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农技员事迹材料2篇

时间:2022-10-25 11:20:04 来源:网友投稿

优秀农技员事迹材料2篇优秀农技员事迹材料 基层农技人员先进事迹材料她只是一名普普普通通的基层农技人员,,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更更谈不上任何传奇故事,,只是默默无闻的,像一一头伏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农技员事迹材料2篇,供大家参考。

优秀农技员事迹材料2篇

篇一:优秀农技员事迹材料

农技人员先进事迹材料 她只是一名普 普 普通通的基层农技人员 , ,没有什么丰功伟绩, 更 更谈不上任何传奇故事 , ,只是默默无闻的,像 一 一头伏冀耕耘的老黄牛 , ,竭尽全力地想做好每 一 一件事,淡泊名利,专 注注业务,乐于奉献,不 图 图回报。参加工作 18 年 年来,她一直沉浸于田 间 间地头,在农业生产的 第 第一线,认真从事经济 作 作物和蔬菜新品种、新 技 技术、新模式的试验、 示 示范、推广和技术指导 、 、培训农民以及高效设 施 施农业相关项目的实施 与 与研究。她用自己无悔 的 的青春默默耕耘,为地 区 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贡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 ,她用朴素的人生经历 , ,演绎了当代的不凡历 程 程!

 她没有辉煌的过 去 去,记得小时候,当时 的 的农村,家里人多地多 , ,由于体质弱,个子小 , ,在帮家里干地里农活 时 时,她总是落在最后, 任 任怎样努力都赶不上别 人 人,所以当时她就想自 己 己无论如何都不会考虑 去 去学农,最终她选择了 文 文科“秘书”专业,以 为 为这样就可以不和泥土 打 打交道,不要去干那些 她 她怎样费劲也干不来的 农 农活。中专毕业后,1 9 996 年 8 月,她分配 在在**市农业技术推广 中 中心办公室工作,从事 的 的主要是综合性的文字 档 档案等事项,风吹不着 , ,雨淋不到,但工作不 久 久,她很快意识到自己 的 的学历的不足和专业知 识 识的贫乏,由原先对农 业 业的一种厌烦和规避转 为 为对农业知识的渴求和 对 对农技人员的羡慕,她 以 以最快的速度、最饱满 的 的热情投入到全新的专 业

 业自学中去,边工作边 学 学习,以较快的速度在 2 2 年半的时间内,通过 自 自学考试取得了扬州大 学 学“农业推广”大专学 历 历,接着又函授获得“ 经 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文 凭 凭。

 2000 年 1 月 , ,她主动请求从综合部 门 门办公室调至业务站农 技 技推广站从事经济作物 、 、蔬菜栽培工作,有人 不 不理解,问她为啥好好 舒 舒服的办公室不呆,怎 偏 偏偏选择到业务站去蹲 田 田头,做泥巴人,她笑 而 而不语,其实她只是觉 得 得这样心里踏实,她生 在 在农村,长在农村,对 农 农民有一种自然纯朴的 情 情感,她总希望自己可 以以为农民做点什么才行 。

 。但理想和事实之间总 是 是有差距的,人常说:

 隔 隔行如隔山,这种由原 来 来在综合部门搞管理、 搞 搞服务一下子转换到了 业 业务科室做专业,这种 跨 跨越式的转向让她比别 人 人工作起来要更加吃力 , ,为了能够早日上手, 她 她通过自学书本结合田 间 间实践的方式完成了这 一 一脱变,一头深深扎入 田田间地头,到第一线去 , ,从最初的搞品种试验 观 观察记载苗情开始,无 论 论日晒雨淋,天天都骑 着 着自行车往远在 6 公里 以 以外的试验基地跑,上 午 午一次,下午一次,雷 打 打不动,看着地里头的 蔬 蔬菜秧苗一天天长大, 她 她像个守护孩子的母亲 , ,就怕有个什么闪失, 小 小心翼翼的,就这样她 静 静静地沉淀在试验基地 , ,不懂就找资料,请教 专 专家、同事和农民,认 真 真细致地记载田间档案 , ,确保各项数据精确无 误 误。无论是在夏季 40 多 多度的高温大棚内,还 是 是在严冬野外冻得伸不 直 直双手的露地菜田里, 为 为了完成品种试验和技 术 术研究,经常是在田间 一 一蹲就是

