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厕改典型案例7篇

时间:2022-10-25 11:05:03 来源:网友投稿

农村厕改典型案例7篇农村厕改典型案例  2021年10月JournalofGreenScienceandTechnology第23卷 第20期收稿日期:2021G06G24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厕改典型案例7篇,供大家参考。

农村厕改典型案例7篇

篇一:农村厕改典型案例

021 年 10 月JournalofGreenScienceandTechnology第 23 卷   第 20 期收稿日期: 2021G06G24作者简介:任永勤( 1991- ),女,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乡 村 振 兴 背 景 下 农 村 厕 所 革 命 问 题 研 究— —— — —以 以 彝 良 县 角 奎 镇 为 例任永勤(昭通市昭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云南 昭通 657000 )摘要:厕所反映了最基本的民生状况,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子,农村厕所问题是脱贫攻艰的补短板项目,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广大农民的根本福祉.通过对彝良县角奎镇农村卫生厕所进行调查,调查农户是否愿意改厕,广泛听取农户意见,分析了改厕存在的问题:包括改厕中资金下达情况、政府参与度、改厕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其次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户思想;最后引进技术和人才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改厕带来的便利.以推动农村厕所革命稳步进行取得实效,同时为正在开展的厕所革命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从而进一步推进改厕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关键词:乡村振兴;厕所革命;决策树中图分类号: R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G9944 ( 2021 ) 20G0199G051  引言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农村一直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而厕所一直是农村最难治理的问题.农村的厕所革命是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厕,这项惠民工程,是真正让农民能亲身感受到变化的政策,也是提高农民幸福感、农村文明度、生存环境舒适度的好政策.要文明就需要卫生,农村文明首先要从治理“脏乱差”开始,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弘扬健康的乡风文明应从“厕所革命”开始,或者说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应该从农村“厕所革命”开始.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三个年头,结合彝良县角奎镇的厕所革命的开展情况,入户观察群众实施厕所改造并与之交流,并根据农户的生活习俗、地形的交通情况进行了成本预算,以期为正在开展的厕所革命提供一些参考,从而进一推动厕所革命工作,改善农户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户的生活品质.2  彝良县角奎镇“厕所革命”现状2.1  彝良县角奎镇基本情况角奎镇是县政府驻地所在镇,下辖 21 个村, 5 个社区,是典型的西南小镇,全镇卫生厕所成两级分化,县城周边的村社区,随着 2012 年 9.07 地震后,房屋逐渐转为西式建筑,传统厕所也变成现代卫生间,多为水冲厕,有完整下水道系统或者三格式化粪池,除此之外的村,户厕所多为旱厕,“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围四边”[ 1 ] .从图 1 统计数据可以得出,角奎镇各村卫生厕所占现有户厕总数成两极分化,有 12 个村社区非卫生厕所数量为零,其余村社区卫生厕所占现有户厕总数基本最高达 97.96% .从图 2 可以看出 2017~2020 年 7 月角奎镇近四年的修建数量,其中 2019 年达到峰值 12682 户.2.2  卫生厕所的普遍厕所形制全镇厕所主要是传统的高圈和地圈,人厕与猪圈合而为一,猪在猪圈里生活,人在茅厕里出恭,相得益彰.高圈先要在地面挖一坑,然后盖上木板或者石板,留一洞和一坑缝,上面再盖猪舍,洞用于推猪粪入坑,缝即为蹲坑.地圈之于高圈的区别在于不挖坑,直接盖猪舍,墙上留一洞,供推猪粪人推出去之用,洞外有的会一管道,有的直接为空地.3  “厕所革命”改造现有户厕的“三个阶段”3.1  第一阶段:确定“改厕农户”农村户厕建设应当坚持“卫生、经济、适用、环保”9 9 1

   任永勤: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厕所革命问题研究地理与规划的原则,倡导厕所进院入室推广粪肥无害化利用.改厕达到常住农户的 85% 以上,实行整村推进 [2 ] .图 1 2019 角奎镇各村非卫生厕所占现有户厕总数百分比图 2 2017~2020 年 7 月角奎镇户厕修建数3.2  第二阶段:确定“改厕类型”角奎镇确定的是三格式化粪池厕所,其建造基本要求:化粪池容积需达到 1.5m2以上(长 1.8m ,高1.2m ,基坑深度地下 2.0~2.4m ),以蹲便器或坐便器连接的进粪管角度必须大于 45° 以上为宜,以 90 为最佳,越有利于粪便经水冲刷顺利进入化粪池,坑的深度应依据各户的具体情况而定,进粪管越长,坑的深度越深 [3 ] .3.3  第三阶段:农民主体,以奖代补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激发农民积极性 [8 ] .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奖代补,奖勤罚懒.按照先建后补,早干早补,不干不补,验收不合格不补的原则,实行财政奖补 [4 ] .4  调研结果分析对角奎镇坪政村无卫生厕所户走访调研了 405户(全村共 2005 户,非卫生户厕数量 1566 座),实地观察了厕所改建过程.4.1  改造意愿分析农户的改厕所意愿主要受 3 个方面的影响,本文结合 ID3 决策树,对农户的改厕意愿进行了分析与判断(表 1 ).表 1  调查问卷中指标分析情况改厕意愿分析与预测农户政府奖补金额(低: 1000 以下中: 1000~2000高: 2000 以上)是否养殖家中有无年轻人(年轻人指20 岁以下)是否愿意改厕所1中 是 有 不愿意2中 是 无 不愿意3高 是 有 愿意4低 是 有 愿意5低 否 有 愿意6低 否 无 不愿意7高 否 无 愿意8中 是 有 不愿意9中 否 有 愿意10低 否 有 愿意11中 否 无 愿意12高 是 无 愿意13高 否 有 愿意14低 是 无 不愿意ID3 决策树分两个类别,即为目标分类:是否愿意改厕所:愿意为 9 户,不愿意为 5 户.三个条件属性:政府奖补金额(低:1000 元以下;中:1000~2000 元;高: 2000 元以上) = (高、中、低).是否养殖 = 是/否.家中有无年轻人 = 有/无.ID3 决策树生成步骤: ① 根据属性信息增益高低选择根节点; ② 节点属性划分; ③ 迭代获得内部节点,选择标准依然为属性的信息增益高低; ④ 绘制关系构建决策树.4.1.1  计算目标类别的“熵”目标类别是否愿意改厕所:愿意 =9 户,不愿意=5 户.Entropy (意愿) =- (914)log 2 (914) -- (514)log 2(514) =0.9404.1.2  计算三个条件属性的熵4.1.2.1  政府奖补的熵政府奖补:高 4=4 个愿意;0 0 2

  2021 年 10 月绿   色   科   技 第 20 期中 5=2 个愿意 +3 个不愿意;低 5=3 个愿意 =2 个不愿意.Entropy ( S 意愿 ,政府奖补) =414Entropy (高) -514Entropy (中) - 514Entropy (低)Entropy 高 =- 44log 244 =0Entropy 中 =- 35log 235 -25log 225 =0.4422+0.5288=0.971Entropy 低 =- 25log 225 -35log 235 =0.4422+0.5288=0.971Entropy (政府奖补) =414Entropy (高) -514EnGtropy (中) - 514Entropy (低) =0.6934.1.2.2  养殖的熵养殖:7 是 =3 愿意 +4 不愿意;7 否 =6 愿意 +1 不愿意.Entropy (是) =- 37log 237 -47log 47 =0.524+0.461=0.985Entropy (否) =-67log 267 -17log 217 =0.191+0.400=0.591Entropy ( S 意愿 ,养殖) =714Entropy (是) +714EnGtropy (否) =0.7884.1.2.3  年轻人的熵年轻人:6 无 =3 愿意 +3 不愿意;8 有 =6 愿意 +2 不愿意.Entropy (有) =-68log 268 -28log 228 =0.311+0.5=0.811Entropy (无) =- 36log 36 -36log 36 =0.5+0.5=1Entropy ( S 意愿 ,年轻人) =814Entropy (有) +614Entropy (无) =0.8924.1.3  计算各条件属性的增益计算公式 Gain ( S , A ) =Entropy ( S ) -Entropy( A )Gain ( S 意愿 ,政府奖补) =Entropy (意愿) -EnGtropy (意愿,政府奖补)=0.94-0.693=0.247Gain ( S 意愿 ,养殖) =Entropy (意愿) -Entropy(意愿,养殖) =0.94-0.788=0.152Gain ( S 意愿 ,年轻人) =Entropy (意愿) -Entropy(意愿,年轻人) =0.94-0.892=0.048“政府奖补”的增益最大,故而以“政府奖补”为ID3 决策树的根节点.4.1.4  计算的选择各分支节点因“政府奖补”有三个档次,故而根节点下就有三个分支“高”“中”“低”,因“高”熵为零,就不考虑“高”只考虑“中”“低”两个分支.4.1.4.1  “中”节点下的选择政府奖补为中的记录有 5 条,之前的计算已经得到政府奖补为“中”的熵.Entropy 中 =- 35log 235 -25log 225 =0.4422+0.5288=0.971接下下计算政府奖补为中的条件下各属性的熵.(1 )养殖的熵.中 + 是:3=3 不愿意.Entropy (中 + 是) =- 33log 233 =0中 + 否:2=2 不愿意.Entropy (中 + 否) =- 22log 222 =0Entropy ( S 中 ,养殖) =35 Entropy(中 +是) + 25Entropy (中 + 否) =0(2 )年轻人的熵.中 + 有:3=2 不愿意 +1 愿意.Entropy (中 + 有) =-23log 223-13log 213=0.918中 + 无:2=1 不愿意 +1 愿意.Entropy (中 + 无) =- 12log 212 --12log 212 =0.5+0.5=1Entropy ( S 中 ,年轻人) =35 Entropy(中 +有) +25 Entropy(中 +无) =0.5508+0.4=0.9508(3 )计算 S 中 下两个属性增益.Gain ( S 中 ,养殖) =Entropy 中 -Entropy ( S 中 ,养殖) =0.971Gain ( S 中 ,年轻人) =Entropy 中 -Entropy ( S 中 ,年轻人) =0.971-0.9508=0.0202“养殖”条件属性的增益最大,故而选择为分类点,Entropy ( S 中 ,养殖)和熵为零,这一分支结束4.1.4.2  “低”节点下的选择(1 )养殖的熵.低 + 是:2=1 愿意 +1 不愿意.Entropy (低 + 是) =-12log 212-12log 212=1 0 2

