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的调研报告6篇

时间:2022-11-07 14:05:07 来源:网友投稿

高效节水的调研报告6篇高效节水的调研报告 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博爱县2013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 监理工作报告 北京正细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效节水的调研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

高效节水的调研报告6篇

篇一:高效节水的调研报告

RD 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博爱县 2013 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

  监理工作报告

  北京正细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4 2014 年 年 4 4 月

 博爱县 3 2013 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

 监理工作报告

  批

 准:

 校

 核:

 编写人员:

  二○一四年四月三日

  范文范例参考 博爱县 3 2013 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 监理工作报告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博爱县 2013 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 建设单位:博爱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 建设内容:发展高效节水面积 2.962 万亩,其中管道输水灌溉面积 1.11万亩,喷灌面积 0.35 万亩,微灌面积 1.502 万亩,新打机井 88 眼,配套机井 191 眼,铺设管道 283.23 km,低压地埋线 38.20km,开挖、疏浚排水沟渠 8km,修建主要排水桥涵 5 座。

 2 合同目标与完成情况

 (1 1 )合同目标

 施工监理的主要任务是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监督以及相关各方关系的组织协调等工作,按照合同约定的工作范围和职责,重点从质量、投资二个方面进行施工控制。主要目标为:

 确保监理的工程 100%达到工程的质量标准;

  范文范例参考 合同履约率 100%; 业主对监理服务满意; 质量控制目标──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投资控制目标──工程造价不突破项目批复的总投资。

 (2 2 )完成情况

 截至 2014 年 3 月 31 日止,博爱县 2013 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全部完工。以下从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三个方面总结完成情况:

 1 1 )进度控制情况

 以合同工期为总控制目标。施工中,监理部根据总控制目标审定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的阶段、分项控制目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控制。施工进度控制过程:2013 年 11 月 26 日至 2014 年 3 月 31 日,完成了圆满完成禹城市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的监理任务。

 本期施工特点是战线长、施工工期紧,在进度控制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工期。一是在工程开工前,由业主主持,监理、施工单位参加的施工准备工作会议,从思想上进行统一,参战人员思想上有紧迫感,坚定按合同工期完成任务的信念不动摇,一切服从工期要求,包括施工方案等从有利于进度考虑,所以在施工全过程中,按合同工期完成任务这根弦一直未放松,自始自终;二是做好开工前人、材、物的充分准备工作。正式动工

  范文范例参考 前,反复研究总工期计划,在施工单位提出计划后,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劳力不足、备料跟不上进度要求等问题进行分析,要求将劳力落实到班组;施工方案优化、落实;物资、设备备足备齐,不影响正常施工。三是施工过程中采取切实赶工措施。根据施工中、后期的天气及进度情况,采取赶工措施,主要是增加劳力 ,合理安排,工期计算到天、到小时;抢修进场施工道路,保证材料进场,加快了施工进度。四是各方大力支持。业主方面,在资金和施工用地做到及时支持和落实,没有因资金和料场而影响施工;监理不定期召开现场施工会,协助施工单位分析、解决施工中的困难,做好协调工作;施工单位前、后方紧密配合,前方需资金、材料、设备,后方及时调拨,保证施工需要。由于思想统一,措施得力,各施工单位工程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2 2 )质量控制情况

 在施工质量控制中,按照国家和地方部门有关施工质量标准严格要求。在监理过程中,按照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制定了详尽的监理工作方案,着重监理控制要点。对单元工程进行了评定,合格率 100%。组织对分部工程进行了验收,全部验收通过。

 3 3 )投资控制情况 按照工程进度情况,认真负责地进行工程计量和支付签证,认真核实批复文件与施工合同文件。工程款支付全部完成。

  范文范例参考 3 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博爱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

 监理单位:北京正细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河南禹顺水利工程有限公司(一标段)

  河南宏大水利工程有限公司(二标段)

  山东黄河建工有限公司(三标段)

  衡水滏新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四标段)

  河南省河海水电工程有限公司(五标段)

  广东省肇庆市水利水电工程公司(六标段)

  江西省德安县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公司(七标段)

  河南安澜工程有限公司(八标段)

  河南牟山黄河水电工程有限公司(九标段)

  河南豫源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十标段)

  二、 监理工作综述 1 监理机构及人员设置

 本工程投入监理人员 6 人。总监 1 人,监理工程师 2 人,监理员 3 人。主要办公设备及交通工具配备笔记本电脑 1 台、激光打印机 1 台、数码照相机 1 部、汽车 1 部。

  范文范例参考 2 2 监理工作内容、程序、方法

 (1 1 )监理工作内容

 根据招投标文件、监理合同以及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方面:

 (1)熟悉设计文件内容,审查设计文件是否符合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原审批意见,以及是否符合勘测设计合同规定。

 (2)代表发包人核查设计文件和各项设计变更,提出意见与优化建议。

 (3)及时向承包人签发设计文件,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人联系,重大问题向发包人报告。

 (4)组织设计人进行现场设计交底。

 (5)协助发包人会同设计人对重大技术问题和优化设计进行专题讨论。

 (6)审核承包人对设计文件的意见和建议,会同设计人进行研究,并督促设计人尽快给予答复。

 (7)代表发包人审核按工程建设合同文件规定应由承包人提交的设计文件。

 (8)保管所有设计文件及过程资料。

 (9)其他相关业务。

 设备采购方面:

  范文范例参考 (1)协助发包人进行采购招标工作。

 (2)管理采购合同,并对采购计划进度进行监督与控制。

 (3)协助或代表发包人对进场的工程设备和材料进行质量检查与到货验收。

 (4)其他相关业务。

 施工方面:

 (1)按照项目法人的要求,协助发包人进行工程招标和签订工程建设合同。

 (2)全面管理工程建设合同,对承包人进场人员资格进行审查,并上报发包人批准。

 (3)督促发包人按工程建设合同的规定,落实必须提供的施工条件,检查工程施工单位的开工准备工作,并在检查与审查合格后签发工程开工令。

 (4)审批承包人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技术措施、作业规程、工艺试验成果、临建工程设计以及使用的原材料等。

 (5)签发补充设计文件、技术规范等,答复工程施工单位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6)施工安全监督: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合同有关规定,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措施、劳动防护和环境保护措施,并督促实施;

  范文范例参考 检查施工单位防洪度汛等的措施,并督促实施;参加重大的安全事故调查。

 (7)主持监理合同授权范围内工程建设各方的协调工作,编制施工协调会议纪要。

 (8)协助发包人按国家规定进行工程各阶段验收及竣工验收,审查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编制的竣工图纸和资料。

