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星星观后感(汇总8篇)

时间:2023-10-06 13: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球上星星观后感(汇总8篇),供大家参考。

地球上星星观后感(汇总8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观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一

一个人安静的看完了《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深深的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意犹未尽之余又看了一遍。电影虽长,却耐人寻味。影片中的美术老师尼库巴是一位富有洞察力的老师,也是一位善良的老师。直至影片结束,被这样的老师深深的感动着。同样作为一位教师,换一份心境看电影,自己也试着做一做和以前不一样的老师。

伊桑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他总觉得书上的文字就像跳舞一样动个不停,以至于伊桑的成绩一直是最差的,也因此受到老师的责罚、打骂,同学的嘲笑。他不会自己穿衣、系鞋带,他不会踢球、无法判断自己该怎么移动,他无法识别字母、他有诵读障碍。他只是爸妈的基因库相结合时不小心多加了一小段错误的小基因,不是他的错;他只是对大自然的一切充满着好奇与幻想,他的头脑不段的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他的一切都倾泻在他的画里。可、没人理会这些。爸爸捏着那单薄的成绩单大肆发泄着怒火,妈妈失望的流着泪,不愿面对自己连三年级都过不了的智障般的孩子、将他转至外地的寄宿学校。殊不知这已经对伊桑的心灵造成了深深的影响,留下了不可磨去的烙印。在伊桑无助之时,新来的美术老师尼库巴并没有像普通老师那样觉得伊桑是个差生,他通过观察、沟通,找到伊桑学习之所以差的原因。他认为每个孩子兴趣点不同,伊桑在绘画方面有天赋,他的创造性极强,在学校绘画比较中,伊桑的画胜过老师尼库巴而成为学校年鉴的封面。尼库巴老师走进了伊桑的世界,帮助伊桑走出困惑,取得成功,他是一位懂孩子的老师!

沟通是人与人相处的桥梁。现在发现印度的电影拍的都很吸引人,这些电影里都能把人内心的感受表现的淋漓尽致。尼库巴老师在得知伊桑的情况后,去和他的父母做了沟通。在我看来,现实的教育中,作为老师的我们,更要学会如何与家长沟通,向他们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自己的想法。

也许电影是美好的,电影中的尼库巴老师也许在现实中也存在着,如果我们都能做尼库巴那样的老师,相信孩子是幸福的,家长是幸福的,我们亦是幸福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我觉得都应该得到别人的认可。对于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来说,关心对他们来说是很关键的,他们有着深远的意义,他们需要一个像尼库姆布斯一样来挖掘他们潜能的启蒙老师。

看完这部片子,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有十分丰富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需要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目标,培养健全的人格。作为一名教师,孩子需要时的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我们不要吝惜;“孩子,我爱你”,请大声说出来;孩子产生恐惧,过来找我;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遭遇失败的时候、别担心,我会在你身边的;放心吧,每时每刻都会关注你!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敞开心扉,用爱浇灌孩子的心田!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二

看了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让我触动颇大:

触动二:转到新学校后,伊桑依然是学不好语文、数学等科目,无论他怎么努力,他都不能写好那些字母,他被老师打、罚站、罚跪等,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一名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孩子的发展,但是心灵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这让我不禁想起伤口的伤早就痊愈了,但是心灵的伤永远不能痊愈,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尽量做到每个学生都平等。

触动三:尼库巴老师愤慨:如果你喜欢比赛那干脆养马呀,何必生孩子?非要逼孩子负担你的野心,不如招童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说因材施教,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从没有想过像尼库巴老师这么勇敢的说出孩子真正的问题,更没有勇气挑战家长的教育方法。所以给我感触最大的就是要做一名勇敢的老师。

触动四:放暑假了,父母亲来接伊桑回家,伊桑依依不舍地与老师告别,临上车前他回头奔向老师的怀抱,尼库巴老师将他高高地举起,伊桑伸展着双臂,全身舒展向上,极其激动人心,我的热泪再一次流出,因为我认为伊桑终于遇到懂他的老师了。

