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医疗调查报告6篇

时间:2022-11-06 20:35:05 来源:网友投稿

新农村医疗调查报告6篇新农村医疗调查报告 1关于扎西县新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关心民众疾苦、解决农民看病难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农村医疗调查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

新农村医疗调查报告6篇

篇一:新农村医疗调查报告

关于扎西县新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关心民众疾苦、解决农民看病难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 《199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 “全党、全社会都要

  高度重视卫生事业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

 ”并且强调 “从现在到 2010 年是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

 ”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到 “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小病不治变大病、因病致贫的状况尤其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投入 使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社会事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具体的地方条例、政策落实情况及广大参合户的反应是有一定调查价值的。就这个问题于 2010 年 1 月 25 日我专门走访了扎西合作医疗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详细的向我介绍新政策以及相关运行数据 1. 年 40 元人省级补助每年 40 元人共计每年 100 元人。另外对于五保户、低保户等特困户由民政局负责缴纳个人出资费用。

 2. 3. 4. 5. 6. 增大因此补偿方案有所改变。

 7. 手术费住院费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由个人缴纳每年 20 元人中央补助每封顶线参合人员全年累计住院补偿最高限额 20000 元。

 住院补偿按不同级别的医院实行按比例补偿。

 补偿比例乡级 75%县级 65%省级 40%。

 起付线乡级 30 元县级 80 元省市级 200 元。

 由于村民健康意识提高且药费不断申请报销导致县医院补偿资金

  新农合的具体报销项目化验费、检查费、处理费、护理费、抢救费、

 2 8. 新农合不予报销的项目使用进口药品或材料 “意外伤害”的医疗费用人工流产堕胎治疗不育不孕及计划生育后遗症的治疗费用器官移植安装假肢镶牙配镜医学美容及其他非医疗性项目费用冒名、挂名或明显不符合住院要求的医疗费用。

 提高了大病的报销额度。

 全县共 10 个乡镇总参合率为 993%。

 新农村合作的报销方式是这样的凡在县内住院就医的患者在出院时就9. 10. 11. 给报销了-------即时结报门诊费用当场即报省去了各种条条框框简化了手续。

 以上就是我在扎西合作医疗办公室了解到的相关的一些数据和政策。然而农民对新农合的态度和意见又是怎么样的呢针对这一疑问我做了一张表格并且到了扎西镇、麟凤乡、麒麟社区、龙塘社、石坎乡等乡镇对当地农民进行了访问从统计人数及谈话内容中我了解到了以下信息

  1. 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 33.33%不满意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 11.11%。

 2. 66.67%自觉受益不大的占调查总人数的 22.22%不满意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 11.11%。

 3. 4. 新农村合作医疗为世界各国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对新农村合作医疗满意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 55.56%不十分满意的对于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群众自觉受益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农民家庭年收入平均每年为 3000~~5500 元。

 农民家庭成员一般为 5~~6 口人。

 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那么为什么这么好的政策我们扎西县仍然有这么多群众不满意呢针对这一问题2010年 1 月 27 日我首先来到了县人民医院和在院病人进行了交谈第二天我又来到了县中医院和在院病人及家属进行了交谈。在谈话中我发现农民们一致认为政策是好的但是从上级到下级再到群众政策已经变了味 我来到中医院并看到门诊大厅上贴有“新农村合作医疗核心知识宣传”的海报其中第三条是这样写的

 3 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引导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的、意义、管理办法、参合人的权利和义务减免补偿政策以及报销方式等宣传到万家各户 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使广大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然而从一些群众口中得知某些乡村为了达到参合率强制性的收取参合费如果强制性的收取不到费用相关人员就会在该户应得的国家补给的低保费、 烤火费中扣除参合费。

 当知道这一情况后 我很是愤怒 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些家庭不上交参合费的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感觉自己没有受益不想交二是被穷困所逼没钱交。既然是这样那么为什么不找民政局帮助呢然而群众回答说根本就不知道可以去找民政局求助 群众为什么不知道呢我想这个问题的责任就应该追溯到村长乡长县级有关部门吧追根到底是因为相关政策没有宣传到位因为政策中说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由个人缴纳每年 20 元人中央补助每年 40元人省级补助每年 40 元人共计每年 100 元人。另外对于五保户、低保户等特困户由民政局负责缴纳个人出资费用。既然国家有这一政策为什么不向群众宣传呢既然群众不知道为什么不帮助贫困户向民政局申请呢原因我想大家都心照不宣。即使是这样我还是很气愤就这么一点救命钱你们也还是要吃掉你们就那么忍心你们贪得也太多了你们够了你们会遭报应的 交不起参合费的那些老人身边无人照顾基本生活靠的就是国家发给的低保费和烤火费去维持而你们就为了一个参合率连这样的钱你们也不放过。

 你们真够狠的至于那些年轻的没有交参合费的你们采取的办法又是另外一种扣留户口簿。这样的话那些家庭就不能带上户口簿去顺利的办自己的事了也就不能给孩子们上户口了没有办法他们就只能筹钱交参合费了。你们还真行这样的办法你们也能想出来相关规定不是说自愿缴费吗 在此过程中我又了解到关于发放低保费不公平的现象。很多村民反映

 4 村上干部胳臂肘儿往里拐肥水不流外人田致使村里真正需要补助的家庭一分钱也没有得到而条件很好的村干部家庭原本不需要补助的都捞得了不少低保费好气愤这也就印证了农村流传的一句话 “要想得低保还得关系好 ” 不过还是有许多群众真正的受了益。特别是那些病情比较严重而且做了手术的群众他们都说出院后院里都给报了大部分的钱给家里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还有一些群众虽然不曾生过大病但是在乡下卫生院看病买药时医院也给报了很多钱他们还说虽然每年家里都要上交参合费一百多元但是这等于给家里买了一份保险也挺值得 和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满意和喜悦的心情。

 在县人民医院我去到了合管办并且得到了关于 2009 年扎西人民医院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报账表:

 月份

  减免金额 门

 诊

 减

 免 住

  院

  补

 偿 减免人次 中医合次 总费用 减免金额 补偿人次 中医人次 总费用 减免金额 1 583794.42 1892

 80750.80 25187.10 706

 943465.56 557135.2 2 656102.42 3231 327 114677.16 36863.90 694 3 1003215.21 624330.2 3 594364.60 2077 545 95945.40 26167.00 674 10 909805.41 559962.1 4 730426.43 1136 470 8113.20 16999.60 886 10 1233771.54 762023.7 5 708377.33 1777

