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建设研究调查报告5篇

时间:2022-11-12 16:05:06 来源:网友投稿

品牌建设研究调查报告5篇品牌建设研究调查报告 XX市深化党建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机关党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根本保证。党建品牌建设是对党建工作经验总结的升华,是党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品牌建设研究调查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品牌建设研究调查报告5篇

篇一:品牌建设研究调查报告

市深化党建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机关党的建设是机关建设的根本保证。党建品牌建设是对党建工作经验总结的升华,是党组织设置、工作方式、活动内容等内在规律的提升,是对党建工作理念、形式、载体、机制的创新。近年来,XX 市纪检监察系统牢牢把握“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总要求,以深化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发展思路,狠抓任务落实,打造了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过得硬的机关党建品牌,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和纪检监察业务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XX 市纪检监察系统围绕“党建引领强、业务能力精、工作作风优、服务群众佳、品牌形象好”的工作要求,坚持高标准创建、高标准打造、高标准提升,持续推动纪检监察机关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结合纪检监察工作特点,汲取区域文化底蕴,形成了以市纪委监委“XX 清风”党建品牌为

 引领,以 X 个县区纪委监委、X 个市属功能区纪工委监工委党建品牌为有机构成的品牌体系,做到有鲜明的品牌名称、标识、理念,有丰富的活动载体、内容、形式,有完善的品牌体系、机制,有务实的做法、成效。市纪委监委机关“XX清风”党建品牌被评为市直机关“十佳党建品牌”。罗庄区、沂水县等多个县区纪委监委机关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十佳党建品牌等荣誉。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健全体制机制,凝聚工作合力。一是健全责任机制。XX 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突出政治机关定位,把加强机关党建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成立机关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党务工作者 120 余名,构建起“常委会统一领导、机关党委具体负责、党支部狠抓落实、党员积极参与”的责任体系,凝聚起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二是健全推进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定期召开纪委常委会议,听取党建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制定下发《机关党建工作要点》,把党建品牌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明确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三是健全考核机制。把机关党建工作纳入整体工作考核中,将检查成绩作为年终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推动党建与纪检监察业务同向发力。扎实开展党支部评星定级

 工作,深入开展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双向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加强督导调度,进一步提高支部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市纪委监委制定下发评星定级考核细则,明确标准、步骤,通过查阅档案、支部互评、日常检查等方式,对 35 个党支部进行了考核评定。XX 县纪委监委通过组织述责评议、督查指导等方式,推动问题整改。莒南县纪委监委根据党建考核结果实行末位约谈制,督促党支部书记履职。

 (二)创新教育模式,增强内生动力。一是建立特色学习制度。XX 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学习教育作为塑造党建品牌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固定学习日”制度、开设纪检监察干部大讲堂等,提高学习质效,推动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市纪委监委 30 余个党支部建立了“固定学习日”制度。市委巡察机构党总支及各个支部开展了“早读一刻钟”活动。市纪委监委及 XX 县等多个县区纪委监委开设了纪检监察干部大讲堂,推动学习走深走实。XX 县纪委监委制定了“周五固定学习日”“每日学习”“早读半小时”等制度。二是探索在线学习模式。依托微信公众号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各类学习资料,打造集学习、模拟、测试于一体的纪检监察应知应会知识在线学习平台,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业务水平。市纪委监委在“XX 清风”微信公众号上推出在线测试系统,实现 XX市纪检监察干部同步在线学习和集中测试全覆盖。河东区纪委监委在“河东清风”微信公众号上开设“指尖课堂”模块,组

 织机关全体党员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在线答题擂台赛。三是搭建廉政教育平台。加强廉洁自律教育,通过 “微党课”、廉政教育下基层、廉政自省日等多种形式,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市纪委监委在 XX 市开展“廉政微党课”征集评选活动,倡树廉洁勤政风尚。XX 县纪委监委开展“清风送廉进社区”宣讲活动,打通廉政文化建设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X 县纪委监委将每月 5 号作为廉政自省日,通过“清风费县”微信公众号推送廉政教育文章。临港区纪工委监工委在重要节日节点,发布廉政“微提醒”、推送“微祝福”。

 (三)拓展实践渠道,激发创新活力。一是抓实结对共建。XX 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搭建各类学习共建平台,不断丰富党建品牌内涵。市纪委监委办公室党支部与 XX 县郑山街道和平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共同交流工作经验、探索发展路径。XX 区纪委监委机关第六党支部与区税务局第三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结合各自行业特点,分享党建工作经验。二是抓实志愿服务。坚持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党建工作的基本立足点,扎实开展“双报到”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基层发展。近年来,市纪委监委到XX 区柳青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9 次,为社区办实事、好事 60 余件。XX 县纪委监委每月到 XX 街道小南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机关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莒南县纪委监委组织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捐款”“走进敬

 老院”等志愿服务活动,将党建引领与服务群众相结合。三是抓实党员活动。积极创新活动载体,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提高干部队伍活力。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了“创弘扬 XX 精神先锋党组织、做新时代担当奉献好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演讲比赛、“文明卫生流动红旗”评比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纪检监察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罗庄区纪委监委组织开展了电影党课、红歌合唱、幸福分享会等活动,切实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存在问题 (一)工作创新不够实。在学习教育上,多以集中学习读文件、观看教育片为主,方法不够灵活。在活动载体上,利用新媒体创新性开展活动较少,吸引力不足。在活动形式上,满足于上级的规定动作,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特色活动不够丰富,针对性和实效性相对较弱。