   任永勤: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厕所革命问题研究地理与规划0.5+0.5=1低 + 否:3=2 愿意 +1 不愿意.Entropy (低 + 否) =-23log 223-13log 213=0.918Entropy ( S 低 ,养殖) =35 Entropy(低 +否) + 25Entropy (低 + 是) =0.5508+0.4=0.9508(2 )年轻人的熵.低 + 有:3=3 愿意.Entropy (低 + 有) =- 33log 233 =0低 + 无:2=2 不愿意.Entropy (低 + 无) =- 22log 222 =0Entropy ( S 低 ,年轻人) =35 Entropy(低 +有) +25 Entropy(低 +无) =0(3 )计算 S 低 下两个属性增益.Gain ( S 低 ,养殖) =Entropy 低 -Entropy ( S 低 ,养殖) =0.971-0.9508=0.0202Gain ( S 低 ,年轻人) =Entropy 低 -Entropy ( S 低 ,年轻人) =0.971-0=0.971S 低 下两个属性增益,收益最大的是“年轻人”,以年轻人为分类节点.因 Entropy ( S 低 ,年轻人)为零,故年轻人分支结束.4.2  改造模式的种类及成本分析三格化粪池式简易水冲厕所主要有三格化粪池(无排出口)、双瓮漏斗式和三联通沼气池式 [5 ] .对于三类户厕改造类型,依次为新型粪尿分集式生态旱厕、三格化粪池式简易水冲厕所和有排水系统的水冲式厕所,粪便回收越困难,改造及管理方法越复杂,改造成本越高;反之粪便越容易回收利用,改造方法及管理越简单方便,改造成本越低 [6 ] .粪污易回归,成本低;粪污不易回收,成本高.群众在选择改厕类型时,基于成本和种殖用肥的考虑,390 户倾向于选择新型粪尿分集式生态旱厕,只有 15 户选择三格化粪池式简易水冲.5  存在的问题(1 )改厕工作进展总体较慢,村之间进展不平衡.(2 )部分村的改厕标准掌握不到位,施工不规范.出现施工标准低,施工不规范等现象.根据国家标准,三格式、双瓮式改厕设备的容积不得小于或等于1.2m3 .具有恒压、防渗、防冻要求,且必须使用节水型冲水设备,每次冲水量在 500mL 以下 [7 ] .水冲洗太多,粪便在化粪池中储存时间太短.达不到无害化的要求,并给群众生活造成不便 [8 ] .(3 )村里无害化厕所的管理和保护机制尚未建立,厕所的使用效果有所提高.由于农村市场管理尚未建立,旱厕改造完成后,管护维修、定期收运、粪渣资源利用等后续管护工作不够完善,粪便后期处理问题普遍存在,影响了无害化厕所的推进工作 [9 ] .(4 )公众对无害化厕所使用标准认识不足[ 10 ] .(5 )后续服务管理不够.农村如厕再建缺乏轻便管、后期管理人员,服务团队建设不足,网格化运营不正常,影响农户卫生厕所的使用.(6 )政府承包的痕迹过重.直接出资承包的,实施过程比较快;农民部分承担一定比例出资的,进度交之.农民全额出资的厕所改造工则基本上没有启动,即使勉强这部分农户也会遇到抵触 [11 ] .6  德日印经验借鉴6.1  日本技术创新,驱动厕所革命在 20 世纪 50 年代,日本政府就开始关注农村厕所问题,随后在 70 年代的“造村运动”及 2015 年的大规模“厕所运动”中均取得了显著的功效,日本政府崇尚厕所文化的宣扬,各级政府大都设立厕所学会,大学中开设厕所学专业及博士点,并在多地建设“厕所博物馆”.技术上推出了智能马桶、净化槽等,管理上成立污水处 理 协 会 及 培 训 机 构,解 决 了 改 厕 后 的 后 顾之忧.6.2  德国“更新计划““更新计划”为改造农村厕所,德国政府专门为基础设施和与社会服务建设相关的政策,在符合该政策后,才被允许的.仅仅符合该项政策不够,还需进一步接受城镇建设委员会的审查.受这些制度法规的普惠,德国厕所的整体配置和具体选址非常合理,人性化设置也为居民的厕所提供了很多方便.6.3  印度“净化印度”的运动2014 年印度总理莫迪上任后大力推动“净化印度”运动,意在乡村内养成文明卫生的如厕习惯,效果并不理想 [12 ] .7  建议(1 )增 加 资 金 投 入,提 高 补 贴 标 准,加 强 建 设质量.(2 )提供专业化的支持.组建镇级改厕专业化队伍,严格掌握卫生设施材料质量,将质量合格的卫生设备、管道材料纳入厕所改造.(3 )建议促进厕所和污水的结合.以“一虫一草一系统”为核心,修建“食藻虫 - 沉水植物 - 水生动物- 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共生系统,采用全生态手段改2 0 2

  2021 年 10 月绿   色   科   技 第 20 期善水质 [13 ] .(4 )构建社会化管理体制.(5 )加强宣传.改造厕位的工作首先要温柔,有点有面,先让有条件的村和自发性改造厕所的群众充分发挥典型的模范作用,切实推进农村厕所改造 [14 ] .(6 )以家庭厕所的改造为主,谋求与公共厕所的平衡.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重点保障家庭用厕所的改造工作,进一步选择性合理布局建设村级公共卫生厕所.对公共厕所覆盖空白区,要优化布局,适当增设,对服务的重叠区,可不做调整 [15 ] .参考文献:[ 1 ]柯善北 . 推进农村改厕还需“实打实”«关于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工作的通知»解读[ J ] . 中华建设, 2019 ( 5 ) .[ 2 ]夏   涛 . 肥东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 D ] . 合肥:安徽大学,2018.[ 3 ]孙小杰 . 美丽乡村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D ] . 长春:吉林大学, 2015.[ 4 ]颜佳华,方浩伟 . 清洁印度项目:动因、执行机制与运作逻辑———兼论对中国农村“厕所革命”的启示[ C ]//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务评论(第一卷) . 湘潭:湘潭大学,2018.[ 5 ]刘   勤,杨   陈 . 畜圈、厕所与民俗信仰———基于四川汉源的调查[ J ] . 民间文化论坛, 2018 ( 3 ): 101~112.[ 6 ]龙志强 . 人 居 环 境 整 治 背 景 下...

