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验材料6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验材料 XX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经验材料 XX街道XX社区隶属于XX区XX街道,辖区居民由被征地农民组成,是一个典型的安置小区。目前,社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验材料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验材料
街道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经验材料XX 街道 XX 社区隶属于 XX 区 XX 街道,辖区居民由被征地农民组成,是一个典型的安置小区。目前,社区居民主要集中在 XXXX,XX 小区共有 X 个楼栋,X 套住房,老年人 X 余人。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传承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XX 社区以提高老年朋友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目标,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各项服务工作,努力为广大老年人提供贴心、便利的服务。主要做法如下:
一、夯基础,强队伍,扎实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为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书记任组长,社区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为组员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工作职责、流程、制度等,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各阶段工作内容,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得到了有力保障。
(二)优化基础设施,提升优质服务。社区专门为老年人配有用于休闲活动的场所,包括会议室、阅览室、党员活动室、文体健身室等,并配备了各项健身器材,室内外活动场所条件良好、配套设施齐全,为广大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队伍建设,构 建便民服务网。社区将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充实两委班子队伍,使社区队伍的工作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更加高质有效。同时,社区还建立了以社区居委会为中心、辖区单位、个体经营户、志愿者共同参与的集医疗、卫生、娱乐、购物、生活等于一体的便民服务服务网络,丰富了老年人的各类需求。
二、抓管理,重服务,积极创造老年宜居环境 (一)落实信息管理,做好养老认证。为全面掌握社区退老年人,尤其是退休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社区强化工作队伍,联合辖区楼栋长、业委会成员、对辖区居民进行入户走访,走访率达到 99%。根据摸底调查的信息及时健全各类基础台账,对辖区退休人员人数、家庭情况、特殊群体如残疾、特困家庭做好花名册,完善各种信息数据,做到数字不重、不漏、不错,科学准确。同时,社区对退休老年人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认证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社区有退休老人 308 人,
为切实做到辖区内资格认证一个不漏,社区通过对每个电梯口张贴退休人员认证通知,社区短信平台发送信息,微信群发送消息,楼栋长、工作人员宣传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一名退休老人都完成认证,落实退休金的及时发放。对于行动不便,卧床在家的退休人员,我们坚持上门认证,方便居民群众,一直以来,辖区退休人员视频认证率达 100%。
(二)紧抓环境治理,改善人居环境。社区立足辖区环境治理,因地制宜地实施各项环境优化工程。一是修缮破损路面,方便居民出行。辖区纬六路因 XX 辅道建设施工,出入车辆多等原因造成路面多处坑洼不平和破损,经社区积极协调,该路面的修缮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二是整改污染源,净化空气环境。今年以来,社区对辖区环境污染源进行了全面整改,有效净化了空气环境。如社区联合区环保局、街道城管办等部门对因生产导致扬尘污染的石棉瓦厂进行联合检查与整改,现该厂已整改为“便民菜市场”,不仅有效解决了小区扬尘污染,更方便了居民买菜,使辖区内空气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三是积极申请配建高速公路隔音墙,解决小区噪音污染。社区 XXXX 东头临近京珠高速公路西辅道,夜间噪声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休息,社区通过书面的形式上报,并与区城投、高速公路管路局等部门协调处理,得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高速公路隔音墙施工项目已进行在公开招标,预计年底前完工。社区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完善降
低了群老年人的生活成本,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降低了社区综合能耗,美化了社区的自然环境,受到居民群众尤其是老年朋友的一致好评。
( 三)整合辖区资源,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社区通过积极挖掘和整合政府、社区及社会资源,不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一是整合社区自身资源。通过加强舆论宣传,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的道德教育,强化社区居民赡养老人的责任意识,使居家老人服务家喻户晓,为居家养老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春节、重阳等传统节日,社区对辖区失能、空巢、贫困退休老人进行了走访慰问,并成立了专门的助老志愿服务队,涵盖了社区党员、居民代表、楼栋长、驻社区商铺门店在内的志愿者们坚持不定期上门为老人做家务、聊天和维权等。重阳节时对每一位退休老人都赠送了保温杯、老年人意外险。在对孤寡老人、残疾人、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等,这部分群体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心灵上都是社区予以重点关注的对象。二是整合政府资源。为推动社区退休人员居家养老工作稳步健康发展,社区争取区、街投入居家养老专项资金,为居家养老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极大地改善了社区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积极协调,入户摸底,确保社区每一位生活困难的老人都能够享受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
三是整合社会资源。社区十分重视发动社会力量,整合服务资源,提
升退休人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社区多次召开辖区单位共驻共建会议、志愿者座谈会,积极争取辖区单位、个体经营户、志愿者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中来,不断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项目。如:为推动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有声有色的开展,扩大敬老、爱老的社会影响力,社区组织辖区对各门店对敬老爱老进行宣传教育,并对老年人进行优惠活动以表心意。庆元堂药店免费为辖区残疾人和 60 岁以上老人磨粉,量血糖、血压及送货上门;黄春和饭店为 60 岁以上老人生日当天消费的,享受 8.5 折的优惠;花之林为 60 岁以上的老人生日当天打 7.8 折的优惠,赠送生日蛋糕和寿面;爱尔眼科为退休居民朋友提供免费视力诊断;颐而康经常为社区老人免费按摩,为老人的身体保驾护航。
三、创品牌,显特色,打造社区为老服务新亮点 (一)组织多元服务,建立“ 走进去、请出来” 的为老服务模式。为进一步做好辖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社区建立“走进去、请出来”两种服务模式,为退休老人提供各类暖心服务。一是“走进去”, 对高龄、独居、困难的老人,走进老人家里提供家政服务、“一对一”帮扶服务、医疗健康服务等。社区组织志愿者服务队经常上门为居家老人提供免费的日常家政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志愿者的积极作用,通过“帮扶联系
卡”的方式,对孤寡老人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此外,社区依托 XX 区红十字医院,为社区内 60 岁以上的退休老人免费提供所需医疗卫生服务,免费为孤寡老人提供常用药和体检。依托长沙市按摩医院,免费为社区残疾失能老人进行上门康复治疗,获得了老人的一致好评。二是“请出来”,满足多数行动方便的健康老人的生活需求。如开展义诊活动:社区与爱尔眼科、长沙市按摩医院、红十字医院等单位合作,多次开展眼疾筛查、身体检查等义诊活动,为老人义诊服务300 多人次;开展文娱活动:通过挖掘文体骨干、培育文体团队、组织文体活动等,不断输入社团新鲜血液,逐步形成有自己特点的老年人文化队伍,先后成立了“中老年舞蹈队”、“太极拳表演队”、 “空竹表演队”等老年人文体队伍。
(二)开设 “ 老年草根讲堂” ,提升老年朋友综合素质。针对社区辖区实际情况,社区探索实施了以“老人教老人、老人帮老人、老人带老人、老人引老人”为主要内容的“老年草根讲堂”,用通俗直白的语言,把大道理讲小、深道理讲浅、远道理讲近、“洋道理”讲“土”。自实施以来,“老年草根讲堂”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社区先后组织了老年人家庭绿色植物种养、养生知识等数次讲堂活动。这种零距离交流的“老年草根讲堂”受到了老年朋友的普遍欢迎,自告奋勇的老人也越来越多。通过一次次“老年草根讲堂”的开课,社区老年人学习氛围日益浓厚。
(三)开创“ 宜家人” 老年志愿服务,传递倡导社会正能量。充分发挥社区的广大党员、志愿者、爱心人士的积极作用,组织成立“宜家人”志愿守望服务组织,倡导“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服务宗旨,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广泛开展文体文艺、心理咨询、生活便民等各类老年志愿服务活动,在把关怀带给老年朋友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关怀。该项活动在社区广大居民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和效果。
篇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验材料
养老服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养老服务总结汇编(5 篇)目录 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5 篇)
.................... 1 打造农村养老服务的“xx 颐老”品牌 ............................ 1 聚焦需求融合发展打造高原养老幸福之城 ..................... 4 创新农村养老服务“12349”工作法 .............................. 7 探索文养结合幸福养老“一二三四五”新模式 ........... 10 一、树立一个积极心态 ....................................................... 11 二、做好人生目标和生活规划双重 设计 ............................ 12 三、运用好三大国学经典中的养老思想 ............................ 13 四、坚守养心 、养身、养性、养德四项生活宗旨 ............. 14 五、践行好学、健、游、娱、益五种生活行为 ................. 15 养老服务工作综述(含十三五工作总结)
......................... 15
打造农村养老服务的“xx 颐老”品牌 xx 县是百万人口大县,xx 岁以上老年人口逾 xx 万,最
近五年,平均增速达 x.xx%,人口老龄化呈急剧上升趋势,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攀升。xx 县积极回应群众所思所盼,结合县域特点, 抓住列入 20xx 年“xx 省第二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的契机,以打通“堵点”、消除“痛点”、融合“切入点”为抓手,破除发展障碍,健全市场机制,深入开展“xx 颐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形成集居家养老、邻里互助养老、乡镇养老院集中供养、县级福利中心兜底养老、云上智慧养老的农村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完善居家养老——实现服务多样化。以家庭为核心、村民小组和网格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补充,完善家庭养老支持体系。通过开展适老化改造、明确就医联系人、引导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邻里托养等措施,全力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创建村民小组“守望之家”,辐射半径不超过 xxx 米,切实强化巡访、关爱、服务“三位一体”的农村居家老年人巡访关爱体系;推行“村互助点+村卫生室”服务模式,明确联点村干部、就医联系人,承担日常走访照看和就医联系对接服务; 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医疗县、乡、村网络分层化,为老人就医开辟绿色通道,确保老年人“生活有人问、困难有人帮、生病有人理”。
