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网评6篇

时间:2022-10-30 15:35:11 来源:网友投稿

两会网评6篇两会网评 1.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22.举旗定向对标党和人民新要求担当履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会网评6篇,供大家参考。

两会网评6篇

篇一:两会网评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 2 2.举旗定向对标党和人民新要求担当履职 ........................... 4 3.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依法能动履职 ............................... 6 4.依法能动履职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 10 5.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 12 6.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 ...................... 15 7.深刻认识五个“必由之路” .................................... 17 8.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 .............. 21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对检察工作予以高度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这既是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各项工作的支持和鼓励,更是鞭策。各级检察机关要以此为新的起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主动顺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加强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努力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检察实践,促进检察履职更加规范、优质、高效。

 做好代表委员联络工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检察机关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检察机关必须“听得到”“跟得上”。代表委员植根于人民、来自于人民,最了解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他们在广泛汇聚民情民意基础上形成意见建议,代表着人民的心声和期盼。新时代新征程,各级检察机关更要充分认识做好代表委员联络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人民高度负责、对检察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抓紧抓实,真正将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

 一、要进一步创新常态化联络机制,用心用情推动联络工作再上新台阶 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是做“心”的工作,就得用“心”去做。近年来,代表委员对检察机关的联络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但加强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更加重视与代表委员的直接联系和经常性联系,把工作做在平时,更加重视面对面的真诚沟通和交流,多邀请代表委员视察、走访、座谈,多邀请代表委员参与检察调研和专项活动,增进代表委员的参

 与感。要进一步加大新媒体沟通联络方式的运用力度,用好最高检官方媒体开展精深联络,综合运用网站、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各种新媒体形式,动态展示检察工作成效、加强代表委员日常沟通联络工作。今年是代表委员换届之年,各级检察机关要坚持慎终如始、止于至善,既要继续做好本届代表委员的日常联络,也要扎实做好新一届代表委员对接联系,确保点对点联络全覆盖。

 二、要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做好代表委员建议提案办理答复工作 代表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又涉及具体检察工作,本身就是政治性与业务性的有机统一。各级检察机关要始终坚持从政治上看,通过高质量办理建议提案进而促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满意,厚植党的执政基础。要强化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质量意识,一丝不苟落实好“办前联系,办中沟通,办后回访”的工作机制,让代表委员真真切切认可办理的过程和结果。对于代表委员关注的案件办理工作,各级检察机关要高度重视,既要严格依法办案,又要充分释法说理,以更积极的态度、更真诚的沟通,最大限度争取代表委员对检察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要始终坚持把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议案建议和提案的办理,推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地点。检察机关要自觉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代表委员、人民群众的监督、支持转化为依法能动履职、实现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举旗定向对标党和人民新要求担当履职 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日前胜利闭幕,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3 月 18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全国检察机关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检察机关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准确把握全国两会精神和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更加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依法能动履职,再接再厉,止于至善。

 伟大的实践离不开正确的指引。走好新时代新征程,必须高举思想旗帜,筑牢政治忠诚。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深入人大、政协团组,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立足新的时代方位,作出“五个必由之路”“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明过去我们为什么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做好新形势下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检察机关要自觉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强组织学习,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合贯通起来,与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两个确立”,融入每一个案件办理、每一项工作推进中。

 要跟上、适应党和人民的新要求,自觉担起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更大责任。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伟大事业,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和人民对检察工作的要求更高。在审议讨论最高检工作报告时,代表委员对检察工作提出 3200 余条意见建议,主要包括加强政治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司法为民和保障民生、加强法律监督、做实诉源治理等方面。《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首次写入“依法能动”履职要求,明确要求检察机关“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依法能动推进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各级检察机关要自觉对照代表委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查找差距不足,努力改进完善,以“如我在诉”的精神,办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一个“小事”“小案”,厚植党的执政根基。要切实按照《决议》的要求部署,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以“止于至善”的标准,把依法能动履职作为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体现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具体行动和扎实成效上。要立足“两个大局”,紧紧围绕迎接二十大、贯彻二十大精神来谋划开展各项工作,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依法能动履职,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为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保驾护航。

 使命激发动力,责任呼唤担当。新时代新征程,全体检察人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对标党和人民的新要求新期盼,以“九分落实”的韧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能动履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依法能动履职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艰巨。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必须把握大局大势,围绕服务保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依法能动履职,统筹做好服务发展和保障安全各项工作。

 一、把握安全大势,以依法能动履职助力更高水平安全 国安才能国治,治国必先治安。检察机关在履职办案中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特别是要时刻保持政治敏感性,切实做到“从政治上看”,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对涉黑涉恶犯罪坚持打早打小,深挖新发生案件背后的“保护伞”,做实典型案例宣传,释放从严追诉、依法严惩的信号,不给黑恶势力卷土重来之机。对涉疫案件当宽则宽,但性质恶劣、情节严重、该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仅不能手软,还要依法从速办案、及时宣传,有效维护防疫秩序,警示、引领依法防控,促进诉源治理。

