s:
S m a llta x es; T a x a tio n :
C o llectio na n dM a n a g e m e n tIII
1前言1. 1选题背景、 研究目的及意义1. 1. 1选题背景自19 9 4 年税制改革后, 从目前来看地方税务系统共管理营业税等12个税种7个费金。
习惯上, 我们将总额较大的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称为“大税种’ ’ ;而对额度较小的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车船税、 土地增值税、 资源税、 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契税、 耕地占用税等称为“小税种” 。
调查发现, 小税种在征收管理上尚有一定的潜力。
分税种看, 虽然营业税、 所得税构成了地方税源的主体税种,占收入总量一半以上, 成为地税收入总量增长的强劲动力, 但小税收在整个税收组成中的作用已充分显现, 小税种不可小看, 小税种可以弥补大税收已成为不容争辩的事实。
截止20 11年底, 我市共对50 0 0 多户国有、 集体企业、 30 0 0 0 多户个体工商户进行税收征管。
20 0 9 年全市征收地方税收1529 34 万元, 其中小税种入库仅3318 2万元,占总体地方税收的22%; 但到20 11年, 地方“九税"在正体税收中所占的地位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税种逐渐演变成了大税收。
全市入库房产税、 土地使用税、车船税、 土地增值税、 资源税、 印花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契税、 耕地占用税等地方“九税” 9 1310 万元, 占了整体地方税收4 1%。
地税收入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 实现了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1. 1. 2研究目的地方小税种是相对于大税种来说的, 当小税种获得重视, 得到的不仅是实际的税收收入, 更是一种提高全民纳税意识的社会效应。
如何写好做活小税种税收征管这篇文章, 正确看待小税种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完成税收计划、 做大收入蛋糕, 尤其重要。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云浮市地方小税种征管的现状, 分析征管问题出现的原因; 参照并总结各内外小税种征管的经验, 针对当前云浮市税务部门存在的征管难题, 探讨以提高对小税种征管水平为主要目标、 适合我市税务部门实际情况的税收征管办法。
为从政府、 税务、 社会及纳税人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 有效的途径加强小税种征管,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提供理论基础, 促进税收征管的科学有序、 规范和谐。1. 1. 3研究意义在调查分析中发现小税收在整个税收组成中的作用已充分显现, 小税种不可小看, 小税种可以弥补大税收己成为不容争辩的事实, 但小税种的征收管理中还有这样
那样的不足, 征管漏洞较多, 从而提出强化小税种征管是地税保增长的现实选择, 必须小税重管、 小税勤管、 小税技管、 小税细管、 小税严管。
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 对云浮市九个地方小税种近几年的收入、 征管进行分析, 然后就制约云浮市地方小税种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优劣分析, 找出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对策, 希望通过分析为云浮市地方小税种征管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1. 2研究方法、 思路及内容1. 2. 1研究方法本课题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云浮市地方小税种征管实际制定发展分析与评价体系。
对税务工作人员、 纳税人等进行座谈和问卷调查, 在此基础上进行走访、 考察。
对有关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检验, 构建实证研究模型, 为对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分析, 比较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以国内研究为依据,探讨新形势下云浮市地方小税种征管发展模式和可持续性。1. 2. 2研究思路首先, 深入了解小税种的含义, 将国内外的小税种征管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值得借鉴的经验。其次, 本研究云浮市五个县( 市、 区)的地方小税种征管现状作为切入点,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 分析地方小税种的征管现状, 发现问题, 探求税收征管水平不高的多方面原因。最后, 通过政府、 税务、 社会及纳税人自身全方位努力, 提出有效提高地方小税种征管水平的具体对策, 力求使地方小税种征管与实践相结合。1. 2. 3研究内容图l:
本文逻辑框架2
第1章, 为前言部分。
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 目的、 意义、 方法及思路, 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2章, 为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章节。
简要介绍地方小税种的相关概念、 理论、 历史发展及各内外专家对我国地方小税种征管问题研究的一些建议, 为后文的陈述奠定基础。第3章, 为小税种征管现状调查部分。
通过对云浮市所管辖的五个县( 市、 区)地方小税种税收征管状况进行调查, 对这五个县( 市、 区)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纳税规模有了深刻了解, 经过系统分析, 可以看出, 即使各县( 市、 区)地税部门对加强地方小税种征管采取了不少措施, 但仍有效果不理想, 虚假申报、 漏征漏管和拖欠税款等现象层出不穷, 令人担忧。第4 章, 为原因分析部分。
主要阐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些小税种的征管规定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税制本身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 加上征管方式、征管力度和执法强度上存在问题, 抑制了小税种在地方财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5章, 为对策研究部分。
主要阐述要做好地方小税种的征管工作, 就必须争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 沟通协调各相关部门构建协税护税体系, 全方位加强对小税种的宣传及对小税种纳税人的培训,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小税种的征收管理, 不断提高小税种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第6章, 为结论部分。
