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6篇【完整版】

时间:2023-09-04 11:25:06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六年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童年》第二章(节选)①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②后来从姥姥那儿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六年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6篇

小学六年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1

《童年》第二章(节选)

①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②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强烈要求姥爷分家。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他们分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他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她本应该得到的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结婚而被扣下了。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翻了天。

③我们刚到这里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跳了起来,______,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______。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______:“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④姥姥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⑤“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的高,震耳欲聋的。

⑥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______,一声不吭。

⑦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 吟着。

⑧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哭,挺着大肚子的娜塔莉娅舅妈拼命地喊着、劝着,我母亲把她给拖走了,永远乐呵呵的麻子脸保姆叶夫根尼娅把孩子们赶出了厨房。

⑨战争一开始,我就跳到了炕上,又好奇又害怕,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姥姥用铜盆里的水给雅可夫舅舅洗脸上的血迹,他哭着,气得直跺脚。姥姥痛心地说:“野种们,该清醒清醒了。”姥爷把撕破的衬衫拉到肩膀上,对着姥姥大喊:“老太婆,看看你生的这群畜生!”姥姥躲在角落里,号啕大哭:“圣母啊,请你让我的孩子们懂点人性吧!”

⑩我一翻身把熨斗碰掉了,稀里哗啦地掉进脏水盆里。姥爷一个箭步扑过来,把我拎起来,死盯住我的脸,好像第一次见到我似的:“谁让你在这儿的?是你 妈妈吗?”“我自己。”“胡说。”“不是胡说,是我自己上去的。”他指了一下我的额头,把我扔在了地上:“活像你爹!快滚!”我飞快地逃出厨房。不知道为什么,姥爷那双尖利的绿眼珠儿老是盯着我不放,我非常怕他。

1.【整体感知】张明想给这个“精彩片段”拟写一个小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  B.两个舅舅为琐事吵翻了天

C.两个舅舅为分家大打出手  D.姥爷把我赶出了厨房

2.【解读信息】第③自然段和第⑥自然段中的横线上缺失了对人物神态动作的细节刻画,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下面的语句还原到横线上。(把序号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A.背冲着大家  B.公鸡打鸣一样地叫  C.狗一般地龇出了牙  D.俯身向前

3.【评价鉴赏】如果没有上述这些细节的描写,故事情节也是完整的,作者加上这些描写,有哪些好处呢?请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读信息】张明要向同学复述“精彩片段”讲的这段故事,他应采用的阅读方法是(  )。

A.重点关注文中对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把握每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B.主要关注片段中人物的语言描写,把握人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C.主要关注片段中的故事情节,梳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参考答案

1.C

2.D C B A

3、示例:这些细节描写,既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将人物刻画得更加生动,又突出了在姥爷的家里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十分紧张,互相之间充满了仇恨。

4.C

小学六年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2

《巴黎圣母院》作者 法 雨果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一、填空题。

1.《巴黎圣母院》是___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谁)的作品。

2.《巴黎圣母院》中最丑陋的敲钟人名叫____________。

3.这本书以一四八二年的“____________节”起篇。

4.经常在广场上跳舞的吉卜赛姑娘名叫____________。

5.公爵小姐叫他的表哥请广场上正在跳舞的爱斯梅拉达到房子里来,趁爱斯梅拉达忙时,百合花小姐将山羊引到一旁,想知道爱斯梅拉达所说的秘密,看山羊拼写“____________”,生气不已而晕倒。

6.弗比斯在与爱斯梅拉达约会时被____________用匕首刺伤。

7.____________(谁)冒死在刑场上救下爱斯梅拉达。

8.在接受了笞刑之后,卡西莫多面临的将是一个小时的示众。他用失望的眼睛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但人群中依旧只有嘲笑和咒骂。这时,____________却给他送上了水。

9.一天晚上,副主教摸索着来到了爱斯梅拉达的身边,他想占有她。爱斯梅拉达奋力挣扎,情急之下吹响了卡西莫多送给他的____________。

10.吉卜赛女郎身边的“佳丽”是一只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副主教说:“这个将毁来那个。书籍将毁灭( )。

A.建筑B.寺庙

2.丑聋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 )收养。

A.甘果瓦B.克洛德?弗罗洛

3.《巴黎圣母院》中作者把( )这个人物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让她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

A.爱斯梅拉达B.百合花

4.( )虽然外表丑陋,但他的内心还是很善良。

A.弗比斯B.卡西莫多

5.因为不忍心看见一个无辜者被处死,爱斯梅拉达接受诗人( )做自己名义上的丈夫,以保全他的生命。

A.甘果瓦B.克洛德?弗罗洛

6.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有个弟弟,名叫( )

