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口试对英语教学反拨作用(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中考口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内容摘要】:
按照《英语课程标准》 的要求, 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中加入英语口语考试, 旨在推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 促进对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从肇庆中考口语测试分析了中学生英语口语在语言知识、 语言运用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在教学上提出了可行及有效的建议与对策。
【 关键词】
中考口试, 问题, 对策, 建议
一、 引言 随着《英语课程标准》 的颁布实施, 英语考试经历了重大的改革, 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 指出:
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争科学地、 全面地考查学生经过一阶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
测试应包括口试、 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
考试作为促进学习的手段, 既为教学服务, 又对教学产生反拨作用,给教师一定的启示。
增设口语考试, 必然会促进口语教学,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也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口语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广东省教育厅制订了《广东省中小学英语教育发展计划》 , 提出了广东省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目标和要求。
该计划根据国家制定的中小学英语学科课程标准, 要求在广东省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进行英语口语测试。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中加入英语口语考试, 旨在推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 促进对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中学生整体英语素质。
部分省市包括肇庆中考英语口试作为考查科目, 目前考试的形式为人机对话。
测试题型有朗读短文, 根据所读短文回答问题, 看图说话三种题型。
第一种题型是提供考生一篇1 2 0 词左右的短文, 要求考生在一分半钟内读完。
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单词重读音、 连读、 句子意群划分、 语调、 流利程度和节奏感的把握; 第二种题型旨在测试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反应速度及理解能力, 要求考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回答三个与短文有关的问题。
第三种题型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连续几年参加肇庆口语评分工作, 发现学生一些普遍性问题以及口语测试本身存在的不足。
二、 学生的口语问题
笔者根据近几年中考口语测试评分情况, 把学生在测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归类如下:
考生英语口语比较差, 语音、 语调、 听力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1 )
发音不准, 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读音, 如:
/e/和//æ/, /ai/和/ei/, /i/和/e/等。
2)
语调不准确, 意群划分不当。
有些考生朗读时不考虑句子的意群, 随意停顿, 句子读得支离破碎;
。
3)
男女 不分, he,she 随意读出来。
4)
漏读或读不准语法词尾, 如名词复数, 第三人称单数动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词尾等。
5)
应试心理素质差。
考 生口试时显得非常紧张, 有些考生在朗读时声音颤抖, 回答问题时结结巴巴, 答非所问。
6)
看图说话只说出一两句就没词了。语法错误主要表现主谓不一致, 尤其是第三人称单数与谓语动词不一致。
时态不会用。
三、 口语教学中的问题
1 )
教师、 学生的重视程度 教师对口语教学重视不够也是造成学生口语成绩不好的原因之一。
衡量一位老师的水平都是看卷面成绩, 考试中没有口语能力的测试或口试成绩不计入总分, 这直接导致教师主观上不重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把主要精力放在卷面分数上。
老师不重视, 学生必然也忽视,这也造成学生口语不理想的原因。
2)
学生的焦虑与交际畏惧心理 由于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学生开口表达的机会少或不想发言, 同时怕出错的焦虑使学生产生紧张心理, 以致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
2. 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
语言运用机会少 英语的语言环境对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在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很 难遇到需要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场合, 学生也不必要用英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 中学生除了有限的课堂时间, 其他场合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
2)
班级人数过多 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先决条件是学生要做大量的交际练习, 要有足够的时间参与 听和说的活动。
但是目前初中班级大多有五十多人, 教师很难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 致使学生开口说的机会少。
因此, 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 英语口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通过对这几年我市口语测试评分的分析以及对困扰口语教学的一些因素的分析。
笔者认为,教师在今后的口语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
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习得及运用的过程, 缺乏兴趣, 学习英语就成了枯燥乏味的苦差事。
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佳手段,
只有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有所起色。
教学中可采取创设情境、 短剧表演、 小组对话、 讲故事、 学唱歌曲等多样化的课内教学方法与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紧密结合, 不断给学生以表达的机会, 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 培养他们对口语表达的浓厚的兴趣。
2)
纠正学生口语表达时的错误应注意策略
Ellis(1 986)指出:
’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 应注意策略, 以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不挫伤其积极性为原则, 尽量忽略学生的错误, 采取鼓励、 肯定的态度纠正其错误,消除学生怕犯错误而不敢开口的心理焦虑, 李阳疯狂英语说 “I "m
not afraid of losing face.以此鼓励学生为学英语不怕没面子。
不怕使学生经常地不断地获得成功的愉快的体验, 增强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愿望。
教师对待学生不必逢错必纠, 而应该视具体情况采用学生自纠、同学互纠或延迟纠错等方法, 避免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
