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步骤认识退档、滑档1、退档在认识退档之前,先认识一下院校的投档规则。我国高校的投档比例一般都是在105%-120%之间,也有极少部分高校的投档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志愿填报步骤3篇,供大家参考。
高考志愿填报步骤篇1
认识退档、滑档
1、退档
在认识退档之前,先认识一下院校的投档规则。我国高校的投档比例一般都是在105%-120%之间,也有极少部分高校的投档比例是100%。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学校计划招生100人,在调档的时候会调取105-120名学生的档案,这其中有5-20人是计划外的,因为平行志愿录取是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所以这5-20人都是排在队伍的最后。
在专业录取时,前面的100名中除了极少数人因单科成绩不足或身体条件不符合等原因被退档时需要从这些“计划外”考生中补齐名额,其余的基本都会被退档。
2、滑档
填报的几个志愿没有一个能达到院校投档线的,将会直接滑档进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造成退档、滑档原因及预防对策
1、政策性落榜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
①“边缘生”尽量选择那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
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
③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
④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预防对策:考生填表时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严格按志愿顺序填写;各种材料要真实客观;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对二次。有的地方是先填写纸质版志愿表,再由学校输入系统打印正式表。考生签名即生效不能再修改。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所选专业的标准
预防对策: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4、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达不到该专业录取要求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等。
预防对策: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对于相关科目的要求。
5、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
预防对策: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和高校的招生简章。
6、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
预防对策:
①参考该校连续三至五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
②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7、过高估计自身实力,只选“三热”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填报志愿时要拉开梯度。
8、不重视提前单独招生院校
单独招生分为单独招生录取院校和自主招生两大类。单独招生院校比较特殊,对考生特长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包括体育类,艺术类和高职单招,也有不少较好的特色专业。自主招生类院校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但对优生群体来说,增加了录取的机率。
预防对策:建议填报此类院校,扩大院校与专业的选择范围
9、忽视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特别是有不少第二批次学校的特色专业在全国都赫赫有名,录取分数会比本一线还高。
预防对策:重视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10、过分重视专业
不服从调剂,这是“高分落榜和进档后被退档”的主要因素。
预防对策:
①专业志愿一定要“服从调剂”。
②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
11、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退档
预防对策: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二是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12、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预防对策:立足长远,扩大录取机率。省外院校录取人数少相对报考的人数也较少。
13、考生定位不准,所报院校总体“扁平”,造成滑档
预防对策: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间要有梯度。每个志愿顺序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在选择时一定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如果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个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导致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造成整体滑档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问题。也有的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学校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
高考填志愿注意事项有哪些
1、要重视抓早度,不要轻视赶晚
以本科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报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虑5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备选学校,这样就可能达到15-20所。
考生及家长需要对这些高校有个大致的了解,需要把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的内容加以解读,吃透、读懂、弄通,需要掌握这些学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简称校线),并测算出当年大致的校线,等等。
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因此,希望家长和考生一定要重视高考志愿填报,早作准备,不要等到考试完了以后再抓,那样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2、要分清主次,不要包办代替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己经验丰富,对于高考志愿填报也当仁不让。其实这是很不合适的。首先,考生大多十七八岁,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对社会,尤其是对自己想上什么学校及专业,有一定的认识。
其次,高考志愿填报的目的是上大学——读书。而这个书是由考生去读,如果他不认可、不感兴趣,是不利于他学有所成的。所以在志愿填报这个事关孩子理想与前途的事情上,应该以考生为主,家长只起参谋、辅助的作用,绝不能越位,更不可包办代替。
3、要有理有据,不要凭想当然
高考志愿填报是关系考生命运和前途的终身大事,可现实中还有些考生及家长跟着感觉走,仅凭想当然、靠道听途说就完成了志愿填报。
首先,要了解学校的“前世今生”,全面客观地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其次,要从学校的内涵上去识别大学 高考志愿。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等等。
因为文理均衡可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重点学科是职能部门对学科的认可度,院士、长江学者、教授的水平和数量是大学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就业率高、就业层次和就业地域这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去向。
高考志愿填报步骤篇2
根据《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编制办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全省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的通知》(苏教师〔20xx〕4号)精神,20xx年,在“提前录取本科院校”中新增“全省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简称“乡村教师计划”;对于户籍在有乡村教师计划的县(市、区)的考生,可填报本县(市、区)乡村教师计划院校志愿。在提前本科批次,依据志愿,对符合条件的考生进行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根据省卫计委、省教育厅等六部门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通知》(苏卫科教〔20xx〕21号)精神,20xx年起,继续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简称“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安排在本科第二批和高职(专科)批次招生。对于户籍在有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的县(市、区)的应届考生,可填报本县(市、区)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院校志愿。在本科第二批和高职(专科)批次,依据志愿,对符合条件的考生进行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高考志愿填报步骤篇3
了解大学和专业情况:在填报志愿前,考生应该充分了解大学和专业的情况,包括学校排名、专业设置、教师队伍、学校历史、学术研究和教学情况等方面的情况。
评估自身情况并确定志愿方向:考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和大学拟录考生平均分以及专业需求量等因素,确定自己的目标大学和专业,踏实考虑自己定位的具体情况,不要盲目随意涉足。
合理设置志愿顺序: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结合自身的成绩和大学、专业的招生政策,科学合理的设置自己的志愿顺序,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安排。
填写备选志愿: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预留3-5个选项作为备选志愿,以备后续采取补选或调剂的情况。
提交志愿和备选志愿信息并认真审核:考生在提交志愿和备选志愿信息时,一定要仔细核对信息并进行认真审核,保证填写信息的准确性,避免答题误差和数码错误导致自主填报志愿失败。
注意填报时限:考生一定要注意填报的时限。按照省市招考委员会和高校招生考试部门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志愿信息和备选志愿信息。
填好高考志愿,前程阳光灿烂。点击蓝字测试你能上什么大学吧!
推荐访问:高考 填报 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步骤视频 高考志愿填报步骤详细教程 高考志愿填报步骤图解 高考志愿填报步骤流程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步骤 2023河北省高考志愿填报步骤 河北高考志愿填报步骤 福建高考志愿填报步骤 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步骤 2023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