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遗文化进校园必要性6篇

时间:2022-10-25 15:30:05 来源:网友投稿

浅谈非遗文化进校园必要性6篇浅谈非遗文化进校园必要性 百家论坛294 2018年10月03“非遗”课程进校园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价值探讨 黄伟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非遗文化进校园必要性6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非遗文化进校园必要性6篇

篇一:浅谈非遗文化进校园必要性

论坛 294

 2018 年 10 月 03 “非遗”课程进校园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价值探讨

 黄 伟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四川 成都 610036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作为一种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当前却呈现出离我们学生越来越疏远的尴尬局面,保护与传承后继无人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校园传承过程中发现,并不是因为学生对非遗没有兴趣,而是他们从根本上就不知道非遗是什么,因此,引入非遗项目开展校园传承,学校必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参与校园传承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非遗校园传承是一项多样化、复杂性、循环往复的活态过程,同时从非遗项目自身、学校自身和社会环境三大层面上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非遗;项目式学习;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6X(2018)10-0294-02

 “非遗”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学习,感受历史是实实在在的,认识非遗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同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内涵,提高文化素养,增加爱护“非遗文化”、保护中华文化的责任感,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目前“非遗”进校园存在着诸多不便于困难。

 1 “非遗“”进校园的现状

 1.1

 中小学生对非遗概念模糊

 在传统自发式传递无法应对传承危机的情况下,通过现代教育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培养非遗传承人已成世界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进行传承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们课题组对我校 2700 余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历史性、场域性非遗认知度不高,虽对非遗这一概念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但对非遗的具体内容,他们的理解却参差不一。对非遗项目的鉴定,学生的选择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四川话 69.69%、麻辣烫 66.41%、川剧变脸 55.38%、端午节 45.04%、蜀锦 44.13%、中国菜 28.91%、南京大屠杀24.51%、 《大圣归来》 等国产动画片 15.92%、大熊猫 15.57%、大运河 14.25%。从他们的选择中可以看出,一部分学生能从所列内容中判断出哪些是非遗,哪些不是。一部分学生则可能对什么是非遗这一基本概念都还没弄明白,错误地选择了不是非遗的内容,如大熊猫、《大圣归来》等国产动画片,且选择这两项的学生不在少数。又如,南京大屠杀属于记忆性非遗,大运河属于历史空间性非遗,但是选择的学生比预想的要少得多。四川本地小众非遗知晓率也不高。调查发现,学生对舞龙 (狮)、皮影戏、川剧变脸等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众非遗比较熟悉,而对于有着较强地域性的成都皮影戏、瓷胎竹编、蜀绣、青城武术、剪纸、成都漆器、蜀绣、四川曲艺、绵竹年画等小众类非遗知晓率则很低。

 1.2 国内非遗进校园现状

 在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及其宣传实践中,“进校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和一个较为常见的语汇。这种做法在工作路向上的正确性和宣传口径上的切合性,的确非常值得肯定和倡导,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起码,在宣传非遗并确立非遗保护的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方面,成绩显而易见。

 然而,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这种围绕非遗保护的“进校园”实践及其宣传活动,其手段和目的,依然主要停留在直观展示和舆论宣传的层面,较少或者说还没有全面系统地深入到事关非遗保护长效性的日常制度化操作层面。换言之,目前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主要是将一些非遗保护项目以展演和展示的方式介绍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师生中去,更多属宣传的手段,较少进入课堂和教材,变为文化传承由知识普及到技能培训再到学术传播等更为深广的领域。

 1.3 “ 非遗 ” 进校园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非遗”进校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少宣传意识。成都的非物质遗产有多少项目,具体内容都是什么,许多居民都不了解,学校师生更是知之甚少。(2)认识不足,缺少规划意识。非遗作为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引领学校的文化建设,在全区层面缺少全面设计、整体规划的意识。尤其是当前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机制作用下,由于“非遗”未纳入应试课程,因此完全忽视这块工作,使学生们对本地的风土人情、民俗生活了解甚微。(3)缺少相关师资,教师和非遗大师之间鲜有学习、交流、沟通。部分教师的非遗专业知识不够,主要体现在非遗知识或一知半解或不够全面。部分教师对非遗知识存在偏差和概念混淆的情况。(4)缺少整合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如何走进校园,和学校的德育建设平台、社会大课堂、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服务,相关部门还缺少利用和整合的意识。学校课程设置仅限于选修课,非遗教材或缺失或谬误。目前各学校在设置课程上仅限于第二课堂、兴趣班等形式,第二课堂、兴趣班都是以学生自主选修的形式进行,没有将“非遗”作为必修课程来设置。教师上课时一般采用 PPT 的形式,没有配套的完整性系统性的非遗教材。(5)资金配备不到位。一些学校甚至教育主管部门对“非遗”进校园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从而直接导致不够重视这项工作。对于“非遗”进校园工作,领导的思想觉悟意识还不够,在资金上常常设立障碍等。

 2 “非遗课程”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

 每个学生对非遗的理解和认同,绝非短期突击所能实现的,这需通过持续的接触和研习来深化认识,增进了解。兴趣是动力的保证,培养学生对非遗项目的持续兴趣,实际上就是在培养非遗传承的中坚力量。当下,太多的诱惑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电子产品、网络、各种培训班等挤占了学生太多的时间,动手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实践机会不多。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进而上升为终身爱好,成为非遗传承者、继承人,这是非遗进校园的理想目标。非遗进校园不能浮于表面,就非遗论非遗,而应将非遗蕴含的丰富多彩的内涵挖掘出来,引导学生从文化和历史层面上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非遗,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加以研习,以此影响生活,培育情趣。非遗实践的关键受众是学生,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主阵地是学校,只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非遗感兴趣,非遗才能与时俱进,永续发展。

 3 什么是“项目式学习”?项目教学法与 传统的教学法的区别?