 (二)品牌带动力不足。XX 市纪检监察系统现已形成市、县(区)二级党建品牌体系,但以党支部为主体的第三级党建品牌尚未成型,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相对较弱。现有党建品牌在体系设置、宣传推广、成果运用等方面均存在短板,品牌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展现。有的对特色党建工作总结宣传不到位,特别是对日常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挖掘提炼不够。

 (三)党建和业务融合不够紧。有的未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业务必须抓党建”的工作理念,在找准工作结合点、切入点上还有一定的差距,未能完全形成党建和业务融合推进、一体发力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抓党建、促业务的成效不够明显。

 四、对策建议 (一)抓住关键,压实党建责任。紧紧抓住党建工作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把党建品牌建设纳入党建责任体系,强化统筹,强力推进,构建职责明晰、运作高效、传导有力的工作格局。一是抓住“关键少数”。

 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严格落实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开展书记抓党建双向述职评议工作,每年确定部分“书记突破项目”,解决党建重点难点问题。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抓住“关键环节”。强化顶层设计,定期召开纪委常委会,听取党建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党建品牌建设、年度党建工作要点、模范机关建设等重要事项;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机关党委会,研究党支部建设、发展党员、“双报到”等具体事宜,充分发挥指导和推动作用。三是抓住“关键体系”。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制定和细化党建责任清单,明确工作任务、要求、目标,推动各项责任落实落地。结合工作实际,完善考核体系,建立

 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将党建工作纳入整体考核体系。强化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干部选拔等有机结合。

 (二)创新模式,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创新党建品牌建设的思路措施、工作路径等,切实提高工作质效,推动党建和纪检监察业务互融互促、同频共振。一是推进品牌融合。把纪检监察业务品牌和党建品牌紧密融合,通盘考虑,一体推进,形成合力。深入打造市纪委监委机关“XX 清风”党建品牌,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丰富党建品牌内涵、塑造党建品牌标识、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持续提升机关党建品牌影响力。二是推进平台融合。利用网站、“XX 清风”微信公众号、“灯塔-党建在线”、学习强国、党建智慧化平台等载体,积极搭建多功能综合性学习平台,推动实现党建、业务共建共享学习机制。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式,探索使用新技术新手段组织党员学习,提高学习时效。三是推进功能融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各项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做好联系群众工作,通过“第一书记”、双报到、结亲连心等工作,让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发挥作用、助力发展。

 (三)建设队伍,强化机关党建人才保障。按照“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的要求,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为党建品牌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一是选优配强人员力量。加强专兼职党务工作干部配备,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干部从事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务干部在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中的推动作用。加大党务工作者与其他岗位干部的交流力度,使党务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活力。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加强对党支部书记、专职党务干部等的教育培训,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每年组织一次专题培训班,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查看、交流研讨等形式,切实提高党务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三是强化正向激励。建立健全党务工作正向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可量化可操作的党务干部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评先树优、年度考核等挂钩。在干部使用上,向从事党务工作时间长、德才兼备、工作能力强的党务干部倾斜,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机关党务干部队伍。

 (四)典型引领,发挥党建品牌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抓好品牌创建、宣传等工作,积极发挥党建品牌的凝心聚力、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开展品牌创建。把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摆在党建工作的突出位置,积极向上级党组织报送党建品牌建设基本情况、工

 作成效等,扎实开展年度优秀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加强系统内党建品牌创建等党建工作的学习交流,推动形成互学互促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认真梳理、总结、提炼品牌创建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高质量的典型经验、信息稿件等,及时向上级党组织设立的公众号、新闻报刊、官方网站报送;拓宽内外宣传渠道,综合运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等进行宣传,不断提高党建品牌的知晓度。三是发挥辐射效应。坚持党建引领、品牌带动、共同发展的工作理念,通过提炼品牌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品牌影响力等,最大化发挥党建工作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推进 XX 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篇二:品牌建设研究调查报告

城市品牌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目录  前言  1.城市品牌的内涵 1.1 国外城市营销理论兴起的背景 1.2 城市品牌的发展历史 1.3 城市品牌的定义 1.4 城市品牌的现状发展  2.调研经过以及调研现状的分析论证 2.1 调研的目的和方法 2.1.1 调研目的 2.1.2 调研时间 2.1.3 调研对象 2.1.4 调查方式 2.1.4.1 调查方法 2.1.4.2 抽样过程 2.1.5 统计方法 2.2 调研现状的分析论证

  2 .2.1 官方意见 2.2.2 专家意见 2.2.3 群众意见  3.针对深圳城市品牌化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3.1 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深圳品牌 3.2 发挥优势条件, 改善劣势条件 3.3 政府市民企业联手打造城市品牌 3.4 居安思危 3.5 进行持续的城市品牌建设  4.调查问卷、 访谈记录 4.1 调查问卷 4.2 访谈记录  5.注释和参考文献

  深圳城市品牌化建设的调查研究

  [内容摘要]:

 深圳,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曾一度是创新发展的代名词。

 如今, 各地都在加快改革发展的力度, 创新也已经不再是深圳的专属。

 深圳市虽然说是一个特区, 拥有强大的地区经济实力, 吸引着众多投资者, 移民, 还有旅游者, 但是伴随着中国其他地域其他城市经济的发展, 伴随着长三角的崛起, 深圳是否意识到城市竞争的挑战与压力所在,是否在品牌化建设方面努力改善并发展更新了呢? 而这种种努力又是否真正有效? 在有效的前提下是否能被众人知晓并认同?