 (9)信息管理:做好施工现场记录与信息反馈;按照监理合同附件的要求编制监理旬、月、年报;按期整编工程资料和工程档案,并在期限届满时移交发包人。

 (10)保修期内有关监理工作。

 (11)其他相关工作。

 (2 2 )监理工作程序

 (1)签定监理合同,明确监理范围、内容和责权。

 (2)依据监理合同,组建现场监理机构,选派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3)熟悉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技术标准,熟悉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合同文件和监理合同文件。

 (4)编制项目监理规划。

 (5)进行监理工作交底。

 (6)编制各专业、各项目监理实施细则。

  范文范例参考 (7)开展施工监理工作。

 (8)督促承包人及时整理、归档各类资料。

 (9)参加验收工作,签发工程移交证书和工程保修责任终止证书。

 (10)向发包人提交有关档案资料、监理工作总结报告。

 (11)向发包人移交其所提供的文件资料和设施设备。

 (3 3 )监理工作方法

 (1)现场记录:监理机构认真、完整记录每日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和材料、天气、施工环境以及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2)发布文件:监理机构采用通知、指示、批复、签认等文件形式进行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3)旁站监理:监理机构按照监理合同约定,在施工现场对工程项目的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施工,实施连续性的全过程检查、监督与管理。

 (4)巡视检验:监理机构对所监理的工程项目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和管理。

 (5)跟踪检测:在承包人进行试样检测前,监理机构对其检测人员、仪器设备以及拟订的检测程序和方法进行审核;在承包人对试样进行检测时,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确认其程序、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检测结果的可信性,并对该结果确认。

 (6)协调解决:监理机构对参加工程建设各方之间的关系以及工程施工

  范文范例参考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争议进行的调解。

 3 3 监理工作制度

 为使监理工作有序开展,本监理部建立了如下工作制度:

 (1)技术文件审核、审批制度。承包人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措施计划、施工进度计划、资金流计划、开工申请、工程款支付申请等文件、施工图纸应由监理机构审核或审批后方可实施。

 (2)原材料、构配件、工程设备检验制度。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工程设备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和技术说明书,经承包人自检合格后,方可报监理机构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工程设备必须在规定时限内运离工地或进行相应处理。

 (3)工程质量检验制度。承包人每完成一道工序及一个单元工程,都必须经过“三检”合格后,方可报监理机构进行复核检验。上道工序及上一单元工程未经复核检验或复核检验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及下一单元工程施工。

 (4)工程计量支付签证制度。所有申请支付的工程量均应进行计量并经监理机构签证。未经监理机构签证的支付申请,发包人不应支付。

 (5)会议制度。监理机构应建立会议制度,包括第一次工地会议、监理例会和监理专题会议。会议由总监理工程师或授权监理工程师主持,工程建设有关各方应参加。

  范文范例参考 (6 )施工现场紧急情况报告制度。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将及时向发包人报告,并指示承包人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7)工作报告制度。监理机构将向发包人提交监理月报或监理专题报告。在工程验收时,提交监理工作报告。

 (8)工程验收制度。在承包人提交验收申请后,监理机构应对其是否具备验收条件进行审核,并根据有关水利工程验收规程和合同约定,组织或协助发包人组织工程验收。

 (9)项目监理组织内部工作制度。包括监理工作会议制度,对外行文审批及处理时限制度,监理日志、现场记录制度,监理旬报、月报制度,监理资料管理及归档制度,监理费用预算、支出管理制度,巡回检查制度等。

 三、工程质量控制和效果

 1 1 控制过程

 质量控制是本工程监理工作重点,监理在本工程质量控制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控制方式。

 (1 1 )对 水源井的质量控制:

 1)审查施工单位资质、人员组成和设备使用状况,施工人员要持证上岗。

  范文范例参考 2)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主要有钻井方式,井管直径,管材的材质、规格,滤料的数量、质量和规范,洗井方案及抽水试验等。

 3)井址选择与井房建设 严格监督水源井选址工作,对水源井间距低于 300 米、水源井周围有污染源的,要求施工单位重新选址。新打水源井、更新井必须配套水泵、井房(或井口),滴灌工程的水源井井房内还须安装水泵控制箱、过滤器。

 4)对施工钻进过程进行巡检,检查施工单位的钻进记录是否完善、所取岩芯是否按规范规定标注(3-5 米)。

 5)对进场的井管、滤管、水泵等材料设备严格按设计要求检查,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严禁在本工程中使用。

 6)对井管、滤管、水泵的安装进行旁站监理,要求施工单位按设计进行施工,下管时,井管按设计顺序排列,在适宜位置安装找中器,严格控制井斜。

 7)对滤料、封井用的粘土球,对其质量、数量、规格进行检查(滤料要干净、无杂草、无土),检查用量是否能满足封井要求,要求所用材料一次到现场,并按设计、规范要求填料。

 8)对抽水试验进行旁站监理,在规范要求抽水时间内,出水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不予验收签证支付。对验收合格的井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提供

  范文范例参考 成井柱状图,填写成井验收单并予以认证。

 9)对井房基础按隐蔽工程验收规范要求进行控制,对进场的水泥、砂、砖等原材料要求施工方提供厂家合格证、材质检验报告。

 (2 2 )对管路安装的质量控制

 1)审查施工单位资质、人员组成和设备状况,安全措施要到位。

 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主要审查施工方法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管沟开挖、回填、管道安装、管线检查井等的施工方法和管道冲洗试运行等。

 3)对节水管沟开挖进行巡检,开挖前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理交底,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放样开挖,在施工过程中按“三检”制进行检查,自检合格后呈报监理,由监理进行复合,对检查不合格的部位不予验收,且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4)对材料设备进场由业主、监理、施工、供货商四方联合进行检查验收,要求供货商对进场的材料设备提供厂家的合格证和材质检测报告、使用说明书,对外观检测不合格或资质证明文件不全的,严禁在本工程使用。

 5)在管路安装过程中,要求供货商提供技术服务,安...