 二、把握发展大势,以依法能动履职助推更高质量发展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复杂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认识,拿出非常之举、前瞻之策。今年全国两会上,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备受好评,接下来要认真落实党中央要求和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包括在全国推广、明确适用范围和验收标准、推动改革立法等,有效推动企业合规经营、健康长远发展。防范金融风

 险、维护资本市场安全,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级检察机关要主动加强与证监部门、公安部门沟通联系,积极推进相关协作机制建立,通过“个案指导+类案分析”,持续推动证券领域违法犯罪源头治理,助力建设法治化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各级检察机关要主动作为,协同纪委监委等部门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特别是对处心积虑、不择手段的“围猎”行为,从严追诉、依法定罪,借助案例促进“不敢”“不想”,堵住腐败犯罪源头。

 三、把握民生大势,以依法能动履职满足人民群众更高要求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内涵更丰富、层次更高,对检察履职也有了新期盼。检察机关要结合代表委员意见建议,聚焦食品药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电信网络诈骗、拐卖妇女儿童等群众关心、揪心的问题,从严惩治犯罪,堵塞治理漏洞,亮出检察态度;深化抓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公开听证、民事支持起诉、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民生检察工作,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政和;抓细抓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以检察监督、能动履职促进融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保护,做到“1+ 5>6=实”。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各级检察机关都要从厚植党执政的政治根基出发,用心用情办理涉民生案件,实现百姓心中的正义。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各级检察机关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观大势、谋大局,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依法能动履职,让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成功之道,为我们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判断经济形势,形成经济社会发展许多重大理论创新,提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充分证明,新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指挥棒、红绿灯,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无论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还是破解“卡脖子”问题、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无论是推动生产和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还是处理好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的关系,都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采取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在攻坚克难、化危为机中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开创发展新局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重在真抓实干,将其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持续激发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

篇二:两会网评

个关键词解读“非常”两会 ——2020 全国两会系列评论 2020-05-21

  今天,中国进入“两会时间”,受疫情影响推迟的全国两会拉开序幕。这是特殊的一年,是艰难开局的一年,却也是振奋精神、砥砺意志的一年。非常时期的两会,注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如何解读“非常”两会,关键要读懂“热度”“难度”“温度”这三个关键词。

 读懂“热度”关键词,持续关注民法典。“从 2019 年 12月 28 日至 2020 年 1 月 26 日的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民法典草案共收到 13718 位网民提出的 114574 条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新近透露的这组数据,可见民法典之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此前决定,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部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首部以“典”命名的法律,共 7 编加附则、84 章、1260 条,被誉为中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不仅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也将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发挥基础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是具有生命力的,它坚持问题导向。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自然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民法典更好地体现人民的要求、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意志,能

 够真正用来解决和调节现实生活中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读懂“难度”关键词,啃下决战决胜“硬骨头”。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早已吹响,但任务并不轻松,巩固脱贫成果的难度依旧很大。“硬骨头”难啃,疫情又带来新挑战,如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帮扶工作受到影响等,都增加了任务难度。时间紧任务重,全年的时间即将过半,要采取怎样的措施,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又将如何迎难而上、如何攻坚拔寨,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代表委员们拿出真知灼见、共商对策。而在疫情大考中所暴露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也将成为会议聚焦的新话题。面对艰巨挑战,两会将出台什么样的政策,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将成为一大看点。

 读懂“温度”关键词,始终把群众切身利益放心上。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立场、人民情怀在习近平总书记历年全国两会重要讲话中得到生动体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民生好坏决定民心向背,民心向背决定国运昌衰,这是一条历史公理。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终要落实到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的具体

 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中。始终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生态”等各类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两会问政于民、问计于名,如何补齐民生短板,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让老百姓过上更幸福的日子也将成为“非常”两会的焦点,我们期待代表委员们的声音。(作者:杨海燕)

篇三:两会网评

在肩,砥砺奋进:看两会,备高考(读范文,积金句)(两会专题)

 两会专题 我们一直在同时间赛跑 2020-05-18 17:16:44 来源:新华网 李洁琼 时间,情无声息,却承栽若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对于时间, 人们总是特别敏感:时间的变化,触动人们思考“时间都去哪儿了” “人生如何度过”:时间的力量,促 使人们用“只争朝夕”的专注和奋斗让每一秒都能“逝得其所二 (思考时间作用,内嵌名言解析时间力量。)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回望来路.中华民族用数千年时间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用 110 年的时间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用 70 年的时间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用 40 多年的时间实现了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跃升.或於或短的时间简史.蕴藏 若我们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的答案,体现着中国人对时间的敬意,对奋斗的崇尚。

 (梳理历史脉络,说明 100 多年时间中国的巨大变化。)

 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

 中国人对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记忆有多深刻,对抓住机遇、把握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的决心就有多坚定。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奋起直追,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坚定探索.再 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壮丽征程,正因为掌握了时间这个“密码”,一个积贫积弱、满目疮痍 的旧中国,逐渐变成了一个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中国。