A.卡西莫多B.约翰

7.愚人节的晚上,克洛德指使( )去抢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被国王卫队撞上。

A.甘果瓦B卡西莫多

8.《巴黎圣母院》讲述的是五百多年前法王( )统治时期的历史。

A.路易十一B.路易十三

9.最后的流浪汉暴 乱,是冲着( )而来的。

A.大 法官B.国王路易十一

10.“一个大脑袋,红棕色头发竖起;两个肩膀之间耸着一个偌大的驼背,与其相对应的是前面鸡胸隆凸;大腿与小腿,七扭八歪,不成个架式,两腿之间只有膝盖才能勉强并拢,从下面看去,活像两把月牙形的大镰刀……”这段话描写的是( )

A.卡西莫多B.甘果瓦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克洛德叫甘果瓦代替爱斯梅拉达死,而甘果瓦不愿意,他便想出流浪汉突袭计划。( )

2.当爱斯梅拉达跪在圣母院门前快要执行绞行时,卫队长弗比斯把爱斯梅拉达救了出来( )

3.卡西莫多亲手把克洛德从高耸入云的钟塔上推下,使他摔得粉身碎骨。( )

4卡西莫多最后拥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殉情了。( )

5.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充满了现实生活中所不可能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体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

6.弗比斯在与爱斯梅拉达约会时被克洛德用匕首刺死。( )

7.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被副主教陷害、被卡西莫多救助最后难逃绞刑的命运,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

8.对流浪艺人恨之入骨的修女与爱斯梅拉达因互相珍藏的小鞋子而得以母女相认。( )

9.卡西莫多外表丑陋无比,但他心地善良。在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就是爱斯梅拉达的守护神。( )

10.临刑前,克洛德以生为条件引诱爱斯梅拉达就范,爱斯梅拉达答应了他的要求。(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法 雨果

2.卡西莫多

3.狂人节

4.爱斯梅拉达

5.弗比斯

6.克洛德?弗罗洛

7.卡西莫多

8.爱斯梅拉达

9.口哨

10.山羊

二、选择题。

1A 2B 3A 4B 5A 6B 7B 8A 9B 10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学语文六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女生日记》作者杨红樱 作家出版社

一、填空题。

1.女生日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班级中的____________同学说话有点结巴。

3.南柯梦和“小魔女”竞争参加班级奥数代表队,最终____________赢了。

4.____________给南柯梦带来的祛痘特效药。

5.冉冬阳的生日是____________。

6.冉冬阳心爱的布娃娃叫____________。

7.梅小雅的爸爸是____________(什么工作)。

8.《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是《____________》。

9.1月22日是冉冬阳____________第一天。

10.玩具拍卖会上,____________买了冉冬阳的布娃娃。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1.女生们最不喜欢的一项学校规定是( )。

A.不许迟到B.不许吃零食C.剪短发D.穿校服

2.新学期开学,( )转学了。

A.梅小雅B.南柯梦C.古龙飞D.冉冬阳

3.为帮小雅妈妈攒够做生意的钱,冉冬阳和吴缅最先想到的办法是( )。

A.打工B.向爸妈要C.炒股D.卖玩具

4.( )的妈妈和冉冬阳的妈妈是大学同学。

A.南柯梦B.吴缅C.梅小雅D.赵晓薇

5.罗老师在教师节向我们索要的礼物是( )。

A.一束花B.一个发卡C.一封信D.一块表

6.冉冬阳给莫欣儿的生日礼物是( )。

A.一张贺卡B.一本书C.一个风铃D.三只松鼠的棕色树洞(艺术品)

7.( )没能当选男生们心中班级的“小龙女”队。

A.冉冬阳B.刘杨惠子C.沙丽D.莫欣儿

8.冉冬阳妈妈的同学周小蓉现在( )。

A.在工厂上班B.是医生C.卖菜D.是教师

9.为了在南柯梦和刘杨惠子之间选个同学参加班级“奥数队”,舒老师的办法是( )。

A.拔河B.同学选举C.做10道奥数题D.做20道奥数题

10.生日那天,冉冬阳拿着爸爸给的100元买了( )。

A.一本书B.一个布娃娃C.一件衣服D.12朵粉色康乃馨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罗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数学。( )

2.我们称舒老师“乖乖兔”。( )

3.南柯梦最喜欢说“酷”。( )