篇二:农村厕改典型案例

日期:

 2019-05-30作者简介:张姣妹 ( 1996- ),女,研究方向:乡村治理 .E-mail :

 1667095833@qq.com通讯作者:徐聪聪 ( 1987- ),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E-mail :

 x87515@126.com基金项目:

 2017年中国农学会教育教学类第五批科研立项课题 (FCE1601 )doi :

 10.16006 / j.cnki.twnt.2019.03.01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 “厕所革命”的发展对策———以河南省洛阳市农村地区为例张姣妹 1 ,徐聪聪 2( 1.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2.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办公室,广东   广州  510642 )摘   要:【目的/意义】通过探究洛阳市农村厕所改革的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从而补齐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短板,促进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快速实施。【方法/过程】通过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进行调研,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洛阳市农村厕所改革现状与问题进行探讨,为乡村振兴中厕所改革提供启示。【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当前洛阳市存在城乡厕改发展不平衡、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统一领导、宣传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城乡厕改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宣传到位、多措并举等对策。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厕所革命;洛阳市;农村地区;对策中图分类号:

 F323 ; R12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37-5617 (2019 )

 03-0072-05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n Toilet Revolutionin Rural Areas under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aking Rural Areas in Luoyang City of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ZHANG Jiao - mei 1 , XU Cong- cong2( 1.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 ,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Guangzhou , Guangdong510642 , China ; 2. Party   Committee   Office ,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 Guangdong 510642 ,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 Meaning 】By  explo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oilet revolution in rural areas of Luoyang  City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 so as to improve the weaklinks that affect the farmers ’ quality  of life ,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rapid im -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 Methods / Producers 】By  carrying on the investigation through the strati -fied sampling  and random sampling , and using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 the present situation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oilet revolution in rural areas of Luoyang City were discussed , thus to provide enlightenmentfor the toilet revolutio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 Results / Conclusions 】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re were some existingproblems in Luoyang  such as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toilet revolution ,insufficient financial in -put ,lack of unified leadership , and inadequate publicity , etc.Then ,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working  collaboratively to make concerted efforts for the toilet revolu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 carrying  on suffi -cient publicity , and adopting  multi - measures , etc.Key words :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 toilet revolution ; Luoyang  City ; rural areas ; countermeasures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 “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并作出了 “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的重要论断。按照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中央文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第 3 期2019 年 6 月台 湾 农 业 探 索Taiwan Agricultural ResearchNo.3June 2019

 其中一项主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农村厕改工作,开展厕所粪污治理 [1 ] 。习总书记明确强调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根据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2014 )》, 2014年全国乡村地区卫生厕所的普及率达76.1% ,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普及率为55.2% ,总的来说,我国农村厕改工作进展较为缓慢 [2 ] 。“厕所革命”俨然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一项 “关键工程”[ 3 ] 。1  河南省洛阳市厕所改革基本概况河南省洛阳市地处中原地带,受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在广大农村人们一直使用的是旱厕,十分简陋,卫生状况较差,粪便难以做到无害化处理,对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截至2017年底,洛阳市总人口数达710.1万,其 中 农 村 人 口 数 达 509 万, 城 镇 化 率 为56.02% 。据洛阳市爱卫办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洛阳 市 农 村 卫 生 厕 所 普 及 率 为 82.07%[ 4 ] 。2017年以来,洛阳市按照 “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深入推进 “厕所革命”。农村就地实施卫生厕所改造,因地制宜引导农户建设卫生厕所,让农村村容村貌和农户家庭卫生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洛阳市卫生厕所普及率显著提升。2  数据来源与描述统计2.1  数据来源本研究选取洛阳市国家级百强县偃师县和国家级贫困县伊川县进行实地调研,调查采用分层抽样和非严格随机抽样,共发放350份问卷,回收 335份,回收率为 95.7% ,剔除 20份无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 。数据资料采用 SPSS 24.0进行定量分析,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整理后再进行定性分析。调查内容主要为农村厕所情况及厕所改革政策的落实情况等。2.2  样本基本特征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看 (表1 ):在性别分布上,男性占46.5% ,女性占53.5% ,性别分布比较均衡。从年龄分布情况看,被调查者青壮年比例较少,成年人群体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一定程度上和当下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大量留守老人的情况有关。从被调查对象家庭情况来看:家庭 中 主 要 经 济 收 入 来 源 为 传 统 的 种 植 业 (占71.7% ),接近一半的家庭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为3000~5000元。从家庭厕所类型方面来看,卫生厕所占53.7% ,非卫生厕所占46.3% ,说明仍有多数农户使用的是传统的旱厕,可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加强对农村厕所的改革,提高民众生活品质的民生意义和必要性。表 1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统计指标 项目 占比( % )性别 男46.5女53.5年龄18~30 岁 0.631~45岁11.846~60岁49.760岁以上37.9文化程度 文盲15.4小学 43.5初中 30.6高中及以上10.5人均可支配年收入 3000元及以下 16.03000~5000元43.75000~7000元23.37000元及以上17.0主要收入来源 种植 71.7养殖21.6外出务工 33.5经商 4.6其他9.1家庭厕所类型 卫生厕所 53.7非卫生厕所 46.3无厕所0卫生厕所类型 三格化粪池 40.3粪尿分集式 21.3三联式沼气池27.8其他 10.62.3  调查结果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农村厕所改革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工作,与农户的文化程度、住宅类型、政3 7第 3 期 张姣妹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 “厕所革命”的发展对策———以河南省洛阳市农村地区为例

 策的 宣 传 力 度、厕 改 资 金 来 源 等 诸 多 影 响 因 素相关。2.3.1  农户文化程度与卫生厕所普及率的关系  从表2可知,在进行厕所改革的175个样本中,农户是小学以上的学历占到96.6% ,而未进行厕改的农户中文盲占据31.1% ,经过卡方检验,得出P <0.001 ,可见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农户的文化程度高低对厕所改革的卫生厕所普及率有显著性差异。经过比较分析得出,农户文化程度越高,卫 生 厕 所 普 及 率 也 越 高,二 者 呈 正 相 关趋势。表 2  农户文化程度调查情况项    目学历合计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高中以上已厕改 户数(户)6 79  50 37 3 175占比( % )3.4  45.1  28.6  21.1 1.7未厕改 户数(户)

 42 58  18 16 1 135占比( % )

 31.1  43.0  13.3  11.9 0.72.3.2  政策宣传力度与卫生厕所普及率的关系  由表3可知,政策的宣传力度即农户对厕所革命这一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当地农村卫生厕所的普及率有显著影响,在已经进行厕改的农户中政策宣传力度达到94.9% ,而未进行厕改的农户中对政府政策了解的仅占16.4%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政府政策的宣传力度较小,农户对厕改政策缺乏了解,影响了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的提高。表3 厕改政策宣传普及率调查情况项    目了解厕改政策不了解厕改政策合计卫生厕所 户数(户)166 9 175占比( % )94.9 5.1非卫生厕所 户数(户)

 23  117  140占比( % )16.4 83.62.3.3  住宅类型与卫生厕所普及率的关系   在对农户住宅类型的调查分析中发现,新建住宅的农户群体中卫生厕所普及率占据74.2% ,老式住宅的群 体 中 卫 生 厕 所 普 及 率 占 据 老 式 住 宅 样 本 的42.1% 。经过卡方检验,得出 P <0.001 ,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住宅类型与卫生厕所普及率有显著性差异。2.3.4  厕所改革推进的影响因素   由表4可知,无论是在进行厕改和未进行厕改的农户中,影响厕所改革快速推进的因素是资金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其中在已经进行厕所改革的农户中, 68.5%的农户认为资金是阻碍进行厕改的主要原因,在未进行厕改的农户家庭中,高达80%的农户认为资金是最重要的因素。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也阻碍着厕所改革这一民生工程的快速推进和实行。同时政府是否有统一领导也是影响地区厕改的主要因素。在厕改推行较好的村子中,政府部门的统一领导和干部们的带头示范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外,由于农村当地存在着较多基层的建筑施工匠人,因此在技术方面对厕改的推进影响较小。基于此,可以得出,在厕所改革的推进中,资金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成 为乡 村 振 兴 中 厕所革命 快 速 推 进 的 主 要障碍。表4 厕所改革推进影响因素调查情况项   目 资金 观念 技术政府统一领导其他已厕改 户数(户)

 120 78 43 47 39占比( % )

 68.5 44.6  24.6 26.9  22.3未厕改 户数(户)

 112 74 56 73 48占比( % )

 80.0 52.9  40 52.1  34.33  农村 “厕所革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1  经费投入不足,工程落实不及时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的政策,农民收入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仅能用来支持部分村子建设美丽乡村,如高龙镇陶化店村力求打造省级美丽乡村,政府下发资金1000多万用来建设美丽乡村,而其他没有列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的村子严重缺乏建设资金,厕所改革进度比较缓慢,严重影响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快速实施。拥有财政资金支持的农村进行厕改较为顺利,而缺少资金支持的村子中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一般选择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进行厕改。同时农村改厕的经费釆用纵向拨付方式,从项目申报到上级批复再到经费的拨付,往往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甚至更久。项目资金落实到县级就更晚,严重影响了物资招标和工程开工,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厕4 7台 湾 农 业 探 索2019 年 6 月

