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10篇

时间:2022-10-27 15:50:05 来源:网友投稿

公安机关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10篇公安机关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 关于当前保障民生需要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建议关于当前保障民生需要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建议“十一五”以来,特别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安机关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10篇,供大家参考。

公安机关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10篇

篇一:公安机关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

当前保障民生需要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关于当前保障民生需要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逐年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资,积极实施各类民生工程,每年将新增财力的 80%用于民生,全市民生投入由 XX 年的 183.5 亿元增加到 XX 年的 323.7 亿元,年均增长 32.7%,使全市保障民生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民生改善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烙 :

 一、优质教育资源过分  集中 优质教育资源过分向 ︺ 城市和中心县城集中,城市 И 中小学人满为患,农村中小 啧 学日渐衰落。各县中心城区  特别是 xx城区中小学、幼 爻 儿园班额普遍过大,教学和 蚂 管理压力大,而农村学校普 舱 遍校舍空置,绝大部分村的  小学都已撤掉,迫使一些农 及 民在城镇租房陪读。由于教  育资源过分集中,形成千军 惟 万马挤“名校”的局面。由 枕 于教育资源过分集中,使南 魔 部县和北部县的办学水平和  教育质量等方面差距很大。

 ( 以幼儿教育为例,神木县目 葶 前有 11 所标准化幼儿园, 别 而绥德县目前还没有一所公 傩 办幼儿园。北部部分县区教 辰 育水平档次已走在全省甚至 龇 西部前列,而南部一些县仍 涧 然处于基础设施建设

 的粗放 咔 阶段。由于教育资源过分集 殛 中,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  老化,优秀教师数量太少。

 蚱

 当前,在教育上,还有一 婢 个突出问题是师德师风有待  加强。教师“吃”学生的现 奂 象抬头,部分教师不是把主 摒 要精力用于正常上课上,而 碓 是忙于课外收费补习,有的 蹰 班主任借排座位等吃拿卡要 洪 ,有的学校变相收取各种赞 戚 助费,加重了学生家长的教 哌 育负担。

 因此建议:

 科 巳 学布局城乡中小学校及幼儿 懊 园教学点,进一步优化资源  配置,农村中小学布点,一 氲 定要结合农村的实际,要考 ě 虑农民现实需求,不能采取 幔 一刀砍。要广泛开展校际之 酆 间、城乡之间、中小学校之  间、学科之间的对口援助和 ︻ 互动交流,特别要加强义务 周 教育阶段各类学校的均衡布 俪 局,使城乡人口规模与学校 桴 规模相适应,人口分布与学 铽 校分布相适应。市县教育部  门应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作 拆 为一个重点问题,研究改革 蓑 的办法,切实改变目前农村 董 无学上,城市上不了学的状  况。

 要按城乡人口规模相 亩 应增加教师编制,进一步优 拷 化教师结构,不断加大教师 诋 培训、轮训力度,采取各种 ぽ 优惠措施,吸引人才到农村  任教,合理控制优秀教师向 :

 城区集中,向名校集中。政 巧 府每年分配的大学生特岗教 旋 师应向农村倾斜。

 要全面 佑 加强和改善全市特别是农村 衲 村镇教学设施,提高基础教 幺 育信息化水平。建设全市基  础教育专网、教育局域网以 в 及各级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 婢 库和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中 揩 小学每百名学生计算机拥有 吵 量,为农村中小学配备多媒 属 体远程教学设备;建成全市  各级各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电子信息系统、市级教育基 崧 础信息库以及教育质量、学 森 生流动、资源配置、毕业生 提 就业状况等监测分析系统。

 脯 同时,要不断强化各类学校 樯 的监督查检力度,强化师德 榀 、师风、校风建设,狠抓典 垃 型,发现并严肃处理一批违 秤 反校纪校风的教育从职人员 盎 。

 二、看病难和看病贵的 闳 问题仍然突出 卫生资源分 犒 布不均衡,大医院、好医院  人满为患,床位紧张,社区 阮 卫生服务基础仍显薄弱,农 逃 村卫生院发展仍然滞后;社  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存 彳 在困难,多渠道办医的格局 щ 尚未形成。不少村镇医疗条  件和服务质量差,无法满足 镗 农民的看病要求。一些村镇 杳 医疗点不足,农民看急诊往 ˇ 往无法保障。旨在为农民提 臊 供医疗服务的乡镇卫生院, 满 由于医疗设施落后,医务人 鹗 员水平偏低,农民光顾的不  多,出现“大医院门庭若市 嘲 ,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状况 滩 。而农民从山里赶到城里的 祢 大医院看病,常常又遇到挂 医 号难、候诊时间长、检查预 灏 约等候天数多、住院床位紧 ム 缺、手术排期长等问题,造  成看病成本上升,所以不少 榨 农民感叹“看病难、治好病 蔌 更难”。

 由于医疗卫生人 佯 才队伍建设滞后,全科医生 净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不足,  医生外出培训交流较少,市 去 域内对口帮扶和援助互动机 诅 制缺乏,使农村的小病号也 Х 得到大医院就诊,增加负担 缉 。目前,受不良社会风气影 撰 响,个别医生收受红包、礼 概 金,开大处方、短病长治、 羿 小病大治、重复检查、吃回 孪 扣等现象仍然突出,医药流 逐 通体系招标采购中部分存在 浪 垄断经营现象,适合群众的 V 低价药难以从医院买到,额 √ 外增加了群众看病的费用。

 瞿

 因此建议:

 一是继续提 舱 高城乡医保水平。扩大基本 怎 医疗保障覆盖面和统筹范围 s ,争取 XX 年城镇职工医疗 诹 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南北实 本 现同一标准,建立国有困难 唠 企业基本医疗保险补充调剂 师 金制度,实行城乡门诊统筹 盘 。提高筹资标准,逐步提高 尬 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器 的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 噎 和报销比例。加快推进国家 鼷 基本药物制度和各类医院药 薅 品限额差价销售政策,不断 晓 改革医药流通配送体系。积 溲 极实施大病救助制度,解决 谏 特困群体就医问题。

 二是 橡 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恢 嗜 复医院的公益服务机构性质  ,市县级医院的大型项目经 琅 批准后,所需投资全部由财 笠政拨款,医院医护人员工资 榛 中市级的 70%、县级的 8  5%、乡镇的 100%,统 ぢ 一由财政拨付;实行医院药 爿 品零差价和限额差

 价制度, 栓 做到乡镇医院一律实行零差  价、县级医院加价不超过 1 力 0%、市级医院的加价不超 唰 过 15%;取消医院以经济 晔 收入为重点的考核体系,全 枇 面制定以加强工作责任、提 碗 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  、优化医德医风为内容的考 霭 评自律制度;推行国家、省 祧 、市、县、乡医院间对口援 蔺 助、远程会诊、诊断沟通及 粱 病历互认制度;细化各级各 焐 类医院的职能分工,切实让 胂 各类医院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阒 和义务;加强上级医疗管理 泓部门、药监督机构、医疗保 粜 障管理机构等对医院的检查 楱 、监管、审核、校正等;建 『 立规范的患者投诉、举报途 泌 径,健全医患纠纷调处机制 圮 。

 三是逐步实现公共卫生 ほ 均等化。加快对基层医院全  科医生的培养和配备。尽快 睑 启动全科医生的培养和转岗 枰 培养,至少给每个社区和乡 噘 镇医院配备 1 至 2 名合格的 怪 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 群 解决基层医院缺少骨干医生 垦 和医护人员短缺问题。全面  加强城乡居民健康基本公共 动 卫生服务。全力实施“健康 貔 教育、健康服务、健康饮食 蒹 、健康信息、健康文体、健  康环境”等行动计划;加大 蚌 公共卫生财政投入;逐步对  全市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 楹 健康档案;加强对传染病、 埠 流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 鲜 高儿童各类免疫接种率;加  强对城乡 60 岁以上老年人 凌 的免费健康体检,并不断提 ⒋ 高老年保健津贴。

 三、就 逃 业难已成为群众关注的重点 P 问题之一

 充分就业是城乡 喱 居民增加收入的根本问题, 庋 充分就业是群众企盼政府、 歃 社会解决的重点问题。目前 胰 ,xx 的就业率仍然很低, 椅 与大规模开发建设比差太大 锆 ,由于大多数大学生就业观 芨 念落后,热门谋职公务员。

 岂 由于劳动力素质和就业岗位 弈需求不相适应,体制机制障 ⒋ 碍突出,用人机制不活,造  成“就业难”和“招工难” 尤 并存。由于就业培训难以适 鹕 应社会需求,就业社会化服 椤 务还不到位,就业供求信息 谪 难以共享。由于创业环境不 棱 够宽松,经营成本高、市场 农 风险大,自主创业艰难,大 ′ 学生自主创业率不足 1%。

 择 目前,xx 实用管理人才和  专业技能人才短缺,如目前 引 农村职业兽医、职业护士、 各 农技员严重短缺,而许多本 始 科或三本医学毕业生却找不 燠 到工作。特别是特殊群体和 ┩ 低素质劳动力就业更困难, 洼 由于岗位有限,技能缺乏, 懋 低素质农民工、“4050 墒 ”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 厄 残疾人就业仍很困难。

 因 蹙 此建议:

 一是积极开展正  确的就业观念的宣传教育。

 倔 打破只有进入公有岗位才算 描 真正就业的观念,树立多元  化多途径就业的观念;打破 豌 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就业 航 观念,树立不断进取、在流 郝 动就业中选择合适职业的观 沾 念;打破好高骛远、不切实 袄际的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  、后择业、再建业的务实就  业观念;打破传统“等靠要 肴 ”的被动就业观念,树立自  强自立、

 创造条件顺应市场 蕈 需求自主创业的理念。

 二 趁 是广开用人渠道,不断扩大 汔 农村、工矿企业和城市社区  招录大学毕业生的比例。健 锯 全完善“市管、省考、县用 毂 ”的机制,大范围推广大学 北 生见习制度。建议上级实行 憔 严格的公务员管理体制,实  行末位淘汰制和不合格者清  退制度,打破“能上不能下 缶 ,能进不能出”的旧有范式 惴 。继续采取措施,扩大外来 茳 企业本地用工的比重。

