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工笔画中灰色运用【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当代工笔画中灰色的运用
摘 要:
在当下, 人们的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 审美情结都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 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 为迎合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 灰色逐渐成为工笔画新色彩秩序的主流。
本文将站在一个实践者的角度, 以江宏伟、张见等当下工笔画界主流画家的作品为例, 分析当代工笔画中灰色运用的现状及灰色在东方情怀下的特殊本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当代; 工笔画; 灰色; 审美
指导老师:
刘玉
[中图分类号]:
J21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2139(2014)
-09-0-01
中国工笔画至两宋时期臻于完善并达到了 顶峰, 随着长期的历史沉淀, 工笔画已逐渐形成一套独立而完整的设色程式, 主张表现事物的固有色, 不注视光影、 空间的表达, 追求沉着、 明快、 高雅、 单纯的色彩美。随着历史的发展, 传统的色彩观念逐渐吸纳了西画中的科学色彩观, 工笔画的色彩语言不断丰富起来。
在今天, 工笔画出现了一批富有新意的画家, 他们的绘画中既有西方绘画的审美意味, 又包含古老的东方情怀, 其中, 江宏伟和张见在灰色语言的运用上更是形成了独特的面貌。
江宏伟的工笔花鸟画创作数量众多, 在这些作品中无一不体现着灰色在整体画面中的独特意义。
如《藕塘聚禽》, 整个画面呈现出淡黄灰色的
调子, 其中几只禽鸟和几枝水草又略偏青色又和整体的淡黄灰色形成一组和谐的色彩对比, 画面形体突出而又平衡。
画面中淡淡的灰色将所有形象刻画的细腻而又饱满, 给观赏者一种闲适、 宁静的美感。
几只禽鸟在整体画面中属重度灰色系列, 大面积的饱和灰, 巧妙的结合线条将其结构转折交代的清楚而又柔和, 其他水生植物在画面中属中度灰色系列, 荷叶使用多种带有不同色彩倾向的灰色, 将荷叶叶茎的细节部分的结构转折表达的细致丰富。
大面积的水塘主要以淡黄灰色为主进行表现, 虽然整体呈现出平面化的特征, 但整体轻松流畅, 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气质。
在他的《鸡冠花》 中, 也是运用了大量灰色来构成画面。
画面整体呈现出绿灰和黄紫灰相融合的色彩关系。
几株鸡冠花占据了 画面的中下部分, 这一部分画家使用了一个绿灰色的调子, 在这其间几朵鸡冠花以红紫灰色与枝叶的绿灰色形成了冷暖的色彩对比和补色间的色彩对比, 偶尔几朵小白花起到了 为画面提神的作用, 花蕊部分偏明亮的黄色又与鸡冠花的紫红色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
整个画面上半部分的背景以黄灰色为主,部分区域有绿灰或紫灰的倾向。
大面积的暖黄灰色与画面下半部分的紫灰色形成冲突使主体物的地位更加突出。
小面积的绿灰或紫灰色又与画面主体鸡冠花的紫灰色的形成呼应, 增强了画面的色彩趣味性。
最后, 画家在画面中上部分洗出了 一块略微偏亮的黄灰色, 这即使画面变得更为通透又与下方略深的紫灰色形成对比, 使观赏者形成视觉上的色彩平衡。
灰色除了承载着造型及色彩的作用, 更是画家们抒发情感的载体。
例如江宏伟的《翠鸟鸣一春》 中, 较为浓厚的绿灰色就充分体现了画家对大自然的钟情观照。
其中, 画面中使用极为丰富的黄绿灰色表现了几只悠闲