探索邻里互助——实现互助养老公益化。采取村办村营、村办民营的方式,引导村集体及村民盘活闲置资源,打造集老年活动室、休息室、长者饭店、文化室、室外健身设备于
一体的养老“村级邻里互助点”。充分发挥村老年人协会的自治功能,实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愿参与”。为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建设“长者之家”,通过整合部门资源、流转结余土地、房产重复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至 2022 年底,全县 xxx 个村均建成标准型“xx 颐老”村级邻里互助点不少于一个,xx 个社区和 x 个居委会均建成升级型“xx 颐老”邻里互助点不少于一个。做到“居家不离家、分散不孤独、实惠不花费”。
优化集中照护——实现供养服务集约化。对乡镇养老院硬件设施进行提质,提高护理型床位占比;为政府兜底保障的失能老人提供集中照料护理的供养服务;大力推动公建民营,满足社会老人的刚性需求;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在政策优惠、资金补贴、行业监管上实现“一盘棋”。计划在 20xx 年 xx 月前,在全县 xx 个乡镇转型、培植、招商不少于 x 所民办养老院,每所不少于 xx 张床位。做到“养老有床位、身边有服务、兜底有保障”。
医养康养融合——实现健康养老规范化。对县社会福利中心提质升级,交县莲乡实业公司整体运营,打造成医养结合、兼顾公益和社会化的城企合作式专业养老机构;按照“大病可医、小病可疗、无病可养、临终可孝”的总要求,在三家县级医院兴建“xx 颐老”康养中心,明确养老护理型床位数;为满足更高养老需求,设想未来五年建设“xx 颐老”特
色小镇,构建区域性、普惠化“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怡养有品质、康养有选择、精养有特色”。
推进“云上养老”——实现智慧养老灵活化。搭建“xx颐老”信息平台,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实施“云上养老”。同时,在各养老机构开展养老延伸服务、计划在未来五年利用志愿者协会和社工组织开办自助养老“时间银行”。探索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坚持每月 xx 日、xx 日集中开展“xx 颐老”志愿服务。
聚焦需求 融合发展打造高原养老幸福之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作为 xx 省最早进入老龄化阶段的城市,xx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老年人切身利益,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坚持民生优先,坚持养老需求优先,以第二批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将养老事业改革发展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全市重点工作中统筹谋划,在机制上深度创新、在方法上大胆探索、在资源上有效整合,破除难点堵点痛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凝聚社会合力,精心打造高原幸福之城,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老年人。
顶层设计,健全养老服务制度体系。按照“设施+服务+扶持+人才”的思路,xx 市陆续出台《关于加快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城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推进“爱老幸福食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推进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支持养老服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这些制度性文件,落实了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 列出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老年人安全应急服务、特困供养老年人基本生活和照料服务补贴、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等 xx 项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明确了服务对象、服务标准、申请流程、牵头及负责单位等。把服务清单做成“口袋本”,广泛深入宣传,方便老年人掌握政策。
夯实基础,构建三级服务体系。按照“xxxx”养老服务格局发展思路,xx 市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x+x+N” (x 个市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x 个区县级养老示范基地和福利中心+N 个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之家)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利用“xxxxx”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对全市养老服务进行资源整合、数据汇集、技能培训和行业监管。按照“一县(区)一基地(中心)”的思路,投资 x.xx 亿元,在四区三县修建 x 个养老示范基地和 x 个福利中心,全市养老示范基地及县级福利中心实现县(区)全覆盖。投资 x.x 亿元,分步建成了 xxx 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和 xxx 个农
村老年之家,城市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已达到 xx%以上,农村覆盖率达到 xx%以上。
融合发展,提供优质养老服务。把社区嵌入式养老作为首选模式,以社区为单位,打造小规模、多功能、综合型的养老服务设施,让老年人原居安养。大力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共建共治,全市 xxx 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 xx%以上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小区内共同建设;探索开展“养老+托幼”的“双托双护”模式,将社区养老中心和儿童托管中心建设在一起,祖孙两辈其乐融融;探索开展社区驿站式照料服务,为有刚性需求的 xxx 多位自理、半自理、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家庭式短托和驿站服务。为满足居家老年人就近养老的需求,打造社区“医、康、养、护”融合体系,xx 市推出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社区护理站“双证双营” 服务模式,目前全市已有 xx 个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实现“双证双营”,购置医疗康复设备,引入专业组织进行服务,惠及 x 万多老年人。
城乡统筹,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围绕脱贫攻坚目标,xx 市自筹资金 x.xx 亿元,建设 xxx 个农村“老年之家”,通过设置用餐室、健身保健室、洗浴理发室、留守儿童之家等“一场七室”,购置相关设施设备,解决了农村老人长期没有服务场所的问题。在运营管理上,按照统一管理与互助服务、自我服务结合的原则,由老年协会组织低龄老人或留
守妇女为村中留守老人及留守儿童提供膳食供应、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服务。湟中区黑嘴村老年之家每天除提供助餐服务外, 还融合家风家教、文化娱乐等,实现农村高龄老人吃饭不愁。
购买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特殊困难老人、高龄老人是养老服务的重点,xx 市按照每月 150 元和 60 元的标准,为 xx 岁以上困难老人和 xx 岁以上高龄老人购买养老服务。自 xxxx 年至今,购买服务近 xx 万人(次),投入资金共计 x.x 亿元。聘请第三方对 x.x 万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贫困类别、家庭基本情况及服务需求进行评估,建立老年人档案,精准服务。鼓励引导社会组织承接运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市 xx%以上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实行社会化运营。采取税费减免服务、运行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业,目前全市各类涉老服务组织、企业达 xxx 余家。
创新 农村养老服务“12349 ”工作法 为高质量推进改革工作,市民政局创新探索“xxxxx”工作法,闯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农村养老服务”新路径。
一、构建“一个体系”——破解引领带动不强的问题。大力探索“党委领导、支部领办、党员领衔”模式,推动构建“党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党委领导,完善党组织领导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提升改造工程纳入 20xx 年民生实事人大票决项目。支部领办,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协调各方的优势,由各村党支部领办颐养之家,推动农村颐养之家与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卫生所等就近融合。党员领衔,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联系服务留守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二、狠抓“两大提升”——破解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抓服务设施大提升。敬老院提升改造列入市级重大重点项目,对 xx 所敬老院进行整体提升改造,增设护理床位,安装智慧消防产品。抓服务质量大提升。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促进医养结合、队伍建设、风险防范、综合监管能力全面提升。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实现医疗服务机构签约率、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综合责任险覆盖率“三个 xxx%”。
三、推动“三化同步”——破解运营管理不佳的问题。规范化发展。率全省之先发布《xx 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连续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党建+农村养老服务等 xx 个文件。标准化建设。建制村按照每百名老年人 xxx 平方米以上的标准配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颐养之家配置“三室一厅一厨一
卫一所”(即日间照料室、文娱活动室、阅览室,餐厅,厨房,卫生间,室外活动场所)。颐养之家均配置“十件套”。信息化管理。政、银、企合作研发智慧养老平台,实现“一个平台、闭环管理、高效运营”。
四、探索“四级联动”——破解协同推进不力的问题。推动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市级主导,统筹政策、资金、队伍支持,推动信息资源、场地设施、人员力量整合,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县级主责,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指导、监督社会化养老服务,推动县级福利院提升集中照护能力。乡镇主管,乡镇敬老院专业化运营管理,延伸服务半径,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村级主抓,建立村民理事会负责颐养之家运营管理,每个行政村配备 1 名专职党务干部,负责“党建+颐养之家”协调工作。
五、突出“九心颐养”——破解服务效益不高的问题。突出“九心颐养”,打通服务农村老人“最后一公里”。政策暖心。市县两级对农村颐养之家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 xx 万元,运营补助 x-x 万元。保障尽心。按照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的 xx%、xx%的标准落实特困失能人员照料护理经费,提供集中照护服务。运营用心。公办养老机构转型升级,委托专业机构运营管理,优先保障特困人员入住,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多方同心。支持社会组织、养老企业等机构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和养老服务设施运营。传递爱心。发展年轻老