篇二:高效节水的调研报告

号:

 TV213 学校代码:

 10758 密

 级:

 公开

 学

 号:

 1038020048

 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基于农业高效节水农业高效节水的区域水资源的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研究 ——以军塘湖流域为例以军塘湖流域为例 Study on the proper alloc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based on efficient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合理配置研研究究生生姓姓名名

 孙亚兴孙亚兴

 导 师 姓 名 及 职 称导 师 姓 名 及 职 称

 董新光董新光

 教授教授

 学 位 门 类 级 别学 位 门 类 级 别

 工工学硕士学硕士

 专专业业名名称称

 水文学与水资水文学与水资源源

 研研究究方方向向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所所在在学学院院

 水利与土木工程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二○一三年六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新疆农业大学或其他教育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新疆农业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新疆农业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新疆农业大学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本文是自治区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本文是自治区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

 “新疆绿洲灌区节水关键技术与用水安全研究“新疆绿洲灌区节水关键技术与用水安全研究与示范”专题与示范”专题 5 5 的部分研究成果的部分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项目编号:201130103201130103))

 专题负责人:张胜江专题负责人:张胜江

 副总工副总工

 (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

 基于农业高效节水的区域水资源基于农业高效节水的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合理配置研究

 ————以军塘湖流域为例以军塘湖流域为例

 摘

 要 新疆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采取工程措施或非工程措施,使新疆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可谓势在必行。

 本论文以军塘湖流域为例,先介绍了研究区内的基本情况,进而根据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气象及其他有关资料,应用干旱区水平衡模型,按照模型要求,对研究区进行了概化分析。然后对模型的参数进行计算率定,得到了相对较为合理的参数, 进而应用水平衡模型对流域水资源应用情况进行了模拟预测分析。

 另外,近几年来,随着研究区高效节水技术不断地推广,滴灌的种植面积也在逐步的扩大, 本次研究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关注, 对研究区现有的滴灌带设计进行试验研究,得到比较合理的设计参数。

 还对军塘湖流域灌区高效节水所采用的滴灌滴头大小及铺设长度进行了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采用定额法对军塘湖流域的水资源进行了合理分配。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主要研究军塘湖流域各模块的水平衡关系,并对现状条件下的水平衡进行了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流域内灌区用水管理不够严格,用水形式单一,渠系渗漏损失较大,地下水水位下降速度比较快,主要是联丰村和红山村 (2)应用模型模拟预测灌区进行高效节水项目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高效节水技术后,各行业需水量是 3098 万 m3,比现状年(2010 年)减少了 446万 m3。灌溉水利用系数由 0.56 提高到 0.65 以上,增产 10~15%,灌溉定额降低100m3/亩。

 (3)基于田间高效节水试验研究,采用定额法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分配,逐步控制了用水总量。较 2012 年减少 201 万 m3。

 关键词关键词:军塘湖流域;水平衡模型;水资源;高效节水

 Ⅱ Study on the proper alloc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based on efficient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Abstract Although water resources in Xinjiang region is relatively rich, but because of th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time and space, resulting i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water shortages and growing demand for water. Therefore, engineering measures and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of water resources must be used effectively and imperative. This paper takes Juntang Lake Basin as an example, first introduce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study area, in turn, according to the study area hydrogeology, meteorology, and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applied arid zone water balance mode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del requires ,the study area were generalization. Then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were calculated. finally, used water balance model to simulate the basin water resources applications. On this basis, the norm method was used in Juntang Lake Basin water resources rational allocation. In addition, in recent years, as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water-saving technology in study area, drip irrigation acreage has gradually expanded, the study concern in this respect, executive drip tape design test and obtain a more reasonable design parameters. This paper also study the drip irrigation emitter size and laying length in Juntang Lake Basin. In this paper,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Introduction the principle of the model and generalization, to analyze and calculate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calibration process. (2) Study on basin water balance relationship of each module, and simulated the water balance under current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basin irrigation water management is not strict enough, the form of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is single, canal seepage losses and groundwater level decline faster in Lianfeng village and Hongshan village. (3) The norm method was used in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gradually control the total amount of water.

 Key words: Juntang Lake Basin ; water balance model; water resources; efficient water-saving

 III

 目目

 录录 第第 1 章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7 第第 2 章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概况 ............................................................................... 10 2.1

 地理位置...................................................................................................... 10 2.2

 气象水文...................................................................................................... 10 2.3

 地形地貌...................................................................................................... 12 2.4

 地质构造...................................................................................................... 13 2.5

 地层岩性...................................................................................................... 14 2.6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4 2.7

 社会经济概况.............................................................................................. 15 第第 3 章章

 干旱内陆河流域水平衡模型干旱内陆河流域水平衡模型 ................................................... 16 3.1

 模型的研究思路.......................................................................................... 16 3.2

 水平衡模型的基本组成模块...................................................................... 16 3.3

 模型的软件系统实现.................................................................................. 20 3.4

 本章小节...................................................................................................... 21 第第 4 章章

 军塘湖流域水资源平衡模拟分析军塘湖流域水资源平衡模拟分析 ........................................... 22 4.1

 流域单元划分.............................................................................................. 22 4.2

 基础资料及主要参数.................................................................................. 23 4.3

 模型现状模拟结果及分析.......................................................................... 28 4.4

 本章小节...................................................................................................... 31 第第 5 章章

 田间高效节水试验研究田间高效节水试验研究 ........................................................... 32 5.1

 点源入渗湿润锋田间测试试验 .................................................................. 32 5.2

 研究区滴灌带设计参数优化研究.............................................................. 36 5.3

 研究区作物测产分析.................................................................................. 41 第第 6 章章

 基于田间高效节水的水资源分配研究基于田间高效节水的水资源分配研究 ................................... 44 6.1

 军塘湖流域主要执行项目 .......................................................................... 44 6.2

 军塘湖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 ...................................................................... 45 6.3

 工程措施 ...................................................................................................... 47 6.4

 本章小节...................................................................................................... 48 第第 7 章章

 结论与展望结论与展望 ............................................................................... 49 7.1

 结论.............................................................................................................. 49 7.2

 展望.............................................................................................................. 4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50 致谢致谢 ........................................................................................................... 53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 54

 章

 绪论绪论 ............................................................................................. 1

 新疆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人口众多,拥有的水资源量不能满足人类生活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我国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要想在真正意义上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优化配置,是人类社会发展应对水资源短缺的必然战略选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要前提,水资源的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和时空分布的不均衡性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与规模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必须在水资源自然配置格局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水利工程与非水利工程措施进行合理的人工配置,实行开源与节流并重,利用与保护并重;既要协调好各地区各部门用水的利益矛盾,又要协调好各地区水资源在代际间利用的矛...