 三 隼 是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 箦 。在各大工业园区试点建立 睃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创 滑 业大学生提供低成本的工作 呋 场所和企业孵化服务,促进 操 大学生成才创业。出台支持 軎 大学生创业的融资、税收、 缂 人才、创业指导、创业培训 砌 等优惠政策,推动更多大学 ⅳ 生加入创业行列。建议设立  全市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 绁 基金数额每年不低于 1 亿元 娅 。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每 诔 年重奖一批大学生创业成功 钫 者。加快培植和促进地方民  营企业的发展,为解决就业 亲 开辟广阔市场,为企业家成 ッ 长和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开拓  新途径。

 四是整合培训资  源,推行全民技能培训工程 静 。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统一 荩 研究制定培训规划和年度计 俘 划;集中培训经费、建立免 戡 费培训票证制度;建立全市 囹 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和实习基 ヲ 地,统一组织实训、实习活  动,重点开展自选项目培训 鞘 、定向专门培训、大学生创 渠 业培训、现代农业专项技能 崃 培

 训等。

 五是构建覆盖全 妲 市城乡、功能齐全的就业综 浼 合服务平台。建立规范有序  的就业失业登记平台,准确 沤 掌握和分析就业形势;建立 嫉 城乡劳动者岗位供求信息平 制 台,促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 有效对接;建立城乡人才创 り 业信息平台,促进大中专毕 芊业生高效就业;建立就业法 偻 规、政策与权益保障服务信 廾 息平台,促进劳动者合法权 瓜 益的有效保护;建立城乡职 孕 业技能培训服务信息平台, 郐 促进求职者定向培训和职业 愆 技能提高。

 四、社会保障 岜 管理漏洞比较大 随着城镇 跤 化发展,城乡劳动力流动转 队 移规模加大,统筹城乡社会 缉 保障和动态管理的任务艰巨 ǎ ,由于干部的责任意识不强 挈 ,群众对各种保障了解的还 导 不够清楚,加之社保工作人 懊员的短缺,使得社保的管理 辅 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特别 惠 是农村低保,存在不按实际 皙 困难,而按农业人口确定保 镭 障人数,轮流享受、平均分  配、拼户参保等问题,致使 ┅ 出现错保漏保,撒胡椒面的 戌 现象。个别基层干部不按制 饣 度和程序办事,致使低保出 → 现随意性,有的靠关系进行 遁 暗箱操作。由于种种原因, 造成了永久享受低保现象, 华 有的群众一旦享受了低保, 碱 即使经济好转也不愿退出, 茱 有的地方为了稳定将征地拆 港 迁户也纳入低保。

 目前, 兑 四大类保障项目和保障范围 璃 有重复交叉情况,存

 在重复 嫩 享受低保、优抚补助现象,  同时由于低保范围的扩大引 骚 致一些新的矛盾,保障水平 谫 上去容易下去难,管理难度  大。全市四大类十九小项的 鸨 保障项目还做不到完全的信 寝 息化和基础信息共享,仍然 庀 是部门各自为阵,亟需建设  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  体系,实现全市统筹和一体 嫜 化管理。

 因此建议:

 一 臻 是全方位打造全市社会保障 艋 体系。统筹各方面、各种类  保障方式,对各种人群进行 咸 有针对性的保障,做到该保 谘 的人人有保障、达到保障全 耱 覆盖。针对现实中社会保障 凫 管理分散、部门隶属、城乡 ┘ 分割的不合理、不经济局面 ヒ ,要逐步推进资源整合和综 匕 合管理改革,最终建立统一 癫 政策规定、统一管理机构、 庶 统一工作规范、统一信息服 僚 务平台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 。

 二是完善城乡低收入人 杨 群保障制度。要根据经济发 爝 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要创 凵 新评定方式、方法,科学审 莉 定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 吁 提高受保的覆盖面。要严格 鳔 杜绝由上到下分配指标的作 誓 法,根据实际从基层按政策 惶 核实困难人群,确定享受对 凫 象。要坚决杜绝平均分配, 险 一刀切的错误作法,制定新 泖 的更加严格明析的量化标准 氢 ,做到认定条件明确清晰, 畏保障对象分类准确。要建立 甍 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  对信息平台,完善保障对象  进、出的具体措施,严格制 威 度,实现

 动态管理下的应保 桊 尽保。要进一步加大检查监 骁 督力度,实现政策制度公开 ǜ ,保障标准公开,保障对象  公开,杜绝一切不正当的行 醴 为。进一步提高保障标准, 诺 力争能达到全...

篇二:公安机关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

11年第5期总86期IIIIII I—● ——● ■ l文/赵德永民生即人民的生计。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在常委( 扩大)会议上要求:“ 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到富民与强区并重,实现富民与强区统一。要切实抓好中央和自治区改善民生、增收富民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让改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各族人民。要精心设计和继续实施各类民生丁程,切实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如何深刻领会中央、自治区关注民生这一重大部署,不断推进改善民生工作,笔者结合自己在多伦县多年工作实践和内蒙党校近半年的学习和思考,对民生工作谈几点建议。一、民生的概念狭义上的民生,主要从社会层面着眼。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应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民生问题就是指与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包括食、衣、住、行等基本需要。第二,我国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其内涵是指各级政府有责任解决的与广大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直接相关的基本问题。其外延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一切领域。第三,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应尽的蕈要责任,各级政府应当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其组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目的。并通过公正合理的制度安排加以实现。二、当前民生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事关民生的困难和问题。就多伦县而言.近几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了高位增长.各项民生经费的投入也在大幅增加,有效推动了全县各项民生工程的长足发展,但在政治、经济、收入、分配、就业、劳动保障及社会文化等方面部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结合多伦的实际.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农民收入偏低。当前。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牧业生产、国家政策性补贴和打工收入.总的来说是有所增长但增长缓慢,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举措,使得近年来农民收入增幅较大,但这只是阶段性的增长。政策只能减轻农民负担,帮助农民增收有限,农业产业的弱势性制约了农业增收的空间,农民增收很大程度上依赖打工收入。( 二) 部分城镇居民处境困难。城镇困难居民主要是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少数失地农民以及其他特团群体。( 三) 就业再就业压力大。当前。伞县就业面临着来自城乡的双蕈压力,劳动力总量与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彼此困扰,新生劳动力与失业人员的相互交织.导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四) 社会矛盾仍然复杂。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较好地化解了一些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目前.仍然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最为突出的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一些土地纠纷、机构改革和移民搬迁安置引发的矛盾。这些社会矛盾.个案问题具有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具有联动性.情况及表现形式相对复杂。三、关注和改善民生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展的同时,高度关注民生.切实改善民生,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时建立硬性民生投入增长机制。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 完善社会保障,提供摹本生活支持。要发挥社会保障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促进不同社会阶层利益格局合理化上:的作用。按照社会保障水平和保障方式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从多伦的实际出发,不断扩大保障的覆盖面.合理确定保障水平.逐步解决社会保障不足的问题。( 三) 推动就业再就业,提供服务支持。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逐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形成更多的就业增关于民生问题的

 2011年纂5期总86期文/王跟翔加大投入 强化服务推动民政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十一五” 期间,临河区民政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政府提出的“ 再创临河新强势” 的中心工作大局,努力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认真履行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的基本职责,不断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扎实而富有成效地推进了全区民政事业的改革与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临河区民政工作在全国、全区榜上有名。2006年,临河区被国家民政部评为“ 全国民政丁作先进县区” 。2009年.临河区被国家民政部评为“ 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示范县区” 。临河区民政局被国家民政部评为“ 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 ,被自治区人事厅、民政厅评为“ 全区民政系统先进集体” ,局长王跟翔同志被评为长点。继续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政府就业指导和服务。做好“ 4050”人员就业帮扶【作,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使有就、Ip愿迥的“ 4050”人员基本实现再就业。积极鼓励多种形式就业。加强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发挥培训促进就业的作用。加强监测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建直令县统一的劳动就业信息网络.改变日前劳动力市场分割、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为各类用人单位、求职者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四) 抓好扶贫开发.提供脱贫致富支持。扶贫开发_1:作尽快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树立打“ 持久战”的思想.科学合理确定每年的扶贫目标任务.确定蘑点扶贫对象范围、具体措施办法.加快扶贫解斟进程;多伦近几年已把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来抓。继续实施好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村道扶贫、沼气扶贫“ 五大扶贫工程” .特别是在产业扶贫.1-.要立足各村、各唧“ 全区民政系统先进个人” 。2006年,临河区民政局被自治区民政厅评为“ 关心支持敬老院建设先进集体” 。临河区民政局每年被评为“ 伞市民政T作先进单位” ,每年被区委、政府评为工作实绩突出单位。一、加大投入。落实项目。民政服务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切实加大了民政服务设施建设力度。2007年。投资600多万元完成r康泰老年福利院二期扩建I:程,新建老年公寓楼4000平方米.新增床位120多张。2009到2010年,投资400多万元实施了干召庙敬老院扩建工程,新增床位i 00多张.成为全市最大的乡镇敬老院。2010年。努力争取上级项目资助,预计总投资1200万元.新建一所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400张床位的中心敬老院.切实解决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户实际和当地的资源优势.帮助贫困户培训骨干增收项目。不断提高贫}l {人口的收入水平.同时要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管.把每一分钱都用在需要扶贫的地方.用在最贫困的人口。( 五) 加快优先发展教育.提供人力资源强县支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莺要基础。我们应伞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的原则.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在全社会营造尊霞知识、尊重教育的氛围.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县打下坚实的制度摹础和社会氛嗣。( 六) 深化平安创建,提供环境支持。和谐稳定是投资创业的环境、经济发展的条件、群众安居乐业的保证。关注民生。就要积极作为.确保群众在安定祥和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七) 增强文化软实力.提供精神支持。

篇三:公安机关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

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总书记关于民生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指导中国推进民生建设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新时代为什么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涉及民生价值论问题。具体来讲,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新时代民生发展的终极目标,即“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一切人”的全面发展。二是成就美好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全体人民成就美好生活提供了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将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也是美好生活的本质得以进一步彰显的新时代。三是实现共同富裕。新时代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最终衡量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准。

 新时代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涉及民生方法论问题,具体有:一是遵循“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指导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做好民生工作,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确定民生工作目标,将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二是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本原则,坚持共建共享发展,让全体人民在推动发展中分享发展成果。这应当成为新时代解决民生问题并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民生诉求的基本准则。三是紧扣“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基本方针。坚守底线,就是要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保障并逐步提高低收入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突出重点,就是要分清轻重缓急,把力气更多地用在解决民生领域最急迫的问题和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上;完善制度,就是要建立健全保障民生的各种法律、制度、体系、规则,形成系统全面的制度保障;引导预期,就是要促进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预期,使改善民生既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系列重要论述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又用于指导中国的民生发展实践。其科学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不断实践中已经和正在得到验证,特别是在扶贫、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实