人和其他村民参与为老服务,市本级设立“时间银行”总行,县区设立分行、街道设立支行。医养安心。依托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 推动医疗资源进入颐养之家,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保健康复等服务,实现基本医疗全覆盖。吃得称心。安排助餐补助专项资金,市、县(区)两级各补贴 xxx 元。开展配餐送餐服务, 注重营养均衡,重点保障 xx 岁以上分散特困供养老人、xx 岁以上留守、失能困难老人。子女放心。对独居、失能、高龄等困难老人开展定期巡访,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安全情况、卫生环境、居住条件等进行全面评估。子女可通过手机 APP 实时掌握老人日常活动情况。老人舒心。党员干部组成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送学上门、节日关怀、结对帮扶等敬老爱老活动,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探索文养结合幸福养老“一二三四五”新模式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个新现象的出现格外引人关注——许多老年人的物质条件改善了不少,但幸福感却没有同步提升。相对于物质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更为重要。推动“医养结合与
文养结合并重”的幸福养老新模式,已成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要。
“文养结合”是指将精神文化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机结合,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引导老年人充分挖掘、激发自身生命潜能和动力,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学习、健康、旅游、娱乐、公益”等多种途径、多个维度,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助其实现延年益寿、幸福充实的人生目标。针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笔者认为,开展“文养结合”养...
篇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验材料
集体经济CHINACOLLECTIVEECONOMY摘要:社区居家养老既是我国最基本、最重要的养老模式,也是我国当前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最大短板。文章立足长沙市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化运营模式探索的实地调研,总结长沙市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经验举措,并尝试结合长沙实际提出进一步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几点思考。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化;长沙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养老”再次成为热词。伴随着老年人口高龄化、空巢化、病残化的日益凸显,社区居家养老作为符合我国国情的最基本、 最重要的养老模式,得到了政府的大力倡导。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16 〕 91号)明确提出要“改善结构,突出重点。
补齐短板, 将养老资源向居家社区服务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倾斜。”《“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然而,作为“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探索实践中的“重建设、轻运营”问题凸显。由于政府管得过多过细,管得太多、管得不好,市场和社会参与不足、作用发挥不充分,导致大部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普遍存在运营经费缺乏、 运营经验不足、服务人员紧缺、市场需求潜能发掘不够等问题, 社区居家养老运营难以为继。近年来,湖南以政府为主导,充分调动社会力量, 积极创新老龄化问题治理工具,在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营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本文立足湖南省会长沙市在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化运营模式探索的实地调研,总结长沙市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经验举措,并尝试结合长沙实际提出进一步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几点思考。一、长沙市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化运营的探索概况长沙市于 1992 年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
截至 2015 年年底,长沙市 60 岁及以上人口达 125.01 万人, 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6.82% 。
其中, 80 岁以上高龄老人 16.7 万人, 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空巢老人 62.5万人。
面对老龄社会的快速化、空巢化、高龄化和需要照料的失能、 半失能老人数量日益增多的态势,如何提供优质高效、丰富多样且供需匹配的养老服务以应对日趋紧迫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成了长沙市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大难题。“十二五”期间,按照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要求,长沙初步形成了“ 9064 ”养老服务新格局,即 90% 的老人通过家庭自我照料和部分社会化服务居家养老,6% 的老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各种专业化服务实现社区养老, 4%的老人入住专业机构实现机构养老。这种养老格局意味着 96% 的家庭要依托社区(含农村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实现“老有所养”。
针对过去社区养老服务面临的运营管理模式单一、体制机制不活、资金渠道不畅等问题,长沙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政府推市场运作、机构向社区延伸、运营由品牌连锁” 的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实行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专业服务机构运作,走专业化、连锁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
截至 2016 年 9 月,全市在城区共建成日间照料中心 31 个,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 460 个, 为 30 余万老人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在农村社区(村)建成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652 家。养老产业从业人员达 2 万余人,家政、餐饮、零售等服务商家加盟达 2000 多家。二、长沙市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化运营的实践经验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态势, 近年来,为满足老人多样化养老需求,让老人有更大的获得感,长沙市积极引导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运营,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网络健全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格局。(一)筑基谋远,规范中求发展按照“在规范中求发展”的工作思路,长沙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养老服务的政策和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长沙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关于印发 < 长沙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 的通知》等一系列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的制定和出台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站)的具体功能配置、建设规格、建筑规范以及管理规范提出了标准化要求,为加快长沙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保障。(二)健全机制,合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化运营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设备配置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过去居家养老服务运营不可持续问题,长沙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依托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参与的社会化、市场化运营模式。
一是健全协调工作机制。长沙市成立了发展养老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
成立了长沙市养老服务指导中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化运营:基于长沙的经验总结与思考■ 屈 贞125C MY K
2017 年 25 期( 9 月)心,承担对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指导工作, 并将养老服务工作任务逐年分解,纳入对各区县(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和为民办实事工程,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形成了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区县(市)政府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健全政策激励机制。三是健全运行扶持机制。将用于发展服务业的资金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重点倾斜,通过加大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与运营补贴制度,提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保障能力。(三)呼应需求,丰富养老服务内容在注重基础服务项目的同时强化精神养老功能。全市 400 多家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在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 医疗保健、法律援助、图书阅览、娱乐休闲、精神慰籍等近 20 项基础服务外, 还通过挖掘隐形资源,相继拓展到老年人理财、艺术鉴赏、心理咨询、生态休闲、影片赏析等特色项目。既实现了服务项目的多样化、个性化,又实现了老年人休闲、养身、静心的目的,达到了提升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效果。(四)探索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新模式遵循政府搭台、社会运作、市场推进,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的思路,通过居家养老信息平台, 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升级版。
一方面通过实施“菜单式”服务,开发“亲情呼叫系统”,扩展“一键通”服务模式,推出“电子保姆”、“ 96880 ”等高科技服务项目, 制定了养老服务八大评估手册等新的服务内容, 实现了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的订单式、保姆式服务。一方面引进和培育了“万众和”、“康乐年华”、“新康”、“创乐福”、“康乃馨” 等颇具规模的服务公司,整合上千家为养老服务加盟商加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