 78277.60 18729.60 876

 1238612.89 753003.2 6 794198.16 1868

 64333.00 22961.70 1014

 1393895.70 851165.4 7 872121.04 1057 613 59180.20 22084.20 1107 8 1512179.10 926352.2 8 1044556.65 1218 774 64321.80 24008.00 1057 12 1769090.00 1116266 9 994955.25 1243 456 53254.10 19438.30 924 2 1530736.70 945134.4 10 683104.50 149 49 3172.90 1177.70 709

 1060570.90 660869.2 11 85661.46 744

 861

 1346434.10 841229.6 12 676160.50 456

 670 1 1063111.20 660569.4

 5

 月份 住院分娩补偿 医疗检查补偿 补偿人次 总费用 减免金额 补偿人次 总费用 减免金额 1 4 2390.50 160000

 996 61468.80 12292.70 2 8 4799.46 3200.00 890 57329.00 11465.80 3 6 3590.47 2400.00 994 69865.50 13973.10 4 4 2398.00 1600.00 3414 105625.80 24331.80 5 5 2801.39 2000.00 3903 101818.60 25420.50 6 3 1916.00 1200.00 3840 141994.80 31727.50 7 10 7500.00 4000.00 3623 128121.00 32368.60 8 8 6638.00 3200.00 3892 145617.30 34596.90 9 14 10492.74 5600.00 3656 119850.10 28543.40 10 25 18985.49 10000.00 909 53724.20 11047.60 11 15 11301.03 6000.00 744 57157.50 11431.50 12 21 15698.90 8400.00 456 34470.50 6894.10

 1 月 30 日我来到麟凤乡的卫生院我又了解到了另外的一些情况当地有这样一个说法在新农合政策还没有实行以前药价是统一的而且是让人能够接受的但是自从大家都入了新农合后卫生院以及新农合指定合作单位都将药价猛的增高。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对此我联系到了在卫生院工作的熟人从他的口中得知卫生院将药价抬高后就可很好的实行“以药养医”这一“战略” 。

 原来在被抬高后的药价的基础上表面上农民是少付了一些药钱但实质上农民是没有得到实惠的相反很多时候农民是多付了许多钱的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这真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 在卫生院的时候我不曾看到墙上贴有药价的表格 之后我又来到卫生院的农和办公室那里的工作人员给我介绍了 2009年上半年住院减免情况回来后我把它整理如下 全乡十个医院单位共计就诊 54441 人次总费用为 1780557.30 元共计减免 865098.64 元其中 1. 门诊 53349 人次总费用 1264165.20 元减免 499349.04 元。

 2. 住院人次 1078 人次总费用 510792.10 元减免 360149.60 元。

 3. 产妇 14 人次总费用 5600.00 元减免 5600.00 元。

 6

 对于 2009 年全乡的资金使用情况调查如下 单

  位 人

 次 总 费 用 减免费用 住 院、 产 妇、 其 它 麟凤村卫生所 7816 185833.60 75371.00 人次 总费用 减免费用 平房村卫生所 8347 172798.10 71893.70

  柏香村卫生所 11983 293858.70 119023.70

 五谷村卫生所 10399 250210.25 101828.29

 斑鸠村卫生所 11090 260849.82 105363.02

 金竹村卫生所 4708 115672.37 46268.70

 金凤村卫生所 11787 274039.60 109962.70

 龙塘村卫生所 12623 284288.00 126230.90

 金鸡村卫生所 6882 162204.70 65162.00

 麟凤中心卫生院 15796 501507.90 182641.53

 合

  计 元

 101431 2501258.00

 1003745.50 1463 815910.10 590489.60

 当我正准备离开卫生院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样一张海报写的是“威信县 2010 年新农村合作医疗核心政策暂行”。其中第二条的第三点引起了我的兴趣封顶线增加到 30000 元超过者不再补偿对癌症、严重糖尿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病等慢性特殊性疾病的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40000 元。第四条这样写道参加新农合且年满 70 周岁的老年人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看病、 住院 住院起付线不变 减免补偿比例提高 10 个百分点 中医除外 。看到这些我心里真的挺高兴的因为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国家的政策是越来越完善 越来越人性化。

 真的很希望有关的工作机构里能少一些 “蛀虫” 这样的话我们群众就能更受益生活就能更好国家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

 不错山高皇帝远国家的政策是好的但是到了百姓这儿全都变了味儿了。也许是我们国家地广人多才造成了这种“尾大不掉”的现象。但是从百姓的口中知道他们都希望国家能不断地出台好的政策的同时也能很好的、很有效地实施和维护这些政策因为只有这样百姓才能真正受益国家才能泰民众才能安

篇二:新农村医疗调查报告

要】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200 9年 4月 16日正式公布,提出“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 看病贵’ ” 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 有效、 方便、 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的长远目标。

 看病难、 看病贵是民众普遍反映的问题,人们肯定对 550万天价医药费事件仍记忆犹新。

 新的医改方案已于 2009年度公开。

 据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 9 .7 %的受访者对新的医改新方案充满期待。

 他们希望这个方案能够从体制上把当前医疗界的沉疴痼疾一扫而光。

  至此改革大计,为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所担当的社会责任,特别利用寒假时间对家乡的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我们的详细调查得到的材料,现将反映出来的现象和问题一一列举:

  【关键词】

 :

 新农村  医疗改革  政策  监督  宣传【调查目的和意义】

 :

 了解湖南益阳农村地区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情况,反映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影响,找出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调查过程】

 :

 实地走访, 上网查找资料 【基本情况与分析】

 :

 1.历史弊端: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小病挨、 大病拖、 重病才往医院抬” 的情况司空见惯,目前因病致困返贫现象严重,农村需住院而未住者达到 4 1% ;西部因病致贫者达 300 —50 0万。

 农村的贫困户中 7 0% 是因病导致的。

 而且在全国的保障制度中,农民被排挤在保障体系之外。

 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保障体系以外。

 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非常低下,多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承受能力弱,相对于城镇社会保险改革进度而言,农村社会保险仅局限于部分富裕地区试点阶段,家庭保障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

   以医疗保险为例,我国当前进行的医疗保险改革不同于发达国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不是全民医保,而只是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改革,目前是解决公费医疗负担过重问题,保障基本医疗服务。

