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讲座的观后感1 20xx年5月20日至21日,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暨教书育人+实操分享报告会”,聆听了魏书生老师的《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和《班主任实践及教书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魏书生讲座观后感,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魏书生讲座的观后感1
20xx年5月20日至21日,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暨教书育人+实操分享报告会”,聆听了魏书生老师的《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和《班主任实践及教书育人案例分享》两场专题讲座,感触颇多,现与大家分享。
一、爱岗敬业,让人为之敬佩
魏书生是1950年出生的,到今年已经67岁了,已经是接近70岁的古稀之人了。可是他老当益壮不服老,壮志少年在我心。67岁的魏老师在*台上一站就是两个半小时,中间也不曾休息,不需要服务人员斟茶倒水,自倒自饮,独得其乐!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洒脱,也是一种对生命的享受。每场整整一百五十分钟的讲座,67岁的魏老师挺得住、站得直,没有一丝疲惫,没有一丝懈怠,这种精气神令人震撼!*台上的魏老师把讲课当成了生命与艺术的绽放,当成了他的第二次生命。只见他在*台上越讲越精神,越讲越带劲,越讲越矍铄,当讲到动情之处时,他会手打节拍、脚踩鼓点地自诵自唱起来,有点东北二人转的味,又有点小沈阳的范,让人越听越愿意听,越听越想听,越听越感叹魏老师的敬业精神之可贵,授课技巧之高超,他居然能把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加入到自己的课堂,实在是教育界的智者。魏老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辐射着所有的与会教师,魏老师用气功中的“松静匀乐”感染着每一位参会教师,不愧是美名传四方的教育专家呀!
二、教书方法要千变万化
魏老师的讲座风趣、幽默且穿透力较强,能一语直插人的心脏。教书方法要多样化是魏老师对与会教师的一个建议,他让为师者不要墨守成规,要敢于创新,找出方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难题,不能被困难吓倒。他用幽默的话语讲解了他1978年教重点班和慢班的真实案例。在一系列的困难中他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找到了良药去医治那整班的慢生。他让孩子找回了自信,找回了学习的乐趣,找回了真正的自我。他放下身段融入到学生群体里,和学生打成一片,他针对班级现状制定现实可行、切实可效的学习目标,降低要求、鼓励孩子一点点、一点点地进步。他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给自己制定计划和目标,还从小培养孩子强烈的责任感意识,让“班中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班中无一闲人,都是班级服务者。在他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下,他的班级日益团结、和睦、强大,以至后来一周只和学生上一节课。作文教学也在不断完善、改变。第一次时他亲自给学生改作文,第二次时他让孩子自改,第三次时他让孩子同桌改,第四次时让后桌改,第五次小组改,次次有变化,次次有提高。这样的课堂是他下真功夫培养出来的,这样的课堂是他一点一滴种植出来的,这样的课堂是他用心浇灌出来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无人比拟的,是无人能超越的,这样的课堂是独具一格的。试问不用心何谈收获?不用心何谈奉献?不用心何谈教育的创新改革?魏老师这样的教学模式令人深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教育创新改革非他莫属!
三、改变世界那是梦,改变自己才最真实
魏老师用自己一生积累的真实案例和经验告诉与会老师:只有改变自己才是最真实有效的,自己强大才是硬道理。魏老师说人要想改变世界那是一场梦,但是却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身边的一切。早年魏老师在工厂干活,但是他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打拼改变了这一切。在工厂,他不怨天、不尤人,认真干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得到了相关领导的认可,经多次协商和研究后,他入了教师行业,跳进了“教师的圈子”。他的这种执着就是对教育的情有独钟;就是对教育的依依不舍;就是对教育的念念不忘。这种精神打动了与会的所有老师,让所有人为之点赞。他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付出、一步一个脚印地改变了身边的人和事。登上讲台的他如日中天,迅速成长起来,不仅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教学特色,还成为了响彻中国的改革教育家,这就是改变自己的硕果。
出现问题不抱怨,不指责,从自身找起,从自身改变,是我从魏老师的身上学到的方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是呀,从自身找原因才是大道,才是智者的行为,时时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才是硬道理。出现问题,找出良策;出现问题,找出高招;出现问题,从根上治病;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指桑骂槐,不推三阻四,不怨天尤人,那么你才会走得更高更远,才会成为教育界的大咖!