 践效果,促进中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 李志明〕

篇四:公安机关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

特稿 创新民生警务 履行为民职责 ——县级公安机关打造民生警务的实践与思考 王根云 孟建柱同志指出, 人民群众满意, 不仅是公安工作的根本目标, 也是衡量和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

 近年来, 仪征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民生警务理念, 强化服务意识, 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 密切警民关系, 力戒形式主义, 防空转、 除内耗,出实招、 办实事、 求实效, 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逐年上升。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 浅谈几点体会。

 一、 对民生警务的理解和认知 近年来, 各级政府关注民生, 把解决民生问题上升到打造亲民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加以认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安机关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 如何更好地服务民生、 保障民生, 是职责所在、 使命所系。

 ( 一)民生警务的概念形成。“民生”一词较早出现在《左传· 宣公十二年》 ,所谓“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 , 意为人民只有勤于劳作, 生计才不会匮乏。

 后来,“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 “民为水, 亦能载舟、 亦能覆舟” 、 “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 本乱则国危” 等古训, 昭示了只有解决民生问题才是巩固当权者统治的灵丹妙药。

 近代, 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提炼为“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因此, 改善民生是新时期公安机关的重大职责, 民生警务正是在人民群众的迫切期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新型警务模式。

 ( 二)民生警务的内 涵要义。《辞海》中对“民生” 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 。广义上讲, 凡是同民生有关的, 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 狭义上讲, 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 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 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状况。

 “警务” 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和行政管理工作, 包括执法依据、 执法程序、 警务工作等。“民生警务”可以归纳为在全面把握公安工作的职能和定位、 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保民安、 聚民力、 暖民

 心、 听民意、 解民忧” 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警务模式。

 ( 三)

 民生警务的理论渊源。

 从世界发展潮流看,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已成为全球化的趋势, 以民意为导向的民生警务深受影响。

 在这一发展大趋势下, 西方警察组织也提出了“满意决定警务论” , 把公众对警察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警务工作的重要评价标准。打造民生警务, 保障这一新生的警务改革模式健康、有序、长效发展, 既是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需要, 也是回应民生诉求, 打造民本公安的重要举措, 更是公安机关积极应对挑战、 加快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 打造民生警务现实意义 ( 一)打造民生警务是深化服务型警务建设的需要。

 牢固树立符合人民愿望的科学理念, 强化 “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使公安工作真正做到便民、 利民、 惠民。针对传统公安运作, 耗时长、 效率低的被动工作局面。

 究其原因, 主观方面表现为机械执法, 没有考虑如何更加方便群众,一味地被动响应; 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政策、 地方政府政策的“高门槛” 。

 不从体制机制层面考虑设计很难打破瓶颈,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就没有实践的基础。

 因此,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 以群众的口碑为指引, 在工作中大胆决策, 不唯书、 不唯上、 只唯实, 才能拥有立得住、 叫得响、 过得硬的公安服务品牌。

 ( 二)打造民生警务是推动各项公安工作发展的需要。

 警务与民生是密切相关、 不可分割的, 只有紧紧围绕民生问题开展公安工作, 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各项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同时,单靠公安民警单打独斗, 没有从民生中得到更多的智慧、 力量和情感支持, 是不可能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要通过民生警务的扎实开展, 凝心聚力, 形成公安工作强大的群众基础效应。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安全不安全、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公安工作得失成败的尺子、 标准, 倾听群众呼声,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新要求。

 相信群众, 深入群众, 积极推进群众工作创新工程, 主动征求群众意见, 自觉接受群众评议与监督, 帮助群众做实事、 解难事。

 ( 三)打造民生警务是密切和发展警民关系的需要。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 是党的群众路线, 也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作风。

 但由于在执法活动中客观存在重打击、 轻保护、 重管理、 轻服务等问题, 警民关系出现了不应有的裂痕。如何巩固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推动公安工作发展进步, 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只有树立以人为本、 执法为民的

 思想, 高度重视和努力解决民生问题, 千方百计为民服务, 有效防止各种侵民、 扰民、 伤民行为, 才能建立和谐警民关系,从根本上实现公安工作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 才能不断夯实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

 三、 打造民生警务工作实践 ( 一)多 渠道听民声, 多 措施解民难,牢固掌控工作主动权。坚持以人民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 人民群众需要为第一选择、 人民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 广范围、多渠道收集民意, 科学研判, 因情施策,增进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严格执行 110 接处警短信回访制度, 组织群众创新工程季度“裸测” , 把群众评判贯穿警务工作全过程; 同时, 利用警务 QQ 群、公安微博、警民网上恳谈室等网络载体进行广泛征询, 实现网上网下同步交流。

 坚持每周例会、 每月研判制度, 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 汇总、 分析和研判,为掌握工作主动权提供科学支撑, 树立公安机关执法为民、 服务发展的良好形象。2013 年 1-5 月, 共走访群众 1794 户 13353人次, 收集意见建议 563 条, 改进工作举措 20 项, 发放宣传材料 4 万余份, 警民联系卡 11700 余张。

 ( 二)

 立项攻坚, 强势推进, 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和效能。

 在抓好“硬件” 建设的同时, 把更多的精力、注意力投入到 “软件” 建设上, 倾力打造“三大品牌” , 形成“龙头” 带动效应, 实现平安建设从量到质转变。

 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 坚持以民意为导向, 做到“老百姓最痛恨什么犯罪就严厉打击什么犯罪、 老百姓反映什么治安问题最突出就集中整治什么问题” , 适时组织“打两车保民安”等专项行动, 提高多发性侵财案件破案率, 最大限度地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1-5 月, 共破获各类侵财刑事案件 399 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 157 名, 先后组织发赃大会 3 次, 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 把群众工作创新工程建设作为培训重点, 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强化群众观念、 增进群众感情, 掌握群众工作方法技巧。

 扎实抓好窗口单位“评好评差” 活动, 深化“警民恳谈” 活动, 深入群众听民意, 创优作风提效能。

 落实《领导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准则》 , 探索精细化队伍管理模式, 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岗位责任意识。

 有效净化社会环境, 根据群众反映和社会治安分析研判, 滚动排查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复杂地区, 对案件高发的小区,主动争取党委、 政府将防范队伍、 围墙、视频监控等防范措施纳入 “八老” 小区整治规划、 配套建设, 做到整治一地, 平安一方。

 加大对“黄赌毒” 治理力度, 深入开展“扫黄打非” 和整治利用互联网、 手机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工作。

 深化“打四黑除四害” 专项行动, 建立行政力量联动执法机制, 严厉查处影响群众食品、 药品安

 全行为。

 加强对棋牌室、 噪音、 犬类扰民等问题的整治, 探索建立综合整治、 动态查处、 常态管理机制, 为群众创造安定有序的生活环境。

 1-5 月, 共查处娼赌毒人员 613 人。

 ( 三)

 制度为先, 奖惩并施, 狠抓工作执行力。

 从组织领导、 监督落实、 奖惩激励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 狠抓工作执行力。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一把手” 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设立专门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协调联络工作。

 同时,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 加强领导干部管理。强化检查监督,实行局领导包派出所机制, 每人至少确定1 个派出所联系点, 定期走访、 指导派出所工作, 对工作中难点问题进行协调解决, 对发现的问题抓好整改。

 试行机关民警进社区、 机关部门包高等级警务室机制, 指导警务室等级创建、 评比工作, 最大限度地让警力沉入社区。

 纪委、 督察部门就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抽查, 并及时发布通报, 严格实行督察记分制度。

 严格奖惩机制, 构建以广泛吸纳民意为目标的开放式警民沟通平台, 深化“大走访” 等警民联系活动, 不断加强局长信箱、 平安民声服务台、 互联网仪征公安网站群、 微博群的管理, 拓宽与群众联系渠道。

 4 月 10日, 我局委托电信公司 10000 号对全市82 个社区民警进行群众工作创新工程“裸测” , 把群众评判贯穿警务工作全过程。

 四、 打造民生警务的几点建议 一要致力落实为人民群众服务, 体现民生警务之情。

 构建以广泛吸纳民意为目标的开放式警民沟通平台, 深化大走访等警民联系活动, 把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任务。构建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的民意处置机制, 对收集的社情民意即时交办、 整理、 分解和交办。

 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 方法上创新群众工作, 真正了解民之所思, 解决好民之所需, 赢得民之所信。

 落实上门服务、 面对面服务等工作, 对案件报案人、 受害人等弱势群体,主动恳谈交流, 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接待群众时要态度端正、 语言亲切, 面对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 想办法予以解决,及时进行答复。构建以公众评价为主体的考核评价机制, 确立民意为重的考评导向, 加大见警率、 熟悉率、 满意率等群众评议结果的考核权重, 做到警务跟着民意走、 民警围着群众转。

 不断创新为民服务的方法, 建立便民、 利民、 惠民长效机制,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

 严格执行 110接处警短信回访、 执法告知制度, 组织群众工作创新工程季度“裸测” , 把群众评判贯穿警务工作全过程。

 二要大力打击整治突出犯罪, 展现民生警务之力。

 树立“微警务” 理念, 适时

 组织“破小案、 追损失、 保民生” 专项行动, 对群众反响最强烈、 意见最集中的犯罪进行集中打击整治, 特别是注重对黑恶势力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的打击工作。从组织领导、力量整合和工作机制等方面强化保障措施, 整体运作, 联动协调, 切实提升打防管控能力。

 对重点地区、 重点人员开展专项斗争, 强化管控, 确保成效显著, 管理长效。

 加大对“黄赌毒” 治理力度, 深入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和整治利用互联网、 手机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工作。

 对专职巡防队、 “红袖标” 等巡防力量开展培训教育, 指导开展重点部位、 地段的巡逻防范。

 加强信息研判, 准确及时打击犯罪。

 加强赃物的追缴, 减少群众的损失,将打击破案工作实实在在的体现在为民谋利上。

 加强对棋牌室、 噪音、 犬类扰民等问题的整治, 严厉查处影响群众食品、药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探索建立综合整治、 动态查处、 常态管理机制, 为群众创造安定有序的生活环境。