 (1)“项目学习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学习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 (下转第 296 页)

 百家论坛 296

 2018 年 10 月 03 到目前为止,我校每个中队基本上都开设了家长课堂,每学期至少都有 1—2 次,有的中队是每月 1 次,有的中队邀请到的家长是某一方面的专家,那就是系列课堂,几乎是每周都在举行。有一次在办公室听几个大队委干部聊得眉飞色舞,原来就是在讲他们中队下午的家长课堂有一位妈妈会来教大家煮茶叶蛋,队员们都非常兴奋和期待。这家长课堂说不定比咱们的常态教学课堂更具吸引力呢!

 ②开办家长网络夜校,延伸家长学习 从 2017 年 10 月开始,我们着眼于学校提出的“新三国”文化教育(国文、国艺、国医),整合家长、社区资源,集结家长志愿者,邀请社区内优秀的中医专家和传统文化学者,不断延伸教学平台,打破空间壁垒,借力互联网模式,在cctalk 平台上开办家长夜校,从生活、学习、健康等多方面,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观,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之中,为队员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氛围。

 我们在 cctalk 平台上给全校队员都注册了一个账号,每个家庭用自己的账号登录,在网上进行每周两次的家长夜校学习。当晚课堂直播时如果没有时间的,也可以在课后再次点进去进行收看学习。授课者经过我们的统一培训后,也可以在家、在办公室,在任何一个地方用电脑进行夜校课的直播。我们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统计每堂课的点击人数,家长和队员一起收看时也可以用自己的账号和授课老师互动,提问解答这些实地课堂的互动模式在这个平台上都可以实现。每个学期末,我们还会根据数据评选出“最受欢迎授课家长”和“最给力家长志愿者”,给家长们颁发奖状。这一学年里,最受欢迎的课程是咱们段老师的中医课堂,不论是捏脊治小儿体弱,还是通过穴位按摩预防近视和肥胖,每节课都深受大家的喜爱。在 7 月 15 日的全国新教育活动锦里小学分会场各式体验点中,学校红领巾小社团——国医小助手社团里的队员们的推拿功夫也是深受外地老师们的喜爱。

 家校社区三位一体联动。加强同社区及相关单位联系,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一方面,整合社区资源,集结家长志愿者,形成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知识密集的优势,推动区域 “家长学校”工作的专业化开展。另一方面,学校要科学、规范地建设好家长学校。包括用“学习共同体”的价值观引领“家长学校”的建设;用“课程观”的理念充实“家长学校”的内核;用“互联网”平台打破“家长学校”的传统学习模式。

 3 关于家校合作的几点反思

 “家校合作”理念已经根植于学校建设,并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推动整体教育的发展,但仍需明确目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家校合作效果的原因,进而提出以下几点反思。

 (1)借助各种资源,加强对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的分类研究。例如:居住证队员的家校教育、特殊儿童的家校教育等。

 (2)加强对家委会工作的指导,完善家委会工作制度。例如:用明确的制度来规范家委会的工作、成立对家委会成员工作的监督小组等。

 (3)进行校际联合,学校应成为区域内的精神高地,树立改善和提升家庭教育,从而辐射整个片区,影响社区文化的更高远的目标。大家可共同梳理家校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冲突的问题及成因,并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程序和做法,共守基本原则和底线,保持一致。

 学校的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只有家校携手,致力于构建一个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和谐教育场,才能为队员的全面、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为队员撑起一个外延宽阔的成长舞台。

 参考文献

 [1]搭上移动互联网快车让思想政治工作跟上时代节奏[J].周学材,朱久娟,张硕.现代商贸工业.2017(16). (上接第 294 页)

 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根据项目教学的教法思路和教学设计原则。

 (3)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步骤。①情景设置。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环境,也就是说,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②操作示范。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知识迁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小项目,并示范解决项目的过程。③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为解决练习项目打下基础。④确定项目。小组通过社会调查,研究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具体的项目。⑤协作学习。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6)学习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工程项目的情况来衡量,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分。

 4 非遗进校园 项目式学习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让我们能够看到传承的希望所在。我们开展“非遗进校园” 项目式学习活动,不仅以兴趣为导向,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可谓给非遗传承传来“一脉香”。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最大的效果就在于开启学子们的兴趣点。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而非遗文化的传递,如何培植兴趣才是重点。四川省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非遗文化的资源也极其丰富,开展非遗进校园项目式学习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必须课,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在非遗传承的链条上,人才辈出是最理想状态。对很多非遗项目,往往面临着“人走技失”的困局。而打破这个困局,关键问题在于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我们利用项目式学习可以让非遗的传承源远流长,能够有不同时代的“手艺人”代代相传。而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的项目式学习形式,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起到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其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为非遗传承续上薪火。当然,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现非遗传承,更需要有创新的理念。而学校,往往是创新高地,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人们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能够激发创新的灵感,从而换取非遗传承新的形式。在非遗传承上,我们需要利用项目式学习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共同呵护非遗的传承...

