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体制机制调研报告6篇学前教育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92019年学前教育调研报告范文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接下来是为大家搜集的学前教育调研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调研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学前教育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2019 年学前教育调研报告范文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接下来是为大家搜集的学前教育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学前教育调研报告范文(一)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市人大常委会对学前教育工作十分关注和重视,把学前教育工作列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 20**年主任会议听取情况工作计划。
按照计划安排,4 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了以**副主任为组长、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调研组,通过深入城乡 9 所幼儿园,对不同办学体制和不同规模类型的幼儿园进行了调研。每到一处,实地视察、听取汇报、交谈询问,还分别召开了 3 场由11 个部门、3 个乡(镇、街道)和 14 所幼儿园有关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前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学前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全市城乡幼儿园共有 54 所,其中公办幼儿园 16 所,民办幼儿园 38 所(已取得办学许可证的 21 所,无证的 17 所);农村幼儿班 1**个。截止 20**年底,全市学龄前儿童 11066 人,学前一年入园率达 99%,学龄前儿童“入园难”的矛盾已基本得到解决,学前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基本实现了我市学龄前儿童有园可上的目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的学前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公办园师资不足,民办园“三偏”问题突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核编 356 人,在编在岗 198 人,缺编 158 人,缺编人数占核定编制总数的 44.38%,教职工数量严重不足。民办幼儿园存在办学规模偏小、条件偏差和民办教师素质偏低(甚至园内无执证教师)的“三偏”现象。
二是优质园少与“入好园”需求的矛盾突出。我市办学条件和质量好的或较好的幼儿园,初步评估大约仅有 15-16 所,这些园绝大多数是公办园,占总数的 30%;办学条件和质量一般或较差的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约 70%。我市学前教育的现状,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入好园”的强烈需求。
三是无证违法办学的隐患突出。近几年,我市民办幼儿园发展很快,对满足我市学前教育市场需求做出了贡献。但是,绝大部分民办园内部设施简陋、内外环境较差、教师素质偏低、办学质量低下,有的班生数严重超额。其中有 17 所民办幼儿园,约占全市总数 1/3未取得办学资格,处于擅自无证违法办学状态。如依法取缔这些无证民办园,许多孩子则无园可上,如默认他们的存在,则要冒“失管”的风险,教育主管部门处于“两难”境地。
三、几点建议
学前教育是惠及子孙后代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各级政府有责任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抓好抓实,不断推进我市学前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1、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政综【20**】23 号),加大考录工作力度,逐年解决公办园的缺编问题;近期,可通过临时招聘的办法,占编不入编,逐步解决公办园教师不足问题。
2、对于民办园,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改造提升办学质量。对有证且办学较为规范的民办园,经整改后可转为公办园;对办学条件较好、有发展潜力的民办园,采取补贴的办法,或从公办园派优质教师参与民办园的教学和管理,帮助其提高办学质量;在基本保证学龄前儿童有园可上前提下,对无证民办园实行末位淘汰,促其加大投资、改善办园环境、提升办园质量,逐步实现无证办园为有证办园。
3、教育主管部门应会同城市规划部门,对**新区、西区生态城等未来城市新兴发展区域内的各类校(园)布点同步进行规划。
4、教育主管部门可参照义务教育阶段管理办法,对学前教育工作加强监管,使之成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前教育调研报告范文(二)
根据国家及省市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市政协主席会议安排,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联合民盟市委、农工市委,在今年四月中旬分三个组,深入到市区公办幼儿园(省委机关等)、民办幼儿园(城东商业幼儿园、城中小神龙幼儿园、城西小花朵双语艺术
幼儿园)走访调查。6 月 28 日至 30 日,调研组在听取了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汇报后,先后到 XX 区保育院,XX 区嘉荣华阳光幼儿园,XX 县共和镇维新幼儿园、XX 县鲁沙尔幼儿园、XX 县多巴镇小福星幼儿园,大通县东峡镇多隆幼儿园等进行了集中实地调研。同时,调研组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时进行了座谈,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关心重视下,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XX 市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示范幼儿园为骨干,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民办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XX 市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 278 所,其中公办幼儿园 29 所,占比重为 10﹪,民办幼儿园 249 所,占比重为 90﹪。开办学前班的学校120 所。在园幼儿 61880 人,教职工 4922 人,公办教师 481 人,幼儿教师专业合格率达 55﹪,全市有 29 所示范性幼儿园,23 所一类幼儿园。园舍总建筑面积 279424 平方米,固定资产 17042 万元,专用设备投入 5780.4 万元。
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 67.3﹪以上,学前一年教育入班率 92.1﹪以上。各地毛入园率因经济发展水平而异,经济水平较高的 XX 区达到 94.48﹪,而经济状况较差的 XX 县为 60.8﹪。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普及率不高。
二、我市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目前 XX 市在园(班)幼儿数、学前教育入园率等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之近几年外来人口的剧增,XX 市学前教育资源十分短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一是全市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只占现有幼儿园的 10﹪,难以发挥骨干引领作用。目前 XX 市区教育部门办的公办幼儿园只有 3 所(其中市保育院 20xx 年在城市改造中决定置换迁建至今还未建成),且始建于 80 年代前,园舍设施简陋,内部结构不合理,活动场地小,环境差,教学楼年久失修,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近 30 年来 XX 市未新建一所幼儿园。
二是民办幼儿园数量不少,占现有幼儿园 90﹪,但大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差,规模小,层次低,没有完整的校舍,多为租凭商业用房或庭院,更谈不上配备教学设备、教具。没有固定的师资,管理水平低,有些幼儿园甚至无证办园,在教学管理、交通、食品卫生、疾病防治等方面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三是经费投入不足,由于受经费的限制,教学设施设备多年得不到添置和更新,基础设施严重老化,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尤其是农村和民办幼儿园不能享受国家的教育经费,自收自支靠收取保育费运营。有些幼儿园为了降低成本,低薪聘用教师,压缩管理人员,克扣幼儿伙食,扩大班容量,校车超载幼儿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保教的质量,由此导致社会、家长对民办幼儿园的不信任,从而加剧了“入园难”、“入公办幼儿园更难”的矛盾。
(二)缺乏鼓励和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相应政策和措施。民办幼儿园工资福利待遇低,师资力量薄弱。民办幼儿园占全市幼儿园90%以上,但缺少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总体上看,民办学前教育在经费和师资两个方面都没有保障,既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也没有稳定的师资队伍。幼儿教师的工资平均每月在 800 元左右,三险一金没有办理,既无医疗保险,也无养老保险,福利无从谈起,民办幼儿园老师一般是一人包班,没有寒暑假,师幼比重严重超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国标为 1:7),幼儿教师劳动强度大,很难保证“2 师 1 保”。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民办幼儿园的老师遇到待遇更好的幼儿园就会立刻跳槽,老师流动性极大,人员不稳定,不利于幼儿园的发展。