篇三:高效节水的调研报告

源循环利用存在的困难及

 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我市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肩负着引领中原崛起、促进中部崛起的历史重任。随着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我市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00 m³,约为全省人均的 1/6,全国人均的 1/10,缺水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正值中原经济区xx 都市区、xx 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水资源的保障和支撑作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切实做好水的循环利用,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尽快规划建设我市生态水系循环工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了。

 一、xx 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现状

 目前 xx 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供水水源异常紧缺,地表水水资源总量明显呈减少趋势,需水缺口日益增大。xx 市非常规水资源再生水(中水)、雨水、矿井水相对丰富,据估计,全市矿井水可利用资源量合计约为x 万 m³ /年,再生水可利用资源量为 x 万 m³ /天以上。xx 属集水高效区,雨水积蓄利用潜力较大。矿井水加上再生水的可利用资源量超过6 亿 m³ /年,接近 xx 年xx 全年用水量的 35%,而且再生水和矿井水经过处理后可作为工业、生活用水,其两者相加的水资源量,接近 xx 年xx 市全年工业和生活用水总量,因此,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待加强。

 二、我市水循环利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利用水平总体偏低。目前,我市矿井水、再生水(中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多以简单处理用于生态景观用水、绿化、降尘用水等方面为主,利用水平总体较低。比如,目前xx市矿井水利用大多经过混凝沉淀后用于厂区绿化、降尘,矿井水深加工处理能力差,大多是在低水平的一次性利用,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率不高。xx 再生水利用主要方式是作为景观用水,其它是用作污水处理厂附近企业,以电厂居多,其它为企业自产自用。

 (二)水资源循环利用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市水资源循环开发利用涉及水行政主管单位、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建设主

 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等部门,各部门根据各自工作的需要从不同侧面对非常规用水源开发利用进行探索,如,再生水、雨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源在未经技术手段处理前其管理主体隶属不同的部门,但一旦经技术处理达到用水标准后,就成为水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部门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协作配合机制,影响了水资源循环的开发利用。

 (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不完善。目前,现有的法规、政策、标准、规划不能满足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的需要。我市目前对水循环利用也只处于探索阶段,尚未系统出台相关的关于水资源循环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激励政策、技术政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没有统一规划,造成在开发利用中管理主体不明、各部门责权不清,企业、个人没有积极性,限制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推广普及。

 (四)资金技术支撑不够。一是投融资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市大部分的水资源利用工程的建设是依靠国家和政府投资,企业和个人投资的很少,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工程经常由于缺乏资金而不断向后推迟。二是技术支撑不够。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尤其是深度处理尚未实现有效突破,处理成本偏高,影响了水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比如,登封分布的少数煤矿产生的矿井水为高矿化度、酸性矿井水,这些矿井水

 色度大,硬度高呈弱酸性,且水源随季节性变化较大,造成处理难度增加,处理成本较高,制约了企业对此类水的利用。

 (五)利用意识有待提升。一是公众普遍对非常规水存在偏见。虽然市民节水意识已经得到提高,但是对非常规水利用存在偏见,对其安全性尚存疑虑,大力开发利用非常规水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二是尚未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从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层面来看,还存在着把解决城市缺水问题主要寄希望于外部调水的思想,并没有把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作为切实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手段,仍然只重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轻视其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作用。

 二、意见和建议 。

 (一)建立有机协调管理机制。一是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应根据国家《水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明确由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非常规水资源的管理,形成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发改、建设、规划、环保、园林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实现对非常规水资源循环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统一管理,实现常规水源和非常规水源联合调度,缓解我市水资源短缺现状。如,徐州市将矿井水资源纳入全市水资源管理规划,实行统一管理,将位于市区附近涌水量大且稳定的矿井,充分利用地面供水主干网,将其矿井水直接向市区供水,

 以缓解市区用水紧张的状况。二是制定相关的水资源开发循环利用管理办法。对非常规水资源进行合理界定,特别是对矿井水、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设计要求、利用方式、水质要求、建设管理、竣工验收等方面进行明确。

 (二)完善法规制度,强化执法监督。进一步完善《xx 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涉水管理的条例规章,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法规保障。要加强依法治水,把开发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水行政执法,严厉查处涉水违法案件。如,银川市针对当前城市供水存在的一些问题,拟重新制定城市供水节水条例,新的条例(草案)增加了自建设施供水及再生水供水等内容,并针对全市工业商业耗水量大、中水使用少、循环使用低这一现状,规定工业生产用水应当一水多用、重复使用,提高水的重复使用率,用水单位的设备空调等冷却水应当循环使用,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城市供水用水安全有效。

 (三)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一是制定水资源循环利用激励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企业和个人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或技术指导,降低开发利用成本,有效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推广和普及。二是发挥水价杠杆作用。要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监督协调,完善政策法规和水价形成机制,改革水价体系,使价格因素有利于污水资源

 化的价格倾斜。在合理核定各级水量基数的情况下,适当扩大各级水量间的差价,形成鼓励使用非常规水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让用户“有利可图”。

 (四)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的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科技进步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助推作用,对各产业内部进行合理调整,压缩高耗水、高污染产业,大力推广普及新技术、新产业,推动水循环利用技改项目实施,形成适水工业布局,为循环水建设奠定基础,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银川市 xx 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及节水专项行动工作明确要求:在有效控制地下水资源开采量,减少钠污染排放量的同时,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大力推广实用高效节水技术,督促企业采取节水措施,改善生产工艺,促进废水循环利用。

 。

 (五)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一是逐步加大政府投入。针对非常规水利用公益性强的特点,积极争取国家相关资金支持,认真执行落实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政策措施,设立专项资金,对资源循环水利用重大工程进行扶持。二是多元化、多渠道筹措资金。探索以市场融资为主,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参与投资和经营,形成开放式、竞争性的建设格局。探索水资

 源循环开发利用特许经营模式,采用 BT、BOT、TOT 等市场融资方式,为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提供资金保障。

 (六)加快水资源循环工程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进度。一是加快我市正在规划建设的水循环工程(拦蓄水建筑物工程、圃田泽工程、生态水系循环工程)进度。二是积极推进污水管网铺设,加快老旧市政供水网络、小区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全面截污,确保截污后污水得到收集和有效处理。三是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如城市再生水热能利用技术,对目前的污水处理厂及时进行提升改造,切实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各大中城市污水排热量约占总排热量的 10%-16%,污水水温在 5-35℃,污水量比较稳定,日益成熟和发展的水源热泵技术能够充分回收和利用城市污水热能,通过有效利用城市污水热能来节省高位能源的消费,使城市污水资源化,北京在此方面应用最早、较为突出,哈尔滨、大庆等地在污水源热泵系统应用工艺有实践。四是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和工业企业及农村排污的监督管理,确保达标排放。

