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魏晋:陶渊明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5篇,供大家参考。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篇1
魏晋: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序译文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正文译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孩子们欢快地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锄草耕种;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篇2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把握辞中淡远潇洒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头脑中能浮现诗人的形象。
2.辞的体裁特点。
3.积累文言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辞的特点,进一步领会诗人的感情及志向。
2.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重点字词。
2.课文的思想内容:陶渊明的归隐情怀。
教学难点:1.让学生掌握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字词。
2.让学生体会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真正原因。
教学方法:诵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辞”的特点。2、朗读课文。3、学习序以及文章第一段。
一、导入新课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篇3
1 耕植不足以自给:耕:耕田。植:植桑。以:来。给:供给。
2 幼稚盈室,缾无储粟:幼稚:指孩童。盈:满。缾:同”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bèng)、瓮之类。
3 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资:凭借。术:这里指经营生计的本领。
4 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
5 脱然:轻快的样子。有怀:有所思念(指有了做官的念头)。
6 靡途:没有门路。
7 会有四方之事: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会:适逢。四方:意为到各处去
8 诸侯:指州郡长官。
9 家叔:指陶夔(kuí),当时任太常卿。以:因为。
10 见:被。
11 风波:指军阀混战。静:平。
12 惮:害怕。役:服役。
13 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
14 眷然:依恋的`样子。归欤(yú)之情:回去的心情。
15 何:什么。则:道理。
16 质性:本性。矫厉:造作勉强。
17 切:迫切。违己:违反自己本心。 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
18 尝:曾经。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
19 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
20 怅然:失意。
21 犹:仍然。望:期待。一稔(rěn):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
22 敛裳:收拾行装。宵:星夜。逝:离去。
23 寻:不久。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
24 情:吊丧的心情。在:像。骏奔:急着前去奔丧。
25 仲秋:农历八月。
26 事:辞官。顺:顺遂。心:心愿。
27 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篇4
张郁钦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文法系,湖北武汉430081)
摘 要:本文简述了陶渊明的生平,并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二个方面分析了《归去来兮辞》所体现的特点。
关键词:赏析《归去来兮辞》;
中图分类号:T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89002-0077-04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他,兮辞》,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初回到
序文说,自免去
。。宋韩子苍认,萧统的说法不可靠(见李焕《注笺陶渊明集》卷五所引)。陶渊明到底为何辞官归田?朱自清的说法是比较有说服力
家里以后的作品。前面有序,说明诗人出仕和归的,他说“:督邮之事,殆非虚构,而谓以此去职,则
田的原因,联系诗人的经历和作品来细续序文,我史家长大之词;妹丧固是实情,然亦去志久决,故
(见们就能了解渊明的思想和这篇作品的深意。借此急求自免,庶有词以对亲友及执事都耳”
)。在朱自清看来“诗人为什么要出仕?序文回答说因为“家贫”《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不肯
耕田种桑都维持不了一家的生活,谋生无计,这才束带见督邮”和“奔程氏妹之丧”这两件事对陶渊听从“亲故”劝告“出家”,出仕。序文讲的这些话是实情,萧统的《陶渊明传》说“: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渊明二十九岁时开始作官,官职就是这“州祭酒”,作这区区小官是因为“家贫”。渊明五十三岁时写《饮洒》诗,回忆自已出仕的原因是“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从这些记载看,陶渊明出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贫”,出仕,那就是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大济苍生”,唯恐此生无所作为“,四十无闻”。这种建功立业的心情十分迫切,即使在他归田的头一年还急于事功,志在千里:“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即然苦于长饥而投耒学仕,为何又不肯久在官场呢?这就要对他辞官归田的原因作合乎情理的分析。萧统《陶渊明传》里是这样说的:“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日‘: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人接受”,认为符合渊明的思想性格。可惜,萧统的说法在渊明的作品里找不到印证,而且,萧统说的不见督邮“即日解绶去职”,与《归去来兮辞》的序文相抵触。
收稿日期:2009-04-19
),男,湖北大悟人,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文法系讲师。作者简介:张郁钦(1963―
明的辞官都是有影响的,起了催化作用,但不是渊
明辞官的主要原因,序文里说“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而且打算在秋熟以后“敛裳宵逝”。可见渊明的辞官这举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却志久决”。再说,渊明的“眷然有归欤之情”不自彭泽为官之日始,他历来对官场都是厌倦的。二十九岁时“起为州祭洒”,由于“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三十六、七岁时渊明在桓玄手下做官,但他很不安心,也是“眷然有归欤之情”,他唱道:“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四十岁进的渊明在刘裕手下任军职,感到作官极不自由“,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他想过鱼鸟那样自由的生活,所以他下决心说“: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四十一岁时,渊明先在江州刺吏刘敬宣那里作参军,所在彭泽作县令,在参军任上,他的“归欤之情”十分强烈,高唱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由上可知,渊明的最后辞官不是偶然的行动,是他厌倦官场的必然结果,恰如朱自情说的“去志久决”。渊明的内心是矛盾的,为了生计
―77
―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篇5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推荐访问:归去来兮 翻译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及原文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及注释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一一对应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全文一句一句翻译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手写图片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及原文及注释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版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手写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及拼音 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和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