虚实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网络, 较好地破解了当前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供给相对不足、 社会资源利用率不高、 信息沟通不流畅和反馈机制不健全等困局,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五)多措并举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一是充分发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办学时间最早、办学质量最高院校的优势,培养了大量熟悉养老服务机构管理、 掌握老年人身心护理技能, 适应养老机构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长沙市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不断加大养老服务队伍培训力度, 自 2010 年以来,长沙市坚持开展养老护理员免费培训, 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 共计培训养老护理员 3000 多人,养老护理人员岗前培训率、持证上岗率达到 90% 以上。
三是把养老服务事业与实施再就业工程、 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结合起来,在下岗失业、低保等方面人员中招募养老护理人员。
四是设立了长沙市“养老护理员”,连续开展“十佳护理员”评选活动,提升护理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感。五是增设公益岗位。在政府投资兴办的公办养老机构和街道 (乡镇)、社区 (村)
为养老服务机构中开发公益性岗位, 公益性岗位应优先安排以特困人员为重点的就业困难人员, 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比例不低于 60% 的为养老服务机构,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三、关于促进长沙市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化运营的几点思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点和关键, 目前处于起步阶段,长沙市近年来的锐意改革虽然为该模式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难题,亟待解决。(一)破解行政“紧箍咒”政府作为社区居家养老的推动者、组织者、管理者和监督者,承担着初始资金提供、制度完善、政策制定、规划布局、评估监督等职责,尤其在发展初期,在政府的扶持与引导是社区居家养老得以健康发展的保障。但在当前一些地方的实践探索中政府或大包大揽或无为使得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或高歌猛进或完全停滞。政府的强力推动下, 其短期内效果虽明显,但往往不能长远,短暂的繁华后往往面临财政投入的捉襟见肘、 老人参与不足、服务覆盖面窄、 运行的不可持续等问题,造成一些地方实践探索中空有其名 “形式化”。要消除这些现象,必须划清政府责任界限,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去行政化”。(二)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老年群体服务需求“多层次、多样化”但服务内容单一,低收入老人消费意愿不高、消费能力不足,而高收入老人想消费却买不到心仪的服务等问题是致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窄,老人缺少获得感的重要原因。
现实中,虽然很多地方都探索引入社会资本,但由于相关制度、政策、标准、机制等方面的不完善,加上养老服务行业投资周期长、回报收益低、风险大等原因,社会资本进入遭遇实践梗阻。
当前情势下,如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市场化和规范化、 服务内容和方式多样化,成为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下,破除体制壁垒落实土地、财税、信贷、补贴等扶持政策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破除地方保护壁垒,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参与环境,从而搭建程序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公平进入门槛;通过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建立起优留劣汰的退出门槛,已经刻不容缓。(三)充分发 挥社会基 层组织支 撑作用在单个家庭渐难负担起养老压力的当下, 社区正成为全社会养老链条上的最小单元,发挥着联系政府、市场和养老服务对象三者之间的纽带作用。但目前,社区中能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来的人员十分有限, 社区居委会本身工作繁杂加上人手不够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如何发挥社区里老年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业主委员会、 民间协会等基层组织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如可以依托基层社会组织与老人沟通的亲近和便利, 摸清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基础情况、摸清老人需求、摸清建设成效,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也为市场主体精准服务提供指引;可以通过“时间储蓄”、“志愿服务积分” 等措施实现社区里低龄健康老年人与高龄老年人的互帮互助, 让更多在社区中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参考文献:[1] 佚名 . 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 [EB/OL]. 中国政 府 网 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1146392/c5435682/content.html,2016-12 -23.[2] 佚名 .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 体系建 设规划 [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3/06/content_5173930.htm,2017-03-06.[3] 佚名 .2015 年度长沙市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EB/OL]. 长沙民政网 http://www.changshamca.gov.cn/gongzuodongtai/16002.htm,2016-10-19.* 基金项目:湖南省 2016 年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湖南省推进‘互联网 + 社区养老’模式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项目编号 16YBA349 ); 2017 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成果 (项目编号:
XSP17YBZC198 )。(作者单位:中共长沙市委党校政治与领导科学教研部)社会视野126C MY K
篇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验材料
养老服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养老服务总结:打造农村养老服务的“xx 颐老”品牌 xx 县是百万人口大县,xx 岁以上老年人口逾 xx 万,最近五年,平均增速达 x.xx%,人口老龄化呈急剧上升趋势,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攀升。xx 县积极回应群众所思所盼,结合县域特点, 抓住列入 20xx 年“xx 省第二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的契机,以打通“堵点”、消除“痛点”、融合“切入点”为抓手,破除发展障碍,健全市场机制,深入开展“xx 颐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形成集居家养老、邻里互助养老、乡镇养老院集中供养、县级福利中心兜底养老、云上智慧养老的农村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完善居家养老——实现服务多样化。以家庭为核心、村民小组和网格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补充,完善家庭养老支持体系。通过开展适老化改造、明确就医联系人、引导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邻里托养等措施,全力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创建村民小组“守望之家”,辐射半径不超过 xxx 米,切实强化巡访、关爱、服务“三位一体”的农村居家老年人巡访关爱体系;推行“村互助点+村卫生室”服务模式,明确联点村干部、就医联系人,承担日常走访照看和就医联系对接服务; 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医疗县、乡、村网络分层化,为老人就医开辟绿色通道,确保老年人“生活有人
问、困难有人帮、生病有人理”。
探索邻里互助——实现互助养老公益化。采取村办村营、村办民营的方式,引导村集体及村民盘活闲置资源,打造集老年活动室、休息室、长者饭店、文化室、室外健身设备于一体的养老“村级邻里互助点”。充分发挥村老年人协会的自治功能,实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愿参与”。为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建设“长者之家”,通过整合部门资源、流转结余土地、房产重复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至 2022 年底,全县 xxx 个村均建成标准型“xx 颐老”村级邻里互助点不少于一个,xx 个社区和 x 个居委会均建成升级型“xx 颐老”邻里互助点不少于一个。做到“居家不离家、分散不孤独、实惠不花费”。
优化集中照护——实现供养服务集约化。对乡镇养老院硬件设施进行提质,提高护理型床位占比;为政府兜底保障的失能老人提供集中照料护理的供养服务;大力推动公建民营,满足社会老人的刚性需求;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在政策优惠、资金补贴、行业监管上实现“一盘棋”。计划在 20xx 年 xx 月前,在全县 xx 个乡镇转型、培植、招商不少于 x 所民办养老院,每所不少于 xx 张床位。做到“养老有床位、身边有服务、兜底有保障”。
医养康养融合——实现健康养老规范化。对县社会福利中心提质升级,交县莲乡实业公司整体运营,打造成医养结
合、兼顾公益和社会化的城企合作式专业养老机构;按照“大病可医、小病可疗、无病可养、临终可孝”的总要求,在三家县级医院兴建“xx 颐老”康养中心,明确养老护理型床位数;为满足更高养老需求,设想未来五年建设“xx 颐老”特色小镇,构建区域性、普惠化“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怡养有品质、康养有选择、精养有特色”。
推进“云上养老”——实现智慧养老灵活化。搭建“xx颐老”信息平台,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实施“云上养老”。同时,在各养老机构开展养老延伸服务、计划在未来五年利用志愿者协会和社工组织开办自助养老“时间银行”。探索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坚持每月 xx 日、xx 日集中开展“xx 颐老”志愿服务。
养老服务工作综述(含十三五工作总结)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服务工作关系千家万户。近年来,省民政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 xx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民政工作、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受到国务
院通报表扬。2020 年,xx 民政工作在全国民政重点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省领导作出批示给予肯定;我省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经验在全国农村养老会议上宣传交流;省民政厅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集体”。
回眸“十三五”:养老服务工作亮点纷呈 养老服务高位推进。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对养老服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养老服务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召集人的省级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将“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纳入全省重点专项规划。省政府先后在柘城县、xx 市、南阳市方城县召开养老服务相关会议。省人大积极推动养老服务相关立法,省政协专题召开养老服务网络议政协商会。省委深改办连续两年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改革事项。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修订出台了《xx 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先后出台《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等 x 个省政府政策文件和金融财税、人才培养、服务质量等系列配套政策。