 五六个小时。

 经 经济作物和蔬菜品种名 目 目繁多,五花八门,病 虫虫草害防治情况复杂, 各 各类新品种、新技术、 新 新产品更加层出不穷, 就 就这样她白天下地,晚 上 上看书,一步一个脚印 一 一路走下来,多年的积 累 累和沉淀,让她慢慢的 从 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 个 个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 。

 。18 年来,密密麻麻 记 记载的 60多本工作笔 记 记近 100 万文字见证 过 过她曾经奋斗过的足迹 和 和坚强的毅力。

 她认 为 为:一个人事业上立足 的 的根本是要有乐于奉献 的 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工 作 作责任感,要能够做到 干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 行 行,勤勤恳恳,任劳任 怨 怨、胸怀全局,无私奉 献 献。所以在每次遇到时 间 间急、任务重、标准高 的 的工作,她都会主动加 班班加点,早来晚走,保 质 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任 务 务,决不拖拉推诿。在 做 做项目材料和整理试验 报 报告时,晚上连续加夜 班 班,工作持续到深夜两 、 、三点睡对她而言是司 空 空见惯的事。因为工作 关 关系,平时她接触最多 的 的是菜农,聊天最多的 也 也是菜农,只要她一到 蔬 蔬菜基地,在田的菜农 都 都要争着拉她到自己的 大 大棚内看看,田里番茄 生 生什么病了,该用什么 药 药来打?黄瓜的叶子为 什 什么中午就萎蔫了,而 早 早上和傍晚却看起来很 正 正常?新育的蔬菜苗为 什 什么会止住不长了?… … …,菜农们的问题多, 她 她总是耐心的一一解答 , ,教给他们有效的处理 方 方法,菜农们都有她的 联 联系方式,田间蔬菜作 物 物一有异常情况,他们 都 都会打来电话咨询,晚 上 上在 8 点半后接到农户 咨 咨询电话是常有

 的事. 她 她就和家人开玩笑说自 己 己的手机是**的“菜 篮 篮子”农技 110 专线 。

 。就这样,每年为了解 决 决菜农们生产上出现的 问 问题,接受来访咨询和 下 下乡勘察不下于 100 次 次。除了技术指导,平 时 时老百姓想要种一些新 奇 奇特的蔬菜、经济作物 品 品种,若找不到种源第 一 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她, 她 她总是不厌其烦,自己 贴 贴运费、托人情千方百 计 计帮着菜农们找来种子 种 种苗,从不多收一分钱 , ,有一次,一个菜农觉 得 得过意不去,在应付的 种 种苗款中偷偷多夹放了 几 几张百元大钞,她发现 后 后笑笑谢绝了。因为对 蔬 蔬菜特殊的感情,虽然 作 作为工薪阶层守着工资 精 精打细算过日子,但只 要 要碰上卖菜的,她从不 还 还价,因为她知道农民 种 种菜卖菜是件多么不容 易 易的事,老百姓挣的是 俩 俩辛苦钱;如果下雨天 , ,只要遇上零售的菜农 , ,不管自己需不需要, 她 她都会掏钱将剩下的菜 买 买了好让她们早些回家 。

 。

 “认认真真做事 , ,老老实实做人”,是 她 她的人生信条,多年来 , ,她奔走在农业生产一 线 线,前后共引试经济作 物 物、蔬菜新品种 128 个 个,其中面上推广应用 了 了 43 个。示范推广新 技 技术 22 项,农业新产 品 品 11 个,新设施 7 项 。

 。由她主推的“番茄- 瓜 瓜类-白菜间套作立体 高 高效栽培模式”目前占 * **市设施蔬菜适用面 积 积达 62.3%。

 在 做 做好蔬菜、经济作物新 品 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的 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同 时 时,她借助项目实施和 农 农民培训,有效实现了 优优良品种、先进技术与 生 生产实践的对接。工作 以 以来,她先后