篇二:浅谈非遗文化进校园必要性

17-1文 艺 生 活 LITERATURE LIFE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意义曲建鹏(烟台市文化馆,山东 烟台 264000)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旦失传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世界各地都开始重视和保护起来。然而据调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得不到妥善保护,一些珍贵实物资料流失海外;一些民间文学和工艺美术被盗用或掠夺式地粗暴使用;许多传统科技被国外无偿使用,甚至有的被他人在国外申请了商标、专利保护,反过来限制我国的正当使用。种种迹象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所以各地通过“非遗”进校园的形式,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提高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使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充分发挥非遗项目的自身作用。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非遗项目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2-0206-01一、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围绕胶东特色文化建设,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深入挖掘保护,科学开发利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名录建立、代表性传承人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非遗工作位列全省前列。市保护中心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参与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集》的录制、出版了《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布置了珍贵实物陈列厅,建立了非遗档案室和数据库。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我市认真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建立健全四级名录,其中国家级名录项目 14 项,省级名录项目 38 项,市级名录项目 113 项,县(区)级名录项目 425 项,并有国家级、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157 人。二、非遗项目进校园情况海阳大秧歌、烟台剪纸、螳螂拳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目前,海阳大秧歌已经在小学、幼儿园和舞蹈专业院校开展课程教学。出版的海阳大秧歌教材,成为北京舞蹈学院等众多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必修课程。创作的舞蹈作品《爷爷教我踩高跷》获得第十六届群星奖,孩子们的秧歌也扭到了 2008 年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并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栏目的舞台。烟台剪纸和螳螂拳的传承人也已经在烟台工人子女小学、葡萄山小学等多所小学开展教学传承,每周两次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建议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是世界各民族文明形态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形态。为什么没有出现过中断?究其根源,与老子提出的“学在民间”不无关系, “学在民间”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不断。由此可见,广泛而非精英式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将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途径。作为保持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尚且如此,那么对于更多的优秀而流传不是很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能找到一种方式改变以师带徒的这种单一的传承方式,那将会有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失于无形,学校教育正好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这一困境。(一)培养民族文化自觉性学校是将学生从家庭引向社会的桥梁。它作为向社会成员系统传授、灌输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的专门场所,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青少年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并通过较为正规严格的系统培养,形成社会成员较为稳固的身份认同意识。(二)引进校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持其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开发和旅游的发展本就存在着矛盾:迎合了旅游常常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我们在大力发展民俗民间旅游、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时,首先提到的是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过程中,这样的思维方式也同样存在:那就是通过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让更多的人传承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要将其提升将其美化。于是,在教习的过程中,就常常偏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的东西。(三)有选择性地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适合校园传承,校园传承选择的多是一些推广性较强、在当地有一定群众基础的项目。没有土壤的花草难以长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这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流传,必然与一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紧密联系着,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当它一旦失去了其存在的空间以后,就会发生衰退,比如盘县“大筒箫”,其音域窄、音调低,只有在乡村绝对安静环境下才能展示和欣赏其独特魅力,较适合小范围传承,而不适合大批量培养传承人,如果硬要让其进入一个喧嚣的环境中进行传承,那只会使其为更多的人所摒弃。因此,有选择地引进那种适合的项目进入校园尤其重要。文 化 研 究206万方数据

篇三:浅谈非遗文化进校园必要性

教育 综合版家乡文化如何融入校园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名言:

 “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进校园,正是让学生们留住“乡愁”的好载体。磐安县深泽乡是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乡。据不完全调查,共有非遗项目 105 个,其中省级项目 3 个、市级项目 5 个,下面,就如何实施“非遗进校园”作一简要介绍:策略一:激发探究,让学生感知非遗不少同学对家乡的非遗略有感知,但一直觉得是“对岸的风景”。为了激发学生探究,学校组织了小记者团长期对非遗传承人进行专项采访,如陈有根、陈元喜、吕贤宝、陈伟玉等4位“炼火”、 “四吹”的省级非遗传承人,陈茶花、陈玉德、陈秀珍、陈元喜、陈益锋等5户省 级 文 化 示 范 户 ,形 成 了 系 列报道。学生们通过观看小记者团采写的系列报道,直接感受到家乡非遗传承与表演的最新动态;通过观看大量非遗表演的视频,直观地感知了家乡非遗的非凡魅力;通过聆听非遗传承人的现场报告,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和酸甜苦辣。策略二:师资多元,让学生走进非遗“宽打基础窄打墙。”学校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选取了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两个项目 — —寿龟端茶、铜钿鞭,作为拳头项目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存智慧和生命精神的积淀,每一个作品、招式甚至表情都有特定的内涵,对辅导老师的技能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学校鼓励全校教师向民间艺人拜师学艺。一是请家乡的非遗传承人到学校来授艺,二是鼓励教师向非遗传承人个别地拜师学艺,并留下了无数动人的佳话。陈茶花奶奶已经年逾古稀,但她一听说学校开展家乡非遗进校园活动,就主动请缨来传授技艺。于是,学校操场上、舞蹈室里,经常活跃着陈茶花老人忙碌的身影。她带领孩子们排练的婺剧《花木兰》,一招一式都非常严格,孩子们也学得有榜有眼、字正腔圆,荣获了县艺术节比赛一等奖。她还教孩子们练习铜钿鞭,使铜钿鞭舞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学校中的不少教师已经学到了民间艺人的家传绝技,太极拳、功夫扇等正成为校园的时尚,民乐合奏《花头台》在县艺术节中赢得全场喝彩。策略三:多样平台,让学生秀出风采为了打造学生们学习家乡非遗的多样平台,学校成立了各种“非遗”学生社团,定辅导老师、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场所。然后,实施以点带面的“兵教兵”策略,由各社团成员当“小老师”,把“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授给别的学生。“师傅”们教得投入, “徒弟”们学得专心,一招一式、一笑一颦都逐渐具备了“大腕”风范。寿龟端茶荣获节目县艺术节一等奖,2015年10月17日至18日还参加浙江省婺剧进校园精品节目展演,2016 年 1月更是荣登央视大舞台,翻、转、旋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小乌龟憨态可掬的形象,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为了使非遗形成校园文化,学校还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 “我与非遗”主题征文、 “非遗”专项展示活动等,学生竞技、师生同台、领导助阵。校园童心广播站每日开播“非遗”传承专栏,大课间举行同年级、班级“非遗”传承交流, “六一”等节假日更是举行“非遗”传承选拔赛,从而让非遗真正融入校园文化,融入师生生活,成为每一个深小人成长旅途中永不褪色的文化印记,学校也先后被评为“浙江省艺术教育学校” “金华市非遗传承教育基地”。2015 年 11 月 27 日下午,浙江省教育学会农村义务教育分会的70 名会员兴致勃勃地观摩非遗展示活动。老师们一曲《花头台》为整场活动拉开了序幕,四百多名学生表演的的“寿龟奉茶”、 “铜钿鞭”、“腰鼓舞”和“武术操”更是深深地吸引了各位代表。代表们不无遗憾地说:

 “可惜时间太短了,不然真想好好考察一下这所学校的非遗传承活动。”袁贵仁部长说:

 “文化的本质内涵是人化,根本功能是化人。”家乡非遗进校园,让学生切实感知到乡土文化的无穷魅力,使校园文化更精彩。■ 羊晓琴非遗, , 让校园文化更精彩管理GUAN LI 暑期充电专辑50

篇四:浅谈非遗文化进校园必要性

19 年 12 月第 8 卷第 41 期教育观察Survey

 of

 EducationDec.2019Vol.8

 No.4l学校文化与发展“ 非遗 ” 进校园的价值反思曹越星(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海南海口

 ,571158)[ 摘要 ] “ 非遗 ” 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得 “ 非遗 ” 的文化传承呈现出新的活力 , 它的开展可以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的

 进行 。

 然而 , 人们对"非遗 ” 进校园活动在学生学业晋升和地方文化传承两个方面的价值存在质疑 。

 这两种质疑都存在

 片面性思考的误区 :

 一是基于应试选拔制度合理化 , 二是对于精神文化传承的理想化 。

 基于学校和 “ 非遗 ” 两者融合关系

 的视角来分析 , “ 非遗 ” 具有应然性 、 育人性和可行性三方面的学校价值 。[ 关键词 ] “ 非遗 ” 进校园 ; 素质教育 ; 教育反思[ 中图分类号 ] G521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 2095-3712(2019)41-0072-02自 2003 年我国签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 保护非物

 质文化遗产公约 》 以来 , 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不断升温 。

 2011 年 , 我国颁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

 化遗产法 》 , 在第 34 条明确规定 :

 “ 学校应该按照国务院

 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 , 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

 育 。

 ” 此后 , 《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 》

 (2017) 、 《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

 见 >(2017)

 X 国家 “ 十三五 ” 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 》

 (2017) 、 《 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

 设的通知 >(2018) 等重要文件纷纷出台 , 都明确提出传承

 国家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 “ 非遗 ” ) , 在各级

 各类学校开展不同样式的 “ 非遗 ” 教育 。

 ⑴这些政策法规

 的颁布 , 使得越来越多的 “ 非遗 ” 项目进入校园 , 让越来越

 多的学生接触到当地的优秀文化 。一 、 、 “ 非遗 ” 进校园的价值质疑在 “ 非遗 ” 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 , 对于其

 价值的质疑也随之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一些

 家长和教师认为 , “ 非遗 ” 项目进校园不利于学生的课程

 学习 , 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 , 耗费学生的学习精力 。

 而

 在一些学者看来 , 既然 “ 非遗 ” 进校园是文化传承 , 那么只

 要让学生了解就可以 , 接触和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 , 不必

 去精学 , 毕竟以后学生也会忘记所学的 “ 非遗 ” 技艺 , 也不

 会拿 “ 非遗 ” 手艺来营生 。抛开 “ 非遗 ” 的深层价值看 , 以上的两点看法确实有

 一些道理 。

 从考试制度来看,应试化的人才选拔体系中并

 没有对于 “ 非遗 ” 文化或技艺掌握的要求 , “ 非遗 ” 的出现

 似乎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业压力 。

 学生需要耗费额外的时

 间和精力来学习一门根本对自己学业没有帮助的课程 , 难

 怪家长和教师处处担忧 “ 非遗 ” 课程会影响学生的学业学

 习 。

 从传承文化来看,一些学者的看法也有其道理 , “ 非

 遗 ” 课程不同于国家规定的学业课程 , 它是学校根据当地

 的 “ 非遗 ” 特色而邀请一些传承人进入校园授课 , 在小学

 学习的课程不一定在中学会学 , 在中学学习的 “ 非遗 ” 知

 识在大学也不一定用到 , 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 , 那些学的

 技艺也会变得生疏甚至遗忘 。

 因此,很多学者从目的论出

 发 , 认为 “ 非遗 ” 进入校园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当地历

 史文化 , 只要让学生通过 “ 非遗 ” 了解到当地历史文化就

 可以了 , 没有必要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精学一

 门 “ 非遗 ” 技艺或技能 。二 、 “ 非遗 ” 价值质疑之反思对于以上的两点质疑 , 笔者认为它们有两点错误认

 识:第一,基于应试选拔制度合理化;第二 , 对于精神文化

 传承的理想化 。

 对于第一种错误 , 是人们忽视了对现行人

 才选拔制度的反思 , “ 非遗 ” 进入校园本应是一次素质教

 育对于应试教育的有力冲击 , 它让我们看到知识的多样

 化 、 课程的多元化以及学生活动的丰富化 。

 对于弊端显露

 的现行教育制度 , 我们不应该作为守旧的拥护者 。

 “ 非

 遗 ” 进人校园是教育制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 给予教育制

 度改革更多的可能 。

 对于第二种错误 , 是学者们对于学生

 在精神文化内涵领悟上的能力过于理想化了 。

 学生对于

 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领悟 , 不是通过表层的讲解和学习就

 可以掌握的 。

 庄子 “ 夫列子御风而行 ” 的逍遥豁达 , 李白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的壮志豪情 , 陆游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的家国情怀 , 这些深刻的民族情感需要从小就开始 , 在一

 次又一次的深入学习中才能够领悟 。

 也许,随着时间的流

 逝 , 我们很难记得儿时学习的陆游的每一篇诗词,但是他

 那种对于国土的热爱 , 对于家人的依恋始终会被我们铭记

 和感动 , 这种内化的民族情感不是表层的了解所能达到的

 境界 。

 缺乏深刻的学习 , 想要内化一种文化精神 , 只能说

 是天方夜谭 。三 、 “ 非遗 ” 进校园的价值澄清(一) “ 非遗 ” 进校园的应然性I . 学校教育是保护 “ 非遗 ” 的重要力量当前 , 我国对于 “ 非遗 ” 的保护教育主要通过家庭教