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高度总结, 并对地方小税种征管进行展望。
2概念、 理论及文献综述2. 1相关概念界定习惯上, 我们将总额较大的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称为“大税种” ;而对额度较小的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车船税、 土地增值税、 资源税、 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契税、 耕地占用税等称为“小税种”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 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 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以开征范围的土地为征税对象, 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标准, 按规定税额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行为税。车船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应依法到公安、 交通、 农业、 渔业、 军事等管理部门办理登记的车辆、 船舶, 根据其种类, 按照规定的计税依据和年税额标准计算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土地增值税是指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 以转让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货币收入、 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为计税依据向国家缴纳的一种税赋。资源税是以各种应税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 为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印花税是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 产权转移书据、 营业帐簿、 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征的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是我国为了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 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 对有经营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个税种。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 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耕地占用税是国家对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 依据实际占用耕地面积、 按照规定税额一次性征收的一种税。2. 2小税种相关研究的理论进展2. 2. 1国内关于小税种研究的理论( 1)房产税, 杨文奇( 20 0 5)从征收范围、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期限、 出租部分的房产税、 房产税减免规定、 部分规定实际工作等方面分析当前房产税征管中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刘艳霞( 20 0 9 )从税收立法层次、 征税范围、 计税依据等方面提出完善房产税征管的几点建议; 易寒冰( 20 0 9 )从征收范围、 计税依据、 税收条款、现行房产税税制与新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监控机制等方面思考现行房产税征管现状及发展对策。( 2)城镇土地使用税, 洪晓勇、 胡爱平、 万斌勇( 20 0 9 )从公民依法纳税意识、土地资源信息、 信息交换、 征管基础工作、 思想上重视等方面分析加强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管。( 3)车船税, 于欣杰( 20 0 7 )从代收代缴工作、 异地办理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险业务同时代收车船税、 部分车辆在交管部门登记后, 不办理年检、 不办理保险, 不缴养路费, 也不缴纳车船税等方面实践与探讨关于车船税征管工作; 罗金奎、 梁晓丽( 20 0 8 )从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 税收执法、 区域征收标准、 地税与保险机构信息共享、 农用车辆征收、 摩托车税收、 保险机构把关等方面分析车船税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曾小勇( 20 0 8 )从政策、 保险机构代收代缴义务、 信息共享、 对拒缴车辆的监控、 税务部门的征管体制等方面浅议车船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书昌( 20 0 7 )从车辆的私有程度、 营运车辆的经营特点、 “以票控税” 手段等方面浅谈新形势下车船税征管; 赵丽( 20 10 )从多收车船税退税办理、 区域征收标准、 保险机构把关等方面做好车船税征管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4 )土地增值税, 李锐( 20 10 )从房地产价值评估工作、 房地产业中的交叉、重复课税、 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工作等方面浅析土地增值税征管难点与对策。( 5)资源税, 黄颖毅、 陆建明( 20 0 6 )从税收核定、 代扣代缴工作、 税源控管等方面分析资源税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6 )印花税, 赛力克( 20 10 )从应税凭证、 凭证管理、 税收征管权、 计税凭证等方面浅议如何加强印花税的税收征管; 李星耀、 陈田福( 20 0 8 )从纳税人缴纳印花税意识、 核定征收印花税的管理办法、 委托代售印花税机制等方面分析印花税征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建议。( 7 )城市维护建设税, 刘孝武( 20 0 8 )从征收管理、 成本效率、 处罚打击等方面分析城建税征管; 牛春娟、 李洁( 20 0 8 )从税种名称、 地位与收入、 收入规模、 计税依据及税率设计、 征管难度等方面思考关于城建税。( 8 )契税, 闰山、 路慧敏( 20 0 3)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免税单位购买居住用房用于办公、 ...