 (七)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增强水循环利用意识。xx作为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基础条件决定了大规模开源的可能性小,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将长期存在并有可能升级。应强化公众的水资源危机意识, 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公益广告、宣传

 展板、学校教育等形式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非常规水利用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使人们理解接受循环经济理念,认识到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利用是关系到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

篇四:高效节水的调研报告

18年第15期经验交流西北高校水资源状况调查及节水措施分析— — 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为例陈继龙 邬俊飞 曹曦予(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本项目以榆中县水资源供用体系为背景,对兰大榆中校区生水资源的供需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水资源供需之间的关系,探究水资源供需矛盾产生的原因;结合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水资源需量和用水实际,从节水角度分析可能的节水途径,为水资源稀缺地区高校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供用建议。【关键词】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水资源利用;节水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校区是一个缩小版本的社会,用水过程涉及经济—社会—生态复合体系健康发展的各个层面。笔者通过对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水资源供用现状的调查分析,旨在发现和预判其供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为水资源稀缺地区高校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水资源供用资料及方法依据。一、研究区概况及水资源现状据统计,榆中县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1.75亿m3,其中入境客水1.1亿m3,自产地表水资源0.24亿m3,地下水资源0.41亿m3。2015年,全县有人口42.4万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13 m3,仅为甘肃省和全国人均用水水平的34%和19%。该校榆中校区在读本科生约1.1万人,常住总人口约1.3万人,人口相对集中,各项用水具有一定规模。区域水资源稀缺背景下,校区生产和生活用水受到一定限制,教育教学等事业的顺利开展受到影响。二、研究方法通过向校区有关部门的访问调研以及通过榆中县水务局等水政管理部门咨询获得数据,数据包括校区内近三年各个部分(食堂、教学楼、实验楼、绿化带等)的详细用水量,涵盖生活用水、绿化用水和生产用水三个部分;同时结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分析校区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校区各项用水现状出发,综合考量土壤、植被、气候等环境因素,计算榆中校区人均用水量和单位面积绿化用水量,提出相应的水资源取用及节水措施[1]。三、结果(一)榆中校区水资源利用现状榆中校区水资源用度主要由本区地下水开采、黄河水和兰州自来水公司管道供水等三类方式支撑。由表1可以看出水资源供应总量的约1/2用于校区师生生活用水,1/4用于锅炉清洗、实验、供暖和洁净等用水,剩余1/4消耗于校园绿地与山坡的绿化。总体来看,绿化用水夏季较多,供暖用水冬季较多。据统计,榆中校区年内供水呈现出双波峰波谷的动态模式。低谷发生在每年的2月份和8月份,对应假期时段。峰值出现在每年的4月份和9月份,与开学时段大致对应。用水最突出的是每年9月份,属于迎新时期,也是绿化设施的全面运行期。榆中校区除开采地下水,引黄河水外,域源山泉、黄河源等多家纯净水公司和部分商品饮料是解决饮用水需求的重要渠道,该类水供应总量占校区总用水的比例较少[2]。(二)榆中校区水质分析通过水质分析测得榆中校区地下水硬度约为1300 ppm,是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近3倍(国家标准规定人饮饮用水的硬度应低于 450 ppm)。地下水硬度严重超标,不能用于人饮。学校于2017年10月份全面设置饮水机(各宿舍楼层均有安装),机饮用水硬度符合国家安全饮用水要求。(三)榆中校区生活绿化用水分析据调查分析,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人均日生活用水约为189.6L*d-1。根据水利部和甘肃省水利厅颁布的水资源公报数据,我国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为153 L*d-1,甘肃省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131.4 L*d-1,校区水资源节水建设问题亟待加强。(四)校园节水措施分析推广和加强“海绵校区”建设思路,拓宽水源工程建设。

 “海绵校区”思路是将降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加强雨水的收集,并运用由防渗水窖加以储存起来,待植被需要灌溉时,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对土壤植被进行水分补充。通过调查结果显示近40%的校园里存在降雨路面积水的现象,如果能将这一部分路面积水使用集雨灌溉技术利用起来,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省一部分水资源。校园绿化植被的选择也应受到重视,宜选择适宜半干旱地区水热条件的优势植物进行绿化。合理选择绿化植物不仅可以美化校区景观,而且可以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选择时充分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考虑植被抗逆规律,特别是抗旱性,提高其成活率的同时,降低耗水量。生活用水方面,宜穿、引进、推广使用节水型坐便器、小便器、淋浴房、大便器等,盥洗方面尽量选用节水器具。卫生间采用延时自闭或感应给水龙头。洗衣房、厨房(后堂)采用高效节水设备,提高单位用水的服务效益。校区生产用水主要是厨房锅炉用水,以及少量冷却用水和供暖用水。经了解,锅炉供水管路存在腐蚀严重、除尘器堵塞等问题,易造成环境污染;校区内其他供水管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跑、冒、滴、漏”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宜通过开源节流,开展一水多用等措施,降低水的消耗;用水端实行清洁生产措施,发展节水或无水生产工艺,降低校园生产用水需求;此外,还可以改变生产用水方式,将直流水改为循环用水,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和回收率率,进而提高用水效率。四、结语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水资源短缺与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既是一种落后的社会观念,又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水问题是关系到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

 人【参考文献】[1]王宣.兰州大学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2]刁予阗.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J].石河子科技,2011,08(04):6-7.145万方数据

篇五:高效节水的调研报告

12 期2020 年 12 月陕西水利Shaanxi Water ResourcesNo. 12December, 2020文章编号:1673 -9000(2020)12 -0083 -02南疆高效节水灌溉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图尔迪麦麦提•如孜(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和田管理局,新 疆 和 田 848000)[摘 要 ]新 疆 地 处 亚 欧 大 陆 腹 地 ,每年降水量相对不足,但同时新疆又是我国的农业种植生产大省,灌溉 用水量逐年上升,使得区域内出现较为明显的用水矛盾问题。基于此,我国在新疆境内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 程,希望以此来提升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使区域水资源应用与农业发展相平衡,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性发展,,但 是从当前南疆推进高效节水灌溉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却遭遇较多的问题,影响到高效节水灌溉的推广实施。以 南疆和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高效节水灌溉面临的问题,并基于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关 键 词 ]和 田 地 区 ;给水灌溉;南疆;应对措施 [中 图 分 类 号 ]S274 [文 献 标 识 码 ]B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指的是滴灌、喷灌、渠道防渗等灌 溉技术,通过这些技术使灌溉过程中无效水渗漏和蒸发量减 少,从而使整体农业灌溉用水量降低,有效解决当前水资源供 需不足的问题,形成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新疆南疆地区 整体生态环境显得较为脆弱,沙漠、戈壁占据比例达到9 0 % 以 上,森林覆盖率不足3. 5 % , 许多河道都面临沙漠覆盖的风险, 水资源成为困扰南疆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南疆又是新疆 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农业用水占据比例较高,且整体表现出 用水粗放的特点。因此当前应对南疆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 引起重视,以推进南疆农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1 和田地区概况和田地区处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平原的绿洲内,表现 出降水稀少,光照充足,蒸发量大等特点,也因此使得区域内 水资源总量相对较为缺乏。据 2018年《和田市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度全县农林渔服务业(现价)

