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初探6篇

时间:2022-10-28 10:45:04 来源:网友投稿

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初探6篇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初探 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初探 342解剖学研究2019年第4l卷第4期AnatRes,2019,V01.4l,No.4现代信息技术融人医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初探6篇,供大家参考。

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初探6篇

篇一: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初探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medium;"> 

篇二: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初探

2 解剖学研究2019年第4l卷第4期Anat Res,2019,V01.4l,No.4现代信息技术融人医学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姚前尹,杨璐萌,林铭鑫,吴晓锐,郑滢淇(嘉应学院医学院,广东梅州514031)【摘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医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的融合,推动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的建构,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应当继续推广应用。【关键词】医学教育;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教育模式的变革,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成为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核心动力。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2018年4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提出,意味着2.0时代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教学的工具和手段,而是成为与教育共生的融合的整体”’。医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内涵所需,对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学发展具有助推作用[2j。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动交流,为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教育质量的量化评价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路径∽,。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中国慕课大会论坛中提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能动性被极大释放,让高等教育真正做到授之以渔。”我们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建设、利用等,打造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效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介绍如下。1以精品视频公开课、临床护理应用解剖微课为起步,拉开教学改革帷幕我们借助彩图、模型等多种教学媒体,以课堂实录的方式拍摄了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公开课,将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处理,形成微视频。并在后期分别增加了胚胎发育、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淋巴系统等公开课内容进行扩充。同时,发展建设临床护理应用解剖微课项目,建设完成插胃管术、动脉压迫止血等多个项目的制作,这些项目具有资源存储量小,学习时间短,教学设计精致,内容针对性与独立性强,基础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基金项目:广东省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项目(2018A074261);嘉应学院第十五批高等教育改革项目(JYJG20180115、JYJG20180314);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582104、201810582106);嘉应学院第十四批高等教育改革项目(JYJG20170220)等特点。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微课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途径,方便学生巩固与拓展课堂教学内容。2拓建解剖标本数字化,发展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为方便教师上课使用,促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并进行实验考核,我们通过“图像采集、美化一结构标识一制作答案一生成二维码一上传网站”的方式将人体解剖学标本进行数字化。另外,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建成包含解剖图谱、移动速课、应用微课等的人体解剖学富媒体资源库,共享优质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内容丰富、形式生动、交互及时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为自主学习搭建公共平台。3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发布优质教学资源,实现线上交流互动传统教学主要使用课本、图片等静态教学资源,存在形式陈旧、内容单一等局限。为消除这些弊端,我们建设了教学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学习交流群,给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并且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学网站包含了手绘彩图、解剖图谱、临床应用知识、精品视频、应用微课等内容;微信公众号由混合式设计、在线课程、创新发展3个部分组成,后台不定时发布最新知识点及创新发展理念供学习者及同行教师学习交流;学习交流群主要由2018临本1班学生及教师组成,教师不仅补充课堂教学知识传授,而且在线与学生讨论相关知识点,学生可以利用微信群求助伙伴或教师完成答疑解惑。4融合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旨在将课堂变成师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41。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比传统课堂更胜一筹,他们对翻转课堂的作用给予了肯定。鉴于此,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在课前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翻转课堂设计和学习任务,课堂上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小组讨论、表演展示、演讲答辩、教师指万方数据