篇七:税收征管工作调查研究
税收征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 浅析税收征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 近年来,各级税务部门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建立“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型税收征管模式的要求,文秘部落不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收到了明显成效:巩固完善了新税制,促进了依法治税;强化了税收征管,促进了征管质量、效率和水平的提高;强化了税收聚财功能,保证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但是,随着征 管 管改革的不断深入,一 些 些新的矛盾日益显现, 相 相当多的实际问题羁拌 着 着改革的进程。在此, 笔 笔者就现行税收征管模 式 式存在的问题及如何通 过 过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 这 这些问题作一点粗浅探 讨 讨。
一、新的征管模 式 式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 些 些突出问题 对照国家 税 税务总局“以纳税申报 和 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 计 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 中 中征收,重点稽查”的 新 新税收征管模式要求, 通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 , ,笔者认为,现行征管 运 运行机制主要还存在以 下 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一)纳税申报管理上 的 的问题 建立纳税人“ 自 自核自缴”的申报制度 是 是新的征管运行机制最 重 重要的基础,也是深化 征 征管改革的核心内容。
目 目前纳税申报上存在的 主 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
一 一是纳税申报质量不高 。
。
由于纳税人的纳税意 识 识以及业务技能方面有 一 一定差异,出现了纳税 申 申报不真实的问题,突 出 出反映在零申报、负申 报 报现象增多等;二是内 部 部纳税申报制度不尽完 善 善,手续繁杂,环节较 多 多,对纳税人监控不力 。
。
(二)税务稽查的 地 地位与作用问题 新的 征 征管模式赋予税务稽查 十 十分重要的职能,并强 调 调了其“重中之重”的 地 地位,但在实际运做中 ,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与 影 影响,稽查工作“重中 之 之重”的地位与作用并 没 没有充分体现:一是稽 查 查力量相对不足,财力 投 投入较少,稽查手段和 装 装备有待改善。二是实 际 际工作中“重征收、轻 稽 稽查”的观念仍然存在 , ,税务稽查的职能不够 明 明确。只重视了税务稽 查 查对纳税行为的监督检 查 查职能,而忽视了其对 执 执法行为监督制约和对 行 行政行为监督检查的职 能 能。三是税务稽查操作 规 规范还不尽完善,稽查 工 工作缺乏应有的深度和 力 力度。目前按选案、检 查 查、审理、执行四个环 节节实施税务稽查,在实 际 际操作中还不够规范, 某 某些环节(如稽查选案 ) )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亟 亟待提高,各环节的有 序 序衔接制度要进一步健 全 全,选案的随意性,检 查 查的不规范性,审理依 据 据的不确切性,执行的 不 不彻底性等问题还比较 普 普遍,影响了稽查整体 效 效能的发挥。
(三) 计 计算机开发应用上的问 题 题 新的征管模式以计 算 算机网络为依托,即税 收 收收征管要以信息化建 设 设为基础,逐步实现税 收 收征管的现代化。所谓 现 现代化征管,计算机的 开 开发应用
是很重要的一 个 个方面。但从当前情况 看 看,税务部门在计算机 开开发应用上还存在一些 突 突出问题:一是计算机 的 的配置与征管过程全方 位 位的应用滞后。计算机 的 的开发应用难以满足管 事 事制实施后征管工作的 要 要求,硬件的投入与软 件 件的开发反差较大,成 为 为深化征管改革的瓶颈 。
。二是计算机的功能和 作 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应 用 用效率不高。只注重了 计 计算机的核算功能,计 算 算机对征收管理全过程 实 实施监控的功能没有体 现 现。另外,利用计算机 提 提供的税收数据、信息 进 进行综合分析,为制定 政 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参 考 考的作用也没有发挥, 技 技术浪费较大。三是内 部 部计算机管理制度不够 健 健全,计算机综合应用 水 水平较低,部分干部的 计 计算机水平较差,也制 约 约了税收征管现代化步 伐 伐的加快。
(四)为 纳 纳税人服务上存在的问 题 题 深化征管改革的重 要 要任务之一就是建设全 方 方位的为纳税人服务体 系 系。要使纳税人依法申 报 报纳税,离不开良好的 税 税收专业服务。但目前 , ,这一服务体系并未完 全 全建立起来:一是征纳 双 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还 还需进一步理顺,双方 平 平等的主体地位没有得 到 到真正体现,税务干部 为 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还 需 需进一步增强;二是税 收收宣传手段单一,社会 效 效果不明显,需要探索 更 更加符合纳税人需求的 、 、更有效的税收宣传途 径 径和办法。三是管事制 实 实施后,纳税人办税环 节 节多、手续繁等问题没 有 有根本解决,税务部门 内 内部各项办税程序、操 作 作规程要进一步简化、 规 规范、完
善,真正把“ 文 文明办税,优质服务” 的 的落脚点体现在方便纳 税税人、服务纳税人上。
(五)征管基础管理上 存 存在的问题 税收征管 是 是深化征管改革的重要 基 基础工作,但目前征管 基 基础管理仍相对簿弱。
主 主要表现在:一是税源 控 控管上缺乏有效手段, 管 管事制实施后,由于缺 少 少了专管员,信息来源 途 途径、税源变动情况、 经 经济税源调查、重点税 源 源户管理、漏管户的监 控 控等问题成为管理上的 难 难点。二是内部各项征 管 管制度、征管程序和操 作 作规程还不尽完善,各 环 环节之间的衔接协调还 不 不够紧密合拍。如部分 岗 岗位出现人少事多的现 象 象,影响了征管效率与 质 质量。三是征管资料管 理 理不够规范、实用。近 年 年来,在征管资料的建 立 立与完善方面,各级
篇八:税收征管工作调查研究
税收征管工作调查报告 一、茶叶税收征管情况 茶叶产业是的传统支柱产业。多年来,委、政府坚持“农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先后举办二十届“中国茶叶节”,以论文联盟茶会友,以节促销,取得了明显成效。至 2016年,全茶园面积发展到 20 万亩,茶叶产量逾万吨,产量规模位居全省第一,系列产值突破 10 亿元。该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云雾茶 被 被评为“湖北十大名茶” 和 和“湖北名牌产品”。毕 业 业论文网编辑。