 对此,我们以城市品牌为对象, 将品牌营销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城市发展研究领域, 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对深圳城市品牌建设与营销作多视角、 多侧面、 多层次的探讨, 分析深圳城市品牌化建设的误区, 针对调查现状, 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个新的城市认知观和发展观, 以丰富提升城市品牌的价值观, 为深圳城市品牌化建设与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理论的参考决策与借鉴。

  [关键词]:

 深圳

 城市 品牌

 城市品牌化

   前言

  “城市可以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那样营销自己吗? ”这是美国学者提出的营销新课题。他们的答案是:

 “Yes!”

 在市场经济意义上, 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产品, 也可以做成一个品牌。

 美国达特茅斯大学 Kevin Lane Keller 教授(公认的营销沟通与战略品牌管理研究领域的国际先驱者之一)在他所著的《战略品牌管理》 一书中指出, “像产品和人一样, 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

 在这种情况下, 品牌名被相对固化在一处地理名称上。

 其实, 象经营品牌一样经营一座城市。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 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 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

 而“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则认为, 亚洲繁荣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威胁前所未有, 各地区都不能等着别人来关注, 而必须培育出使自己能够在竞争中鹤立鸡群的强势品牌, 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己。”

  因为城市品牌是具有经济价值、 商业价值、 文化价值, 社会价值等在内的综合品牌。其建设意义:

 可以提升市民的自豪感、 认同感; 吸引投资者、 人才、 旅游者以致中央政府的关注, 对招商引资、 吸引人才、 发展旅游及经济结构调整、 城市地位的提升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实施城市品牌战略, 开展城市品牌营销, 已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场上一种必要的竞争工具和竞争优势, 并开始引起许多国家和城市领导人、 专家、 学者的关注和探索。

  21 世纪, 国内许多城市都纷纷将城市的经济开放、 市政建设、 招商引资、 旅游发展、环境改造和建立城市品牌联系在一起。

 因为在新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 人类在空间的不断流动、 交通和信息的发达以及经济的全球化, 促使区域市场营销趋势的增长。

 一个城市的经济和发展已经被纳入整个社会分工的体系之中, 其城市的财政状况、 消费水平、 居

 民收入、 福利待遇以及就业等社会问题都和这个城市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竞争力密切相关。

 以香港为例, 从金融中心, 信息科技枢纽到“亚洲国际都会”的升华, 火红的“飞龙”形象的诞生, 以及在全球开展的各种品牌宣传运动, 都可以看到在塑造、 确立和加强香港形象过程中贯彻始终的一致性, 还有大胆创新、 积极进取的精神特质。

 在其品牌化的过程也显示了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实力。

 又如“浪漫之都”大连, 用环境品牌吸引海内外商家投资,吸引国内外游客观光购物, 也使大连从传统工业基地的重负下快速走出来。

 再如上海, 其“国际、 现代、 潮流和活力”的城市形象, 通过承办 APEC 会议、 申博成功、 F1 赛道的建设, 一次又一次地成为世界的焦点。

  不管这座城市愿不愿意, 商业化社会的进程必然将城市带入一个开放的市场交易平台之中, 如果这座城市不想被淘汰, 就必须像经营品牌一样经营这座城市, 继续保持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因为,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加入 WTO 之后面对的全球挑战,国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模扩张不可避免地将城市引入一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 虽然, 这种竞争远不像商品那样在市场上表现的你死我活, 但它是一场相对漫长而兵不血刃的残酷竞争。

  由此也引发了我们的课题, “深圳作为一个城市可不可以进行品牌化建设? 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城市地位呢? ”

 1 城市品牌的内涵 1.1 国外城市营销理论兴起的背景 城市营销的活动可以追溯到 14 世纪的意大利,而城市营销理论的形成却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的美国,当时主要是为了从另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和解决日益恶化的城市问题。

 城市发展的实践呼唤新的理论从新的视角来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 “场所营销” 和“城市营销” 概念开始浮出水面。

 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城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问题:

 是什么给城市带来价值? 是什么使居民、 旅游者和投资者感到满意? 如何发挥城市的潜能并使之活跃化和协调化? 如何创造有特色和有吸引力的城市? 而这所有的一切正是城市营销理论所要回答的问题, 城市营销理论开始兴起。

 1.2.城市品牌的发展历史

 十九世纪以来, 工业革命的强劲动力促使近代和现代城市迅速发展。

 城市数量和规模都空前的扩大, 城市的功能和作用都已经大大复杂化、 多样化。

 城市, 这种作为先进生产力的组织形式逐渐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导力量。

 因此, 这种世界范围的城市发展浪潮被人们概括为“城市化” (Urbanization)。

 而放眼世界,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它正在演变为一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的一个平台和载体。

 俄罗斯圣彼得堡 300 年庆典简直就是整个俄罗斯的盛会, 通过一个城市平台, 俄罗斯将整个国家的精神、 俄罗斯的文化营销到了全世界; 中国通过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将 5000 年的中国文明营销到了全世界; 城市营销、城市竞争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本质上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用正确的城市营销理论与方法指导中国的城市营销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需求。

 1.3 城市品牌的定义

  1.3.1 城市品牌的几个基本概念 2 1 世纪是城市世纪, 2 1 世纪是品牌经济的世纪, 城市品牌是2 1 世纪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汇入世界城市化浪潮的进程中, 城市品牌在城市的发展和竞争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现代化城市需要自己的品牌, 尤其是深圳, 一个要建成区域性中心的城市更需要自己的城市品牌。

  1.3.1.1 何为城市?