 所改革普及率难以提高。3.2  缺乏统一领导,干群联系不密切厕所改革涉及多个部门,改厕工作是一项组织、协调管理与技术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合作参与,而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必须把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4 ] 。当前洛阳市厕所改革各个部门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与村民联系不密切,导致村民对一些基本政策缺乏了解。尽管洛阳市政府早在2007年就开始重视农村厕所改革,但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统一领导,民众改厕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严重影响了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农村改厕涉及到千家万户,需要依靠政府有关部门和农户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3.3  宣传不到位,思想观念难以扭转笔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乡镇存在政府信息不透明,民众政策信息了解渠道窄的现象。政府的乡村振兴策略不能很好地落实到每个村子中,在层层下达过程中还会出现信息缺失和失真的情况,使得基层群众不能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利好。政策宣传的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农民对政策缺乏了解,思想观念未得到及时转变,意识不到厕改带来的好处。调研发现,厕改政策宣传力度较大的村子卫生厕所普及率较高,一定程度上证明政策宣传力度和政策实施呈正相关关系。此外,在部分村子中农户“唯厕是臭”的观念已根深蒂固,卫生知识缺乏,意识淡薄,认识不到厕改与预防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宣传的不到位,导致农户思想观念难以扭转,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厕所改革的推进和实施。3.4  重城镇轻农村,发展不平衡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城乡厕所发展差距显著,在城镇中1km 内即可见到公共厕所,而农村厕所情况依然没有明显的改善,存在条件较差甚至没有公厕的现象。部分发展落后的村子使用的依旧是传统旱厕,年久失修,卫生状况较差。当前在洛阳进行的农村厕改,每个乡镇仅选取1~2个经济发展较好的行政村作为 “厕所改革”的示范村,如高龙镇的陶化店、顾县镇的段东村等。这导致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虽然普遍达到98%以上,但其所在乡镇卫生厕所普及率甚至不到10% 。尽管当前政府已出台各种政策在农村大力推行厕所改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在实际执行落实中,地方政府在城乡厕所改革的力度和政 策方 面 还 需 要 结合实际 情 况 予 以 调 整 和完善。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 “厕所改革”政策的实施建议4.1  形成合力,加强各部门的统一领导做好改厕工作,首先需要各部门发挥好组织协调能力,整合各方的力量,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部门职能看,农村改厕涉及爱卫办、新农办、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各部门之间要分工明确,有序开展厕改工作,同时通过整合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村庄整治、改水改厕等建设项目和资金,强化督查指导,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其次,可以在县、镇、村均成立组织,分管乡镇长具体负责,落实各自的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同时,可以成立专业改厕队伍,针对项目实行统一施工,有专门部门负责指导,可以有效加快改厕进度,确保改厕质量 [5 ] 。乡镇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农户做好基层工作,党支部书记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亲自抓落实,下村督促指导,坚定村干部及村民改厕的决心,形成上下合力,齐抓共管,狠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促进农村厕改工作的顺利推进。4.2  多措并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厕所改革是一项持久浩大的工程,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广,政府部门必须坚持 “农民自愿、自建公助、多方筹资、建管并重、行会治理、注重技术、利学改厕”的原则,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 [5 ] 。当前,洛阳市农村改厕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资金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以农业为主的乡镇,资金不足问题尤为突出。因此,随着农村厕改工作的深入开展,除了国家下发的财政补助资金外,当地政府还应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到农村厕所革命中来,合理利用社会资本 [6 ] 。强化资金保障,不断创新融资方式,强化融资能力,采取政策性金融和国家专项资金、 PPP 、城镇化基金、省级投资公司的支持、结合国资平台发行债券等多种模式,为开展厕所改革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和支持。4.3  宣传到位,积极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卫生意识,形成厕改共识和良好的如厕习惯 [7 ] 。农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影响着乡村振兴的快速实施,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厕所改革工作,广大农民5 7第 3 期 张姣妹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 “厕所革命”的发展对策———以河南省洛阳市农村地区为例

 群众的支持是做好厕改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做好宣传工作,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去。在调研中发现,农民支持率...

篇三:农村厕改典型案例

dquo;厕所革命”让群众“方便”更方便— 卓尼县柳林镇2019年“厕所革命”典型事迹■毛世民I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 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 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 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 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 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厕所,对甘南 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柳林镇来说’不仅 关乎群众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健康需 求,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方 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一、基本情况自“厕所革命”开展以来,在县委 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农业农村局的悉心指导下,柳林镇党委、政府髙度重 视 ,充分贯彻“小厕所,大民生”的思想 理念,始终坚持把“厕所革命”作为推 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政治 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和重点生态工程 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来,全 镇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因地制宜、扎 实推进,以群众意愿选择合理的改厕 模式,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截至 目前,柳林镇实现了所有农村无害化 卫生厕所全覆盖的目标,做到了应改 尽改,已全面完成1782座 户 厕 (其 中:卫 生 旱 厕 1408座 ,占 79%;水冲式 厕 所 374座 ,占 21%)和 9 座公厕 的改造任务,完成率为100%。累计拨 付改厕入户资金70.07万 元 (其中拨 付改厕先建后补资金31.22万 元 ,小 康村“七改”入户资金38.85万元)。二、主要做法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改 厕奖补资金基础上,为改善农村卫生 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努力补齐影 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让农民群众不 花钱或少花钱用上卫生厕所,镇党委、 政府积极统筹整合各方资源,群策群 力,有效带动群众对户用卫生厕所进 2020.01 | 发展 27

 行改建,高标准完成“厕所革命”工作 任务。一是政府督建。自“厕所革命”工 作开展以来,柳林镇党委、政府髙度重 视,始终坚持把“厕所革命”作为建设 “清洁乡村”的重要政治任务、重大民 生工程来抓,依据乡村自然地理条件、 布局形态规模、基础设施状况、环境改 善需求、经济发展水准等情况,采取因 ±也制宜、一户一策和宜水则水、宜旱则 旱 、宜改则改、宜建则建的原则与各村 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镇统筹推进、 村负责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的农村厕改工作格局,成立由镇政府 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改厕工作领导小 组 ,并由镇农办牵头做好方案制定、动 员协调、督导考核和验收评估等工作; 各村委会承担改厕工作主体责任,负 责落实改厕任务,配合做好协调施工、 组织村民出工出力。镇村两级各负其 责 ,协调联动,形成了责任清晰、任务 明确、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二是党员 带建。厕所革命之所以“难”,最难的是 转变农村居民对厕所的观念和习惯。

 全镇厕所革命开展以来,各村积极发 动党员干部带头改建,以党员为先锋、 以典型为示范,从而激发群众对于卫 生厕所的需求,使其了解厕所与生活28 发展 | 2020.01质量和品位、文明和健康的关系,让群 众切身感受到一个好的厕所对个人和 家庭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对使用舒 适 、卫生、体面厕所的需求和对自身厕 所改建的意愿。三是邻里共建。对于部 分家庭来说自筹改厕存在一定难度, 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存在缺乏厕改 劳力的问题,全镇上下在大力宣传农 村无害化卫生厕改工作的意义和相关 政策的同时,积极动员、鼓励群众以出 工方式互帮共建’充分发挥农民群众 改厕的主体作用,营造人人参与改厕 的浓厚氛围,从根本上摒弃多年形成 的厕所文化缺失及顽固的如厕陋习, 让每个群众重新树立“新厕所”观念。

 四是责任人帮建。“厕所革命”作为推 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政 治任务,在户厕改建过程中,镇党委、 政府明确要求精准扶贫帮扶责任人全 程参与贫困户厕所改建工作,做好厕 改动员及政策宣传的同时,替贫困户 当好参谋,为贫困户出谋划策,做规 划 、解难题,利用自身优势,尽可能为 贫困户谋划好厕所改建工作。五是施 工队统建。柳林镇各村因地制宜,结合 实际和群众意愿选择合理的改厕模 式 ,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按照“布局合理、卫生整洁、环保美观、方便 使用”的目标,对草岔沟、东石沟、裔盖 三村厕改项目实行统一改建,建设中 实行统一招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统一施工,施工单位从地坑挖掘、管道 连接、室内安装到工程结束验收合格 投入使用一包到底。这样,既有效降低 工程费用、节省了工程用工、用料,又 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更为“清洁乡 村”创建工作打下基础。三、管理机制“小厕所、大民生,三分建、七分 管”,“厕所革命”改造重要,管理更重 要。建设厕所只是一个开始,而管理厕 所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管理好了才 能真正保证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 感和幸福感。为巩固农村改厕成果,进 一步建设好生态宜居美昍乡村,推进 农村“厕所革命”和清洁村庄行动,使 厕改后长久发挥效用,柳林镇加快建 立厕所管理长效机制。一是同目标创 建。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村庄清 洁行动以来,柳林镇严格按照“厕所革 命”和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努力围绕 “三清一改”要求,持续做好村庄内无 乱堆乱放,无污水乱泼乱倒,无粪污明 显暴露,杂物物件堆放整齐,房前屋后 干净整洁,真正做到村里村外一个样、 左邻右舍一个样、房前屋后一个样、室 内室外一个样的标准。二是同责任参