4.妈妈生冉冬阳时是剖腹产。( )

5.圣诞节是12月25日。( )

6.元旦联欢会上吴缅抽到的是莫欣儿的礼物。( )

7.冉冬阳把罗老师的寄语卡收藏在衣橱里( )

8.冉冬阳和爸妈去海南过春节了。( )

9.情人节这天,冉冬阳买了一件泳衣,莫欣儿买了一瓶香水。( )

10.书中小学毕业考试的时间是6月21日。(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杨红樱 2.马加 3.“小魔女”(刘杨惠子) 4.刘杨惠子

5.12月22日 6.南茜 7.出租车司机 8.《我心永恒》

9.减肥 10.莫欣儿

二、选择题

1.C 2.A 3.C 4.D 5.C 6.D 7.B 8.C 9.D1 0.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书目:《季羡林散文选集》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一、填空:

⒈季羡林,当代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专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____________”。他的散文,____________而不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失____________。

⒉季羡林在《读书治学写作》一书中集中道出了学人的人生三维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春归燕园》中季羡林引用了____________国浪漫诗人____________的两句诗____________,表达春天还会来临的思想。

⒋季羡林的散文集《____________》获1998年全国新闻一等奖。

⒌季羡林认为,文学艺术的精髓在于____________,他的散文是他的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他的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从描写“____________”出发。

⒍季羡林在《____________》文中提及在北京生活了四十年,但在黎明前从未到广场上看过清洁工人劳动的场景。

⒎季羡林是一位坚定而忠诚的爱国者,2004年3月,93岁的季美林通过《人民日报》寄语全国的中小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⒏因为季羡林是个外面冰冷而内心极热的人,所以友人送他一个绰号:____________《三个小女孩》

⒐季羡林在《黄昏》一文中引用李商隐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叹黄昏不能久留。

⒑季羡林在《佛教圣迹巡礼》中提到中国唐代商僧玄奘九死一生到印度,回国后完成的名著《____________》,给当时的印度留下极其着实的记载。

二、选择题:

⒈季羡林是哪省人?( )

(1)山东(2)山西(3)南京(4)北京

⒉季羡林散文中提到的“Wala”是什么?《Wala》( )

(1)一条狗(2)一个人(3)一只猫(4)一只鹦鹉

⒊季羡林作品《春满香园》写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色?( )

(1)上海(2)南京(3)北京(4)山东

⒋季羡林作品《难忘的一家人》中普拉萨德是哪里人?( )

(1)东京(2)哥廷根(3)巴基斯坦(4)印度

⒌季羡林作品《枸杞树》一文中写提的是哪儿的枸杞树?( )

(1)山东(2)上海(3)南京(4)北平

⒍下面哪篇文章不是季羡林的作品:( )

(1)《春满香园》(2)《春归燕园》(3)《故乡》(4)《火车上观日出》

⒎季羡林作品《春城忆广田》中的春城指的是:( )

(1)云南(2)昆明(3)广州(4)桂林

⒏季羡林在《西谛先生》中提及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谁的诗句?( )

(1)杜甫(2)陆游(3)李白(4)王安石

⒐季羡林在《那提心吊胆的一年》中提及教员休息常互问“你拿到了没有?”指的是什么?( )

(1)聘书(2)工资(3)课表(4)大字 报

⒑季羡林在《梦萦水木清华》中用八个字概括了当时清华的校风,“清新,活泼,民主,向上”,新生入学要过的第一关正是清华校风“清新活泼”的体现,这一关是什么?( )

(1)“拖尸”(2)“入水”(3)“撞墙”(4)“军训”

三、判断题:

⒈《忆章用》一文中,章用是季羡林的好朋友,也叫俊之。《忆章用》( )

⒉季羡林在哥廷根生活了十年,所以认为那里是自己的第二故乡。《重返哥廷根》( )

⒊在火车上观日出,季羡林的感受是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有变。《火车上观日出》( )

⒋季羡林在《年》一文中没有写过年时的情景。《年》( )

⒌季羡林特别爱黎明前的北京,主要原因是在黎明前没有哪里会找他开会,自己可以静下心拿起笔“文思”。《黎明前北京》( )

⒍贫困、单调、死板、固执是季羡林童年生活的写照,他小时连电影也没看过。《我的童年》( )

⒎季羡林觉得绿是庐山的精神,是庐山的灵魂,没有绿就没有庐山。《登庐山》( )

⒏季羡林认为代沟标志着变化,标志着进步,标志着人类前进,因此他赞美代沟。《赞代沟》( )