 问一问天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 城市是什么? 也许很多人难以用简短准确的语言来概括它。

 从字面上理解, “城市”一词是由我国古代“城”与“市”两个概念结合而成的。

 “城”是指四面围以城墙, 具有防卫作用的军事要塞。《管子. 度地》 中说:

 “内之为城, 城外以卫君, 造郭以守民”。

 “市”是指交易场所,《周礼. 地官》 中说:

 “大市, 日昃而市, 百姓为主; 朝市,朝时而市, 商贾为主; 夕时而市, 贩夫贩妇为主”。

 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与“市”逐渐合为一体, 成为古代的城市。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

 “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 就是城市和乡 村的分离”。

 那么, 现代城市的定义是怎么样的呢? 《现代汉语词典》 这样定义:

 “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 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 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

 ”《辞海》 则不定义“城市”而定义“市”; “市是行政区域单位。

 工矿、 交通、 贸易和文化交易事业比较发达, 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

 ”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人们对城市的认识逐渐深化和丰富。

 因此,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

  1.3.1.2 何为品牌?

 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是市场营销学中的一个名词和概念。

 美国著名营销学者菲利普. 科特勒是这样定义它的:

 “品牌是一种名称、 名词、 标记、 符号或设计, 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 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 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

 ”在商品市场上, 品牌又有产品品牌、 服务品牌和企业品牌之分。

  1.3.1.3 何为城市品牌?

 “城市”与“品牌”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

 但是在市场经济中, 如果把企业和城市都看成经营组织, 便可以进行如下类推:

 企业--经营组织--城市 企业品牌--经营组织的识别系统--城市品牌

  城市与品牌这两个概念就如此结缘组合成一个新的名词--城市品牌。

 因此在现代经济社会里, 城市品牌如同企业品牌一样, 正日益发挥其强大的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界定它:“城市品牌, 就是在城市的发展、 竞争和推介中, 建立起来的一个可利用的识别系统。

 ”

  城市品牌有三要素:

 1 、 核心, 代表城市品牌特性, 完整统一的战略思想;

 2 、 主题, 确立城市定位和推介策略;

 3 、 风格, 表达方式和形象运用。

 它是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 是城市总体特征和风格的集中展现。

 它是在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 将城市的历史传统、 城市标志、 经济支柱、 文化底蕴、 市民风范、 生态环境等要素塑造成可以感受的品牌, 是城市各种内在资源挖掘、 提练、 组合与具体工程策划、 设计和实施相结合“神形合一‘的体现。

 这里还有一个区别, 品牌体现的质量不等于品牌本身的质量。

 品牌体现的质量是消费者的一个判断, 它是消费者对于品牌所标示的商品或服务全面质量或优势的感性认识, 是对品牌的无形的、 全面的感知。

 品牌体现的质量形成品牌价值。

 比如说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在质量上并无大的差别, 消费者对它的喜爱完全取决于一种感觉、 一种判断。

 同样, 住在湛江与住在北京的同星级宾馆, 住房设施也许差别不大, 但感觉也许截然不同, 一个有身居首都的自豪感, 一个有面对大海蓝天的心旷神怡。

  1.3.2 城市发展呼唤城市品牌

  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现代城市的发展, 人们在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等概念之外, 提出了经营城市和推销城市等新概念。

 所谓“经营城市”, 就是运用市场机制, 对城市空间和作为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资本和人力作用资本及相关的延伸资本等进行重组和运营, 从中获取收益, 并把收益重新投入到城市建设, 走以城养城, 以城建城、 以城兴城的城建市场化之路, 在政府逐步减少投入情况下, 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 自我积累、 自我增值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经营城市, 用一句通俗的话就是如何盘活城市资产, 从而提高城市价值。

 城市资产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城市品牌就是一种无形资产, 如何更好地运用它, 便成为推销城市、 经营城市、 使城市资产迅速增值的重要手段

 1.4 城市品牌的现状发展

 当前的中国, 城市经济圈的浪潮正一浪高过一浪:

 以上海为龙头的华东城市圈正蓬勃发展; 以广东、 佛山为核心的广佛经济圈的发展势头也十分强劲; 还有环渤海城市经济圈的迅猛发展等等, 无不显示出中国对城市发展的重视, 也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力。

  建设品牌化的城市, 要看到一般城市职能都兼具多样性。

 特征明显, 明朗化的一般为大型城市、 发育比较成熟, 职能倾向性较为鲜明、 稳定。

 但中小城市的定位往往要结合现实与未来的多种机遇及可能性来做大量的定性、 定量调研, 相对比较复杂。

 往往涉及政治、 文化、地理、 地缘等诸多因素。

 有打政治牌的, 如作为“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的博螯; 有打经济牌的,如因鄂尔多斯羊毛制品出名而命名鄂尔多斯市; 有打文化牌的, 如云南丽江的东巴文化和纳西古乐; 有打旅游牌的, 如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张家界市…… 美国品牌专家 Kevin Lane Keller 教授在《战略品牌管理》 一书中指出, 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像产品和服务一样, 也可以成为品牌。

 这一结论, 为城市营销找到了一条新出路。与商品品牌一样, 城市品牌也有其丰富内涵。要想使城市焕发独特的魅力和萌生鲜活的生命,要想在未来的城市商业化竞争中取胜, 一个城市首先必须提炼出与众不同的核心价值, 必须给予人们一种独特的体验, 否则城市之间将缺乏本质上的差异性, 失去吸引力, 流于平凡。

 城市的魅力可以在不经意中形成, 而城市品牌则需要刻意去塑造。

 如何打造城市的品牌? 很多城市对此产生了误解, 认为城市品牌的建立就是开展“形象工程”, 就是创建“花园城市” 或者“文明城市”。

 在这种认识的驱动下, 众多的城市投入了大量资金大搞城市...