 总产值达22408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71036. 9 万元,林业 总产值1084.35万元,畜牧业总产值48693. 4 8 万元。从数据 来看,农业在和田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在农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无疑对水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2018年和田地区农业需求水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高效节 水灌溉建设变得尤为必要。2 南疆和田地区高效节水灌溉面临的问题从现阶段南疆和田地区高效节水灌溉的实际情况来看, 主要表现出农民群众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认识不足、规划建 设管理缺乏系统性等问题。2.1 关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存在不足从当前的整体情况来看,南疆和田地区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方面显得较为滞后。广大农民群众在经济 收人来源上显得较为单一,且整体经济水平较为低下,因此对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缺乏较为深刻的认识。其中部分果蔬种植 人员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当前普遍推广的微灌、滴灌等 高效灌溉技术,所提供的灌溉水资源不能有效满足果蔬的生 长需求,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果蔬减产, 影响到自身的经济收人 2 . 2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缺乏系统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长效的资金 支持,如:前期的建设资金、技术推广资金、后期运行维护资金 等,但是从当前和田地区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情况来 看,却表现出过于重视前期建设,而在后期推广应用、运行维护 等方面表现不足,使得修建的灌溉节水工程不能达到预期的 效果。其次,在高效节水方式的选择上缺乏系统规划,未结合 地区地理位置、种植作物的实际需求等进行对应的规划建设, 使得最终修建的髙效节水灌溉设施利用效率显得较为低下。3 南疆和田地区高效节水灌溉应对措施为有效改善当前南疆和田地区高效节水灌溉面临的一系 列问题,在实际建设工作中应基于目前表现出来的问题采取针 对性的应对措施。从具体来看,主要应遵循《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及运行管理办法 (试行)》中的规范要求,从宣传推广、科学规划管理等方面着手。

 3 . 1 以实际案例推广宣传先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针对当前南疆和田地区农户节水意识淡薄的问题,在后 期推行和实施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应在宣传推广工作上 不断加强。可由和田地区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应的宣传 教育活动,在农闲季节安排技术人员进人各乡镇开展宣传活 动,为达到较为良好的宣传效果,在推广过程中,可选择地区[收 稿 日 期 ]2020-08 -28[作者简介]图尔迪麦麦提•如孜(1980-),男,维吾尔族,新疆和田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管理工作。• 83

 •

 第 12 期2020 年 1 2 月陕西水利Shaanxi Water ResourcesNo. 12December,2020范围内实际案例进行推广。例如:和田地区策勒县在林果业发展过程中,积极推进 “特色林果业套种增效示范项目”,根据项目的地形环境条件, 在田间设计管网、D9 0 出地桩,并在出地桩位置处增加一条滴 灌洋葱地面支管,同时红枣沿行向布置1 条滴灌管,按照两行 红枣间种植4 行膜下洋葱,2 条滴灌带的方式进行布置,见图1。该项目实施应用取得十分突出的效果,经与传统栽种方式 进行对比,在扣除成本后每亩洋葱增加收益达到4280元。图 1 套种滴灌技术的应用(尺寸单位:in)结合此类案例进行宣传推广,通过实际的数据对比,能够 让农户改变自身思想观念,从而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予以支 持[4]。此外,政府应当加大灌溉用水的管理力度,尤其加强区 域内机井的管理,严禁农户私自打设机井,避免对和田地区地 下水资源形成过度开采,同时建立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可交易 的农业水权制度,充分考虑农户的承受能力,建立农户可承受 的阶梯式、超额累计水价制度等,以此引导农户对高效节水灌 溉认识的改变。3 . 2 科学规划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从当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主 要存在滴灌、渗灌、喷灌、小管出流灌等多种形式,在对这些方 式进行选用的过程中,主要应根据土壤环境、作物类型等因素 综合考虑,然后规划建设出合适的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以更好 地发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价值和作用。(1) 基于土壤条件选择灌溉技术形式。由于和田地区土 壤以沙壤土为主,持水率相对不足 ,一 般仅有4 % ~ 12%,具有 较高的透水性,因此在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时,尽量以微灌为 主,降低喷灌技术方式使用。(2) 基于地形环境选择灌溉技术形式。由于和田地区地 面平均坡降度在1/70〜1/350之间,喷灌技术在许多地形上受 到较大的限制,而微灌技术却不受到这方面的限制,因此宜更多地采用微灌技术[5]。(3) 基于作物类型选择灌溉技术形式。各类高效节水灌 溉技术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作物类型,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 应考虑到区域范围内种植的主要作物类型,然后对之采取适 合的灌溉技术。例如:如果区域内种植的粮食作物种类较为 单一,那么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形式选择中,可以选择滴灌、 管灌的方式;但个别地区在作物种植中会采用间作的方式,如 小麦间作玉米或蔬菜,如果采用滴灌方式不能满足间作需要, 宜采用低压管灌的方式[6]。(4) 加强后期运行管理维护。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是 一个持续性过程,不仅需要在初期加强规划建设工作,提升规 划的科学性,而且还需要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加强管理维护工 作 ,确保高效节水灌溉设施能够发挥出较好的性能。4 结语综上所述,现阶段南疆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宣传应用、运 行管理维护、规划建设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南 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因此,当前南疆在大力 发展农业经济,提倡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加大 该技术宣传推广力度,使更多农户认识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应用的价值和作用,同时加强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维护工作, 提升其整体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水资源持续性开发应用。参考文献[1 ]李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J ].农家参谋, 2020(06) :160.[2] 黄珍,牛最荣,赵霞,等.甘肃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构建[ J ]•人民黄河,2020,42(03) :155 -159 + 163.[3] 毕庆生,裴贝贝,吴用.河南省高效节水灌溉发展驱动因素分析及 预测研究[ J / OL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0 (02) : 1 - 8 [ 2020 - 04 -29].[4] 康德奎,王昱,方良斌,等.石羊河流域农户选择高效节水技术的影 响因素研究[ J /0 L ].节水灌溉:1 - 12[2020 -04 - 29 ].[5] 郭晓旭,杨恒山,邰继承,等.作物浅埋滴灌技术研究进展[ J ].内蒙 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5(01) :80 -84.[6] 木合塔尔•麦麦提.农田水利工程中髙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 [ J ].智能城市,20丨9,5(24):187 -188.(上 接 第 8 2 页)社会效益: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提高了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保障生产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农牧民增产增 收,帮助农牧民尽快脱贫致富,对当地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有积极的影响,对项目区民族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有利 条件。生态效益:工程实施后,灌溉水量易于控制,灌水均匀,防 止了水土冲蚀,土壤硬结,土肥退化,保持了土壤特定的水分 运动和盐分平衡,避免了土壤产生盐碱化,土壤环境势必向着 有利于农业生产环境方面发展。改善了灌区灌溉条件,促进 灌区生物量的增长,改善灌区环境。灌区耕地适时适量的灌 溉势必促使土壤向有利于农牧业生产的土壤类型发展。4 结论在 HX高效节水工程项目区实施田间高效节水工程建设, 有效推进了田间水肥一体化建设进度,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 率和肥料的利用效率,提高到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人,奠定了 脱贫攻坚的基础。防止了大水漫灌造成的水土冲蚀和土肥退 化现象,灌区的环境得到改善,生态效益逐步凸显。参考文献[1] GB