画面定格在这一感人的而又意味深长的画面上,的确是尼库巴老师将伊桑高高举起来了,不仅举起了他的读写能力更举起了他的自信举起了他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力量!尽管我不是尼库巴老师,但是他就是我的引航灯,今后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这希望我会是我每一位学生的尼库巴。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三

大概是对心理学的热爱,两个半小时的电影一口气看完,没有什么大悲大喜的情节,有的只是时下部分儿童所面临家长学校的一些教育理念,发展方向云云。读完感触颇多,就以我拙劣的文笔,权当休闲写写我对这部电影的一个观后感。

电影的开头是一幅幅颠倒莫名的图画,也是故事小主人公伊夏由于先天的问题所面临的一个读写方面的‘障碍’。上帝关上一扇窗,也必然会打开一扇门。无疑,伊夏是一个天马行空的男孩子,充满想象力的世界里有着奇妙美丽大胆丰富的色彩动画。会飞的鱼儿,神秘的星空,可爱的星球,童真的飞船,等等许多有趣的世界,他沉醉其中。

但现实是残酷的,由于学校老师的偏执教育理念,家长扭曲的价值观,逐渐的迫使一个天才慢慢走向寂灭。

可是,就像千里马之遇伯乐,伯牙之遇子期。阿米尔汗饰演的尼克老师作为一个美术课代课老师来到了他的世界,从此他的世界从阴影逐渐又恢复了以往的天马行空。不仅如此,有着丰富知识和经历的尼克帮助小主人公伊夏成功的学会了理解和接受以往晦涩难懂的文化课,字母数字的应用。

其中的曲折自不必多说,故事的大概内容便是如此了。

那么我们生活在目前经济高速发展,全民素质落后的一个大环境之中,我们也自然有机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是不是有这份慧眼,有这份耐心会去接纳和引导这样一个在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儿童呢?不管答案如何,我从来都相信,上帝是一个公平的存在。

值得深思的就我看来有两件事情,其中一件是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身心发展的不重视和不够深入的了解。电影中的孩子伊夏最开始无疑是不幸的,面对着老师的辱骂,父母的不理解,小伙伴的暴力。他真的是很勇敢的,直到他的父母送他去一所寄宿学校,在伊夏来看,那是一种最沉重的惩罚,他开始了自闭的生活。值得一提的大概是那本快翻漫画,每一页都描述的是他的父母哥哥逐渐远离他的一个过程。看到这里,诚然是心酸且无奈的,一个小孩子初识世界,却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关爱,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凄凉。

另一件便是整个社会对于小孩子心理发展的普遍漠视。实际上,心理学上对于小孩子从受精至青春期的每一个细分阶段都有着足够的描述和大量的试验,我们已然有了前车之鉴,不该让幼小的心灵承受无妄之灾。不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其他相关的人都该去又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理念去教育下一代。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四

其实每一个孩子就好似一颗闪亮的星星。有传说,人去世后会化作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看着地上他所爱的人。有的星亮,有的星暗,但他们的光芒却是自己独有的,只是需要等待那一个懂得欣赏它的人出现。

伊翔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他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在人群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老师的怒吼、父母的责备、同学的的嘲笑,一切都压在他幼小的心头。幸运的是他遇见了一个懂他的人,他的伯乐——尼康老师带他走出阴霾,带给他希望与梦想。

影片中有这样个镜头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伊翔的父亲去学校找尼康老师。告诉老师伊翔的母亲在家找了所有关于读写障碍的文章,潜在目的是希望老师知道他们是关心孩子的。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五

《地球上的星星》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伊夏的故事,这个伊夏跟我们班上的李某某差不多。

故事中的伊夏看上去象一个智力有障碍的男孩,但其实并不是这样,他只不过是一个有丰富想象力的男孩,他总搞不清阅读和书写,在他眼中,文字仿佛会跳舞,但正因为他有这样丰富的想象力,伊夏在绘画方面有天赋,他只喜欢画画。