疫情防控扎实有力。养老机构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的重点防控领域,我省在全国较早启动全省养老机构日报告、零报告、封闭管理制度,分时段分区分级持续精准施策。全省 xxxx 多家养老机构、xx.x 万入住老人实现了“零感染”。
从发放临时纾困补贴、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力度、减免房租和管理费、顺延购买养老服务期限等方面进行扶持,指导各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恢复服务。
社区养老快速发展。20xx 年年底,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出台文件,提出 x 大类 xx项财政支持政策,x年内支持资金将达到xx亿元。仅xxxx年,省级就投入资金 xx.x 亿元。我省在全国率先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作为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内容,省民政厅连续四年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内容,xxxx 年,为社区配置养老服务设施设备,xxxx 年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xxx个,xxxx 年建成 xxxx 个,xxxx 年建成 xxxx 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大幅提升。xx 市、xx 市、xx 市、xx 市、xx 市、xx市和xx市等x个市被确定为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2020 年,xx 市和 xx 市 x 个市在第五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年终评比验收中获得优秀。
智慧养老试点先行。全省建成 xx 个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入网服务老人 xxx 万。投入 xxxx 万元支持 xx、xx 等 xx个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试点建设。xx 市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等 xx 个单位被确定为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单位。
农村养老基础夯实。从 20xx 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敬老院改造提升和安全、清洁、温暖、文化、医疗康复“五大工程”,为全省敬老院配备消防安全、厨房清洁、洗浴、
冷暖空调、护理床等设施设备 xx 类 x 万余件,农村敬老院兜底供养能力明显增强。2020 年,按照民政部部署,接续实施以县级特困供养设施为重点的改造提升新三年计划。县级特困供养设施以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已建成xx 个,在建 xx 个。养老服务脱贫攻坚发挥重要作用,生活不能自理有集中供养需求的特困人员实现“应养尽养”。建设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养老服务设施 xxxx 多个,广泛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
综合监管不断增强。实行养老机构备案制,建立养老机构网上备案系统,在 xx 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民政业务板块增加设置养老机构备案及供需信息发布等内容。持续加强安全管理,为期四年的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圆满收官,启动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养老机构房屋安全和非法集资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提升工程,xxx 个存量养老机构消防改造达标。会同住房城乡建设、消防救援等 x 部门开展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风险防控行动。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率先在全国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试点,已在 xx、xx 等 x 个市启动实施。
队伍建设步伐加快。将养老护理员培训列入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出台《xx省养老护理员职业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加大对养老院院长、养老护理员、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的技能培训力度。确定
了 xx 大学护理学院等 x 个省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和 xx 个省级健康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基地。
养老产业创新发展。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养老项目 xx个,资金 x.x 亿元;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 xx 个,资金 x.x亿元。积极融入 xx 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xx 生态经济带等,鼓励发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xx 县、xx 竹林 xx 山森林康养基地、xx 公园等 x 个单位被确定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深化 xx、xx 合作交流,积极谋划合作项目,已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养老服务品牌进入 xx养老市场。
高龄津贴制度全面建立。20xx 年,我省首次全面建立了高龄津贴制度,并列入省重点民生实事,对 xx-xx 岁、xx-xx岁、xxx 岁以上老年人分别给予每月不低于 xx、xxx 元、xxx元的津贴。xxxx 年,进一步优化发放流程。两年共发放补贴资金 xx 亿元,惠及约 xxx 万高龄老年人。
谋划“十四五”:养老服务开好局起好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为养老服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全省民政系统将扎实推进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2021 年,重点要抓紧当前要事,谋划两件大事,做好四方面工作,推动“十四五”时期全省养老服务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抓紧当前要事:全力以赴做好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根据近期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及时启动养老机构封闭管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暂停集聚性活动。严格出入管理,加强佩戴口罩、体温监测、通风、消毒等内部防控,落实“五有”措施,即做到“有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的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做好散居特困供养对象、留守、独居、孤寡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关爱服务,依托城乡社区组织和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开展探视、助医、送餐、代购、生活照料等服务。
谋划两件大事:一是谋划“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将纳入全省重点专项规划,省民政厅正按照规划制定的时间表,高标准、高起点做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谋划好《xx 省养老服务条例》立法工作。省民政厅已成立立法工作小组,制定了立法工作计划,组织召开了全省民政系统和行业协会参加的立法调研座谈会,积极配合省人大赴部分省市进行考察调研,拟于今年 4 月底前完成初稿起草工作。
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继续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21 年继续建设 xxxx 个养老服务机构或日间照料中心,其中,在街道层面建设 xxx 个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抢抓近三年老旧小
区改造机遇,逐步补齐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投入 xxxx万元继续支持我省智慧养老平台试点工作,逐步建设省级与各地联通的智慧养老服务网络。
推进建设县、乡、村三级分层分类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持续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确保 2022 年年底,所有县(市、区)至少建成 1 所以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机构。所有乡镇特困供养服务设施全部改造提升到位,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 50%以上。鼓励一批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大力发展村里办得起、政府扶得起、农民住得起的农村幸福院,广泛开展互助养老,多种模式发展村级社区和居家养老。
提升养老机构服务品质。深入贯彻落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和综合监管办法,建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推广应用我省养老机构网上备案系统,强化养老服务事中事后监管。实施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推进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鼓励引导养老机构大力发展护理型床位,不断提高养老机构对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能力。
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公办民营、合作合营、代养托养等方式参与养老服务,鼓励支持养老产业与我省重点战略和相关产业链条融合发
展。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积极顺应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日益增长的需求,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改善,让越来越多老年人乐享幸福晚年,度过更加美好的夕阳生活。
篇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验材料
养老服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养老服务总结:创新农村养老服务“12349 ”工作法 为高质量推进改革工作,市民政局创新探索“xxxxx”工作法,闯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农村养老服务”新路径。一、构建“一个体系”——破解引领带动不强的问题。大力探索“党委领导、支部领办、党员领衔”模式,推动构建“党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党委领导,完善党组织领导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提升改造工程纳入 20xx 年民生实事人大票决项目。支部领办,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协调各方的优势,由各村党支部领办颐养之家,推动农村颐养之家与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卫生所等就近融合。党员领衔,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联系服务留守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二、狠抓“两大提升”——破解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抓服务设施大提升。敬老院提升改造列入市级重大重点项目,对 xx 所敬老院进行整体提升改造,增设护理床位,安装智慧消防产品。抓服务质量大提升。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促进医养结合、队伍建设、风险防范、综合监管能力全面提升。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实现医疗服务机构签约率、
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综合责任险覆盖率“三个 xxx%”。