 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曾在农村被广泛实践过,但几经周折,最终由于各种原因而解体。

  

 2.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渐明晰  两种基本医疗覆盖城乡居民  。

 我国农村普遍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市推广社区卫生服务,这两种方式并举的含义,是对中国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 ,是指由政府组织、 引导、 支持,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 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3.医疗改革在农村进一步推进。

 自医疗改革在农村如火如荼的开展以来,农民的就医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极大地满足了村民对医疗的需求,方便了农民的日常生活。

 以前在农村,各个村都有赤脚医生,但由于医疗水平和配套的医疗设施的限制,一些病还是要去城里的大医院去看,不仅就医不方便,而且药费、 诊疗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今,随着农村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都加强了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各个村至少有一个卫生站,乡镇里都盖起了新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了一些以前在大医院才有的诊疗设备。

 村民们若感到不适就可以去村里的卫生站,方便快捷。

 而且大部分村民都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自己生病了,国家还给报销一部分,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的农户数量成下降趋势。

 小病方方便便不出镇,大病踏踏实实去医院。

  4 .大部分村民认为当前医改最迫切做的事是降低药价和加强政府监管。

 此次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与发展,而其导火索就是当下医疗卫生行业中的药价虚高、 药费昂贵等问题。

 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当然是希望药价降低的,这样农民再去看病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生不起病、 有病不敢看的问题也将得到根本的解决,而实践证明其所收到的成效也是立竿见影的。

 药价的降低与政府的干预是分不开的,国家的利民政策一颁布下来,各级政府就应该毫不动摇、 实事求是的贯彻实施。

 民生是执政的关键,老百姓的事情大于天,在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级主管部门应确实负起责任,政策条例的实施要坚决果断,执行过程的监督应严格到位,对那些在医改进程中玩忽职守、 推卸责任、 不作为的官员给与严厉的整治,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5.新医改对乡村医生的待遇.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乡村医生们对医改的前景持两种态度,第一种是乐观,第二种是悲观。

 一些乡村医生认为医改使乡村医生收入越来越少,无法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

 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医改的一个重点是将“医疗人才建设”纳入其中。

 医疗人才建设将通过试点推广“住院医师培养制度” ,让乡村医生、 基层医生进入大医院接受培训,然后走出医院下到基层,成为老百姓能够放心的 “健康守门人”。

   9 0万村医生的队伍决定了公共医疗卫生的网底能不能保得住。

 卫生部已经起草了文件增加乡村医生的补贴。

 全国政协委员吴明、 陈兴生提出,目前农村具有资质的医师匮乏,9 3万

 村医生中仅有 1.8% 有资质,某市 110个乡村卫生院只有 15名大学毕业生。

 在乡村医生学历教育方面,卫生部和教育部将联合推出一系列政策:

 三年初中毕业生接受五年教育后到乡村工作,对中等教育相关专业归类后形成乡村医生专业。

 对于目前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没有取得助理职业医师资格,虽然掌握了一定技巧并获得群众认可,但在职业大疾病,都在县医院解决。

 此外,还将加大城市对口支援,从今年开始一所三甲医院要负责支援建设 3所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同时还要选派大量的医生到县级医院开展工作,指导县医院的医生,从事培训工作。

 在县医院基础建设中,还要建设乡村医生的培训基地。

  【调查结论】

 :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登记、 理赔程序过于繁琐.  首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登记程序繁琐。

   其次农村合作医疗的理赔程序也很繁琐。

 城镇居民的医保都是可以拿来抵押一部分医药费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医疗费的,事后再来结算。

 国外的医疗保险更是让医院、 医生与保险公司而不是患者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

 而有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要农民先垫付,这样如果一些农民借不到钱还是看不起病,然后持着有关手续到合作医疗报帐中心申报,最后又要去信用社领钱。

 有的村庄离报帐中心和信用社很远,来回的车费都比较贵。

 繁琐的登记、 理赔程序增加了农民许多不毕业的麻烦,降低了农民的满意度。

          (2)

 农民们对医改的政策还不是太清楚。

 调查走访过程中,当村民们被问起是否知道有医疗改革时,都笑着点头说“知道” ,可是当被问起是否知道医疗改革的一些基本政策时,绝大多数村民说不清楚。

 有的村民说:

 “我们又不是官员,也不是退休干部,知道这个也没什么用啊” ,还有的说:

 “整天在地里忙活,也没时间关注这个。

 ” 只有极少数的村民知道一些基本的政策,但几乎没有主动去获取这些知识的。

 这个问题其实应该是正常的。

 首先,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素质还不是很高。

 国家也正在为提升公民素质而努力,但由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背景下,各项工作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任何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使占我国大多数人口数量的农民开始注重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绝非易事。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

 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没有树立起农民的风险意识,也没有体现出重点,没有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调查,使得宣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

 许多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

 还有一些农民认为它跟以前的义务教育保证金一样,最后

 被政府骗走了,认为是把自己的保险金拿去补偿别人了。

 宣传也没有把具体的理赔标准发给农民,使得他们在理赔时,看到那么多药费不能理赔一些农民有被欺骗上当的感觉。

  【评价建议或对策】

 :

 (1)

 .加大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宣传力度。

 国家的此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其对象是医疗行业,受益人则是广大的老百姓,如今有一些农民不了解、 不清楚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各地(尤其是农村)

 宣传的不到位,因而可以在各村成立医疗宣传小分队,专门宣传医改的各项惠民政策及新闻,使农民及时了解到时政信息,不但宣传了医改,而且潜移默化的使农民关注国家大事,提升了农民的素质。

  (2.)

