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音三个特征

时间:2022-09-12 11:4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乐音三个特征,供大家参考。

乐音三个特征

 

 乐音的三个特征

  一、 目 标要求 1.

  能从日 常生 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 响度和音色的区 别。

 常识性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 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 响度的大小与 声 源振动的振幅和离 声 源的远近有关 , 不同 发声 体发出 的音色不同 。

 2.

  通过观察声 波的图形, 初步学习 利用 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

 3.

 通过观察波的图形, 使学 生 初步 体会到科学 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观, 还要借助于仪器, 初步 建立利 用 仪器进行测量的观念。

  二、 重点和难点 难点音色的认识 三、 教学过程 1.情景 创设、 提出 问题 放音乐 , 提出 同 样是乐 音它们有什么区 别的问题。

 启发学生 自 己得出 声 音有大小、 高低之分, 不同 乐 器发 出 的声 音是有区 别的。

 然后总结出 乐 音的三特征。

 再提出 这些特征与声 源振动情况有什么关 系 的问题。

 2.过程展开 (1)

 实验探究音调的高低

 组织学 生 用 刻度尺做此实验。

 然后进行讨论:

 刻度尺伸出 桌面的长度不同 , 所发生 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 ?由此听到的声 音有 什么 不同 ?主 观感受的音调高低和刻 度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 系 ? 再次提出 频率的概念, 并复习 其单位。

 强调一下音调决定于声 源振动的频率, 一般情况下声 源振动的频率大, 主 观感受的音调就高。

 指导学生 阅 读“一些声 的频率表”, 重温人耳可听声 的频率范围 及其对超声 、 次声 的定义。

 (2)

 设计响度的演示 ①学 生 根据生 活经验比较容易 猜测到响度与 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 因 此可以再由学生 通过自 己设计的实验进行证实,例如利 用 将一根橡皮筋 拉紧, 轻轻拨动和重拨听一听所发 出的声 音有什么区 别? ②通过敲响队鼓, 敲击由轻逐渐加重, 让学 生 观察鼓面上泡沫塑料小球的跳动的变化, 同 时听鼓声 的变化。

 启发 学生 自 己得到响度与振幅的关 系 。

 ③另 外, 轻轻摇动响铃, 使前排学 生 可听到铃声 。

 后排学生 几乎听不见, 表明响度还与离 声 源的距离 有关 。

 (3)

 音色 播放不同 的乐 器演奏的同 一个调的同 一首曲子 , 让学 生区 分是什么乐 器演奏的, 进而向学 生 提出 问题:

 你是凭什么

 区 分出 不同 的乐 器呢? 学生 会感性地认识到在音调响度都相同 时不同 声 源发出 声 音的不同 就是音色的不同 。

 (4)

 观察声 波的图形 观察声 波的图形的实验, 主 要目 的是让学 生 比较形象地认识声 波, 同 时引 起他们学习 的兴趣。

 介绍:

 话筒 把声 信号转变为 电 信号, 输入示波器后可在荧光屏上显示出 相应的图象。

 通过演示, 只要让学 生 知道看不见的声 波可通过仪器显示, 借助仪器是科学研究所必需的。

 让学 生 通过观察两个频率不同 的音叉发 出 声 的波形, 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 知道不同 频率的声 音在波形上有什么区 别。

 然后可让不同 的学生 在话筒 前发声 , 观察其波形。用 不同 的力 敲击同 一音叉, 观察波形, 使学生 知道不同 响度的声 音在波形上的区 别。

 指导学生 观察不同 乐 器产生 的声 波波形的区 别。

 波形图包含了 乐音的三特征。

 3. 作业。

推荐访问:乐音三个特征 乐音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