近 年 年来,为了规范茶叶产业 税 税收征管秩序,国税局把 茶 茶叶税收管理作为特色项 目 目加以推进,取得了较好 成 成效。今年前 5 个月,全 累 累计征收茶叶增值税万元 , ,同比增长%。主要作法 :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政 府 府成立了规范茶叶税收征 管 管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由 政 政府主持召开全茶叶税收 征 征管工作会议,大力宣传 税 税收政策,强调茶叶税收 征 征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 性,并将茶叶税收任务列 入 入乡(镇)年度绩效考核 内 内容,形成了齐抓共管的 大 大氛围。二是规范户籍管 理 理。国税局组织专班,对 全 全茶叶生产经营行业进行 清 清理,摸清税源底数和分 布布状况,规范了户籍管理 。
。据统计,全茶叶经营行 业 业纳税人共计 677 户, 其 其中:一般纳税人 10 户 ,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10 户 户,个体经营者 657 户 ; ;加工环节 599 户,零 售 售环节 78
户;查账征收 1 15 户,核定征收 662 户 户。三是加强税法宣传。
以以每年一届的“中国茶叶 节 节”为平台,国税局组织 专 专班到节会现场开展税法 咨 咨询,发放涉茶税收宣传 资 资料,大力宣传税法知识 。
。今年,该局开展涉茶税 收 收政策宣传“三进”(进 茶 茶农、进茶厂、进茶企)
活 活动,并采取以会代训、 上 上门宣传等方式加强政策 宣 宣传,有效提高了茶农、 纳 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四 是 是强化税源管理。该局制 定 定茶叶税收管理办法,对 规 规模较大的茶叶经营户, 引 引导他们建账建制;符合 增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条 件 件的,依法认定为增值税 一 一般纳税人,督促其按期 申申报纳税,并实行查账征 收 收;对规模较小、销量较 少 少的个体工商户,利用电 子 子定税系统,科学核定应 纳 纳税额,纳入“双定”管 理 理;对农业生产者自产自 销 销初级农产品、符合国家 减 减免税优惠政策的,及时 督 督促其进行减免税备案登 记 记。认真落实《湖北省农 产 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征收 管 管理办法》和《湖北省农 产 产品经营增值税征收管理 办 办法》,组织专班对全茶 叶 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展 专 专项评估,评估增收 16 万 万余元。五是严格督导考 核 核。国税局对茶叶税收计 划 划实行单独考核,责任明 确确到人,坚持按月考核通 报 报,实行不定期督办,并 将 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综合 绩 绩效考核内容,确保茶叶 税 税收政策落实、税款及时 足 足额入库。
二、茶 叶 叶税收征管中存在的主要 问 问题
(一)征免界 限 限难划分。现行税收政策 规 规定:茶叶是指
从茶树上 采 采摘下来的鲜叶和嫩芽( 即 即茶青),以及经吹干、 揉 揉拌、发酵、烘干等工序 初 初制的茶。本货物的征税 范 范围包括各种毛茶(如红 毛 毛茶、绿毛茶、乌龙毛茶 、 、白毛茶、黑毛茶等)。
精精制茶、边销茶及掺对各 种 种药物的茶和茶饮料,不 属 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农 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 业 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销 售 售的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 值 值税;对单位和个人销售 的 的外购的农业产品,以及 单 单位和个人外购农业产品 生 生产、加工后销售的农业 产 产品,不属于免税的范围 , ,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收 增 增值税;农业生产者用自 产 产的茶青再经筛分、风选 、 、拣剔、碎块、干燥、匀 堆 堆等工序精制而成的精制 茶 茶,应当按照适用税率征 税 税。由于对相关政策理解 不 不一,导致实际管理相当 困 困难。一是涉茶税收政策 较 较为复杂,理论与现实之 间 间有差距,导致征免政策 难 难把握,日常征管难操作 ; ;二是少数纳税人钻政策 空 空子,与茶农签订虚假协 议 议,虚增自有茶园面积, 成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享 受 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 ,逃避缴纳增值税;三是 部 部分纳税人既有自产自销 业 业务,又有收购鲜叶回厂 加 加工销售业务,形成征免 一 一体化的现实,导致国税 部 部门难以进行划分。
(二)茶叶税源难控管。
一 一是涉茶农户点多面广, 增 增加了日常管理工作难度 。
。全 11 个乡镇、309 个 个行政村基本上是“村村 有 有茶场,山山出佳茗”, 全 全 10 万农民中有 60% 以 以上农户种茶,数量庞大 ; ;茶叶经营户的季节性强 、 、流动性大、隐
蔽性深, 茶 茶叶自产自销面积难以准 确 确核实,产量难测算,价 格格波动大,征管基础信息 难 难采集,加上国税部门的 监 监控手段有限,形成了税 款 款核定难、征收入库难、 征 征管成本高的局面。二是 经 经营管理不规范,给税收 征 征管带来实际困难。全除 几 几个较大的茶叶生产销售 企 企业拥有自己的固定种植 基 基地、设置有健全的账簿 外 外,相当一部分纳税人财 务 务核算极不规范,既不如 实 实申报纳税,又无帐可查 。
。三是以票管税难到位。
部 部分购销户没有按规定使 用 用税务发票,发票使用面 和 和逐笔开具率偏低,一些 茶 茶叶经营者直接面对茶农 收 收购茶草回厂加工,基本 上上是现金交易,没有规范 的 的进货凭据,国税部门难 以 以对购销环节进行控管。
四 四是部分纳税人对税收政 策 策不熟悉,财务核算不规 范 范,不能准确核算征税收 入 入和免税收入,甚至故意 隐 隐瞒实际经营情况,导致 国 国税部门无法对纳税人应 纳 纳税款进行准确计算。
(三)治税环境待优 化 化。一是依法纳税意识有 待 待增强。有的纳税人依法 纳 纳税意识淡薄,不依法办 理 理税务登记,不如实申报 纳 纳税,隐瞒茶叶经营的真 实 实情况,把外购加工的茶 叶 叶挂靠自种、自制、自销 处 处理,给依法征管带来困 难 难。二是茶叶财源建设有 待 待进一步加强。茶叶是的 支 支柱产业,历届党委政府 高 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化,出 台 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但 但在加强茶叶财源建设、 引 引导茶叶经营户依法诚信 纳 纳税上做得还不够。三是 茶 茶叶市场管理有待规范。