的小鸟和大面积白色花朵使画面充满着和谐和生机, 也真实地表达了画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对灰色使用的游刃有余的还有当代工笔人物画画家张见, 他站在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入了 西方艺术理念, 进而以当代的样式进行了 个性化的表达。
他以一种独特的面貌呈现在观众眼前, 而大面积灰色的使用则是其新面貌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整体的灰色调子让画面传达出的情感蒙上了一层薄纱, 给观赏者以想象发挥的空间使画面生命得到无限的拓展和延伸。
例如《失焦系列》 作品, 在《失焦之一》 中画家大胆使用较淡的暖黄灰色调, 画面中大的颜色构成主要是一块较暗的并带有红紫倾向的黄灰色, 一块人物衣服上的粉红灰色及两块色调相近的淡黄灰色一部分为背景色一部分为肤色。
这就使得整个画面完全由纯度较低的灰色组成, 画家通过多种灰色的块面分割使得画面具有较强的构成感。
而且画面中偶尔几块小的灰色块穿插在画面背景当中并以点的构成存在, 使得看似写实的景物但又与整体画面形成矛盾冲突给观者以深思。
在《失焦之二》、《失焦之三》 中画家仍然采用了灰色分割塑形的手法,整体画面由灰色构成。
画家通过几块明度、 纯度及颜色倾向略有不同的会颜色组成画面, 使画面由多个块面构成, 即平面化又强调构成感突出现代造型意识。
此外, 画家通过灰色造型的手法将画面形体塑造完成使得各形体既模糊但结构准确转折孤独自然, 画面协调统一。
张见工笔人物画的色彩主要以低纯度的灰色为主, 由于他用传统的设色方法, 所有的颜色基本是平涂, 所以画面呈现出平面化的效果。
但画面中多种不同层次的灰色运用又使得画面色彩丰富而协调。
如《失焦之一》,
画面以一种暖黄灰的调子为主导, 又有多种不同倾向的灰色穿插在其中,使整体画面富于色彩变化, 其中以紫灰色的频繁出现最为显著, 它一方面与人物衣服的粉红灰色形成呼应统一, 另一方面偏紫的灰色又与整体的暖黄调形成补色的色彩对比, 使画面色彩在协调中充满对比, 又在对比中达到色彩的统一。
又如《失焦之三》, 它可谓《失焦系列》 中三幅作品里面颜色对比最为强烈的一幅, 画面仍以暖黄色调为主, 其中又充斥着大面积的蓝灰色, 这样就与暖黄灰色形成了 强烈的补色对比, 使画面冲击力极强。而主体人物的暖黄灰的色彩与头发偏红的色相以及黄绿灰的花卉色, 形成强对比使人物面部更为突出。
另外, 在大面积的背景色中, 画面右上方的黄灰色明显带有偏紫的色彩倾向, 而画面下方的蓝灰色中又带有偏黄的色彩意味, 画家运用这种单纯的灰色所构成的多种色彩对比使画面在大的颜色环境下又充满小的对比统一, 让画面协调又不失于变化。
江宏伟的灰色体现着花鸟画中人对自 然的关照, 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在后现代的气息中尽显古典气质, 其中又蕴含了画家对人生的特殊理解, 用一份宁静来慰藉我们肤泛躁动的心。
张见的灰色是中国精神新时代背景下的内化, 带有着浓厚的传统哲学意味, 他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浮象用梦幻般的灰色为我们解读着, 批判着。
灰色, 因为它符合了当代部分人群的审美情结, 更能表现他们的精神面貌、 传达他们的情感体验, 使得当代工笔画中灰色的使用已逐渐成为一支潮流, 并涌现出了 一批成功的画家, 他们在不断的运用着各种灰色语言来诠释世界、 传达心声, 引领着灰色系在工笔画色彩中的发展, 并逐渐建立新的形式。
参考文献:
[1] 《画境――张见工笔花人物画探微》
安徽美术出版社 2010 年 6月第 1 版
[2] 宗白华 《美学与意境》
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4 月第 1 版
[3] 陈传席 《中国绘画美学史》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年 7 月第 1 版
推荐访问:当代工笔画中灰色运用 工笔 画中 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