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烟草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

时间:2022-09-16 15:0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省烟草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供大家参考。

全省烟草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

 

 在全省烟草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XX 县是全省烤烟大县, 各级党委、 政府和烟草部门高度重视 XX 烤烟工作, 把 XX 作为全省重要的特色优质烟叶基地重点打造。

 XX 县抢抓发展机遇, 狠抓特色优质烟叶开发, 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不对之处, 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 着力挖掘生态优势, 构建特色优质烟叶研究体系

 为进一步挖掘高原烟叶的风格特色, 与省烟科院、 河南农大等科研院校合作, 开展了生态基础、 品牌风格、 化学质量特征、 分子特征等一系列的基础研究。

 一是开展了高原清甜烤烟质量特色形成的生态基础研究。

 生态决定特色。

 XX 县位于高原山脉, 宜烟面积 214.5 万亩,独特的生态、 绝佳的土壤基础、 协调的光温水热等自然条件, 是我省主要特色优质烟区之一。主要开展了气候学、 土壤学等基础研究。

 研究表明, XX 烟区土壤适宜的 pH 和有机质含量、丰富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不仅促进了烤烟清香型物质的形成, 改善了香吃味, 还有助于提高烟叶糖含量。

 二是开展高原清甜烟叶的质量风格特色定位。

 依据知名卷烟品牌对高原 XX烟叶原料的质量需求为导向, 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烟叶特色评价指标和方法, 基本明确了高原清甜香烟叶质量风格特色, “清”即“质感清新, 优雅飘逸”; “甜”即“甜感突出, 津润舒喉”, “香”即“柔和细腻, 留香绵长”。

 实现了特色定位。

 三是开展种植和品质区划及适应性区划研究。品种彰显特色。

 依据卷烟工业企业对烟叶原料所在区域的喜好特点和生态气候学、 气温垂直递减率等理论, 通过对海拔高度与烟叶清甜香风格特色, 主要气候因素指标、 主要土地因素指标与烟叶清香香风格显著性, 不同品种基因型对清香型风格显著性的作用, 以及主要栽培措施因素对清香型风格显著性, 影响烟叶质量风格特色的主要生态环境因素系统分析, 系统廓清了高原 XX 特色烟叶质量风格特色的差异化成因, 为高原清甜特色烟开发奠定了技术理论基础。

 并根据种植和烟叶品质情况, 将全县划分为草海、 黑石、 秀水、 牛棚等 8 个代表区域, 合理安排品种, 分别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 进一步彰显烟叶特色。

  二、 突出技术集成应用, 构建配套生产技术体系

 技术保障特色。

 在实际生产中, 强化适用技术集成应用, 形成全县 8 个区域、 13 个基地单元, 5 个知名卷烟品牌需求的 13 套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技术体系。

 一是大力推广自育特色品种, 实施良种良法配套。

 加大毕纳 1 号、 韭菜坪 2 号等自育品种和红大特色品种种植力度,自育、 特色品种种植面积 11.5 万亩。

 同时开展了贵烟 2 号等其他自育品种(系)

 不同自育特色品种在 XX 不同区域的品质特征研究, 筛选备选品种。

 并开展不同品种专用肥配方、 种植密度、 移栽期、 栽培方式等配套技术上研究, 着力彰显自育特色品种的特色和效益, 逐步降低对云烟系列品种的依赖。

 二是围绕移栽期这一难题, 开展破解制约发展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我县“春旱严重、 秋雨早来”导致移栽时间偏晚的问题, 科学分析 4-5 月气候条件, 认真总结以往经验, 在烟叶生产技术上, 结合抢雨覆膜、 井窖式移栽、 双行凹垄、 株标地膜等主推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努力突出抗旱移栽技术集成应用, 破解春旱制约移栽进度的难题, 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提早移栽, 努力延长烟株生长发育时间, 科学规避了 9 月中下旬的秋风秋雨, 提高上部烟叶成熟度和可用性。

 今年, 推广井窖式(或膜下小苗)

 移栽 23.7 万亩、占 81.2%, 双行凹垄覆膜移栽 23.4 万亩、 占 80.1%, 实现 5 月 5 日全面移栽结束, 较 2012年提早 5 天左右, 大多数基地单元在 10 天内完成移栽, 缩短了移栽周期。

 三是试点探索两个一体化工作, 减少劳动用工。

 依托专业化服务, 并在 5 个烘烤工场内实行集中散叶烘烤、专分散收一体化 3.3 万担, 降低了 8 个左右。

 全县依托 70 条专业分解散叶收购线, 实现了100%专分散收工作。

 四是大力推广优质烟叶生产管理, 提高烟叶质量安全性。

 在 5 个国家局基地单元内全面推进优质烟叶生产管理(GAP)。

 从坚持标准化生产技术、 严格清洁生产管理、 推行病虫害综合治理、 规范烟用农药物资管理、 强化烟农培训等方面着手, 确保烟叶

 品质安全。

 五是加快新技术试验示范, 辐射带动大面生产。

 加强与省烟科院、 河南农大、 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 以黑石科技园(毕节西部试验站)