 育 、 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 。

 学校作为有计划 、 有组织地对

 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 , 可以做到 “ 非

 遗 ” 保护的效率最大化 。

 学校通过安排固定的教师 、 组织

 固定的学生 、 提供固定的教室,在合适的时间进行 “ 非遗 ”

 课程的教学活动 , 为 “ 非遗 ” 的传承保护提供物质和人力

 [ 作者简介 ] 曹越星 ,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 收稿日期 ] 2019-11-07•

 72

 •

 上的保障 。

 另外 , 让 “ 非遗 ” 进入校园 , 也使得 “ 非遗 ” 的传

 承过程更加科学化 、 系统化,传承人教师的教学不再是个

 人的 “ 单打独斗 ” , 学校可以给予传承人教师科学的教学

 技能培训,为传承人教师科学设计 “ 非遗 ” 教学课程 , 这样

 更加有利于 “ 非遗 ” 的传承与保护 。2 . “ 非遗 ” 进校园践行素质教育“ 非遗 ” 进入校园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展学

 生的课外知识 , 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

 在 “ 非遗 ” 的课堂

 上 , 学生通过已有的地方知识了解和学习 “ 非遗 ” , 这些知

 识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 , 让学生在科学性课程的学习之余

 获得心灵上的放松与愉悦 。

 另外 , “ 非遗 ” 课程更像是一

 门整合了各科知识的综合课程 。

 以海南国兴中学的黎锦

 课程为例 ,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黎锦的制作技

 艺,还可以通过黎锦的历史了解到黎族的历史 , 学习审美

 知识与画图技巧 。

 ⑵这样看来 , 黎锦课程不是一门单一的

 “ 非遗 ” 课程 , 它是一门融合了历史 、 美术 、 劳技等课程的

 综合课程 , 践行了素质教育的课程要求 。(二) “ 非遗 ” 进校园的育人性1 .

 多元文化促进创新思维“ 非遗 ” 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

 科学性知识 , 它是当地老百姓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与人文社会环境所创造出来的知识 , 是当地百姓的生存与

 生活智慧的结晶 。

 保护 “ 非遗 ” , 就是保护多样化的地方

 性知识 , 这些地方性知识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不一样的思

 考与创新 。

 新时代 , 教育的目的是培育更多具有创新能力

 的人才.而丰富多彩的地方性 “ 非遗 ” 知识,可以为学生的

 创新性发展做好铺垫 ,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思维 。2.

 “ 非遗 ” 课程提高文化自信“ 非遗 ” 进入校园 , 使学生获得了一次充分了解当地

 优秀民间文化的机会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 现代化的社

 会使得各个地区的城市样貌越来越统一 。

 但是 , 城市外貌

 的统一不能代表城市文化的相似 , 每一个城市都有每一个

 城市的风土人情 。

 “ 非遗 ” 作为一个地方风土人情凝结的

 独特产物 , 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一个地方的文化与历

 史 。

 “ 非遗 ” 进入校园 , 可以让当地的学生了解到所在地

 区文化历史的独一无二性 , 在学习欣赏本地人民生活智慧

 的同时 , 领略家乡的民俗文化之美 ,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

 家乡文化的 “ 自觉性 ” 与 “ 自信心 ” 。(上接第 54 页)短暂.因而在运用强化物时要注意适度 , 过于频繁地运用

 强化物会适得其反 , 使儿童感到厌倦 , 因而要注意一级强

 化物与二级强化物的交替使用 , 并注意强化在整个治疗干

 预过程中出现的比例 。正强化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 能够在情绪

 与行为障碍儿童音乐治疗干预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效用 。

 在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音乐治疗干预过程中 , 教师应该以

 相关理论及实践为基础适时适地且灵活地采用不同的强

 化方式及不同强化物 , 以有效激励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

 学习积极性及信心 , 促进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发展与

 成长 。(三) “ 非遗 ” 进校园的可行性1 .

 “ 非遗 ” 是课程开发的巨大宝藏作为地方性知识的 “ 非遗 ” 文化 , 可以为课程开发提

 供丰富的题材 。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口头史诗

 《 格萨尔王传 》 为例 , 其中 《 降服妖魔 》 的故事就很好地体

 现了藏族人民始终秉持着明辨善恶 、 锄强扶弱的美德品

 质,这样的故事可以应用到学校的德育课堂中 。

 ⑶学生是

 在一定的文化熏陶下 , 受到特定文化影响的个体 , 他们通

 过 “ 非遗 ” 这种地方性知识来学习一种普遍的价值知识 ,

 比听讲其他文化的例子更容易理解和吸收 , 提高学习

 效率 。2 .

 “ 非遗 ” 是多课程融合的桥梁“ 非遗 ” 在课程应用上的潜力还在于它能够融合多门

 课程知识 , 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 , 形成一门系统的融

 合课程 。

 以 《 格萨尔王传 》 为例 , 在教学中可以融合道德

 知识 、 藏族历史知识和藏文学知识 。

 以 “ 非遗 ” 作为载体 ,

 可以带动各学科知识的学习 , 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

 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更丰富 , 形成连贯的完整体系 , 也便于

 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 。“ 非遗 ” 进校园是国家保护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

 新性举措 , 尽管 “ 非遗 ” 进校园活动依然存在各种问题 , 导

 致人们对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产生质疑 , 但是新事物的

 产生总是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

 在这一过程中 ,

 我们需要保护好新事物 , 引导 “ 非遗 ” 课程在校园中健康

 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

 :[1]

 庄丹华. “ 非遗进校园 ” 不能流于简单化 、 表

 面化 [N]. 中国艺术报 ,2019-10-16(006).[2]

 杨隽莹.海南国兴中学后勤老师教授黎族织

 锦

 9

 年授艺千人 [N/OL].( 2013-09-09)

 [2019-11-

 02].