 (运用排比句,分析时间不等人。)

 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

 时间的意义,是奋斗者赋予的。如果没有人的参与,时间只是“逝者如斯夫”的自然变化。有什 么样的时间观念,就会作出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实现什么样的时代价值。坚信“时间就是生命”,坚守抗 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争分夺秒与疫魔抗争、和生命赛跑:认定“时间就是效率”,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党员干 部抓紧时争分 夺秒

 间助力贫困户摘贫帽、奔小康。惜时奋进的中国人.在人生舞台上成就若自己的出彩人生,在 历史长河中创造若国家的辉煌历史。

 (多角度分析,体现社会广度,用排比总结社会热点•)

 捎起袖子加油干,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时间不知不觉己进入五月,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是我国仍然面临着“外防 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未来的日子,要继续抓防控,又要千方百计恢夏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用“加 速度”胞出高效率,考验者人们利用时间的智慧和本领。正如总书记所说,“方法对头是效率,减少失误 也是效率。”我们要珍惜时间奋力拼搏.尽可能多地收获效率:也要科学规划稳扎稳打,尽可能稳地赢得 效率.既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照,也决不能为速度而速度,仓促行并。走在时间前面,掌握时间的主动 权,轻重缓急安捧得当,大率小情统筹兼顾,时间自会为我所用。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时间是人的生命尺度.更是人的发展空间。在对时间命题的回答中.前 人把握住了历史的走向,收获了成就.铸就了梦想。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更要学会从时间中寻找答案,向时间要效率.加速奔跑、全力冲刺.让未来在我们手中升腾。

 (运用中心句,没置多个分论点,层层递进。)

 阅读笔记 一从历史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认识问题的深度。

 二从个人角度和社会角度分析问题,站位要高。

 三注意运用名言多样性,论点论据分析运用名言。

 名言积累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

 时间是人的生命尺度.更是人的发展空间。

 时间,悄无声息,却承栽着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今年的时间尤其珍贵 2020-05-19 13:45:58 来源:新华网 宋燕 打开时间的维度,2020 年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我们要全力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 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这一年,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复杂、问题丛生。紧要关头,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个人生活的节奏、经济发展的速度、国家奇进的步伐,让时间愈 显紧迫. (从国内与国外角度分析时间的珍贵与紧迫。)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在艰苦卓绝的战“疫"中,时间是生命:在复工复 产的推进中,时间是效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时间是战鼓:在夏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时 间是机会。

 正因时间尤其珍贵,所以分秒必争。疫情发生以后,中国果断关闭离汉通道.迅速开建火神山、 雷神山医院,组织 19 个省区市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外的 16 个市州……一系列高瞻远聃、精准有力的疫 情防控故略策略.为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线赢得了更多时间和空间:白衣战士闻令即动、逆行出 征,社区工作者不分昼夜、坚守岗位,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力攻关……14 亿中国人同舟共济、守望相助. 用自己的方式与

 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书写了悲壮雄浑的战“疫”篇章。时间不负苦心人。我们用一 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遇制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木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 3 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

 (运用择比概括典型论据,运用排比道理分析,文章有气势。)

 正因时间尤其珍贵.所以分秒必赶。战鼓催征急,扬辘自奋蹄.千年梦想、百年於跑进入到了最 后的紧要关头,留给我们冲刺的时间不多了。只有埋头苦干、分秒必惜,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迫回来, 咬紧牙关、分秒必赶.努力跑到时间前面去,才能确保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 想变为现实.当下,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无数挥汗如雨的面孔、笃定前行的身影.正以昂扬 的斗志、拼搏的姿态,将个人“小时间”融进时代发展的大洪流中,用奋斗让有限的时间绽放出无限的 光彩,托起“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向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加速航行. (中心句+分析句+方法总结句=满分段落)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话言犹在耳,催人奋进。读憧时间的珍贵.读憧今年时间的特殊性, 我们就能在百年不遇的世界大变局中保持定力、风雨无阻,在新征程中把握机遇、锚定航向,用实干创 造历史,擘画中华比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

 阅读笔记 一从个人与社会角度、国内与国外角度分析中心论点。

 二活用捧比,在论据中适用排比,在分析中适用择比。

 三准确使用中心句,注意:中心句与论据之间要过渡分析句衔接. 名言积累 战鼓催征急,扬鞭自奋蹄。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

 在艰苦卓绝的战“疫”中,时间是生命:在复工复产的推进中,时间是效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征程中,时间是战鼓:在夏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时间是机会。

 将个人“小时间”融进时代发展的大洪流中.用奋斗让有限的时间绽放出无限的光彩,托起“中国 号”巨轮劈波斩浪、向若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加速航行. 今年两会,极不平凡 2020 年 05 月 21 日 05:3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5 月 21 日起,中国正式进入 2020 年“两会时间二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今年两会,极不平凡。

