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家访通讯稿3篇入户家访通讯稿 银行家访通讯稿 10月22日一大早我校全体老师在王照、刘艳红、刘海申老师的组织带领下,进行了本期第一家访活动,虽然秋雨一直下着,但这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入户家访通讯稿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入户家访通讯稿
家访通讯稿10 月 22 日一大早我校全体老师在王照、刘艳红、刘海申老师的组织带领下,进行了本期第一家访活动,虽然秋雨一直下着,但这丝毫挡不住各位老师家访的脚步,以及家长朋友的好客之情。
活动中家长们首先反映了自己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接着各科老师分别对这位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做出了评价。家长们迫不及待地询问孩子在学校表现如何,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等一些家庭教育问题。老师们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地与家长交流自己的教育观点。随着老师和家长们对“如何把孩子教育好”这个话题探讨的不断深入,气氛越来越热烈。老师和家长们畅所欲言地讨论,双方都觉得获益匪浅。
学校的教育需要社会的配合,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与支持。而家访正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的重要渠道。通过家访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环境和其他方面的表现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有利于老师以后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不断促进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
沟通从心开始
为了更真实、更全面地认识学生,切实了解素质教育的
效果。12 月 14 日,在刘杰明主任的组织带领下,素质教育部的班主任进行了一次家访活动。
本次家访走访了 40 名学生家庭。通过走进学生的家庭,班主任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家长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在和家长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向家长介绍我校素质教育的情况,跟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做到了具体、客观、全面地认识学生。通过家访,班主任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环境和其他方面的表现,为今后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帮助。
家访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的重要渠道。通过本次家访不仅宣传了我校的办学宗旨,扩大了我校素质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架起了学校和家长交流的桥梁,拓宽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途径,取得了积极地效果。
面向爱心走进‘鑫德’,点亮心灯让爱飞翔
2012 年 8 月 22 日早晨,甘肃农业大学“爱在有你的那一天”社会实践团队和安宁区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前庄社区盲人崔鑫德家走访,聆听盲人心声、贴近他的生活,全面了解他的学习与需求。
我们刚到门口,他们就热情招呼,之后崔奶奶带我们进入里屋,正好看到崔鑫德在屋里坐着。我们便于他聊天拉家常、说知心话仔细询问他的生活情况,熟悉彼此。他也为我们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弹奏了许巍、老狼等歌星的歌曲,阅
读了他的作业《春天来了》,并用盲文为我们写了感谢语,虽然我们不懂看着全像点点,但被他用双手“悟”出美丽人生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崔鑫德,一个 19 岁活泼
开朗的男孩,在兰州市盲聋哑学校上初三,成绩优
异,多才多艺,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并弹得一手好
吉他,是一个及其优秀的好孩子。他虽然看不见,
但在他心中看见了一条自己的成长路。他失明了,
但面对厄运,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失去信心、放弃
自己、浪费青春,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心态极好、积极上进热爱生活、关心国家大事的好青年。
下午队员们和鑫德一起来到图书馆,队员把募集衣物、书包和雨伞等物品送到图书馆并成立了爱心区,为盲人带去了福利与方便。队员和鑫德一起交流电脑知识,互相学习,使他在互联网上看到了‘光明’。
通过此次走访调查 ,我们了解到了盲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勤奋学习的精神与品质。我们得知“在在黑暗中摸索,通过声音辨别方向”,这就是盲人的世界。回来的路上,志愿者们的心理暖暖的感动着。当今社会,盲人是需要很多关爱的。有了我们的关爱,
他们才能
更乐观的过着快乐的生活。
我们希望每个盲人都能笑对人生,更希望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关注他们,给他们带去更多的关爱与温暖。
题记:2009 年以来,中国银行大庆分行正视自身发展状况,转变经营理念,强化内部管理,重塑企业文化、积极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格局;五年间,通过大力支持油田产能建设,加大招商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助力能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快速发展;五年来,累计为区域经济发展注资 124 亿元,实现自身存款新增 80 亿元,增幅达 115%,贷款新增 52 亿元,增幅达 477.6%,在同业中连创投放总量、存款增量、存款网均及人均占比、存贷比等多项第一的发展业绩,实现在“同业中、系统内、自身比”的争先进位。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中国银行大庆分行五年发展纪实 中国银行大庆分行成立于 1986 年,伴随着这座北大荒上的能源城市一路走来。进入 21 世纪,大庆市进入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城市产业格局不断升级,由过去的单一依靠石油经济,开始向多产业格局发展,石油产业链不断深化,旅游、汽车、新材料、生物制药等多样化产业链不断生成,现代服务业体系基本形成,现代金融业蓬勃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更是接连突破 3000 亿、4000 亿大关。