 解剖学研究2019年第4l卷第4期AnaI Res,2019,v01.41.No.4正等环节,课后完成作业及书写心得体会,形成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翻转。5创新混合式教(导)+学模式。构筑线上自主学习+线下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混合式教学是综合运用不同学习理论、不同技术与手段和不同应用方式,集班级授课制群体学习优势与网络学习个性化为一体的新型教学形态b J。我们的混合式教学通过“课前预习一课堂学习一课后复习一移动学习一反馈互动”五部分展开。课前线上自主学习“金课”,其内容包含:思维导图、知识点、实习或实践、案例、章测试和课程测试。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开展线下课堂同步教学:提炼知识点讲解到案例分组讨论,师生交流互动到提出问题,展开答辩到教师评价,课堂练习测试到线上复习及反馈互动,实现学习过程的泛在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6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融合的优势通过学生反馈可知,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教学的融合对于学生有以下优势:①提供更多的课上时间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可以参考文献[1】杨宗凯.教育信息化2.o:颠覆与创新[J].中国教育网络。2018(1):18.19.[2】郑曦,董謇,仲秋艳.教育信息化促进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2):201.204.[3】高兴亚,喻荣彬,李茜.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帮助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③提供了较为自由的学习空间,即线下学习时间灵活,资源可随时方便获取;④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自身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融人医学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越发深刻地体会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对学生有效掌握基础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大有脾益。而在进行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在线课程的质量尤为关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提到,课程是“立德树人成效”这一人才培养根本标准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也是当前中国大学带有普遍意义的短板、瓶颈和关键所在。针对现下的教育现状,他提出了建设五大“金课”目标,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f6 J。本室下一步的设想是在现有的教学团队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施行精品导向,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打造一批线上“金课”,在实际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在完善、调研、再试用的螺旋上升过程中总结出实行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方式,在探索医学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1):7.1 o.[4]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7):l∞.115.[5】梁炜彬.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培训,2018,349(4):79.80.[6】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收稿日期:2019.03.18)以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思考范真(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473061)【摘要】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我国护士行业的准入考试,是衡量护理人员执业能力的标准,同时也是推进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鉴于人体解剖学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及学科特点,开展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教学改革,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性及人体解剖学的地位墓蓑翥尝器鬈蔫嚣嚣嘉嚣霁耋兰舞凳耄乏薯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我国护士行业的准人考试,任相应技术职务的必要依据。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肩是衡量护理人员执业能力的标准⋯。同时也是医学院校负着培养具备扎实护理专业知识和较强护理操作能力万方数据

篇三: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初探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 ——远程培训学习点滴体会

 摘要:

 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 更新教学理念。

 利用网上学习交互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刺激多种感官, 激发学习兴趣。

 刺激多种感官, 激发学习兴趣。

 固守传统之忧与现代信息技术滥用之患。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优化整合——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优化整合, 可以更好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

 留给学生自主权、 选择权,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 进行实践活动。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优化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 更新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

 从教学内容、 策略、 方法、 步骤, 都是教师事前安排好的, 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地参与。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优化整合,可以更好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留给学生自主权、选择权,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 进行实践活动。

 利用网上学习交互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 “认识图形(一)

 ”:

 教师抓住一年级的孩子爱玩且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 及感性认识为主的认知规律。

 将教学过程大胆设计在一整套电脑游戏中。

 由第一关“比一比”“比比积木大小和面的多少”进入学习要点, 初步形成对体积面积的感性认识; 随后进入“找一找”, 让孩子在配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中进行复习巩固; 最后又设计“闯关”游戏及时反馈学习情况等。

 整堂课富有吸引力, 实现人机交互, 师生、 生生互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刺激多种感官, 激发学习兴趣。

 有这样一个案例, 在进行“毫米的认识”教学时, 教师将儿童熟知的“龟兔赛跑”动画片稍作修改后作为导入, 让孩子们想一想“小蜗牛、 小乌龟和小白兔都跑了 500(注:

 分别为 500 毫米、 500 厘米、 500 米),为什么大家都说小白兔跑的最多, 而小蜗牛跑的最少? ”可爱的动物卡通、 动听的音乐强烈的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 引出的问题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触发了孩子在整堂课中都积极动手、 动脑, 以探究原委的好奇心。

 最后巩固练习环节

 教师大胆创新, 将其设置成动画“粗心的猪八戒”。

 通过师生互动, 帮“猪八戒”找出他的错误。

 整堂可看、 可听、 可说、 可操作, 脑、 眼、 耳、 口、 手并用, 学生注意力集中, 兴趣浓厚, 让一节抽象的概念“活”起来。

  利用信息资源, 引入时代活水。

 互联网特有的开放性, 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环境。

 比如, 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 课前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 搜集有关数据:

 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 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 有的是申办奥运现场直播的收视率……通过覆盖面广泛、 富有教育意义和说服力的数据材料, 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 爱社会主义、 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再如,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

 上完《年、 月、 日》的知识之后, 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制作年历”。

 这时, 教师大可不必按传统教学习惯, 帮学生搜罗一大堆年历、 日历甚至美工书籍之类资料。

 只需要指导孩子们“轻轻点击鼠标”, 你会发现, 几天后他们交上来的作品, 页面之美观、 内容之充实、 想象之丰富都是那样的出乎你的预料。

 传统思维定势的形成, 限制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多以教师讲授为主, 课堂上, 学生只记结果而不研究结果如何得来; 只听不思、 唯书至上、 为师独尊等。