篇三:品牌建设研究调查报告

富 经 验 Z Zh hi if fu uj ji in ng gy ya an n平遥县果业品牌建设调研报告王生伟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平遥县果业发展状况,创建优化果业知名品牌,促进果业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对平遥县果业品牌建设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下面就平遥县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制约因素以及下一步促进果业发展的思路、政策措施和建议汇报如下:1、近年来果业发展情况①平遥县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地位及优势,主要产品的特点、档次、技术水平、市场份额情况平遥县是农业大县,地处优质梨和苹果生产最佳适宜区域,是全省的 20 个梨生产重点县之一和 30 个苹果生产重点县之一,是晋中市水果生产大县。大力发展以梨和苹果为主的优质水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传统优势。近年来,平遥县把水果产业当作振兴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到 2018 年底水果总面积达到 22.4 万亩,水果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一大主导产业。②果品销售流通情况全县有果品经纪人 250 余人,常年从事果品营销。全县酥梨产量的 80%由果农自产自存,实行反季节销售,已打入广州、深圳、湖北、湖南、上海等各大城市,并做到了常年供货,价格稳定。③现有品牌和发展情况全县注册水果品牌 10 余个,主要以“柒雨椿”、 “遥圳” “益铭”和“龙浪”为典型代表,果品合作社发展到 20 余个,常年从事酥梨营销的有 200 余人。他们有的自备恒温库,从文水、清徐、陕西等地收购酥梨储藏;有的收购果农自存酥梨,销往南方各大城市;有的与外地果商合作在当地组织货源。逐步形成了酥梨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2、制约平遥县果业品牌知名度不高、牌子不硬的因素近年来,平遥县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由于气候、生产、经营、贮藏、加工、销售等环节多而复杂、又随市场波动大,再加上乡镇与乡镇、村与村、农户与农户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全县果业生产、品牌建设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①气候因素果品生产常遇到灾害发生,霜冻、冰雹、暴风等为害生产,果品产量与品质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以襄垣乡酥梨为例,老百姓讲十年有九年发生灾害,2013 年因霜冻全县酥梨绝收,2014 年因冻害减产 40%,2015 年因霜冻减产 20%,2018 年因大范围的平流层霜冻梨树基本绝收。②果树种植技术一般,小农意识强一是果园投入少,施肥以化肥为主,少施有机肥,投入量不科学,施肥盲目,多就多施,少就少施。二是部分果园种植密度过大,果农认识不到高光效树体优点,不舍得进行树体改造,造成果园郁闭,树体内膛中空,结果部位外移,果品质量下降。三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种植果树,管理技术层次不一,盲目追求产量,不管产品质量。四是农户销售果品合同意识不强,时常出现不诚信情况。③果业品牌意识差、起点低当前果品销售主要依靠经纪人和客商销往各地,经销商看重眼前利益,长远打算创建品牌意识不强。一窝蜂收购,没有等级意识,一家一户的果品质量不一,果品价格随时间波动比较大,导致公司和合作社注册的当地果品品牌难以做大做强。3、推进果业品牌建设、促进果业发展的思路、政策措施和建议果业品牌建设是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课题,当前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亟待解决市场化品牌的创建。品牌建设的关键在于企业、合作社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严把质量关,进一步加强推广宣传,提升企业、合作社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培养客户的偏好度和忠诚度。创建品牌,提升产品价值,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打造果业大品牌:平遥酥梨公司和合作社品牌百花怒放,各自为王,经营分散,难以打造产业品牌。②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剪枝是果树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水果的产量、质量和收益。专业修剪队伍的成立,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实现专业化管理。③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重点鼓励扶持一到两个大户,建立自己品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普及度,增加品牌价值,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作用。④整合项目资源,加大农业扶持围绕果业发展,整合各部门项目资源,加大农业扶持力度,通过精品示范园建设,引领产业稳步、健康发展。⑤组织成立果业协会为做大做强果业产业品牌,积极探索创新机制,组织成立果业协会。协会会员以单位会员为主,并吸收个人会员,从事果业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的合作社、公司、果农、经济人都可申请成为协会会员。⑥申请地理标志保护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已被视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不仅有助于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还可以拓展传统农业功能,对推动农业品牌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⑦走农旅结合发展之路围绕梨花节、采摘节等活动,拓宽发展生态、观光、体验、创意农业,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水平,为果农提供可持续的增收途径。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着力增强产业实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要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平遥果品品牌建设。⑧强化技术培训从诚信、生产、经营、贮藏、销售、宣传各方面,对果农、经纪人进行不同场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提升果农、经济人生产经营级次。(作者单位:031100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农业农村局)104 - -万方数据

篇四:品牌建设研究调查报告

市 加强 “ 红色物业 ” 品牌 建设

 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社区治则民心顺、社会稳、城市安。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大批农民转移到城市,社区关系越来越复杂,社区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同时,由于部分物业缺乏引导,管理水平不高,和业主冲突时有发生。如何从根本上提升小区管理水平已成为一项非常迫切的工作任务。做好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必须站在确保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高度,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区域统筹、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开放共享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在此背景下,“红色物业”应运而生,日益成为城市基层党建的一道风景线。