2009 年以来,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中,中国银
行大庆分行正视自身发展现状,主动调整经营理念,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强化内部管理,转变行风行貌;重塑企业文化,
营造健康发展环境。在经历一个发展低谷后,迎来了五年的高速增长期,实现与地方经济的同步快速发展。
一、在发展中解决矛盾——正视自身经营状况,突出实施两轮战略规划,推动经营理念“四个转变”,全面深化“五个研究”,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实现各项经营指标快速增长。
“经营发展战略先行”是中国银行大庆分行始终坚持的经营理念,只有“目标”与“行动”的结合,才能达成“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五年前,中国银行大庆分行一度陷入发展低谷,各项业务指标增长乏力,利润贡献度下滑趋势明显,被同业边缘化现象严重。在全市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中,无论是存款余额、存款新增额,还是网点布局、员工数量,均排名末位。从 2006 年到 2008 年,大庆地区存款增长 297 亿,其它四大行增长 10 亿元到百亿不等,而中行大庆分行仅增长了 1.4 亿,经营能力与经营环境亟待改善。
2009 年,中国银行大庆分行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至此,新一轮改革发展悄然来临。新一届领导班子发展过程中,先后制定第一轮发展规划和第二轮“十二五”规划“213”工程。第一轮发展规划“三年再造”目标,即:从 2009 年 3
月开始至 2012 年末,利用三年多的时间,实现大庆分行主要经营指标翻番,在规模上再造一个大庆分行;“十二五”
规划 213 工程,即:在实现第一轮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 2013 年至 2015 年,实现大庆分行存款规模 200 亿元、贷款规模 100 亿元、拨备前利润 3 亿元。
战略规划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与方向,而目标的达成却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有效的行动需要坚定的思想去支配,每一轮发展规划实施之初,都充满着怀疑与畏难的情绪。为转变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意识与营销理念,消除疑虑、树立信心,大庆分行党委在发展中科学研判经营形式,不断总结升华经营理念,重点推动 “四个转变”与“五个研究”的经营理念;“四个转变”,即:一是对油田企业,由依赖向依托转变,重视与地方经济合作;二是对业务重点,由单纯对公向公私协调转变;三是对资产业务,由依赖重点客户向油田产能建设和中小企业转变;四是对私业务,由大众化服务向高端服务转变;“五个研究”,即:研究市场、研究政策、研究同业、研究产品、研究服务。
“正确的思想,必将有正确的行动;积极的思想,必将有积极的行动;统一的思想,必将有统一的行动”。大庆分行在战略规划的指引下,在经营理念的转变中,全面强化“政、银、企”关系,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五年来,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着眼油田产能建设,实现资金投放 35
亿元;紧跟城市发展节奏,全力支持招商引资项目,助力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资金投放 32 亿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全面
支持实体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实现资金投放 46 亿元;重视新兴产业发展,助推城市软实力提升,投入资金 10.6亿元;五年累计为区域经济发展注资 124 亿元。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点滴付出必将积累成丰厚的回报 。通过五年的积累,中行大庆分行实现自身经营的跨越发展。截止 2014 年一季度末,人民币存款规模达 154.53 亿元,较 09 年同期新增 85 亿元,增幅达 122%,四大行市场份额占比提升 6.7 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规模达 65.98 亿元,较 09 年同期新增 55.09 亿元,增幅达 505%,四大行市场份额提升 12 个百分点;存贷款市场新增额均位列同业,各项财务指标在系统内均位列前茅。在 2012 年年末,“三年再造”发展目标已成功实现。
“改革未曾止步,发展未有穷期”。2014 年,是第二轮规划“213”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截止目前,各项经营指标保持较好的增长趋势,“沃尔沃”“萨中产能”“福瑞邦生物制药”等大型项目的信贷工作已全面展开;社保 IC卡、小微企业贷款、EMV 卡等业务将全面推向深入。上述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实现中行大庆分行的二次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发展中减少矛盾——正视自身管理现状,突出实施人力资源改革,推动网点建设“三个一”工程,全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实现行风行貌产生
深刻巨变。
企业的内部管理,如同一个人的素质与教养,让人感受绅士或草莽;企业的外部形象,如同一个人的表情与衣装,让人感受端庄或浮华。
五年前,中行大庆分行在经营发展低谷时期,主要经营指标接连下挫,员工的工作情绪受到较大影响,进而导致管理相对松散,缺乏服务热情,渠道建设能力较弱,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内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2009 年大庆分行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从内部管理和外部形象入手,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使行风行貌发生深刻变化。