 与。村党支部积极动员、鼓励党员、群 众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和清洁村庄创 建中,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加强制度 约束、道德约束和社会约束,筑牢群众 基础,将打造“厕所革命”和清洁村庄创 建纳入到村规民约,形成群众约束群 众 、群众管理群众的长效机制,注重发 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特殊作用,真正 做到同参与、同维护、共提升。三是同标 准督查。制定、完善各项环境管理长效 机制,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环 境卫生督查组,定期对全村环境进行督 查,将村里村外、左邻右舍、房前屋后、室内室外、厕所厨房、坑头衣柜按同一 标准打分,对出现的问题限期要求整 改,特别将户厕所环境卫生纳入重点督 查项目,以制度强行补齐影响群众生活 品质短板。四是多方式激励。对在厕所 革命和清洁村庄创建工作当中涌现出 的积极分子和优秀家庭,柳林镇通过多 种方式给予鼓励和奖励。充分运用“红 黑榜”积分制对参与的群众进行积分, 红榜积一分,黑榜减一分,每季度进行 排比,前十名给予奖励,后十名予以处 罚;利用“流动红旗"每季度对家庭卫 生文明进行排比,对“爱国守法,热心公 益好;学习进步,爱岗敬业好;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移风易俗,少生优育 好;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好”的“五好家 庭”悬挂“五好家庭”流动红旗。通过“红 黑榜”和“五好家庭”流动红旗,不但激 发了群众对厕所革命和清洁村庄创建 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又鞭策了那些不 愿意改变的“落后户”。总之,厕所革命和清洁村庄创建 活动任重道远,开弓没有回头箭,柳林 镇党委、政府和两万柳林儿女将以壮 士断腕的气魄与环境卫生和百年陋习 抗争到底。塑 I(作者系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 柳林镇镇长)2020.01丨 发 展 29

篇四:农村厕改典型案例

省农村“厕所革命"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多主体协同治理视角石金梅郝旭航王丹丹索照斌康子恬(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0)【摘要】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到农村的卫生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厕所革命”推行多年以来。我国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相关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多主体协同治理的视角,河北省农村“厕所革命”需要加强多方联动,推动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词】农村“厕所革命”;多主体协同治理;乡村振兴1农村“厕所革命”中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必要性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逐渐成为农村治理的新思路,这意味着地方政府需要转变以往的管理模式,从“全能政府”向地方治理的参与者,引导者的方向转变。现如今,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户作为农村社会管理的执行者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大,农村协同治理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政府,基层组织,市场和村民四部分,通过多方合作有效弥补了基层社会单向治理效率低下的弊端,推动农村社会协调发展,沟通顺畅,政策实施迅速,顶层设计与基层发展共生共存,外源激励与内生发展相互促进,模式创新与机制诱导相互结合,逐渐探索出一套符合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治理体制。在理论不断创新的同时,农村各项事务的管理也应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头戏之一的农村“厕所革命”更应深入落实多主体协同治理的理念,推动农村厕改进一步发展。2河北省农村“厕所革命”在治理主体方面的问题2.1治理主体较为单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短板。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仅依靠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的基层社会单一政府治理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今我国对农村厕所革命可持续化发展的要求。在中央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之后,各级政府纷纷响应,在农村厕改的层面上为农村地区优化各主体的协同治理路径,在对河北省保定市斜山村进行调研的过程中,笔者走访了各级政府部门。得出了大致的厕所革命推行路径,一般工作推进先由省级政府制定相关方案,号召各市级政府牵头成立工作小组,制定细化的实施方案,确立本地区农村厕改的要求和目标,并及时对示范村进行表彰.宣传优秀案例,在取得一定的实施成果过后市级政府领导召开表彰大会和相关发布会,及时向社会各界公布改厕信息;县级政府负责上传下达,在加强宣传的同时完善奖惩体系,及时开展技术培训和下乡监督工作,乡镇政府负责具体执行上级任务,做好资金的分配与调度,做好各村改厕的验收工作。由以上程序可以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农村“厕所革命”大多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助推才得以前行,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监督才得以落实,这极度压制了农村厕所革命的基层发展活力,基层社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未得到充分的激活。因此,农村厕所革命实施过程中,这种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治理体制在实际的政策推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主体单一,沟通不畅而导致急于求成,“一刀切”的情况。2.2改厕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模糊农村改厕不仅需要技术和劳动力,资金支持同样重要。在河北省广大农村地区进行的改厕工作,大多需要依靠政府的相关补贴,同时再辅以村集体和农户个人的资金投入。大多数县市的资金运营由政府主导,这种推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社会主体的参与,影响了农村厕所革命的可持续性发展。与此同时,在实际的农村改厕过程中,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监督制度也有所缺乏,农村厕改存在建设经费收支不明确,未公开相关信息的情况。资金浪费的行为也时有发生,有些建设者购买本不用于改厕的材料或改厕材料利用不充分,造成无端损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资金管理的多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改厕的质量和进度,本应按时到达的钱款可能会因多余的管理而浪费时间,同时又由于资金不到位,在改厕指标的限制下,用于改厕的相关设施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拉低建设水平。有效的管理制度需要建立,而改厕资金的监督体制也必不可少且需要完善。社会的监督形式并不少,但是改厕资金的收支信息不透明,未得到公开,这使得监督有了死角。再者,农村厕改过程中也存在着民众监督热情不高的情况,这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改厕后的管护由村集体和政府负责,但是由于监督的不到位以及财政压力过大,改厕后厕所管护混乱,人员冗杂,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也不能被忽视。2.3推行农村“厕所革命”村民热情不高,氛围不浓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旱厕在农村相当普遍,民众已经习惯了旱厕的使用,同时旱厕具有用水少,清理排泄方便等优点,使得民众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接受卫生厕所,改厕热情不高。当然,政府在宣传方式上较为单一,在宣传力度上也同样不足。宣传册发放范围小,印数不足,在集中宣传中,民众到场人数不足,没有涉及到全部民众,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众对改厕的认知不清晰。有些民众甚至认为改造厕所耗时耗力,劳民伤财,在传统思维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下,仍旧依赖原有的旱厕。3河北省保定市斜山村农村“厕所革命”多主体协同治理典型经验借鉴3.1响应政府号召,发挥党员作用改厕政策推行以来,斜山村村集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书记带头改厕,农户纷纷响应。斜山村首先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最终目标,其次做到统筹协调本村资源,在党的领导下解决各方矛盾从而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再次,在工作进行过程中斜山村在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的同时,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支持与方向引领作用,为此次改革保障强有力的资金供应,将专款专用落到实处。本村党员积极对当地村民进行鼓励,增强村民信心,疏通多方矛盾,促进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改革的最大覆盖率。3.2着眼自身实际.加强基层自治斜山村着眼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将政府引导与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有机结合,发挥着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重要作用。首先,斜山村村集体充分发挥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自治权,不断落实自身服务与监督职能,对于村落各地基于其不同发展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与支持,从而实现治理资源的最优化,提高治理资源利用率,为斜山村农村“厕所改革”注入长足动力与有力支持。其次,为保证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顺利开展,涞源县政府与斜山村基层自治组织合理审视自身情况,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例如;各项保障机制尚未健全、社会参与度不高、信心不足等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涞源县政府加强鼓励力度,实施对应的便民利民政策措施,将权力下放到各村,引入社会企业参与改厕建设,与华夏集团合作为改厕注入社会力量,促使斜山村村民与社会组织都积极投入到此次工作中来。同时,对于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来说,质量问题是重中之-19-万方数据