三、推动“三化同步”——破解运营管理不佳的问题。规范化发展。率全省之先发布《xx 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连续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党建+农村养老服务等 xx 个文件。标准化建设。建制村按照每百名老年人 xxx 平方米以上的标准配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颐养之家配置“三室一厅一厨一卫一所”(即日间照料室、文娱活动室、阅览室,餐厅,厨房,卫生间,室外活动场所)。颐养之家均配置“十件套”。信息化管理。政、银、企合作研发智慧养老平台,实现“一个平台、闭环管理、高效运营”。
四、探索“四级联动”——破解协同推进不力的问题。推动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市级主导,统筹政策、资金、队伍支持,推动信息资源、场地设施、人员力量整合,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县级主责,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指导、监督社会化养老服务,推动县级福利院提升集中照护能力。乡镇主管,乡镇敬老院专业化运营管理,延伸服务半径,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村级主抓,建立村民理事会负责颐养之家运营管理,每个行政村配备 1 名专职党务干部,负责“党建+颐养之家”协调工作。
五、突出“九心颐养”——破解服务效益不高的问题。突出“九心颐养”,打通服务农村老人“最后一公里”。政策暖心。市县两级对农村颐养之家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 xx 万
元,运营补助 x-x 万元。保障尽心。按照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的 xx%、xx%的标准落实特困失能人员照料护理经费,提供集中照护服务。运营用心。公办养老机构转型升级,委托专业机构运营管理,优先保障特困人员入住,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多方同心。支持社会组织、养老企业等机构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和养老服务设施运营。传递爱心。发展年轻老人和其他村民参与为老服务,市本级设立“时间银行”总行,县区设立分行、街道设立支行。医养安心。依托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 推动医疗资源进入颐养之家,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保健康复等服务,实现基本医疗全覆盖。吃得称心。安排助餐补助专项资金,市、县(区)两级各补贴 xxx 元。开展配餐送餐服务, 注重营养均衡,重点保障 xx 岁以上分散特困供养老人、xx 岁以上留守、失能困难老人。子女放心。对独居、失能、高龄等困难老人开展定期巡访,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安全情况、卫生环境、居住条件等进行全面评估。子女可通过手机 APP 实时掌握老人日常活动情况。老人舒心。党员干部组成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送学上门、节日关怀、结对帮扶等敬老爱老活动,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养老服务工作综述(含十三五工作总结)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服务工作关系千家万户。近年来,省民政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 xx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民政工作、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2020 年,xx 民政工作在全国民政重点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省领导作出批示给予肯定;我省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经验在全国农村养老会议上宣传交流;省民政厅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集体”。
回眸“十三五”:养老服务工作亮点纷呈 养老服务高位推进。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对养老服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养老服务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召集人的省级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将“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纳入全省重点专项规划。省政府先后在柘城县、xx 市、南阳市方城县召开养老服务相关会议。省人大积极推动养老服务相关立法,省政协专题召开养老服务网络议政协商会。省委深改办连续两年将养老服
务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改革事项。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修订出台了《xx 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先后出台《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等 x 个省政府政策文件和金融财税、人才培养、服务质量等系列配套政策。
疫情防控扎实有力。养老机构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的重点防控领域,我省在全国较早启动全省养老机构日报告、零报告、封闭管理制度,分时段分区分级持续精准施策。全省 xxxx 多家养老机构、xx.x 万入住老人实现了“零感染”。从发放临时纾困补贴、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力度、减免房租和管理费、顺延购买养老服务期限等方面进行扶持,指导各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恢复服务。
社区养老快速发展。20xx 年年底,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出台文件,提出 x 大类 xx项财政支持政策,x年内支持资金将达到xx亿元。仅xxxx年,省级就投入资金 xx.x 亿元。我省在全国率先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作为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内容,省民政厅连续四年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内容,xxxx 年,为社区配置养老服务设施设备,xxxx 年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xxx个,xxxx 年建成 xxxx 个,xxxx 年建成 xxxx 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大幅提升。xx 市、xx 市、xx 市、xx 市、xx 市、xx市和xx市等x个市被确定为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
2020 年,xx 市和 xx 市 x 个市在第五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年终评比验收中获得优秀。
智慧养老试点先行。全省建成 xx 个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入网服务老人 xxx 万。投入 xxxx 万元支持 xx、xx 等 xx个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试点建设。xx 市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等 xx 个单位被确定为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单位。
农村养老基础夯实。从 20xx 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敬老院改造提升和安全、清洁、温暖、文化、医疗康复“五大工程”,为全省敬老院配备消防安全、厨房清洁、洗浴、冷暖空调、护理床等设施设备 xx 类 x 万余件,农村敬老院兜底供养能力明显增强。2020 年,按照民政部部署,接续实施以县级特困供养设施为重点的改造提升新三年计划。县级特困供养设施以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已建成xx 个,在建 xx 个。养老服务脱贫攻坚发挥重要作用,生活不能自理有集中供养需求的特困人员实现“应养尽养”。建设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养老服务设施 xxxx 多个,广泛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
综合监管不断增强。实行养老机构备案制,建立养老机构网上备案系统,在 xx 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民政业务板块增加设置养老机构备案及供需信息发布等内容。持续加强安全管理,为期四年的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圆满收官,启动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养老机构房屋安全和
非法集资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提升工程,xxx 个存量养老机构消防改造达标。会同住房城乡建设、消防救援等 x 部门开展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风险防控行动。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率先在全国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试点,已在 xx、xx 等 x 个市启动实施。
队伍建设步伐加快。将养老护理员培训列入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出台《xx省养老护理员职业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加大对养老院院长、养老护理员、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的技能培训力度。确定了 xx 大学护理学院等 x 个省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和 xx 个省级健康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基地。
养老产业创新发展。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养老项目 xx个,资金 x.x 亿元;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 xx 个,资金 x.x亿元。积极融入 xx 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xx 生态经济带等,鼓励发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xx 县、xx 竹林 xx 山森林康养基地、xx 公园等 x 个单位被确定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深化 xx、xx 合作交流,积极谋划合作项目,已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养老服务品牌进入 xx养老市场。
高龄津贴制度全面建立。20xx 年,我省首次全面建立了高龄津贴制度,并列入省重点民生实事,对 xx-xx 岁、xx-xx岁、xxx 岁以上老年人分别给予每月不低于 xx、xxx 元、xxx
元的津贴。xxxx 年,进一步优化发放流程。两年共发放补贴资金 xx 亿元,惠及约 xxx 万高龄老年人。
谋划“十四五”:养老服务开好局起好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为养老服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全省民政系统将扎实推进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2021 年,重点要抓紧当前要事,谋划两件大事,做好四方面工作,推动“十四五”时期全省养老服务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抓紧当前要事:全力以赴做好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根据近期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及时启动养老机构封闭管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暂停集聚性活动。严格出入管理,加强佩戴口罩、体温监测、通风、消毒等内部防控,落实“五有”措施,即做到“有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的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做好散居特困供养对象、留守、独居、孤寡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关爱服务,依托城乡社区组织和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开展探视、助医、送餐、代购、生活照料等服务。