 历史关头,年份殊为关键。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十三五” 收官之年。对中国来说,全面建成惠及 14 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同样到了一鼓作气向终点冲刺的历史关头。

 从政治担当看,这是中共十八大立下的“军令状二从历史节点看,这是“两个一百年”的“第 一个百年二从千年目光看,“小康”概念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目前距离 12 月 31 日还有 200 多天。充分利用时间,才能掌握主动权。下一阶段政府工作怎么干,正是 两会重头议题。每年两会都有使命,今年两会使命非凡。

 压力空前,形势极不寻常。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夏杂.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 前所未

 有。“严峻复杂”“前所未有”之下,恰逢脱贫攻坚等“咬骨头”任务到了案要关头。当此之时, 我们不能有任何松懈,确保诺言兑现。

 从有利方面看,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各领域建设成就卓著,2019 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 定性基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具有充分条件、必胜信心。从不利方面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巨大,将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使中国外部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形势怎么看、目标怎么定、工作 怎么干?中央政治局会议日前己经释放信号,而全国两会将给出更明晰答案。

 冲剌在即,凝聚民族力量。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 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再出发二以两会召开为标志,我们旗指全面小康,上下同欲冲刺终点。

 每次灾难过后,人类应该变得更加聪明。抗疫历程,中国制度优势极大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再 度淬炼。带若巨大自信、强大精神.我们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完成这一战略任务,是历史责 任,也是极大光荣。我们深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而名为“中国”的登山队,必须不 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乘高峰。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 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国人民,有者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有了这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夏兴便有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最。

 今年两会,极不平凡。中国人民,重任在肩。

 人民论坛网评 I 凝心聚力开好特殊时期的特殊两 一 2020 全国两会系列评论 2020^)5-21 19:15:28 [来源:人民论坛网][作者:陈长] 今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两个“五年 规划”的交接之年.还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之年,做好今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两会因疫情而推迟召开,但代表委员们的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没有因此而 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近 3000 名全国人大 代表和 2100 余名全国政协委员凝心聚力.奋战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 重大战略成果.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擦亮了各级代表委员的底色与担当。

 情系人民心声,甘做群众“孺子牛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年两会上的 殷殷嘱托.始终贯穿着“人民至上”这一主线,强调要为老百姓做实即、办好事。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 全国政协委员李兰娟、武汉市东西湖区人大代表张定宇……逆行出征的代表委员中,有医务人员、基层 工作者、领导干部、企业家、普通劳动者等等。广大代表委员奋战在救治一线,用生命守护生命,输送 ■硬核”科技力量:,同病魔较量.坚守在防控前沿,用汗水护佑平安,他们既是代表委员,更是抗疫一 线的信息员、宜传员、战斗员.为人民织密健康防护网,让“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的称号更加响亮。

 要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倾听人民呼声,回应群众期 待。代表委员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政府履职尽责和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践行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全心全意地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带领人民不断创造 美好生活。

 增进民主团结,绘就最大“同心圆二“涓涓细流,足以汇成江河;绵力齐聚.定能众志成城,唯有 更团结,才能更有凝聚力、更有战斗力,团结可以战胜艰难险阻。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刻,各民主党派、 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坚定不移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组织 6 万余名民主党派医 务人员投入

 抗击疫情第一线。广大代表委员围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企业复工复产等重大问题调查 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金点子",协助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好宣传教育、舆论引导等工作,号召社会各界 积极捐款捐物,为抗击疫情作出巨大贡献。当前,面对借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广大代表委员要始终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臾决策部署上来,以大团结大联合画出最大同心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智力 优势、联系广泛优势,案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为应对各类 风险挑战提供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开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 来。

 勇于攻坚克难,啃下最后“硬骨头二"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通过疫情防控的加压测 试,一些何题得到充分暴露,并催生了“云招聘”“智意工厂”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境外疫情还在扩散蔓延,脱贫攻坚已发起全面总攻,还有 52 个贫困县未摘帽、 2707 个贫困村未出列、551 万贫困人口未脱贫,既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又要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 “加试题”考验.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在严峻夏杂的形势下.身负全国人民重托的代表委员能否 “谋良策、出实招、履好职”,尤为紧迫和重要。一方面,要藉此“大考”从机制、制度等方面入手,及 时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优化顶层设计,扎实做好以“六保”促“六稳”,全面强化“三大宏观政策"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另一方面,要强化争先进 位意识,拿出争做表率、争当模范、争作先锋、争创一流的勇气和魄力,积极主动履行代表委员职责, 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两手掠”,以真抓实干、埋头 苦干的务实...