 三要全力打造安全防范网络, 落实民生警务之举。

 构建人防、 物防和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健全扁平化指挥体系, 完善突发性事件处置预案, 依托勤务指挥室, 强化协调联动, 对掌握的资源进行汇聚共享, 互联互动。

 加大对“车卫士” 、 “摄录一体机” 等技防产品的宣传力度, 对易发案地区安装视频监控, 推进技防一条街建设, 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的科技含量。

 加强对学校、 幼儿园、 医院、银行等重点单位、 部位的安全检查, 推进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加大对精神病患者, 治安危险分子等高危人群排查和管控力度, 严厉打击相关违法犯罪活动。

 四要齐力推行矛盾复合式调解, 做好民生警务之事。认真汲取近年来维稳工作的经验教训, 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 常态与非常态结合, 转变维稳工作理念, 增强维稳工作的主动性、 前瞻性, 推动维稳工作社会化、 专业化、 实战化体系建设。

 围绕重大活动、 重大事件、 敏感节点和意识形态等重点领域, 广泛收集、 及时掌握情报信息, 加强综合研判、 专题研判, 主动为警务部署和党委政府决策服务。明确各类矛盾和矛盾形成发展各个环节的化解责任主体、 化解渠道和化解措施, 推动涉事地区、 部门、 单位及时主动排查化解社会矛盾。

 坚持从大处着眼、 小事做起, 着力调解小纠纷、消除小隐患、平息小信访、解决小难题, 坚决防止小事拖大、 大事拖炸。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重点信访案件专项治理活动, 畅通信访渠道、 化解信访问题。

 发挥维稳办职能优势, 积极参与、大力推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 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的规律特点,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在矛盾调解中占据主动、 引领先机, 对矛盾的调处工作对症下药、 运筹帷幄。

 树立舆情就是警情的

 理念, 不断加强和改进媒体应对、 舆论引导工作, 健全新闻发言人、 网络发言人制度, 用好公安微博、 民警微博、 微信等传播载体, 及时发布重大事件处置进展、 重大案件侦破等信息, 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理解。

 五要努力加强民警队伍建设, 履行民生警务...

篇五:公安机关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

期间对于公安机关社会治安

 工作的影响 及对策建议思考

  社会的稳定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没有社会的稳定也就没有和谐社会,在实际的社会治安工作中,公安机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安机关的社会治安工作任务一直来比较繁重的,而处于疫情期间无异更加大了社会治安工作的难度,由此疫情期间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有效对策就变得十分重要了,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将对其进行详尽的阐述,除此之外也会在文章中提出一定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或者对策。

 一、疫情期间对于公安机关社会治安工作的影响 其实,任何事物、事件对于某项社会工作的影响是具有比较强的双面性的,其中既包含一定的积极影响也包含一定

 的消极影响,疫情期间对于公安机关社会治安工作的影响也属于这一类型,因此将对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区分叙述。

 (一)疫情期间对于公安机关社会治安工作的积极影响

 首先,在疫情期间,我国国内公安机关社会治安工作具有明显的好转现象,因为在疫情期间为了防止出现交叉传染的现象,在公安机关的工作和其他部门的协同工作之下,国内人民群众的流动性大大降低,这使得国内社会整体的治安状况得到了好转。例如我国的四川省乐山市峨边的城市当中,在近年的一月份到二月份,刑事案件进行正式立案的只有 9起,而 XX 年同时期的刑事案件立案数量一共具有 28 起,这一数据下降了百分之六十八左右,另外受理的治安案件只有四十起,XX 年同时期受理治安案件具有 X 起,这一数据下降了百分之六十九。从相关的数据上就不难看出,在疫情期间,公安机关的社会治安工作得到了一定的且比较显著的好转,这是疫情期间对于公安机关社会治安工作的积极影响之一。

 其次,在疫情期间公安机关的人口管理工作的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夯实,在进行疫情防控的期间,国内各市各县以“一标三实”的基础信息作为工具,对区域内的实际居住人口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工作,这一工作使得国内公安机关掌握了大量的、真实有效的人口信息数据,对于后期公安机关的

 社会治安工作将会起到促进作用,因此说疫情期间对于公安机关的社会治安工作只具有积极影响的。

 另外,在疫情期间,公安机关的社会治安工作对于大数据的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从县局层面的实际工作上来看,相关卡口、国省道以及铁路等等大数据运用了相关的技术手段进行了二次的分析,进而能够实现人员精准定位等等工作,此时公安机关的数据库也可以进行更新,除此之外还能够进行公安机关的模型检验,以此来提升公安机关的办案能力。

 (二)疫情期间对于公安机关社会治安工作的消极影响

 首先,在疫情期间,疫情的高传染性和严重性使得公安机关的传统侦查工作难以顺利的进行开展,而且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本身就会接触到大量的人民群众,而在疫情期间,这些风险都被无限的放大,实际工作也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国内的社会稳定性也会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

 其次,疫情期间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会使得一线警务人员的工作风险明显增加,因为在疫情期间,很多社会治安工作都需要一线的警务工作人员去进一步的落实和贯彻,而在这一过程中就会接触到大量的人民群众,但是防疫资源其实是比较有限的,会使得疫情感染几率进一步增大。

 最后,公安机关在疫情期间的行政服务也是不到位的,例如在办理出入境的工作当中,疫情期间就只能实现线上简单业务的办理,一些比较复杂且必要的业务办理是没有进行线上办理的,这对于社会治安工作的消极影响也是比较严重的。

 二、疫情期间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对策 (一)强化动态巡防针对重点位置进行防控

 众所周知,这次疫情的传染性比较强,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因此就需要强化动态巡防工作,使得国内诸多不同的重要部位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社会治安工作。另外,在疫情期间,在一些重点位置当中的不法分子很有可能借助这次机会影响社会整体的治安情况,所以,在疫情期间需要加强党政机关、金融网点、在营商超、封闭小区等重点场所部位的巡防密度,另外在疫情期间医院这一场所的人流量会加大,因此在实际的动态巡防工作当中,公安机关还需要加强对医院、发热门诊等进行二十四小时的驻点的巡逻机制,使其处于一种动态的巡防状态当中,并且使得巡防密度具有一定的提升,出现扰乱医疗正常秩序行为的情况之下,公安机关需要进行快速且有效的处理,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平稳,而且加强医疗机构的动态巡防工作之后,也有助于更快、更平稳的度过疫情期间,这也是符合

 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力量薄弱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讲话要求的。

 (二)强化对大型活动的治安管理

 其实,在疫情期间负面影响最大的是疫情本身,因此为了减少疫情的傳染情况,需要按照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相应要求,春节之前应该停滞一切大型活动的审批,进行中的大型活动也应该叫停。公安机关在疫情期间的社会治安工作还需要坚持超前谋划,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分别制定禁止公众聚集性活动的工作方案、预案,市区全部居民小区和环市乡镇、村庄实行定点管控。最后还需要持续加强社会面巡控,有效防止了聚集性疫情传播的发生。例如,在强化大型活动的治安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让不同的工作部门、单位进行协同治理,这样国内公安机关工作的协同性和联系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三)强化行业进行自我管理

 公安机关在疫情期间的社会治安工作当中,排查工作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这一工作内容能够有效的防止疫情进一步的扩散,因此公安机关需要重视这一项工作内容。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各类娱乐场所需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排查工作,排查工作结束之后需要接受工作人员的引导进而

 暂停营业,对于其他行业的排查工作强化方面,有关部门需要督促严格落实人员登记、体温检测、场所消杀等措施,整个过程需要按照合理的科学理论来进行,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矛盾的激化,对于整体的社会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公安机关可以联合当地的交通部门发布《规范市区出租汽车营运行为打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的通告》,这对于疫情期间的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具有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要将医疗救治工作放在第一位,这一点在各个行业当中同样适用。

 (四)强化排查工作以化解矛盾

 对疫情期间的相关民生新闻已经调查和了解之后就能够发现,疫情期间的民生矛盾现象是层出不穷的,这些矛盾现象的存在使得公安机关的维护社会治安工作具有比较大的缺失。面对着这种情况,公安机关需要强化排查的工作并且以此来化解实际存在的民生矛盾,例如可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工作,针对道路检查检测、封闭隔离小区等引发的各类矛盾要做到及时的处理和分析,严防各种矛盾的叠加,也避免其形成严重的连锁负面效应,譬如对出现的黑网约车现象要及时的进行处理,防止社会中不和谐的现象发生。从抓早、抓小、抓快入手,充分发挥每一位城管队员和环卫工人信息收集作用,及时掌握可靠信息,拓宽和畅通干群沟

 通信息交流、来信来访通道,切实做好苗头预防、个案预防、决策预防,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防止矛盾出现了。

 (五)强化专项打击严惩违法犯罪现象的出现

 此次疫情在引起全国重视的同时也使得一些不法分子看中了这一时期,一些不法分子很有可能趁此时机影响我国社会整体的社会治安工作。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国内的公安机关在疫情期间需要进行违反犯罪现象的打击力度,使得相关的违法犯罪案件的打击能够起到警示的作用。结合工作实际,紧盯工作目标,紧扣工作重点,坚持“抓打击、治乱点、净环境、控发案、保民安”的主攻方向,深入分析研究疫情期间发案规律,找准重点,全力攻坚,力争快破案、破大案,同时深挖积案,关注小案,重点打击各类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案件,对于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坚决报捕起诉;不够追究刑事责任,够治安行政处罚的,也要处罚到位,严防因受利益驱动而出现降格处理、保而不审、大抓大放等现象。最大程度的维护疫情期间的社会治安的工作水平,这对于我国社会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都是非常的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在疫情期间进行强调,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方面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就是目前为止针对疫情期间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对策的相关研究和分析了,总体角度上来说,疫情期间对于国内社会治安工作的影响是双面的,作为公安机关来说需要利用其中的正面影响,并且消除其存在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的维护我国的社会治安工作以保持社会整体的稳定性。

篇六:公安机关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

和改善民生酌法治思考——淮北市司法保障民生的实践张文宝( 中共淮北市委党校, 安徽淮北2 350 0 0 )【摘要】

 党的十七大以来, 民生问题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法治是必然选择。

 从近年淮北市司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及成果来看, 探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治实现路径选择, 对丰富民生法治建设理论和推动司法保障民生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

