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观后感600字1 儿时就听说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不止一次地被愚公契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这则寓言故事流传了几千年,愚公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奋发向上的炎黄子孙.可我近日再读之后,突然有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愚公移山观后感600字,菁选2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愚公移山观后感600字1
儿时就听说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不止一次地被愚公契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这则寓言故事流传了几千年,愚公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奋发向上的炎黄子孙.可我近日再读之后,突然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山,非一人能移.首先,我们来看移山前的谋划:“聚室而谋” 后,立即得到 “杂然相许”,并且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可见,愚公先前只是考虑到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好处,提出移山的设想,而集体智慧的结晶则解决了 “焉置土石” 的问题.其次,看移山中的成员:从愚公家中能 “荷担者三夫”,到邻人孀妻之遗男,都为移山不遗余力.正如愚公所言,是“吾与汝毕力*险”.而愚公已年近九十,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就算健康,充其量也只能是个 “指挥” 吧.再者,看移山后的结果:操蛇之神 “惧其不已”.其实是惧愚公没有穷尽的子子孙孙,而 “帝感其诚”,其实也是被愚公一行人的努力所感动,才命夸娥氏二子背走这两座山的.可见,移山一事,并非愚公一人的功绩.认识这点,对我们做好*时的工作大有好处.现在总有那么稍有点能力的人,取得了一点成绩,便飘飘然起来,把自己看成是救世主的化身.其实,这种想法不仅是错误的 ,而且是危险的.君不闻,大江南北流行的一句新词:众人划桨开大船!无论革命的成功或某项事业的完成,这其中固然离不开某些个人的努力,但又怎能离开众人的齐心协力?记得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中讲述过这样的故事:蚂蚁,也许是动物王国中最讲究集体协作的群体了.非洲蚂蚁在前进途中,倘若遇到一根刚燃过的木棒,一定会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爬上去,直到其它的蚂蚁能畅通无阻为止.这种抗争意识,这种协作精神,与愚公他们相比,也毫不逊色.蚂蚁尚且如此,作为“高等动物了”的我们会不会汗颜?我不禁又想起了一个个模范和英雄.60年代的雷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雷锋的旗帜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只有一个雷锋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一个徐虎同样是远远不够的.试想一下,我们的飞天工程,只有一个“航天英雄”杨利伟够吗?事实证明,这场特殊战役的胜利,需要全体航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国家的支持,才能最终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综上所述,我们在学习这则寓言时,既要认识到愚公的可贵之处,更要领悟到 “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否则,便会产生个人崇拜主义的心理,导致盲从; 落到自己身上,又会产生个人英雄主义的言行,导致冒进.这于人于己、于国于民均不利.因此,我们在褒扬愚公精神的同时,不要忽视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应两者并举,携手同进,共创美好未来.我想,这,才是“愚公精神”的精髓所在.
愚公移山观后感600字2
”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是我们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儿歌,是啊!人生的道路不可能*坦,上面布满了青石和荆棘,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被摔跤·受伤。所以我们要学会和困难抗争。
今天观看了《愚公移山》使我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从前,有一个老翁,名叫愚公,他的家门前有两座高山,出入十分不方便。有一天愚公提出:“不如我们全家一起把两座山移开吧!”所有人都一致同意。第二天,愚公全家开始动工,邻居们见了,也动员了全家男女老少来帮忙。有一个人见了,不禁嘲讽道“:真是太异想天开了,两座高山怎么可能移开呢?”但愚公仍然不放弃,天神被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打动了,于是他把愚公门前两座山给移走了。
看了《愚公移山》,我不禁佩服愚公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勇于困难抗争的"毅力。古今中外,我们知道许多拥有坚持不懈精神的人。明朝有位医学家,叫李时珍。为了让老百姓有一本可以照着服用药物的书。他不辞辛苦,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尝遍百草,曾多次尝到有毒草药差点丢了性命,但他从未被困难打倒,依然不放弃自己的意念,用了整整14年时间写出了着名的医学名着《本草纲目》。
李时珍有这种成就主要就依靠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勇于困难抗争的毅力。坚持不懈,可以使困难迎刃而解。正如“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我相信只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念,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