 Iittp :

 //www.

 hinews.

 cn/news/system/20 13/09/09/

 016022407.

 shtml.[3]

 侯馨茹 , 祁进玉.地方性知识融合学校道德

 教育教学的初步探讨 — — 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Z

 藏族中学为例 [J]. 民族教育研究 ,2019(4)

 =84-93.参考文献 :

 :[1]

 中小教科.特教知识知多 D :

 认识情绪与行

 为障碍儿童 [ EB/OL

 ] .

 http :

 //www.

 sohu.

 com/a/

 256387310_667742.2018-09-26.[2]

 顾群.特殊需要儿童发展与学习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18 :

 169.[3]

 刘晶波.特殊儿童早期发展支持 [M]. 南京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57.[4]

 李倩.强化法在培智学校课堂应用状况研究

 [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3)

 :

 128

 -130.•

 73

 •

篇五:浅谈非遗文化进校园必要性

教改JiaoYanJiaoGai教师·TEACHER 2019 年 1 月Jan.2019127近些年来,在湖南省怀化各地的中小学校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蔚然成风。各种国学经典,裹挟着历史的风云与诱人的书香姗姗而来,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携带着民族的风情与泥土的芬芳也接踵而至。校园里,经典吟诵字字入耳,鼓乐齐鸣声声动情,好一派欢乐和谐的喜人景象。笔者所在的湖南省怀化市实验学校小学部,从 2017 年开始,在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积极推荐与配合下,陆续引进了通道侗族芦笙、侗族大歌与怀化阳戏三个非遗项目。由于校领导重视、计划周密、部署得当,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现已初见成效。组建的“小小芦笙团”“小侗歌班”“ 小小阳戏表演班”,不仅活跃在校园里,还在一些大型的社会公益文化活动中登台亮相,大受观众欢迎。不过,非遗进校园并非一个短期行为,要真正形成学校的品牌与特色,绝非一蹴而就,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笔者现以侗族芦笙为例,就非遗进校园活动谈点看法。实践证明,非遗进校园,主要是要做好“三入”工作,即进入、纳入与融入。2016年在全省实施的《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中的第二十三条规定:“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当将具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条例中,从学校应进入什么样的非遗项目,进入后如何做和达到的目的三个方面作了简明的阐述。选择何种非遗项目进校园,在怀化各个学校不是问题。怀化古属“五溪蛮” 地,是多个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漫漫的历史时空中,勤劳智慧的汉、侗、苗、瑶、土家等各民族都创造出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就有通道侗族芦笙、侗戏、靖州苗族歌鼟、辰河戏和阳戏等 14 项,列入省级名录的有雕花蜜饯、侗族大歌和盘瓠祭等 33 项。这 47 个项目都有各自不同的民族与地方特色,现有不少已进入项目所在地的中小学校。其中,侗族芦笙以边吹边舞的艺术形式,张扬、火热、活泼的艺术个性,在各地“旅游热”的推动下,受到一些中小学校的青睐。诚然,成功者有之,但辄尝即止、驻足不前,甚至失败者亦有之。出现这种情况,还是有些学校在进入后没有先把“如何做”中的纳入问题解决好。纳入是解决“如何做”中的重要环节。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基础性教育,对中小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将侗族芦笙中的非遗知识纳入素质教育的内容时,学校务必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要做到这点,一方面是要对侗族芦笙的形式与内容及艺术内涵与特色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效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与学校的德、智、体、美、劳教育结合,形成综合性的聚合效应。另一方面是要统一好全校的思想认识,处理好两个关系。第一是国学经典与非遗之间的关系,第二是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与非遗教学的关系。前者是认识问题,后者是操作中的方法问题。如果对侗族芦笙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又不能很好地处理好两个关系,任何为“纳入”而作的计划部署都易落空,面临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在学校的有些教师眼中,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是国之魂、文之脉、民之师,应该大力弘扬,灌输于中小学生的头脑中,至于侗族芦笙这类非遗项目,不过是“下里巴人”的民族民间艺术。源于民间,兴于民间,学校只是热闹一阵子,何苦劳心费力,多此一举呢?这种早已过时的陈旧观念,还需加以澄清。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据统计,从 2008 年到 2012 年,我国非遗中就有京剧、昆曲、侗族大歌、西安鼓乐、端午节等 32 项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这足以说明我国非遗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更何况许多国学经典都直接来自非遗。假如没有西周到春秋中进入 · 纳入 · 融入——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若干思考李嘉征摘  要: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大力开展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中小学校中应该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这项活动?作者以“三入”为理论框架,以侗族芦笙的实践为事实依据,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述了从进入到纳入,最后是如何融入相关课程和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的。作者简介:李嘉征(1978—),女,湖南省怀化市实验学校教师,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生德育、综合实践活动。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9-04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1-0127-02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进入;纳入;融入(湖南省怀化市实验学校,湖南 怀化 418000)

