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完整)

时间:2022-09-10 09:0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完整),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完整)

 

 “两个一百年” 小康社会(脱贫攻坚) 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现代化) 现代化强国(乡村振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一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乡村振兴 二今年中央对乡村振兴的要求 三基层干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一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乡村振兴 (一)中国漫长古代史:“三农”始终是最大的社会问题 1、农业靠天吃饭,受自然环境影响生产风险大 (自然科学、科技不发达,生产力落后,国家层面对农业不投入。解放后打深水井,解决了靠天吃饭的问题,农业才丰收) 2、农村不被重视,皇权不下县管理落后 (皇权,族权,夫权,靠的是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民行为。绵延几千年,其中必然有先进的成分,所以,曾经一度中国农村旧制度秩序破坏,新制度新秩序没有确立,人民群众不满意。加强基层治理) 3、农民是社会最底层,一直被各种势力压迫 官逼民反,冒死战争,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新一轮压榨的还是农民。

 (二)共产党成立之后:认识到“三农”的重要性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6 年 3 月 找出中国共产党天然同盟,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不是无产阶级的产业工人,而是广大农民,特别是贫民雇农。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年 3 月 农民运动不是“糟的很”而是好的很,坚持农民运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 年 8 月-1937 年 7 月) 全面族抗日战争时期(1937 年 7 月-1945 年 8 月)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 年 8 月-1949 年 9 月) 建国之后的各类战争,农民都是主要的力量。

 共产党围绕农村农业农民开展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蒋介石一直在城市。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三农”对全国的支持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工业产量产值、税收贡献,总量和占比很少。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农村,农业收入一度占财政收入的 40%。如何保证城市人口吃饭问题,保证城市稳定,政

 权稳定,所以,牺牲三农,稳定城市是必然选择,也是不得不的选择。

 1、农民交农业税以及高于农业税本身的其他税。

 从 1949 年至 2003 年,全国累计征收农业税达到 3945.66 亿元。其中仅 1949 年至 1984 年,征收农业税有 1000 多亿元,相当于现在的 10 万亿元。农业税并不是农民承担的全部税费。农业税是“头税”,还有二税,三税。1985 年农业税仅占农民负担的五分之一,1990 年农业税占总负担九分之一。也是就是说,4000 亿元农业税只占农民负担的一小部分,各种摊派,农民负担很重。“交公粮” “三粮四款” 2、统购统销“剪刀差”。

 为了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和稳定粮价,给工业发展积累资金。国家从 1953 年开始试行对粮食统购统销,农民低价把粮食卖给国家,高价买入工业产品。根据袁瑞珍统计,1953 年至1985 年,统购统销过程中农民向国家贡献财富大约 7000 至 8000 亿元。(考学,吃国库粮,转户口,少交钱。) 3、城乡二元化发展。

 防止农民进城,1959 年出台《关于制止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指示》等文件,严格限制农民进城。户籍制度,粮食供给制度等。

 4、农民义务劳动付出劳役。

 农民按照义务工出劳役,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植树造林,公路建设,修校舍等。红旗渠,十三陵水库等全国各地大型水利工程都是那时候修的,农民出劳役无法计算。

 (四)改革开放:“三农”依然是最薄弱环节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所以,我们都要深情地说,我们是农民的儿子,是农民供养了我们。供养了我们的城市和国家。

 所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要扶贫攻坚,要乡村振兴。

 (五)新时代:全面认识“三农”的重大意义 1、乡村振兴与新的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城乡发展不平衡 2、乡村振兴与立足新发展阶段 2050 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20 年中国特色社主义进入新阶段 2012 年十八大中特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全面脱贫——乡村振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978 年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76 年毛泽东逝世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949 年新中国成立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3、乡村振兴与贯彻新发展理念 创新:发展动力

 协调:内在要求 绿色:人与自然 开放:发展路径 共享:根本目的 4、乡村振兴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机遇 准确 科学 主动 意识 识变 应变 求变 一手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手抓农村消费市场培育。让农村生产的产品、服务在质量和数量上符合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以就业为抓手,增加群众收入,让群众能消费。

 5、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 40 年,整体收入不高,同时,贫富差距拉大。

 目前,中国社会 90%的人月收入在 5000 元以下; 62%的人月收入在 2000 元以下; 月收入过万的只有 7110 万人; 月收入 500 万以上,有 10 万人。

 个别贪官、明星违法违规、逃税避税身价过亿,极度奢靡。“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提到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要求“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限高;扩中;提低 一是限高。月收入 10 万至 50 万的属于高收入阶层,税收调节,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遏制以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获取收入。(阿里,美团,腾讯等大财团垄断国内民生领域,普通企业个人没有机会。) 二是扩中。“中国有 4 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扩大规模,扩展居民收入和财富上升渠道和空间”。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运用农业农村资源和现代经营方式增加收入。切实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个税起征点;个体劳动征税) 三是提低。“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保障劳动者同工同酬。教育医疗等民生福祉,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和贫困群众倾斜。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如何认识乡村振兴? 一、如何看:从历史发展角度认识乡村振兴 (一)中国漫长古代史:农民最底层是常态 (二)共产党成立之后:认识到三农的重要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三农对全国的支持 (四)新时代全面认识:三农问题重大意义 1、乡村振兴与新社会主要矛盾 2、乡村振兴与立足新发展阶段 3、乡村振兴与贯彻新发展理念 4、乡村振兴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5、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路线图

 二.今年中央对乡村振兴要求 干什么:今年中央对乡村振兴的要求 2021 年农业农村部发文,从 7 个方面部署 34 项农业农村工作。

 一是全力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什么) 二是提升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三是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四是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五是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六是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如何) 七是强化支撑保障,落实落细各项决策部署(保障发展)

  二是提升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七)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 1 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1500 万亩。建立农田建设监测监管平台,建立有效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

 (八)打好种业翻身仗。启动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

 (九)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深松整地作业面积 1 亿亩。

 (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服务。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农业科研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100 个国家农业科学观测试验站,打造一批农业科技强镇。

 (十一)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化.....大数据,互联网。

  三是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十二)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构建有机肥施用长效机制。科学用药,高效施药,轮换用药,高毒农药淘汰。兽用抗菌药减量化等食品安全。

 (十三)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

 (十四)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有人偷掘贩卖东北黑土地)污染耕地分类管理,扩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

 (十五)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可降解地膜。

 (十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制订农兽药残留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000 项,营养品质等农业行业标准 200 项。严厉查处禁限用农兽药使用超标问题。(转基因没有提)

 (农药残留,家禽抗生素;添加剂;互害模式)

 五是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二十一)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是农村改厕,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源头分类减量和处理利用。推进村庄清洁行动。

 (应付检查,雇人扫地,劳民伤财,表面文章) (二十二)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强农村供水、乡村清洁能源、数字乡村、村级综合服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煤改电改气,禁止农民烧柴烧炭,取暖生活) (二十三)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创建示范点。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进一步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做法。

  六是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二十四)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修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巩固用好承包地确权成果,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二十五)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盘活利用试点工作

 (二十六)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

 (二十七)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

 (二十八)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专业化服务费用高于土地收入,农民不需要了。

 (二十九)深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 振兴 乡村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