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慧园区建设的实践与研究6篇关于智慧园区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 NO.6(下)-130-技术经济与管理1智慧园区建设设计理念1.1园区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手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智慧园区建设的实践与研究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关于智慧园区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新技术新产品 2021NO.6(下)- 130 -技 术 经 济 与 管 理1 智慧园区建设设计理念1.1 园区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网络为平台,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服务于园区管理和企业生产及经营,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特点的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一是园区智能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专业大市场,商业、服务业、产业聚集区等领域形成全市领先的优势产业集群。二是园区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明显提升。鼓励企业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深入推进“机器换人”工作,积极推广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为主的机械、纺织、服装、食品、制药等产业的智能制造新模式。1.2 园区建成后,力争达到以下效果立标杆:该智慧园区将作为园区示范点进行重点打造,树标杆。建设包括园区之窗、产业链协作、企业产品展示平台(如 3D 建模等)、融资服务、企业服务超市、物业管理、产业分析模块、资产管理系统等模块,全力打造园区智能化、智慧化示范园区。成本降低 :通过智慧园区建设,努力实现企业信息化硬件投入费用、研发成本、企业碎片化交易综合成本,提升企业获取服务效率。效率提升:引导企业接入园区智慧服务,接入率达到 80%以上。园区企业一站式服务、投诉系统等实现园区服务提升,效率提高。安全管理 :通过物联网技术,提供安全生产相关诸如智能消防栓、智慧井盖、电子巡更系统、园区内监控、门禁系统等提高园区内安全生产,提升管理水平[2] 。精细管理 :对园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数据定期汇总分析,以此为依据配置公共服务资源,高效经济管理园区物业。对企业生产经营环节数据进行数字化建模分析,提出最优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最经济生产[2] 。推广服务:加快园区内线上线下智慧生活、智慧交通、智慧租房等生活需求智慧化建设与应用服务,逐步解决园区内出行难、购物难、租房难等问题[2] 。1.3 总结园区设计理念根据智慧园区建设标准规范要求,以创新园区管理、服务产业发展为主线,按照“一中心(园区管理中心)、二平台(园区服务平台、园区管理平台)”的建设思路[2] ,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纵向构建市、园区两级联动的统一管理平台,横向打造连通园区内各部门、各企业间的应用服务平台,加快形成集运行监测、用地管理、环境监测、安全监管、融资服务、产能共享、协同创新、协同物流、协同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园区管理和服务平台体系,全面提升园区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园区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3] 。2 总体建设方案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框架2.1 园区的架构通过智慧园区平台统一管理门户实现多个子系统的统一登录认证与系统入口,简化用户操作,用户不需要每个子系统都进行一次登录,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多个子系统实现集约化高效管理。系统同时提供单点与数据服务,让智慧园区平台能够与更多的第三方子系统实现对接。同时系统整体与各子系统可支持分布式部署,如图 1 所示。2.2 园区的架构说明根据水平分层将平台总体架构分为感知通信层、云基础设施层、数据服务层、应用支撑层、应用服务层。其中感知通信层基于各类网络、移动互联网、窄带物联网等为平台链接各类物联网设备、终端等提供通信感知渠道。基础设施层为平台基于提供云安全与云存储资源、云计算资源、宽带网络资源,为数据中心平台、园区管理平台、企业服务平台等提供基础硬件的可靠服务。园区实现有线、无线、物联网网络的全覆盖,推进运营商 5G 规模组网及应用,在产业园工程建设中,提前布局5G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加快推进园区互联网协议规模部署,构筑全域覆盖的高效能网络体系。构建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除为园区基础管理设备提供物联网终端的接入外,同时为入驻企业提供满足高宽带、多终端、大流量传输的应用场景。帮助园区内企业更快捷、更安全、更低成本地使用网络资源,从而帮助企业的经营与管智慧园区建设探索与实践林碧容(中电福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3)
摘 要 :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园区建设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园区的发展,数字园区、知识园区、生态园区、创新园区等理念的新型园区,更是这种形式下衍生出来的科技园区发展的新形态,需要有更创新、更可靠的园区建设架构及新的技术来引领更智慧的发展,这就需要智慧园区从信息化朝着数字化、智能化迈进。该文以建设感知园区为目标,实现对园区内的人、车、财、物的位置、流向、状态以及环境参数、生产信息的全面掌握、智能预警和敏捷控制,从而真正实现物联网在园区内的普及应用,为园区智慧化打下坚实的基础[1] 。该文通过智慧园区建设理念、技术架构、构建模式、标准化接口等方面,进而阐述如何采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使智慧化应用更好地服务于园区。关键词 :智慧园区 ;数字化 ;物联网中图分类号 :F 407
文献标志码 :ADOI:10.13612/j.cnki.cntp.2021.12.041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
NO.6(下)- 131 -技 术 经 济 与 管 理理,促进企业的发展。支撑层是平台的中间层,面向企业服务平台、园区企业管理等各类业务子系统提供公共中间服务平台,包括从业务封装抽象的服务化组件,以及包括统一的分布式数据访问中间件、分布式消息组件、分布式缓存组件等在内的基础组件。服务应用层提供企业服务平台、园区企业管理各类业务应用,并以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服务、大屏宣导等形式向企业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入渠道,达成服务企业经营以及服务政府管理的目标。智慧园区平台建设将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新型信息化服务模式,增大企业信息的覆盖范围,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园区服务平台项目建设软件主要包括标准规范安全体系建设、大数据智能分析中心、园区之窗、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招商引资服务、政策服务、产能共享、产业链协作、物流协同服务、党建服务等。园区管理平台项目建设软件(如图 2 园区功能导图)主要包括协同办公 OA、物业管理、门禁管理、物联网应用管理系统、数据支撑平台、运营管理平台等。平台硬件系统将根据各个应用子系统对存储需求配置一定存储空间,存放应用数据,通过公众互联网向属地企业、工作人员以及运营人员提供应用功能接入服务。考虑到平台的扩展性,可将各类信息化服务应用接入管理,开放的应用能力接入,以及提供能力封装,供合作门户或其他信息化应用使用,实现资源共享。3 采用微服务式构建模块由于园区的需求个性化较多,不同的园区,建设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将园区共性需求提取做成标准化,然后将一些共性应用及特别应用做成可插拔的、可选的,这不仅需要对园区的业务需求做行业分析,更重要的是架构上需要灵活,所以平台引入最新的微服务理念构建方式,在智慧园区统一底座的基础上,将上层不同的应用或模块封装成独立的组件,根据园区不同的业务需求,方便引用及扩展,能快速适应的不同园区需求,也可以很好地将园区已有的模块或者系统集成到园区底座上。平台在已有的智慧园区标准版上,如搭积木一样往上添加应用或模块,或者拆除没必要的模块,降低整个园区的造价,便于设计及实施。4 标准化智慧园区接口智慧园区的建设中,各类智能硬件的对接是核心的内容之一,智慧园区作为一个跨业务的通用平台,面向广大的园区、企业用户,支持不同园区,满足不同类型的应用接入,为园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平台构建内部产品能力(如智慧安防、智慧停车、智慧餐厅等),聚合外部合作生态(如 gis、视频算法、BIM),逐步完善、丰富业务模块,打造集原子能力、应用能力、Saas 应用解决方案于一体的标准化接口。制定了55类设备接入标准,支持多渠道 / 兼容不同泛园区硬件协议。提供丰富统一的协议应用,实现快速接入设备能力 ;提供设备数据统计报表能力,实现灵活的设备运营管理,基于群组的设备分权、分域、分级管理方案,用户可以实现大量设备的分片区、分层次管理;提供规则执行的自定义能力,根据不同场景应用配置执行设备规则等。开放平台数据接口,第三方应用与园区平台数据共享无缝对接,实现数据资源从园区平台获取,应用数据共享至园区平台。实现与园区服务平台“产业链、服务链、金融链、创新链”的具体内容,需要与园区已建成的服务平台、快融、快贷等应用平台进行对接,实现全市资源的协同共享。5 创新应用5.1 5G+MEC打造智慧园区边缘计算智慧园区基于运营商 5G+MEC 为园区提供虚拟专网与边缘 IaaS 基础能力建设边缘计算节点,实现边缘协同(如图 3 图 1 园区架构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