可是在别人的眼中,不会书写的伊夏象个傻瓜,父亲责骂他,老师经常惩罚他,同学们也总是笑话他。和他聪明的哥哥相比,老师们都不相信他是那个全校第一名孩子弟弟。有一天终于来了一个老师,那个老师觉得伊夏就象当初的自己一样,所以他想帮助伊夏。

我们班上的李某某也是如此,他并不笨,但他不说话,他的脑子里装满了稀奇古怪的事物,我虽然猜不透他的想法,但我明白,他只是对现在所学的知识不感兴趣,我觉得他历史成绩还不错,他应该多学历史知识,将来必定在社会中有一席之地。

伊夏和李某某一样,都需要锻炼,故事的结局我不知道,但我们星光班的孩子们就象天上的小星星一样,各有各的特点,在夜空中闪闪发光!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六

“坏孩子”伊夏因为调皮捣蛋而被父母送到了寄宿学校,虽然他极力反对,也曾苦苦哀求,却仍然于事无补,他还是被扔到了那个陌上的地方,目的是锻炼他学习的“态度”。

他很难过,也很孤独,他知道父母是因为他学习不好才把他送到这里,于是他也试着努力,可那些字母,那些公式在他眼里就像是在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他们不停地飞,他根本就无法将单词和事物结合起来,所以他根本就学不会,不是他不想学,而是他学不会。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别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他就是做不到,学习的压力已经将他的自信打击得所剩无几了,父母和家人的远离又让他身陷孤独和被抛弃的情绪中,这些都让他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内向,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他越来越沉默,眼睛里的光也越来越暗淡。其实,我想我很能理解他那时的心情,那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无助感,别说对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大人,在这种情境下,也很容易崩溃。

幸运的是,尼克老师出现了,相似的遭遇让尼克老师看到他,看到了他内心的无助,看到了他眼中求救的信号,看到了他真正的问题。

可能尼克老师就是从伊夏身上看到了小时候的他自己,于是他决定要拯救这个孩子,他去拜访他的父母,他给他讲天才的故事,他帮助他学习,他鼓励他画画。

终于,在尼克老师的帮助与关爱下,伊夏的自信又一步一步建立起来了。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天赋,在其他方面也渐渐建立了自信。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七

这部片子讲述了一名小男孩伊桑的故事。伊桑虽然学习很差,但是他的画画得非常好,想象力丰富。上课时,他的注意力很不集中。因为他总喜欢观察池塘里的小鱼、树上的小鸟、地上的小水坑他觉得这比上课有意思多了。可是伊桑的成绩太差,老师觉得他已经没救了,经常罚他站在门外,不让他听课。而同学们呢,也天天嘲笑他。爸爸实在没有办法,就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到寄宿学校后,伊桑难过极了,一句话也不说,除了他的同位没人愿意理他。直到有一天,美术老师拉姆来了,他发现伊桑有绘画的天才。拉姆老师从字母开始教伊桑,伊桑的学习慢慢有了进步,也有了自信。后来,伊桑在绘画比赛中赢得了第一名,当老师同学看到他画的那么好时,他们都目瞪口呆、非常惊讶。当我看着伊桑拿着奖状,向拉姆老师跑去,伊桑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伊桑很幸运,因为他遇到了一位真正关心他、了解他的好老师拉姆。拉姆老师用很多有趣的方法帮助伊桑学习读写。他们在沙堆里用手指写字母、用彩色的橡皮泥捏成字母,拉姆老师还带着伊桑到操场上,在台阶上跳来跳去地练习计算,就这样,伊桑慢慢地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我一边看,一边 想:拉姆老师用这种方法教学,太有趣了!老师说:我们身边有很多特殊的人,在改变着这个世界,正是因为他们对世界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的想法很独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他们是少数派,一旦他们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世人都将叹为观止,哇哦 多好的场景!

