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强党性修养强化作风建设【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加强党性修养强化作风建设
加强党性修养, 强化作风建设
区纪委 孙丕胜
通过在党校的学习, 我对党性和作风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下面我就自身对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
党性是一个政党的灵魂, 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
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 说到底是党性问题。
党性与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 关系党的形象, 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 很大程度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信任; 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也是靠每个领导干部的作风来体现的。
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 我们要加强党性修养 , 强化作风建设,做到以下几点:
一、 强化宗旨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能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 全心全意依靠人民, 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是否坚定、 作风是否正派的首要标准。
进入新世纪以来, 在我们党的队伍中, 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的党性强、 作风好。
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党性不强、 作风不正、 脱离人民群众等突出问题。
比如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以至把问题拖大拖炸, 将矛盾“击鼓传花” , 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我们党员干部必须深刻反思并从中吸取教训, 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增强宗旨意识的极端重要性, 从根本上解决顺应民心、 尊重民意、 惠及民生等问题。
一要增强群众观念。
在思想上尊重群众, 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念, 把人民群众当主人、 当亲人、 当家人; 在感情上贴近群众, 针对资源开发、 土地利用、 城市改造等涉及民生或与群众生产生活有关联的问题, 要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 及时了解群众的所需、 所急、 所盼、 所怨,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系在项目开发建设上, 在规划、 计划、 政策措施等方面尽力体现问政于民、 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 体现顺民意、 解民忧、 增民利。
二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是领导干部处理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 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与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
领导干部能不能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 高度重视、 切实解决群众各种诉求, 不仅是态度问题、 方法问题, 更是政治本色问题。
三要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在发展中保民生, 在资源开发中促民生,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让资源开发与保护更加惠及民生。
二、 强化科学发展观科
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创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决定正确的政绩观, 缺乏科学发展观武装和指导, 往往会在实践中形成不正确的政绩观, 甚至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给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
正确的政绩观, 体现着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有什么样的利益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和发展观。
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为人民利益奋斗,是共产党党性的最高原则和鲜明的政治本色。
领导干部在做决策、 研究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征地、 拆迁、 城市发展、 资源开发等方面, 必须坚持这个原则、 永葆这个本色。
要
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 作为衡量决策正确与否的标准。
当个人或小集团利益、 领导干部“政绩” 、 招商引资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矛盾时, 要无条件地服从人民群众的利益。
如果领导干部在谋发展时, 掺杂了 个人或少数人的私利, 就不可能做出人民群众满意的决策, 肯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我们党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是为了实现好、 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实现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 强化理论学习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新情况、 新问题、 新矛盾层出不穷。
中国经济在融入世界过程中, 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以及政治观、 人权观会渗透进入我国,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 、 “分化” 的战略更加猖狂。
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是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面临的新课题。