 重。该地政府已经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对于质量不过关、不符合生态要求的商品与项目做到了及时清退。政府在监督的同时也加强社会的监督力度提高村民参与度与参与感。再次,该地农村基层政府、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与当地村民应当加强沟通与交流,减少矛盾,最大化解决问题,其中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发挥好了政策与村民间的传递作用,面对困境三方积极探讨沟通。最后,涞源县政府建立起了厕所后期处理的鼓励机制,对后期主动进行厕所维护以及抽粪的村庄给予了适当补助和奖励,在这一财政支持之下,斜山村村集体自筹自建化粪池,雇佣吸粪车每半年进行一次清理,不仅解决了改厕的后续问题,也推动了斜山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极大改善了村庄的人居环境。3.3调动村民热情,减少改厕阻力河北省保定市斜山村“厕所革命”的主体是斜山村村民,斜山村“厕所革命”政策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斜山村村民的责任意识是否强烈。目前斜山村常住人口259户,已经全面实现改厕。在实行“厕所革命”过程中斜山村村集体努力转变斜山村村民根深蒂固的老思想和观念,为改厕的顺利进行和持续推进克服了一定的阻力。笔者借助发放问卷和线下访谈的形式,调查了斜山村村民对厕所卫生观念的认知,也针对斜山村这一优秀典型得出了农村厕所革命的诸多实现路径。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村干部为提高村民积极性多次召开动员大会向村民们介绍改造前后的厕所进行新旧对比,让斜山村村民按照自己家庭的现实情况选择最适合本家庭的厕改类型,通过这种方式极大的增强了民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3.4优化管理模式,完善监督机制在监督管理机制层面,斜山村首先组织了一批本村管理人才,建立专项管理与多主体参与的管理队伍,并且建立村干部党干部村民联席会议制度,专门对“厕所革命”产生的问题进行讨论,确保信息传达无误。斜山村充分利用并借鉴不同地区采用的网格化管理方式,要求所有的监管队伍对农村村民每家每户厕所改造的经费情况以及改厕后前的使用状况进行监督,组建多人管理监督队伍成员,不管是党组织、政府部门、村民代表、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成员都力求做到监督到位,基本杜绝了个别人员徇私舞弊的行为。4推进河北省农村“厕所革命”的政策建议4.I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开展进程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此项工作中的领导地位,每个党员都需要发挥各自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中,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决不动摇,各地政府以及党组织都需要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增强自身服务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推动此次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圆满成功。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村集体的党员干部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工作落实中都起着带头引领作用,在改厕过程中指明方向、解决问题。4.2基层农村政府与农村自治组织共同发力达到治理能力最大化(上接第11页)[2】黄娟,生态文明时代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思考田.管理学刊,2015(1):60—66.[3]程子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框架设计研究Ⅱ】.现代管理科学,2017(6).【4】王元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共生路径与区域实践Ⅱ].区域经济评论.2014(04):131—134.20若想推动农村“厕所革命”顺利进行,那么乡级、镇级政府与各地基层自治组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加强基层政府与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的沟通与联系可以有效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同时对于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也是促进河北省农村“厕所革命”成功推进的有效途径之一。4.3培养村民对农村“厕所革命”的责任意识村集体要着重加强对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在不同实施阶段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下乡活动,将“厕所革命”相关的政策背景与法律知识相结合,提高本村的村民文明使用厕所和保护厕所设施的意识。在改厕过程中,村集体要多次开展健康卫生小知识宣传活动、以及开展厕所改造后注意事项讲解活动并发放厕所改造后的使用说明书,帮助本村村民树立“新厕新方法”的意识。力求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村民的责任意识,推动本村“厕所革命”的可持续性发展。4.4建立“厕所革命”村庄自治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厕所革命”监督和后期管护机制,会成为促进“厕所革命”进程的重要帮手。而政府权力下放,推动村庄自治能极大提高基层自治组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改厕效率,推动政策落实。在村庄自治过程中,需要明确村委会职责,完善改厕资金的公示制度,加强自我管理和监督,推动河北省不同地区的农村“厕所革命”深入发展。农村“厕所革命”是根硬骨头,是乡村振兴路上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要推动农村厕改有条不紊向前推进,必须久久为功。斜山村这一优秀典型只是全面小康道路上的一个缩影,河北省广大农村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由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委会为中枢,社会各界力量为支撑,农户为主体的“厕所革命”协调沟通机制和发展路径,充分发挥村民自主自治的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动多主体齐头并进,协调发展,调动基层活力,鼓励多主体参与,相信在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河北省农村“厕所革命”也能取得长足的进步。项目课题: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202010086029)。参考文献【1】赵健羽.城乡一体化视阈下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研究p】.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2】周星,周超“厕所革命”在中国的缘起、现状与言说Ⅱ】.中原文化研究.2018(1):22—31.【3】林茜.农村社会呼唤多元主体协同治理Ⅱ】.人民论坛.2019(14):62—63.[4】姜秀敏.社区治理:典型模式及“一核多元”新模式构建Ⅱ].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1):39—46.[5】张晓丽,白煜.浅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1(4):60一62.[51s Joshi,J Pande,BK Singh.Watermarking of audio signals usingiris data for protecting inteU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multiple owners[J1.InternationalJournal of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8[6】AC Chu,H Fan,G Shen,X Zhang.Effects of internationaltrade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n innovation in ChinaⅡ】.Joumal ofMacroeconomics,2018.万方数据

篇五:农村厕改典型案例

21 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 学号:2018330043农村 “ 厕所革命 ” 专项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 B B 镇为例论 文 作 者 :

 宋晓慧指 导 教 师 :

 徐自强培 养 单 位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学位类别: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领域:

 公共管理1 2021 年 5 5 月 0 20 日

 摘要I摘 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相继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尤其在提升人居环境方面甚为重视,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执行过程能否扎实落地是人居环境提升与否的关键,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必要前提。从 2017 年全面推进的农村“厕所革命”到2020 年,大多数农村地区已经基本落实该项政策,有成效也有认同,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问题和矛盾也是频发,不断考验着政府在相关民生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执行力和落实力。本文利用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的过程模型,通过对山东省 B 镇的农村厕所革命执行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将整个厕所革命在 B 镇的执行过程根据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模型的宣传上报、紧张处理、问题反馈、建章立制四个维度进行细化分类。既梳理出 B镇实施“厕所革命”后在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农民生活习惯及疾病预防等六个大方面的成效,同时也整理出执行过程中的执行主体敷衍执行、附加执行和机械执行的问题,以及目标群体参与度、满意度低的问题。以政策规范、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及政策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原因深究,对照问题原因,提出农村“厕所革命”需加大中央层级对地方改厕工作的督查与沟通、强化执行机构、人员配备及培训、提高政策领悟和宣传能力、提高统筹和协调能力四大方面的意见建议。关键词 :

 厕所革命;民生政策;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过程模型

 AbstractII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more and more policies on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have been implemented one after another, and the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in full swi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improvement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rural toilet revolution isthe key to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settlements, and also the necessary prerequisite forecological livability in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From the toilet revolution in rural areasin 2017 to 2020, most rural areas have basically implemented the policy, which has beeneffective and recognized, but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occur frequently in the process ofpolicy implementation, constantly testing the government"s execution and implementationstrength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relevant livelihood policies.Based on the process model of Smith"s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ory, this paper makes a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rural toiletrevolution in B town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classifie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whole toilet revolution in B town according to the four dimensions of Smith"s policyimplementation theory model, namely, propaganda and reporting, tension handling, problemfeedback and rules and regulations.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farmers"livinghabits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oilet revolution in B town, but alsosorted out the problems of perfunctory execution, additional execution and mechanical executionof the executive body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of low participationand satisfaction of target groups.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asons from four aspects of policy norms,implementing agencies, target groups and policy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four suggestionsof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local toilet improvement work at thecentral level, strengthening the implementing agencies, staffing and training, improving policyunderstanding and propaganda ability, and improving overall planning and coordination ability.Key words:The toilet revolution; Livelihood policy; Smith"s process model of policyimplementation theory

 目录III目录摘 要............................................................................................................................................. I IAbstract....................................................................................................................................... II引言................................................................................................................................................. 1 1(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2(二)国内外研究综述..............................................................................................................31.国外研究综述..........................................................................................................................32.国内研究综述..........................................................................................................................4(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61.研究内容..................................................................................................................................62.研究方法..................................................................................................................................6(四)创新与不足......................................................................................................................71.创新点......................................................................................................................................72.缺点与不足..............................................................................................................................7一、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8 8(一)概念界定..........................................................................................................................81.乡村振兴战略..........................................................................................................................82.农村“厕所革命”..................................................................................................................83.政策执行..................................................................................................................................8(二)理论基础..........................................................................................................................91.基于自上而下路径政策执行模式..........................................................................................92.基于自下而上路径政策执行模式..........................................................................................93.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模型....................................................................................................10二、 山东省 B B 镇农村 “ 厕所革命 ” 专项政策执行分析...........................................................1 12 2(一)山东省 B 镇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执行现状............................................................121.山东省 B 镇自然地理方面....................................................................................................122.山东省 B 镇经济发展方面....................................................................................................123.山东省 B 镇农村厕所现状....................................................................................................124.山东省 B 镇执行户改厕政策的实施方案............................................................................13(二)山东省 B 镇农村“厕所革命”的专项政策执行过程................................................141.宣传上报................................................................................................................................15

 目录IV2.政策执行施工........................................................................................................................153.紧张处理................................................................................................................................164.问题反馈............................................................................................................................... 185.建章立制................................................................................................................................18(三)山东省 B 镇农村“厕所革命”专项政策执行成效......................................................181.推进了生态宜居进程............................................................................................................192.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193.改善了农民生活习惯............................................................................................................194.预防了相关疾病....................................................................................................................205.促进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206.提高了群众对于政府工作的认可........................................................................................20三 、 山东省 B B 镇农村 “ 厕所革命 ” 专项政策执行问题及成因分析.......................................2 21 1(一)山东省 B 镇农村“厕所革命”专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211.执行主体方面........................................................................................................................212.目标对象方面........................................................................................................................22(二)山东省 B 镇农村“厕所革命”专项政策执行问题成因分析....................................231.政策要求................................................................................................................................232.执行主体的因素....................................................................................................................243.目标群体因素..........................................

