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座谈会上发言,供大家参考。
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座谈会上的发言 十八大以来,通过治理雁过拔毛、加强扶贫领域执纪问责、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行扫黑除恶等举措,乡镇较之以前更加风清气正,基层组织更加清廉牢靠,干部作风更加勤勉务实。但同时,猛药去疴难免矫枉过正,问题的解决简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何让“钟摆归位〞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下面,本人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谈点个人看法,不妥之处,还请批判指正。
一、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缘由
1、能力缺乏不会作为。具体表现:一是工作中存有惯性思维和路径依靠,缺乏创新理念,习惯于“穿新鞋走老路〞。二是没有自己的主见和见解,缺乏干事创业的能力,凡事等着上级出政策、领导出想法。形成缘由: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学懂弄通不够,对新学问、新业务不学习、不钻研,缺乏真本事,导致履职能力日渐低下。2、规避风险不敢作为。具体表现:一是怕有风
险,一切唯领导、唯文件、唯指示行事办事。二是以“不出事〞为最高原那么,奉行“刷碗怕打碗〞的错误思想,不敢主动干事。三是不敢坚持原那么,怕得罪人,怕被打报告。形成缘由:一是有些地方问责干部一律从严从重,“一有错就问责,一问责就动纪〞,导致不敢作为。二是认为容错纠错机制认定情形冗杂、实践阅历缺乏、言论压力大,导致不敢作为。三是在现行信访体制下基层干部被“束缚〞手脚,导致不敢作为。3、消极懈怠不愿作为。具体表现:一是部分干部特殊是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对乡镇工作产生了厌烦心情,工作拈轻怕重,不愿吃苦受累。二是一些干部进取意识缺乏,工作只求过得去,特殊是年纪比较大的干部,看法消极,行动缓慢,甚至出勤不出力。三是部分干部缺乏大局意识,只注重岗位职责,互不协作,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形成缘由:一是部分经济嘉奖取消,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二是部分干部因工作中取得成果没有被提拔重用,或因编制身份、学历、年龄、职数限制,职务上没有晋升空间导致对政治前途丧失信念,主动性受挫。三是基层干部人才短缺,人员老化,出现“一人多岗〞,分工不明确的现象,久而久之导致思想上懈怠懒散,行动上互相推诿。4、权责失
衡不利作为。具体表现:乡镇〔街道〕责任大、权利小,没有对应的管理、处置权限,工作难以推动落实。形成缘由:职权与事权脱离是各乡镇〔街道〕目前面临的普遍逆境,职能定位、机构设置、服务体系与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
二、意见和建议
1、针对能力缺乏不会作为的问题。一是抓好干部教育培训,促进干部在学问结构、专业能力、履职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二是加强机关和基层的双向沟通,通过挂职锻炼、派驻压担、轮岗沟通等形式,提升干部的工作能力。2、针对责任风险不敢作为的问题。一是深化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以容错机制消除“洗碗效应〞,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气氛。二是坚持精准问责,进一步规范追责问责方式和程序,做到宽严相济、有理有据。三是主动为敢担责、能干事的干部公开正名、撑腰打气,对造谣诬蔑者坚决打击处理,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3、针对消极躲避不愿作为的问题。一是完善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强化结果运用,拉开差距、重奖重惩。二是用好公务员调任、职务与职级并行、乡镇边远补贴等政策,着重向深耕基层、悄悄奉献、苦干实干的干部倾斜。三是对“实绩突出、敢于担当、群众公认〞的干部要准
时提拔重用,真正树立“有为才有位〞的用人风向标。四是畅通乡镇〔街道〕与上级机关干部能上能下沟通渠道,准时稳定充实乡镇〔街道〕干部队伍。4、针对权责不等无法作为的问题。一是破除“属地管理〞等单一模式,明确划分县乡〔街道〕之间的事权和职责,形成管理合力。二是优化组织机构、创新人员配备方式,建立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运行机制高效的新型基层政府组织架构。
推荐访问: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座谈会上发言 干事 担当 座谈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