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全文),供大家参考。
终身教育 一、 终身教育的含义 :“终身教育” 这一术语自 1965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
正式提出以来, 短短数年, 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 近 30 年来关于终身教育概念的讨论可谓众说纷纭, 甚至迄今为止也没有统一的权威性定论 现代教育思想达到共识|:
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 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 既有学校教育, 又有社会教育; 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
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 是人自发地、 主动的、 持续的教育过程; 突破时间、 空间的限制, 涉及人的思想、 智能、 个性和职业等方面的内容, 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
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
二、 终身学习的意义 终身教育的提出和实施, 对于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 它使教育获得全新的诠释, 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 彻底改变了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两个阶段的观念。
其次, 它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改变将学校视为唯一教育机构的陈旧思想, 使教育超越了学校教育的局限, 从而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个空间。
再次,它引发了教育内容和师生关系的革新。
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 而应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精神, 学习者不仅要学习已有的文化, 更要培养个人对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性。
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将发生根本变化, 代之以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开放式的关系。
最后, 它的多元化价值标准, 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 三、 终身教育的实现方式 1 、 按照教育阶段分为:
婴儿、 幼少年、 青壮年、 中年、 老年五大阶段。
2、 按照教育方式分为: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成人教育)
三种教育方式, 三种教育方式在个体终身学习实践中的体现。
3、 按照教育体制又分为:
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小学)、 中等教育(中学)、 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五个教育阶段; 其中中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
初级中学、 高级中学; 高等教育有三种教育方式分别为:
普通高等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 四、 终身教育的特点
1. 终身性。
这是终身教育最大的特征。
它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 把教育看成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 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 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
既包括正规教育, 又包括非正规教育。
它包括了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
2. 全民性。
终身教育的全民性, 是指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包括所有的人, 无论男女老幼、 贫富差别、 种族性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员达贝提出终身教育具有民主化的特色, 反对教育知识为所谓的精英服务, 是具有多种能力的一般民众能平等获得教育机会。
而事实上, 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都要学会生存, 而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 因为生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 会生存必须会学习, 这是现代社会给每个人提出的新课题。
3. 广泛性。
终身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也包括社会教育。
可以这么说, 它包括人的各个阶段, 是一切时间、 一切地点、 一切场合和一切方面的教育。
终身教育扩大了学习天地, 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4. 灵活性和实用性。
终身教育具有灵活性, 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 可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
学习时间、 地点、 内容、 方式均由个人决定。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
五、 世界各国家终身教育的实践
终身教育理论确立以来, 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目前许多国家的政府把终身教育作为本国的教育改革的总目标, 努力把终身教育纳入规范化渠道, 并以终身教育的原则来改组、 设计自己的国民教育体系, 试图建立一个从幼儿园到老年大学、 从家庭教育到企业教育的全面实施终身教育的终身教育大系统。
1 . 制定终身教育的法规。
不少国家通过立法, 从法律上确立终身教育理论为本国当今和今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如日本在 1 988 年设立了终身学习局, 并于 1 990 年颁布并实施《终身学习振兴整备法》。
美国则在联邦教育局内专设了终身教育局, 并于 1 976 年制定并颁布了《终身学习法》。
法国国民议会在 1971 年制定并通过了一部比较完善的成人教育法《终身职业教育法》, 而且还在 1 984 年通过了新的《职业继续教育法》 对一些问题作了补充规定。
韩国则于八十年代初把终身教育写进了宪法, 并开始实施终身教育政策。
联邦德国、 瑞典、 加拿大等许多国家也针对终身教育颁布了 相应的法律。
我国 2005年《福建省终身教育条例》 颁布, 成为中国内地第一部终身教育地方性法规, 2011 年 1 月 5 日《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 正式颁布, 2012 年 9 月 28 日《太原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 颁布 。
2. 把成人教育纳入终身教育的大体系中。
1976 年内罗毕会议通过了《关于发展成人教育的建议》, 建议提出:
成人教育是包含在终身教育总体中的一部分; 教育决不仅限于学校阶段, 而应扩大到人生的各个
方面, 扩大到各种技能和知识的各个领域。
在这种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各国政府把成人教育看成推动终身教育进程的先导, 高度重视成人教育, 通过制定法律来保障成人教育的发展。
1 976 年, 挪威在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成人教育法, 把成人教育视为终身学习体制的基础, 促进了成人教育各领域间的协调合作。1 982 年韩国制定了社会(成人)
教育法, 提出了社会(成人)
教育制度化。
联邦德国 1973 年通过的教育计划把成人教育列为与普通教育的初、 中、 高等三种教育并列的第四种教育。
许多国家为了保障成人教育的实施, 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 如:
在入学条件上采取灵活的政策; 带薪教育休假制度; 经济援助; 开设成人学分累计课程等。
3. 改变学校的封闭结构, 向社会开放。
改变学校的封闭结构, 形成开放的弹性的教育结构, 是各国推行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重大的实践。
日本在 1 995 年召开了由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组成的“终身学习审议会”, 会中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向社会敞开大门, 广泛吸收在职成人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学习。
日本的成人大学已经被纳入大学计划, 一些高级中学还举办开放讲座, 使高中向社区开放, 发挥学校的文化中心作用。