 民生; 法治; 司法; 保障【中图分类号】

 D F O 一0 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 1—510 1( 20 13)0 1—0 0 18 —0 4民生需要借力法治, 法治也需要皈依民生, 两者之间具有必然性。

 保障民生必然呼唤法治. 因为法治的真谛乃是尊重和保障人权。

 “法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有效、 最根本手段. 离开法治谈论保障和改善民生, 犹如海客谈瀛。

 ” …本文基于淮北市司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 探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治实现路径选择, 以期丰富民生法治建设理论和推动司法保障民生的实践。一、 法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提出( 一)法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民生通常是指人民的生计和生活, 它是和人民的生产、 生活、 生命等切身利益密切相连的问题. 民生问题关系人心向背、 社会治乱和政权兴衰。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社会矛盾高发、 多发、 频发。

 集中表现为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教育、 就业、住房、 物价、 分配、 社保、 安全和“三农” 等问题。

 以涌向法院的诉讼案件为例:

 最高人民法院的报告显示,19 8 5年全国法院审理的各类案件总数为8 5- 3万件.19 9 6 年全国法院受理的各类案件总数为4 6 9 万件.而20 10 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数量已达117 0 . 0 26 3万件。

 这些问题的大量存在. 必须积极主动地正视和化解, 而解决这些问题不论用什么方式,都必须遵循法治的原则。

 法治以其实践品质来关注社会, 关注社会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和谐因素,是社会控制和社会调节的终极规范。

 法治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

 在破解民生难题方面. 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无论是经济刺激、 还是行政调控, 如果缺乏法治的监督与制约, 则很难实现解决民生问题的初衷,甚至有可能成为腐败的温床。

 “法治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

 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国家与国家的和平相处, 都需要法治加以规范和维护。

 ” f 2】

 其中司法活动更是如此,因为司法是制度化地解决社会纠纷的最后一道屏障。( 二)法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价值追求价值主要体现了作为价值客体的物对主体人的需要的满足, “法的价值是以法与人的关系作为基础的, 法对于人所具有的意义, 是法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 也是人关于法的绝对超越指向。

 ” 【3]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新世纪新阶段, 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揭开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

 在总结我国法治实践经验、 借鉴世界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 人民利益至上、 宪法法律至上。

 以科学发【收稿日期】

 2012—11—30【基金项目】

 安徽省委党校20 11年度重点调研课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治思考》 的研究成果( 立项号:

 20 110 22)。【作者简介】

 张文宝( 19 7 4 一), 男, 安徽濉溪人, 淮北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副主任, 副教授, 硕士; 淮北市相山区检察院人民监督员; 淮北师范大学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安徽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学、 行政法学。j臻,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 13・1万方数据

 法理学张文宝: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治思考腮观为指导, 彤成了人本法律观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和谐法治观、 依法执政观、 法治理念观、 民生法治观。为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价值转换和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

 法治价值的转换和创新的实质就是追求维护人民利益、 执法为民、 人民利益至上。

 因为社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 法治只有关注人民利益. 走人人民之中, 解决民生之困, 才会获得生命力. 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的需要, 才能真正得到民众的认同与信守, 法治的价值才会彰显, 法律的地位才会提升.法律的权威才会真正树立。( 三)法治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司法领域的回应党的十七大以来民生问题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

 20 0 7 年12月 , 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同全围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 大检察官座谈时强调:

 “要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执法为民, 坚持司法公正, 把维护好人民权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

 ” 14 1胡锦涛的讲话对司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要求, 成为司法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为此, 20 0 8 年3月 ,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提出当前法院司法为民的三个着力点, 即:

 一是着力加强各项审判工作, 依法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纠纷, 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二是着力加强民事执行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级法院将大力探索解决执行难的有效途径, 力争有新的突破; 三是着力加强信访接待工作,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重信重访. 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随后,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规范性司法文件, 例如:

 《关于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作用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通知》 、 《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便民工作的若干意见》 、 《关于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涉农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 《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执行工作的若干意见》 、 《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 、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立案信访窗口” 建设的若干意见( 试行)》 、 《关于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若干意见》 、 《关于大力推广巡回审判方便人民群众诉讼的意见》 、 《关于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的若干意见》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 等。

 这些文件的出台和落实, 有力地说明了法治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司法领域的确立; 有力地推动了地方司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二、 淮北市司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及成果20 0 8 年以来, 淮北市法院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促进科学发展、 加快城市转型” 目标, 按照最高院和省院的要求, 提升能力、 创新举措, 不断探索司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转变思想观念、 提升业务能力. 强化司法保障民生的队伍建设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长期以来, 由于受计划经济和西方法治思想的影响, 法院和检察院的一些司法人员对工作职能定位存在重刑轻民、 重打击、 轻保护、 重管理、轻服务等旧的观点, 或者认为法院作为纯粹的司法机关, 只对法律负责、 事实负责, 其他是不用关心的。同时也存在少数司法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不能适应新形势下, 司法保障民生的需要。

 针对这些问题。

 淮北市法院采取多项举措, 促进一些司法人员转变思想认识, 确立司法保障民生的观念, 同时不断提升司法保障民生的业务能力。

 一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淮北市法院采取组织司法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 进行学习讨论、 撰写心得体会, 邀请党校专家来院授课, 选派人员外出学习等方式, 切实增强办案人员的司法为民意识。

 二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近些年来, 淮北市法院开展了“为大局服务, 为人民司法” 、 “争做马锡五式法官” 、 “人民法官为人民” 和司法公信建设年等活动。

 三是强化司法人员业务建设。

 淮北市法院鼓励法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 举办刑事、 民事、 信访等专题培训班。

 组织审判、 调解、 信访经验交流会和年轻法官座谈会。

 建立资深法官带教制度、 外出培训的法官回院授课制度。大力开展岗位练兵等活动。

 涌现出宋建国等7 名全国、 全省办案标兵和优秀法官。( 二)推进基层建设、 加强监督指导, 夯实司法保障民生的基础大量的涉及民生领域的纠纷发生在基层. 因此加强基层法院的建设, 是夯实司法保障民生的基础。一是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相山区、 杜集区法院新的审判大楼全部建成. 明年投入使用, 烈山法院完成选址, 明年开工。

 20 10 年争取人民法庭专项建设经费4 8 0 万元, 全市14 个人民法庭中. 已经建成5个现代化、 规范化的中心法庭, 另有4 个在建。

 全市法院案件管理系统和办公网络全部实现互联互通。

 二是加强对基层工作的监督指导。

 淮北市中级法院通过个案剖析、 专题研讨、 业务培训、 卷宗检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基层法院审判业务的指导。

 建立改判发回重审案件判后通报、 班子成员定期到基层调研、 对区县法院巡视等制度。

 指导基层法院成立速裁中心, 对诉讼标的额较小、 法律关系明确的案件快立快审快结。

 三是抓好基层司法人员建设。

 淮北市中级法院指导基层法院把审判骨干充实到法庭工作, 选派优秀法官到基层挂职锻炼. 缓解基层人才短缺问题。

 通过努力, 基层法院司法保障民生的基础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 13・1万方数据

 麓黪显著增强, 烈山法院被评为全国模范法院, 相山区法张文宝: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治思考院被授予“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 濉溪县法院被评为“全省优秀法院” 。( 三)回应人民新期待, 围绕关键环节, 深化司法保障民生的举措淮北市经济转型升级、 城市发展建设加快, 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 需要司法机关把握人民群众新期待, 紧紧围绕司法工作中涉及民生问题的关键环节,不断深化司法保障民生的举措。

 一是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淮北市法院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严厉打击影响社会稳定的黑恶势力、 严重暴力和多发性侵财犯罪, 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淮北市中级法院三年来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59 5件, 审结59 3件。

 20 0 9 年淮北市中院刑庭成绩显著, 被省高院授予集体一等功。

 二是加大调解力度。

 全力化解社会矛盾。

 淮北市法院推动基层法院建立党委统一领导、 司法所牵头协调、 人民法院参与、 职能部门归口指导、 人民调解组织具体调处的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三位一体” 调解工作新格局。

 通过召开调解经验交流会、 开展“争当调解能手” 活动, 强化调解意识, 促进调解水平提高。

 创新调解方法, 大力推进“全员、 全程、 重点调解” , 将调解作为提高案件质效的重要途径, 努力实现案结事了. 调解经验在全省法院予以推广。

 三是加强执行工作, 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淮北市法院推动建立执行联席会议制度、 把执行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 与公安部门建立执行联动机制、 规范金融机构协助执行等一系列工作举措, 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 人大监督、 政府支持、 政法委协调、 人民法院主办、 社会各界配合的执行工作新格局。

 探索执行联络员队伍建设. 建立执行权分权运行机制、 执行案件监督指导机制和执行案件公开制度, 着力加强执行规范化长效机制建设。

 20 10 年扎实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 全市法院对建国以来的历史遗留案件进行了集中清理, 共清理出执行积案4 20 0 件。

 通过努力, “清积” 工作顺利实现预期目标, “清积” 成绩一直排名全省前列. 受到省“清积” 工作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

 四是加强信访工作, 妥善处理各种纠纷。信访工作关系社会稳定, 更关系人民生活。

 淮北市法院着力于加强信访规范化建设, 编印发放《信访指南》 , 建立组织领导、 源头治理、 服判息诉、 整体联动和综合治理五项机制。

 落实领导包案、 原审负责和源头预防三大责任, 不断强化全员信访意识, 重视初信初访, 抓好重信重访, 形成了全员重视信访、 全员参与信访、 全员办理信访的良好格局。

 通过院长接待、 重点约访、 带案下访、 上门走访、 电话接访等多种方式. 定期排查信访隐患, 力争把信访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

 目前, 全市信访总量持续下降, 信访绩效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五是丰富利民便民助民举措。垡篷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 13・1淮北市法院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 , 大力推进“文明窗口” 建设. 落实简易案件速裁速决速执行机制。

 完善“一站式” 诉讼服务中心, 落实首问负责、 时限承诺规定。

 做好风险提示、 财产保全提醒, 诉讼引导、 法律释明和判后答疑等服务。

 将三区法院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统一到杜集区法院集中管辖, 在交警支队设立专门巡回法庭, 方便群众诉讼。

 高度重视继承抚养、 损害赔偿、 劳动争议、 教育医疗等民生案件办理. 积极开展预约办案、 上门办案和巡回办案。

 加大救助力度, 20 10 年为困难群众缓减免诉讼费20 . 57 万元. 发放救助款23万元。

 法院的利民便民助民举措. 践行了司法为民的宗旨, 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三、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治实现路径选择培根说:

 人民的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

 我们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了民众广泛的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会权利. 然而这些权利并没有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普通民众的民生呼救, 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是权力的等级化及其引发的权利实现的不平等。

 法治关注民...