 一、加快“红色物业”建设势在必行 (一)打造“红色物业”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需 要。长期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了基层堡垒,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深刻变化,城市小区日益成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小区治理、物业管理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住房问题、行业问题,而是事关党在城市执政根基的政治问题,加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不断提升党的城市工作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为城市基层党建提供了基本遵循。加大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规范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建设,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引导市场化物业企业自觉服从党委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已经成为抓好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强考核评价,管好基层治理“责任田”。

 (二)打造“ 红色物业” 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小区是城市管理的“细胞”,物业是基层治理的“窗口”,物业管理关乎百姓利益,关系和谐稳定,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基层治理的难点。当前,小区物业领域矛盾问题频发。作为市场主体的物业公司在提供物业服务的过程中奉行市场

 主义逻辑,而作为治理主体的物业又具有公益性特点,目标与行为逻辑的差异常常让居民感觉“交了费用但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在城市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许多问题与矛盾的焦点都集中在“物业”这个关键上,近年来物业管理一直是市民诉求最集中的领域。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已成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强化党建引领,把支部建在物业上,建立健全社区“两委”、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议事协调机制,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能够有效推进城市基层治理。

 (三)打造“ 红色物业” 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客观要求。我市中心城区起步较早,许多小区配套设施逐渐跟不上现代生活需要,居民生活习惯和小区管理方式的落后,逐渐成为阻碍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因素,环境脏乱、安全隐患、车位紧张、配套缺失等问题逐渐引发邻里矛盾、管理冲突。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群众需要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差异性特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了更高预期,对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更高标准。这些都迫切要求城市基层党组织统筹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进行“补位”,增强服务功能,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满足居民群众需求为目标,不断改革物业管理模式,深化基层社区治理,积极探索“红色物业”实践治理模式,打

 造党建引领、社会参与、居民受益的管理服务新格局,能够有效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居民诉求化解难等问题,推进全市物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二、外地“红色物业”建设的丰富实践 (一)山东的“ 早” :菏泽着力打造“八大红色品牌”。2019年 2 月,山东省菏泽市已出台了《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打造“八大红色品牌”三年行动计划》,把“红色物业”作为“八大红色品牌”之一,在城市社区,实施“红色物业”工程,通过完善社区党组织建设、摸清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底数、理顺社区物业管理关系、强化办公用房保障、健全工作机制等有效途径,推动“红色物业”成为打开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的一把“金钥匙”,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二)北京的“ 好” :怀柔全方位推进“九度”社区建设。该地抓试点、强队伍、建机制,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建设一个、精品一个”的原则,科学、有序、系统、持续实施党建引领有力度、共建共享有广度、社会治理有精度、规范管理有制度、担当作为有硬度、为民服务有深度、城市管理有韧度、文化文明有厚度、和谐宜居有温度“九度”社区建设行动,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规范标准化、精细智能化,打造了可复制推广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建设样本,持续不断提升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水平。

 (三)辽宁的“ 新” :锦州开启“红色物业+”决战抗疫。面对疫情,该地 96 个物业党支部迅速行动,提前制定小区疫情防控预案,建立业主基本信息台账,协助物业工作人员做好小区楼道、单元门、广场等重点场所消杀、人员排查登记等工作。选派优秀党建指导员深入未建立党组织的物业公司,下发“一信一书”,准确传达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和决策部署。建立健全市、县、乡、村、网格党支部“五级防控”组织体系,实行“1 名网格员+N 名楼栋长+N名党员中心户”先锋队组建模式,配合红色物业公司党员职工和社区干部开展网格化、地毯式排查,累计排查外地人员 6.2万余人次,全面落实到户、精准到人,为抗疫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江苏的“ 强” :常州评分定级建强“红色物业”。该地成立区物业行业党委,对符合成立党组织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做到应建尽建;对暂无党员的物业服务企业,由物业行业党委加强工作联系和指导。开展“提质创优”活动,引入日常测评和检查考核机制,对全区 60 家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评分定级、分类管理,优化物业行业市场环境。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物业、业委会(物管委)和社区协同运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协商解决涉及物业服务的矛盾纠纷、居民关注的重大事项,助推小区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得到了广大居民的好评。

 三、XX 打造“红色物业”品牌的几点思考 (一)要立决立行。近年来,XX 实施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十大专项行动”,“五统一”打造高标准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六个一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特色党建品牌持续擦亮,尤其是采用“一封信”集中整顿 229 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打开党建工作新局面促进乡村振兴的做法,得到中组部充分认可。当前,“红色物业”建设全国各地已经如火如荼开展,特色做法创新亮点层出不穷,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物业管理呼声不断,我们要坚持“马上办抓落实”,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尽快出台实施方案和工作标准,立即推进,打造“红色物业”党建品牌,确保 XX“全省有位次,全国有声音”。

 (二)要试点示范。要组织开展我市物业管理现状大调研、大摸底,按照“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边提升”的思路,重点培育选树一批标准过硬、特色鲜明、可看能学的示范典型,适时开展物业服务标准化认证,培育一批“红色物业”服务品牌,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报道,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展现小区治理和“红色物业”工作的成效,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以点带面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三)要多方联动。小区治理和“红色物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层面、多个领域,需要各方力量加强协作、

 齐抓共管。要通过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志愿者参与,集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小区管理,形成零距离、精细化、温馨式的社区物业服务模式。着手建立便民圈、医养圈、教育圈和惠民圈等,打造“一刻钟幸福圈”。探索将社区民警、公益性岗位人员等吸收到社区现有的群防群治服务队伍中,全面加强治安防范治理。