 50288-201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S ].北京:中国计划出 版社,2018.[2] GB/T

 50485 -2009,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S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社,2009.• 84

 •

篇六:高效节水的调研报告

   给水排水   Vol1 36   No1 6   2010高校学生宿舍用水量标准与节水情况调查分析王   毅1  龙晨程2  吕   鑑1  张   英1  赵   昕2  王耀堂2  李建业1  秦子明1(1 中国建筑学会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给水排水实验室 ,北京   100124 ; 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44)   摘要   以北京工业大学部分学生宿舍为调查对象 ,研究了 高校学生生活用水的人均用水量、冲厕再生水所占比例 ,以及浪费水的现象及原因等。

 分析探讨了 高校学生宿舍用水的特点和一般规律 ,为高校节水及学生宿舍用水量定额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关键词   高校   学生宿舍   用水量定额   再生水回用   节水   目前我国民用建筑用水量定额部分依然延用 20世纪 80 年代标准。

 随着近年来我国节水、节能工作的大力推进 ,节水型卫生器具的大量投入使用 ,全民节水意识在提高 ,民用建筑的实际用水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与现行的民用建筑给水排水定额及设计标准等 ,不可避免会出现一定的差距。

 本文以高校学生宿舍为调查对象 ,实际监测了学生生活用水的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06BAJ01B03)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科研课题项目 (2006Y LX05 — 2088) 。均用水量、逐时变化情况、冲厕用水所占比例 ,以及浪费水的现象等。

 分析探讨了高校学生宿舍用水的特点和一般规律 ,以期为高校节水以及学生宿舍用水量定额标准的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1   用水情况调查本次选择了学校内的 1 、2、3 、4 号学生宿舍楼同时进行监测 ,此 4 栋宿舍楼建于 1962 年 ,均为 6 层 ,学校分别于 2002 年和 2007 年初完成了对卫生间节水器具的更换 ,并引入了 市政再生水用于冲厕 ,在1 层卫生间的再生水供水立管上都安装了再生水水部管道负压的效果。

 因为负压区域位于横支管接入点的位置 ,最底层排水横支管上的卫生洁具水封会受到负压影响而导致水封破坏。

 为了平衡排水立管中的气压 ,通气管的接入位置应该改为支管接入处上部 ,具体可在转换后的立管顶部位置接入 ,如图3 。

 这种连接方式由于通气管接入位置位于立管顶部负压处 ,能很好地减小立管中的负压 ,从而平衡最底层排水横支管的压力波动 ,保证底部排水横支管上卫生洁具的水封不被破坏。3   小结在实际设计中不仅商住楼会存在排水立管的转图 3   通气管接入位置改为支管接入处上部换问题 ,诸如酒店、医院等建筑也都存在排水立管的转换 ,通气立管的设置问题同样存在于这些建 筑中 ,本文讨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对上述建筑的通气管设置同样适用 。参考文献1  GB 50015 — 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   王增长.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 第 5 版. 北京 :中国建 筑工业 出版社 ,20053  张 廷芳. 计算流体力 学. 第 2 版. 大连 : 大连理工大学出 版社 ,20074   陈雪宇 ,董晓家 ,谢水波 ,等. 计算流体动力学 (CFD) 在建 筑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给水排水 ,2009 ,35 (11) :204~207  ※通讯处 :210005 南京市中山南路 189 号电话 : (025) 84575734E2mail :weixingforever @163. com收稿日期 :2009210220修回日期 :2010201207

 给水排水   Vol1 36   No1 6   201075    表。

 其中 1 、2 号宿舍每层各设 3 个公用卫生间 ,3 、4号宿舍每层各设 2 个公用卫生间 ,每个卫生间隔壁为盥洗室 ,每个楼层均设有小型电开水器。

 其中 2号楼每个卫生间内设 4 个脚踏式蹲式大便器和 1 个坐便器 ,1 、3 、4 号楼卫生间内设 4 个脚踏式蹲式大便器和一个长 4 m 的感应式小便槽。

 学生宿舍的住宿人数统计如图 1 。图 1   各宿舍公寓人数统计测试时间是 2008 年 3 月 10~16 日 ,共计一周 ,此时大学的各项工作都已进入稳定的教学阶段 ,具有典型的用水规律。

 本试验从每日 凌晨 6 点到夜间零点读表记录数据 ,按水表次序每小时读一次水表 ,记录各个宿舍自 来水用 水量及冲厕用 再生水水量。

 根据监测结果 ,对总用水量、洗漱用水量和再生水用水量的变化规律等进行初步分析 。2   总用水量、人均用水量数据分析根据早 6 点至夜间零点 ,每小时用水量的监测数据可知 (见图 2、图 3) ,高校男 、女生用水有一定的规律性。图 2   1 号男生公寓小时用水量规律由于本校为市属高校 ,只有少量外地生源 ,周末大部分学生回家 ,周五~日人均用水量减少 。

