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员培训教材

时间:2022-09-05 17:40: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救生员培训教材,供大家参考。

救生员培训教材

 

 救生员培训教材

 本教材内容是游泳池救生员所必须掌握的理论和技术, 包括; 职业道德、 基础知识、 游泳技术、 观察与判断、赴救和现场急救、 安全预防和游泳池救生管理。

 游泳救生员分为; 游泳池救生和自 然水域救生员 。

 游泳救生员职业, 是一项拯救危难、 救人生命的高尚事业;

  游泳救生员的工作宗旨; 同心协力、 拯救危难。

  游泳救生员的工作指导思想; 预防为主, 施救要准。

 一、职业道德 救生员的职业道德核心是爱岗 敬业, 忠于职守、 严守纪律、 团结协作、 共同完成本职工作。

 二、 职业守则;

 遵纪守法, 爱岗 敬业; 忠于职守, 履职认真; 操作规范, 确保安全; 救助及时, 分秒必争; 严守岗 位, 服从指挥;团结协作, 尽职尽责。

 三、 工作守则;

 热爱本职, 乐意奉献;

 救生工作是一项拯救危难的高尚事业, 是人道主义精神和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

 我们应该为成为救生员而感到骄傲和自 豪。

 同心协力, 拯救危难;

 当有人发生溺水时, 救生员要沉着冷静, 大胆细心,齐心协力, 紧密配合地救助溺水者, 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做出应尽的贡献。

 见‘溺’ 勇为五做到 见“溺” 勇为是救生员的职责。

 人命关天责任重大,要以最短时间、 最快速度拯溺救难。

 要做到; 不怕脏、 不怕累、 不推卸、 不拖延、 不随意终止抢救。

 严守岗 位“九不准”

 当班; 不接打电话、 不会亲友、 不兼任教练、 不离岗 、不串岗 、 不随意换岗 、 不吸烟、 不聊天、 不携带任何与值班无关的物品。

 遇事不乱, 实事求是;

 游泳场所一旦发生事故, 要积极的进行救助和处理。作为救生员要有正确的态度, 不随意发表个人见解。

 四、 游泳池救生的基本原则;

 岸上救生优于水中救生; 岸上救生时, 救生员处在居高临下的位置, 视野宽广、 利于观察、 利于锁定目 标, 能更好的提高救助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赢得抢救时间。

 器材救生优于徒手救生; 器材救生能够在保护自 己的前提下, 更安全、 有效、 快速的救助溺水者。

 先救有意识后救无意识; 先救有意识后救无意识是指救生员对同时发生的多起溺水事故, 先对有意识的溺水者进行救助, 再去救助无意识的的溺水者。

 五、 溺水事故的原因及预防

 造成溺水事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心里原因; 指怕水, 心情紧张, 一旦意外时, 就惊慌失措, 动作慌乱, 四肢僵直等导致溺水。

 生理原因; 指体力不支、 饱食、 饥饿、 酒后等导致溺水; 病理原因; 指患有不宜在水中活动的疾病的人, 如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 癫痫病等下水后引 起病发导致溺水。

 六、 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情况; 不小心从池边、 岸边等处落入水中, 在水中滑到后, 站立不起来, 身上的浮具脱离或破裂漏气, 沉入水中, 突然呛水, 不会调整呼吸, 冒险潜水, 被溺水者紧抱不放的其他游泳者。

 七、 救生员值岗 时对水面的观察方法;

 扫视法; 救生员 对自 己责任区的左右、 远近进行直线的观察。

 环视法; 救生员 对自 己负责区以某一点为起点, 进行圆周、 不间断的观察。

 跟踪法; 救生员 对自 己负责区游泳技术不佳者应进行重点的跟踪观察。

 救生员观察区域的划分; 便于救生员观察, 以及相互交叉观察和补漏, 消除观察盲区和死角。

 八、 标准游泳池观察区域的划分;