 这些传统的习惯极大地影响者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成为批判、 探究精神发展的瓶颈。

 传统课程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创新能力, 具体表征为:

 (1)课程内容陈旧, 过于强调学科体系, 脱离社会实际。

 (2)课程实施基本以课堂、 教师、 书本为中心, 难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课程管理统得过死, 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的多样化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过度滥用, 束缚教师课堂设计能力。

 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 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果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

 同时, 缺乏专家和相关理论指导, 缺乏合适的网络课件或工具平台, 会使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本身难以系统化, 显得零敲碎打。

 若教师自制课件, 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反而耽误自身的教学任务, 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为了“赶上”教学改革步伐, 有的教师上课, 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课, 也不管合适不合适, 一堂课从头到尾, 不写一个粉笔字, 全用电化设备打出来, 似乎这才有新意, 才符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精神。

 而教师一节课的主要任务只有不断点击鼠标, 挖空心思的让学生围绕事先设计好的课件运行流程转。

 更有甚者, 一些公开课、 观摩课, 几乎演变成了各种电教实力、 电教手段的大比拼,而教育教学的灵魂——知识的掌握、 能力的培养、 品格的塑造等人文素养却荡然无存。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优化整合——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

 教学设计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优化整合。

 同样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 有这样两份设计迥异的案例。

 第一位教师先用计算机展示一幅色彩鲜艳的秋天风景, 声情并茂地说:

 “你们看, 秋天多美啊, 火红的枫叶, 美丽的蝴蝶, ……来到秋天的大自然中, 你会发现很多美景”。

 电脑一一抽出枫叶、 蝴蝶、 松树的图案, 接着通过不断的启发, 让学生找出它们“轴对称”的共同特点。

 这精美的画面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申了学生们的审美感。

 第二位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安排在网络教室进行。

 电脑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小段中国传统喜庆场面, 其背景用一个巨大的红双喜衬托。

 教师让学生回忆手工课上剪“红双喜”的方法过程, 揭示“轴对称图形”; 然后请学生进入电脑资源库, 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说一说“轴对称图形”的作用; 即时训练时, 教师请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轴对称性, 完成电脑中没有画完的画; 在巩固练习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 或运用手工剪纸、 或展示自己的绘画特长、 或选用电脑绘画技术等, 利用轴对称图形绘一幅你自己认为最美的画; 最后课堂总结时, 由师生共同进入“聊天室”“聊一聊、 议一议”, 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所感。

 乍看第一节课运用了多媒体展示, 激发了学习兴趣。

 然而, 仔细揣摩两节课,不难发现第一节课的教师仅把电脑作为一个展示图形的工具, 学生还是没有摆脱

 “跟随着老师学习”的传统模式。

 第二位教师则真正懂得充分利用网络的广阔性和互动性, “找图形”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大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 动脑发表自己的主见。

 两节课放在一起一比较, 便凸现出第二位教师教学设计, 真正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优势, 以有效辅助活动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学会”知识上, 而是转到“会学”上, 逐步要求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解决问题。

 例如, 人教版第十二册“统计图”的整理和复习, 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分小组统计家庭垃圾袋、 一次性筷子、 自来水和电的使用情况。

 上课时, 生与生、 组与组之间在bbs 中交流统计结果, 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得出垃圾袋滥用带来的“白色污染”,浪费木材、 能源、 破坏生态环境的结论。

 在此过程中, 学生利用一定的手段, 呈现信息、 分析原因、 解释所用的查询策略, 并根据不同成员提供的信息, 自主运用不同的统计图(表), 对自己认知结构进行重新建构。

 这种组内生生互动、 组际互动、 师生互动等网络多向互动方式, 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自主性。

 在这种宽松的网络学习气氛中, 学生畅所欲言, 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 又是课堂学习资源的创造者。

 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 求异思维、 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篇四: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初探