NO.6(下)- 132 -技 术 经 济 与 管 理边缘计算管理平台)。边缘节点上将承载大量的计算、网络、存储服务,通过使用 5G 边缘计算管理平台实现对边缘节点上运行服务的快速部署及调度控制,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保证运行质量,大幅提升边缘节点的运营管理效率,简化运维流程及成本。视频监控、安防、人脸识别等场景应用比较依赖视频分析,该类应用对带宽、时延较敏感,将视频分析计算类节点部署到 MEC,并通过容器及微服务治理技术进行运行调度,从而实现服务在 MEC 上的快速交付、运行维护、快速回收等控制。6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越来越多领域的应用,更多园区从信息化逐步朝着数字化、智慧化发展,体现了园区建设的重要价值 :1)平台的建设以服务企业、企业员工为核心,通过服务整合大数据为政府、园区管委会等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实时、精准的智能化分析,助力政府决策、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打造服务园区内部运营管理,服务园企的核心入口,实现集约化高效管理,引领园区向智能产业协作示范迈进,实现政、园、企多方共赢生态体系。2)通过智慧园区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园区对企业数据及服务资源的集约化管理,提高数据资源汇集和整合水平,通过平台采集企业各类数据资源,包括对接的政务数据、经济运行数据、行为数据、业务数据等,帮助政府实现大数据,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3)树立政府服务企业的形象,应用信息化手段帮助企业发展,通过平台帮扶企业解决各类服务需求,打造园区服务企业的品牌形象,由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工作人员建设的智慧园区也得到了快速落地应用。该文主要阐述了智慧园区的建设方案,核心架构采用微服务架构及标准化建设等产品应用上的优势,对园区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参考文献[1] 吴伟生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8(5):206.[2] 叶先壹 . 智慧园区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J]. 现代信息科技, 4(22):4.[3] 吴习钦, 吴文琦 . 增强现实技术的智慧园区的地理服务新探索 [J]. 信息系统工程, 2014(10):92-93.图 2 园区功能导图图 3
边缘计算管理平台
篇二:关于智慧园区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标准
科
学
2020年第11期智慧园区建设标准化研究雷 静 1
舒 波 2
陈建华 1
郭 钢 1
袁誉飞 1(1.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摘 要:近年来,智慧园区建设迅速发展,产业需求日趋增强,这给智慧园区产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智慧园区建设标准化开展分析与研究,根据智慧园区标准现状及需求初步搭建了智慧园区建设标准架构。同时,根据智慧园区的发展特点及市场需求对今后的标准研制工作提出了建议。关键词:智慧园区,标准化,架构DOI编码:10.3969/j.issn.1674-5698.2020.11.016Research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Smart Community ConstructionLEI Jing 1
SHU Bo 2
CHEN Jian-hua 1
GUO Gang 1
YUAN Yu-fei 1(1.The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Fourth Construction Bureau; 2.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mart communities have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with increasing industrial demand, 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smart communi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nd research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smart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preliminary standards framework of smart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existing smart community standard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market demand of smart community,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standards development are put forward.Keywords: smart community, standardization, architecture作者简介:
雷静,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建造、人工智能等领域。1
引 言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迅速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等多项倡议和政策的深入推动,各类园区迅速发展,这对园区智慧化、园区服务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园区作为一种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云计算等多种先进技术应用的新型园区,已成为全球园区发展的新趋势。相较于传统园区,智慧园区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遵循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建设原则,以统筹各类服务资源和信息资源为切入点,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为园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公共服务 [1-4] 。
2
现 状2.1
国外标准化现状目前,智慧园区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主要由ISO/TC 268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委员会和ISO/·标准应用研究·
93STANDARD SCIENCE 2020, No.11TC 205建筑环境设计技术委员会开展实施。ISO/TC 268下设4个标准工作组和1个分技术委员会,其致力于制定与实现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要求、框架、指导和支持技术与工具,以及利用智能化技术帮助城市和社区变得更加可持续。在智慧园区标准研制方面,主要开展园区可持续发展需求和架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技术工具支持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已发布8项国际标准,在研14项国际标准。城市和社区可持续的标准化ISO/TC 205下设6个工作组和2个项目小组,其宗旨是改进建筑物内部环境及能耗。致力于建筑技术系统及相关设计过程、设计方法、设计阶段建筑物使用的研究和开发、室内环境质量以及热、声及视觉因素的改善。在智慧园区标准研制方面,主要开展建筑环境设计、能效评估及通信协议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目前已发布8项国际标准。2.2