老师还对父母讲了《水知道答案》的另一个版本——所罗门岛的故事:在所罗门岛上,当土著们需要耕地的时候,他们并不砍树,他们只是围着树,喊叫、怒骂,并且诅咒,一段时间后,树自然就凋谢枯萎了,完全死于自身原因。

影片让我感动和震撼不已!但又绝不是“感动”和“震撼”两词就足以表达内心的感受!那位教师太伟大了!这世上能有几个像这位教师一样能够真正开启学生心灵窗户并让学生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的呢?我认为剧中的这位印度小孩伊桑可算是一个“幸运的宠儿”,毕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不是遇到这位老师,恐怕伊桑这一生就这样完了,在遇到这位老师之前,他的童真、热情与天赋已被世俗无情地压制——对于校方与家长来说,分数与纪律远比前者重要。太喜欢天真烂漫的伊桑了,就连他家附近的两条大狗儿都和他像亲密的朋友一样。但是,当他的调皮、活泼和纯真被校方和家长无情地剥夺后,他的眼神充满着无助和惶恐,看到这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感到心疼。

我不由想到了自己。这部影片给了我很大教育:生活中的孩子形形色色,这样的特殊儿童虽然在正常的学校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某些方面并不敏感的,导致其学习成绩暂时落后,我们的老师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呢?我们得像尼库巴老师那样认真观察、分析、了解孩子,然后从根本处下手,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慢慢成长。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有些只是成绩不好罢了,他或许在其它方面有特长,老师请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更不能用显微镜去看我们的缺点,那不是刺激我们幼小的心灵吗?拉姆的与众不同在于他教育小孩主张用爱去感化教育他们,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落入人间的晨星,要去发掘每个孩子的天赋,不能用成绩去衡量一个孩子的价值。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个孩子,让我们都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画面定格在这一感人的而又意味深长的画面上,的确是尼库巴老师将伊桑高高举起来了,不仅举起了他的读写能力更举起了他的自信举起了他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力量!

我想,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并非同样的教育方式都适合所有的孩子,永远不要将教育格式化!也永远不要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更多时候,与其责骂和惩罚孩子,不如多给他(她)们一些鼓励。另外,比起那些强调分数和强调纪律的世俗偏见来说,孩子们自身的健康(包括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要重要得多!不要让世俗的观念摧残了可爱的孩子们!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八

这是小主人公伊翔讲述的关于成长与蜕变的故事,这是围绕梦想为主线展开的一场搏斗。

电影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和镜头给观众绘制了一个黑暗的世界,这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告诉观众社会的残酷。它不仅与主人公以及“我们”等诸多人的意愿相违背,而且还要带来毒打。伊翔被当作智障送入特殊学校,其实是失去了一个孩子应该拥有的爱。面对一周只能与家人相见一次的现状,当内心的寂寞无人倾听,他会在半夜跑进厕所嚎啕大哭,用拳头砸向墙壁,最后以冷水洗面掩盖自己的失常。

伊翔热爱油画,可这个爱好并不受人们的待见,就连父母都责怪他不懂事,认为他不好好学习。伊翔将这些默默埋在心底,继续进行着自己喜欢的油画创作。他的哥哥是出了名的“好孩子”,学校所授的课程都完美地完成,每次与父母相见都是三人欢笑着拥抱在一起。哥哥喜欢棒球,亲友都非常支持。这种期望已经给哥哥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最终,哥哥输掉了一场重要的比赛。哥哥的努力像极了为他人而活的模样,他与弟弟形成了反差。不管世界怎么对待伊翔,他还是会养好伤口去拥抱世界。他会在印度的街头闲逛到下午才回家,他会为自己想要的立刻付出行动。两位兄弟的形象反差其实就是现实与梦想的对立。

电影的后半段大多是以欢快喜庆的氛围来叙述的。遇到新老师是伊翔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这位老师认为学生不是机器人,而是活生生的人。学生天生就拥有探索这世界的权力,他肯定了伊翔,也让人们认识了真正的伊翔。

世界有残酷,但也有美好。梦想是引领者,要勇敢地追逐梦想,因为正是这世界赋予了我们探索它最初的动力。

推荐访问:观后感 汇总 星星 地球上星星观后感(汇总8篇)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汇总8篇)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