民办幼儿教师身份不明确,社会地位低。目前对其身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培训机会少,没有评职晋级机会,专业发展困难,这种被严重边缘化的尴尬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幼儿教师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幼儿园收费偏低,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转。由于办园主体不同,经费来源形式有三种: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园靠财政拨款;部门办幼儿园多为差额拨款 70﹪,以收抵支 30﹪的办法运转;民办幼儿园靠收取保育费运营。20xx 年全市学前教育财政性拨款支出 1400 万元,占全市学前教育经费总支出 8600 万元的 16.28﹪。收费情况根据类别,公办幼儿园每月每生最高 400 元,最低 100 元;民办幼儿园每月每生最高 100 元,最低 70 元(例如:XX 区林家崖幼儿园伙食每人每天 1 元;大通县东峡乡幼儿园每天每人 2 元,还包括加餐)。
(四)区域、城乡间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布点不合理。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工作滞后。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使用问题突出,存在应建未建、缓建、不建和建后挪作他用的现象。城市住宅小区建设中没有统筹规划配套幼儿园建设,城区建设没有预留用地,城区幼儿园新建、改建、扩建几乎无法解决。造成一定程度的入园困难。
(五)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突出。不同程度存在以课堂教学为学前教育的主要方式。为了争取更多的生源,不顾孩子的接受能力,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心理,用所谓“琴棋书画”等加重幼儿身心负担,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幼儿的后续发展极为不利。
篇二:学前教育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人大调研学前教育工作情况汇报材料(精品多篇)政协调研学前教育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1 1
今天,市政协调研组一行来我区专题调研学前教育工作,这充分显示了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各位领导和委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近年来,***区学前教育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教育局的有效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学前教育基础地位和公益性质,全面推动民生改善,全力服务人民群众,学前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下面,我就我区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全区学前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学前教育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使学前教育得到了一定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幼儿园 54 所,其中公办幼儿园 2 所,民办幼儿园 52 所,在园幼儿 6936 人,学前一年毛入园率 4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29%。全区学前教育教师 575 人,教师学历合格率 62%。其中公办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师 215 人,占学前教师人数的 37%。从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我区教育最薄弱的环节。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学前教育工作制度。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实践“三个代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加快我区民生工程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区政府成立了由分
管副区长为组长,教育、发改、财政、公安、卫生、安监、交警等有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区的学前教育工作,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2009 年,区安委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办幼儿教育安全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安全管理责任。2011 年 3 月 15 日,教育、交警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区中小学幼儿园校车管理使用及接送幼儿工作细则>的通知》(天秦教字〔2011〕46 号文件),文件对校车标识、驾驶员资质、车况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要求。今年 3 月,我区又制定出台了《***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 年)》,明确了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划目标、发展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成为引领我区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二)加强学前教育宣传,营造重视学前教育的氛围。为吸引幼儿入园,提高入园率和保教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做了大量的宣传和政策解释工作。对学前教育工作者加强国家政策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宣传,提高他们依法治教、依法办园的意识,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加强对学前教育意义和作用的宣传,倡导幼儿园对家长承诺,让社会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作用,吸引适龄幼儿入园。加强对社会力量投资举办幼儿园的政策宣传,吸引企业家把目光转移到举办幼儿园上来,鼓励企业家投资建园,营造了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注重培养典型,促进各类幼儿园全面发展。为推动我区学前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我区在工作中注意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以典型带动工作的发展。目前,全区共有省级一类幼儿
园 2 所,区级示范幼儿园 6 所。近年来,我区组织了多次学前教育现场参观观摩活动,组织全区幼儿园负责人到市一幼、市二幼、解放路幼儿园、聪聪星幼儿园、贝贝乐园幼儿园等园所参观学习,为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数大幅度增加,办学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有了显著提升。
(四)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原则,积极动员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目前,社会力量办园已达 52 所,其中达到颁证条件幼儿园 26 所。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在登记注册、分类定级、教师培训等方面同公办幼儿园同等对待。同时,加强指导和监督管理,保证民办幼儿园健康有序地发展。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前教育教师水平是保教质量的关键,利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培养。我区根据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制定了师资培养培训规划,对所有从事幼教工作的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培训,使全区学前教育教师学历和教学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在加强各类培训的同时,多次组织幼儿园管理者参加安全、保教、后勤管理等方面的研讨班和培训班。积极开展教学能手、优质课评选活动,调动了教师学习、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三年来,共培训学前教育工作者306 人。2010 年 11 月,对 34 名获得幼儿优质课的教师进行了表彰奖
励。同时,按照《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育与教学计划,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做到了教育与教学相结合,教学与教研相结合,指导教师更新观念,加强理论学习,从而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及教育教研水平。
(六)推进教学方式改革,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我区指导各类幼儿园坚持按照“幼儿教育活动化、幼儿活动游戏化”的原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开发智力,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和实践能力,确保幼儿园教学活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禁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禁幼儿园使用小学教材,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通过开展教研活动、教学评估,规范教学活动内容,学前教育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七)加大培训力度,确保幼儿人身安全。多年来,我区各有关部门一直重视幼儿园安全工作,多次下发了关于加强民办幼儿教育安全工作的通知,对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不断加强对学前教育安全管理工作的培训,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要求各类幼儿园建立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措施,强化常规管理。教育部门检查工作,安全是必查内容,并经常组织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对各类幼儿园周边环境、校舍房屋、接送车辆、活动场所、教具玩具、食品卫生、消防设施等各方面进行专项排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不出任何事故。三年来,共开展安全专项检查 12 次,出动人员 90多人次,有效保障了幼儿人身安全。