 制定撰写 了 了 6 个本专业省、市地 方 方技术标准,主持过 3 个 个省级项目,全部通过 验 验收并得到专家好评; 参 参与实施 7 个部、省级 项 项目,全部通过验收; 曾 曾技术主持了 2008 年 年度的《草菇周年无公 害 害生产技术示范推广》 项 项目,项目实施对草菇 产 产业链初步研发,生态 循 循环,变废为宝,良种 良 良法全市推广 150万 m m2,实现草菇周年无 公 公害生产和市场全年均 衡 衡供应。2010-2 0 012 年度,她技术主 持 持了省三项工程项目《 * **市大棚蔬菜新技术 综 综合基地展示》,项目 有 有效实施使得农户大棚 蔬 蔬菜种植亩净效益达 1 6 6725 元,亩增收 2 3 350 元,同比增幅2 3 3.6%,在全市推广 应 应用 23810 亩,新 技 技术、新品种覆盖面增 加 加 47.72%,新增 产 产值 5595.35 万 元 元,带动农户 3410 户 户,这大大提高了地区 设 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水平 和 和农民收入。她还参与 实 实施了 2007-20 0 09 年《稻蔬高效模 式 式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 广 广》项目、2009- 2 2014 年农业部《基 层 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 建 建设示范县》项目、2 0 008-2014 年《 * **省农业科技入户工 程 程》等多个部、省级项 目 目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均 均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 济 济、社会、生态效益。

 2 2011 年 3 月,她作 为 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实施 的 的项目获得了“镇江市 政 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一等 奖奖”。结合项目实施, 她 她开办农民“田间学校 ” ”,以农业科技入户等 形 形式培训各类农民 22 5 500 人次,赠送各类 科 科技资料3000 多份 。

 。为此,她多次荣获“ 农 农业科技入户优秀指导 员 员”、“科技入户先进 工 工作者”、“农民培训 先 先进工作者”等称

 号。

 汗水浇硕果,论文写大 地 地。她曾多次获得“镇 江 江市蔬菜工作先进个人 ” ”、“单位满意工作人 员 员”、“优秀共产党员 ” ”、“关心下一代工作 先 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

 。先后有 30 余篇技术 论 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 物 物上公开发表或获奖。

 “人的一生,应当这 样 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 时 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 恨 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 羞 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 时时候,他就能够说:我 已 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 全 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 个 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 ——为了人类的解放而 斗 斗争。”保尔·柯察金 的 的这段话一直以来激励 着 着她,她说:我是个平 凡 凡的人,只愿做一颗默 默 默无闻的垫脚石,希望 可 可以让承载绿色梦想的 农 农民通向致富之路。

篇二:优秀农技员事迹材料

技人员先进事迹材料

  xx:著名土壤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1930 年 2 月 25 日出生于湖北武汉市。1953 年华中农学院农学系毕业。曾任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所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盐渍土分委员会主席。现任中科院土壤所研究员、所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农研委主任,国际土壤学会土壤环境委员会第一付主席,国际山地研究中心理事。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江西红壤研究所名誉所长,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名誉研究员。

  长期从事我国及世界土壤地理与土壤资源研究。在热带土壤发生上,首次明确提出我国红壤具有古风化过程及现代红壤化过程两种对立统一的特征。指出红壤元素迁移的顺序、红壤化过程目前仍在进行的论据,以及红壤相对与绝对年龄的范围。指出运用红壤渗透水组成、游离铁等作为红壤化过程指标的重要性,并首次对红壤的定量分类提出具体区分标准,对红壤的发生研究与定量分类指出了新的途径。总结了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开发利用与红壤分布及土壤性质的相互关系,首次提出以热量条件、土壤性质为标准的热带作物利用等级的评价方案,为制定热作发展规划与布局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近年来,为促进土壤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土壤圈“研究的新方向,建立了“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实验室”。在长期参加南方红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总结,提出土壤分区整治、退化土壤改良,以及土壤生态与环境评价的多种规划与开发方案。近几年,建议并参与国家“土壤质量”及“东南环境质量”等 973 研究项目,对农业与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农业清洁生产等重大问题也参与咨询与研究。

  曾获国际,国家及中科院奖 15 次,1992 年获国际“道库恰也夫奖”,1999 年获“日经国际奖”,2001 年获“国际山地研究中心”奖等。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主编专著<江西红壤>、<中国红黄壤地区土壤改良利用区划>、<中国东部红壤地区土壤退化的时空变化、机理及调控>、<红壤物质循环及其调控>等 12 本,论文 350 篇,先后到 45 个国家访问、讲学。已培养 15 名硕士生及 25 名博士生。

推荐访问:优秀农技员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 优秀 农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