魏书生讲座的观后感2
20xx年11月9日,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在厦门一中千人礼堂为厦门教师们带来《我是如何当老师的》的讲座。从魏老师幽默风趣的演讲中,我了解到了魏老师的一些独到的教育思想。
1、学生观——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魏老师认为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走出“倒第一”的阴影。后进生学习不好,要从其他方面来树立自信。因此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来发展自我,这方面做不好,那就找一件自己擅长自己喜欢的事情把它做好。老师不仅自己要能够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不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要引导学生发现同学的优点,这样才能达到树立学生自信心的效果。学生在某方面发展起来,进而带动学习等其他方面的发展。
2、教育观——发展学生的自理能力
优秀的班主任不是事必躬亲的班主任,优秀的班干部也不是包揽一切班级事务的班干部。班主任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班级的每件事都有人做,班级的每个人都有事做。魏书生老师在讲座中反复强调的这一点。把班级事务尽可能具体地落实到某个学生身上。这样的班级管理里面,班主任的角色是引导,如何更好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是教师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因此,需要合理设置班干部岗位,同时明确岗位职责。做好班干部培训,注重培养班干部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归属感。要特别强调以下几点:第一,树立服务他人锻炼自己的意识;第二,管理上做到:有自律才有管理,有公正才能有管理;第三,每天两问:我管了吗,我管到位了吗;第四,工作效率方面:注重寻找高效的方法。
3、教学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
进行创新与实践
魏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讲课等教学方式,首先是有发展学生能力的意识,其次是相信学生。在教学成绩的压力下,大部分教师不仅不会放手让学生给学生讲课,甚至放弃了学生活动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是不利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对知识的加工与探究,对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是不利的。老师们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固然没错,但是要想办法兼顾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各种考试越来越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这是时代的进步,我们应该避免纯粹灌输式教学,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探究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各学科的核心素养。
魏书生讲座的观后感3
昨天,江西路全体成员一起观看了魏书生老师讲座的视频,老师们都觉得触动很大。以下是老师们的分享节选:
1、南瓜老师
魏老师对教育的见解非常有深度,从细节上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能深入到不同学生的内心深处解决问题本质。这是我目前达不到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每一个人需要修炼的。魏老师的语言非常幽默又不失深度,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家。借用姜总的话,我们应该多和这样的强者在一起,你究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是看你*时选择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不要和一群同样郁闷的人,一起控诉这个社会,这没有用,只会让你变得更消极、更狭隘,要想办法多和比自己强的人在一起,强者可以帮我们开阔眼界,扩大格局,提升自己。
2、冰激凌老师
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魏老师说曾经不布置作业,不批作业,甚至让学生替他讲课,曾被同事看不惯,经历着非常大的压力,最终他坚持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们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突破很大,非常敬佩魏老师。这点让我总结了一句话“做个懒老师”,把事情交给孩子做,学生能做的老师尽量不要做。这也是我一直比较薄弱的地方,总怕孩子学不透,课堂上讲课时对重点不断重复,不断强调。生怕有说的不够做的不够的地方。通过这次讲座我认为更应该相信每个孩子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老师随时为他们服务,为他们解答和补充。教育是需要一生去学习的,育人的同时也在育己,不断学习最科学的教育方法,并且不断更新,去帮助更多的孩子。比我们优秀的人太多,学无止境,虚心也是优秀教师最基本的品质。
3、姚老师
还记得当年大学时听程汉杰老师的讲座,他讲了很多*时的故事,那时虽然感觉讲得很精彩,但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说这么多陈年往事。现在又看到了魏书生老师的讲座,竟如出一辙。他们都受到了令我们无法理解的批判,但他们却都展现出让我们难以想象的乐观。他们代表着一代人,用他们不懈的努力和乐观的精神,让语文在经历了那场浩劫后浴火重生。也正是这种经历,让他们真正体验到不放弃和不折腾的重要。于是这就成了他们想告诉我们的第一要务。看着魏老师笑着讲出这些故事,我的心里却充满酸楚,感谢这些前辈们从炼狱中取出了火种。我想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好火种,让它手手相传,绝不能再折腾,让语文的希望之火熄灭。
4、英子老师
透过录像感觉魏老师像是在跟大家面对面谈心,不讲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华丽的词语,只是谈一些身边的与生活、工作、学习有关的小事情,深受感动与启发。
“高高兴兴,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超越自我”是魏老师讲座中出现较多的几个词语。一直以来,我认为教育是一份“高尚的职业”,殊不知其实教育只是一个“*凡的岗位”。用**常常的心,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的做**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通过管理好自己的心,了解学生的心;通过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用“快乐、爱与感恩”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孩子。
推荐访问:观后感 讲座 魏书生 魏书生讲座观后感 菁选3篇 魏书生讲座的观后感1 关于魏书生讲座观后感 魏书生讲座心得精选 魏书生视频讲座观后感家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