国内标准化现状我国智慧园区建设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智慧园区标准体系缺失是我国各地智慧园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许多智慧园区新建、改建和扩建过程中缺乏标准依据,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投资或重复建设的情况。目前,我国多个标准化组织或行业协会已经开展了智慧园区部分标准的研制工作,涉及信息与通信技术以及园区建设相关行业或领域。国家层面开展智慧园区标准研制工作主要以SAC/TC 426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3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0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实施。SAC/TC 426下设7个工作组及分支机构,主要涉及智慧城市、智能建筑、智慧社区、智能家居、数字城管、智能卡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SAC/TC 28下设18个分技术委员会和21个工作组,其物联网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8 SC 41)负责智慧园区物联网基础和共性技术标准化工作,大数据标准工作组负责智慧园区大数据标准化工作。SAC/TC 83在智慧园区建设领域主要涉及数据结构化技术、数据维护与管理、消息服务、关键支撑技术等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SAC/TC 100在智慧园区建设领域主要涉及入侵和紧急报警、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安防工程、智能建筑和智能小区安防系统、人体生物特征识别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地方层面也开展了智慧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规范的研制工作,如上海、山东、湖北等省市已发布一批智慧园区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层面,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均已开展智慧园区相关团体标准的研制工作。其中,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主要在智慧园区建设规划、设计及评价等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中国建筑学会主要在智慧建筑设计等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主要在智慧建筑建设及运维等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 [5-8] 。3
标准化架构作为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智慧园区通过融合新技术具备了大数据采集、高速信息传输和智能事务处理的能力,正逐步实现园区运营信息化、数字智能化、服务平台化、园区移动化的发展新格局。但是,由于各地对于智慧园区建设存在理念理解不同、城市发展策略不同等问题,导致智慧园区建设在标准化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缺乏统一的成体系化的指导规范。因此,构建一套智慧园区建设标准体系则显得尤为必要。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从智慧园区标准化整体建设流程考虑,可按照基础设施层、智能感知层、网络通信层、支撑平台层、智慧应用层以及综合管理层6个层次进行构建(如图1所示)。3.1 基础设施层智慧园区建设的硬件基础层,主要包括市政房建设施和信息技术设施。市政房建设施是对园区内建筑物、道路交通、能源供给等通过新技术引入进行自动控制、自动监测的系统,实现终端设施少线化、无线化的高效接入并实现安全、高效、可靠、节能的运行和管理。信息基础设施应从提高园区服务品质要求出发规划园区信息技术设施,采用多网合路的方式进行信息技术设施设计,能够满足园区办公区域、室内外公共区域等全覆盖。3.2 智能感知层·Research on Standard Application·
94标
准
科
学
2020年第11期智慧园区数据采集和自动化监控层,能够提供对园区人、事、物的智能感知能力,通过感知设备及传感器网络实现对园区范围内基础设施、环境、建筑、安全等方面的识别、信息采集、监测和控制。主要包括园区的环境监控系统、能源监控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智能抄表系统、智能卡管理系统、楼宇智控系统等。园区应根据智能应用的要求,结合物联网等新技术规划智能感知系统,在设计及建设阶段按照支撑平台的接口标准预留相应的接口。3.3
网络通信层网络通信层主要包括支撑智慧园区应用系统的管理信息网络和各种智能感知系统信息传输网络,以实现园区信息数据的高效传输和交换。智慧园区应围绕公共服务、物联网配套以及相关智慧应用的要求,尤其是以高清视频为代表的物联网信息采集与传输需求按照集约化原则来规划信息传输网络。同时,还需综合考虑传输网络时延、带宽、安全性、稳定性、易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各种智能感知系统和园区公共服务系统实时的信息传输、交换、管理等数据通信要求,使得通信网络能够满足智慧园区内各种数据终端及传感设备在任意位置的接入需求。3.4
支撑平台层智慧园区数据集中存储和应用支撑层,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智慧园区应按照资源共享共用和服务即插即用的原则,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并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进行规划和设计,确保系统间的交互性和开放性,达到跨操作平台、数据库平台及软件平台的三跨能力。支撑平台还应按照一定的接口标准在门户界面、数据管理、应用系统、业务流程等多方面实现集成。3.5
智慧应用层基于数字平台提供的核心数据、服务、开发能力,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的多种物联设备联动的行业或领域的智慧应用及应用组合,为园区管理者和园区用户等提供整体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主要包括环境管理、交通管理、能源管理、设施管理、物流管理、商务服务管理、政务服务管理等。智慧园区应根据自身业务、管理需求以及应用服务逻辑规划园区的应用服务软件,同时,按照支撑平台的接口标准设计与支撑平台的接口。3.6
综合管理层·标准应用研究·图1
智慧园区建设标准化架构
95STANDARD SCIENCE 2020, No.11杨凯瑞,张毅,何忍星. 智慧园区的概念、目标与架构[J].中国科技论坛,2019(1):115-122.陈玥,吴晓晖,张丽娟,等. 智慧园区的发展与现状[J].智能建筑,2019(221):49-50.廖艳军. 智慧园区在新时代城市建设中的使命与价值构[J]. 中国建设信息化,2019:52-55.宗建芳,李全胜,刘珍珍. 产业园区数字化建设通用要求[J]. 标准科学,2018(3):42-46.梁园,魏民,马文君. 智慧化工园区安全信息化标准体系设计研究[J]. 标准科学,2020(2):55-59.戴源.智慧园区总体规划初探[J].中国工程咨询,2019(228):45-48.魏珣. 智慧园区规划思路及建设模式研究[J].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2019(37):6-11.佚名. 中国智慧园区标准化白皮书[R]. 北京,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9.参考文献[1] [2] [3][4] [5] [6] [7] [8] 综合管理层贯穿于上述5个层级,主要涉及智慧园区的运维管理、服务管理以及保障管理几个方面的标准化。其中,运维管理标准包括运维技术类标准和文档管理类标准;服务管理标准包括服务管理类标准和服务质量类标准;保障管理标准包括组织结构标准、信息化制度标准、资金管理标准、人力资源标准、质量管理标准、安全与应急管理标准等。4
结 语 近年来,国内外智慧园区的标准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智慧园区国际标准主要侧重于园区可持续发展本身,重点关注的是园区服务方面的指标要求,并集成后形成到标准中。国内标准重点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新业务、新模式的发展,特别是针对平台应用服务,在相关标准中进行了规定与要求,以实现与智慧城市平台的高效对接。未来,智慧园区标准化建设是我国园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通过不断强化智慧园区标准的支撑作用、战略作用和基础作用来推进智慧园区建设的国际同步性和国内领先性。后续应结合智慧园区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在现有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完善智慧园区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智慧园区重点急用标准研制与推广应用,促进智慧园区标准国际化发展,实现我国智慧园区规划有指南、建设有标准、开发有依据,促进智慧园区标准化、高质量发展。·Research on Standard Application·
篇三:关于智慧园区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eg; 亏联网园区实践
1 2 3 4 “亏联网+”时代的创业敀事 “亏联网+”与SMACTM 驱劢的智慧园区 ®
天安于谷:“亏联网+”园区的智慧实践 共建 智慧园区® “亏联网+”平台
小牛哥在智慧园区® 的创业之路…… 小牛哥 de 创业敀事
青年极客小牛哥,有一个很好的新技术产品IDEA
咋办… 但是缺钱、缺人、缺各种创业条件
他来到天安于谷智慧园区,通过【易招商】了解了园区的基本情况和各项服务
【易招商】根据他初创期的特点,为他推荐了孵化器【极创空间】以及相关的入驻服务 孵化器
通过【办事通】迅捷地搞定了入住、 办理营业执照、申请租金补贴等一系列手续,还通过它获得了政府的科技资金资劣
在于谷智慧园区的【极创空间】,他无须购买电脑,直接租用于桌面即可开始研发 华 为 于 桌 面 解 决 方 案
在人数和工作量丌确定的时候,他发现甚至可以按天租用,真是方便又省钱 一个卡位 一个于账号 一天起租
小牛哥入驻园区后,发现园区【智能停车场】停车无须用卡,直接迚出,视频自劢识别车牌,记录车辆迚出的时间,通过关联的【智慧通】账号自劢计贶
【智慧通】基亍这同一个账号(一张卡、一部手机戒者掌静脉等多种形态)
他可以完成园区几乎所有的付款、通行和服务办理
小牛的项目不虚拟机架构技术有关,需要20台服务器做实验,但一次性购买很昂贵
通过融资租赁平台,即可只支付很少的租金,就获得设备
好项目, 快联系!
办理融资租赁手续时上传的项目资料,马上通过【融贷通】得到创投关注,发信息来
和风投约在园区的亏联网咖啡厅面聊,由亍项目的IDEA很好,很快获得了资金
有钱后,小牛哥通过【易招商】选择了大的办公室,通过【融贷通】办理购房按揭贷款
装修、消防、家私采买等麻烦接踵而来,还好有【办事一站通】和【30易采购】
牛哥要扩大运维团队,但作为初创团队,找到认同发展愿景、志同道合的伙伴丌容易 缺人才!
招聘难?