(八)加强督导检查,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结合学前教育实际,我区建立了学前教育督导制度,制定了督导评估标准,把幼儿园建设、保教质量、经费筹措、规范办园行为等列入教育督导内容。教育督导部门对学前教育评估时,把幼儿园建设、安全工作作为必查内容,对符合办园条件和发展规划的,进行登记注册,颁发办园许可证。对符合规划,条件不达标办园单位进行限期整改。对擅自办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民办幼儿园予以取缔,并将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幼儿家长的监督。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区的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入少、规模小、布局差、管理弱、师资缺、质量低,且办园行为普遍存在经营性为主公益性不足,市场化为主公共服务不足,托管性为主教育性不足的问题,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是基础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一)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园所之间办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我区省级一类幼儿园共有 2 所,全部在城区。农村颁证许可的幼儿园仅有 1 所,农村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发展滞后,缺乏规模大、档次高的优质幼儿园,城乡园所之间办园水平差异大。
(二)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办园经费保障机制不全。近年来,全区公共教育财政支出中,学前教育生均经费与基础教育其他阶段相比较,公共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占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的 0.1%。我区
学前教育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公办幼儿园教职员工人员工资及基本建设,从而导致办园经费保障机制不全。
(三)幼儿园保教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全区 360 名教师中,其中 60%以上为相近专业或职后培训人员,专业起点低,专业素质差。保育员普遍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未受过专业培训。同时,由于幼儿教师普遍存在收入低、保障差等问题,导致教师流动比例高,专业化进程缓慢。教师过于频繁的流动,给幼儿园正常秩序和保教造成干扰,他们往往忙于维持,无法顾及保教质量。
(四)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入园难问题凸显。我区规模小、档次低的幼儿园还大量存在,65%的幼儿园由普通民房、厂房、住宅用房改建而成,幼儿园设施简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全区一类以上幼儿园仅占 3.7%,还有 50%的幼儿园达不到颁证条件。优质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少,导致儿童入园难,入好园更难日益成为一个新的民生问题。
(五)办园条件简陋,存在安全隐患。区属公办幼儿园仅有 2 所,且园舍陈旧、场地偏小、入园幼儿超负荷问题严重。大部分民办幼儿园也存在设施差、设备缺等情况。因而占大多数的民办幼儿园成了全区学前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我区的学前教育基本处于“民办提供公平,公办提供选择”的状态。部分民办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他们采用车辆接送的方式来增加生源数量。目前,这些接送车辆多为 10 座以下面包车,车体轻、安全性能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今后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它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的终生发展。我区要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领导和支持,把发展学前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认真抓好落实,随时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充实完善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完善专门机构,安排充实专人负责学前教育工作。
(二)实施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今后三年,我区将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实际,按照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的要求,坚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办园条件、保证教育质量、提高规模效益”的原则,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城区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学前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在农村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举办幼儿园,重点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按照我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 年—2013 年,我区计划在城区新建、改建幼儿园 9 所,在农村***镇、藉口镇、***镇、中梁乡、华歧乡、大门乡、秦岭乡以及原铁炉和苏城等乡镇建设 9 所幼儿园。
(三)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坚持“谁出钱、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建立财政支持、举办者投资、幼儿家长交费、社会捐资、幼儿园自筹等多元化投资体制。区政府将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增加政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保证公办园的正常运转,保证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不断改善办园条件。采取各种措施,促使民办幼
儿园举办者积极筹措办园经费,不断提高办园水平。
(四)不断深化办园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办好公办幼儿园,努力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真正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在保障政府办园为骨干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办园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园或捐资助园,努力形成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发展学前教育的格局。推广民建公助的建园模式,试行股份制幼儿园,鼓励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建设高标准幼儿园。通过联办、承办、国有民办、民建公租、股份制等办园体制改革,扩大幼儿园规模,提高办园效益。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制定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坚持安排学前教育教师有计划的进行轮训,使全区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启动学前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幼儿教师和保育人员的整体素质。2013 年前对所有学前教育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所有教职工必须取得相应的岗位任职资格。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民办园教师享有公办园教师同等的继续教育、职称评定和评优选先权利。
(六)努力规范办园行为。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评估,建立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强化督导职能,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责任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把学前教育事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对各类幼儿园实行分类管理,尽快出台幼儿园办园最低标准,定期进行检查评估,规范办园行为,使各类幼儿园达到办园基本条件。
严禁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坚决禁止使用非法盗版教材,确保幼儿园教学活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通过今后几的年努力,促进我区学前教育事业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关于学前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2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如何因地制宜办好学前教育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民生课题。为搞清本地学前教育现状,找准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秦皇岛市抚宁区人大常委会教科卫工委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就全区学前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抚宁区现有学前教育机构 102 所,其中公办幼儿园 84 所,民办幼儿园 18 所。共有 3-5 周适龄幼儿 x 人,在园幼儿 x人,总入园率 x%。幼儿教职工总数 x 人,专任教师 x 人。近年,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以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为抓手,大力改造提升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办园行为,着力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格局,学前三年入园率逐年提升,保教质量不断提高,学前教育
