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弱势群体帮扶总结,供大家参考。
弱势群体帮扶总结 “优生” 、 “学困生” 是一对意义不同的概念, 提及“优生”常令老师谈论得津津乐道, 涉及 “学困生” 常令老师 “深恶痛绝” 。但为了 每一个孩子的明天, 作为班主任的我们都应该有着“不放弃、 不抛弃” 的决心和毅力。
在这一学年教学实践中, 我结合学年伊始制定的学困生许崇志和乔旭文帮扶计划, 经过认真探索、实践, 总结出一套适合他们的并能有效提高“学困生” 学习成绩的方案, 具体做法如下:
一、 教师与家长双向沟通 我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家长联系, 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 心理特征, 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使家长成为有力的教育力量。
有了 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实现了 共同教育学生的目 的, 学困生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最明显的案例就是许崇志同学, 我刚教他时, 上课不注意听讲、 回答问题乱说一气、 作业又脏又乱, 通过我俩多次私下交流,肯定了 他的许多优点, 他有了 一些进步。
自 从我当着学生的面说我们是好朋友之后, 这给了 他极大的鼓舞。
现在他改掉了 许多坏毛病, 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到办公室问我。
看到他的进步, 我又及时和他的家长沟通、 交流。
期末考试, 他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很多。
二、 建立自 己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寻找适合学困生的学习方式, 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
比如, 一题多解, 学困生乔旭文认为哪种方法好理解, 就让她用哪种方法解题而不强调他用老师认为简单的方法来解题。
再比如, 学困生许崇志不会分析应用题, 因此我在引 导他分析应用题时, 先让他读题说条件, 读问题, 复述题意, 再找出关键句然写出等量关系, 把应用题公式化, 有效的提高了 该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能力, 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 善于表扬, 激发学习兴趣, 树立自 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亲其师, 信其道。
为此, 我与学困生乔旭文和许崇志交朋友, 关心他们, 理解他们, 把信任的目 光投向他们, 把微笑带给他们, 让他们感到自 己是被重视、 被关注的。引 导他们积极投入到主动学习的活动中来, 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成功, 都要给他们极大的表扬。
让他们通过体会成功的喜悦来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自 信心。
我对学生的奖励是不同的, 成功的奖赏使学困生产生喜悦的情绪, 这种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的强大动力, 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以此来让他们获得进步。
四、 下移教学中心, 多提善问, 提高学习兴趣 我在课堂教学中特别 关注学困生, 对学困生的要求不能过高, 教学中心要下移。
比如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时, 常常听到一些
优秀学生大声的发表自 己的见解而学困生很少说话, 这时我就会关注学困生的思考、 发言, 引 导、 帮助其形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
另 外, 小组会合作讨论结束后, 在小组汇报时, 把教学目 标直接指向学困生, 经常性的让乔旭文和许崇志他们各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
当他们汇报的结果不太完整或不太准确时, 不批评他们, 而鼓励、 启发、引 导他们, 直至能够正确回答为止。
随后及时表扬、 鼓励他们,从而极大的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自 信心。
五、 开展同伴学习, 享受学习乐趣
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的其他同伴, 特别是对学困生来说, 那是一份珍贵的学习资源。
同伴的说教、 示范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困生的帮助是一般的教育教学手段所无可比拟的。
在和同伴的学习中, 学困生会在自 觉或不自 觉中学习、 模仿优秀生的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 学习意志, 遇到学习上的困难能随时得到优秀学生的帮助。
于是, 我以身作则, 带头确定一个帮困对象, 然后教育和引 导每个优秀生主动找一个或两个学困生结成学习对子,积极主动地开展同伴学习。
这样学困生就不会因为学什么, 怎么学, 为什么学而感到迷茫, 而且也不再孤独, 自 卑心理也就自 然
而然消除了 。
六、 变补课为指导预习, 为学困生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的基础, 是学好新课的起始环节, 直接影响新课学习的进行。
学困生由于基础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差, 上新课前又不知怎样进行预习, 因此, 在听老师讲授新知识时, 往往象是在云雾中, 不明白老师讲些什么, 他应该学些什么。
结果旧帐加新帐, 知识欠债越来越多, 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因而产生畏难、 厌学情绪。
过去我忽视了 预习在转化学困生中的作用,采取补课的方法。
总是利用业余时间把学困生乔旭文和许崇志留在教室或办公室, 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补课, 逼他们多读多做, 企图以多制胜, 但事与愿违, 他们的学习不仅没有明显的进步, 反而伤害了 他们的自 尊心, 加重了 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课业负担。
我吸取教训, 尝试着变补课为指导预习, 专门为学困生提出低一层次的预习要求, 同时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
如在上新课前, 让学困生先看看课本。
把握即将上的新课的主要内容, 或提供一些相关练习。
学困生们在预习中经过自 已的艰苦努力, 解决了 一些问题, 并发现了 一些疑难点, 他们各得其所, 自 得其乐, 逐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逐渐养成课前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的习惯。
多年的教学实践, 使我意识到学困生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教师不重视他, 不热爱他, 甚至放弃他。
我们作为教书育人的园丁,
应该平等的, 公平的, 热情地去浇灌他们, 培育他们, 帮助学困生增强自 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还是帮助他们实现“兴趣--参与--成功--激励--兴趣” 这一种良性循环,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克服消极的因素如懒惰, 怕苦思想, 把单纯的兴趣转变为学习需要。
变为明确的学习目 标, 学习成绩的提高将是指日 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