篇六:农村厕改典型案例

1

 农村改厕工作突出问题整改方案 3 篇

  农村改厕工作突出问题整改方案第 1 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厕所革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将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农村改厕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根据区政府《改厕工作突出问题排查整改方案》精神,针对我镇农村改厕中不能用、不好用、不会用、不愿用等突出问题,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立即在全镇开展农村改厕中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现定方案如下。

 一、整改、销号时间

 1.整改时间:5 月 10 日 5 月 25 日

 2.销号时间:2020 年 6 月 20 日前

 二、整改内容

 全镇 2017 年以来政府统一实施的农村改厕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确保群众满意。

 三、整改措施

 1、老厕所已拆掉没有厕所使用或者属于危旧厕所,但有化粪池改造的,由村督促该户立即新建或维修厕屋;

 2、建好闲置的,摸清闲置原因,由村与群众充分沟通商量,尽快用起来;

 3、新厕所建成使用后,老厕屋未拆除的,由村督促该

  2 户立即拆除老厕屋或改变用途;

 4、厕门、厕墙等毁坏的,由村督促该户及时维修,自来水未安装的改厕户,由村督促安装,

 5、新厕所环境卫生较差的,由村督促该户及时打扫,保持厕屋干净卫生;

 6、化粪池、蹲便器、水箱,镇统一购买,由村组织实施,硬化盖板、排气管等损坏的,由村负责解决。、

 7、村督促施工队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更换,由包组干部全程监管施工质量并签字负责,联村干部、联村城管、村书记组织统一验收。

 四、整改要求

 1、明确工作责任。一是明确村主体责任。整改工作以村为主,根据改厕系统录入户数和排查摸排结果,对本村所有问题改厕户进行全面整改。二是明确镇指导责任。镇农综站牵头统筹负责提供技术指导,联村干部及镇城管执法队负责督促村改水改厕整改落实,并全程参与整改验收,做到不落一村不落不一户,做到谁签字、谁负责整改完成户要农户签字确认,本次整改实行盘点销号,见底清零,以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三是明确施工单位实施责任。施工单位要严格落实施工合同约定,对工程质量(施工安装不规范、技术不达标等)负全责,无条件负责整改。

 2、核实实际工程量。根据施工后的实际工程量重新核

  3 算,由联村干部、联村城管、包组干部、施工单位和户主共同签字进行核算。

 3、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和不断完善两个机制,形成镇村两级网络,镇要建立健全农村厕所市场化管护维修机制;加快建立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机制,形成以村民自主清掏还田为主,以社会化有偿服务清掏为辅的粪污收集利用体系。

 五、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一是镇党委、政府的主抓责任。镇党委政府及时成立农村改厕突出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涉及部门作为成员单位,按照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抓好整改落实。二是农综站的牵头责任。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工作协调指导,统筹抓好各项工作推进。三是各村的主体责任。各村要成立专门的工作队伍,分工负责。把改厕问题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抓起来,对于排查整改多思考、多谋划,加强统筹调度,狠抓工作推进。

 2、强化资金保障,完善工程质量。根据各村排查整改的任务量,结合实际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改厕中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改和管护机制的建立。由村组织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必须做到问题全部整改、群众满意认可、镇验收全部通过,镇将拨付 70%资金给村,待区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下的 30%

  4 资金给村。

 3、强化宣传引导,改变群众观念。注重工作培训、施工培训、使用培训,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强化对农村改厕好处、如何使用、怎样管护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卫生厕所能建、会用、能管、会修。

 4、强化督促指导,确保整改效果。坚持每周一调度,每周一汇报推进机制,确保整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要强化工作督导,通过实地调研、明察暗访、定期通报、随机抽查等方式,及时督促指导,确保工作落实。对于虚假整改、敷衍了事,群众意见大、整改不力,甚至造成负面影响的,进行约谈通报,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5、强化统筹兼顾,序时工作推进。树立全镇一盘棋思想,把农村改厕中突出问题排查整改当成 2020 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首要任务,与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全面实现小康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以农村改厕突出问题的有效整改,促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六、强化激励措施,推进工作进度

 依照村级效能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质量好的前三名村,分别奖励村两委干部每人 300 元、200 元、100 元,对质量差的村扣除村两委干部每人 300 元。

  5 农村改厕工作突出问题整改方案第 2 篇

  一、整改、销号时间

 1.整改时间:5 月 10 日 5 月 25 日

 2.销号时间:2020 年 6 月 20 日前

 二、整改内容

 全镇 2017 年以来政府统一实施的农村改厕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确保群众满意。

 三、整改措施

 1、老厕所已拆掉没有厕所使用或者属于危旧厕所,但有化粪池改造的,由村督促该户立即新建或维修厕屋;

 2、建好闲置的,摸清闲置原因,由村与群众充分沟通商量,尽快用起来;

 3、新厕所建成使用后,老厕屋未拆除的,由村督促该户立即拆除老厕屋或改变用途;

 4、厕门、厕墙等毁坏的,由村督促该户及时维修,自来水未安装的改厕户,由村督促安装,

 5、新厕所环境卫生较差的,由村督促该户及时打扫,保持厕屋干净卫生;

 6、化粪池、蹲便器、水箱,镇统一购买,由村组织实施,硬化盖板、排气管等损坏的,由村负责解决。、

 7、村督促施工队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更换,由包组干部全程监管施工质量并签字负责,联村干部、联村城管、村

  6 书记组织统一验收。

 四、整改要求

 1、明确工作责任。一是明确村主体责任。整改工作以村为主,根据改厕系统录入户数和排查摸排结果,对本村所有问题改厕户进行全面整改。二是明确镇指导责任。镇农综站牵头统筹负责提供技术指导,联村干部及镇城管执法队负责督促村改水改厕整改落实,并全程参与整改验收,做到不落一村不落不一户,做到谁签字、谁负责整改完成户要农户签字确认,本次整改实行盘点销号,见底清零,以群众满意度为目标。三是明确施工单位实施责任。施工单位要严格落实施工合同约定,对工程质量(施工安装不规范、技术不达标等)负全责,无条件负责整改。

 2、核实实际工程量。根据施工后的实际工程量重新核算,由联村干部、联村城管、包组干部、施工单位和户主共同签字进行核算。

 3、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和不断完善两个机制,形成镇村两级网络,镇要建立健全农村厕所市场化管护维修机制;

 加快建立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机制,形成以村民自主清掏还田为主,以社会化有偿服务清掏为辅的粪污收集利用体系。

 五、保障措施

  7

 1、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一是镇党委、政府的主抓责任。镇党委政府及时成立农村改厕突出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涉及部门作为成员单位,按照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抓好整改落实。二是农综站的牵头责任。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工作协调指导,统筹抓好各项工作推进。三是各村的主体责任。各村要成立专门的工作队伍,分工负责。把改厕问题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抓起来,对于排查整改多思考、多谋划,加强统筹调度,狠抓工作推进。

 2、强化资金保障,完善工程质量。根据各村排查整改的任务量,结合实际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改厕中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改和管护机制的建立。由村组织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必须做到问题全部整改、群众满意认可、镇验收全部通过,镇将拨付 70%资金给村,待区验收合格后拨付剩下的 30%资金给村。

 3、强化宣传引导,改变群众观念。注重工作培训、施工培训、使用培训,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强化对农村改厕好处、如何使用、怎样管护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卫生厕所能建、会用、能管、会修。

 4、强化督促指导,确保整改效果。坚持每周一调度,每周一汇报推进机制,确保整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要强化工作督导,通过实地调研、明察暗访、定期通报、随机抽查

  8 等方式,及时督促指导,确保工作落实。对于虚假整改、敷衍了事,群众意见大、整改不力,甚至造成负面影响的,进行约谈通报,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5、强化统筹兼顾,序时工作推进。树立全镇一盘棋思想,把农村改厕中突出问题排查整改当成 2020 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首要任务,与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全面实现小康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以农村改厕突出问题的有效整改,促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六、强化激励措施,推进工作进度

 依照村级效能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质量好的前三名村,分别奖励村两委干部每人 300 元、200 元、100 元,对质量差的村扣除村两委干部每人 300 元。

 农村改厕工作突出问题整改方案第 3 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和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按照中

 央及省市县关于农村改厕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提高政治站位,

  9

 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民生理念,深刻汲取教训,以曝光问题

 为镜鉴,举一反三,紧紧围绕农村改厕中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整改,真正把问题改到位,更好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群众满意。