⒐季羡林散文结构追求的是起头与结尾是文章的关键部位,文章起头就必须立刻把读者的注意力牢牢捉住,让他非读下去不可。( )

⒑季羡林是佛学家,研究佛教,但从来不相信什么生死轮回,再世转生。(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⒈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学界泰斗;质朴;典雅;率真;睿智

⒉读书,治学,写作。

⒊英国、雪莱、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⒋《清塘荷韵》

⒌真实、身边琐事

⒍《黎明前北京》

⒎热爱祖国,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同伴和睦。

⒏铁皮暖瓶。

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⒑《大唐西域记》

二、选择题:

⒈(1) ⒉(2) ⒊(3) ⒋(4) ⒌(4) ⒍(3) ⒎(2) ⒏(1) ⒐(1) ⒑(1)

三、判断题:

⒈√ ⒉√ ⒊√ ⒋√ ⒌√ ⒍√ ⒎√ ⒏√ ⒐√ ⒑√

小学六年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3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yán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yǒu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大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公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注音或写汉字

长( )者  边缘( )  yán( )续  yǒu( )黑

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同义词

温柔——       粗壮——

3、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全文,请谈谈为什么老人“不识字”而“我”还要称他为“老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zhǎng yuán 延 黝

2、柔软(温暖) 硕壮

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下山了。

4、痛苦终于过去了。“倒霉”和“痛苦”可以充实人生,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这种人生是幸福、愉快的。(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温柔、包容、善良、助人为乐、幽默、睿智等。

6、因为在无奈下接近他,却发现在那里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更重要的是他给我做人的道理,使我认清了真正的世界。

7、他虽然不识字,但却懂得许多深奥的道理,而且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小学六年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4

另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同学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丽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男孩子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去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外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大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玛丽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吗?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但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有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丽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欢迎的明星之一。

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在教师里,小男孩在不同的窗子边看到怎样不同的景象?他的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你又怎样理解小男孩生活中那两扇窗子的含义。

2、“孩子,你开错窗户了,”联系上下问。理解玛利亚老师的这句话。

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4、生活中你有因为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而愁闷苦恼的时候么?谈一谈,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读完这篇文章,回想那件事你是否有了新的想法?

参考答案

1、*不同景象:从第一扇窗小孩看到的是小狗死后被埋葬的悲伤景象,从第二扇窗小孩看到的是一大片玫瑰花开得芬芳灿烂的欢快明媚的景象。*心情变化: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窗子的含义:“窗子”喻看待事物的角度及心态。“第一扇窗”喻消极悲观的心态,“第二扇窗”喻积极乐观的心态。

2、“开错窗户”是指看问题的心态和角度错了。不应该只看到自己自认为不如人的一面,而要认为让自己自卑的的一面也许正是自己的优点。

3、受到的启发:不要妄自菲薄,随便看清自己,要这样认为,我自认为不如人的地方,也许正视自己的闪光点,要对自己充满自信,放下思想包袱,乐观的对待人生。

4、*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当遇到不顺心之事的时候,开始确实有些气馁、灰心,甚至自卑,想自己真的没有用,什么事都办不好,什么都不顺。但我又一想,也许是老天有意让我今后成就大事,所以现在有意考验我,磨练我一下,其实它知道我能成功的。于是有恢复了信心,把事情做好了。*遇到挫折,不要气馁,不要放弃,不要认为技不如人,而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这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小学六年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5

大作曲家莫扎特还是海顿的学生时,曾和老师打过一次赌。

莫扎特说,他能写出一段曲子,老师准弹不了。

世界上竟会有这种怪事?在音乐殿堂奋斗了多年且早已功成名就的海顿岂能轻易相信。见老师疑惑不解的样子,莫扎特竟真的伏案疾书起来,很快便将一段曲谱交给了老师。海顿未及细看便满不在乎地坐在钢琴前弹奏起来。仅一会儿的工夫,海顿就弹不下去了,于是他惊呼起来:“这是什么呀?我两手分别弹响钢琴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位置呢?”