以天安于谷为中心,覆盖整个坂雪岗科技城10公里范围内的企业和人才, 打造区域性招聘不求职平台 我在这里生活 也在这里工作
通过【新梦想】,很快就招到了一批本地的IT牛人
团队大了,业务多了,小牛哥从前的管理“基本靠吼”,现在需要新的方式 来提升团队的管理和协作
移劢审批、仸务管理、工作分享、公司一站通和同事通讯录等功能,丌仅能有敁管控工作迚度,还能凝聚公司文化、沉淀业务知识、促迚团队的协作和扁平化管理,大幅提升敁率
作为入驻于谷的团队,小牛哥使用物业、采购、IT、招聘培训、财务、法务、咨询等各种于谷的O2O服务,杂事全部外包,团队就可以与注自己的核心业务了
为了向大客户和风投展示成果,小牛哥要办一场发布会。于谷有【SMAC创新中心】,3D巨幕、亏劢投影、发布演讱厅,小牛哥的舞台丌比乔帮主逊色
发布会结束,坐在地下停车场的车里歇口气,WIFI很好,刷刷智慧生活圈的分享
这时收到CC+发来的消息,投行发来B轮投资协议和IPO筹备计划
小牛哥一下子觉得,创业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1 2 3 4 “亏联网+”时代的创业敀事 “亏联网+”不SMACTM 驱劢的智慧园区 ®
天安于谷:“亏联网+”园区的智慧实践 共建 智慧园区® “亏联网+”平台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亏联网+”
“制定‘亏联网+’行劢计划,推劢移劢亏联网、于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不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迚电子商务、工业亏联网和亏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亏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亏联网+ 首次成为国家级戓略
发改办高技[2015]610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亍做好制定 亏联网+行劢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
“亏联网+” 就是“充分发挥亏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把亏联网的创新成果不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大力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亏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发改办高技[2015]610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亍做好制定 亏联网+行劢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 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制定“亏联网+”行劢计划:
(一)以亏联网促迚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高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
(二)以亏联网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着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以亏联网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着力提升社会管理和民生保障水平。
(四)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亏联网应用支撑能力。
2010起,我们就开始结合亏联网打造智慧园区®
亏联网已经超越技术本身 成为创新的思想基础 成本持续下降 用户体验提升 跨界融合创新 近二十年的科技产业园区开发运营和朋务经历,我们发现
我们将“亏联网+”对社会和产业变革的 创新驱劢要素解读为—— SMACTM 大数据分析 Big Data A nalytics 于计算 C loud 社会网络 S ocial 移劢亏联网 M obile
大数据分析 Big Data A nalytics 于计算 C loud 社会网络 S ocial 移劢亏联网 M obile 人类一直驱劢着社会变革和技术进步, 而 技术进步又反驱社会结构更加平坦 幵带来经济生产关系、组织协同关系的变化
大数据分析 Big Data A nalytics 于计算 C loud 社会网络 S ocial 移劢亏联网 M obile 分工精细化 重构交易结构 改善分工\交换\协作 新社会关系:联系更加方便直接,更加开放不平坦的组织系统
大数据分析 Big Data A nalytics 于计算 C loud 社会网络 S ocial 移劢亏联网 M obile 移劢亏联网,使人不人、人不物之间随时联系成为可能
大数据分析 Big Data A nalytics 于计算 C loud 社会网络 S ocial 移劢亏联网 M obile 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 信息交换海量增长,需要新的技术来分析、利用 除了令人更便利高敁,也驱劢着设备智能化、环境智慧化
大数据分析 Big Data A nalytics 于计算 C loud 社会网络 S ocial 移劢亏联网 M obile 为了支持这些,我们需要 重新架构 IT 我们将硬件基础设施,以及基亍它的各种应用朋务,整合成为 于 ——可以随需取用的资源平台
园区 空间载体 产业(企业)
人才 孵化器 创客空间 城市生活 居民 聚集 丌关联,无价值
关联de社区 产业(企业)
人才 孵化器 创客空间 城市生活 居民 有敁聚集 产业集群敁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亏关联性的企业、专业朋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机构等组成的产业集群,具有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敁应,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空间载体
打造有敁关联的产城社区 以人为核心,强调以企业家、创业者、人才为核心的关联 构建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人与环境设施的关联生态圈 打造帮劣企业有敁聚焦核心业务成长的平台 社会网络 S ocial 交流 了解 信仸 合作 口碑 开放
社会化协作的综合外包服务网 社会网络 S ocial 促迚产业创新
发挥产业集群的外部性价值 创造充分的 产业圈层和个体间“关联” 实现产业链协作和资源共享
移劢亏联网 M obile “移劢优先”的应用服务 移劢的 WIFI环境 移劢的 企业社区 移劢的 WIFI环境 移劢的 无卡停车 移劢的 能耗管理 移劢的 媒体播放控制 移劢的 设备管理 移劢的 消防 物联网的 移劢照明 移劢的 点餐定位 移劢的 O2O支付
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 Big Data A nalytics 驱劢节能低碳 30分钟 采供 政策敁用分析 及建议 易出行 统筹出行 精准营销分析 个性化 用户体验提升 融资对接及 贷后管理 能耗报告 安全管理报告 投资对接及 投后管理 企业管理驾驶舱
基亍“于”的O2O服务 于计算 C loud 信息化朋务
消防工程
清洁外包
办公设备采购 商务接待出行
行政法务劣手
绿化外包
餐饮外包 零星采购
机电工程
会务预订
业务咨询 迷你仓库 前台外包 方案设计
集聚特定 企业不人才 富集产业 资源和配套 促迚产业 生态圈关联 SMACTM 超越载体提供产业资源、创新支持与综合外包朋务 SMACTM :园区运营的创新驱劢力
SMACTM 企业经营的创新驱劢力 提升运营 优化业务流程 高敁管理 提升组织敁率 推迚转型升级 改变行业协作不价值链 开拓创新 创造新产品、市场和模式
SMACTM 园区的“智慧”,园区的“亏联网+”
1 2 3 4 “亏联网+”时代的创业敀事 “亏联网+”与SMACTM 驱劢的智慧园区 ®
天安于谷:“亏联网+”园区的智慧实践 共建 智慧园区® “亏联网+”平台
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特区一体化示范项目 华为科技城率先启劢示范项目
天安于谷占地76万平方米,总建面289万平方米, 聚集于计算、秱劢亏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机器人研发等智慧产业,以及围绕其发展相关朋务业和生产型朋务业。
于谷共规划六期,开放入住的一期建筑,包括7栋高层研发大厦和连成一片的低层共享“于平台”,总面积超过50万㎡。
天安于谷基本情况简介
税收约200亿元 年产值约2000亿元 引入约3000家科技企业 50000余名科技人才
50 300 2000亿,200亿 3000,80000 引入和培育国家、省、市讣证的高新技术企业逾300家 培育上市企业50家 天安于谷目标和定位 天安于谷定位:
围绕目标产业需求,构建城市功能空间,强调以人才吸引与人才关爱为核心,围绕产城融合理念,打造企业和人才关联型的国际化产城社区。
天安于谷智慧园区:
为用户打造有敁聚集和关联的智慧产业生态社区
配套服务商(餐饮、商品、生活)
中小微企业、大型企业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协会等)
居民(周边、工作人员)
、外部访客 与业服务商(金融、财务、法律等)
人才、 创业者 政府部门(职能部门、朋务机构)
智慧园区、 智慧物业管理
基亍用户需求的规划
智慧展厅 光纤+4G+WIFI高速网络 物联网系统 数据中心 智慧一卡通(门禁 能敁管理系统 智能停车场 智慧的用户端 一个用户一个身份ID 智慧园区 智慧的基础设施 一个数据中心、一张网,园区整体在线、实时交亏 手机为入口 数据即资产 产业生态圈 多维度盈利 智慧的于朋务 非核心业务外包 智慧园区规划不建设框架 源亍用户需求、融入SMAC理念、结合物理载体
SMAC创新中心(智慧展厅)
光纤+4G+WIFI高速网络 物联网系统 于数据中心 智慧一卡通 能敁管理系统 智能建筑系统(IBMS)
智能交通系统 智慧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系统集成平台 能敁管理系统 智慧一卡通 设计管理系统 智能识别系统 智能秱劢端能耗管理系统 智慧一卡通管理系统 智慧建筑设计系统 智慧手静脉识别系统
智慧园区
产业资源服务于平台 ® 人才关爱服务体系 创新驱劢服务体系 孵化器服务体系 融资租赁服务体系 30采供服务体系 企业配套服务体系 戓略资源服务体系 拎包入驻服务体系 以智慧平台支撑构建天安于谷朋务体系,朋务园区用户,建立创新驱劢软环境 智慧的于服务:八大服务体系
智慧园区
产业资源服务于平台 ® 外围线上资源不服务本土化 高速网络 物联网系统 于数据中心 能敁管理设施 智能建筑设备 智能交通设施 共享于平台 公共会议室 共享于展厅 iCard智慧通 易招商服务 办事一站通 易威客 融贷通 30易采购 新梦想 法务总监 微软OFFICE365 中兴商旅通 投哪儿 通过“亏联网+”,跨越资源的物理边界
轻便友好的用户端:
一款小工具,运营大平台 CC+ Cloud Community +
(智慧园区的英文名称)
园区 用户 朋务 资源 空间 技术 创客 物业 招商
园区运营方 用这一个工具, 向用户提供在园区 工作、生活有关的 系列应用不服务 CC+
用户, 从一个 轻便的手机入口, 链接无限的 社区服务不资源 CC+
天安于谷智慧园区 用
连接无限 CC+ 客户 服务 投资者 人才 商机 资源 政策
1 2 3 4 “亏联网+”时代的创业敀事 “亏联网+”与SMACTM 驱劢的智慧园区 ®
天安于谷:“亏联网+”园区的智慧实践 共建 智慧园区® “亏联网+”平台
多元合力共建智慧园区平台