.乜、技水}f州阱旨甘施敦精准指导教研砰r1,敦以¨促一了以评促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 年第 08 期/3 月(中)—170基于信息技术的评教融合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究伍晓峰[1]刘燕欣[2]( [1]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课部 广东·广州 510650;[2]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广东·广州 510650)摘 要 针对职业院校实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信息的评教融合实训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融合、虚拟+现实、基于数据的评价方式,通过课前线上导训、课堂即时评价、课后总结评价三个阶段,根据采集数据所暴露的问题做出精准指导学习实现“以评促学”、精准指导施教实现“以评促教”、精准指导教研实现“以评促研”,有效提升实训教学质量。关键词 信息技术 实训教学 评教融合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师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得知教学的目标达成度,获得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的相关信息,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通过教学评价调整学习策略与方法,解决存在问题,提高学习效率。1 基于信息技术的实训教学评教融合模式在教育部 2018 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构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职业院校实训教学评价中存在的教学与评价分离、评价方法守旧、评价手段单一等主要问题,需要进行与信息化时代相适应的改革。为此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方法和手段融入教与训过程,有效地采集学与教学生反馈信息,即时依据数据暴露问题实施实训教学精准指导学习、精准指导施教和精准指导教研,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达到“以评促学”、 “以评促教”、 “以评促研”,最终实现“评教融合”。图 1:实训教学评教融合目的1.1 精准指导学习实现“以评促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依照教师的精准指导快速、准确改进实训操作技能,从而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教学评价分析结果引领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比如组织“兵教兵”学习,充分调动优秀学生或对问题理解较好学生分享自己实训方法,解决学生个性化问题;开展合作讨论形式开展“互评互学”,取长补短。不仅解决了学生学习差异问题和个性化问题,而且解决教师因时间和精力不足不能进行个性化指导的问题。1.2 精准指导施教实现“以评促教”职业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以评促教”。因学习个体的基础知识、兴趣、专长等因素存在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用一把尺子评价所有学生,是对他们的最大不公。教师重点关注通过采集数据暴露的问题,着重解决重、难点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差异化、个性化的精准指导,无须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上浪费时间。对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反思式教学,启发学生去辨识、批判、分析问题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数据的分析结果指导教师精准回溯,反思教学设计与计划进程中的实际效果的差异度,修正自己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分析好的教学计划和技巧,改进教学方法进行精准施教。1.3 精准指导教研实现“以评促研”评价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把标尺,对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价既能真实体现学校办学水平、课程发展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又能深入观察和剖析教学过程,帮助教师深刻分析和反思教学行为,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艺术与个人发展。教师依据学生评价学况并进行数据关联分析,围绕实训中暴露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研究活动。一是引导教师反思原有实训教学方案,找出问题与不足,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避免教研活动的形式化、空泛化。二是驱动教师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开展研究“信息技术+评教融合”教学的方法,提升“信息技术+混合教学”的专业能力,促进个人专业能力发展,提升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三是驱动教师修订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完善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精准教研提高办学质量。2 基于信息技术的实训教学评教融合设计2.1 基于信息技术的评教融合方式基于“互联网+”、 “虚拟+现实”、 “客观数据”三种评教融合方式,通过线上线下混合、虚实结合等方法,对实训教学过程评价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和分析,使教学、实训、教研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实现“三个精准”目标。(1)基于“互联网+”方式。“互联网+”时代突破了实训教学时间、空间限制,把教学时间从课堂向课前、课后延伸,把教学空间从实训室扩展到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实现弹性教学、随时学习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实训教学评价随之从线下扩展到线上,从课堂现场评价数据收集,延伸到课前、课后评价数据收集,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全景监测和可视化分析、诊断,使教师能够开展个性化教学并实现“三个精准”。(2)基于“虚拟+现实”方式。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日渐成熟,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职业教育实训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课 | 程 | 教 | 学万方数据