 加强政府监督力度。

 政府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应该坚决落实各项惠民政策。针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这项大工程,政府最好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协调统筹,实行问责制,将责任明晰,这样出现问题后也能及时定位、 快速解决,政府的办事效率也将得到提升。

  (3)

 .提升乡镇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医疗道德素质。

 各级乡镇卫生主管部门要严把医疗事业用人这道关,医疗问题无小事,乡镇的医疗卫生机构是最基层的卫生机构,但也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卫生机构,更要注重医师护士的医术和医德。

 医护人员的上岗应该有一套严格的审查制度,定期对乡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这样老百姓的医疗才有保障。

  (4 )

 做到信息公开,治疗流程及费用一目了然。

 农民治病最怕花冤枉钱,为了让广大农民放心看病,医院、 医疗卫生站最好在门口设公示牌,将常见病的诊疗流程及各项检查的检查费、 治疗所需要的药费公示出来,让老百姓一目了然,明明白白看病,既方便了群众就医,也提升了医院的信誉。

      

篇三:新农村医疗调查报告

会实践报告

 教育层次(本科或专科):

  专科

  实践报告题目:

  关于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金汇村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分校(站、 点):

 奉 贤

 姓名:

  朱强

 学号:

  108091090

 年级:

 10 秋

  专业:

 行政管理专科

 指导教师:

 翁士林

  日期:

  2012

  年

  5

  月

 7

 日

 1 关于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金汇村 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报告

 一、 调查过程 (一)

 调查目的与意义 1. 调查目的 近年来政府对老百姓的民生问题极为关注, 特别是“看病难” 成了一大社会热点。

 对此, 通过对金汇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调查, 来了解该政策在农村的推广程度、 覆盖面、 受益程度以及群众的反响。

 2. 调查意义 通过对金汇村这一典型农村的农村合作医疗调查, 以小见大。

 听取农村弱势群体的呼声, 了解基层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 以求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全面深入了解, 并希望通过研究和调查获得一些可行性建议, 能让此政策得到广泛推广或完善。

 (二)

 调查对象概况 1. 调查对象全称 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金汇村民委员会。

 2. 调查对象地址 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金钱公路 682 弄 2 号。

 3. 调查证明人 姓名:

 蔡卫兴; 联系电话:

 57481803; 与调查主题关系:

 村委会书记、 主任

 (三)

 调查时间

 2012 年 3 月 11 日—2012 年 5 月 7 日。

 (四)

 调查方式 1、 访谈法 访谈对象为:

 村书记 1 人; 村干部 3 人; 村民代表 10 人。

 访谈对象的选择原则:

 一是比较全面了解全村的日常工作; 二是比较清楚知道该村农村合作医疗操作的具体状况; 三是符合本次社会调查的实际要求的对象。

 2、 文献法 收集资料概况:

 (1)

 资料名称:

 奉贤区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和管理办法, 资料来源:

 沪奉府(2006)

 148 号; (2)

 资料名称:

 金汇镇 2009 年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意见, 资料来源:奉金府(2008)

 85 号; (3)

 资料名称: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奉贤区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补充意见》 的通知, 资料来源:

 沪奉府(2010)

 54 号; (4)

 资料名称: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1 年度奉贤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的补偿和规定》 的通知, 资料来源:

 沪奉府(2010)

 83 号; (5)

 资料名称:

 奉贤区 2012 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

 上海市奉贤区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中心。

 二、 调查对象现状 (一)

 金汇镇金汇村基本概况

 2奉贤区金汇镇金汇村位于金汇镇西、南部, 全村总面积 2. 06 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 873. 51亩, 主要耕种各类经济作物。

 在 2004 年原新联 2 个村民小组合并入金汇村, 另有 2 个村民小组被划分至奉贤农业园区。

 截止 2012 年 1 月共有 14 个村民小组, 户籍人口 2200 人, 758户人家, 其中 18 周岁以上农业户籍人数为 964 人。

 由于处于离镇区较近, 青壮年劳动力多数外出工作, 老年人留守家中, 多数家庭为人户分离情况。

 另一方面, 流动人口众多, 处于本地和外来人口比例倒挂状态, 外来人口多达 6000 人, 还有许多外来婚嫁媳妇和女婿。

 (二)

 金汇村农村合作医疗有关情况 1、 农村合作医疗在金汇村的现状 自 2008 年起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在村干部的努力宣传下, 每年投保人数递增。

 从原有的村民不愿意、 不信任, 发展到现在的村民主动咨询上缴保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金汇村的覆盖率由原先的 70%上升到现在的 99%以上。

 根据 2012 年初的数据显示, 2012 年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有 486 人, 其中政府补贴 60 周岁以上老人 223名, 全额补助残疾人 17 名。

 2、 政府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支持 历年政府的财政投入也呈上升状态。

 自 2012 年, 奉贤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为1150 元, 其中农民个人参保资金为每人每年 280 元。

 同时, 对可参保对象进行规定, 必须为本市农业户籍农民。

 政府历年对特殊人群的照顾, 主要包括残疾人、 60 周岁以上老年人等。

 3、 农村合作医疗最新补偿标准 首先是, 2012 年门急诊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补偿标准为:

 村卫生室, 一级、 二级、 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分别为 80%、 70%、 60%、 50%。

 门急诊可报费用按政策补偿比例 300 元/人,超过 300 以上部分设个人自付段, 自付段满 300 以后, 继续按政策补偿比例予以补偿, 封顶线为每人每年 5000 元。

 其次, 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补偿标准为:

 一级、 二级、 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分别为 80%、 70%和 50%。

 住院补偿封顶线为每人每年 8 万元。

 另一方面, 对于大病减负补助, 当年累计自付政策范围内费用仍超过上年农民可支配收入部分, 按 70%进行救助补偿, 限额为 8 万元; 对恶性肿瘤、 白血病、 尿毒症补偿限额为 10 万元; 对肝、 肾、 骨髓移植的补偿限额为 15 万元。

 4、 农村合作医疗政策限制和变动 对于 2012 年的农村合作医疗, 在门槛和限制上有了提升。

 比如说门诊就诊次数的限制:村级卫生室、 一级医院每月累计 6 次, 二级医院每月 2 次, 三级医院暂时不做限制, 超过次数的费用不再补偿由参保人员自负, 并不计入自负段。

 村卫生室每张发票限补偿 24 元, 一、二、 三级医院不做限制。

 再比如说, 原先 2011 年对外来婚嫁人员也可以参保, 但是在今年的政策中不做新增参保对象。

 5、 基层村委加强管理和服务力度 在村委会日常工作中, 农村合作医疗的成了民政保障的重要一部分。

 在政府支持下,建立村委村民事务代理室, 接待前来咨询的村民群众。

 在村务公开栏中, 对每月合作医疗报销的清单进行公示, 一方面方便就诊过的参保村民核对金额, 一方面增强了政策的透明度。

 6、 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民群众中的反响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和政策宣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同, 农民入保意愿高而主动, 成为继社保、 镇保之后的第三大医疗保险。