案例1:前海智慧平台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2010年8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前海深港现代朋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 2011年3月,国家正式将深圳前海开发纳入“十二亐”规划纲要。前海以“创新、市场化、与国际接轨”为指导思想,打造粤港现代朋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
前海智慧平台(PC端)
智慧前海手机端APP
案例2:海尔于谷 海尔于谷是海尔工业园东园区升级改造改造项目。
海尔于谷以以海尔U+、创客平台为核心,打造集物联网、秱劢亏联网、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等智慧生产朋务以及智慧生活朋务亍一体的开放型智慧朋务平台。
构建企业开放共赢创新生态体系及智慧生活产业链群,为企业的平台化提供全方位朋务,成为青岛的产业驱劢型城市综合功能片区、新型产城融合示范区和海尔网络化时代下的发展战略载体。
项目简介:
案例3:全至智慧园区 03 智慧园区运营 01 智慧招商建设 智慧园区咨询规划 02 智慧园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招商 智慧招商管理于平台:
园区、商业项目招商的全流程服务平台 智慧营销 智慧管理
光纤+4G+WIFI高速网络 物联网系统 于数据中心 智慧一卡通 能敁管理系统 智慧的基础设施
线上活劢首期推出粽子、荔枝团购活劢(当季爆款水果)与活劢抽礼品券活劢,幵结合线下推广活劢迅速吸引大量粉丝,实现1个月吸粉10万。
微...
篇四:关于智慧园区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lue Engineering0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将迎来更智能的机器、网络和交互的发展时代,也将创造出我国新的经济业态和生产模式。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我国社会朝着“智能+”的方向发展,引领着互联网时代新的变革和升级,也积极地推动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当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园区建设,希望借助智慧园区的建设发展实现城市产业经济的调整和创新升级。樊森主编的《智慧园区》出版后首次提出智慧园区的概念,对我国智慧园区的理论体系完善和智慧园区实践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智慧园区建设已经为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的惊喜,未来我国很多城市会加速智慧园区建设,围绕新产业进行布局,实现新经济的增长发展。1 智慧野云冶综合产业园区建设现状智慧园区的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随着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智慧园区的发展迎来了井喷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我国智慧园区市场规模达到 2417 亿元,相比2019 年的 2270 亿元增长了 6.08%,增速较为明显,具体见图 1 所示。从图 1 可见,我国自 2018 年起到 2020 年智慧园区的市场规模呈连续增长的趋势。受到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 2020 年智慧园区建设有所放缓,市场增幅略有波动。但是随着未来我国智慧园区建设的更加完善,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必须进一步推动我国智慧园区“智能+”、信息化发展。根据赛迪顾问数据测算分析,我国智慧园区的市场规模预计在 2022 年超过3000 亿元,我国智慧园区市场规模将会迎来空前的发展高峰。这表明,我国智慧园区发展与建设有着广阔的前景。2 智慧野云冶综合产业园区建设存在的不足2.1 产业智慧升级有待提升智慧园区的建设者和引导者是政府。政府为智慧园区建设进行规划、设计,提供园区的具体发展方向、建设标准及指南。从目前来看,我国智慧园区的建设主要以政府为主导,个别地方以“政府+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导致我国政府的财政投资和资源投资巨大。一些地方受到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影响,智慧园区的建设投入受到影响,难以及时地跟进更智能、更交互、更高效的要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 要作者简介院银红玉(1981-),女,湖南邵阳人,博士,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产业园区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智慧野云冶综合产业园区建设研究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loud" Comprehensive Industrial Park银红玉 YIN Hong-yu(长沙高新区管委会,长沙 410205)(Management Committee of Changsha High-tech Zone,Changsha 410205,China)摘要院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背景下,智慧园区的概念应运而生,成为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文章阐述了智慧“云”综合产业园区建设现状,深入分析我国智慧“云”综合产业园区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视培育优级企业、打造智能生态体系和优化创新营商环境的智慧“云”综合产业园区建设发展路径,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综合产业园区的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满足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的发展需要。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structure, the concept of smart parks came into beingand became a new growth point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construction of smart "cloud" comprehensive industrial parks, deeply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mart "cloud"comprehensive industrial parks, and proposes to enhanc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focus on cultivating superior enterprises, buildsmart ecosystems, and optimize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for innovati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smart "cloud" comprehensiveindustrial park construction is aimed at further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of China"s comprehensiveindustrial parks, and meeting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关键词院智慧“云”;综合产业园区;发展路径Key words: smart "cloud";integrated industrial park;development path中图分类号院TH181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21)27-051-03 doi:10.3969/j.issn.1006-4311.2021.27.017图 1 2018 年-2022 年智慧园区市场规模及预测情况(单位:亿元)·51·。。. .。
。
价值工程智慧体系,导致智慧园区的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和新经济占比较小。以长沙高新区为例,建设有信息化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等综合产业园区,对长沙市的技术引领和经济结构优化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总体上与环渤海、珠三角和长三角等智慧园区建设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长沙高新区智慧产业升级过程中还是过于依赖传统的新材料和装备制造行业,没有利用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来引领长沙市的技术革新,没有形成具有长沙特色的智慧产业新业态和新经济。2.2 优级企业培育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高速发展,高度重视智慧园区的建设,我国智慧园区打造出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融合发展的新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城市受到地方经济和区域位置的影响,城市的智慧园区建设缺乏引领技术、引领产业和引领人才,使得智慧园区的企业发展停留在基础技术开发与研究层面,没有实现技术水平的引领创新,转化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科技成果。以长沙高新区为例,近年来长沙高新区大力引进高端人才,但与上海市、深圳市和北京市等国内发达城市相比,人才体量、人才质量和人才创新等各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也难以满足当前长沙高新区高速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例如长沙高新区的研发设计、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科技金融等高水平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不足、数量不足、水平不足。这也是长沙高新区优级企业缺乏的体现。2.3 智能生态体系有待完善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是 21 世纪新兴产物,我国智慧城市和智慧园区建设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我国智慧园区的高速建设发展,也暴露出我国智慧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为显著的问题是缺乏完善的智能生态体系,这导致我国很多智慧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盲目发展的现象,一些产业园区建设出现“四不像”,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以长沙高新区为例,长沙高新区以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与互联网、航空航天和军民融合等新型产业引导长沙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长沙市的新增长。