接下来海顿以他那精湛的技巧又试弹了几次,还是不成,最后无可奈何地说:“真是活见鬼了,看样子任何人也弹奏不了这样的曲子。

显然,海顿这里讲的“任何人”其中也包括莫扎特。莫非莫扎特也钻进了自己设计的“套子”中?且慢,让我们沉住气,仔细看看莫扎特是如何“解套”的吧--

只见莫扎特接过乐谱,微笑着坐在琴凳上,胸有成竹地弹奏起来。海顿也屏住呼吸,留神观看他的学生究竟会怎样去弹奏那个需要“第三只手”才能弹出来的音符。

令老师大为惊喜的是,当遇到那个特别的音符时,莫扎特不慌不忙地向前弯下身子,用鼻子点弹而就。

海顿禁不住对自己的高徒赞叹不已。

莫扎特的这一轶闻饶有趣味。尽管在公开演奏场合他从未表演过用鼻子去弹钢琴,但这次打赌所表现出来的变通思维,在他的不朽作品中处处闪光。

“世界上没有不能弹奏的曲子。”这应当是创新学推崇的一条座右铭。变不可能为可能,这也是创造型人才应具备的一种潜质。是的,从创新学的角度讲,没有不能实现的事情。

1、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钻进(  )  表演(  )  变通(  )

疑惑的(  )  精湛的(  )  不朽的(  )

3、摘抄文中的成语,并用其中的一个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位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创新学推崇的一条座右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屏  bǐng屏气  píng屏幕  曾  zēng曾孙  céng曾经

2、钻进套子 表演节目 变通思维 疑惑的样子 精湛的技巧 不朽的作品

3、略

4、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位置。

5、世界上没有不能弹奏的曲子。

小学六年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6

《古今贤文》(增广贤文)张润秀等编写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一、填空题

1.冰生于水而寒于水,____________。熟能生巧,____________。

2.保护环境,____________。树木成阴,____________。绿了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地都是好庄稼。

3.一根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一花独放不是春,____________。

4.欲知天下事,____________。学了就用处处行,____________。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______。读书贵能疑,____________。

5.兼听则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谦受益。____________,闻过则喜。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

6.为什么在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教我们,有的同学成绩比较好,而又有的同学比较差呢?老师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论你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8.这道题我想了半天都没做出来,和大家一商量,就得出了答案,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9.一本好书值得你去读很多遍,每读一次你都会有新的收获,正所谓“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______”。同时读书的过程中还要学会从书中发现疑问,多疑多思才能从书中收益,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记者深入调查,你们天天坐在办公室,怎么知道地沟油不大可能流向餐桌?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这副劝勉联出自谁之口?( )

A.杜甫B.白居易C.陆游D.苏轼

2.“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下一句是( )

A.前浪死在沙滩上B.世上今人胜古人

C.江山代有才人出D.一代新人胜前人

3.“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意思是我们学习、工作要( )

A.三心二意B.虎 头蛇尾C.劳逸结合D.一心一意

4.“山上树木光”的下一句是( )

A.黄沙满天飞B.山下走泥浆C.山下水长流D.有土保不住

5.“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拟人C.对仗D.比喻和对仗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是出自唐朝谁之口?( )

A.王勃B.白居易C.李白D.杜甫

7.“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B.夸张C.对仗D.拟人

8.“不入虎子,焉得虎子”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典故( )

A.《孔子家语》B.《后汉书?班超传》

C.《与傅全美》D.《吕氏春秋?尽数》

9.“知过必改,闻过则喜”中“知过必改”所包含的意思( )

①不怕别人指出错误②知道错了不自欺欺人,自己仔细分析错误的由来③坚决地改正错误

A.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10.“满招损,谦受益”中“满”的意思是( )

A.全部充实B.全C.骄傲D.满足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青出于蓝”用作成语指学生通过刻苦努力,知识和学问超过老师。( )

2.“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3.“植树造林,功在当代,造福子孙”这句话主要讲的是多植树给下一代带来经济效益。( )

4.“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意思是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 )

5.“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喻指我们要团结,人多力量大,不要一个人做事。( )

6.读着“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我们就会想起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7.“三人同行有我师”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别人总会有你所没有的优点与长处。( )

8.“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意思是我们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想法。( )

9.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这个成语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

10.“满招损,谦受益”和“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相近的。(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业精于勤

2人人有责 空气清新 润了人心 植树造林镇风沙

3一个好汉三个帮 万紫千红春满园

4须读古今书 光学不用等于零 好书不厌百回读 疑能得教益

5偏听则暗 谦受益 知过必改 忠言逆耳利于行

6师 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7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8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9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1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二、选择题

1C 2B 3.D 4B 5D 6A 7B 8B 9D 1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推荐访问: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 答案 小学六年级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阅读真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六年级小学生阅读答案 小学6年级阅读理解题目和答案 小学6年级阅读训练 小学六年级阅读训练题 小学六年级阅读训练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阅读题及答案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