篇七:公安机关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

公安机关创新社会治理的思考 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新挑战,转变理念,创新思路,完善机制,着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努力提升平安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一、正确处理三个关系,注重改革、更新理念一是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推进发展。工作中,既不能将“社会治理”扭曲为“治理社会”,也不能将社会治理的目标仅仅理解为维护稳定,一味依赖强力、压制和打击,而是要更多地依靠协商、对话与合作等柔性方式,加快构建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社会治理体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是正确处理秩序与活力的关系。把维系社会秩序和激发社会活力有机结合起来,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法律规范、道德约束、舆论引导等手段的作用,调节利益关系,规范社会行为,更加善于运用自治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加强社会管理,更多地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使社会管理关口前移,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三是正确处理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的关系。在发挥公安机关主导作用的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治安治理,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思路,不断创新组织发动群众的新办法,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为公安工作赢得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二、全力突破三个瓶颈,夯实基层、打牢基础。一是突破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建设瓶颈。深入推进社区警务“压舱石”工程,切实加强和改进派出所工作,进一步推动警力下沉、经费下倾,始终将派出所工作重心放在治安防范、重点人员管理、信息收集、矛盾化解、服务群众等工作上。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优化警力配置,规范勤务运作,严格考核奖惩,打造专职化社区民警队伍。把治理和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城乡“神经末梢”,把社区警务室建设成为社会治理的第一平台、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防线。二是突破基础业务建设瓶颈。继续深化公安经费保障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装备配备标准建设。在做精做强 DNA 实验室、技侦工作站、警务实战应用平台、网综平台的基础上,狠抓全警信息采集、应用、共享,强化信息化技能应用培训,提高打防管控整体效能。三是突破立体现代防控体系建设瓶颈。以街面巡特警、派出所专职巡防队等为骨干,以出租车司机、街面城管、送奶工、保洁人员等为主线,以社区保安、专兼

 职群防群治队员等社会力量为基础,建立三级巡逻防控机制,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面巡防网络。深入推进升级版“技防城”建设,采取财政投入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监控点位覆盖率,加强视频侦查和视频巡查队伍建设,建立视频巡查和街面巡逻联动的治安防控机制,实现对治安动态化、可视化管理。

 三、始终突出三个重点,创新方式、提升效能一是创新推行联动型综合治理机制。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化建设,强化流动人口、重点人口和特殊人员管理工作,加强公安机关与社会组织之间合作交流,推动公安机关部分服务性、非执法性社会治理职能社会化,形成有序管理与行业自治“双轨并行”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公调对接、社区矫正、禁毒等协作制度,完善“网格化管理”载体,健全综治协管员队伍,真正形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网络。依托 12345 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和 110 社会联动机制,整合政府部门资源,建立健全 24 小时全天候的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组织介入的互联共管机制,全面提升政府服务和治理社会的能力水平。二是创新推行依法治理机制。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本遵循。引导全警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坚持严格依法办事。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岗位责任制和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坚决杜绝办人情案、关系案,坚决克服执法

 的随意性。维护法律尊严,在执法中,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坚决杜绝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和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切实保护合法、打击违法、惩恶扬善,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完善公安信访事项接收、甄别、分流、办理、退出等机制,依法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法定程序,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三是创新推行服务管理机制。坚持主动靠前,实地走访了解企业单位的发展状况和实际需求,健全企业涉稳风险等级评估、预防经济犯罪协作配合等机制,依法打击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户籍、出入境、车管所和基层派出所等窗口单位服务举措,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擦亮窗口形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积极搭建网上服务平台,大力推行网上咨询、网上受理、网上审批,为群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建立健全走访交流、信息采集、协调处理、便捷服务等运行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加直接、更加高效的服务,推进社会管理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篇八:公安机关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

 1

 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以及解决办法

 民生问题, 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了较大的篇幅阐述这个问题, 奏响了幸福民生的时代最强音。

 报告指出: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 还是经济、 政治、文化、 社会、 生态“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 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 重视民生、 保障民生、 改善民生这条主线, 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

 然而, 民生问题要想解决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要从社会的多方面协调真正的把民生问题解决好。

  下面主要从政治、 制度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对民生问题进行一定的阐述。

  第一、 要从政治的高度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 为什么要关注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民生决定民心, 民生问题的解决, 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公正与和谐, 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能否从制度上保障民生, 是国家强盛、 富强、 文明、 公正、 和谐的重要标志, 是实现民族团结、 充满活力、 顽强拼搏、 不懈努力的强大动力。

 更为重要的是, 对于执政党而言, 在民生问题的立场、 观点、 方法和态度, 直接反映执政党的执政理念, 直接决定执政党政权的性质, 直接决定执政党的兴衰和生死存亡。

 所以, 民生问题是立国之本, 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特质和目的。

 古人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

 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 从领导全国人民谋求解放的革命党, 到领导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的执政党, 这个地位不是自封的, 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人民之所以选择党的领导, 是因为我们党无论是在成立之初, 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都能够以人民的利益为最大利益,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 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不断推进下, 在利益需求多样化, 利益矛盾复杂化的背景下, 能够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的成果与人民共享” 的发展目标, 以“群众利益无小事” 的执政理念, 以更加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从政治的高度重视民生, 要求我们必须在思想、 政策、 体制各个层面进行更加深刻的理性思考, 确立科学发展的检验标准与判定的尺度, 在选择科学的发展路径的同时, 正确选择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 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与民生的关系。要牢固树立“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 改善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绩” 的执政理念, 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民生状况, 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把改善民生看成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

 论文

 2

 第二、 要从体系、 制度和机制的层面保障和改善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增长较快, 但民生问题却越来越突出。

 这本身也对政府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压力, 成为政府改革的契机, 促使政府执政目标和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增加城乡 居民收入; 加快建立以覆盖城乡 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合作医疗制度,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完善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强化和扩大社会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公益功能和覆盖面, 最大限度的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 就是要从制度体系上维护和改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要把与人民群众幸福安康联系最密切, 也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教育、 就业、 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 医疗卫生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 强调要以扩大社会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覆盖面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策导向和政策落实、 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 体制改革和新制度建立等体系和制度建设, 形成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和基本权益的制度体系和制度保障。

 构建城乡 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和社会公益体系, 有效保障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解决民生问题的核心, 是要实现社会公正。

 制度不公是社会不公最深层的根源。

 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要构建覆盖城乡 居民的城乡 一体化的制度体系、 建立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

 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从社会制度建设的层面,根本废除城乡 二元治理和行政区域分化的社会治理结构, 这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根本所在和关键性突破。

  第三、 解决民生问题必须构建完善有效的社会管理机制 民生问题首先与一个国家的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 政策设计有关, 造成目前民生问题的凸显还与我们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制度短缺有关。

 过去 30年里,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这三者之间是一个失衡的状态: 经济发展最快, 社会发展相对缓慢, 政治发展明显滞后。

 这种发展结构本身的不合理或失衡, 最终都会以民生问题的形式显现出来。

 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 就要关注民生问题的制度建设并注意制度安排的合理性。

 首先, 必须把“民生至上” 作为全党的思想共识和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 真正把民生纳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制度框架和管理轨道。

 制度和机制本质上是价值观和政治理念的固化和载体化。

 必须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制定路线、方针、 政策, 设计规则、 制度, 创新体制和机制的基本出发点、 基本价值取向和

 论文

 3

 目标导向; 以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作为主导的社会评价标准, 使“民生至上” 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真正转化为具体的制度、 体制、 规则和机制。

 其次, 要真正解决民众的利益诉求和表达的问题, 尊重和保障公民的“话语权” 。

 马克思说过, 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 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

 任何社会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 要容许有不同意见的存在。

 所以,要敢于让老百姓说话,

 要创造宽松的民意表达环境, 给人们充分表达的权利。通过建立健全公民利益表达机制, 畅通公民利益表达渠道, 规范公民利益表达行为, 增强公民利益表达实效。

 通过建立群众意见反馈制度、 落实制度, 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特别重视解决好最困难、 最落后地区群众的利益, 并把这作为衡量干部的政治品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内容。

 再其次, 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 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 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民生问题的落实。

 让人民生活的更加踏实, 是党和政府的责任。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纳入党委和政府职责、 职能范围, 成为执政党考核、 提拔、 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同时要进一步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作为保障。

 如健全“从民所愿” 的决策机制; 完善公开、 公正、 公平、 透明的办事机制; 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的监督机制; 规范督导、监察和考核机制; 细化目标评价机制; 强化责任评价机制; 构建责任追究、 处罚机制等。

 最后, 要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要加大公共服务投入, 逐步解决社会不公问题, 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 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要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将财政支出转向公共安全、 公共卫生、 公共教育、 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 突出社会保障总支出占 GDP 的比重, 加大公共产品的供给, 并且努力做到经济性公共服务与社会性公共服务相协调。

 要坚持以强化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主导, 确保社会的底线公正; 同时要积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现共建共享, 对非公益性民生问题, 要采取政府、 企业、 社会团体、 个人等多元化投入、 运用市场运作方式、 达到互惠互利、 共建共享。

  十八大报告还具体论述了教育、 就业、 收入、 社保、 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 最密切的现实问题。

 这些令人鼓舞而又实实在在的举措, 彰显出执政党“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情为民所系” 的执政理念, 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的民生诉求。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 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盘点十八大报告, “公平” “共享” 成为高频词。

 这是我们党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升华, 也是党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的明确信号。

 相信在伟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下, 我国的民生问题会得到较快的解决, 社会会越来越和谐。

 论文

 4

 参考文献 [1] 《中共十七大报告全文》 .

 [2] 《中共十八大报告全文》 .

 [3] 陈晶晶. 关注民生问题 期待城乡 一体化建设更进一步. 人民网. 2012 年 11 月11 日.

 [4] 杨祖荣. 奏响幸福民生的时代强音—专家解读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民生问题的重要论述. 解放军报.

 [5] 黄展涛. 中国民生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J]. 党政干部论坛. 2007 年第7 期, 72—73.