 这种医疗保险, 无论在政策或者形式上都与社保和镇保相似, 它的推广使农民看病就医有了一定的保障和安全感, 但是仍有不

 3少群众反映保险金额缴纳高, 报销比例却不够高。

 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 仍需要不断研究和改善。

 三、 调查的简要结论 (一)

 金汇村农村合作医疗存在问题 第一是政府购买及受益人群范围小。

 虽然有政府帮扶、 补贴等方式, 但是仍有不少困难群体寻求帮助, 希望政府全额购买或补贴。

 第二是农村合作医疗在报销等程序上较为繁琐。与社保、 镇保的报销方式很大差距。

 第三是农村合作医疗缴纳的时间段限制太严格。

 不少村民希望全年开放缴费时间。

 第四是社区卫生室等医疗设备、 医资落后。

 农村合作医疗的重点在村委卫生室和社区医院, 但在医疗设备、 医资力量、 药品等方面跟不上群众的需求。

 (二)

 针对金汇村农村合作医疗的若干对策 第一是政府部门加强调研工作, 研究扩大免费受益人群。

 医疗保障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对于处于经济落后的农村, 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放宽下免费购买的范围。第四是加强对社区医疗机构在人力、 物力上的投入。

 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在硬件设施上的投入, 提高当地卫生室和社区医院的医疗能力, 真正发挥他们服务农村、 服务老百姓的能力和力量。

 第二是完善制度建设, 拉近与社保、 镇保的距离。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继续做好调研工作, 努力研究和完善相关政策, 包括报销程序、 入保门槛、 重大医疗补助等方面的内容。

篇四:新农村医疗调查报告

全县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县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调 查 报 告——2004 年 10 月 18 日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 22 次会议上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组为了提高我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满足农民解决基本卫生保健和医疗需求, 近日, 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查组, 对全县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组在听取了县政府关于全县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情况汇报后, 集中时间分别深入到北大湖镇、 西阳镇、 春登乡 等卫生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 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 实地走访农户等形式, 重点针对全县农民享受初级卫生保健水平、 农民基本医疗需求状况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向县人大主任会议作以汇报:

 一、 全县农村医疗卫生基本状况我县共有 15 个乡 镇(区), 139 个行政村, 总人口 40.44 万, 其中农业人口 31.14万, 农民人均纯收入 2503 元, 人均卫生消费支出数约为 165 元。

 目前, 我县有政府成立的非营利性质的医疗卫生机构 22 个, 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11 个, 乡镇卫生院 11 个。

 共有社会医疗机构 58 个, 城镇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244 个。全县在职在岗卫生技术人员 1830 人, 卫生技术人员与服务人口比例为 1:

 2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建筑面积 30869 平方米, 实际开放病床708 张, 病床与服务人口比例为 1:

 571。

 几年来, 我县致力于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健康素质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建立了适应卫生事业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形成了强有力的县、乡 、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 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完善了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设。

 几年来,

 县卫生行政部门投资 1500 余万元, 对县疾控中心、 县妇幼保健院、 县医院、 县二院、 县医院分院, 北大湖镇、 万昌镇、 双河镇等中心卫生院, 大岗子乡 、 官厅乡 、 一拉溪镇、 三家子乡 等一般卫生院的业务用房进行改造或新建, 总建筑面积达 2 万平方米。

 二是增设和更新了医疗设备。

 几年来, 县乡 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共购置大型医疗设备 170 台件, 总投资 1250 余万元。

 其中, 县医院四年内投资 900万元, 购置了螺旋 CT 机、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彩超、 全自动血球计数仪、 微波治疗仪等大型医疗设备 34 台件。

 乡 镇卫生院全部配置了 100mA 以上的 X 光机、B 超、 心电机及生化检验设备, 为临床提供了科学的检测诊断依据。

 2、 建立了 功能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为满足农村医疗卫生保健需求, 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2001 年, 县政府下发了《永吉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在方案的指导下, 按照“二级网一级办” 的模式, 我县改革乡 、村二级卫生机构管理体制, 各乡 镇卫生院增设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负责管理本辖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日常管理工作, 并将原有的村级卫生机构改革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

 经过四年的建设, 目前, 全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已达 244 个 (包括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 8 个), 覆盖率达 100%, 建设合格率达 80%。

 多年来,我县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把有偿服务与义务服务结合起来, 在社区内, 以家庭为单位, 将医疗、 预防、 保健、 康复、 卫生宣传、 健康教育、 计划免疫等融为一体, 为农民提供主动、 方便、 快捷、 优质、 低价的综合性服务。

 3、 加强了传染病、 慢性病的防治。

 为强化计划免疫的管理, 2003 年, 我县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县财政每年投入 4 万元专项经费, 免费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

 同时, 县卫生部门深入 6 个乡 调查点对肺吸虫、 肝吸虫、 旋毛虫等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进行调查, 共调查了 4500 人份, 为做好其他疫病防治提供了依据。

 为有效防治结核病, 县结核病防治所于 2003 年 7 月份落实了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 对发现的我县结核病人进行了 DOTS 治疗,并加强了对防痨医生和卡介苗接种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 对全县 3 万名中小学生进行了结核菌素监测。

 目前, 我县传染病发病率为 254.23/10 万人, 处于地区中等水平,“四苗” 接种率一直保持在 98%以上。

 为防治艾滋病, 今年上半年,

 全地区在我县召开了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会议, 介绍了我县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建设和艾滋病防治经验。

 年初, 我县完成了县疾控中心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建设工作, 5 月份, 我县举办了预防艾滋病知识师资培训班, 对乡 镇卫生院院长、 医疗科长、 防保科长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等 60 余人进行了培训。同时, 我县地方病防治工作成果得到了巩固。

 以控制碘缺乏病为重点, 今年上半年, 我县完成了 60 份孕产妇尿样和孕产妇家庭用盐采样, 对全县 27 个食品批发部, 64 户居民用盐及倒着盐进行了采样监测, 其检验样品 288 个, 合格率 100%。目前, 我县大骨节病、 克山病、 布病、 碘缺乏病的防治达到了国家控制标准通过微机程序化管理, 详实的掌握了全县辖区内育龄妇女总数, 影响妇女健康状况的疾病及顺位。

 掌握了新婚对数、 孕产妇数、 高危妊娠数、 孕产妇死亡数等情况, 为更好地实施妇幼保健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在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台上, 以筛查高危妊娠为重点, 完善了 管理措施, 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0%, 孕产妇保健覆盖面 95%。