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办园条件不断改善。按照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安排,总投入 x 万元,全部完成一二期新建、改扩建任务,新增建...
篇三:学前教育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教育,研究报告 学前教育调研报告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时代在发展,群众对幼儿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社会呼唤真正意义的学前教育。为研究解决我片区学前教育事业的方向性、体制性、政策性问题,推进片区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均衡、可持续的发展。XX 年 4 月初旬对全片区各类幼儿园进行全面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 展 对象:调查对象为片区 虏 下辖 11 个村及完小教 轮学点。
二、调研方法
屑
通过,现场考察,听 霜 取各完小及教学点负责 拼 人的汇报资料,座谈讨 短 论等方式,全面视察了 乓 解水母全片区 11 所完 戌小及教学点。
三、取得 岗 的效果
水母片区是 憎 化处镇教育系统划分的 墩 三个片区之一,陆地面 叮 积 40 平方公里左右, 绽 通过调查,水母片区下 莹 辖 11 个行政村,学前 鳖 三年儿童人口 988 人 诱 ,9 所完小及两所教学 阴 点,其中完小类学校代 距 办学前班的有 5 所。在 腹 财政投入方面,除了代 嘶 办学前班的学校配备一 韵 个专兼职教师认课,开 畅 取一
定的报酬以及举办 刷 学前班必须的办公投入 剿 之外,其他五任何投入 牢 。每所平均每年投入教 酵 师待遇及办公开支约 1 敌 万元。
四、存在的突出 亚 问题
1、片区内目 猪 前没有任何一所公办幼 绿 儿园,主要是政府投入 泳 不够。
2、部分学 涉 校有学前班,但学前班 杰 举办属松散型,缺乏政 涤 府干预及政策保障。
驱
3、有未经审批注册 她 擅自开办私人幼儿园一 窟 所,主要是办园方的办 励 园的意识淡薄以及主管 彝 部分的监管力度不够。
饱加上政府对于民办幼儿 厨 园没有可行性规章。
谍
4、代办学前班的学 档 校没有教师编制配备, 省 有的是安排义务教育编 矽 制内教师授课,挤占义 施 务教育阶段教师;有的 斋是聘请代课教师,代课 洋 教师的水平有限,导致 晨 教学质量不好。
5 墙 、由于是代办的学前班 鳃 ,所以管理不规范,卫 疥 生保健工作、教育工作 湘 不规范等。
五、对策建 席 议 1、提高认识,加强 莆 对学前教育的领导。
坑
为了切实加强幼儿教 茸 育的管理,促进我片区 幸 幼教事业的稳步发展。
贤 水母片区要积极配合上 技 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 蛀 发展学前教育,以适应 挚 国家“十二五”远景教 遥 育规划的需要。保护和 球 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是 凭 政府行政部门不可推
卸 掷 的责任,更何况支持发 莽 展学前教育事业是造福 瘤 子孙后代的功德无量的 汾 事业。为此,水母片区 争 必须把水母学前教育放 仆 在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 冒 重点位置,全方位加大 鞘 教育投入,大力度深化 锌 体制改革,积极争取在 某 片区内新建一所干部幼 标儿园,积极实现学前教 亨 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铣
2、进一步完善学前 饰 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办 形 学职责。
要坚决按 娄 照中央关于学前教育发 肄 展的相关文件精神“坚 贺 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 制 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 间 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战 规定,进一步明确办学 爽 责任。建议:镇政府负 斜 责全片区幼儿教育规划 杖 、布局调整、民办幼儿 仙 园的建设和各类幼儿园 称 的管理,负责管理幼儿 郸 园园长和教师指导教育 熊 教学工作;片区内承担 痒 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 少 任,负责办好片区中心 茵 幼儿园。教育部门是幼 洲 儿教育的主管部门,要 葛 认真贯彻中央幼儿教育 梨 的方针、政策,制定有 吃 关规章制度和幼儿教育 域 规划并组织实施,加强 搬 幼儿园登记注册制度, 长 实施幼儿园各类评估标 惑 准和办法,园长资格审 阑 定和幼儿教师资格认定 旭 以及幼儿园取管理办法 靴 等方面的建设。卫生、 忧 机构编制、建设、劳动 套 保障、民政等部门要从 税 幼教事业大局出发,齐 迈 抓共管,整体联动,在 凄 各自职责范围内,一切 鲁 为了幼教,一切为了孩 佯 子,做好各自的工作。
秤
3、创新模式,积极拓 倚 宽加快幼教发展的路子 脉
可以提出“创新办 拱 园体制,盘活教育资源 烷 ,规范办园
管理,提升 坝 办园水平”的总体工作 霸 思路,把办园体制改革 坦作为“十二五”推动学 云 前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糙 ,政策上倾斜,领导上 疑 加强,机制上创新,全 脯 面铺开,强力推动,促 环进了学前教育的健康快 之 速发展。全面加大学前 季 教育的监控力度,完善 沮 学前教育的管理
机 旬 制和运作机制,全过程 图 优化,全方位推进,狠 彰 抓幼小衔接,提升办园 建 水平,做到让家长满意 荐 ,让小学满意,让社会 捆 满意,最大限度地发挥 淤 学前教育的教育功能和 渔 办园效益。本着“放开 株 、放活、管严”的原则 甩 ,我们在做好“政府办 讯 园为示范”的同时,动 沼 员支持社会各方面的力 刷 量,充分吸纳社会资金 嫂 ,多渠道、多形式发展 郡 学前教育事业。形成以 邵 “政府办园为示范、集 苔 体办园为主体、社会力 老 量办园为补充”的多元 吴 化办园新格局。
4、坚 厉 持管理创新,提升学前 谐 教育的办园水平
、 财 上级部门严把办园审批 踢 关。依据各级幼儿园登 驰 记注册办法和规定,对 聚 辖区内的幼儿园实行登 郎 记注册。登记注册后的 医 幼儿园,名称变更、园 湛 址搬迁、停办合并等事 养 项,由县教育行政部门 烯 审查同意。未经登记注 脯 册,擅自举办幼儿园, 群 依法予以取缔。
、 幼 严把教师准入关。建立 斗 完善了岗位培训和持证 远 上岗制度,所有园长和 恿 教师都通过“一推双考 刨 、竞争上岗”的办法选 臻 聘产生。
、严把评 筹 估监督关。当前我片区 破 虽然部分学校有学前班 形 ,但存在的问题较多, 广 影响了我片区学前教事 酪 业的健康发展。为此, 惹 办有学前班的学校要根 窘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异 育法》、《幼儿园管理 疟 条件》,制定《××小 粹 学幼儿教育管理办法》 郑 ,建立学前教育督导评 牵 估制度,出台以评估办 湃 学前班或者幼儿园为主 姓 的《学前班办班水平督 李 导评估方案》,加强过 洗 程性督查和终结性评估 酋 ,加大学前教育在乡片 惭 区教育工作综合评估中 咏 的计分权重。根据评估 舷 结果,实施动态管理, 徒 从严进行奖惩。对重点 鬼 工作落实不力,评估成 芍 绩不达标的,实行黄牌 榷 警告,限期整改,跟踪 翁 管理。整改不力,造成 诀 负面影响的,坚决予以 型 关、停、转。
、严 硝 把常规管理关。放开、 逞 放活,不是放任自流。
胃 为此,我们进一步更新 熟 观念,克服“重建轻管 氰 、重教轻保”的思想, 谊 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 吻 ,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 验 度,使每项工作有规可 收 依、有章可循;严格落 争 实“严、细、情、实、 浆 恒、新”的六字管理要 旭 求,优化幼儿一日活动 棺 ;坚持以人为本,以德 唁 治园,强化广大幼教工 帆 作者的主人翁意识;优 并 化园所环境,浓厚文化 矛 氛围,创
设良好的 厌 育人环境;建立严格的 勇 安全工作制度,特别是 止 在园舍、饮食、活动、 轴 接送、保卫等方面,严 嘲 把安全环节。
、加 间 强幼儿教育队伍建设, 驯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岳
发展幼儿教育事业, 鞭 提高保育教学质量,幼 袱 儿教师队伍建设是重点 润 。要通过多种途径,采 饭 取各种措施,培养与造 鹤 就一支稳定合格的幼儿 咯 教师队伍。第一,办好 厌 职教中心幼师班,为今 平 后大规模举办幼儿园全 氟 面、系统地培养合格的 瞩 幼儿教师打下基础。第 滩 二,开展短期培训。县 档 的做法是:由教育主管 钎 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规 堪 定所有的幼儿教师都必 汁须参加,费用由三方面 泵 负担,教师自己出一点 识 ,所在园拿一点,教育 咏 部门贴一点。第三,建 诛 立健全幼教辅导网,建 盖立县教育部门、镇幼儿 腋 领导处、片区辅导员组 颤 成的业务辅导网,对幼 斡 儿教师进行全面指导。
诬 以乡镇中心园为龙头, 邵开展教育、教学研讨, 栓 组织观摩、评估活动, 怨 进行经验交流,以此带 斗 动村办、个体小园共同 诱 提高。
第四,科学 迹 合理安排公办幼儿教师 垃 。第五,注意调动教师 哆 的积极性,提高幼儿教 曲 师的地位,完善幼儿教 闪 师的职称评审、评先、 灶 评优办法,使幼儿教师 蛊 职称评定制度化、规范 腋 化,并按有关规定,对 舒 应相关工资标准,将幼 上 儿教师的经济待遇与义 小 务教育阶段教师同等对 挖 待。
附:《水母片区学 绘 前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肢 》 普定县化处镇水母中 参 小学校 XX 年 4 月 19 使 日 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 崎 查研究报告 ——以山东 揣 省东营市为案例
中 首 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 驰 后工作站研究人员于发 涵 友 山东省东营市教育局 摘 托幼办主任李玉珍 山东 聪 省东营市教育局托幼办 早 科员杜飞
编者按:
葱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芯 要“重视发展学前教育 逾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 釉 七大精神,加快发展步 愚 伐,办好让人民满意的 阅 学前教育,中央教科所 迹 博士后研究人员对山东 梨省东营市学前教育进行 销 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 呀 ,并试图通过对东营市 寒 这一案例进行深入解析 蒙 和讨论,透察全国学前 爬教育发展基本状况,探 牙 寻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 防 突出问题,提出具有可 达 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梨 本期将其刊发出来,供 姨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 优 、基本情况