 [6] 郑功成.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中国基本民生问题的政策协调与协同推进[J].关注. 2008 年 8 月.

篇九:公安机关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

公安局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汇报

 今年,xx 公安局按照公安部部署的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涉案财物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和清网行动以来,xx 公安局信访室紧密结合两项活动,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现将有关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当前开展的两项活动信访的主要做法 ( 一 )

 把信访工作作为老大工程抓。信访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老大难工作,但俗话说得好: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xx公安局领导高度重视,将信访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抓,形成大信访格局。

 一是强化信访责任毫不含糊。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分线领导配合抓工作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证将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辖区。

 二是做到领导接访持之以恒。xx 公安局局局领导坚持每月接待来访群众 3 次;特别是对重大疑难信访,保证当事人都能受到局领导接待,面对面地提出诉求,让上访人感受到公安机关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诚意。这样,不仅强化领导接访力度,而且大大提高了信访问题解决质量。

 三是突出包案包办问责到底。对上级交督办及上级挂牌督办重大疑难信访案件采取定领导、定个案的包案方法。坚持谁接待、谁负责;谁督办、谁协调的原则,责任到人,一包到底,问责倒查。

 ( 二 )

 把信访工作作为服务工程抓。一是调查研 究,服务领导决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的分析和破解。通过向上级业务部门报送和向局领导呈报等渠道,积极提出破解信访疑难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二是维护大局,

 服务重大节会。为确保重大节会期间社会稳定,xx 公安局法制室坚持一手抓市内稳控,一手抓驻会接访劝返。

 三是围绕中心,服务经济。xx 公安局始终坚持执法为民理念,努力服从服务于 xx 的经济建设,为 xx 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对重点工程建设、经济发展环境矛盾等信访问题和群体性突发事件,xx 公安局总是处在事发前沿阵地,妥善化解矛盾,积极排解疑难。

 ( 三 )

 把信访工作作为民生工程抓。针对信访案件,特别是重大疑难信访案情各异、诉求复杂、历史跨度大的难点,以宣传解心结,帮困化恩怨,打击申正义为基本原则,作为民生工程,因案施策,分类处理解决。

 一是用情为重。宣传解释和感情联系先行。对不了解法律、法规和政策或对公安机关工作存在误解的信访群众,xx 公安局落实专人,做到热情接待,登门回访,开诚布公,耐心解释,尽可能取得群众信任和理解,接受公安机关处理意见。

 二是用心为本。解难帮困,功到自然成,上访群众大多遭遇过伤害或不幸,是一个需要特殊关爱、安抚、帮助群体。xx 市公安机关坚持用百分之百的真心对待百分之一的诉求理念,对于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诉求不一推了之,而是跳出信访,换位思考,采取个案救助和补偿的方式,尽力从人文关怀上促其停访息诉。

 三是用法为则。对 xx 公安局存在过失、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伤害的,实事求是、有错必认、有错必纠、不遮不掩,做到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没有错也不责难上访群众;对一些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奉行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以上访谋利为业、胡搅蛮缠者,则在实际工作中强化证据意识,固定证据,适时进行依法打击,绝不为息事宁人弱化公安机关打击职

 能,不和稀泥、花钱买平安、妥协保稳定。

 ( 四 )

 把信访工作作为基础工程抓。一是做细矛盾排查化解。xx公安局做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订整体方案,明确工作重点,提出工作措施和要求。对全县矛盾纠纷进行了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排查,及时进行化解和稳控,对矛盾纠纷实行动态管理,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见到实效,有效地减少非正常访案件发生。

 二是做实初访接待处臵。全力接、处初信初访,把握减少重复上访案件关键。坚持依法接访。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依法接访、严格按照处理、复查、复核三级信访程序接待、受理、办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坚持文明处访。全市信访民警在处访过程中坚持挂牌上岗、热情接待、耐心解释、认真记录、及时转送交办,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使上访者感受到我们的热情和诚心。

 三是做严处访办访规范。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时效进行系统的操作、办理,因案施策,做到领导批件跟踪办、紧急信访立即办、简单信访迅速办、复杂信访细心办、一般信访及时办、重要信访抓紧办,切实加大初信初访的接、处、办工作力度,竭力减少重复上访案件的发生,营造了接处受理文明有序,依法办理规范有方工作氛围。

 二、开展两个专项活动发现的疑难信访问题 ( 一 )

 案件缺乏有效证据, , 查办时间跨度长, , 处理难度大。在公安疑难信访问题中,涉法案件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杀人、伤害、交通肇事等刑事案件,因犯罪嫌疑人尚未缉获归案或者受害者得不到经济赔偿而引发的信访问题最为突出。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安机关

 未能及时收集和固定有力证据,使案件一时难以查明事实,或者案件难以定性,或者是对案件犯罪嫌疑人呈请批准逮捕、移送起诉,检察机关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不批准逮捕或退查,导致案件难以处理,久拖不决,引发当事人长期上访。

 ( 二 )

 上访人文 化素质偏低,法制观念淡薄,心理偏执。在公安疑难信访问题中,上访人文化素质偏低,法制观念淡薄,缺乏主见,上访心理复杂,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挑唆下形成偏执心理,无理取闹,甚至制造极端行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 三 )

 上访人上访经历丰富,期望值过高,不遵守信访秩序。在公安疑难信访问题中,上访人大多数是在长期的上访活动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一套应对公安机关和信访民警的办法,并以公安机关未能及时破案(结案)或者对公安机关的处理意见不理解、不满意为由,提出过高甚至无理的要求,如得不到满足,而采取越级上访、缠访、闹访等非正常上访形式,扰乱信访秩序。

 三、化解公安疑难信访问题的对策 化解公安疑难信访问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解决执法理念、执法行为、工作作风、警民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教育广大民警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切实改变工作作风,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履行职责,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疑难信访问题。

 ( 一 )

 必须树立执法为民理念。面对当前较为突出的公安信访问题,特别是疑难信访问题,我们必须端正思想认识,牢固树立执法为

 民理念,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倾听群众的呼声,倾听群众反映的问题及诉求,急为群众所急,想为群众所想。要从解决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入手,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疏导、化解工作,真正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最基本环节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公平正义。要从解决好问题的角度去想办法,认认真真对待群众反映的每一个信访问题及诉求,切切实实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并把切实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尤其是疑难信访问题作为公安机关关注民生、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具体行动,进一步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二 )

 必须转变工作作风。疑难信访问题之所以难化解,究其原因,既有案情复杂、时间久远,又有信访人期望值过高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我们的思想认识是否到位,工作作风是否转变的问题。因此,化解公安疑难信访问题,要求我们应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好信访工作,消除隔阂、化解矛盾、拉近距离,密切警民关系。要从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考虑解决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使群众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慰藉,或物质利益上得到满足。

 ( 三 )

 必须坚持法与情相融。公安疑难信访问题大多数是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受主客观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作出科学判断,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从许多公安疑难信访问题形成原因来看,信访人之所以持续多年重复上访,除少数信访人因精神受到刺激,心理偏执,行为偏激等原因外,其根源是信访人上访事项中或多或少存在合理或部

 分合理的成分,存在合理不合法、合情不合法的内容,使有理与无理、合法与非法相互交织,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如果我们一味守墨成规,按部就班开展工作,就很难难使信访人心悦诚服,停访息诉。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依法依规办事原则,以事要解决,案结事了,停访息诉为标准,依法依规解决公安疑难信访问题。还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做到法情并重,法理相融,对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疑难信访问题,要通过讲法律、讲政策、讲情理,将法与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特别是要找到法与情的结合点,达到情法相融,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事为民所办,利为民所谋,真真正正地为信访群众办实事,谋利益,从而达到化解矛盾,案结事了,群众满意,促进和谐的目标。

 ( 四 )

 必须落实责任制。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是解决疑难信访问题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解决公安疑难信访问题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首先要落实执法责任,规范执法活动。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民警的执法素质,提高队伍的整体执法能力和水平。二是实行执法过程管理。要对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案,从源头上防止涉法信访案件发生。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提高执法质量。要把执法质量考评作为公安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到日常执法办案中,落实到每一起案件上。要把监督检查贯穿于执法活动的全过程,将民警办理案件的过程与执法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办案单位、责任人的责任意识,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四是建立办案责任制。对每一起案件,要建立执法档案,严格按谁办案谁

 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确保每起案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对因执法不公、办事拖拉、徇情枉法、不作为造成的冤案、假案、错案,要实行责任倒查,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追究,既要追究民警的执法过错责任,又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其次要明确职责,落实领导责任。化解疑难信访问题,要做到领导重视、以责任单位为主,职能部门参与,齐抓共管,从局领导到各部门、警种领导,从基层所、队长到办案民警都要时刻绷紧责任这根线,在高度负责的前提下,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环环相扣,确保责任落实。一把手要经常过问信访工作,积极协调解决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认真研究、评估、剖析疑难信访问题,协调解决重大、复杂疑难信访案件。各部门、警种要建立完善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制度,哪个部门、警种引发的疑难信访问题,就由哪个部门、警种负责接待和解决?信访部门要认真履行督办职责,对重大、疑难信访案件提出具体督办意见,并加强跟踪督办。同时,要实行信访工作一票否决制,将信访工作成绩与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民警的工作绩效考核、提拔任用紧密挂钩,形成全局上下从局长到基层执法民警共同重视关注信访工作,共同解决信访问题,人人不能引发信访事项的大信访格局。

 ( 五 )

 必须坚持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维护好信访秩序。我们要坚决维护《信访条例》的权威,对违反《信访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要区分不同性质和情节,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故意无理取闹有意缠访的,要以教育为主,认真向其宣讲违法上访的法律责任和后果,积极运用信访人周边的有效力量,促其打消上访无罪的错误

 认识,自主停访息诉;对闹访滋事扰乱单位办公秩序,或者恶意投诉的,要及时收集其违法行为材料,固定证据,依法作出处理;对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通过坚决依法打击,维护良好的执法环境和信访秩序。

篇十:公安机关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

0 8 年第2期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 0 0 8N o . 2面对新期待满足新要求——新形势下东西湖公安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思考李光明( 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 湖北武汉4 30 0 35)[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基层公安机关如何着眼于改善和保障民生, 把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 理清工作思路, 改进工作方式, 强化工作举措, 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 更高水平上改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

 是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关键词】改善; 保障; 民生; 社会稳定[ 中图分类号]D 6 3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 7 2—9 39 0 ( 20 0 8 )0 2—0 0 cr 7 一0 6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并就“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作了专题部署。

