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历程感知与启示思考(精选文档)

时间:2022-09-11 19:2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历程感知与启示思考(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历程感知与启示思考(精选文档)

 

 1

 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历程感知与启示思考

  摘要:作为“一线教师、家长、学习线上教学平台使用的学生”三个角色于 一身的亲历者,线上教学的基本做法感知与调查汇总:酝酿与准备-教学平台 授课方式及优缺点-线上线下交流与辅导做法及特点;线上教学的发现问题,学 生自主选择的优秀资源不足,分层和思维进阶学习的优秀资源更少,学生用 眼时间偏长,影响视力;启示与思考:研发基础和进阶型线上学习资源,优化 丰富有趣的贴近生活和学科科技前沿发展趋势的资源,激发自主选择学习的兴趣, 辅助课堂教学。

 关键词:线上教学做法感知;发现问题;启示与思考

  2020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袭,我们众志成城共同努力,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战斗着,为了国家民族的安危,我们居家隔离, 学生不能正常开学,线上教学被推向风口浪尖的前沿,作为“一线教师、学生家长、学习线上教学平台使用的学生”三个角色于一身的我,引发与推进线上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尝试,催化了线上教学变革步伐与深度思考。

 一、线上教学的基本做法感知与调查汇总1.线上教学的酝酿与准备 首先培训教师线上教学网络平台的使用与自我摸索实践,主要教学网络平台有:超星平台网络直播 OBS 推流、希沃白板、腾讯会议,B 站,钉钉、升学 e 网通、猿辅导等。

 其次建立班级学习群,一师一班或一师多班联播。

 再次学校制定各学段各学科直播计划、作业计划及安排。备课组线上集智备课,群策群力,使线上教学有序、有效进行。

 最后落实学习内容开展与批阅、反馈方式(小小签到、每日交作业、班级QQ 群、微信群等)

 2. 线上教学平台授课方式及内容 教师利用平台的授课方式有:一是直播课(直播课大多带回放功能);二是

 2

 先录制微课后推送。三是选择网络微课等资源推送学习。优点:有回放功能,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尤其对学困生和学弱生,可多次反复学习,达到掌握目的。

 无论采用哪种授课方式,平台都会生成一个专属的二维码或链接,学生不需要下载客户端,利用微信扫码即可进入听课。如果上直播课,必须使用电脑,录制微课,用手机和电脑均可,操作简单,易上手,类似平常使用 ppt 上课。

 直播课和微课各有优劣,采用直播课,能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互动,一对一连麦交流,上课过程中可以通过“题板”功能发送选择题供学生练习,学生选定答案后,系统会自动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情,调整教学。

 直播课的缺点是学生受网络卡顿影响,可能在听课过程中会出现闪退现象, 需要重新扫码进入课堂,不能连续听课;学生上线率很难达 100% 录制微课推送,缺失师生之间的互动,听课效果受网络影响较小,微课一般比较简短,便于学生反复观看学习,对于重难点知识,利用录制微课的方法进行突破效果较好。不足是很难进行学情跟踪,需要学生的自律性学习。

 网络资源(微课、视频等)推送学习方式,教师可借力使用,但资源质量鱼龙混杂,适合学情的优秀资源很少,需要教师提前做大量筛选后指导学生观看使用。

 教师直播课内容准备:包括电子课本(或资源)、学习任务单(预习任务单或导学案)、教学课件 、配套练习、实验视频、作业等,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和拓展科普“新冠”抗疫常识和意识。

 3. 线上线下交流与辅导 作业上交平台:小小签到和每日交作业等(可拍图片上传、留语音、能自动统计出未交作业的学生,减轻老师们的负担)。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学生拍照不清晰,但这一现象经过提醒,基本能避免;网络作业,存在偷工减料,学生之间传阅作业,相互抄袭的现象;教师线上批阅费时费眼。

 教学内容与作业反馈答疑平台:班级 QQ 群、微信群、腾讯会议等,可视频、语音等形式交流讨论。反馈的共性问题,鼓励同学们一起参与讨论,集中辅导, 也可录制成简短的讲解视频发布到班级群。个别问题个性化辅导。教师对不交作业的学生,进行单独沟通辅导。真正做到个性化教与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4. 鼓励开展结合学习内容的居家实践活动,调节学习生活。

 学以致用,通过居家实践活动,布置劳动实践作业,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美育教育指导调节学习生活,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呈现的作品也十分精彩,给了教师很大的惊喜。

 5. 加强家校互通联系 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沟通学生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用眼健康、心里健康,多交流、多督促指导。偏远农村的家长对线上教育不懂不问,这种情况下老师多一份“关爱”,可能会创造一个教育“奇迹"。

 二、线上教学的发现问题 现阶段的线上教学,基本还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限定内容的学习,教师依据学情、教材、课标 →制定学习目标→制作 ppt→录制微课或直播课→平台推送→ 问题反馈与答疑。学生自主选择的优秀资源不足,分层和思维进阶学习的优秀资源更少。学生用眼时间偏长,影响视力。

 学生面对没有情感的计算机进行人机交互学习,缺少面授教学中师生间的亲切交流以及同学间的情感交流与思维碰撞; 上线率 70%-95%左右,作业完成率约为 70%-90%,依然有很多学生没有参与到线上教学活动中来。这种结果不是很令人满意,需要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的方法和路径。问题核心是如何打开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需求,点燃内需发动机。

 线上学习环境下,如何开发具体化学习目标、可操作性实践学习活动、编写适合学生线上学习的导学案,研发基础和进阶型线上学习优化的丰富有趣的贴近生活和学科科技前沿发展趋势的资源,激发自主选择学习的兴趣,辅助课堂教学, 尤为重要。

 三、 启示与思考 现阶段线上教学开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开展情况,水平参差不齐。网上各种工作室团队、公众号的线上学习资源也是百花齐放。但是急缺适合海南区域学情特点的和考情特点的资源;急需海南省官方层面组织优秀线上教育团队,引领和研制开发优秀的适合海南的体系化的线上学习资源。

 1. 开发不同版本教材顺序的基础课线上资源

 4

 (1)

 资源类型:新授课(课前、课中、课后闭环全资源)、复习课(点、线、面资源、思维建构资源)、实践课、质量检测、学科应用及前沿视频等。

 (2)

 资源形式:录播课、微课、实践项目、有分类分层的效能检测库、贴近生活和学科科技前沿生活生产或案例视频等 2. 开发思维进阶课线上资源 主题式或项目式资源:依据学科知识、能力、素养要求,构建思维能力-真实情景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案探讨等。

 3. 研发团队:大学、中学学科优秀教师、信息技术教师。

 4. 线上教学平台的优化 需要解决网络如何更流畅、画面声音同步、开发增强“人--机--人,人-- 人”对话交流方式的多元化。

 5. 研发资金支持 结语:虽然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学校陆续回复以往的正常状态,线上教学的优势与劣势之争还将继续唇枪舌战,但是疫情期间学校开展的线上教学活动不会戛然而止,一些学校、一些教师已将线上教学拓展应用到周末和假期。

 目前信息化教育发展落后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步伐,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就像一味引发剂,激发社会、学校、职能部门对未来教育方式、未来学校教学方式、未来学生学习方式的思考与变革,也将为人类的终身学习做好铺垫和提供更多的渠道、可选择性、时间和空间的自由性,线上学习未来可期。

推荐访问: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历程感知与启示思考 线上 疫情 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