 直线切割法; 根据各救生岗 位位置观察分工的要求, 用直线将全池的水域面积平均切割成几个长方形水域, 分别为个岗 位的主责任区。

 对岸救生岗 位和旁边救生岗 位主责区近端二分之一的水域为次责区。

 弧形切割法; 以每个救生岗 位为圆心, 以十米或十五米为半径切割水域, 其水域即为各救生岗 位的主责区。

 如果将主责区的半径再延长五米或十米切割的水域, 则次水域为各岗 位的次责区。

 九、 赴救技术; 分池岸赴救和水中赴救。

 池岸赴救是指救生员在岸边利用水域现场的救生器材如; 救生圈、 竹竿、 绳子等对较清醒的溺水者进行施救救生技术。

 水中赴救包括入水、 游泳、 接近、 解脱、 拖带、 上岸、运送、 现场急救等。

 入水; 是指发现溺水情况时, 迅速跳入水中的一项专门技术。

 入水分为跨步式、 蛙腿式、 鱼跃式、 救生员可根据当时情况采用合理的入水方式。

 游泳; 救生专用游泳技术有踩水、 反蛙泳、 侧泳、 潜泳、仰泳、 和爬泳。

 接近; 接近是指救生员及时靠近并有效控制溺水者的一项专门技术。

 接近分为背面接近、 侧面接近、 正面接近、 在接近时救生员应与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并在接近后尽可能的从逆水者背后动作, 以确保自 身安全。

 主; 详细解说 解脱; 解脱是救生员采取合理的技术动作及时解除溺水者的抓包, 解脱方法主要有; 转腕、 扳手指、 反扭关节、 腿击等。

 注; 详细解说

 拖带; 拖带是指救生员徒手在水上运送溺水者的一项专门技术。

 夹胸拖带法; 夹胸拖带法适宜于身材高大、 臂长、 体力较好的救生员。

 技术; 救生员左臂由溺水者的左肩上穿过,

 上臂和肘紧贴溺水者胸部, 左腋紧贴溺水者左肩, 左手抄于溺水者的右腋下, 并将此作为拖带的用力点。

 在运送过程中,救生员的左髋顶住溺水者的腰背部, 保持水平位置, 便于拖带, 救生员可根据技术特长, 采用蛙泳腿或侧泳腿技术。

 托双腋拖带法; 拖双腋拖带法比较省力, 易于控制溺水者。

 技术; 救生员双手拖住溺水者的双腋下, 稍含胸收腹,用反蛙泳技术进行拖带。

 拖枕拖带法; 救生员拖住溺水者的后脑(枕部)

 , 采用侧泳或反蛙泳游近。

 双手拖颌拖带法; 拖住溺水者的颌骨处, 使溺水者的口鼻始终保持在水面上, 用反蛙泳技术游近。

 十、 上岸; 上岸是指救生员将溺水者拖救起水的一项专门技术。

 运送; 运送是指救生员将溺水者送至现场急救室或临近医院的一项专门技术, 运送有肩 背、 急救板等方法。

 十一、 现场急救(心肺复苏)

 ; 现场急救是游泳者在游泳时发生意外事故, 救生员在医务人员尚未来到之前, 对溺水者进行现场急救的基本技术。

 现场心肺复苏必须严格掌握的基本抢救方法及步骤; 1、判断意识—2、 高声呼救—3、 急救体位(仰卧位)

 —4、 打开气道—5、 人工呼吸—6、 人工循环—7、 紧急止血、 —8、 保护脊柱 三步气道开发法; 头后仰、 抬下颌和张口 三步。

 在畅通呼吸道、 判断溺水者无呼吸后, 即应做口 对口人工呼吸。

 注意事项;

 1、

 在做口对口呼吸时, 应先查明口 腔中有无血液, 呕吐物或其他分泌物, 若有这些物体、 异物应先尽量排除。

 2、

 口对口呼吸时, 可先垫上一层薄的织物。

 3、

 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大于 1200ML 可造成胃大量充气。

 4、

 吹气时应暂停按压胸部。

 5、

 儿童吹气量视年龄不同而异, 以轮廓上台为确

 6、

 每按压胸部 15 次后, 吹气 2 口, 即 15; 2(儿童)

 、 成人每按压 30 次后, 吹气 2 口, 即 15; 2. 7、

 有脉搏呼吸者、 每五秒钟吹气一口(10—12 次每分钟)

 8、

 胸外按压方法; 按压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9、

推荐访问:救生员培训教材 救生员 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