 基层公安机关如何着眼于改善和保障民生。

 把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全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区一切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 理清工作思路, 改进工作方式, 强化工作举措, 从更高起点、 更高层次、 更高水平上改革推进全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 是当前东西湖公安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 找准职责定位. 充分认清公安机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职责与任务公安机关作为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其性质、 特点和担负的职责、 任务, 决定了必须认真研究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 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全区公安工作的着力点,不断提高全区社会治安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改善和保障民生, 是公安机关法定职责的内在要求公安机关担负着打击敌人、 保护人民、 惩治犯罪、 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

 各项工作都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中, 基层公安机关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 必须牢固树立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能意识, 始终站在对敌斗争第一线, 严防严打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在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工作中,基层公安机关具有超前预警、 先期控制的主导作用,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优势, 有效引导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 及时化解人民群众的利益矛盾。

 维护东西湖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在驾驭社会治安复杂局势中, 基层公安机关具有超前防控、 主动出击的主体作用。

 全区公安机关必须在提高破案攻坚和超前防控能力上下功夫, 有效解决全区人民群众【收稿日期】

 2008一03—09【作者简介】

 李光明, 武汉市东西湖区区委常委、 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局长。7 

 反映突出的治安问题, 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营造全区人民群众满意的治安环境。

 在为东西湖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 东西湖公安具有保驾护航的主动服务作用, 必须以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治安法制环境作为主要方向, 更新工作理念,改进管理方式, 增强服务意识, 拓宽服务领域, 提高服务全区人民群众的质量和水平。( 二)改善和保障民生, 是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提出的迫切期盼新的历史条件卞, 全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严格正文明执法提出了新期盼, 东西湖公安面临的执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全区公安执法活动已经处于更加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 迫切要求全区公安机关进一步改进执法方式, 规范执法行为, 提高执法质量, 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以维护全区群众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新的历史条件下. 全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东西湖公安承担的大量行政管理职能涉及到全区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迫切要求东西湖公安不断研究、 推出新的便民、 利民、 惠民措施, 真正为全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

 新的历史条件下, 全区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增强群众公共安全感提出了新需求, 迫切要求东西湖公安创新防范和打击犯罪的工作机制, 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有效性、 科学性, 始终围绕全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的治安问题, 对黑恶势力犯罪、 严重暴力犯罪、 多发性侵财犯罪、 群众反映的身边小案等, 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切实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区人民群众对东西湖公安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期望, 迫切要求公安机关大力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树立良好警风, 提高在全区人民群众中的信任度、 满意度。( 三)改善和保障民生, 是现实社会对公安机关提出的客观要求一方面, 随着全区社会经济成分、 组织形式、就业方式、 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 利益纠纷和争执也呈普遍化、常态化趋势, 社会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集中, 大多数因为涉及到社会稳定而最终进入到公安工作领域, 法律手段成为调节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 公安分局和派出所成为调节社会矛盾的主渠道之一。

 另一方面, 全区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对全区公安干警的执法公正和效率提出新的更高要8求, 公安机关成为全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部门.公安分局和派出所的每一个执法失误, 都会在全区人民群众中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特别是武汉城市圈最近被批准为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东西湖区作为武汉城市圈西北部建设桥梁和纽带, 以金银湖东方马城为中心的7 8 平方公里范围的福利马彩将成为武汉市继钢城、 车城、 光谷后第四经济增长级, 随着武汉轻轨西延、 地铁建设工程启动, 这些都对全区公安机关改善和保障民生提出了新要求。

 因此, 全区公安机关必须结合自身职能, 进一步顺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把握“两型社会” 建设背景下做好快速发展、 社会变化大的区域性公安工作的特点规律, 深入思考、 全面谋划如何更加有效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着力点。

 努力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 , 全力提升东西湖公安工作和队伍管理水平。( 四)改善和保障民生, 是推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改善和保障民生, 是改进和加强全区公安工作的有力推手, 民警在工作中能够亲身感受到群众对改善治安状况的强烈愿望, 时刻想到群众受到犯罪分子伤害时的痛苦心情, 与群众熟了、 亲了, 刑情、 敌情、 社情就有效了, 工作主动性、 针对性、实效性增强了。

 全区公安工作将会更加扎实有效。改善和保障民生。

 是提高东西湖公安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有效途径。

 民警在工作中通过亲身感受全区群众对东西湖公安公正执法的强烈愿望, 时刻想到群众受到不公正执法时的痛苦无奈心情, 有利于提高公正执法的自觉性, 正确处理好专政与民主、 打击与保护、 管理与服务、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关系, 以更好的执法质量、 更低的执法成本、 更便捷的执法方式, 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改善和保障民生, 是提高全区公安民警素质的得力措施,民警到群众中去, 与群众接触交流, 需要熟悉党的方针政策、 懂得法律和公安业务知识, 可促使民警学习理论, 掌握政策做到有问必答, ‘学法懂法做到释疑解惑, 加强修身做到举止文明。

 改善和保障民生, 是争取警民互相理解支持的有效办法, 民警与群众朝夕相处。

 一方面全区民警能够知晓群众冷暖, 了解全区人民群众疾苦, 倾听全区人民群众心声。

 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增强, 另一方面也能使群众真正理解民警鲜为人知的艰辛和困难。

 更加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 更加爱戴拥护公 

 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二、 准确把握形势. 切实找准公安机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与突出问题当前东西湖区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 建设机遇前所未有, 挑战也前所未有, 机遇大于挑战, 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 社会治安上已进入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 刑事犯罪高发期、 对敌斗争复杂期。

 目前东西湖公安工作在改善和保障民生方面, 还不能很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要求, 在宗旨观念、 执法理念、 工作机制、 工作方法、 工作态度、 整体素质等方面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 一)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难度越来越大,迫切要求建立多种形式的化解矛盾平台, 巩固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东西湖区经济历来以农场农业为主体地位, 近年来, 随着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的诞生, 我区正向物流大区、 工业新区、 科技示范区、 全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进。

 社会阶层结构深刻调整, 利益主体日趋多元。

 利益需求日趋多样, 利益关系日趋复杂, 不同阶层、 不同群体利益难以得到完全满足, 部分社会成员不满情绪、 失衡心理、 攀比心态易成为不和谐、 不稳定问题发生的诱因, 不安定因素和群体上访苗头尤为突出。

 如农村征地、 城市拆迁、 企业改制等方面与群众利益关系的矛盾, 贫困群众和弱势群体的求助等, 都对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 教育疏导的难度越来越大。

 社会利益格局和利益诉求表达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社会矛盾的突发性、 关联性、 聚合性和敏感性不断增强, 一些群体性事件逐渐形成了自发组织, 直接利益群体和非直接利益群体交叉聚集, 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难度越来越大。

 新形势下境内外敌对势力更多地插手“维权” 活动和群体性事件, 更多地利用宗教组织、 非政府组织和互联网进行渗透破坏, 更多地抓住一些社会矛盾和。

 热点” 问题进行炒作攻击,对敌斗争的复杂化程度越来越大。

 迫切要求公安机关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教育和引导群众止确处理利益关系, 树立合理、 合法、 公平、 公正获取利益的观念; 健全诉求表达机制, 引导群众依法、 理性、有序信访, 形成渠道畅通、 方便、 快捷的诉求表达平台; 健全矛盾调处机制, 建设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司法调解、 劳动仲裁、 工会维权等相配套的矛盾纠纷调处平台; 完善权益保障机制, 依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求同存异中形成社会共识, 在包容多样中扩大社会认同, 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 维护好全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二)预防控制违法犯罪的难度越来越大, 迫切要求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治安问题, 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东西湖区地处武汉西大门。

 交通便利, 路网发达, 加之毗邻中心城区, 处于城郊结合部环张公堤沿线, 经济发达, 人口密集, 开发建设热火朝天,以外环线为界, 东部城镇化、 工业化发展迅速。

 西部农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东西部差距较大. 诱发和滋生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较多, 社会治安形势相对平稳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社会治安问题已经呈现突发、 隐蔽、 复杂等特点, 严重暴力犯罪、 涉黑涉恶犯罪时有发生. 盗抢等侵财性案件多发。

 经济犯罪对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危害较大, 网络犯罪等新型犯罪不断增多, “黄赌毒” 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 新形势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 保卫一方平安的形势更加严峻。

 迫切要求公安机关强化社会控制职能, 准确把握治安形势和群众需求, 既要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命案、 黑恶犯罪、 “八类” 严重案件, 又要严厉打击抢劫、 抢夺、 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及群众身边小案, 以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 既要突出抓好重大恶性案件的督办攻坚, 又要适时整治好突出的治安问题, 努力提高群众满意率; 既要着力打击敌人、 惩治犯罪、保护人民, 又要着力维护社会公平, 促进社会公正, 实现惩治犯罪与保护人权、 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 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社会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迫切要求强化主动服务理念, 提高公安机关服务人民群众的质量和水平随着东西湖区社会开放性、 流动性日趋增强,特别是东西湖区物流作为支柱产业发展, 人流、 物流、 资金流、 信息流日趋加剧, 社会结构日趋复杂, 越来越多“单位人” 变成“社会人” . 新经济组织、 新社会组织相继出现, 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增多, 网上虚拟社会对群众的影响增大。

 社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迫切要求东西湖公安建立完善行为规范、 协调有序、 运转高效的社会管理工作机制。坚持严格管理与热情服务并重, 既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又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在全区实有人口管理中9 

 既要有效保障其合法权益, 又要严密防范; 和严厉打击混迹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 在全区社会组织管理中既要注重培育发展,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又要注重监督管理, 最大限度地抑制、 减少其负面影响; 在网上虚拟社会中既要注重教育引导,维护网上秩序, 又要注重依法严管, 及时防范处置网上治安问题; 在全区交通和消防管理中。

 既要科学民主执法, 服务社会发展, 又要严管严防, 努力压降事故、 确保安全。( 四)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越来越复杂。

 迫切要求打牢以人为本、 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 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公安队伍近年来, 全区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与依法治区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尚有一定差距。

 如以人为本、 执法为民的意识仍需进一步强化, 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良思潮冲击和影响, 敌对势力“西化” 、 “分化” 图谋,灯红酒绿和金钱美色考验, 极个别民警滋生了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和特权思...

推荐访问:公安机关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 公安机关 如何解决 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