相 相关部门以政府文件为
依 据 据,对进驻茶叶市场的茶 叶 叶经营户,实行税费统一 管 管理,甚至出现以费挤税 的 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扰乱 了 了正常的税收秩序,导致 国 国税部门实行分户登记录 入 入、分户核定征收难以到 位位。
三、进一步加 强 强茶叶税收征管的对策思 考 考
(一)深入开展 税 税收宣传,进一步引导纳 税 税遵从。一方面,国税部 门 门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税收 宣 宣传,利用一年一度的“ 税 税收宣传月”和“茶叶节 ” ”等时机,向广大茶叶经 营 营者和社会各界广泛宣传 茶 茶叶种植、收购、加工、 销 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税收政 策 策,让他们知法、懂法、 守 守法,增强茶叶经营户自 觉觉纳税意识,提高税法遵 从 从度。另一方面,各级党 委 委政府应把落实“三农” 政 政策与引导督促经营户依 法 法履行纳税义务有机统一 起 起来,把农民增收与国家 增 增税有机统一起来,提高 社 社会各界对茶叶税收政策 的 的认知度。
(二)
着 着力构建协税网络,进一 步 步凝聚社会综合治税的合 力 力。一是要建好协作保障 网 网。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 导 导对茶叶税收管理工作的 重 重视和支持,进一步规范 茶 茶叶市场税收秩序,防止 以 以费挤税、变相包税等行 为 为发生。二是要建好信息 共共享网。建立健全与财政 、 、工商、地税、农业(茶 叶 叶)局、工商联(茶商会 )
)等职能部门的情况通报 和 和信息传递制度,及时全 面 面掌握涉茶税源信息,实 施 施有效动态监控,防止漏 登 登漏征漏管户。三是建好 协 协税护税网。健全协税护 税 税组织,建
立起、乡(镇 )
)、村三级协税护税组织 , ,利用社会力量加强茶叶 税 税源控管力度;对一些零 散 散的、规模较小的、不易 控 控管的茶叶经营户税收, 在 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可 委 委托协税护税组织代征, 以 以解决税收征管力量不足 和 和源头控管难的问题。毕 业 业论文网编辑。
( 三 三)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 , ,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支 柱 柱产业。一是要推行集约 管 管理。要突破以行政区域 抓 抓茶叶的思维方式,树立 起 起“大品牌、大产区”的 意 意识,进一步整合资源, 实 实行集约化管理,推进对 全 全茶叶产业的统一科学规 划 划、统一协调管理、统一 深 深度开发。要打破部门、 地 地区、所有制界限,加快 推 推进企业整合,通过联合 、 、兼并、参股、控股等方 式 式,引导建立“公司+基 地 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重 重点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 、 、管理水平高、“拳头” 产 产品硬、竞争能力强、发 展 展前景好的茶叶龙头企业 , ,实现茶叶经营户的提档 升 升级,促使其尽快做大做 强 强,增强产业带动能力。
二 二是要制定扶持政策。在 政 政策鼓励上,既要奖种茶 大 大户,也要奖税收贡献大 户 户;既要奖制茶能人,也 要 要奖诚信纳税人。同时, 建 建议采取政府鼓励、财政 补 补贴的方式,促使种茶户 在 在销售茶草时,索取收购 单 单,以实现促进产业发展 、 、强化以票控税的目的。
三三是要强化品牌意识。大 力 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开 发 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拓展 茶 茶叶产业链,创造叫得响 的 的品牌,提高茶叶的知名 度 度。大力弘扬茶文化,深 度 度开发茶叶特色旅游业, 实 实
现文化促产、文化促销 的 的目标。
(四)认 真 真落实税收政策,进一步 促 促进茶叶税收持续稳定增 长 长。国税部门要进一步加 强 强管理,严把“六关”:
一 一是要把好实地调查关。
在 在严格审查纳税人上报的 书 书面资料的同时,对于仅 靠 靠书面审核难以解决的问 题 题,进行实地调查,特别 是 是对合同的真伪进行详细 的 的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 材 材料。二是要把好源泉控 制 制关。对从事茶叶加工生 产 产的单位和个人,重点掌 握 握其自产自销情况,包括 茶 茶叶种植面积、测算平均 亩 亩产量、制作毛茶或精制 茶 茶的原材料消耗比率等情 况 况。对纳税评估、税务稽 查 查发现其自产部分有问题 的 的,扣除测算产量后的余 额 额征收增值税。三是要把 好 好制度执行关。严格落实 《 《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 增 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和 《 《湖北省农产品经营增值 税 税征收管理办法》。同时 , ,研究制定既符合税收政 策 策,又切合茶叶税收管理 实 实际的制度,实行“统一 组 组织协调、统一管理办法 、 、统一征管模式、统一征 收 收标准、统一检查考核” 的 的“五个统一”的管理模 式 式,形成合力,发挥政府 各 各部门职能作用,使茶叶 税 税收管理规范推进。四是 要 要把好分类管理关。针对 茶 茶叶经营主体多元化,强 化 化分类管理。分为企业、 个 个体和临时经营三大类进 行 行精细化管理,以管理员 为 为主力,明确管理内容和 管 管理要求,逐项细化分类 管 管理责任,确保茶叶税收 征 征管措施落实到位。加强 对 对企业的税收宣传和财务 核 核算辅导工作,使其及时 了 了解国家最新政策,建立 完
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对 茶 茶叶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进 进行准确核算,按期申报 缴 缴纳税款。五是要把好以 票 票控税关。对达到一般纳 税 税人条件而不申请认定的 企 企业,采取强制认定措施 , ,促使其依法领购、使用 、 、获取发票,拓宽发票使 用 用面,促进茶叶经营企业 广 广泛使用发票。六是要把 好 好税收优惠关。对享受减 免 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严 格 格按照国家的规定,及时 审 审批办理税收抵免。加强 减 减免税的监督检查,严格 税 税收减免政策的执行和减 免 免税资格的审批。
篇九:税收征管工作调查研究
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新沂市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问题 与对策研究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dividual Business in Xinyi City