篇四:两会网评

评论 50746 两会评论. txt49 礁石因为信念坚定, 才激起了美丽的浪花; 青春因为追求崇高, 才格外地绚丽多彩。

 50 因为年轻, 所以自信; 因为自信, 所以年轻。

 极不平凡的“十一五” 画上了圆满句号, 山东综合经济实力跃上 3. 9 万亿元新台阶。

 五年一个时间跨度, 五年一个系统沿革。

 在开启“十二五” 新征程之时, 在省“两会” 召开之际, 数千万道期盼的目光再次聚焦省城济南。

  回眸“十一五” 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 展望“十二五”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个更加文明、 富足、 和谐的新山东将在我国东部沿海蓬勃崛起。

  起点与机遇

 1 月 4 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山东“十二五” 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 , 犹如一部宏大叙事诗, 被浓墨重彩地镌刻在历史的坐标中。

 这 5 年, 山东经济总量由 2005 年的 1. 8 万亿元,跃升至 2010 年的 3. 9 万亿元, 年均增长 13%以上。

 这 5 年, 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省份建设、 区域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格局、 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步, 城乡 居民收入节节攀高。

  “回眸过去的 5 年, 我们感慨颇多, 也深感不易。

 ” 省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张超超介绍, “十一五” 前半期, 省委、 省政府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不稳定、 不健康等因素, 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 在发展中相机调控, 在调控中谋求发展, 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及时制定扩内需、 保增长“21 条” , 大手笔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千方百计鼓励消费, 着力加强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投资, 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速放缓态势。

 去年以来, 一方面继续巩固应对金融危机成果, 一方面稳妥处理保增长、 调结构、 管通

 胀的关系,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 规划的主要任务目标顺利完成。

  5 年成就辉煌, 光芒四射; 5 年的创新实践, 荡气回肠; 5 年的马革征程, 豪气冲天; 5 年的改革创新, 雄关漫漫。

 站在新起跑线上,审视“十二五” 宏观大势和发展走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了科学判断, 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 为我们指明了前行方向。

  “我省正处于工业化、 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 具备了强劲发展动力和广阔增长空间; 我们在‘十一五’ 积累了科学发展的宝贵经验,走出了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转型发展新路, 迈进了厚积薄发、 跨越崛起的快车道, 这是我省‘十二五’ 加快发展的最大机遇。

 ” 省政协委员、 济宁市政协主席赵树国如是说。

  目标与布局

 面对机遇, 必须思考质与量、 快与好、 物与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 牢牢把握加快转方式主线, 朝着富民强省新目标奋进。

 按照“十二五” 规划建议, 山东将成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发展态势更加强劲的省份, 成为人民群众幸福感普遍增加、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省份, 成为能源资源高效利用、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省份,成为城乡文明程度和文化软实力显著提高的省份。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实现富民强省新目标, 鲜明地提出将强省与富民同步推进, 既重视了物, 更看到了人, 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热切期待。

 ” 省人大代表、 日照市委书记杨军说, 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 而在于增进人民福祉, “十二五” 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这一主旨。

  “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既能赢得民心, 还能提高居民消

 费能力, 扩大消费需求, 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成为拉动发展的强劲动力。

 ” 省人大代表、 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告诉记者, 谋定富民强省之路, 尤需构建产业布局合理、 区域发展协调、 人口集聚加快、 城镇体系完善的发展格局。

  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我省还将突出重点区域带动, 推进区域经济相互融合联动发展; 顺应城市化发展趋势, 着力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 大中小城市、 小城镇科学布局的城镇体系; 顺应集约高效开发需要, 调整优化空间结构, 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 推进各具特色的主体功能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 奋进的号角已经吹响, 9400 万齐鲁儿女将踏着“十二五” 的鼓点, 阔步迈向“强省” 之路, 昂首进入“民富” 时代。

  调整与升级

 “十二五” 期间, 我省将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这一定位与航标,给山东经济华丽转身赋予了深远内涵。

 省人大代表、 莒南县委书记张凯说, 今后 5 年, 我省将通过挖掘内需巨大潜力, 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努力构筑消费、 投资、 出口协调拉动增长新格局。

  优化投资是“转调” 的题中要义。

 省政府发言人张德宽介绍, 将大量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投向农业基础薄弱、 工业大而不强、 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领域; 投向“三农” 、 自主创新和先进制造业、 服务业等发展瓶颈部分, 切实让投资更多地体现在结构优化上。

  “十二五” 期间, 我省将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 综合效益、装备规模与质量、 标准化水平,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同时,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 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构建现代

 产业体系; 积极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 现代海洋服务业、 现代海洋渔业, 做大做强海洋经济等, 成为“十二五” 我省产业转型升级、 高端突破的全新路径。

 省人大代表、 淄博市城南镇查王村支部书记车献梁感触颇深: “传统生产方式无论如何也救不了 农业, 富不了农民, 改变不了农村。

 没有现代生产技术、 设施、 装备、 标准, 农产品就没有大市场, 农业就没有竞争力。

 ”

  动力与实力

 目标既定, 路径已明, 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点上, 我们如何开启山东经济前行的马达?