但事实上长沙高新区坚持“两主一特”产业发展目标,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建设发展,一些企业缺乏上下游关键环节和企业,骨干企业、科技型企业发展也不是十分均衡,这就形成了产业链上的分工和配套不协调的问题,使得长沙高新区的智慧园区发展与上海市、深圳市相比缺乏竞争力。2.4 创新营商环境有待优化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经济整体表现比较平稳,智慧园区建设与发展受到较为明显的波动。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智慧园区的高速发展。事实上,我国地方经济、区域位置、营商环境、服务理念、服务效能等各个方面都影响到智慧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从我国地方营商环境来看,智慧园区建设缺乏创新营商环境。以长沙高新区为例,长沙市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强劲,成为中部城市的后起之秀,城市的服务效能和服务理念不断提升,但是总体上与上海市、深圳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比如服务理念、服务效能、服务方式和服务环境等多个方面做得还不够,导致智慧园区的产业吸引能力还有一些不足。3 智慧野云冶综合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路径智慧园区建设是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管理,利用政府的引导作用扩到发展影响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园区建设提供正确的决策。智慧园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涉及部门多涉及内容的长期性工作,需要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智慧园区的服务环境、创业环境、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的提升。既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客户,也更好的反哺地方经济。3.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技术隔离也越来越短。我国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迎来新的发展高峰期,我国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急需改革创新和优化升级。而其核心是提升政府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只有掌握高精尖的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化经济竞争形势下迎来发展生机。目前,我国智慧园区高速发展,以“互联网+” “智能+”等新技术为引领,构建创新技术平台,引领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但总体上自主创新能力还有所不足。那么我国智慧园区建设必须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重要发展路径。一是打造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以长沙高新区为例,要借鉴上海市、深圳市等我国智慧园区建设成功的城市,引领国家科技创新发展,重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开发与实施,组织重大科技研究计划,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长沙市政府、长沙高新区及相关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例如长沙高新区可以许小曙、詹纯新、黄伯云等国内行业领先的专家院士为引导,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科技创新研究平台。二是引进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人才是引领自主创新的核心要素。21 世纪是技术争夺战,说到底是人才争夺战,谁有人才优势谁就有发展竞争力。以长沙高新区为例,要依托国家和省市区各级重大人才工程,引进掌握颠覆性技术、创新性技术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打造人才创新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同时,长沙高新区还要积极推进人才培育高地建设,以项目为引领,以平台为基础,以扶持为保障,构建“项目+平台+扶持”的人才创新技术开发的服务模式。随着全球化人才争夺战的白热化,长沙市政府及长沙高新区更要借助国内和省市人才工程政策,推进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满足长沙高新区高端产业、高端技术发展的需求。3.2 重视培育优级企业优级企业是指顶尖企业,是引领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企业。优级企业还具有覆盖面广、辐射力强、影响打力的特点,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企业。智慧园区建设必须要依托于优级企业的引领作用,实现智慧园区的技术升级、管理升级、创新升级和竞争升级。一是扶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要注·52·。
。. .。
。
Value Engineering重技术成果转化,培育具有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以长沙高新区为例,长沙高新区要借助高效的服务效率和创新服务能力,重点把关高新技术企业认真工作,切实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优势,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成果转移,打造扎实的创新技术储备。比如以飞船、探测器、商用打飞机等高新技术为引领扶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打造园区品牌企业。二是挖掘爆发式增长企业。爆发式增长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像阿里巴巴作为杭州市爆发式增长企业,迅速地带领杭州地区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杭州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地区。这是值得我国很多智慧园区建设参考的。长沙高新区也要重视爆发式增长企业的挖掘,推进完善的企业梯级培育计划的实施,实现独角兽企业的突破。三是培育高端技术企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掌握先进技术、高端技术的企业才有发展前景,才能引领城市创新、社会创新和技术创新。长沙高新区要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培育出一批本地的高端技术企业,打造高端技术智慧产业园区。3.3 打造智能生态体系智能生态体系是推进落实智慧园区建设的基本保障,也是智慧园区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智慧园区建设要以产业布局为引导,加速产业优化布局、结构升级,实现全产业链的发展。在“智能+”的发展背景下,智慧园区要重视智能化、数字化和智慧化的全面发展,培育新产业、新经济和新模式,实现产业精准发展、高端发展和持续发展。一是优化高端产业布局。我国智慧园区快速推进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发展,积极引领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形成上下游全产业链布局,导致一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降低企业的竞争力。以长沙高新区为例,要以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端产业为主导,以生物医药为辅,形成全产业链,补齐上下游发展产业企业,形成新兴产业链,实现产业业态升级。二是重视高端产业发展。高端产业发展是智慧园区发展的主要特点,也是未来智慧园区技术创新和产业引领的核心部门。在“智能+”高速发展背景下,我国智慧园区要高度重视高端产业发展。以长沙高新区为例,要发掘园区内的高端产业,坚持“两主一特”的产业发展格局,加速推进信息化、智能制造、军民融合等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同时,要积极推进信息化与智能制造、军民融合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智能生态体系是智慧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要为高端技术产业、先进技术产业提供智能化服务、智能管理体系,让企业发展不受困于上下游产业的限制,而是有完整的发展体系和产业链条。3.4 优化创新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吸引高端企业的关键。我国城市智慧园区的建设发展要重视创新能力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高端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篇五:关于智慧园区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pIications创新应用集成电路应用
第
35
卷
第
9
期(总第
300
期)2018
年
9
月
711
引言随着仪电集团的产业转型,“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与运营商”的战略定位使老国企正在焕发新活力。上海仪电集团以“华鑫”作为其在工业地块二次开发中所建立起的新型商务园区品牌,将智慧城市各项解决方案在园区中予以落地示范。经过 2 年多时间的研究、探索、建设,并随着仪电旗下位于上海漕河泾东区若干个新园区的落成,以“华鑫慧享城”为代表的“华鑫智慧园区”初步建成。作为智慧城市的缩影,智慧园区如何来规划及建设;除了智能化设施外,还有哪些隐形的内涵;如何通过智慧园区的运营给园区带来更多活力;对园区运营企业而言,如何获得降本增效。作为华鑫智慧园区项目的负责人,这些问题始终盘绕在脑海里,并随着Abstract:
As a microcosm of smart city, smart parks need pI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o inteIIigent faciIities, there is aIso the connotation of invisibiIity. The operation of smart park can bring more vitaIity to the park. For the operation enterprises of the park, it is possibIe to reduce costs and increase efficiency. Through the anaI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Huaxin InteIIigence Park project, with the in-depth practice of this projec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se issue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found. Key words: inteIIigent city, inteIIigent park, reduce cost, increase efficiency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lntelligent Park XU Jue ( INESA Group Co., Ltd, Shanghai 200233, China.)项目的深入实践,对问题的认识也愈发深刻起来。2
华鑫智慧园区建设背景上海仪电致力于成为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及运营商,着力打造具有信息服务业特征“INESA 云赛”品牌。仪电充分利用自身“软硬组合”的产业积淀和优势资源,致力于从传统的电子制造商向物联网方案提供商转型,加强纵向整合,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链 [1,2] ,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非银行金融服务业、商务不动产业”的新格局。通过聚焦智慧照明、智慧交通、智能安防、智慧溯源、智能制造、智慧教卫、智慧能源和云平台,简称“7+1”智慧产业,为客户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节能型、环保型的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图 1,上海仪电智慧基金项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2015.150035)。作者简介:徐珏,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总经理,研究方向:现代智能园区设计。收稿日期:2018-07-28,修回日期:2018-08-18。探索智慧园区的建设与运营摘要:作为智慧城市的缩影,智慧园区需要规划及建设。除了智能化设施外,还有隐形的内涵。通过智慧园区的运营能给园区带来更多活力。对园区运营企业而言,可以获得降本增效。通过分析华鑫智慧园区项目的建设和营运,随着此项目的深入实践,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也愈发深刻起来。关键词:智慧城市;智能园区;降本;增效中图分类号:F426.63 文章编号:1674-2583(2018)09-0071-04DOI:10.19339/j.issn.1674-2583.2018.09.019中文引用格式:徐珏.探索智慧园区的建设与运营[J].集成电路应用, 2018, 35(09): 71-74.徐珏(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万方数据
72
集成电路应用
第
35
卷
第
9
期(总第
300
期)2018
年
9
月AppIications 创新应用城市产业布局。为打造智慧产业落地样板工程,仪电在其旗下的商务园区积极试点,委托全资子公司华鑫置业,着力打造兼具实用与展示为一体的、“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园区,并将“7+1”智慧城市产业版块的方案与技术,在华鑫智慧园区建设过程中予以应用。华鑫置业作为仪电集团商务不动产的主体企业,依托仪电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先进技术优势,将智慧园区打造成为仪电集团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试验田。3
华鑫智慧园区建设之路
3.1 顶层设计2015 年,华鑫编制完成《华鑫智慧园区建设总体方案》作为顶层设计规划。顶层设计基于华鑫园区现状分析(包括华鑫园区建设现状、核心业务流程现状、物业管理现状及园区信息化建设现状等)以及服务对象(包括政府、管理者、入驻企业、员工、访客等)实际需求分析,对华鑫智慧园区的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原则、总体架构设计、应用体系设计、投资和建设计划、运营模式、实施策略、保障体系等提出了要求和建议。建设思路明确为以人为本,围绕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产业,构建“三大体系”,即建设智慧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构筑 O2O 园区服务应用体系、促进仪电智慧产业联动体系,形成智慧产业社区生态圈。图 2,华鑫智慧园区总体构架。
3.2 示范园区华鑫以漕河泾东区“华鑫慧享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华鑫天地二期”项目作为智慧园区重点建设基地,打造示范园区。“华鑫天地二期”建筑面积 18 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 6 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库停车数量 1 200 辆。项目定位为研发产业社区,营销定位为分层出租和整栋出租的模式。依据华鑫智慧园区总体架构,结合仪电产业要求和项目整体营销定位,以打造成为仪电集团智慧城市产业示范点和上海市智慧园区建设示范园区为目标,从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产业三个层面出发,通过原有系统功能提升和新应用系统增建,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智慧园区建设解决方案。示范园区建设实施的内容主要为“6 大应用、1 个中心”,即建设智慧物业管理系统、智慧访客管理系统、智慧停车管理系统、BIM 智慧运维系统、园区一卡通系统(消费子系统)、智慧路灯系统,和智慧园区体验中心。访客管理系统、停车管理系统是示范园区建设中的亮点。访客管理系统通过访客预约、访客自助服务、与园区服务云平台的联动,实现了访客便捷化、智慧化的管理服务。停车管理系统通过增加监测设备和管理软件,实现了车位预约、停车诱导、反向寻车和错时停车等功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园区停车智慧化管理,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示范园区建设主要依托仪电集团产业联动予以实施,仪电集团下属各公司,如云赛智联、宝通汎球、仪电楼宇、飞乐智能和华鑫智城等都参与到示范园区项目建设中,涉及合同总金额约占项目总投资的 70%~80%。
3.3 运营管理2016 年 12 月,华鑫智慧园区运营管理中心建设完成,成为智慧园区综合运营提供物理空间的载体,承担了华鑫智慧园区运营管理展示、决策、分析、调度指挥和运行大数据分析的功能,成为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服务的有力支撑。华鑫重点打造智慧园区运营管理云平台,功能上又分为运营管理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目前运营管理平台围绕智慧建筑、智慧管理、智慧设施和领导驾驶舱四个部分,集成了华鑫慧享城区域中的华鑫中心、华鑫天地(一期、二期)的停车、访客、图 1 上海仪电智慧城市产业布局图 2
华鑫智慧园区总体构架万方数据
AppIications
创新应用集成电路应用
第
35
卷
第
9
期(总第
300
期)2018
年
9
月
73电梯、监控、消防、能耗等 20 项智能化设施设备的采集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和运营分析,为智慧园区的综合运营服务奠定基础。综合服务平台采用 O2O 运营服务体系,围绕园区物业服务、招商服务、企业入驻服务和员工服务,开展线上线下的综合运营服务。在线上,园区物业管理、营销服务、政策服务、园区资源服务、公共服务和增值服务均可实现,同时平台也整合了大量的第三方服务资源服务系统,导入优质服务内容。在线下,以构建智慧园区综合服务站的方式,向园区企业和员工提供最后 100 m 的管家式服务,内容包括华鑫物业的线下服务、营销招租的线下服务跟踪直至入驻签约、园区线下各类文化、体育、健康、兴趣沙龙等活动的组织等。图 3,华鑫智慧园区运营服务体系图。
3.4 建设标准作为公司标准,组织团队先后编制了《华鑫智慧园区建设标准 1.0》、《华鑫智慧园区建设与运营标准2.0》,并在智慧园区建设中予以使用。建设标准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智慧园区与综合体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和上海市《智慧园区建设与管理通用规范》为指导,结合华鑫天地二期示范项目建设实际,参考现行的有关国家、地方、行业、技术标准,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组织专家评审定稿。在 2.0 版标准迭代时,编制小组力求打破传统弱电系统标准格局,从应用场景角度对应用系统的联动和集成提出要求,描绘出华鑫智慧园区的智慧化建设实景。《华鑫智慧园区建设与运营标准 2.0 版》主要从智慧安全、智慧能源、智慧设施、智慧服务、智慧环境、智慧数据这六大创新应用场景出发,综合考虑六大场景下的各个小应用场景,突破固化智慧应用系统技术标准要求方式,突出应用系统间的联动性、自适应性、智慧性,更全面化、深入化、前瞻性、实用性、创新性地对华鑫智慧园区建设提出标准化要求。
3.5 体验中心为满足华鑫智慧园区建设成果的对外展示交流需求,华鑫于园区内建设了展示体验中心,以高科技手段向参观者讲述华鑫智慧园区建设故事,展现包括华鑫置业战略板块布局、智慧运营管理平台、综合服务平台、智慧应用系统、仪电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智慧办公体验空间、智慧产业孵化器等内容,成为上海仪电集团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展示交流窗口。
3.6 建设成效从顶层设计到专项设计,从智慧管理到智慧服务,华鑫智慧园区的建设和实践最终形成了一套可复制、标准化、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为仪电集团 7+1 产业和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落地提供了较好的示范和试点,为集团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载体和范例,有利于促进集团市场开拓。华鑫智慧园区建设有效提升园区差异化竞争力,具有区域引领性,得到了业界的肯定,于 2016 年列入上海市智慧园区第三批试点单位,并先后多次获奖,包括《华鑫智慧园区解决方案》荣获 2015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十大创新应用奖,《华鑫智慧园区建设案例》获 2016 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入围奖,《华鑫智慧园区信息化实践》获上海首席信息官联盟主办的信息化优秀产品/最佳实践评选的信息化最佳实践奖,《华鑫智慧园区建设方案》获上海首席信息官联盟主办的信息化优秀应用案例奖,《华鑫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荣获2017 年上海市智慧城市方案创意竞赛二等奖。近几年,华鑫智慧园区在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园区建设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也被上海市智慧园区发展促进会评为 5 个示范园区之一,起到引领和示范效应。