谋划两件大事:一是谋划“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将纳入全省重点专项规划,省民政厅正按照规划制定的时间表,高标
准、高起点做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谋划好《xx 省养老服务条例》立法工作。省民政厅已成立立法工作小组,制定了立法工作计划,组织召开了全省民政系统和行业协会参加的立法调研座谈会,积极配合省人大赴部分省市进行考察调研,拟于今年 4 月底前完成初稿起草工作。
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继续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21 年继续建设 xxxx 个养老服务机构或日间照料中心,其中,在街道层面建设 xxx 个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抢抓近三年老旧小区改造机遇,逐步补齐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投入 xxxx万元继续支持我省智慧养老平台试点工作,逐步建设省级与各地联通的智慧养老服务网络。
推进建设县、乡、村三级分层分类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持续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确保 2022 年年底,所有县(市、区)至少建成 1 所以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机构。所有乡镇特困供养服务设施全部改造提升到位,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 50%以上。鼓励一批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大力发展村里办得起、政府扶得起、农民住得起的农村幸福院,广泛开展互助养老,多种模式发展村级社区和居家养老。
提升养老机构服务品质。深入贯彻落实《养老机构管理
办法》和综合监管办法,建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推广应用我省养老机构网上备案系统,强化养老服务事中事后监管。实施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推进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鼓励引导养老机构大力发展护理型床位,不断提高养老机构对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能力。
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公办民营、合作合营、代养托养等方式参与养老服务,鼓励支持养老产业与我省重点战略和相关产业链条融合发展。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积极顺应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日益增长的需求,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改善,让越来越多老年人乐享幸福晚年,度过更加美好的夕阳生活。
篇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验材料
号:C 12lCl,密级:∥ 蔡∥ ▲叉、单位代码:
10 4 22学号:
2Dff f 汐D7o论文题目:
j峤莉厉居务筹勉耶岛酌钮驻屐复幺马一认眺奄舶着乞冈鹃蜊作者姓名盔色2乏学院名称垫蓝刍垫垒玺函遣堕专业学位名称指导教师墓叁圈萤; l弛合作导师:
立土岔至!皂一加侈年≮月2D 日孑文⑧丙火石.
原创性声明舢舢删圳圳㈣圳圳圳删Y 2 3 2 7 6 2 2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龛叁数日期:
独垫圈20回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
2逸数导师签名日期:
必7岁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中文摘要…………………………………………………………………………………………………1A B S T R A C T ……………………………………………………………………………………………………。
2第一章研究的主题、 缘起和意义……………………………………………………………. 4一、 研究的主题………………………………………………………………………4二、 研究的缘起………………………………………………………………………5三、 研究的意义………………………………………………………………………6第二章文献回顾……………………………………………………………………………………. 7第三章解释框架和研究方法……………………………………………………………。
9一、 解释框架…………………………………………………………………………9二、 研究方法………………………………………………………………………. . 11第四章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
经验与问题……………………………………. 15一、 经验部分………………………………………………………………………. 15二、 问题部分………………………………………………………………………. 22第五章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
经验与问题的归因………………………. . 25一、 经验的归因部分………………………………………………………………. 25二、 问题的归因部分………………………………………………………………. 28结论与讨论………………………………………………………………………………………………30参考文献…………………………………………………………………………………………31致谢……………………………………………………………………………………………………………. 3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 O N T E N T SA B S ’ I‘R A C ‘I’ …………………………………………………………………………lC H A P T E RO N ET o p ic , B a c k g r o u n d , S ig n if ic a n c eo f th e R e se a r c h ………………4IT o p ico f th e R e se a r c h …………………………………………………………4II B a c k g r o u n do f th e R esearc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Ⅱ IS ig n if ica n ceo f th e R e se a r c h …………………………………………………6C H A P T E RT W 0L ite r a tu r e R eview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C H A P T E RT H R E EE x p la n a to r yF r a m e w o r ka n d R e se a r c h M eth o d s……………9IE x p la n a to ryF r a m e w o r k ………………………………………………………9II R e se a r c h M ethod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lC H A P T E RF O U RE v a lu a tio n o f th e U r b a nC o m m u n ity - b a se dE ld e r lyC a re:E x p e r ie n c e sa n d P roblem 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IE xperienc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IIP roblem 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C H A P T E RF I V EE v a lu a tio n o f th e U r b a nC o m m u n ity ・b a se d E ld e r lyC a r e:A ttr ib u tio n o fE x p e r ie n c e sa n d P r o b le m s……………………………………………25IE x p e r ie n c e s’ A ttr ib u tio n ……………………………………………………25II P r o b le m s’ A ttr ib u tio n ………………………………………………………28C O N C L U S I O N S A N DD IS C U S S IO N ………………………………………………30R E FE R E N C 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A C K N O W I。
E D E G M E N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近些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在这一模式发展的过程中, 既会出现许多成效和成果, 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
因此, 本文将研究主题放在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上, 试图发现这一模式的得与失, 并探究这些得与失背后的原因。
本文是在生态系统理论的解释框架下来评价A 机构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 主要运用了参与式观察法的研究方法, 并将长度访谈法的一些技巧运用到其中。
通过研究, 发现了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注重需求评估、 注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健康需求、 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注重老年人的社会交往以及这个模式自身所具有的优势。
另外, 也发现了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四个不足之处:
来自政府的投入不足、 来自民问社会的支持不足、 政府政策的不连续性以及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受到的忽视。
接着, 对这些经验和问题进行了归因, 对经验的归因有以下五点: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养老问题、 机构负责人与资源掌控者之间良好的私人关系、 机构对于专业形象的维护、 社工自身的素养以及社工与居委会密切的合作。
导致出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 政府有关领导人的变更以及社工自身的忽视。在结构的安排上, 本文的主体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研究的主题、 内容、 缘起和意义。
第二部分进行了文献回顾, 尤其是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
第三部分阐明了本研究的解释框架和研究方法, 即通过建立和借鉴一种理论, 来说明如何评价A 机构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第四部分陈述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的经验和问题。第五部分就针对上一部分所提到的经验与问题进行归因, 为解释部分。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 社会工作服务; 经验; 反思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 b str a c tA s an e w se r v ic em o d e l, c o m m u n ity —b a se de ld e r lyc a r ep r o g r a md e v e lo p e dr a p id lyin r e c e n ty e a r s, a n dm o r e a n dm o r e cities a n dr e g io n sh a v ea d o p te dth is m o d e . In th ep r o c e sso fth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 th ism o d e l, n o t o n ly m a n yef f ect a n d r esu lts b u t a lsoso m ep r o b le m sa n d d e f icie n cie s c a m eu p . H e n c e , th isa rticle f o c u se s th e th e m eo fth er e se a r c ho nth eco m m u n ity —b a se de ld e r lyca r em o d e l, tr y in gto f in dth eg a ina n dlo ss o fit a n de x p lo r eth e r e a s o n s b e h in d . T h isa rticle a sse sse s u r b a ncom m unity- basede ld e r lyca r e se r v ic e in th eex p la n a to r yf r a m e w o r ko fe c o sy ste mth eo ry ,a n du se s th e r e se a r c hm e th o d o fp a rticip a n to bserv a tio n s, a n dth e sk ills o fth eL o n gIn ter v iewa r ee m p lo y e d .T h r o u g hth estu d y ,If in dth a t th ee x p e r ie n c eo fth eco m m u n ity —b a se d e ld e r lyca r e m o d e lism a in lym a n if estedinf iv ea sp e c ts:
p a y in ga tte n tio nto th e n e e d sa ssessm en t, th ed a ilylif e c a r ea n dh e a lthn e e d s o fth e o ldp eo p le, th e sp iritu a ln e e d sa n dso cia l in ter a ctio n o fth ea g ed , a n dth ea d v a n ta g e so f th is m o d e l. In a d d itio n , th e stu d ya lso f in d s f o u rd isa d v a n ta g es. T h ed isa d v a n ta g esa r e th e la c k O fth ein p u tsf r o mth eg o v e r n m e n ta n dth esu p p o r tf r o m civ il so ciety ,th e d isco n tin u ityo fg o v e r n m e n t p o licies, a n dth eig n o ra n ceo f so cia l w o r ka g e n c ie sa n d so cia lw o r k e r s. T h e n , th e p a p e ra n a ly z e sth ee x p e r ie n c e sa n dq u e stio n s. E x p e r ie n c e s’ A ttr ib u tio nin c lu d e s f iv ep o in ts:
o u rco u ntryf a c in gse v e r ep e n sio n p r o b le m s, g o o d p e r so n a lr ela tio n s b e tw e e na g e n c yh e a d s a n dr e so u r c eco n tr o ller s, th e a g e n c y m a in ta in in go np r o f e ssio n a l im a g e s, so c ia lw o r k er s’a c c o m p lish m e n ta n d c lo sec o o p e r a tio nbetw een so cia l w o r k e r s a n dn e ig h b o r h o o dc o m m itte e s. T h erea so n sc a u sin gp r o b le m sc o n ta inth r e ep o in ts:
e c o n o m ic d e v e lo p m e n tlev el n o th ig h e n o u g hin o u rco u n try ,ch a n g eso freleva n t le a d e r s a n d so cia l w o r k er s’ig no ra nce.Inte r m s o fth estr u ctu r e, th eb o d yo fth is a rticle is d iv id e din to f iv ep a r ts. T h ef irstp a rtin tr o d u c e s th eto p ic, ba ck g ro u n da n do r ig ina n dsig n if ica n ceo fth eresea rch. T hese c o n dp a rtis litera tu rer e v ie w ; e sp e c ia llya b o u t th estu d yo fco m m u n ity —ba sed e ld e r lyca r e serv ice. T h e th ir dp a r tillu stra testh eex p la n a to r yf r a m e w o r ka n dr e se a r c hm e th o d s.It is th a tth r o u g he sta b lish in ga n dlo o k in gf r o math e o r y ,toillu stra te h o w to e v a lu a teth ecom m unity- basede ld e r lyca r e serv ice o fth ea g e n c yA . T h e f o u r thp a r t r e p r e se n tsth ee x p e r ie n c ea n dq u e stio n so f th e e v a lu a tio n o fco m m u n it)r- ba sed e ld e r lyc a r e service.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 h ef if thp a r t a n a ly z e sth ee x p e r ie n c ea n dq u e stio n sm e n tio n e dinth e la stpa rt.K e yW o rd s:
C o m m u n ity - b a sedE ld e r lyC a r e ; S o c ia l W o r kS e r v ic e ; E x p e r ie n c e ;R e f le c tio n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 研究的主题第一章研究的主题、 缘起和意义近几年以来, 伴随着我国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渐弱化和机构养老的缺乏, 传统意义上的养老方式经历着巨大的挑战, 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时而生并且迅速地发展。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在“十一五” 时期, 由我国老龄委、 民政部等部门大力推行的, 并且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
这种养老模式一般是以家庭为基础, 依托着社区服务中一Ii,, 通过调动社区内各方面的资源, 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社区日托服务、 学习娱乐服务等各种专业的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能够把社区、 家庭和社会三方的资源有效的连接起来, 使正式服务和非正式服务融合在一起, 实现了养老服务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并且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有效的衔接在一起, 提供范围广泛的综合性服务。
它的目标与目的就是, 最大限度地去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来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社区居家养老虽然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但是这几年来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 越来越多的城市、 地区都已经采用了这种模式。
并且, 在它发展的过程之中,一方面出现了许多成果和成就, 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于是, 本文将研究的主题确定为发现城市里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及其反思, 希望能够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起到一点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A 机构的养老服务为例, 不是简简单单地从社工机构的角度、 机构内社会工作者的角度、 政府的角度、 服务使用者的角度出发, 而是从这个机构的服务及参与者的角度——即一个社会工作实习生的角度出发, 对A 机构的社会工作者、 政府的管理人员( 这里主要是指街道、 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虽然是民间自治组织,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非常官方的), 以及服务的使用者及其家属这些人进行详细的访谈, 对访谈结果和访谈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 多方面、 多角度地去发现城市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理论方面的成果和问题,并且进行一定的反思。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具体的来说, 本文以济南市A 社会工作机构在D 社区的社区照顾服务站为研究地点, 分别对此社区照顾服务站的社会工作者、 社区居委会的管理人员、 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及其家属进行访谈, 详细询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比如社会工作者在提供养老服务过程中的感受、 社区居委会管理人员对这个养老模式的看法、 社区照顾服务站进驻社区前后老年人生活的变化等等, 然后将这些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 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总结其经验和问题, 并且对这些经验和问题进行归因。二、 研究的缘起近些年来, 我国老年人的数量逐年增加, 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 这使得政府面临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当前, 我国占主导地位的养老方式还是家庭养老, 这与我国的历史和传统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家庭养老具有这样的特点——它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 以社会养老为依托, 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
而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既兼顾到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 又能够弥补二者的缺点, 同时还弥补了国家所不能顾及到的、 家庭所无力承担的照顾老年人的职责。
社区居家养老能够为老年人提供较全面的养老服务, 能够让老年人度过一个健康、 安详的晚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可以得出, 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不断加深, 截止至1J20 50 年, 全球60 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将从20 0 6年的11%增加到22%,在这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老年人将居住在城市里。
由此看来, 对于老年人, 尤其是对于居住在城市中的老年人来说, 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无法避免的问题之一, 这需要我们尤为重视和关注。
当前, 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 伴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的目益加剧, 以及城市家庭功能的急剧弱化所带来的“空巢老人” 、 独居老人人数日益增多, 我国城市的养老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社区居家养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 在城市养老模式实践过程中, 探索和总结出来的, 为解决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系统的、 典型的养老方式。面对着数量如此庞大的老龄入口以及如此迅猛的增长速度, 在我国“未富先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老” 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下, 如何解决好城市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与社会养老负担过大的问题, 寻找到符合我国自身国情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来满足城市老年人不断增长的日常生活照料需求, 就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另外, 作者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研究对象也不是随随便便确定的,本研究的也有一定的机缘——作者的专业实习经历, 恰好就在一个这样的社工机构里, 因此, 这就使得作者能够有机会、 有条件来观察...
推荐访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经验材料 养老 居家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