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 领导干部必须把学习作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依托学习武装头脑, 不断提高应对执政、 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所带来的新的考验的能力。
我们国家要实现伟大复兴, 我们的党要实现其纲领、 目标, 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要提升政治修养,都离不开学习。
学习是增长才干的阶梯, 善于创新和推动工作者必然善于学习。
只有刻苦学习, 才能提升素质、 永葆创新品格、 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要求, 才能真正做到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贡献心力。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 关注进步的、 科学的东西多了, 其它不良的东西就很难侵蚀进来。
不注意学习, 忙于事务, 思想就容易庸俗化。
如果说变质, 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起点。
实践反复证明, 凡是理论修养好、 党性意识强、 自律觉悟高、 在重大危难时刻能从容把握主动方向的领导干部, 无不表现出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
相反, 有一些领导干部缺乏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和是非判断力, 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都与缺乏理论学习有关。
所以, 一要学理论, 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
用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明辨是非, 审视人生,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的全面发展。
理论是管思想、 管灵魂、 管全局、 管方向的。
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 精神上的高尚与亮节, 都来源于理论上的深刻与彻底。
这是领导干部学习的重点。
二要学法律、学业务。
法律和业务知识是保证工作少犯错误乃至不犯错误的基础条件。
一个人思想素质再好, 法律意识淡薄, 业务能力不强, 对一些法律规定、 政策界限把握不准, 也很容易出问题、 犯大错。
“艺高人胆大, 无知胆更大” 。
因此, 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 自觉守规。三要学世界的优秀文化。
世界优秀文化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影响深远, 一些耳熟能详的中外名言警句, 更是闪耀着先人们的思想光辉, 蕴含着深刻的做人做事哲理, 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借鉴和继承发扬。
四要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
“没有科学的态度, 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 就叫做没有党性, 或者叫做党性不完全。
”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 坚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把党的科学理论与推进富民强区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认真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处理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不断提高工作创新能力。
要坚持学以致用, 解决好认识模糊、 浮光掠影、 浮夸虚报、 华而不实、 学而不思、 学用脱节等学风和态度问题, 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 并注重结合实际,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强化责任意识
领导意味着责任。
增强领导干部责任意识, 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 要想成为让党放心、 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人民公仆, 必须做到:
一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
事业心作为一种精神面貌、 思想境界, 是领导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思想基础和
必备的基本素质。
只有对党的事业怀有执着的追求, 抱有高度负责的态度, 才可能认真履行职责, 才能干好工作。
没有事业心, 其它什么都无从谈起。
事业心、 责任感不强无法凝聚群众的力量、 满足群众的期望, 所以, 要切实增强事业心、 责任感, 要把心思和精力真正放在干事业上。
二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工作标准和要求的高低, 是衡量事业心、 责任感强不强的尺度。
领导干部事业心、 责任感强, 就能做到知民情、 解民意、 谋民利, 就不会对矛盾和问题敷衍塞责、 对社情民意臵若罔闻, 就会千方百计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要真抓实干。
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
这是被大量事实和历史经验证明了 的道理。邓小平同志说过,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 不干, 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
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使各项决策部署付诸行动、 见到实效, 群众得到了实惠和利益, 才能体现出领导干部干实事、 抓落实。
同时, 还要正确处理好率先垂范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关系, 在发挥群策群力的同时, 亲临一线靠前指挥。
正确处理当前工作与打基础管长远工作的关系, 在抓好当前工作、 促进眼前发展、 解决群众急需的同时, 把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事做好, 创造出经得起实践、 群众、 历史检验的实绩。
五、 强化党纪意识
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领导干部肩上担子很重, 如果自己的行为不规范, 不仅容易自毁前程, 更严重的是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 一靠理想信念, 二靠组织纪律。
这是党九十年来用血的事实反复证明的。
强化党纪意识, 关键在于加强政治纪律、 接受监督、 力戒违纪。
第一要增强政治纪律。