作
者:陈
岩
导
师:刘建光副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
二○二○年六月
中图分类号
C93
学校代码
10290
UDC
351
密
级
公开
中国矿业大学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新沂市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问题与对策研究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dividual Business in Xinyi City
作
者
陈岩
导
师
刘建光副教授
申请学位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单位
公共管理学院
学科专业
公共管理
研究方向
行政管理
答辩委员会主席
周绿林
评 阅 人
MPA 中心送审
二○二○年六月
致谢
工作后能够重返学校、继续深造,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幸运、很开心、也倍感珍惜的事情。虽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苦涩,但我因此有所进步和成长,我想这就是值得的。感谢矿大给予我再次深造的机会,感谢公共管理学院的老师的辛勤付出,是你们精彩的授课为我开启了一扇扇新知识的大门,是你们渊博的学识让我收获满满的干货。我更要感谢我的导师刘建光老师,很荣幸能在刘建光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撰写,刘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此谨向刘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我还要感谢我的同事,他们不仅与我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也对我的论文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让我的研究课题有了更深刻的内涵。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的支持让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研究生学习和论文写作,是他们的鼓励让我有勇气战胜论文写作中的种种困难,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关怀。
通过论文的写作,我接触到了前沿的理论知识,对税收征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将起到很大的帮助。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论文中的一些观点可能还不够成熟,也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最后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论文。
I 摘
要
个体工商户是我国市场主体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税务部门来说,个体工商户也是很重要的一类纳税人,但是受其数量多、涵盖范围广、税收遵从度低等特点的影响,个体税收征管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近几年税务部门对个体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个体税收征管手段和措施已不能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但个体税源有其发展的潜力,个体面广也决定了其对依法诚信纳税风气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放管服”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强个体税收征管,对提高税务部门整体征管质效、营造更优的税收环境、促进个体规范健康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
本论文以新沂市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为研究对象,以新公共服务理论、税收遵从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切实了解新沂市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征管现状,挖掘出新沂市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对应提高个体征管质效的突破点和方法。
经过研究发现,新沂市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工作存在管理重点不明确、基础管理薄弱、风险管理缺失、纳税服务措施欠缺等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对个体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对个体缺乏有效征管手段、忽视个体税收遵从度的提升和个体岗位人员配置不合理四个方面。基于以上的研究分析,本文将促进个体规范健康发展确定为个体税收征管的首要目的并从转变思想认识、改进征管方式、提高税收遵从、加强信息建设、优化人力资源五个方面精准施策,为提升个体征管水平、提高个体税收遵从度、助力个体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税收遵从度
II Abstract Individual business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rket in China,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increasing fiscal revenue, promoting employment and so on. For the tax department, individual business is also a very important category of taxpayers, but due to its large number, wide coverage, low tax compliance, individual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work is facing great difficulties. In recent years, the attention of tax