 为平台, 瞄准科技前沿, 着重实用性, 开展了烟蚜茧蜂生物防治 100 亩、 黄板诱蚜物理防治 2 万亩、 绿肥种植改良土壤 15万亩、 冬翻休耕 8 万亩。

 开展了无机肥、 有机肥、 微生物肥使用技术研究, 实施配方施肥、精准施肥。

 开展精量播种、 精准施药、 精准烘烤技术研究, 提高资源利用率。

 探索一拖二十烤房生物质能源、 精简装烟、 快速回潮设备等新能源、 新材料在烘烤中的应用, 推进节能减排。

 400 余亩的毕节西部试验站承担的品种筛选试验、 品种示范、 清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肥料研究等 62 项试验或示范, 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三、 转变生产发展方式, 构建基地单元管理体系

 一是狠抓优化烟叶等级结构。

 按照省局(公司)

 分类安排的原则, 结合生态、 气候条件和历年生产水平, 将全县 13 个基地单元的上等烟结构目标划分为 65%、 60%、 55%, 分别制定处理叶片数量, 并强化责任落实, 县公司领导联系到基地单元, 将烟叶工作站干部职工分别对应 70 个区域, 实行责任包保制, 严把关键环节, 确保优化到位。

 2013 年, 全县收购烟叶 73.69 万担, 上等烟比例为 60.1%, 上等烟超过 60%的乡镇有 20 个, 超过 65%的有 7 个。与湖南中烟、 浙江中烟共同开展订单农业生产基地单元 2 个, 收购订单烟叶 9 万担, 上等烟比例达到 70%。

 二是狠抓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

 坚持“小集中、 大串联”的“珍珠项链式”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模式, 整合土地、 劳动力、 设施、 人才等要素资源, 创造集约化经营的各项条件, 推进规模化种植、 专业化分工、 机械化作业, 整县推进基地单元建设, 全县规划建设 13 个基地单元, 其中特色优质烟叶基地单元 2 个。

 并按照“单元实施, 整体推进”的要求, 推进烟叶基础设施综合配套, 截至目前, 全县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 12 亿元。整合政府配套基本烟田建设资金达 2.5 亿元。

 水、 路、 机、 房、 棚、 站等基础设施设备逐渐完善。

 同时, 积极探索以合作社为载体的设施管护工作, 设施利用率不断提高。

 基础设施保障产生了质的变化,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 为转变发展方式夯实了基础。

 今年 7 月中旬, 国家局特色优质烟叶基地单元建设检查组认为我县秀水基地单元达到优秀水平。

 三是着力培育三个主体, 转变生产组织方式。

 培育规模化种植主体。

 采取多种措施, 推动土地流转,引导基本烟田向种植专业户、 家庭农场集中, 建立种植主体分类扶持机制, 推动土地经营与烟叶种植分离, 全县培育 50 亩以上的规模化种植专业户 1561 个, 覆盖面积? ? 万亩, 培育家庭农场? ? 个, 覆盖面积? ? 万亩, 全县户均规模达到? 亩, 规模化种植水平不断提高。培育专业化服务主体。

 按照一个基地单元建设一个合作社的要求, 加快烟农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全县建成 16 个合作社, 其中国家局示范社 1 个, 按照 8 个服务环节组建专业队,对全县 70 个专业化服务片区开展作业, 实现专业化育苗 100%、 机耕 66.4%、 起垄 61.8%、植保 32.2%、 烘烤 58.6%、 分级 100%、 移栽 1.2%。

 全县培育 6000 余名专业化服务队员,有 4000 余名的队员交叉作业 3 个环节以上的专业化服务, 并加强专业化服务队员培训力度,实现持证上岗。

 技术推广主体。

 适应现代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的变化, 落实“三师”队伍建设, 实现技术专业分工。

 站内设置聘任农艺、 调制、 质量技术岗位, 负责技术培训推广。基本实现县分公司、 烟叶站两级机构的扁平化管理。

  烤烟产业是 XX 的支柱产业, 县委、 政府高度重视, 并将其列入“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四大农特色农业产业之首, 重点发展, 着力打造, 强调在农业产业规划和结构调整上, 始终坚持其他产业均要让步于烤烟产业的发展, 并在基本烟田保护、 建设、 绿肥种植、 产业配套、 激励考核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通过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工作, 促进了烟农持续增收, 烤烟产业在 XX 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2013 年, 全县烟农总收入 9.8 亿元(含补贴), 比去年的 7.45 亿元增加 2.35 亿元, 增幅达 31.5%。

 实现烟叶税 1.98 亿元, 比去年增加 0.45 亿元,增幅 29.4%。

 烟农总收入、 政府增税均创历史新高。

  “烟中有质路更广”。

 目前, “高原香甜、 香逸四方”的美誉, 致使知名卷烟品牌对高原清甜

 烟叶的需求达 80 万担以上。

 下一步, 我们将认真落实今年禄省长及省局(公司)

 各位领导到 XX 考察工作要求, 结合本次会议精神, 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 发挥生态优势, 强化科技创新,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充分彰显典型高原清甜烟叶风格特色, 着力打造“特色、 优质、安全、 生态”的高原清甜特色优质烟叶品牌, 实现烟叶大县向烟叶强县转变。

推荐访问:全省烟草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 全省 烟草 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