3)
提高教师素质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即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丰富的学科知识。教师要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 深入钻研教材,综合吸收多方面知识和信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需具备优秀的品格.如谦虚好学、 开朗、 幽默、 宽容、 耐心、 爱心、 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素质,才有预期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
4)
培养有效的交际能力 西方语言学家 Herbert H .Clerk (1996) 说: “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学习语言既不是背诵孤立的单词, 也不是熟记脱离语境的句子, 更不是记忆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 而应当教会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把要求做的事情做好。
词汇和语法都是为“做事情” 或“完成任务” 服
务的。课堂上老师的任务就是在语言运用的活动中把词汇、语法和功能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 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掌握语言。
交际能力是语言课程的最终目标, 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更要注意语言在真实情景中的运用。
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培养学生乐于说英语的习惯以及敢于用英语与人沟通的勇气和信心。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感受成功, 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自我的空间。
5). 教师是口语活动课的参与者、 评价者
活动课开始后教师不能袖手旁观, 教师应作为活动的一员参与活动, 与学生共同完成任务, 对他们表演的水平, 多表扬, 少挑剔, 多鼓励 , 少挖苦, 努力找到可表扬之处, 尽量挖掘其闪光点, 尽量用 Excellent, You did a good job, very good 等语言来评价, 让学生畅所欲言, 以活跃学习气氛。
而其交际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6). 口语课形式多样, 可采用
情景对话、 看图说话、 小组讨论和讲故事、
辩论、 演讲等形式等课堂活动可以不同程度地激发学生练习口语的热情。
。
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认为, 要促进学生之间真正的交际, 他们之间或他们与老师之间必须有信息差。
对话、 讨论、 辩论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途径, 通过对话、 讨论、 辩论, 共享对方所拥有的信息, 从而使双方的交流以顺利进行。
对话、 讨论、 辩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演讲可让学生施展才华, 发表自己的见解, 培养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学完课文后可要求学生讨论如学完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 一课组织学生讨论 What should you do to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 如学习了 English is widely used 一课,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学英语的重要性, 然后展开题目为 English is important 的英语演讲比赛。
如学了买车一课,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场辩论。
What do you think people will buy ,a new car or a secong hand car?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 确定辩论的正方 (People will buy a new car )和反方 (
people will buy a secondhand car
), 正反方分别收集资料, 举些生活实例来支持本方的观点, 在课堂上正反方展开辩论。
在全班选出“最佳辩手”和“最佳辩方” 通过辩论, 激活学生记忆中相关的词汇及句型, 练习口语, 流利交际,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既加深理解又深入思考,既在用中学又真正学以致用的目的。
只有当学生的口语能力建立在扎实的语言知识的基础
上, 学生的口语表达才能既准确又流利, 既有内容又有内涵。
7)
坚持用英语教英语
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教师可以借助实物、 图片和聊天等手段来开展听说活动。
长期坚持下去, 学生的听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7)
加强语音语调训练
从学英语开始, 就应重视发音, 练好语音语调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教师要重视语音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发音习惯。
8)
重视课文朗读 、 背诵。
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文朗读和背诵, 并有效地纠正学生错误的语音和语调; 督促. 学生多听英语磁带, 并且每天坚持跟读, 以使学生的语音语调纯正。
9)
因材施教
教育教学中, 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 教学和训练在面向大多数学生 , 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 特点, 采取不同的方法,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分别培养和提高他们口语表达的能力。
如性格外向的学生, 活泼大胆, 反应迅速。
对这类学生应采劝吹毛求疵法”。
在保护他们积极性的同时, 对他们从严从高要求, 让他们说得对, 说得准,说得好; 性格内向的学生, 动作迟缓, 反应速度慢, 应采劝激励法”, 着重培养他们敢说和愿意说的良好习惯, 鼓励他们敢于发言提问。
因材施教, 这是解决口语表达中的问题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1 0)
增设模拟口试, 减轻口试心理压力
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模拟口试可以给学生创设考场气氛, 使学生逐步适应口试环境, 并积累口试经验, 有利于学生在真正的口语测试中发挥正常水平。
五、 结束语 通过对中考口语测试分析学生口语中存在的问题, 能帮助我们在口语教学中有的放矢, 促进学生英语口语的发展, 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不断反思, 发挥其对口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经过老师 精心策划, 通过学生朗读、 合作、 表演、 交流、 探究等活动来实现学生共同学习的目的, 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说英语, 更激发其学习兴趣, 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 学生就能获得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从而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广东省考试中心
2004
英语口语考试指南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杨建花
2004
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英语课程标准
2002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访问:中考口试对英语教学反拨作用 口试 英语教学 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