 啊:研:L—WL一一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 年第 08 期/3 月(中)— 171带来较强的沉浸性、交互性、情境性、感知性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获取、加工、交流、感受的环境,创设丰富真实的尝试探索的情境和氛围,营造积极自由的时空环境和创造型思维的发展空间。使用虚拟技术开展实训教学和评价,一是强烈的渲染感带来真实体验,良好的沉浸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为掌握实训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低成本性实训操作过程可以不断重复进行,如果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不熟悉,或没有掌握技术要领,可以只重复练习该知识点,不仅节省了资金成本,也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三是良好的交互性有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容易产生大量、客观的实训过程评价数据,为“评教融合”提供良好的条件。“虚拟+现实”丰富了评价方法和手段,也在改变实训评价的模式和思维。(3)基于“客观数据”方式。传统的教育决策过分依赖于经验、直觉甚至流行趋势,而往往缺乏数据的支撑。基于数据的决策就是让数据在教师的教育决策中“说话”,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科学依据,这有助于教师突破教学经验、常识、主观臆断的视野局限,克服传统教育决策存在的主页性与盲目性缺陷,进而提升教育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何克抗认为大数据凭借完整的信息采集,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可以客观地从学习行为、学习需求、内在心理到学习风格,全面地展现一个学生的形象,从而使教师把每个学生置于真实的场景中来进行审视与评估,然后在这些基础上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并对学习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干预。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实训教学评价数据的采集手段和方式,把实训过程细节中的“微观”变“直观”、 “隐性”变“显性”,采集关键或重要节点数据进行客观评价,改变以往印象评价、主观评价为主的弊端,客观、科学、全面反映实训教与学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依数据学”,使教师“依数据教”和“依数据研”。2.2 基于信息技术的评教融合实训教学设计(1)课前线上导训。职业院校学生的理论基础普遍欠佳,实训教学需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实训课前在线上发布实训理论知识素材,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实训理论的理解,预习实训目的、任务和要求,为顺利完成实训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为准确掌握学情达到准确施教目的,要求学生在线上完成测试任务,采集学生对实训教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要求等内容的评价数据。测试可以是设问、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实训教学内容的仿真模拟操作。三是教师根据数据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调整教学计划,为课堂教学实施精准指导做好准备。(2)课堂即时评价。课堂评价最大特点是即时性,即时评价—即时反馈—即时指导—即时改进。产生评价时间间隔越短,评价结果越真实;反馈时间间隔越短,越有利于存在问题的改进。因此课堂即时评价能及时、客观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能更好、更实际反映学生的学况,使教师能更精确掌握学生实训操作情况、实训进程和实训进度,了解学生对关键或重要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效协助教师在教学中组织施教和管控学生学习,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激励、精准教学与指导。课堂评价数据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读取专业实训教学软件显示的关键或重要节点数据,根据采集数据分析实训操作完成情况,指出错误原因和改进方法;二是利用雷达、传感等设备,测量关键或重要节点的数据,分析实训动作的好坏及原因;三是要求学生在系统预设的关键或重要节点处录入实训任务完成情况;四是教师在课堂巡视过程中随时录入所看到的问题。(3)课后总结评价。师生在课后通过实训教学评价系统延续沟通和交流。一是教师针对学生提交的实训报告做出整体或个体评价;二是教师根据在实训课堂上录制的实训操作视频做出补充、精准评价;三是学生观看其他同学的实训操作视频做参考性评价,以互评互学方式共同提高实训技能;四是学生对教师的实训教学方式、方法、内容、安排等做反馈性评价,教师根据评价数据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方案。教师把收集的评价数据为每个学生建立个性化的评价数据画像信息库,通过评价数据画像信息库可快速、准确找出每个学生在实训学习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3 总结与展望实训教学注重操作过程中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实训教学课前、课堂、课后全流程关键或重要节点有效评价数据,针对暴露的问题指导学生提高实训操作技能,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实现评教融合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从使用效果来看,除了与学科、实训内容、实训环境等因素有关外,关键是评价数据采集方法与手段,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设计。基金项目:本文受 2018 年广州市教育局高校科研项目“基于 RESTful 技术的实训教学辅助平台设计与实现”(项目编号:201831794)资助。作者简介:伍晓峰 (1969-) ,男,广东江门人,硕士,高级工程师,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课部副主任,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及教学。参考文献[ 1 ] 郭琦.有效教学相关评价标准的阐述 [ J ] .教学与管理,2020 ( 02 ) :6-8.[ 2 ] 郭莲.国外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 J ] .理论研究,2007 ( 11 ) :23-24.[ 3 ] 施卫,崔伟等. “学、训、赛”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探索——以中职 A 校汽车与维修专业为例 [ J ] .职业技术教育,2019 ( 35 ) :62-64.图 2:

 “教、训、研”一体评教融合模式课 | 程 | 教 | 学万方数据

篇五: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初探

教育 300

 2019 年 11 月 05 试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新型教育模式

 张勇强 山西省孝义市教育科技局,山西 孝义 0323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很多行业和领域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以促进自身的发展。32 在教育领域也应该与时俱进,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以促使教育教学的有效改革。本文就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新型教育模式进行探析,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型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能够给人们提供很大的便利和帮助。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也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这一技能的掌握,并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有效融合,以此来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革新教育模式,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的人才。