 二、整改范围和目标

 (一)整改范围:2017 年农村三大革命实施以来的户厕和公厕改造,财政资金进行奖补、政府统一实施的户厕和公厕改造。

 (二)整改目标:用半年的时间,对照整改范围,完成户厕和公厕整改任务;整改后的户厕和公厕,要达到群众满意,好用、能用、愿用;建立健全户厕和公厕长效管护机制。

 三、整改原则和要求

 (一)原则:一是坚持群众路线。将群众满意贯穿农村改厕中突出问题排查整改的全过程,整改前要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整改后要保证群众满意。二是坚持全面排查。要全面摸排、全面整改,对全镇范围内的户厕和公厕全面排查,村村过、户户过,把数据搞精准,确保问题厕所排查到位、整改到位。三是坚持分类整改。因地因时制宜、分类排查整改;在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对问题厕所对照当时技术标准进行整改;能够立即整改的,边查边改;难以立即整改的,限期分批整改;对建成但未正常使用的,通过完善设施进行整改;

  10 对前期未完工的(半拉子工程),及时督促施工方倒排工期,确保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对选址不合理影响村容村貌、占用基本农田的、粪液直排污染水体的、远离庭院的,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需要拆除重建的拆除重建;整改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四是坚持建管结合。完善农村改厕的投入机制、建设机制、管护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农户参与相结合的农村厕所管护机制,确保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资金、有监管。

 (二)要求:一是坚持五先五后。先宣传后改厕、先培训后施工、先示范后推广、先建厕后拆厕、先满意后验收,确保整改一户、满意一户、验收一户、使用一户。鼓励引导群众自改或以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整改。二是全面摸清底数。凡是属于整改范围内的户厕和公厕,一户不漏的全面排查。从接收厕具数、安装数、系统录入数、结算数、招标数五对照入手,排查户厕、公厕以及改厕年份,以此确定整改任务数,逐级汇总,形成台账;镇村排查人要签字确认,确保问题厕所排查到位。三是确保整改到位。对问题厕所进行分类整改,做到四个一批。一是配套完善一批。对设施缺失或毁坏的要及时维修、更换、配齐,对于通风不畅、缺水的要进行改进、完善,对于未完工的半拉子工程要加快进度、竣工交付。二是调整使用一批。对于厕所位置较远、如厕确实不方便的,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进行调换或迁建,争

  11 取就近如厕或迁建厕所进院入室。三是适当重建一批。对于拆而未建、质量问题严重,确实不能使用的,根据群众意愿,进院入室重新修建无害化卫生厕所。四是引导使用一批。对部分观念未转变、不习惯使用新厕所的群众,注重宣传引导,普及改厕知识,做好思想工作,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四是建立长效机制。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针对发现的问题,围绕宣传发动、工程建设、长效管护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把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巩固好、运用好,确保问题不反弹、不贰过;要建立健全农村厕所市场化管护维修机制,为村民提供维修服务电话,方便村民联系、及时维修;加快建立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制机制,形成以村民自主清掏还田为主,以社会化有偿服务清掏为辅的粪污收集利用体系;确保农村厕所粪污满了有人掏、出了问题有人修,切实做到建、管、用统筹。

 四、整改时间和步骤

 (一)排查登记阶段(1 月 15 日前)。各村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强化人员培训,全面摸排问题。以自然村为单位逐户、逐厕摸排,登记造册,统计汇总,形成问题厕所整改台账,切实把问题找出来、把底数摸清楚。

 (二)整改验收阶段(5 月底前)。对有问题的户厕、公厕全面整改。坚持边整改边验收,整改一批,验收一批。4 月15 日前完成整改验收,并形成验收报告。4 月 16...

篇七:农村厕改典型案例

类 号:C 9 3  |碎力 乂学号 :2 0 1 7 2 1 4 0 1 6 8  鄭 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 在职 攻 读 专业学 位 ) ( 非 全日 制 专 业 学 位研 宄 生 ) 乡 村 振 兴 战 略 背 景 下 乡 镇 政 府 治 理 能 力 提 升 研 究  Y 镇 旱厕 改 造 案 例分 析 作 者 祖 丙 虎  指 导 教 师高 功 敬 合 作 导 师  学 科 名 称 公 共 管 理  学 位 类 别 管 理 学 硕 士  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Governance Ability ofTownship Government Under Background of RuralRevitalization Strategy:ACase Study of Modification ofdry toilets of YTownByZU Bing HuUnder the Supervision ofGAO Gong JingAThesis Submitted to the University of Jinan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PublicAdministrationUniversity of JinanJinan, Shandong, P. R. ChinaJune , 2020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目 录第一章 绪 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问题......................................................................................................................21.3 研究意义......................................................................................................................31.3.1 理论意义...........................................................................................................31.3.2 现实意义...........................................................................................................31.4 文献综述......................................................................................................................41.4.1 国外研究综述...................................................................................................41.4.2 国内研究综述...................................................................................................51.5 理论基础......................................................................................................................71.5.1 地方治理理论...................................................................................................71.5.2 新公共服务理论...............................................................................................81.6 研究方法......................................................................................................................91.6.1 实地访谈法.......................................................................................................91.6.2 参与式观察法.................................................................................................101.6.3 问卷调查法.....................................................................................................101.6.4 文献研究法.....................................................................................................101.7 研究思路....................................................................................................................101.8 研究框架....................................................................................................................111.9 研究内容....................................................................................................................11第二章 案例描述:Y 镇旱厕改造项目事件过程...............................................................132.1 案例选取的典型性说明............................................................................................132.2 案例背景....................................................................................................................142.2.1 现实背景:村民对旱厕改造需求的迫切性.................................................142.2.2 政策背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162.3 Y 镇旱厕改造项目简介与事件过程描述.................................................................162.3.1 Y 镇旱厕改造项目简介..................................................................................1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研究—Y 镇旱厕改造案例分析II2.3.2 Y 镇旱厕改造事件过程..................................................................................172.3.2.1 前期准备阶段......................................................................................172.3.2.2 具体实施阶段......................................................................................192.3.2.3 改厕验收阶段......................................................................................20第三章 成效评估:Y 镇旱厕改造项目实施的效果分析...................................................233.1 旱厕改造项目成效评估............................................................................................233.1.1 村民生活环境变得干净又便捷.....................................................................243.1.2 多重效益助力乡村振兴.................................................................................263.2 旱厕改造存在的问题................................................................................................273.2.1 群众对厕改支持度与参与度不高.................................................................273.2.2 改厕标准把握不到位以及施工不规范.........................................................313.2.3 无害化厕所设施存在弊端.............................................................................323.2.4 无害化厕所后续管理养护费用高.................................................................323.3 Y 镇厕改项目下一步的目标要求和工作重点.........................................................333.3.1 指导村民正确使用卫生洁具并做好厕具售后服务.....................................333.3.2 建立维修与清运管理队伍.............................................................................333.3.3 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和强化监督管理.............................................................333.3.4 科学选择粪便处理方式.................................................................................34第四章 案例分析: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354.1 乡镇政府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354.1.1 习惯于自上而下的管理,缺乏自下而上的双向整合能力.........................354.1.2 习惯于粗线条运动式管理,缺乏精细化弹性化治理能力.........................364.1.3 习惯于外在效度的达成,缺乏内在效度的评估.........................................374.1.4 习惯于被动应付上级任务,缺乏主动达成目标的创造性能力.................384.2 乡镇政府治理能力问题的成因................................................................................394.2.1 主体:乡镇政府自身建设存在短板.............................................................394.2.2 要件:乡镇政府任务重和有责无权现象严重.............................................404.2.3 资源:乡镇政府财政状况不佳.....................................................................424.2.4 人才:农村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42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II4.2.5 机制:人员培养制度及考核和监督制度不合理.........................................43第五章 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路径分析...........................................................................455.1 强化现代化治理理念................................................................................................455.1.1 服务型治理理念.............................................................................................455.1.2 民主性治理理念.............................................................................................455.1.3 法制化治理理念.............................................................................................465.2 构建多元化治理体系................................................................................................465.2.1 多元化治理主体.............................................................................................465.2.2 多元化的治理资源汲取渠道.........................................................................475.3 健全完善治理机制....................................................................................................485.3.1 培养、激励机制.............................................................................................485.3.2 监督、考核机制.............................................................................................495.4 优化创新治理手段....................................................................................................505.4.1 现代化治理技术.............................................................................................505.4.2 科学化治理方式.............................................................................................50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516.1 研究结论....................................................................................................................516.2 相关讨论....................................................................................................................51参考文献...................................................................................................................................53致 谢.......................................................................................................................................56附 录.......................................................................................................................................57

 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V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其中将“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到国家发展日程上来。而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起着直接管理农村、服务农民的重要作用,因此强大的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本文主要基于实地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运用地方治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通过旱厕改造这一典型案例对当前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深入剖析了目前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相关对策建议。本文在对 Y 镇旱厕改造项目案例详细描述与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目前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面对乡村...

推荐访问:农村厕改典型案例 典型 案例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