1、学 针 前教育普及情况。截止 泰 到 XX 年底,东营市学 他 前三年幼儿 43971 知 人,在园幼儿 4188 药 4 人,入园率%,比 X 碟 X年提高了个百分点, 崩 其中学前一年幼儿入园 屈 率达到 100%,较好 鹰 地实现了基本普及学前 炊 三年教育的目标。
豺 2、园所建设情况。东 舟 营市共有学前教育机构 妻 572 处,其中政府办 舅 园 46 处,教育办 12 眶 处,企事业单位办园 9 职 处,村委会办园 280 刺 处,公民个人办园 20 蕊 8 处,其它形式办园1 腾 7 处。397 处准予登 悦 记注册的学前教育机构 来 中,省十佳幼儿园 4 处 匈 ,省级实验示范幼儿园 毙 16 处,市十佳幼儿园 闲 20 处,市级一类幼儿 纱 园 46 处。
3、队 镀 伍建设情况。东营市现 涅 有幼儿园园长、教师 2 泽777 人,农村幼儿园 混 园长、教师 1984 人 嚷 。其中,农村非公办园 棉 长、教师 1749 人, 镶 占总数的 63%。从年 背 龄结构看,30岁以下 殖 的 1147 人,占总数 绎 的%;30-40 岁的 谤 1057 人,占%;4 斑 0-50 岁的 507 人 炭 ,占%;50 岁以上的 蛛 66 人,占%。其中农 姨村,30 岁以下的 67 宴 6 人,占农村教师总数 栗 的%;30-40 岁的 眉811 人,占%;40 甄 -50 岁的 436 人, 滚 占 22%;50 岁以上 绪 的 61人,占%。从学 峨 历结构看,中专学历者 燃 1477 人,占%;专 简 科及以上学历者 101 萎 3 人,占%;专业学历 渔 达标率为 7
%。其 毫 中农村,中专学历者 1 贮 258 人,占农村教师 樱 总数的%;专科及以上 混 学历者 449 人,占% 义 ;专业学历达标率为% 穴 。专业学历达标率为% 屎 。其中农村,中专学历 尧 者 1258 人,占农村 瘤 教师总数的%;专科及 汹 以上学历者 449 人, 腾 占%;专业学历达标率 馅 为%。4、经费投入情 扎 况。XX 年,全市学前 迢 教育经费总投入为万元 威 ,其中城区学前教育经 双 费投入万元,占总投入 茸 的%;农村学前教育经 爬 费投入万元,占%。各 舅 级财
政投入万元, 经 占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 罩 %;公民个人投入万元 涩 ,占%;其他社会力量 菜 投入万元,占%。
二、 朱 主要成绩与经验 发展环 院 境不断优化
多年来 杀 ,东营市各级政府从落 乳 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 索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发展 错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把 色 学前教育纳
入经济和社 忘 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 谋 筹安排。XX 年,市政 役 府在《政府工作报告》 校 中提出了“到 XX 年, 码 全市基本普及学前三年 幼 教育”的目标。XX 年 俄 ,市府办转发了市教育 疥 局等八部门《关于加快 藤 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荆 意见》,进一步明确提 盐 出了全市学前教育工作 创 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瓤 ,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 垣 行的保障措施。XX 年 游 ,市委、市政府确定把 搁包括乡镇中心幼儿园建 淌 设在内的“援助农村教 羔 育计划”列入为民办的 图 十件实事之一,把农村 孕 幼儿园建设列入了创建 歌小康文明村的重要指标 寓 。自 XX 年起,东营市 沈 将学前教育工作列入社 羽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 型 和市委、市政府年度重 祷 点工作进行立项督查。
予 XX 年初,新任市长在 此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 讲 任期内“实现包括学前 锌 三年教育在内 12 年免 涅 费教育”的目标,东营 长 市学前教育的发展环境 丈 不断优化。
办园行为日 幌 趋规范
1、坚持依 仙 法治教,常规管理日趋 瞩 规范化、制度化、科学 颇 化。一是认真贯彻落实 右 上级有关学前教育的法 帧 律法规,及时拟定学前 绎 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相 汁 关文件和政策;二是扎 险 实开展学前教育机构审 毗 批注册工作;三是狠抓 扇 幼儿园安全工作,牢固 流 树立“珍爱生命,安全 郸 第一”的观念,始终保 斋 持高度的警觉,做到警 废 钟长鸣,常抓不懈。
氧
2、完善督导评估体 搓 系,加强托幼园所管理 铺 ,学前教育整体水平不 入 断提升。一是将学前教 游 育工作纳入对县区教育 杆
工作综合督导评估。自 梭 XX 年起,市委组织部 梗 、市教育局、市政府教 贞 育督导室建立了对县区 似 党政领导承担教育责任 柱 情况的年度综合督导评 忠 估制度,其中把学前教 针 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 逻 与筹措、农村非公办幼 浦 儿...
篇四:学前教育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一贵州教育O ~线调研-关:于贵l阳市o、 。
、 ㈠J学前教育20 10 年11月 ,视电话会议,以实施学前教服务体系。
市行视察和调研‘¨ 弋i㈤k■,基本情况经过三年的努力, 我市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截止20 13年9 月 底, 我市共有幼儿同4 9 1所, 其中, 公办幼儿园14 2所, 民办幼儿园34 9 所, 全市幼儿园在园人数10 7 9 0 1人。
全~∥ 一量, ’ 1≥IL !l蚁【0万方数据
■■■■■■■■■●●●■■I一市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10 4 . 6 %, 学前三年入园率为7 3%。
全市幼儿园教职工8 7 7 0 人, 其中专任教师4 659 人, 学前教育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 8 . 8 2%, 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7 3. 6%。1. 力推发展, 努力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 国发( 20 10 )4 1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当前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旅意见》 ( 黔府发( 20 1l】
5号)和《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 ( 筑府发( 20 10 )29 号)等文件精神, 将学前教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连续三年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内容统筹安排, 统一部署, 切实推动学前教育持续发展。
市、 区( 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认真调查研究, 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幼儿分布、 变化趋势,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 编制并实施了“学期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 确定发展目标,分解年度任务。
通过三年的努力, 全面完成了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 实现了我市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阶段性目标。2. 力促保障, 努力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保障范围, 不断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 设立学前教育项目建设专项资金, 建立健全以区( 市、 县)为主、 乡镇( 社区)分担、社会参与、 家庭缴费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三年来, 市、 区( 县)两级政府共投入财政资金约3. 3亿元, 大力改善办园条件, 全市共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9 2所, 大大增加了公办学前教育资源。
同时市政府还投入资金3. 5亿元, 加快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的建设, 一期建设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
这与过去相比, 力度是空前的。3. 力强基层, 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建设,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将幼儿园用地统一纳入本地区规划, 并充分利用闲置校舍进行改扩建幼儿园。
按照“适用、 实用、够用” 的原则, 在乡镇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农村公办幼儿园, 全市7 7 个乡镇全部建成中心幼儿园。
三年来, 共投入7 6 8 万元增设农村附属小学幼儿园38 所, 6 3个班, 新增农村学前教育学位18 10 个。
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业务指导, 积极鼓励城区优秀幼教干部、 教研员和幼儿园骨干教师到乡镇开展培训、 到农村幼儿园开展蹲点教研, 开展优质园所与农村幼儿G Z JY 2 0 14118 129万方数据
园进行结对帮扶、 送教服务、 联片教研等活动。
率先在全省制定了《贵阳市农村示范幼儿园评估标准( 试行)》 , 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业务水平, 提高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4 . 力抓培训, 努力促进学前教育师资水平提升。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 不断增加公办幼儿园教师数量, 优化幼儿教师队伍结构。
根据《贵阳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中明确提出的“用三年时间实施教师全员培训” 的任务要求, 制定《贵阳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实施方案》 , 依托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为核心、 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为重点、 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目的, 实施幼儿园教师全员覆盖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三年来共投入资金约4 0 0 万对全市幼儿教师进行培训, 共计培训幼儿教师10 4 8 1人次。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首位, 不断完善师德监督机制和表彰奖励制度, 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人文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积极推进幼教课程改革, 切实防止和纠正“小学化” 倾向, 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 提高保教质量。≥篡豸~『_ . 爿兰皇量i- ●—o一■—■_ ——- 一5. 力强管理, 努力推动学前教育内涵发展。一是制定了《贵阳市幼儿一日生活指南》 , 普及科学的保教理念及方法, 有效提升了幼儿园的管理水平。