 1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路径

 1.1 课程教学结构的创新

 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师首先就要对现有的教学结构进行创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同时改变教和学的环境,让目前的教学结构从本质上发生改变。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并不是直接简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而是要求教师要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例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思维,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和模式。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讲究的是创新,要求教师要对现有的信息化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水平。要实现深度融合,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设计和科学安排,要将相互之间联系比较大的内容教学安排在邻近的几节课中,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更为集中。另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来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小组来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对课堂进行更为灵活的安排,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

 1.2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还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建立网络资源库以及信息技术在线学习平台,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提供各种硬件设施,这才是当前信息化时代对学生学习的要求[1] 。例如,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教学内容来建立主题学习网站,让学生在课后能够通过网络来实现自主学习,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网络资源,包括各种微视频、网络试题等来实现自主学习。学校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时,一定要确保学习网站中资源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并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以及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对网站中的学习资源进行详细划分,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快速搜索出想要的学习资源。教师在对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要仔细筛选学习资源,确保所有学习资源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以此来给学生提供可靠的学习途径,促进学生在信息化时代的自主学习。

 2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 合下的新型教育模式

 2.1 以混合式教学为指导思想

 要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就要求教师要以混合式教学为指导思想来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混合式教学是指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混合,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开展教学。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教师围绕着教学目标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式都属于混合式教学的范畴[2] 。从教学形式来看,混合式教学就是多种教学形式的混合,例如将视频、动画、音频、图形等多种教学技术混合,将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混合,将过程评价、结果评价混合等。总之,混合式教学是和单一教学相对的概念,以往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单一,而混合式教学是多种教学技术、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的混合,通过混合式教学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弊端。总之,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应该以混合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就是指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这样才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2 以翻 转课堂为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要以翻转课堂为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就是指将传统教学中课堂上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课后学生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成为课前学生在家自主学习、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知识的吸收和掌握的教学结构,这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以往的先教后学颠倒为先学后教[3] 。而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知识讲解的视频,将这些小视频上传到网络上,学生就可以在家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而在课堂上,教师也主要针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者疑惑进行精讲,真正颠覆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让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来展开。

 2.3 以微课进行教学设计

 微课是翻转课堂重要的技术支撑,因此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新型教学模式要以微课来进行教学设计,就是在课前通过微课的形式来展现知识,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载体,时间控制在 5-8 分钟,一般是围绕一个知识点来设计开发在线的课程,在课前自主学习中,教师提供多段微课来引导学生学习,突出学习活动、学习概念和学习主题,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

 3 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而将信息技术和教学教育深度融合,要求要创新课程教学结构,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以混合式教学为指导思想、以翻转课堂为教学模式、以微课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谢忠新.智能化教学——AI 时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20(7):25-26. [2]吕逸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中的教学模式改革[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19(2):6-10. [3]郭兆红.智慧教育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动因、困境及出路[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8):76-80.

篇六: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初探

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初探

 作者单位 成华区石室青龙学校

 作者姓名 郭佳 【内容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学校教学中也得到越来越好的运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独特属性使多媒体的优势更加明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将分层教学落到实处。因此,如何使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结合,如何在实际操作中避免信息技术的误区,从而达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相辅相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英语教学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初探 【 内容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学校教学中也得到越来越好的运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独特属性使多媒体的优势更加明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将分层教学落到实处。因此,如何使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结合,如何在实际操作中避免信息技术的误区,从而达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相辅相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英语教学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盒子鱼;一起作业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要求,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目前课堂教学的需要[1] 。这就要求教师在遵循英语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网络环境的丰富资源,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将信息技术作为英语教学的演示工具、资源工具、交流工具、辅助工具、探究工具,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将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从信息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实施现状、优势、问题及相应策略四个方面探讨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堂的融合。

 一、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现状

 目前,在英语课堂中,对信息技术利用最普遍的情况是:在多媒体的协助下,将讲授单词、句子这些过去枯燥乏味且抽象的教学,寓于一定的情境当中,综合利用学生的视、听觉,将其转化为有趣生动且直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及顺利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而盒子鱼、一起作业以及英语趣配音等英语学习的应用以及微课的兴起,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更加紧密,将以前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处于理论中的分层教学真正得以实现,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当然也极大的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果,具体来说:

 在课前,教师可将课程的重点及所有“看不到、摸不着、进不去”的难点做成微课,并上传到群或者一些微课的公共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有效预习,帮助学生减低学习的难度,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的动力。而微课可以随时观看的属性,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复习,让学优生可以有更多时间提高,不用重复的被迫接受自己早已掌握的知识点;对于学困生来说,一方面自己在课堂内没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反复多次的观看微课最后达到掌握的程度。

 而现在越来越丰富实用的英语学习应用对于激发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分层教学更是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在笔者日常的教学中,利用最频繁的是盒子鱼、一起作业以及英语趣配音三个应用

 软件。这三个软件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精美的图文制作,相应的积分或代币奖励,排名等形式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这些应用内容丰富、更新快的特征又为延长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提供给了保障。当然,他们也有各自的优势:盒子鱼的单词呈现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 形象生动,并且以单词跟读、图文配对,听写单词三个环节呈现,符合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学习规律,循序渐进,让学生能将单词的音、形、意有效结合,特别是跟读环节,如果学生的跟读不标准、不合格是不能进入下一个单词,笔者班上就有不少学生反映曾经在一个单词上反复多次才得过关。其课文跟读、背诵的应用,更是将家长、教师从繁重的检查学生听读情况解放出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其课文跟读所播放内容可以单句跟读、整文跟读、整文背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的难度,学生如果某一句或某一段听不懂, 可以迅速而准确找到而重复听。这一点是传统的听读工具所无法比拟的。一起作业的重点优势在于其题目选择难易适中,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根据学生分组分层布置作业,并且可以及时收到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包括完成度以及正确率,帮助教师更好掌握学情,实现重点突破。而英语趣配音其形式为: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视频进行配音,发到公众平台,让大家都能听到自己的配音。这一形式本身对学生就极具吸引,首先选择配音的视频本来就是自己感兴趣的,其次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难易程度,最后自己的配音可以已一个完整作

 品的形式呈现和分享,这些都给予学生极大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兴趣、建立学生信心的同时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英语的表达水平。

 二、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的优势

 (一)有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即推动学习的主观动力。它使学习者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并持之以恒地寻求有关的信息。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基本部分构成。[2]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英语学习从以往的抽象枯燥、死记硬背到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游戏于一身且活动丰富,扩充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丰富了课后作业布置的内容和形式,刺激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维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于学生将这种兴趣转化为学习的需要。

 各类英语学习应用提供的积分,排名及礼物奖励等外部的刺激方式,一方面能刺激和满足学生获得同伴、教师及家长的承认和赞许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也将学习的目标给细化到每一次的评比中,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期待。

 (二)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作业的布置,教师都可以进行分层设计,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

 学习和练习。教师由主讲变主导,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在学生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创建情境,设置好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习实现自我探究或者合作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信息技术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适时更新的各类知识,这些丰富及时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这些信息足够支持学生们的探索和设想,其能力和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发展。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强调让学生掌握知识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技术的支持下,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出结论。即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运用,为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机会得到充分的展示。

 三 、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的操作误区

 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其教学效果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只是一味地追求课件的生动、美观,技术运用的熟练而忽略了信息技术是为教学而服务的这一总旨。这就很容易出现一个误区:重

 技术,轻教学。课堂沦为“信息化技术的奴隶”。教者在很大程度是靠不断变换的画面、各种各样的声响效果来吸引学生。,弱化了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生上课就像走马观花,看似课堂容量很大,似乎获得不少,实则所学有限。一节看似流畅连贯、画面精美、声音悦耳的多媒体课在无形中演变成了一场现代媒体的“满堂灌”了。

 四、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的 问题对策

 要避免操作误区,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这一主旨思想贯穿其中。充分理解和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而不是将其作为课堂的主导。课件的制作和利用要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而定,流程的设计要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不能只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将课件制作得华丽虚空,内容多而不实。这就提醒教师们仍要重视传统教学中自我备课和集体备课的作用。在集体备课中,可以由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重难点,而能迅速掌握新技术的年轻教师采用信息化技术展示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将复杂难懂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简单明,通过一到两轮教学,积累丰富的课程资源。

 五、结语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应进一步了解初中学生特点,主动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与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从而使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能得到更深入更有效的开发,以求达到与英语教学进行优化整合,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引自专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第 8 页. [2] 引自专著: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9 年版《教育基础知识指南》,第 199 页.

推荐访问: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初探 初探 教学模式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