在美国, 特别是 60 年代以后, 以设区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学院被大力发展起来, 其对成人的开放性达到了几乎没有什么限制的地步。
很多大学都成立了大学开放部, 开展对“非传统型学生”的教育活动。
英国也有开放大学和大学的成人教育部, 提供成人教育。
在欧洲的许多国家, 大学通过公开讲座、 成人教育中心、 函授等形式为人们提供继续教育和回归教育的机会。
4. 开发各种社会教育渠道。
多国家有意识地把文化组织、 社区组织、 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部门纳入终身教育系统, 充分利用社会各种具有教育力量和教育价值的资源和设施, 使教育社会一体化。日本在 1 988年提出了“向终身教育体系过渡”的建议, 发展社会教育团体, 建立学习信息网, 建立家庭、 社会、 学校教育一体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将文化会馆、 图书馆、 博物馆、 活动中心等各种科学文化设施都纳入教育的范畴。
美国的监狱、 工会、 军队、 医院等许多非教育性的机构也积极从事成人教育。
许多公司也定期向员工提供培训。
虽然, 各国在终身教育这个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总体来看, 终身教育在世界各国都还处于实践阶段, 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建立起完整的终身教育制度。
六、 终身教育对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1 .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该牢牢竖立终身教育的思想。
终身教育是一种知识更新、 知识创新的教育, 终身教育的主导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 去更新、 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 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的能力, 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 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 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 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 提高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
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 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
设想如果一个老师他自己的思想观念、 知识结构从始至终都是一成不变的, 他如何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中小学首先应该抓好对教师的培训, 教师自己也需要端正态度, 不断进行学习, 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2. 其次, 中小学教育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 掌握学习的方法, 竖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普通中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 这种基础就包括了终身教育的基础。
以往人们把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 认为终身教育只是非正规教育或是成人教育的任务。
这是很大的误解。
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 体现这种理念的教育体系就是终身教育体系。
它贯穿人的一生, 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
普通教育不仅要为人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而且同时也负担着继续教育的任务。
七、 关于终身教育的途径,
(一)学会如何学习是终身教育的基础。
我们认为, 学校教育的目的, 不应专注知识的提供与一技之长的培养, 而应重在终身学习者的培养, 即注重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 方法、 技能与习惯的养成, 使其离校后仍能终身不断学习, 知识能力永远处在提升状态之中。
就象夏区长昨天在开幕式上提到的, 要:
学会学习、 善于学习、 享受学习。
(二)成人在职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主要途径。
成人在职教育首先要树立“工作学习化, 学习工作化” 的理念。
成人教育不仅仅是完成学历教育, 而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创办若干专 业, 或者由高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各种研修班、 培训班等。
近年来, 许多高校都创 办了成人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 至今已成为高等教育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一个重要 的办学形式, 而且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不少高校还走出校门 , 通过与政府部门、 企事业单位联系, 深入调查研究, 建立了政、 企、 学结合和产、 学、 研结合的新形式,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为在职人员创造了许多灵活多样的终生学习的机会, 也为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及企业的技术改造作出了贡献。
(三)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涉及范围最广的重要途径。
社区是具体实施终身学习的主要阵地, 社区教育要为实施终身学习提供支持。
社区教育的重点要为终身学习提供真诚服务, 并实现运作理念的三大转变:
由“教育施予” 转为“学习服务”; 由“学校教育” 转为“社会教育”; 由“教化”、“塑造” 转为“因势利导”。
社区教育工作, 除了发挥社区自身的功能与作用外, 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工作:
1 、 利用多元形态的高等教育机构, 根据社区的需求与特点, 开展社区教育工作。
目前来看, 电大, 已初具规模; 交大、 华师大等市外大学及宁波本地的一批大学通过函授、 电脑网络实施远程教学, 当前发展势头也很旺盛。
我想, 随着电视、 电脑等普及, 开放式远程教育将是未来学习型城市中的一个重要支柱,我们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2、 利用社会力量及其它办学培训机构, 进一步做好社区教育工作。
运用社会力量等举办各种补习学校、进修学院以及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是推进终身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
3、 发展与加强企业教育培训。
现在, 各行业、 企业集团、 大公司大都建有本行业特色的教育培训中心或者培训部。
随着学习型企业的普及, “企业唯一持久的优势, 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好” 的观念深入人心。
4、 开放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组织, 资源共享, 形成合力, 发挥文化体育设施的学习功能。
在这方面, 如校舍、 运动场、 机房、 图书馆等教育资源的开放与运用, 我感觉我们还做得远远不够, 还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时, 还要整合终身学习的信息网络, 要把有关的学习教育信息及时、 畅通地传送到大众手里, 使愿意学习者都能从中把握机会。
5、 发展并利用各类学习型组织。
创建学习型城市, 必须持续而深入地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的普及与提高。
社区教育、 终身教育, 应该结合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普及与提高展开工作。
6、 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 寓教于乐, 充分发挥文化体育活动的育人功能。(图片:石矸街道
“感恩” 主题教育与剑桥少儿英语课外活动的一些资料)
7、 关注弱势群体的终身学习。
弱势群体, 是社会上需要特别照顾的市民。
为保障他们的学习权利, 必须加强特殊教育、 开办各种再就业培训, 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条件, 同时, 建立、 扩大帮助弱势群体终身学习的志愿者队伍, 加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提升生活质量。
存在的问题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 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 观念陈旧, 认识缺位:
继续教育作为一个概念传入中国到获得初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