 (四)要健全机制。体制机制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社区治理如果“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往往容易摁下葫芦浮起瓢,顾了这头丢那头。要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改革出新,发挥好行业党委牵头作用,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从体制机制和工作制度上进行发力。积极探索业委会和物业企业融入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推进街道、社区、网格(小区)和物业的组织共建、联动共治、资源共享。积极探索建立“3+N”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与社区民警、房管部门、城管部门等共建单位等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小区治理难题,推动建设和谐稳定、安居乐业幸福家园。

 (五)要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实践和变革的主力军。建设“红色物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群众、造福人民。当前,居民需求日益多元化、多样化,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建好社情民意

 账、民生难题账。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载体、优化服务方式,营造优良人居环境,让居民在社区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要真正打造体系完备、服务高效的“红色物业”,彻底解决部分居民小区无物业服务及服务水平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六)要协同推进。要坚持系统思维,做好结合文章,把“红色物业”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基层治理、文明城市城创建、老旧小区改造、基层党建“十大行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统筹考虑、协同推进,不断增强工作的整体效应。要注重链接社会力量,采用社会组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升小区治理和“红色物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要推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使“数字服务”成为社区居民获取公共产品的新方式。

篇五:品牌建设研究调查报告

于全市品牌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品牌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品牌建设的调研报告

 XX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结构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2016 年 5 月 9 日至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个转变”提出了新常态时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强调了品牌建设在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转变成制造强国过程中的重要基础作用。近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我市品牌创建工作稳中求进,逐级突破,已拥有 141 个国家和省级品牌,初步形成区域、产业、产品“三位一体”,多层次布局、一体化推进的品牌创建工作新格局。为实现品牌工作高位求进,突出“质量、创新、发展”新主题,我们对 XX 市品牌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全市品牌建设现状

 自 1993 年创建第一届“四川名牌”以来,我市品牌建设工作历经 22 年征程,已初步构建起以“区域品牌”为基础、“产业品牌”为支撑、“产品品牌”为龙头的品牌体系。

 据统计,区域品牌方面我市共有 1 个全省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1 个全省质量强市“示范镇”,个全省知名品牌示范园区;“产业品牌”方面共有 7 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2 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3 个省级精品示范区;“产品品牌”方面共有 1 个省政府质量奖,2 个中国名牌,67 个四川名牌,9 个市政府质量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努力。

 政府高度重视,政策引导到位。

 一是抓好了统筹规划。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XX 市“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促进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XX 市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等重要规划及文件,明确了“质量强市、品牌兴市”的发展战略,并把品牌工程作为质量强市“三大工程”之一加以规划落实。

 二是强化了品牌激励。为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市政府对新获省政府质量奖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企业,每个奖励30 万元;对新获市政府质量奖的企业,每个奖励 20 万元;对新获的四川名牌产品,每个奖励 10 万元。政府奖励不仅提高了企业的争创积极性,而且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导向。

 部门狠抓落实,创建措施到位。

 一是把质量提升作为品牌创建的工作基础。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质量监管、质量提升”示范推广活动,共

 培育标杆企业 190 家,指导帮扶短板企业 20 家,有力提升了 XX 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二是把标准引领作为品牌创建的技术支撑。结合各区县特色农业,创建了东坡泡菜、洪雅奶业、仁寿黑龙滩生态渔业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一大批省级示范乡镇及精品示范项目,用标准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同时积极开展服务业标准化探索和旅游标准化示范,指导铁通公铁物流、仁寿县信访局等单位申报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

 三是把打假保名作为品牌创建的有力保障。产品生产领域开展了以农资、汽配、液化气、絮用纤维制品为重点的“质检利剑”专项行动;商品流通领域开展了以家电、纺织品、燃气用具、妇女护理用品为重点的“红盾春雷行动”;食品领域开展了以泡菜、调味品、白酒、大米、植物油为重点的“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旅游领域开展了“绿盾行动”、赴台旅游和旅游团队电子行程单专项整治。通过各种专项整治,维护了品牌形象,保护了品牌市场。

 企业积极参与,品牌覆盖到位。

 一是主导产业实现了“全覆盖”。以四川名牌为例,我市 67 个四川名牌在 7 大主导产业中实现了全面覆盖,其中食品名牌 27 个,占 40%;化工名牌 9 个,占 13%;建材名牌 9 个,占 13%;机械名牌 6 个,占 9%;服务名牌 3 个,占4%;其它主导产业的名牌 13 个,充分体现了品牌在经济发

 展中的引领作用。

 二是区域分布体现了“特色化”。同样以四川名牌为例,我市 67 个四川名牌中东坡区共有 34 个,主要集中在泡菜、化工、建材等行业;仁寿县共有名牌 8 个,主要集中在电线电缆、肉制品、焦炭等行业;彭山县共有名牌 6 个,主要集中在化工、建材、白酒等行业;洪雅县共有名牌 5 个,主要集中在乳制品、化工、电力机械等行业;丹棱县共有名牌 8 个,主要集中在陶瓷、机械等行业;青神县共有名牌 6个,主要集中在机械、竹编、纺织等行业。品牌的区域分布符合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和主导产业分布,充分体现出品牌对区域经济的代表性和对主导产业的带动引领作用。