departments to individual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has declined, and the means and measures of individual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current work. But the individual tax source has its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its wide range of individuals also determines that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legal and honest tax atmosphere,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form of "management service", strengthening the individual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overall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quality of tax departments, creating a better tax environment,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norms. This paper takes Xinyi individual business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akes the new public service theory, tax compliance theory,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ory as the guidance,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and other methods, to really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Xinyi individual business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di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Xinyi individual business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reflect on the origin of the problems Therefore, find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d metho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individual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dividual business in Xinyi City, such as unclear management focus, weak basic management, lack of risk management, and lack of tax service measure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are low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management, lack of effective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means for individual, neglect of the improvement of individual tax compliance and un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individual post personnel One aspect.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will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norms as the primary purpose of individual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make precise measures from five aspects: changing the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improving the way of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improving tax compliance, strengthening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III optimizing human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dividual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improve individual tax compliance,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economy. Keywords: individual business;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tax compliance
IV 目
录
摘
要
................................ ............................
I I
目
录
................................ ...........................
IV
图清单
................................ .........................
VIII
表清单
................................ .........................
VIII
1 绪论
................................ ............................
1 1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 2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6 1.4 创新点与难点 .................................................... 7 2 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8 8
2.1 基本概念界定 .................................................... 8 2.2 相关理论基础 .................................................... 9 3 新沂市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现状分析
...............................
14
3.1 新沂市个体工商户基本情况
...................................... 14 3.2 新沂市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基本情况 ............................... 16 4 新沂市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0
4.1 新沂市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 20 4.2 新沂市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问题原因分析 ........................... 27 5 国内外税收征管经验借鉴
................................ .........
33
5.1 国外税收征管经验借鉴 ........................................... 33 5.2 国内税收征管经验借鉴 ........................................... 36 6 完善新沂市个体工商户税收征管的建议
.............................
39
6.1 转变思想认识,提高重视程度 ..................................... 39 6.2 改进征管方式,完善税收管理 ..................................... 40 6.3 提高税收遵从,缓解征管阻力 ..................................... 44 6.4 加强信息建设,提升征管水平 ..................................... 48 6.5 优化人力资源,增强征管力量 ..................................... 49 7 结论
................................ ...........................
51
参考文献
................................ .........................
52
附录 1 1
................................ ...........................
55
V 附录 2 2
................................ ...........................
59
作者简历
................................ .........................
60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
61
学位论文数据集
................................ ...................
62
VI Contents
Abstract ......................................................................................................................... I Contents ...................................................................................................................... IV List of Figures ......................................................................................................... VIII List of Tables ........................................................................................................... VIII 1 Introduction ............................................................................................................... 1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 1 1.2 Research trends and comments ................................................................................ 2 1.3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 6 1.4 Innovation and difficulties ....................................................................................... 7 2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dividual business ......................................................................................................................... 8 2.1 Basic concept definition ........................................................................................... 8 2.2 Relevant theoretical basis .......................................................................
推荐访问:税收征管工作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 税收征管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