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校职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2022年)

时间:2022-09-08 18:5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学校职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2022年),供大家参考。

2021学校职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2022年)

 

 学校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风景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有效整治违规补课现象,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肃查办违规违纪行为,切实提高教育系统行风建设水平,营造风景区教育优质均衡、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保证。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专项整治,使全山中小学教师依法从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抵制违规补课的自觉性、主动性显著增强;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行为得到有效治理,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教育系统行风和师德师风建设显著加强。

 三、整治范围 1. 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或参与由其他教师、家长或其他人员组 织的违规补课;

 2. 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组织的违规补课; 3. 在职中小学教师介绍、诱导、强迫学生参加校外补课。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和自查自纠阶段(2021 年 x 月-x 月)

 1. 动员部署。分层召开校委会议和全体教职工会议,认真组织学习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及《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XX 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等文件精神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使广大教师进一步了解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教师从事违规补课的有关规定要求,进一步认识从事违规补课的危害性及其后果,进一步增强杜绝违规补课的自觉性。要通过微信、校园网、广播、橱窗、展板、电子屏幕等形式,广泛宣传全山在职中小学校教师违规补课专项整治工作,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

 2. 自查自纠。学校在广泛学习宣传的基础上,通过学校和教师个人自查、签订自觉抵制违规补课承诺书、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等形式,排查违规补课情况。在自查自纠过程中,参与违规补课的中小学在职教师,要立即停止违规补课行为,并及时退还相关费用。对重点人员实行约谈。对有禁不止、继续从事违规补课的教师,一经发现,必依法依规予以严肃查处。

 (二)集中整治阶段(2021 年 x 月-x 月)

 中心学校将全面开展督查,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了解各地专项整

 治工作开展情况和在职教师违规补课的情况。对监管不力、问题频发、社会反响强烈的学校和教师,将严格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于性质严重、情节恶劣、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件,将进行公开处理,坚决杜绝违规补课的行为,切实加大对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的查处力度。中心学校设置举报电话和电子举报邮箱,畅通举报渠道,多途径获取举报线索。重点紧盯节假日、双休日等时间节点,对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开展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学校抽调专门人员,釆取明察暗访的形式,深入走访调查,充分、全面、准确掌握教师违规补课的相关证据。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典型案件,对查实有违纪违规行为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在课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上不讲课后讲并收取补课费的,以及打击报复不参与有偿补课学生等严重违纪、败坏师德的行为要重点查办,实行“零容忍”。

 整治阶段实行月报制度和季通报制度。学校从 X 月份起每月 X 日整治开展情况上报经发处。

 (三)总结评估阶段(2021 年 X 月)

 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专项整治工作将常态化进行,中心学校将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评估,认真总结经验和剖析典型案例,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巩固和扩大专项整治成果,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中心学校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报告于 2021 年 12 月底前报经发处教体科。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专项整治工作,是中心学校开展新一轮“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的一项重要部署,是深入解决“四风"问题、培育风清气正的教育行风的重要举措,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公平、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是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党和人民满意好教师的必然要求。学校要从树牢人民情怀、回应社会关切,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树立 xx 风景区教师良好形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来对待专项整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积极践行“爱心、责任、奉献"的共同价值观,坚决反对和拒绝有偿补课行为,着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队伍。

 (二)加强组织领导。中心学校是本校专项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做到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抓落实,扎实有序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校长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教育和监管本校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旗帜鲜明地反对违规补课行为,依法依规、果断有力、及时有效地处置违规补课行为。通过整治违规补课,使广大教师进一步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尊重。

 (三)强化教育宣传。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违规补课专项整治工作,并把宣传整治违规补课作为常态,始终保持有利于整治的舆论态势和氛围。要广泛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充分展现优秀教师淡泊名利、崇德向善的精神风貌,传播教育正能量,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遵循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拒绝违规补课。

 (四)建立长效机制。结合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强化教育,纠建并举,综合治理,把集中整治与长期监管结合起来,切实提升社会、家长、学生的满意度,巩固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XX 中心学校中小学在职教师违规补课专项整治工作举报电话:邮箱:xxxx@163.com。

  教师关于学习 “双 减”的心得体会

 近些年来,关于教育的谎言广为传播,如“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要你考上大学就好了"。谁也不知道起跑线在哪里,每个人都可以画一条起跑线然后去比输赢,每个人都想通过抢跑以处于领先位置,于是社会培训机构迅速的扩张,学生的学业和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家长的经济负担和内心焦虑越来越重,“只要你考上大学就好了"

 是一支学生和家长共用的麻醉剂,许多人错误地把学习的目标定为考上大学,那么学习的终点是高考。谈教育无法绕过考试,中考、高考固然重要,但如何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健康、善良、成熟、正直的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考验和挑战,对家庭和国家作出贡献,才是家长和教育者们更应反思的命题。

 2021 年 5 月 21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双减"工作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形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而不是在校外培训机构中形成的。课堂教学的不足是学生参与校外培训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活动,让课堂教学过程充满生机活力,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才能减少绝大多数学生的补课需求,进而推动“双减”的真正落地。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主体是老师,绝大多数的老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不计名利,寒来暑往,培养一批又一批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长大后,对他们当年的老师心存感激,学校课堂发生的点点滴滴成了师生共同的美好回忆。但我们也痛心的看到,个别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课外补课牟取私利,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形象,失守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双减"‘政策下,这样的不良现象会得到严肃处理。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科

 学布置家庭作业,巩固当日所学,同时又具有开放性、拓展性和应用性,对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具有选择性,这样不仅不会增加学生负担,还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机。优秀的教师不会布置太多的作业,通过“刷题”提高学业成绩;优秀的作业一定是用心设计的,是一种巧妙的师生信息交流途径。坚守学校教育阵地,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支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言行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深远的影响。有的家长不投入时间陪孩子成长,却将大量的时间放在盲目跟风攀比上,孩子成绩稍微下降,不与孩子和老师一起分析原因,马上想到的就是补课,一掷万金,仿佛我花钱了,我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了。家长的焦虑情绪来自教育的谎言,来自培训机构铺天盖地的宣传,来自社交软件里的小道消息,来自对子女发展空间的错误定位,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或者一个老师,能够在短时间内大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规范培训机构的行为,另一方面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和优质发展,同时要办好家长学校和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从而形成减负共识。

推荐访问:2021学校职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小学教师 补课 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