 住院分娩率达 75%, 达到了初保规划确定的指标。为进一步提高妇保工作服务功能, 从 2003 年开始, 我县通过选派妇产科技术人员进修, 增设必要的设备, 加强了县、 乡 两级医疗机构妇产科建设, 进一步提高了卫生院妇产科服务水平, 使一般卫生院能承担生理产科和一般妇科手术工作,中心卫生院以上医疗单位具备了病理产科和难度较大的妇科手术水平。

 目前, 我县中心卫生院以上医疗单位开展了爱婴医院建设, 各项工作指标达到了初保要求的标准, 2004 年底将通过市级验收。

 全县儿童保健覆盖率已经达到 100%。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零。

 明显降低了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颅内出血事件的发生。

 新生儿和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较前 5 年降低 20%, 婴幼儿的科学喂养及保健知识普及率达到 65%以上, 减少了儿童营养不良性疾病的发生。

 5、 加大了 卫生行业执法力度。

 为适应卫生全行业管理新形势的需要, 我县建立了卫生监督与疾病防控新体制, 撤消了原永吉县公共卫生监督所和永吉县卫生防疫站, 重新组建了永吉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和永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卫生监督方面, 全年坚持开展了社会卫生打假活动, 并做到与日常卫生监督工作相结合。

 对食品卫生、 学校卫生行业定期进行专项整顿, 规范了食品卫生“三证” 发放与管理工作, 完善了“三证” 的发放程序和管理办法, 制定了责任追究制度,

 对违法业户依法严肃处理, 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 保护了广大群众的健康。

 在医疗行业执法方面, 卫生局医政科常年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美容院、 药店、 早市场进行执法大检查, 两年来打击非法行医 36 例, 取缔非法医疗机构 28 家, 清理非法医疗美容 2 家, 药店座堂医 6 家, 罚没药械 10 台件, 处罚人民币 3.8 万元,规范了医疗市场, 保证了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6、 强化了政府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建设和管理职能。

 坚持经常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卫生, 不断改善居民生存环境。

 通过设立常设机构, 代表县政府负责环境卫生的管理和监督。

 每年我县都把环境卫生工作作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之一一并考核。

 从去年开始, 加大了管理力度, 县政府制定了爱国卫生目标责任考评方案, 并与乡 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落实了奖罚措施。

 通过开展文明村屯活动, 现有 1 个乡 镇达到了市级卫生乡 镇标准。

 通过农村改水改厕建设, 到今年上半年, 已有 6 个乡 镇进行了部分村屯改水, 自来水受益人口16.27 万人, 累计改水受益人口 26.55 万人, 8 个乡 镇进行了改厕, 3.5 万户居民修建了卫生厕所, 普及率达到 34%。

 二、 我县农村医疗卫生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县医疗卫生事业随着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 按照初级保健的要求, 基本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 但是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集中反映以下几个方面:

 1、 医疗设备、 设施陈旧老化。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看到, 农村有些乡 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房屋破旧、 设施简陋、 医疗器械破损得不到补充和改善, 难以达到正常医疗保健的目标。

 春登乡 卫生院和北大湖镇三家子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房屋简陋、 年久失修, 还仍在使用上世纪六、 七十年代的旧平房, 亟待需要重建。

 调查中我们还看到部分乡 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 相当一部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有“老三样”, 一个听诊器, 一个血压器, 一个体温计。

 医疗卫生改革步伐缓慢, 卫生事业发展滞后, 与人民群众对

 医疗卫生的需求不相适应。

 2、 医疗卫生人才匮乏。

 由于农村物质条件落后, 因此, 我县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大多集中在城镇, 导致农村医务人员所占的比例比较低, 看病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西阳镇搜登沟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仅有一名乡 医, 却服务着全村近千人的预防保健。

 在北大湖镇卫生院和县疾控中心调查中了解到, 人才的缺失导致医护人员青黄不接, “出不去, 进不来” 的现象正严重的制约着事业的发展。

 对现有在编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措施不到位, 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善。

 3、 村级卫生医疗机构和乡 医负担重。

 在北大湖镇三家子村和西阳镇红石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了解到, 目前, 我县村级医疗机构负担较重。

 三家子村卫生服务站一年累计要向上级上交 7000 多元费用, 这里有物价部门每年的年检, 每个月向镇卫生院缴纳的事业发展基金, 每年向药监、 卫生等部门以及质量技术监督局交纳的各种规费, 还不算相关部门每年不定期举办的各类培训班, 颁发的各类资格证所收取的费用。

 村级卫生机构没有村集体经济的投入, 房屋、 药品、 设施都是乡医个人投资, 还要支付工作人员工资, 而各级政府对乡 医从事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没有任何补助,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 医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的积极性。

 4、 非法行医现象时有发生。

 从调查中了 解到, 目前, 非法行医在农村一些地方屡禁不止, 严重威胁着农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这些人打着某医疗机构或医疗院校的牌子, 以义诊为幌子, 目的是推销药品, 骗取钱财。

 非法行医机构还与当地村委会建立了较密切的联系, 据春登乡 一位乡 医讲, 今年 4 月份, 县结核病防治所到该乡 一个村义务为农民检查身体, 而这个村村委会却只召集五、 六十人来。相反, 某一非法行医机构来村里“义诊”, 直接驻扎到某村干部家中, 而这位村干部却不遗余力的为其提供方便。

 5、 农民因病致贫返贫情况严重。

 经调查, 在农村, 有一部分农民是“抗病”, 有病不治; 有一部分农民是没钱看病, 望病兴叹; 还有一部分是借债看病, 但由于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病未看好, 人财两空。

 在春登乡 召开的乡 医座谈会上了解

 到, 农民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相当部分是赊帐, 到年底后算总帐, 而每年乡医到年底一算账, 总有万八千的账兑现不了。

 一位农民对调查组这样说, 被大水淹了、 或者房子被烧了, 苦上几年或许还能翻身, 但真要得了大病, 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倾家荡产。

 三、 发展我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议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在我国要建立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体系, 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 提高城乡 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

 结合调查, 就抓好我县农村医疗卫生工作, 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切实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

 农村医疗卫生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没有农民的健康, 就没有农村的小康。

 面对新的形势, 要把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 摆上各级政府及部门重要的工作议程, 根据新情况制定长、 中、 短期发展规划, 完善政策措施。各乡 镇要落实相关部门和兼职干部负责此项工作, 要切实把健康教育、爱国卫生等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日程, 要坚持常抓不懈, 改变乡 镇政府对 “大卫生”工作“活没人干, 事没人管” 的局面。

 在全县中小学生中继续开展好健康教育课,在农民群众中做好保健知识的宣传, 进一步促进全民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

 2、 要推进乡 (镇)

 卫生院运行机制的改革。

 努力探索乡 (镇)

 卫生院的多种运营方式, 不搞一刀切, 不强求一种经营模式。

 要认真总结大岗子乡 卫生院改革经验, 进一步深化运行机制和人事制度改革, 积极推行人员聘用制度, 注重引进人才、 引进资金, 以此来改善医疗条件和提高医疗水平, 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力争在三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3、 建立人才流入机制, 抓好从业人员培训。

 要加快卫生系统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激活用人机制, 制定宽松的人才政策, 积极创造有利于人才流入的环境,广揽技术人才。

 要继续加强对农村卫生人员的培...