二是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教学改革, 遵循幼儿成长教育规律, 实施幼儿素质教育, 重视幼儿教育科研和教研工作, 有效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 倾向。三是加强示范性幼儿园建设, 以点带面, 区域推进学前教育改革。
发挥示范性幼儿园在办学思想、 教育管理、 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使其成为本市课程改革、 教育研究、 师资培养的基地。
四是改革创新, 成立了以中心实验幼儿园为龙头的市级学前教育集团, 按照城区优质幼儿园+ 郊县幼儿园+ 乡镇幼儿园的框架结构, 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 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6. 力扶民办, 努力营造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 我市安排1 10 0 万元用于扶持民办幼儿园, 大力改善办园条件, 将民办幼儿园纳入民办教育专项资金扶持范畴, 为民办幼儿园校舍维修、 设施设备购置、 添置大型玩具提供资金扶持。
针对我市民办幼儿园数量多、 分布广一曼‘一。∥ 拳耋曼一——烹户■o ÷■‘曛≤毒警基章譬簪■焉赫霍Z = ■30 ・G zJY20 14 /18万方数据}. ≥- 一V0一. —_ 鹅h, /
的特点, 建立由教育局民办教育处、 基础教育处和教研部门所组成的管理网络, 实现管理全覆盖。
严格执行民办教育机构年审制度, 规范民办幼儿园依法办园行为, 及时清理和取缔无证幼儿园。
对办园质量高、 社会效益好的民办幼儿园, 积极支持、 帮助申报示范幼儿园。
为提升民办幼儿园管理人员和师资水平, 组织了民办幼儿园园长、 教师培训, 通过民办教育协会定期组织开展专门面向民办幼儿园园长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培训活动, 努力提升民办园教师素质。二、 当前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近年来我市学前教育工作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由于种种原因, 学前教育仍是全市教育体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学前教育城乡发展不平衡。
城市公办幼儿园硬件设施配备较为齐全, 而一些农村幼儿园存在着大班额、 教学用房和户外活动场地面积狭小、 园舍老化、 教学设备短缺且陈旧、 食堂简陋, 师资力- 鬻翔L 一. :
以善蓼■j一线调研G u踟uF . du口tion■量薄弱、 缺乏一套行之有效且科学的施教方法, 在办学模式、 学习方式等保教质量方面明显弱于城市幼儿园。
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流动人口的增加, 大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与现实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中心城区“入园难入园贵” 问题。
云岩、南明等中心城区, 由于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影响,新建公办幼儿园选址难; 由于原有发展空间有限,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也十分困难, 致使公办幼儿园区域布局不均衡。
部分新建住宅小区没有按要求配套建设幼儿园, 导致区域内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足,适龄儿童难以就近入读; 有的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成高收费的民办园, 没有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移交政府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导致高收费的民办园增多, 群众意见较大。三是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培训, 我市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有了提升, 但目前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高, 农村公办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民办教育机构教师队伍待遇低、 不稳定, 全市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专业化水平参差不一,影响了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it/j; //!翟一▲一o?雪^ 卜’y。●1. /’/严w 18_ 31碍o、万方数据
四是学前教育监督管理机制还需加强。
幼儿园遍布城乡社区, 量大面广, 办园主体多元化, 办园水平参差不齐, 规范管理的任务相当繁重。
目前我市在幼儿园准入、 教师资质、 人员流动、 卫生保健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还有很多工作需进一步加强。三、 建议和意见面对贵阳加快发展的新形势, 面对省委省政府的新要求, 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盼, 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市、 区( 县)两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高度重视, 按照省委常委、 市委书记陈刚11月 5日在调研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采取有力措施, 推动我市学前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为此建议:1. 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上, 拓宽发展规模。市、 区( 县)两级政府要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县( 区)、 乡两级学前教育服务网络, 使农村适龄儿童能够享有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
要努力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 创造更多条件, 着力保障留守儿童入园。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 合理布局, 有效使用资源。2. 把切入点放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上, 提升发展质量。教9 币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的质量, 有限的资源要优先用于教师队伍建设。
一要严格准入, 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严把入口关; 二要核定编制,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的规定逐步配齐教职工, 多渠道补充合格教师, 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问题:
三要加强培养, 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创新培训模式, 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通过多种途径, 加快建设一支热爱儿童、 师德高尚、 业务精良、 结构合理的幼儿园教师队伍。32・G Z JY20 14 /18万方数据3. 把带动点放在扶持民办学前教育上, 激发发展合力。市、 区( 县)两级政府要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 为家长提供多样化选择。
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 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对城乡民办幼儿园给予多种形式的扶持和资助, 引导其提供普惠性服务, 让群众可以在缴费大致相当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公办园或民办园。4 . 把突破点放在小区幼儿园配套建设上, 破解发展困难。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 是解决城市“入园难” 的关键。
目前小区配套幼儿园既是配置
1・_ 。
’ ’ 一露j。
_■I■_ 。一线调研G u L Y A o uE d u ca ∞n■和增加城市学前教育资源的主要渠道, 也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有效手段。
市、 区( 县)两级政府要把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扩大资源和规范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 在小区规划、 审批和验收等各个环节落实配套幼儿园建设政策, 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 同步建设、 同步交付使用,确保小区适龄儿童“有园上” 、 “上得起” 。5. 把支撑点放在多渠道加大投入上, 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投入是保障。
要建立健全政府、 社会举办者、 家庭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 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办园和捐资助园, 拓宽学前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市、 区( 县)两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 国发( 20 10 】
4 1号)和《财政部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 ( 财教( 20 11)4 0 5号)等文件提出的要求, 切实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