 教研教改 2019 年 1 月128叶全国各地流传的民间歌谣,哪来中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呢?没有楚地民间祭祀乐舞歌辞,屈原的经典之作《九歌》又何以问世呢?中国四大文学古典名著,除曹雪芹的《红楼梦》外,哪一部又不是与当地当时民间久久流传的传说和故事有关呢?国学与非遗,虽有雅俗之分,但同根连枝,都是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只要都能以各自的育人功能在校园里互补共进,于学校而言,岂非“不亦乐乎”!当今,作为各民族精神家园的非遗,许多已面临消失的危机,国家立法予以保护,中小学校理应肩负责任,有所担当,何故厚此薄彼,尊“经”贬“非”呢!非遗进入校园,对中小学校原有正常的教学秩序,不能说没有影响。如何解决呢? 2014 年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发出的《关于开展创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的通知》中指出:“把此项活动放在推进素质教育全局工作中规划部署,在开好艺术教育课程的前提和体育艺术‘2+1’的框架下,将非遗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共同发挥育人的功能。”这段话是对前面省法规中提到的“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后,如何“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的补充与细化。一个前提、一个框架、一个融入,就为“如何做”提供了一个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实施方案,也解决了非遗教育与正常教学秩序之间的矛盾。现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一下“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侗族芦笙是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逐一“融入”到相关课程中,最后实现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的。一是融入音乐课中。侗族芦笙流传在通道县及其周边的侗族地区,深受侗民喜爱,它是从古老的簧管乐器发展而来,至今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吹奏的芦笙就有地筒、特大芦笙、大芦笙、中音芦笙、小芦笙、最小芦笙六种。各种芦笙音域不同,音调也有别。常用的曲牌只有按农历十二个月来定的12 支,曲目却有 90 首之多。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芦笙音乐,学校购买了 40 多把小芦笙,开设了专题“芦笙课”。在邀请来校的芦笙传承人的指导下,将富有侗民族韵味的音乐曲调与多样的演奏技巧融入音乐课中,既拓展了课的形式与内容,又使学生们耳目一新,学习兴趣大增,坐着或列队站立与走着吹奏,其兴勃勃,其乐融融。在学生们学会吹奏芦笙曲调的基础上,进入侗族芦笙另一种最重要的表演形式的学习。那是由吹者手持小芦笙边吹边跳,乐中有舞,舞中有乐,乐舞结合的舞蹈形式。这种形式既易于发挥侗族芦笙自身的美育功能,又符合学生们好奇、好动、好玩的性格特征。他们一吹一跳,扬足旋转,气提神荡,在音乐、舞蹈艺术的共同熏陶下,吹跳着美,感悟着美,受到美的教育。“小小芦笙团”就是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形成的。二是融入体育课中。在侗民日常娱乐的芦笙舞中,舞蹈动作都来自日常生活,是对生活中各种劳作行为和动物习性动作的模仿,这种舞蹈多为双人舞和三人舞。在大型集会表演的集体性群舞中,动作主要是对山野田间农耕动作的模仿,其突出特点是以腿的动作为主,以形体的摆身、拐膝盖、扭胯、摇脚尖、跨腿等动作的组合,在芦笙的吹奏声中左摆右晃时进时退,不断反复,向前推进,动作粗犷有力、刚柔相济、节奏感强。我们已着手组织一个专门班子,依据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对芦笙舞蹈动作与吹奏的芦笙曲调加以整理、改造,使其成为一套有浓郁侗民族艺术风味的“芦笙艺术体操”,在校园中推广使用,真正实现体育艺术“2+1”的目标。三是融入语文及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课程中。从审美的角度审视,侗族芦笙吹跳着生活,吹跳着历史,同时吹跳着美。无论是在侗族民间广为流传的有关芦笙的各种传说与故事,在芦笙吹跳出的曲调到表演中的类型、演出程序、服饰与动作,无一不在演绎着生活的美,叙述着历史的美。就拿芦笙表演者穿的服饰来说,头缠的白色头巾上,一边插鸡尾,一边插银舌;身穿五彩丝线织的花舞衣,下着红、蓝、黄、绿、白五色布条裙,裙子下摆条着鸡毛与海螺贝壳之类为装饰。这身美轮美奂、民族特色浓郁的表演服与史籍上载的 “椎髻插鸡毛、卉衣”的侗族传统生活服装基本相似,只是做了一些艺术化的处理。不过,只要细究一下就会发现,服饰中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价值指向。历史上,侗族是古百越骆越的一支。先江淮,后洞庭,几度迁徙,最后在通道一带才找到自己的理想家园。在以水为路的迁徙途中,闻鸡起程,雁鹅引路,居无定所,历尽艰辛。侗族古歌《迁徙歌》中说:“我们的祖先,金鸡起步,雁鹅飞天……”讲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金鸡是只金红色羽毛的大公鸡,雄健而美丽,不仅是侗民所信奉的一种图腾,也是本民族祖先形象的象征。故而插鸡尾,着鸡毛既是一种美的装饰,更是一种对本民族迁徙历史与祖先的怀念。至于那极富动感的五色布条彩裙,吹跳起来,左旋右旋中有如条条波浪翻滚的秀美江河,而裙下着饰的海螺、贝壳之类却更具象地表现出侗民对水的信仰与崇拜。从进入到纳入,由纳入到融入,环环相扣,有序推进,这是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根本方式与途径。在此过程中,为营造校园良好的非遗环境,增添校园文化的亮点,组建一支或几支表演队伍十分必要。因为它是非遗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具体成果,是融入社会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为学生搭建的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最佳教育平台。由进入到融入,看似简单,却是一个需要全校师生在不断探索中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重大教育课题。这其中,进入是前提,纳入是基础,融入是关键。只有融入,才会充分发挥出非遗的美育功能,与学校的德、智、体、美教育完美结合,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有融入,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认知非遗、热爱非遗,提高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意识;也只有融入,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目标才能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得到落实。参考文献:[1]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文化厅 . 关于开展创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的通知 [Z]. 湘教通〔2014〕426 号 .2014-10-17.[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3] 彭  蔚 . 从通道芦笙节看侗族芦笙舞的嬗变 [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205-206.