2009 年伊始,中行大庆分行新一届领导班子,在中行内部全面推行人力资源改革和渠道建设新举措,“改革必然伴随阵痛”,但阵痛后,将迎来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在人力资源改革中,全面推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员工双向选择,努力实现合理有效配臵,建立后备人才库,推行人力资源动态化管理,“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思想蔚然成风。进一步重点打造专业人才队伍,“五类经理”队伍初
步建成,即:专业的理财经理、客户经理、大堂经理、消贷经理、产品经理;在专业人才队伍的考核中,自上而下,全面推行业务营销“买单制”,强化“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营销理念。从根源上,遏制“慵、懒、散、拖”的
中国银行文明优质服务通讯稿
当今的银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并且将长期处于僧多粥少的局面。同时各种城市商业银
行和小银行有日趋丧心病狂的趋势。如何做一名高僧,让自己钵里的粥更满、更稠,无愧于
行名里的“中国”二字,是一个摆在每一位中行员工面前的切实问题。
当前,金融业的竞争,是一种信誉的竞争,服务的竞争。谁的信誉好,谁的服务好,谁
能更适应顾客的需要,谁就能占领更多的市场。同时,银行服务的状况也直接体现了银行管
理水平的高低,体现了银行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员工的精神风貌,良好的服务更是展现在公众
面前的是一种品牌。
作为中行的毛细血管,柜员这一岗位是面对客户的第一窗口。好比一个人的容颜,肩负
着给顾客留下第一印象的重任。文明优质服务,其意义
不仅仅是端正仪容仪表、实行微笑待
客等基本服务规范化,更要在思想上、意识上进一步提升优质服务理念,从而提高员工服务
质量和服务水平,把中行最优秀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大众。在这次的录像中,我感受到了热忱
周到的服务是我们的立行之基。营业厅的环境、柜员的服务水准直接体现着中国银行的形象,
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客户就是上帝,就是 衣食父母。这是诸多企
业从实践中得到的共识。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加紧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文化,
创新以“客户满意为宗旨”的服务方式,改进 以“客户感到方便”为标准的服务手段,拓宽以
“满足客户需要”为奋斗目标的服务领域,实现“存款取款一样欢迎,大人小孩一样热情,生
人熟人一样亲切,大户小户一样周到,闲时忙时一样耐心,零钞整币一样方便,兑换票币一
样服务,批评 表扬一样接受”的目标。
首先,要积极改善服务,诚心感动客户。服务工作无小事,服务细节暖人心。对储户
做到“四个满意”:服务态度 让客户满意,服务质量让客户满意,服务时间让客户满意,服
务方式让客户满意。一是为促进综合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二是方便客户;三是坚持人性
化服务。比 如我们辖区内业务网点毗邻各个体商户,客户兑换零、残币非常频繁,想方设
法为客户提供方便。
其次,要注重窗口形象。小窗口,大银行。柜台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国银行社会
形象,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存款增长。优质的服务就是最好的?金?字招牌。以令人信赖的服务
质量,令人赞许的服务效率,令人满意的服务 态度会赢得广大客户的赞誉和肯定,优质的
服务,会帮我们带来大批的“回头”客户和新的客户。
最后,我们还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认真听取客户的意见,想客户所想,
急客户所及,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更多客户的信赖和支持。基层网点人员 少,工作繁重,
条件艰苦,这就需要我们的员工任劳任怨、不计名利,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发扬“老黄牛”
精神,当好人民的勤务员,真正做到“走千家万户,吃 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交千朋万友”。
2014040 XXX 支行
XXX
篇二:入户家访通讯稿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medium;">篇三:入户家访通讯稿
入户家访记录2014 年 10 月 20 日,大爱之行项目组探访了高攀西苑 5 号院的两名长期病患老人,评估了两位老人的情况,并根据他们的情况给两位老人制定了服务计划。
社工去的时候,汪胜忠老人正在午休,老伴王阿姨在家里等着社工的到来。汪胜忠老人今年 67 岁了,三年前,高血压引起突发脑溢血,三次脑部手术之后,老人的左半边失去知觉,半边瘫痪,讲话也讲不清楚。虽然有两个女儿,但是女儿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不能经常来照顾老人,只能周末的时候来看看老人。所以,自汪胜忠老人患病以来的这 3 年,都是老伴王阿姨在照顾他。聊到汪胜忠老人的病情和照顾他的经历,王阿姨情不自禁地眼里充满了泪水,这三年来一个人照顾老伴的辛苦,我们可想而知。但是再辛苦,王阿姨都没有抱怨过。相反,阿姨不但给汪胜忠老人穿戴地非常干净整洁,还专门学了按摩,希望通过按摩帮助老人尽快恢复。另外,阿姨还把家里收拾得非常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王阿姨告诉社工,汪胜忠老人很久都没有下过楼去转转了,因为住的楼层高,加之老伴个子高,身体壮,她自己和女儿都没办法把他背下去。她也试图请人帮忙,但是别人都怕麻烦。所以,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有一个人帮忙把老伴背到楼下去晒晒太阳,散散步。社工告诉王阿姨,我们会尽量找到志愿者来实现老人的这个愿望的。
社工家访的第二户是杨明富老人。老人今年 84 岁,由于糖尿病导致瘫痪,神智不清,连亲人都不认识。由于长期卧床和病情所致,老人的大腿部皮肤有些红肿,社工去的时候,儿女们正在用药水给老人擦拭身体。由于疼痛,老人不断地叫着,让儿女们出去。
年轻的时候,他们是儿女的保护伞,是家里的顶梁柱,但是病痛却让他们变成了被照顾的对象,还要忍受身体的折磨。他们正是我们社工的服务对象,我们要尽我们所能,为他们提供服务,比如按摩、整理家务等等,虽然不能减轻他们的疼痛和痛苦,但至少可以让他
们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