 “仍需改革开放做前行动力。

 ” 省人大代表、 烟台市委书记孙永春告诉记者, “十一五” 期间, 民生、 行政体制、 财金、 综合配套等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十二五”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 也是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转方式的攻坚期, 改革开放依然是未来五年的鲜明指认。

  在改革设计上, 我省将通过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兼并重组, 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确权, 推进经营权流转深化农村改革; 稳步实施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推动价格改革;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 深化财税制度改革; 实施城乡 统筹发展、 资源环境管理、 事业单位改革、 公共服务等试点, 搞好综合配套改革。

  伴随改革开放壮大起来的太阳纸业, 已是国内涂布包装纸板行业龙头老大。

 省人大代表、 太阳纸业董事长李洪信深深体会到了改革开放对发展的强大推动效应。

 他认为, “十二五” 时期山东发展开放型经济, 要直指国际知名品牌、 海外营销渠道、 世界研发设计中心等高端环节, 借“高梯” 登“高楼” , 放大开放引领效应, 实现高效发展,提高综合实力。

  “实际上, 综合实力既包括经济硬实力, 也包括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对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更具渗透力, 已成为未来竞争的利器。

 ”省旅游局局长于冲以世界孔子学院、 青岛国际海洋节、 “好客山东”等齐鲁文化品牌为例, 这样阐述文化软实力对山东综合经济实力的反哺与支撑。

  “十二五” 期间, 山东将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建设一批重点文化项目、 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 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抓好文化惠民和文化民生工程, 在输出齐鲁文化品牌软实力的同时,给广大群众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安顿之所。

  五年之后再回眸, 山东综合实力必将跃上更大台阶, 人民生活水平在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双重滋润中必将大为改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记者 李梦 董卿)

篇五:两会网评

贯彻 2022 年全国两会精神评论文章汇编(14 篇)

 目录 1.精准发力,让阳光洒满希望的田野 .................................. 1 2.以团结奋斗书写宏伟蓝图新精彩 .................................... 3 3.与这个伟大的时代同频共振 ........................................ 5 4.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汲取向未来的力量 ................................ 6 5.政府工作报告之民生问题 .......................................... 7 6.厚实“民生礼包”擘画梦想同心圆 .................................. 9 7.从“两会时间”解码“中国力量” ................................. 11 8.筑牢民主基石,齐心共筑“同心圆” ............................... 12 9.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 14 10.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找准“支点”好发力 .......................... 15 11.锚定“三心”向未来,再创赶考新奇迹 ............................ 17 12.办好人民的“心头事” .......................................... 19 13.问答之间回应民生、传递信心 .................................... 20 14.聚焦“三个全面”打好依法治军“三大战役” ...................... 22 精准发力,让阳光洒满希望的田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5 日在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大规模蔓延,经济复苏的迹象仍不明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对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我们还须精准发力,着眼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

 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底线。习近平总书记 3 月 6 日下午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一方面,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作为各级党委年度“三农”工作成效的重要考核依据。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核心技术攻关。实行“揭榜挂帅”“部省联动”等制度,破解种业振兴、设施农业推广、农机装备研发、重大灾害防治等农业科技难题,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民生福祉、念兹在兹,要平稳过渡、有序衔接,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中央“三农”工作会议上强调,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一方面,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村“两委”要定期走村串户,掌握脱贫群众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要第一时间纳入监测范围,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另一方面,要持续推动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凝练产业的优势和特色,巩固集体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机制,确保农民真正从中受益。同时,要用好东西部协作、产业车间、村级公益岗位等就业帮扶政策,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保持稳定。

 法治善治、宜居宜业,要因地制宜、稳妥推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我们必须明确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原则去推动乡村发展、建设和

 治理等全方位工作。一是要聚焦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发展。结合乡村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附加值高的相关产业。二是要结合村民需求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接续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等工作。三是要突出工作实效改进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打击“村霸”和家族宗族势力侵蚀基层政权,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做好粮食稳产保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农村建设治理,精准发力、有的放矢,让阳光洒满希望的田野,我们必将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以团结奋斗书写宏伟蓝图新精彩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与会的代表委员们意气风发、信心满怀奔赴各自工作岗位。表示要团结奋斗、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以团结奋斗应对内外形势变化,夯实稳中求进基础。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稳中求进是总基调,更是主旋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想把稳中求进美好蓝图化为现实,离不开团结奋斗、真抓实干。需要把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以奋斗聚共识、以共识固团结,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把更多力量汇聚到现代化建设的伟业之中。

 以团结奋斗迎接新征程新挑战,凝聚勇毅前行的伟力。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国家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新征程上,要深刻认识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成就伟业。没有团结奋斗,就会离心离德;没有团结奋斗,事业就会夭折。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鲜明特色。事实证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每一个辉煌成就,疫情防控取得的决定性胜利,每一个成绩都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与毕力同心、苦干实干。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就要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凝聚共识,汇聚伟力,以“石榴籽”精神的团结力量创造新征程的壮阔前景。