篇五:新农村医疗调查报告

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为加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一年多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各级政府统一领导部署,有关部门精心组织...

 为加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一年多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各级政府统一领导部署,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我市初步确立了“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医)体系。为切实巩固这一制度,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健康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对我市新农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总结概括制度的现状和成效、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发展对策。

 一、现状和成效

 主要工作成效:

 (一)加强领导、精心实施、规范管理,初步建立了新农医制度的良性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领导。市委市政府和县(市、区)、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统筹城乡发展重大战略出发,切实加强领导,研究政策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落实支持和保障

 措施。市政府 2003、2004 连续两年把实施新农医工作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各县(市)区根据市政府指导意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新农医实施办法及相关制度;成立了由常务副县(市、区)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新农医协调小组,并设立经办机构。市和县(市、区)两级政府都把实施进度和实施成效列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确保新农医政府资助资金的到位。

 二是精心实施。各级政府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确定

 (三)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雏形。

 三是实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实现了农民的小病普惠。实施新农医制度后,各地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与新农医有机结合,借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做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活动。镇海、余姚、江北等地安排专项资金,通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适度让利,采取必检项目和农民自选项目相结合,上门体检和集中体检相结合的方法对参保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慈溪市探索小病受惠机制,将村卫生室通过竟聘后,改建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县镇两级财政对每个服务站每年给予平均 3 万元的补助,服务站对参加新农医的村民提供门诊优惠,药品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让利,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和注射费,业务用房、水、

 总之,新农医制度的实施,初步构建了我市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的雏形,广大农民群众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对促进我市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拿一位农民的话说,这是记忆中最深的,继农村推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党和政府又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据对全市302 户家庭 995 人抽样调查显示,对制度的满意率达到了 93.1%。

 二、困难和问题

 新农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社会保障工程,实施之初,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概括地讲,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宣传引导工作不够深入,农民参保积极性有待提高。各地在推行新农医制度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尚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农民对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农医缺乏经验体会,与老的制度相模糊,对长期实施信心不足,导致部分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主动自愿参加的不多。

 (二)审核结算流程仍显复杂,农民结报补偿手续有待进一步简化。由于制度实施时间较短,具体规定还不够完善,成熟地覆盖一个县(市、区),乃至全市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尚未启动等原因,群众对审核结算的流程和服务,意见仍然较多,尽管各地适时作了调整和完善,但审核结算流程、服务尚需进一步简化和优化。

 (三)政策制度尚需完善,部分地区资金沉淀过多。由于新农医刚刚起步,对具体方案设置缺乏现成的经验,基金测算相对保守等原因,制度中出现了一些不够科学和合理的地方。突出地表现在部分县(市、区)资金沉淀过多,影响了制度的吸引力和群众的参保积极性。

 (四)监管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监管职能履行需要规范。新农医管委会和基金监督管委会责权不是十分明确,各地虽已成立了相应组织,但应承担哪些义务和权利没有明确规定,缺乏规范化运作,大都

 仍由政府部门直接承担,缺乏民主

  三、对策与建议

 总体发展目标:2005 年全面实施,覆盖面达到全市农村居民应保对象的 85%以上;2006-2009 年,逐年完善政策制度,扩大覆盖面,增强保障能力;2012 年前后建立较完善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并逐步与城镇医保接轨,最终建立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总体

篇六:新农村医疗调查报告

实践报告

  新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院系:商学院 班级:550121 姓名:徐雅娟 学号:55012125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在不断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出台的重大惠农政策。重点是帮助农民减轻因患重大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减少“因病返贫”现象。

 自 2003 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推广开来,到如今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农村。它的实施 只 ,有效的缓解了广大农 只 村百姓“看病难,看病 只 贵”的问题,提高了农 只 民健康,促进了社会主 只 义新农村建设。

 只 搞好新农村合作医 只 疗,是加快连云港市社 只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 只 决农民就医难,提高农 只 民健康福利工程、爱民 只 和惠民工程,是构建社 只 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 只 容,也是实现小康社会 只 的基本条件。

 只 为此。

 12 月 20 日我 只 于 2013 年,,趁着 只 周末,前往淮安市涟水 运 县涟城镇的农村合作医 运疗报销点亲身实践、调 运 查,切实的了解新农村 运 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

 运

 12 月 20 号 运 ,吃完午饭,我乘车前 运 往涟水县人民医院,开 运 始了为期一周的实践活 运 动。来到涟水县人民医 运 院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 运 管理办公室,得悉来意 运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热 运 情的表示欢迎,向我讲 运 述一些关于新农村合作 运 医疗的情况。

 运 而且,我还查阅了许 运 多的办公室文件,对我 运 市的新农村合作医疗情 运 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 运 解。

 一,新 运 农村合作医疗在淮安市 运 受到广大农村百姓的欢 构 迎。

 在医疗 猜 合作报销点的一段时间 猜 ,我遇到许多拿着医疗 猜 清单的人前来报销,对 猜 此,闲暇之余,我对部 猜 分人进行了访问、调查 猜 ,被访者都笑容满面, 猜 直言表示愿意参保,新 猜 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他们 猜 带来了切身的实惠,减 猜 轻了看病的经济负担。