要落实各项财政支持政策, 做到预算有科目, 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 拨款有标准, 不断提高财政投入水平。同时要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 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口6 Z ,W '2 0 14118 1133万方数据
关于贵阳市学前教育的调研报告作者:禄旭作者单位:贵阳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刊名:贵州教育英文刊名:Guizhou Education年, 卷(期) :2014(18)
本文链接:
http: //d. g. wanfangdata. com. cn/Periodical_guizjy201418008. aspx
篇五:学前教育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教育调研报告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调研组于 2011 年 1 月 9 日至 14 日, 分三个小组对伽师县、 疏勒县、 裕民县、 阜康市、 伊宁市、 天山区等六个样本单位的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
调研期间共召开园长、 幼儿教师座谈会 12 次, 调研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近 50 所, 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 100 余份。
获得了大量资料和信息, 基本摸清了六个样本单位学前教育发展情况。
现根据调研提纲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近年来, 我区各地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 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通过健全组织机构, 加强队伍建设, 规范办园行为, 使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幼儿园保教质量稳步提高。
(一)
学前教育发展规模
各地结合本地实际,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 新农村建设规划, 通过扩大公办幼儿园办学规模, 鼓励社会力量办园, 大力兴办双语幼儿园等措施, 大幅度提高了学前教育覆盖率, 促进了我区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1.幼儿园建设。
据统计, XX 年全区共有各类幼儿园 1077 所, 其中教育部门办 204 所, 占 18.94%; 民办 584 所, 占 54.22%; 集体办和其他部门办 289所, 占 26.83%。
2011 年全区已有各类幼儿园 2563 所, 比 XX 年增长 2.4 倍。
其中教育部门办 1434 所, 所占比例比 XX 年提高 37.01%; 民办 852 所, 所占比例下降 20.98%; 集体和其他部门办 277 所, 所占比例下降 16.02%。
XX 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 546 所, 约占总数的 50.70%; 县镇 217所, 占 20.15%; 农村幼儿园 314 所, 占 29.15%。
2011 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 569 所, 所占比例下降 28.50 %; 县镇 309 所, 所占比例下降 8.09%; 农村幼儿园 1685 所, 所占比例提高 36.59%。
据调研数据分析:
天山区、 伊宁、 阜康三市(区)
共有城镇公办园 12 所,其他部门办园 15 所, 合计 27 所, 占三市(区)
城镇幼儿园总数的 23.3%。
表明我区城市仍然以民办园为主, 民办园承担着城市市区四分之三以上的幼儿教育任务; 裕民、 伽师、 疏勒三县共有农村民办园 5 所, 仅占农村幼儿园总数的 3.4%,而我区农村已基本形成公办园为主的办园格局。
2、 幼儿入园情况。
各地初步形成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为重点, 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据统计, XX 年全区在园(班)
幼儿 293397 人, 其中城市 118502 人, 占40.39%, 县镇 67448 人, 占 22.99%, 农村 107447 人, 占 36.62%;
2011 年全区在园(班)
幼儿达到 490610 人, 增长了 1.67 倍; 其中城市127508 占 25.99%, 所占比例下降 14.40%, 县镇 82980 人, 占 16.91%, 所占比例下降 9.24%, 农村 280122 占 57.10%, 所占比例提高 20.48%;
XX 年幼儿园适龄儿童数约为 97.92 万人, 在园(班)
幼儿 293397 人,毛入园率 29.96%; 2011 年幼儿园适龄儿童数约为 94.51 万人, 在园(班)
幼儿达到 490610 人, 毛入园率 51.91%; 2011 年比 XX 年提高了 21.95%。
以上数据说明, XX 年以来在国家及我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 我
区学前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 适龄儿童入园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
学前教育管理现状
1、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将在编在岗的幼儿园教师纳入编制管理, 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
此外, 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采用聘用代课教师等方法, 补充幼儿数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共 7
篇六:学前教育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市 XX 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关于全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区政府:
近日,我局对全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做了专项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整体情况。现有各类幼儿园(班)62 所,在园幼儿8100 人(全区 3-6 周岁儿童 8842 人,入园率为 92%)。其中,独立建制公办幼儿园 1 所(在园幼儿 253 人),占总数 2%,已投入使用乡镇中心幼儿园 7 所(在园幼儿 1267 人),占总数 11%,公办附设幼儿园(班)20 个(在园幼儿 943 人),占总数 32%;民办幼儿园 31 所(新区成立后新批设民办幼儿园 7 所,取缔 5 所,自愿申请注销 2 所),在园幼儿 5407 人,占总数的 50%;无证幼儿园 3 所(在园幼儿 230 人),占总数的 5%。
(二)全区学前教育机构分布及在园幼儿数。
1.全区不同地域、不同性质与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分布情况(见表 1)。
表 1 :学前教育机构分布情况统计表 不同性质、形式
幼儿园区域
公办 民办 合计 百分比 独立 附设班点独立附设班点独立附设 班点 独立 附设班点城区 1 2 9 0 10 2 83% 17% 乡(镇)
0 7 14 0 14 7 67% 33% 农村 0 18 8 0 8 18 30% 70% 合计 1 27 31 0 32 27 54% 46%
表 1 显示,全区 32 所独立建制的幼儿园中(不含无证园),城区占总数的 31% ,乡镇占总数的 44%,农村占总数的 25%。在全区 28 个附设幼儿班点中,城区占总数的 7%,乡镇占总数 25%,农村占总数的 68%。可见,学前教育机构分布不均,独立建制的幼儿园多分布在城区,农村多为小学附设幼儿班点。
2.在园人数分布情况(见表 2)。
表 2 :在园人数统计表(单位:人)
表 2 显示,全区在园幼儿 7870 人中(不含无证园),公办幼儿园在园人数占 31%,民办幼儿园在园人数占 69%。
表 1 和表 2 的数据显示。无论是幼儿园数,还是在园幼儿人数,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是本区办园的主体,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数量还不足。
3.无证幼儿园情况。由于历史原因,我区还有 3 所无证幼儿园,分别是:川井幼儿园,地址位于拱桥小学川井村小内,在园幼儿 40 人;启点幼儿园,地址位于得胜场镇,在园幼儿 100 人;乖娃娃幼儿园,地址位于得胜场镇,在园幼儿 90 人。
(三)全区学前教育普及情况(见表 3)。
办园性质
区域 附设班点 民
办 独
立 人数 占总数百分比
占总数百分比 人数 占总数百分比 城区 297 4% 1654 21% 253 2% 乡村 1957 25% 3753 48% 0 0 合计 2254 29% 5407 69% 253 2%
表 3:学前适龄儿童入园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3~6 岁 5~6 岁
幼儿人数 入园人数 入园率(%)
幼儿人数 入园人数 入园率 8842 8100 92% 2852 2852 100%
表 3 显示,全区 3~6 岁幼儿园入园率为 92%,5-6 岁(学前一年)幼儿园入园率为 100%。这说明学前一年幼儿均已入园。
(四)全区幼儿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1.全区幼儿教师学历情况(见表 4)。
表4 :全区幼儿教师学历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教师人数 教师学历结构 县级以上骨干教师 人数 幼师专业毕业人数占总数 (%)
中专(高中)学历人数占总数(%)专科人数 占总数 (%)本科及以上人数 总数 (%)
公办在职 45 45 100% 0 0 20 44% 9 20% 1 公办外聘 39 5 13% 10 26% 6 15% 1 3% 0 民办 183 83 66% 111 40% 67 24% 5 2% 0 合计 267 133 50% 121 45% 93 35% 15 6% 1 由表 4 可知,全区在职幼儿教师 267 人中,中专及以上的教师占80%左右,幼儿师范毕业的占50%,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占0.4%。这说明,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幼师专业教师比例偏低,骨干教师匮乏,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2.全区幼儿教师工作及待遇情况。
(1)全区幼儿教师职称情况(见表 5)。
表 5:全区公办幼儿教师职称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高级 一级教师 幼教一级 幼教二级 幼教三级 未评职称人数 0 1 0 0 16 28 比例 0 2% 0 0 36% 62% 表 5 显示,全区 45 名专任幼儿教师中评为高级教师的为 0人,小学一级教师占 2%,幼教一级教师 0 人,幼教二级教师 0 人,幼教三级教师占 36%,未评定职称的教师占 62%。可见在职幼儿教师中、高级、中级职称的比例严重偏低,民办幼儿园教师职称问题亟待解决。
(2)幼儿教师工资情况(见表 6)。
表 6 :全区幼儿教师工资情况(单位:人)