3.7 推广应用在华鑫天地二期的有效实践,促使仪电集团将智慧园区建设经验在旗下其他商务园区开发中推广,并在上海及周边城市的园区项目中积极拓展。华鑫置业投资成立华鑫智城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智慧城市及智慧园区项目的顶层设计,以及智慧园区的运营服务。西岸华鑫金融中心项目由世界知名建筑大师妹岛和世主持设计,将成为徐汇滨江地区的地标性建筑。华鑫智城作为智慧园区建设方案的设计方,以高起点、高品质、高标准为要求,打造智能建图 3
华鑫智慧园区运营服务体系图万方数据
74
集成电路应用
第
35
卷
第
9
期(总第
300
期)2018
年
9
月AppIications 创新应用筑示范园区,以商户精准营销服务、基于人脸识别的人员管理、幕墙管理、绿色健康办公、BIM 运维这几个重点建设方向为切入点,突出智能绿色建筑这一亮点,重点建设智能客群分析系统、视频识别门禁系统、智慧健康办公系统、智慧幕墙系统、BIM 智慧运维系统等智能化应用系统,满足项目实际使用需求和亮点设计需求。除了自行参与开发的项目,华鑫智慧园区解决方案还对外输出到了漕河泾桃浦智慧园区、地产闵虹新顾城智慧产业社区、闵虹开发区 02 单元智慧园区、临港集团智慧园区等项目中。智慧园区已经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效益。4
智慧运营提升园区价值华鑫智慧园区的建设最终目的是实施智慧运营,提升园区服务软环境,从而提高华鑫智慧产业社区的出租率和出租价格。华鑫天地二期 2017 年交付以后,吸引了日本岛津、美国 ADM、3M、海康威视、依图科技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园区提供了智慧化的软硬件服务,著名公司入驻提升物业的价值。华鑫整合多方技术、资源,形成华鑫智慧园区完整的智慧产业社区生态圈,构建华鑫核心竞争力,快速占领行业价值最高点,树立华鑫智慧园区运营服务品牌,形成华鑫智慧园区运营服务的模式,从而通过智慧运营服务提升园区价值。近两年,华鑫聚焦“产、研、展、商”,打造智慧产业生态圈。图 4,智慧产业集聚的华鑫慧享城。园区为摩拜单车、游族网络等独角兽企业提供了加速发展空间,更吸引了谷歌开发者社区、微软加速器等世界巨头创新创业机构先后落户华鑫园区。同时,还组织筹建了“云赛空间”创业孵化器、谷歌 Launch Pad 创业孵化器,组建了名为“创鑫汇”的园区企业创新联盟,与落户在园区中的罗兰贝格云赛企业创新中心、可可空间、游创中心、雀巢创新中心等众多机构一起,为园区企业提供企业内部创新、产业研发创新孵化、创业团队扶持、产业对接等产业服务,在华鑫智慧园区的基础上,打造“园区品质一流、园区产业一流、智慧运营一流”的智慧产业社区。5
结语在华鑫置业开发的园区中,已经形成智慧园区设计、建设、运营的模式,也就是在华鑫置业开发的园区...
篇六:关于智慧园区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园区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智慧城市”进入大众视野,并成为了发达国家及地区开展城市建设、树立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园区”采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通过园区的信息化,整合园区内外部资源和服务,将其打造成一个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的服务平台,为园区政府、园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智能化的生产、工作生活环境。但因其发展规模及功能结构的差异,智慧园区又衍生出不同的发展需求及特性。目前我国智慧园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空间区域上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智慧园区建成数量较多,发展水平较高。沿长江城市群等内陆地区因承接产业转移的任务,智慧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但如何真正实现“智慧”还有待研究实践。园区指一般由政府(民营企业与政府合作)规划建设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道路、仓储及其它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且能够满足从事某种特定行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需要的标准性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包括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都市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创意园区等。智慧园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 环境下的园区形态。智慧园区强调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园区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以及面向知识社会创新 2.0 环境的园区生产生活环境、创新生态营造。2020 智慧园区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智慧园区是园区信息化基础上的 2.0,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态,其体系结构与发展模式是智慧城市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的缩影,既反应了智慧城市的主要体系模式与发展特征,又具备了一定不同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的独特性。随着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党中央和国务院也更加注重智慧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从 2012 年至今,颁布了多项政策推进智慧园区的建设,国内更多的各类型园区
投身于园区的智慧化建设中。从时间维度来看,我国园区正在从传统的工业园区向新区过度,在形式上有从低级向高级,由单一向综合园区发展的趋势。尤其是经开区和高新区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内容升级,打造多产业聚集和社会服务职能,并逐步向新区方向发展。2018年,全国共有 219 家国家级经开区,分布在 30 个省市(仅山西省暂未设立国家级经开区)。其中,江苏、浙江、山东三个地区的经开发数量最多,分别为 26 家、21 家和 15 家,合计占比 28.31%。在新区阶段,商业、金融等配套服务进入园中,产业中心逐渐形成,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开始全面布局。从空间维度来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智慧园区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其大量的园区平台作为基础,成为全国智慧园区建设的三大聚集区;中部沿江地区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开展智慧园区建设;西部地区凭借产业转移机遇,结合各自地域特色和园区产业发展基础,正加紧布局智慧园区建设工程。基于我国智慧园区目前发展情况,未来将迎来以下主流趋势。智慧园区将出现信息化、互动发展,管理融合三大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智慧园区”建设已成为发展趋势。但因其发展历史较短,涉及利益群体较多,我国智慧园区普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针对发展中的问题,要求智慧园区未来要朝着运营信息化、数字智能化、服务平台化、社区移动化的方向发展。当前整个园区智慧化建设随着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新一轮的发展浪潮,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三个发展趋势:一是基础设施与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二是强化与园区产业的互动发展;三要保证智慧园区管理与城市化管理进一步融合。中国重点区域智慧园区建设状况与经验第一节 中国智慧园区建设区域结构特征分析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智慧园区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
地区成为全国智慧园区建设的三大聚集区;中部沿江地区大力开展智慧园区建设;西部地区正加紧布局智慧园区建设工程。一、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地区拥有大量大型企业总部和重点科研院校,是国内科技创新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截止 2018 年底,环渤海地区拥有 23 个国家高新区、32 个国家经开区,园区经济发展迅速,智慧园区建设需求旺盛。图表:环渤海地区智慧园区建设格局
二、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经济基础雄厚,产业配套齐全。区域内工业园区林立,智慧园区建设数量位列全国之首。截止到 2018 年底,长三角地区共有 27 个国家级高新区、53 个国家级经开区;共有 25 个园区提出或正在进行智慧园区建设,其中国家级高新区 10 个,国家级经开区 15 个。图表:长三角地区智慧园区建设格局
三、沿江城市群自《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颁布实施以来,沿江城市群在政策支持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趋势越加明显,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契机凸显,使得中国沿江地区智慧园区建设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图表:沿江地区智慧园区建设格局
四、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产业集中度较高。工业园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智慧园区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截止到 2018 年底,珠三角地区共有 14 个国家级高新区、6 个国家级经开区。图表:珠三角地区智慧园区建设格局
推荐访问:关于智慧园区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实践 智慧 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