 猜另外,我也遇到不少持 猜 怀疑态度的人,他们对 猜 报销补偿兑现不及时, 猜 不公平、不透明,有关 猜 医疗规定不合理意见很 猜 大,也有人抱着“花钱 猜 参保,不生病就吃亏了 猜 ”的态度,因此部分人 猜 拒绝参保。经过一下午 猜 的访问,查阅相关新闻 猜 报道,大多数人还是对 猜 新农村合作医疗持着欢 猜 迎的态度,且这个比例 猜 在不断上升,参合率稳 猜 步提升。由被访者总体 猜 看出,新型农村合作医 猜 疗制度,在淮安市被广 猜 大老百姓欢迎,渐渐地 猜 深入民心,农民也感受 猜 到了党和政府对普通农 猜 民的关怀。

 猜 二,淮安市农民的参保 猜 情况。

 淮安 膊 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 膊 作,在 2003 年赣榆 膊 县省级试点县的基础上 膊 全面推广,次年,全市 膊 参加人口 253 万,参 膊 合率达到 77.8%, 膊 发展到 2011 年,经 膊 过政府的宣传引导,以 膊 及受参保带来的实惠吸 膊 引,参合率已经高达 9 膊 9.89%,位居江苏 膊 省前列。人均筹资水平 膊 由 2003 年的 30 元 膊 ,增加到 2009 年的 膊 100 元,政府补偿由 膊 20 元增加到 70 元, 膊 受益人群不断扩大,受 膊 益程度不断增加。到了 膊 2010年,人均筹资 膊 达到 150 元,政府补 膊 偿 120 元,最高支付 膊 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 膊纯收入的 6 倍以上。

 膊 淮安市新型农 膊 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 膊 了突出的成绩,受到卫 膊 生部、省政府、省卫生 膊 厅的表扬,走在了全省 膊 和全国的前列。

 膊 调查中了解到,市 膊 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 膊 险与四县新型农村合作 膊 医疗保险有着不同之处 膊 。

 首先,在 开 补偿模式上不同,市区 开 只保大病,即住院治疗 开 ,县里则采取保大加。

 开保小的模式。

 开 另外,药品和诊疗目 开 录范围不同,市里采取 开 的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开 的规定和诊

 疗目录,范 开 围大。而县里采用的是 开 《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开 药品目录》,品种相对 开较少。

 最后 开 ,在管理方式上不同, 开 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开 保险委托人寿保险淮安 开 负责支付业务,而县里 开 在由县镇合管办负责, 开 在医院内设立医疗保险 开 点。

 三, 淮安事农民 开 的就医情况。

 在沙河县 开 医院农村合作医疗报销 开 办公室实践期间,我随 开 着刘主任,也进入过农 开 村调查农民的就医情况 开 ,以及大力宣传新型农 开 村合作医疗。

 如今。

 几 开 乎每个村子,都有小型 开 的医疗诊所,虽然设施 开 简单,但是村民就医方 开 便,而且不用交付挂号 开 费、诊疗费、注射费, 构 药费也比医院内便宜许 构 多,大多数农民愿意到 构 村卫生所看病。在卫生 构 所看病,一般都是常见 构 病,为此,政府按照实 构际出发,采取了“保大 构 +保小”的模式,一些 构 常见病也能看,带着医 构 疗卡看病,当时就能报 构 销哦部分医疗费用,给 构 农民带来了实惠,提高 构 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构

 四,农村合作医疗主要 构 存在的问题,缺陷。

 1 构 ,少数人抱着占便宜的 构 心理,平时不愿花钱参 构 保,直到发生大病、需 构 要大笔医疗费时,才跑 构 去要参保,可是已经过 构 了每年的参保期限,于 构 是找人托关系、甚至去 构 医疗报销办公室去大吵 构 大闹,为此给大家带来 构 了不少的麻烦。

 构 2,由上述看出。新 构 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 构 还不到位,特别是一些 构 偏远地区,参保率过低 构 ,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 构 推进。

 3,新 构 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 构 补偿为主,有很大的局 构 限性,事实上真正影响 构 农民健康的都是一些常 构 见病和多发病,而只保 教 大病,却难以覆盖、惠 教 及多数人的利益。

 4, 教 连云港市对不同医院、 教 不同的消费者水平,按 教 照不同的比例进行补偿 教 ,报销的比例还偏低, 教 即使报销了部分,农民 教 还要自付 50%——7 教 0%,面对昂贵的医疗 教 费,补偿金也是杯水车 教 薪,没有根本上解决农 教 民“看病贵”的问题。

 教

 5,药品种类过低,有 教 一些农村急需的药品都 教 未在报销范围之内。我 教 在报销管理办公室实践 教 时,常遇到农民拿着医 教 疗费用单,询问“为什 教 么花了这么多钱,报销 教 却这么少,即使按最低 教 比例也不对啊。”这时 教 ,工作人员不得不无奈 教 的解释,他所用的药品 教 不在报销范围内,而在 教 报销范围内的药品却又 教 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6 教 ,对外出打工和外来打 教 工者的补偿。这些人看 教 病往往报销繁琐,甚至 教 是无法报销,为此有人 教 打工者在得病时,不得 教 不回到家乡就医,以节 触 省医疗费。这些打工者 触 ,为了所在的城市建设 触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 触 地政府应该考虑到农民 触 工的利益。

 7,定点医 触 疗报销医院的职业道德 触 有待提高,医生医德, 触 令人堪忧。

 五,结束语 触 。

 解决农民“看病难” 触 “看病贵” 是关系农 缔 民健康,推进新农村建 缔 设,建设和谐社会的重 缔 大问题。

 对于淮安市新 缔 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 缔 ,以及我的所见所闻所 缔 想。

 我建议。

 提高政府 缔 财政补偿的标准,加强 缔 宣传,争取让更多的人 缔 参保。提高报销比例, 缔 扩大报销药品的品种范 缔 围,降低报销的起点。

 缔

 加强和细化农村合作医 缔 疗的管理,提高透明性 缔 ,保证公平、公正、公 缔 开。合理的改善管理制 缔 度和运行机制。

 加强医 缔 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另 缔 外,要关注、解决外来 缔 劳工和外出打工者的医 缔 疗报销程序,争取早日 缔 实现联网管理,实现跨 缔 市、跨省的新农合报销 缔 网络互通,早日实现随 缔 时随地的看病报销问题 缔 。

 最后。

 我相信,经过 缔 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 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会 贩 越来越好,逐渐的解决 贩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 贩 ” 的问题,构建新时 贩 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贩 实现社会和谐,百姓安 贩 康!

 

推荐访问:新农村医疗调查报告 新农村 调查报告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