要坚定地维护和服从大局、 听从指挥, 充分发扬党内民主, 最大限度凝聚全体党员的智慧和力量, 最大限度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创造活力, 巩固党的团结统一, 落实好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 依法决策, 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
第二要接受监督。
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 发展关键期、 矛盾凸显期。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严峻挑战, 面对国内改革、 发展、 稳定的繁重任务, 领导干部要经得起严峻考验、 完成繁重任务, 就必须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强化监督意识, 构筑坚固的领导干部监督防线。
要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接受舆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虚心接受批评, 做到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三要力戒违纪。
一是要守住制度的红线。
管住自己的嘴,
杜绝有损党的形象和事业的各种言论; 管住自己的手, 不该拿的不拿; 管住自己的腿, 不该去的不去; 管住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一切按规矩办事。
二是坚持法律的底线, 不越雷池。
三是防微杜渐。在生活上, 要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的意识, 坚持从点滴做起, 自觉净化“生活圈” 、“交往圈” 。
要为人正派, 情趣健康, 讲操守, 重品行, 始终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做到“常怀律己之心, 常思贪欲之害” , 谨言慎行。
在群众中树立廉洁从政、 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用自己的良好品德和人格力量感召人、 凝聚人。
六、 强化道德意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
道德的根本, 是自律和克己。
领导干部随着地位的提高、 职责的加重, 面临与道德相背的东西会更多, 考验更大。
做到
“内修其心, 外正其行” , 始终保持一个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 是加强党性与作风建设,推动和重塑社会风尚的必然要求。
作为领导干部, 在道德和自身修养上要做到:
(一)
解决好为官宗旨问题
人民权力观是为官从政的基本宗旨, 要把手中的权力看做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义务, 臵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来看待。
在对待组织上, 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做好本职工作;在对待事业上, 模范地履行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的职责, 做更多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的得民心、 稳人心、 顺民意的好事和实事; 在对待工作上, 严格把握秉公用权、 依法用权, 以德用权; 在对待权力问题上, 严格遵循上权不越、 下权不侵、 平权不争, 克己奉公, 执政为民。
(二)
做到“一日三省”
一是检查和纠正为人的态度是否诚实正直; 二是检查和纠正待人的态度是否忠实信义;三是检查和纠正处事的态度是否公道正派。
以“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为座右铭, 规范行为。
上交不谄, 下交不傲; 对能者不妒, 对弱者不欺; 顺境不狂, 逆境不馁; 憎恶人, 近贤人, 帮弱人。
(三)
襟怀坦白, 忠实于党和人民
始终坚持“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 对党的培养要知恩, 对个人成长要知足, 对分管工作要知责, 对组织决定要执行。
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党组织、 个人与干部群众的关系, 坚决抵制和克服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 努力争做“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 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HFDAywusqo mkigdb9 7531+) *%#YWUSQOMKIGDBzxv trpnligeca86 420-*%! ZXVTRPNLIGECAywus qoljhf db9753 0-(&$#YWUSQ N LJHFDBzxvtqo mkigeca8631+ ) *%!ZXVSQOM K IGECAyvtrpnl jhfdb86420-( &$#YVTRPNLJ H FDAywusqomki gdb97531+) *% #YWUSQOMKIGD Bzxvtrpnlige ca864 20-*%!Z XVTRPNLIGECAywusqoljhfdb 97531-(&$#YW USQNLJHFDBzxvtqomkigeca8 631+) * %!ZXVT QOMKIGECAyvtrpnljhfdb864 20-(& $#YVTRP NLJHFDBywusqomkigdb97531 +) *%# YWUSQOM KIGDBzxvtrpnljgeca86420- *%!ZXV TRPNLI GECAywusqoljhfdb97531-(& $#YWUSQNLJHF DBzxvtqomkigeca8631+) *%! ZXVTQOMKIGEC Ayvtrp nljhfdb86420-(&$# YVTRPNLJHFDB ywusqomkigeb97531+) *%#YW USQOMK IGDBzx vtrpnljgeca86420-(%!ZXVT RPNLIG ECAywu sqoljhfdb97531-(! ZXVTROM KIGECAywurpn ljhfdb97420-(&$#YWURPNLJ HFDBzwusqomk igec97531+) *%!ZWUSQOMKIG ECzxvtrpnljh eca86420-(&!ZXVTRPNLJHEC Aywusq omkhfd b97531+(&$#YWUSQOMJHFDBz xvtrpmkigeca 8642+) *%! ZXVTROMKIGECAyw urpnljh fdb97 420-(&$#YWUR P NLJHFDBzxus qomkigec9753 1+) *%!ZWUSQO M KIGECzxvtrp nljhfca 86420 -(&!ZXVTRPNLJHECAytrpnli geca86420) *% !ZXVTRPNKIGECAywusqnljhf db97530-(&$# YWUSPNLJHFDBzxvsqomkigec a8531+) *%!ZXVSQOMKIGECA x ...
推荐访问:加强党性修养强化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 强化 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