 三是龙头品牌打响了“XX 造”。化工行业的龙头品牌金象赛瑞公司获得了“四川质量奖”殊荣,三聚氰胺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泡菜行业的“五朵金花”产品远销世界各国,还打入了世界泡菜之都——韩国;机械行业的丹甫、丹齿,机械部件远销以工业闻名于世的德国;餐饮行业的眉州东坡在首都实现了中餐和火锅的品牌化、连锁化经营……随着一大批“龙头品牌”走出四川、走向世界,“XX 制造”已成为代表三苏故里独特魅力的一张城市名片。

 二、全市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品牌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工作总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

 五个方面:

 品牌理念相对滞后。

 从政府层面看,部分区县政府对质量发展的引导和奖励重视不够,全市目前仅有东坡区、丹棱县设立了政府质量奖,仅有部分区县对四川名牌等品牌实施了政府奖励;在品牌激励的政策上,目前还缺乏系统性,基本上只注重经济奖励,缺少在融资、项目等生产要素方面的支持和在招投标等社会竞争上的支持。从企业层面看,有的企业“小富即安”,满足现有的规模和利润,畏惧创牌面临的困难;有的企业没有深入研究自身产品的市场地位,品牌定位模糊;有的名牌企业存在“名牌到手、终身享用”的思想,在维护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品牌规模总体偏小。

 我市品牌产品中真正叫得响、有核心竞争力、占行业龙头地位的大品牌不多,既缺“航空母舰”,又少“单打冠军”。从品牌总体数量看,目前我市四川名牌企业数量仅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 9%不到,比例偏低。从区域比较看,2016年 XX 新增第四川名牌 127 个,XX 新增 27 个,分别是我市新增品牌数的 8 倍、1.7 倍;目前 XX 共有四川名牌 572 个,XX市共有 141 个,分别是我市的 8.5 倍、2.1 倍,我市品牌创建工作还有很大差距。

 品牌价值还需提高。

  我市 67 个四川名牌中食品产业占了 40%,化工、建材产业各占 13%,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企业,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较少,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底部的加工环节,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不够,品牌产品和服务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从行业角度看,我市品牌创建工作也需要转型升级,要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和旅游服务业等行业的品牌培育工作。

 培育机制有待完善。

 从部门推动的角度看,目前品牌培育工作主要由几个职能部门在推动,未充分发动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参加,导致对一些规模以上企业发动不足。从保持品牌含金量的角度看,目前退出机制还不健全,个别企业创牌成功后,存在懈怠思想,降低标杆,疏于管理,产品在监督抽查中不合格,甚至出现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影响了品牌的信誉度和形象。

 舆论宣传过于传统。

 从宣传范围看,主要集中在政府通报表彰等方面,社会层面的宣传、市场领域的推广都还有待加强;从宣传主体看,主要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没有充分发动行业协会、企业主体和消费群体参与其中;从宣传载体看,主要集中在通报、报刊等传统媒体上,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推介会、公交移动媒体等新媒体。

  三、加强全市品牌建设的建议

 围绕发展,健全品牌创建机制。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开展十三五期间品牌发展规划,充分结合全市产业布局和地区实际,用品牌服务转型升级,用品牌促进区域经济;二是完善激励措施,把政策扶持、金融支持、项目支撑纳入品牌激励范畴,调动大企业和优势企业创建品牌的积极性;三是建立退出机制,不能持续保持质量领先、出现质量事故的品牌企业,通过复评取消其品牌,实现品牌动态管理,保证品牌含金量;四是实施考核,将品牌创建工作纳入政府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将品牌作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把创建责任逐级落实到最基层。

 发动企业,激发品牌创建活力。

 一是扩大品牌内涵,从以名牌商标为主的“小品牌”升级为以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品牌”为主体的“大品牌”,将创牌主体从传统的工业企业扩大到制造业、工程业、服务业、环境保护等产业领域;二是突出重点对象,着眼“大品牌”、“新兴产业品牌”、“服务品牌”,把规上企业作为品牌创建的重点培育对象,把战略新兴产业作为品牌创建的重点领域,把服务业作为品牌创建的重要增长点,在增加品牌总量同时实现结构优化;三是加强对企业的培训指导,在全市主要工业园区集中开展以品牌创建为主题的质量培训,指导具备基本条件的企业集中申报品牌。

  创新载体,丰富品牌宣传渠道。

 一是拓宽宣传渠道,通过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城市公交媒体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媒体,集中宣传 XX 品牌,让社会各界关注品牌、支持品牌、消费品牌;二是丰富宣传形式,适时组织召开品牌表彰会、品牌发布会、品牌推介会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三是走出 XX,选择具有代表性的“XX品牌”,到全国各地参加各种商贸展销会,让“XX 品牌”更充分参与全国市场竞争。

 提档升级,创建全国品牌园区。

 以天府新区视高经开区为主体,在成功创建全省知名品牌示范园区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通过建设高等级的国家级品牌示范区,打造“XX 制造”品牌集群,提高“XX 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XX品牌”走出 XX、享誉全国打下坚实基础。

 深挖潜力,探索品牌价值评价。

 品牌价值评价指以品牌的属性、品质、档次(品位)、文化、个性等为基础,对品牌价值进行评估,计算出相应的品牌价格。品牌价值评价是品牌创建工作的高级阶段,被作为国际范围内品牌交流互认的重要手段。为真正将“XX 品牌”推向更大市场,下阶段,我们在条件成熟时,以龙头品牌为基础,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和相关评价标准,积极探索品牌评价工作。

 <

推荐访问:品牌建设研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品牌建设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