 以团结奋斗彰显新时代新作为,激发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随着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全国两会胜利闭幕,我们要把学习两会精神的热情变为巨大的工作动力,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勇立新功的不竭动力。把凝聚发展合力作为坚实保障,以团结的力量,奋斗的勇气,务实的态度,细化实化行动措施,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凝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无论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还是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无论是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还是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都要出真招、办实事,下真功、求实效,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把确定的科学目标、提出的精准举措,以务实之风落地、落细、落实,确保收到成效,推动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让我们凝聚万众一心的伟力,保持勇毅笃行的坚定,团结合作,同心同德、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努力争取新的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与这个伟大的时代同频共振 2022 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稳增长目标和具体政策措施,将 GDP 增速目标定为 xx%左右,这让我们对未来又有了新的憧憬,对生活也更有底气、更有信心。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受到鼓舞的同时也感到肩上的压力,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要严格要求自己。

 一是要牢固树牢理想信念。信念坚定,是新时代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xxx 把这一条摆在最前面。我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永怀忠诚之心,坚持不懈用 xxx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锤炼党性,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一心一意干工作,全心全意谋发展,把个人的职业修养与这个伟大的时代同频共振。

 二是要树立良好党员干部形象。想问题、办事情,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保持敬畏心理,不断强化自我约束,严守党纪法规,坚持原则底线,将一个务实能干、敢于担当、清清白白的形象形成在领导同事和群众心中。

 三是要在磨炼中快速成长。xxx 强调,“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人。”要在做实事、办大事、了难事中磨炼自己,要在复杂的地方摔打,增长才干,提高本领。要强化“磨炼”的意识,在“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磨炼”中健康成长。

 作为基层团委书记,我要发挥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要带头做一个有担当的青年,沉下心来、真心愿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在本职岗位上撸起袖子加油干,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一样的精彩。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汲取向未来的力量 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局部疫情时有发生。但是,从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能够从中汲取一起向未来的力量。

 从乘风破浪中汲取信心力量。一年来,我们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年主要目标较好完成。其中,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14 万亿元,增长 8.1%;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8.1%;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 85%,不易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经济自信,离不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战风斗雨赢胜利历史自信,离不开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下好全国“一盘棋”的制度自信,这些自信还将继续推动我们乘风破浪向未来。

 从精准滴灌中汲取绸缪力量。新的一年已经开启,面对新的下行压力,更加要以“稳”字当头、“精”字着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要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

 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要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加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切实以精准滴灌的举措,夯实未雨绸缪的力量,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全民共举中汲取集成力量。无论是回顾过去,还是面向未来,全民共举一直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力量源泉。积聚全民共举的力量,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把恪尽职守、勤政为民,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敷衍应付、推诿扯皮,坚决纠治任性用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及时回应民生关切;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防止政策执行“一刀切”、层层加码,持续为基层减负;要健全激励和保护机制,支持广大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努力形成干部为人民、护人民,人民尊敬干部、支持干部的良好局面,创造新的发展业绩。

 政府工作报告是对过去的综述,也是对未来的希冀,要读懂过去成就的来之不易,也要读懂未来挑战的重重压力,从而汲取自信自强的力量、未雨绸缪的力量、全民共聚的力量,我们就一定能凝聚一起向未来的磅礴合力,推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政府工作报告之民生问题 据媒体调查显示,收入分配、住房保障、高质量教育、就业创业反映民生期待的热词位居 2022 全国两会热词榜单前列。这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暖心话语,汇聚成鲜明的民生底色,彰显出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民生至上”的价值导向。

 作为党员干部,要透过热词背后党和国家既定的民生“大图景”,在基层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群众“关键小事”当做“民生大事”来办,把“民生工程”变成“民心工程”,最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民生“大图景”中有广袤无垠的乡村,彰显着人民实现“全面振兴”的“小希冀”。“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三农”问题关乎国之大者,“三农”工作关系人民的“菜篮子”“米缸子”“钱袋子”。习总书记念兹在兹“三农”,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上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

篇六:两会网评

 全国两会解读和全国两会评论员文章汇编

 全国两会解读

 全国两会解读

  一些海外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在两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对报告重视民生问题和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予以积极评价,并就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住房、医疗、教育改革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摘自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问题专家理查德·鲍姆(包瑞嘉):

 ‚以人为本‛是崇高的理想,中国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努力将其变为一项政策,是一大进步。强调人的尊严,首先要消除贫困,使人民过上好日子,但其它方面也应关注。

 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中产阶级是任何一个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重视民生,应致力于中产阶级的成长,建立一个消费社会。中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现在出口面临贸易保护主义障碍,中国应利用这一时机,促进内需。比如说,去年是‚家电下乡‛,今年应考虑建造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的房子。中国如果能采取重视民生的社会政策,就有望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并为中国今后稳健的政治改革奠定基础。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总监李文:

 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缩小贫富差距。这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现在中国政府听取民意,在政策上特别重视民生,值得肯定。要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从体制上入手,从政府官员的执政理念和意识上入手。如果能把民生问题作为官员施政业绩的主要考核指标,解决民生问题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另外还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机

  2

 制。

 ‚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摘自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韩国北方圈交流协会理事长丁海勋:

 中国的社保制度改革主要是以社会保险为中心,个人的工资成为社会保险金的基准,因此个人工资的差距延伸为社会保险的差距,使得社会保险制度既无法充分承担安全网作用,也不能发挥再分配的功能,反而隐含着加大贫富差距的可能。社保制度改革首先应扩大普遍性。不管是农村人口还是城市人口,不管用人单位的所有制度,不管有无职业,均应享受社会保障的惠泽。此外,还要加强社保再分配的功能。再者,随着经济发展,社会保险发放的额度也应提高。应建立由国家主导、社会保障、适合于中国现实的制度。

 南加州大学美中学院副院长克莱顿·杜布(杜克雷):

 目前中国居民收入的不平衡,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重的。税收调节是各国重新分配财富的普遍做法,政府应提出更为完善的税收制度,使富人缴更多的税收,以缩小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

 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经济研究员郭生祥:

 中国30多年的市场放开是逐步的,始终是先针对部分人的,这自然需要在分配上给予抚平。当然,实行最低保障不能冲击社会差异这个现实。此外,国有资产的产权和利润分配,要通过立法监管,防止国有变为代理人所有,否则不如直接将国有资产利润直接纳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提高工资是合理分配社会财富的一个重要手段,首先应从私有企业开始,从劳动合同法入手,以建立农民工工会的谈判能力为手段,以消除农民工歧视性身份为政治保障,提高农民工工资。

 ‚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摘自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丁海勋:

 中国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增加更多人受教育的权利、培养更多的人才,但现实并不令人满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于少数人,贫困阶层子女接收学校教育变得越来越难,这将不利于全社会人才的培养。

 李文:

  3

 中国医疗改革的基本目标应是让所有人都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这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像英国目前覆盖全民的医疗服务体系,每年就占用了政府很大一部分财政预算。同时,应该允许不同体制、不同档次的医疗机构并存,在保证民众都能得到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又可针对不同的人群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

 理查德·鲍姆: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相当严重,房价高得离谱,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的房价,甚至高过美国。政府应立法管制不法的房地产开发商及一些地方政府强行拆迁而不给民众足够补偿的现象。

 郭生祥:

 在相当长阶段内,由于城市土地供给的相对稀缺,而人口城市化进程却相对较快,政府对于廉租房、经适房的建设必须起到关键的基础作用,否则难以调节市场。对于房地产信贷,政府必须掌握好供给的力度、大小和方向。

  4

 全国两会评论员文章

 全国两会评论员文章

  政府要履行好改善民生的职责,实现各项民生目标,须善用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凝聚社会合力来破解难题。盖好用好 1000 万套保障房如此,解决好就业、医疗、教育等其他民生问题,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民生议题正把两会推向高潮,随着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公布,一系列民生改善举措、方案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内容。如何把好事办好办实,成为他们议政建言的重要着力点。保障房建设无疑是焦点中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 1000 万套,改造农村危房 150 万户。这一民生承诺令人振奋,同时也引发如何实施的理性思考。全国人大代表夏绩恩说:

 ‚好政策离不开好的落实,保障房这块蛋糕要做大更要做好,一要防止完不成,二要防止一建了之。‛换言之,一是如何建好,二是如何用好。首先看如何建好。1000 万套保障房拔地而起,需要两大基础,一是钱,二是地。地的问题,据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参加陕西团代表会议时透露,1000 万套保障房的土地供应计划将在本月内编制完成,能做到应保尽保,看来已基本有着落。而钱的问题,目前比较突出。有人测算,若以每套保障房 70 平方米,每平方米建设成本元估算,即便富裕的江苏省,今年的任务是 39 万套,算下来平均一个地级市有几万套,投资要几十亿元。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长毛小平直言:‚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即便是东部地区,仅依靠财政也是不可能解决的。‛破除资金瓶颈,不能只靠政府一家,需要多渠道筹措。代表委员们纷纷就此献计献策,除了挖掘预算内财政和土地收益潜力,大家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社会力量,比如吸引保险资金、发行债券、商业贷款、企业投资等。透过这些建议,不难发现这样一种发展思路:政府要履行好改善民生的职责,实现各项民生目标,须善用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凝聚社会合力来破解难题。以这样的思路来看如何用好保障房,自然豁然开朗。针对少数地方出现‚开着宝马住经适房‛

  5

 这样的保障房分配不公现象,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议,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公开和监督。也就是说,保障对象的认定不能仅靠少数部门、少数人内部操作,需要多部门合力推进信息化甄别机制,同时通过大众传媒等渠道让公众参与监督,发动各部门力量和社会力量,形成公开透明运作、使用的有效机制,把保障房的钥匙交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去。‚万夫一力,天下无敌‛,这是古人的治理智慧。在公共问题纷繁复杂的今天,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民生工作,依然离不开一个‚合‛字。日前中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也强调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盖好用好 1000 万套保障房需要凝聚社会合力,解决好就业、医疗、教育等其他民生问题,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相关报道见今天 a04 版

推荐访问:两会网评 两会 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