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促进农业发展论文【完整版】

时间:2022-09-19 13:0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利建设促进农业发展论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水利建设促进农业发展论文【完整版】

 

 水利建设促进农业发展论文

 一、 发展现代农村水利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民乐县地处祁连山北麓, 属温带沙漠气候区, 雨水稀少而且时空分布不均, 年内和年际变化大, 加上东南西三面高、 北面低的地形特点, 干旱灾害频繁, 易洪易旱易水土流失也是基本县情之一。

 长期以来, 水利工作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展开, 各类水利水电工程, 基本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蓄水、 引水、 提水、 排水、 防洪、 灌溉、 发电和水土保持的水利工程体系, 对促进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建设现代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特别是近几年, 民乐县加大了水利工程建设力度, 通过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中小型灌区的配套建设, 有力地改善了民乐县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 水的利用率由原来的 48%提高到现在的 62%, 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

 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了更大的效益, 增加了保灌面积, 确保了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

  二、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农村水利建设,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治水理念, 以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首位, 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 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富民惠民、 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力度, 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㈠创新工作机制, 突出建设主体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需要、 最根本的途径, 通过理清思路,创新机制, 突出建设主体, 不断掀起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情。

 从工程的建设模式、 设计方案、 管理制度、 财务方案、 招标、 业主、 运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让群众参与监督工程建设中的材料设备、 工程建设资金、 施工队伍、 工程质量、 干部和技术人员履行工作职责等各个方面, 确保工程质量。

 ㈡坚持科学规划, 加强示范引导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数量多、 任务重、 投入大,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 必须以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 坚持科学规划, 切实增强规划的前瞻性, 不断加强示范引导, 千方百计提高水的利用率, 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树立典型, 引导示范。

 按照“政府协调、 项目 统筹、 渠道不乱、 用途不变、 各负其责、 各记其功”的原则, 把国土整理、 农业综合开发、 水土保持、 以工代赈、 扶贫开发等各类涉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项目 整合起来, 发挥整体效益, 以洪水河灌区为引导, 带动各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㈢着力构建农业高效节水体系, 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 中小型灌区改造和节水示范工程建设、 机电排灌泵站更新改造为重点, 提高灌溉排水效率。

 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末级渠系配套改造为重点带动面上农田水

 利基本建设。

 健全水利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为农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㈣着力构建农民安全饮水保障体系, 加快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民乐县大部分农村已用上了自来水现代农业,但是由于当初对水质的净化安排措施还没有完善,农民还没有吃上优质安全的自来水, 因此在供水区, 必须对水质要有保证, 必须建设净水设施, 使农民吃上安全优质的自来水, 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

 必须进一步加大区域间水资源配置的研究和实施力度, 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水源工程。

 突出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充分利用水库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集中分片供水、 区域联网供水、 偏远山区独立供水相结合, 让农民喝上方便干净的水。

 ㈤着力构建农村水环境保护体系, 加快改善乡 村生态与环境现代农业是“绿色农业” “环保农业” 。

 要贯彻“生态立省, 绿色发展”理念, 以建设新村镇为契机, 以恢复和改善农村水体功能, 达到水清、 流畅、 岩绿、 景美为目 标, 大力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和农村水环境整治, 建设生态型、 景观型河道、 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落实“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的要求, 以生态修复、 预防监督为重点, 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与环境建设, 遏止人为水土流失, 同时推进清洁型小流域、 防治面源污染水土保持试点, 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

 以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建设为重点, 加快农村水电开发, 为农业发展提供清洁能源, 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

  三、 保护水源, 合理开采水资源, 全面提高农村水利保障能力

  发展现代农业对防洪、 水资源、 水生态保障要求, 保护好现有水资源,合理开发地下水,进一步推进农田水利、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 实现农业水利化。

 ㈠推进灌区节水改造,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近年, 民乐县通过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节水灌溉示范项目 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使农田水利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

 但由于全县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属中小型工程, 受地方财力所限改造进展不大, 特别是田间工程配套严重不足, 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近几年民乐县主要对老农田进行改造, 使老农田变为“渠、路、 林”三结合的标准化条田。

 以开采地下水, 发展管灌、 微灌及“U”型配套等高新节水技术, 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加大力度增加防护林面积, 以提高生产效益。

 通过灌区节水改造和用水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今后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保护好现有水资源; 二是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三是合理开采地下水; 四是加强宣传,广泛动员,进一步深化水价改革,强化干部群众的节水意识,提高对节水的思想认识, 激发群众大搞节水的积极性。

 ㈡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保障农民健康民乐县现有人口 23.73 万人, 存在着引水不安全问题, 因此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任务艰巨, 要以提高供水保证率为重点, 以质量和资金管理为关键, 以工程持续发挥效益为中心,把农村饮水安全项目 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努力把饮水安全工程这项投入多、 惠民面广的民心工程实施好, 保障农民饮水安全, 推进新农村建设。

  四、 落实保障措施, 夯实农村水利发展基础

 ㈠加强领导, 增加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自觉性各级领导正确认识水利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切实履行职责, 把加快现代农村水利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农村水利工作机构, 加强队伍建设。

 实行农村水利工作目 标责任制, 完善考核机制, 确保现代农村水利建设取得实效。

 ㈡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 深化建管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 扩大农民参与, 建立量多面广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农民自主建设、 民主管理、 良性运行的建管新体制。

 克服“重建轻管”思想, 贯彻“建管一体”思路,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 加强统一管理, 推进水权制度、 水市场建设, 落实水权, 促进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业灌溉水价改革和灌区管理单位供水体制改革, 建立成本核算。

 推行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水费计收管理新体制。

 ㈢加大投入, 建立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水利的投入, 建立健全各项水利建设专项资金, 统筹安排各类涉农资金和专项资金用于水利建设, 落实中央和省委、 省政府确定的各项水利投入政策, 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

 推进民营水利发展, 建立国家、 地方和农民自投的水利建设。

 ㈣强化规划, 注重实效围绕现代农业发展, 编制农村水利建设整体规划, 修改完善已制定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专项规划, 因地制宜, 统筹

 兼顾, 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 讲求实效。

 跟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一村一品”等建设, 抓好水利配套服务规划。

 发挥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 强化刚性约束功能, 确保得到真正实施。

 ㈤强化服务, 构建水利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加大实用新型的灌溉、 排水、 节水等水利技术、产品的推广力度。

 加强水利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重点是根据县域水系、 水利设施分布情况科学设置乡镇水利技术推广服务机构; 加强基层服务队伍建设,搞好水利员业务培训,夯实水利科技和服务基础。

 作者:葛雷春 单位:甘肃省民乐县大堵麻河管理处

推荐访问:水利建设促进农业发展论文 水利建设 完整版 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