篇六:浅谈非遗文化进校园必要性

50

 ))学术 论坛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口 李畴:梅

 2 0 55 一O5 AR T ED UC AT IO N

 【内容摘要 】文章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理论依据 ,列举了临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成功例证,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

 产进校园的障碍与困难及建议对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有效途径。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校园 理论依据 实践例证 障碍困难 思路健议

 早在2003年 ,我国便 启动 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全

 国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广泛展开 。~批又一批 “非遗 ” 项 目

 得到抢救保护与传承 。但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是一项长期 、

 艰 巨而又复杂 的文化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式、

 创新成效 。笔者认为,让 “非遗” 走进校园,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的一条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理论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是一种活态文化 ,主要依靠 口传

 身授而得以生存与传承 ,通过人的传承活动得 以保护和发展。我

 们应坚持以传承人为核心 的理念 ,不断发现和保护传承者 ,尤其

 注重发现和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与传承群体 。从而使 “非遗 ” 传承

 链得到 良好的恢复与持续性发展。

 在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续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与珍贵

 的民族文化创造。新形势下 ,应 当重新审视和正确定位非物质文

 化遗产价值观 ,对存续于 “非遗 ” 中的民族精神传承与文化符号

 传达赋予新的科学认知。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中的历史

 教育、信仰培养、道德渗入、文化认知、技艺传递以及丰富校园文

 化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播民

 族基因、培育一代新人的文化效力 ,从而增强使命感与主动性 、

 积极性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让 “ 非遗” 在

 广大校园中得到有效地保护、传承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实践验证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以来 ,全国不少地区积极探

 索 “非遗” 进校园的方法和途径 ,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笔者调查

 发现 ,山东省临朐县文教共同探讨,大胆实践 ,不断取得新的成

 效 ,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 园的成功例证。

 临朐县历史悠久,文脉昌盛。境内沂山风光旖旎,灵气所钟。

 自黄帝始先后有 16位 帝王登封过沂山,留有历代帝王重臣、贤达

 名士诗词碑碣300余幢。流传下沂山祭仪、沂山庙会 、沂山传说等

 诸多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文化与教育部门每年组织中小学

 生参与和观摩沂山祭仪文化活动 ,游览沂山历史遗迹 ,倾听沂山

 民间传说 ,增进了青少年地域历史文化知识 ,引发了其爱家乡、

 爱祖 国、爱历史文化的热情,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临朐历代文化名人辈出,著作颇丰 ,不少优秀文化创作在 民

 间代代 口头流传。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挖掘整理了《昌

 国躲艘》《庄农日用杂字》《蚕丝韵言》等民间传说专集,以作为

 课外读物提供给 当地中小学校,被 中小学生广泛传阅。很多学校

 还将其引入课堂讲说 ,引发了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增进

 了学生对民风民俗民生与民间历史文化的认知。

 “周姑子戏” 是临朐县独有的传统剧种 ,曾在当地 民间产生

 过广泛影 响。“临朐周姑戏” 被审定 为省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

 名录后 ,当地文化部 门积极挖掘整理与推介 ,组织老艺人进校讲

 教 ,示范演唱 ,组织学生开展 “周姑戏演唱比赛” 活动 。丰富了学

 生戏曲音乐知识 ,传承 了特色地方传统剧种。又如 “太乙拳⋯ ‘抵

 功拳” 是流传数百年的中华传统武术 ,经文化部 门推介 ,一些学

 校将其引入校 园体育项 目,再如 “手绘年画” 是临朐民间传统美

 术的特有产物。县- zJ",等学校将其纳入美术教育课 目,采用请老

 艺人授课 、举办年画作品展览等方法,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手绘年

 画青少年传承人。

 临朐县文化 与教育部 门还不断联手开展 民间游戏 、民间谚

 语 、民间技艺、民谣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进校园活动 ,受

 到学校 、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与赞赏。社会普遍反 映:“非遗” 走

 进校园丰富了学生知识 ,推进 了历史认同,传播 了优 秀传统价值

 观 。对于培养历史文化传承新人及丰富校园文化均具有很好的教

 益与作用。

 综上所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堪 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可行和有效途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障碍与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 园仍面临一些障碍和问

 题。主要表现在:第一 ,一些教育部 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

 作用意义认识不足,尤其在当前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机制作用下,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尚未纳入应试课题 ,更未编入教育计划 。因

 而无章可循 ,无的放矢。不少校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元

 素、内容及保护价值认识不清 。导致责任感 、主动性普遍缺失。非

 物质文化遗产进校 园处于缺少计划、缺少组织 、缺少机制 、缺少

 管理的松散萎靡状态 ,号召力保障力明显不足。第二,非物质文

 化遗产进校园的项 目内容资料的选择确认整理滞后,“非遗” 教材

 及读物普遍缺失。第三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存在重挖

 掘、轻保护重 申报 、轻传承 ;重文化部门单方面保护、轻与社会组

 织联合保护的弊端 ,与教育机构及校园尚未形成共识与合力。第

 四,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限于兴趣、形式、课余 ,致使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 内涵掌握不准 、元素失真,未达到真正意义

 的 “非遗” 保护与传承。

 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思考与建议

 ( 一 )政府各机构尤其教育系统应当广泛宣传落实国家关于

 加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工作 的通知精神。认识保护非物质文

 化遗产是功在 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文化教育工程 ,是政府及教

 育文化部 门的共 同使命。增强校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

 责任感、自觉性 ,为 “非遗 ” 走进校园搭建平台,铺平道路 ,结出

 硕 果 。

 ( 二 ) 各级教育机构与校园应主动联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职能部门 ,选择项 目,认定内容 ,编辑教材读物 ,出台计划措施,

 创新科学方法,让 “非遗” 进校园开展的灵活多样 ,扎实有效 。

 ( 三 ) 各级文化部门应积极与校 园合作 ,积极提供相关资料

 及文化服务 ,努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 园深入开展,努力发

 挥其保护传承作用 ,积极培养 “非遗 ” 保护传承新人。

 ( 四 ) 加强宣传教育 ,引导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生家庭认识非

 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心配合 “非遗” 走进

 校园活动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合力,促进非物质

 文化遗产进校 园活动持续发展。基

 作者单位 :临朐县文化馆

 ( 责任编辑 :高薪茹 1

推荐访问:浅谈非遗文化进校园必要性 遗文 必要性 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