1000元/月以上 1000~1500元/月 1500~2200元/月 2200元/月以上 人数 267 26 144 97 比例 100% 10% 54% 36% 表 6 显示,幼儿教师的工资都超过了 1000 元/月。访谈发现,月收入在 1000-1500 元/月的主要是村小附设幼儿班(点)的代课教师,民办和公办外聘教师工资在 1500-2200 元/月较为普遍,月收入在 2200 元以上的主要是公办园教师和民和民办幼儿园从事管理工作的幼儿教师。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师。
(3)幼儿园师生比情况(见表 7)。
表 7:全区不同区域、不同性质与形式幼儿园师生比情况
教师(人)
在园幼儿(人)
师生比 公办幼儿园 84 2503 1:30 民办幼儿园 183 5407 1:30 其中:城区幼儿园 110 2204 1:20 其中:乡村幼儿园 157 5666 1:36 合计(均值)
267 7870 1:29 表 7 显示,全区共有幼儿教师 267 人,幼儿 7870 人,师生比为 1:29(数据不含无证园)。从地域来看,乡村的师生比均在1:36 以上;从办园性质来看,公办幼儿园的师生比与民办幼儿园的师生比相同。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专兼职教师平均 2~2.5 人/班,按照每班 30 名幼儿,2 名专职教师配备,既师生比为 1:15。由此可见,全区幼儿教师配备严重不足。
(五)全区各类幼儿园经费情况(见表 8)。
表 8:
全区幼儿园收费情况(单位:所)
500 元每期以下 500元-1000元每期 1000 元-2000元每期 2000 元-2500元每期 公办园 17 6 0 0 民办园 0 19 11 1 城区园 0 2 9 0 乡村园 11 19 0 0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区幼儿园收费普遍较低,还没有超过 2500元每期收费的幼儿园,说明优质园还缺少。公办园收费普遍较低,特别是乡村园。
二、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方面的问题。
1.公办方面。目前按照国家第一、二轮学前三年行动计划要求,虽然我区已在每个乡镇都规划建设了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但是城区、人口较多的代市、观阁等场镇仅规划 1 所公办园,其学位还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服务半径根本不能覆盖。城区新建小区没有规划配套幼儿园,将会对以后的学位需求造成影响。
2.民办方面。虽然国家对社会办园是给予积极鼓励,大力扶持的政策,但是民办幼儿园在发展规划时还存在入口低、间距窄、城市密、农村疏等问题。在区划调整前,很多民办园的办学条件都相当差,新区成立后,城区人口增多,学位需求大,为了提高保教质量,弥补学位需求,批设了一些民办园,由于原来城镇建设没有规划学前教育用地,也就出现了选址环保和间距问题,如:瑞智幼儿园和七彩阳光幼儿园选址在恒立科技厂区。
(二)发展方面的问题。
1.学位需求方面。
公办园方面:一是城区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目前城区仅有 1 所独立建制的公办幼儿园,占总数的 2%,公办园的学位匮乏造成城区弱势群体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园难的问
题日益突出,他们既上不了数量稀缺的公办幼儿园,也上不起收费高的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在城区难以得到体现;二是农村公办幼儿园发展面临巨大困难,农村公办幼儿园(班)依靠村小设置点,学位也不足。
民办园方面:多数民办园租赁场地办学,规模普遍较小,学位有限,且集中在城区和大的场镇。从数据看出,代市场镇及周边村组民办园较多。
2.办学条件方面。
公办园方面:多数幼儿园(班)对保教投入有限,没有购置大型玩具,开发幼儿智力的益智教玩具配置不够,现代化教学手段缺乏,除芦溪河幼儿园外,其他园均未建立智慧树使用平台,电子白板、一体机、广播系统、电钢琴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均未使用。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除已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乡镇场镇外,公办的村小班(点)将旧教室、旧办公室改做幼儿园。
民办园方面:除个别城区民办园外,多数园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缺乏,益智玩具缺乏,活动场所狭窄,个别乡村园还将一些旧院落设为幼儿园,规模太小,条件差。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提高和改善,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发展规模和速度受限。
3.收费方面。
公办园收费从 300 元-600 元(实行批复制),按照分级收费的原则,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特别是农村公办幼儿园所收费用大多用来支付聘用教职工工资及必要的办公经费,无专门经费发展幼儿园。
民办园收费从 500 元-2380 元(实行的是备案制,以市场为导向),收费的多少决定幼儿园的发展水平在民办园中表现尤为突出,民办园的办园各项投入和日常支出都需依靠保教费的收入。数据显示,我区的民办园收费和其他区县比较是较低的,这是民办园发展水平受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教师队伍的问题。
1.幼儿教师编制短缺,数量严重不足。
公办园在编教师 “只出不进”,为弥补教师缺额,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办园聘用大量代课教师,从而造成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聘用教师所占比例逐年加大的现象,公办园虽然通过教师招聘补充了一些学前教育教师,但补充速度远远跟不上需求进度。按照国家规定两教一保配置标准,我区目前公办幼儿园专业幼儿教师差口 167 人。
民办园为了减少支出,更是少聘教师,所以保教人员数量少,一师一班现象尤为突出。
2.专业师资队伍缺乏。
公办园方面: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缺编,一部分幼儿教师顶岗到义务教育阶段,村小班(点)聘用较多不具备幼教资质代课教师,已投入使用乡镇中心幼儿园,更无专业的管理人员。
民办园方面:由于我区的地域条件,城区民办园相对聘请专业师资较易,农村地区较难,多数园一个班一名专业师资难以实现,出现聘请保育人员充抵教师等现象。
3.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
公办园方面:幼儿教师待遇虽然得到了保障,但是由于地域条件差、任教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导致每年有大批的教师通过考调、调动等方式流动到区外。
民办园方面:聘用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养老、医疗、培训、职称等基本权益缺乏保障,待遇低、工作量大,致使目前幼儿园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现象严重。我区临聘的幼儿教师在缴纳五险后的实得工资在1100-1400 元之间。教师问题是制约我区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四)管理方面的问题。
1.主管部门管理干部缺乏。区教科体局根据三定方案,将学前教育的教学常规管理定于教育股,然而教育股联系的工作非常广(有基础教育、成职教育、民办教育、学前教育、德育艺术教育、团队工作等),目前教育股仅有 2 名工作人员,疲于搞好规定性工作,对民办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就比较薄弱了。
2.一线管理干部缺乏。虽然我区在第一、二轮国家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期间建成了 10 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了乡镇全覆盖,但投入使用的仅仅只有 7 所,能提供学位 1830 个,这投入使用的 7 所幼儿园都是委托乡镇学校进行代管的,乡镇学校没有设幼儿园管理岗位,就疏于对幼儿园实行专业管理。
3.部门、乡镇没形成合力。由于对民办园监管还不到位,致使民办幼儿园在收费、保教、园舍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园舍建筑面积、户外活动场地和卫生条件不达标等。搞好学前教育是相关单位的共同责任,特别是在民办幼儿园的监管方面,存在审批时责任不明确、过程管理仅仅依靠教科体局。
(五)保教质量方面的问题。
1.“小学化”教学倾向严重。
公办园方面:乡镇中心幼儿园负责人(多为学校中层领导兼任)缺乏学前教育管理经验,对幼儿教育发展规律了解不多,且缺乏专业知识;聘用的教师水平不高,无法全面实施幼儿教育大纲等是造成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幼儿园经费、人员配备不足,致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疲于应付。
民办园
方面:多数园为了迎合家长需求(我区多数家长认为在幼儿园能算算术、能写字就是幼儿园办得好),教学方式单一,个别城区园和乡镇、村组园聘请的教师不具备幼儿教师专业资质,无法实施幼儿教育大纲。
2.大班额现象严重。
公办园方面:在城区和中心场镇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和幼儿园学位不足,老百姓对低收费的幼儿园需求又很大,导致城区和乡镇公办园班额普遍过大,城区更加突出,最大班额可达 70 人。
民办园方面:在城区个别园为了追求利益,降低收费,扩大班额,超办园规模招生,导致大班额现象,在乡镇村是老百姓无法选择多的园,只能勉强就读,且有不按照幼儿年龄段笼统分班的现象发生。
(六)无证民办园存在的问题。区划调整前,为弥补公办园学位不足和服务半径不够,原 XX 区教育主管部门批设了一些村级民办园,这些园大多利用民房、村小教室等作为办学场地,办学条件差,保教水平低,安全隐患严重(其中,启点幼儿园和乖娃娃幼儿园系利用民房办学,且场地在二楼,无消防疏散通道;川井幼儿园系利用村小办学,公办教学资源用于举办民办幼儿园,不符合政策规定)。区划调整后(2014 年 7 月),区教科体局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过一次治理性的年审工作,对不符合政策规定、存在安全隐患、办学条件不达标的民办园提出了整改意见,责令其限时整改,但个别园至今仍未按要求整改到位,故未核发办学许可证,处于无证办园状态。但由于公办园服务半径无法覆盖到所涉村组和附件公办学校又无条件开办幼儿班点,老百姓的需求导致这几所园长期滋生。
三、对策和建议
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面对我区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差异、园所差异等,努力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强化政府责任,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将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1....
推荐访问:学前教育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教育体制 学前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