 人均用水量在周一~四变化不大 ,周六、日大幅度降低 。图 3   2 号女生公寓小时用水量规律用水的高峰集中 在早上 8 : 00 前和晚上就寝洗漱23 :00 左右 ,而男生宿舍几乎无晚高峰。

 以周一~四计 ,每日最大小时用水量与每日平均小时用水量的比值为 2~2. 8 (见图 4) 。图 4   每日最大小时用水量与平均小时用水量的比值根据实测数据整理 ,各栋宿舍楼每天的总用水量见图 5 。

 从图 5 可看出 ,各宿舍楼总用水量基本规律相同 ,周一用水量最多 。图 5   各宿舍楼每天总用水量由于 3 号楼自 来水有漏水现象 ,造成了 总用水量增大 ,暂不分析。

 1 、2、4 号宿舍楼人均日 用水量规律见图 6。以周一~四计 ,设公用漱洗室的 3 栋宿舍楼实测人均用水量为 38~52 L/ (人 ・ d) ,一般夏季用水量最多 ,根据付婉霞等[2]在 2004 年的测试结果(北京地区

 76    给水排水   Vol1 36   No1 6   2010图 6   1 、2、4 号学生公寓人均日用水量规律学生宿舍春季人均用水量为 116 L/ (人 ・ d) ,夏季为156 L/ (人 ・ d) ,夏季用水量约为春季用水量的1. 35倍) ,如按 1. 35 倍计 ,本次监测的 4 栋学生宿舍楼 ,夏季的人均用水量为 51. 3~70. 2 L/ (人 ・ d) 。

 现行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 2003) 中的相应标准为 50~100 L/ (人 ・ d) ,本次监测的宿舍人均用水量高限低于规范标准高限的 30 %。另有 7 号宿舍楼为研究生男生公寓 ,共 5 层 ,每层 33 个房间 ,4 人间 ,现住学生数 650 人。

 设有独立卫生间 ,卫生间里设 1 个 8 L 低水箱坐便器 ,1 个洗手池 ,1 个洗衣的水龙 头。

 每层设 1 个公共盥洗室即洗衣房 ,盥洗室内设 2 台公共洗衣机 ,设有 10个水龙 头以及 1 个墩布池。

 由于前述原因 ,周末用水量不具典型意义 ,该宿舍楼只监测了 周二~四的用水量情况(见表 1 和图 7) 。表 1   7 号宿舍楼人均日用水量时间人均日用水量/ L/ (人 ・ d)当日最大时用水量/L当日平均时用水量/ L当日最大时用水量与当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周二93. 666. 093. 381. 8周三102. 666. 053. 711. 63周四93. 776   3. 391. 77平均值96. 76. 053. 491. 74   以周二~四计 ,人均用水量为 93~103 L/ (人 ・ d) ,如仍按夏季用水量约为春季用水量的 1. 35 倍计 ,则本次监测的 7 号学生宿舍楼(设单独卫生间 、公用洗衣室的集体宿舍) 在夏季的人均用水量为 116~140L/ (人 ・ d) ,人均用水量的高限也低于规范标准高限的 30 %。比较图 7 与图 1 、图 2 可见 ,设单独卫生间的集体宿舍用水规律 ,虽有早晚用水高峰 ,但并不明显 ,每日最大时用水量与每日 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图 7   7 号男生公寓小时用水量规律值为 1 . 63~1. 8。

 而设公共卫生间的集体宿舍每日最大时用水量与每日 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为 2~2. 8。

 卫生设施越完善 ,用水量越大 ,用水高峰越不明 显。

 本次测试时间较短 ,不能得到小时变化系数数据 ,但上述结果至少可以说明 ,同为集体宿舍 ,卫生器具完善程度不同 ,小时变化系数应不相同 ,而现行标准中不同类型的集体宿舍 ,小时变化系数相同 。由于本次测试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虽然上述结果还有待更广泛的数据支持 ,但仍可看出 ,本次调研结果较之付婉霞等[2]在 2004 年的测试结果 ,用水量有了大幅度降低 ,说明 北京地区高校节水是有成效的 。3   冲厕再生水用水规律分析使用再生水冲厕是高校节水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次监测的 4 栋学生宿舍楼均从市政管网引入再生水冲厕 ,采用小便槽感应式穿孔冲洗管和脚踏延时自闭式冲洗阀 。

 每个卫生间的再生水主管道上设置有数字式水表 ,通过一周的监测 ,4 栋学生宿舍冲厕再生水用水量数据见表 2。表 2   各宿舍冲厕再生水人均日用水量时间用水量/ L/ (人 ・ d)1 号2 号3 号4 号周一26. 1917. 1719. 8329. 57周二23. 8714. 4821. 7532. 20周三26. 9313. 9924. 8328. 98周四25. 8916. 2426. 3628. 65周五18. 569. 7616. 9125. 24周六13. 388. 3311. 0119. 07周日11. 936. 2812. 1414. 08周一~四平均值25. 7215. 4122. 9529. 85周五~日平均值14. 628. 1313. 3619. 47

 给水排水   Vol1 36   No1 6   201077       由表 2 可知 ,各个宿舍周一~四用水量规律基本相同 ,周五~日明 显下降。

 以周一~四的平均值计 ,男生宿舍平均冲厕用水量为 22. 95~29. 85 L/ (人 ・d) , 2 号楼为女生宿舍 ,平均冲厕用水量为 15. 47 L/(人 ・ d) ,比男生宿舍的冲厕用水量明 显偏低。为比较男生宿舍与女生宿舍的用水量特点 ,将1 、2 号宿舍的自 来水、再生水用水量及再生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整理见图 8。图 8   1 、2 号宿舍楼总用水量、人均自来水及再生水用水量关系从图 8 可见 ,男生宿舍与女生宿舍人均自 来水用量(见图 8a) 规律基本相同 ,而人均冲厕再生水用水量(见图 8b) 明 显高于女生宿舍 ,相应的总用水量以及冲厕再生水用水比例 (见图 8c) 也明 显不同。

 以周一~四计 , 2 号女生宿舍楼冲厕再生水用水占总用水的比例为40. 26 % ,1 号男生宿舍楼为55. 33 % ,是女生宿舍楼的 1. 374 倍。

 男生宿舍楼卫生间采用的是小便槽感应式穿孔冲洗管 ,实际观察发现 ,在非用水高峰时 ,感应冲水仍较频繁 ,如只用大便器者或保洁、维修人员经过 ,都会导致冲洗管感应冲水 ,造成了一定水量的浪费。

 由于每根感应穿孔冲洗管长 3~4 m ,小孔间距约为2 cm ,额定流量为 0. 05 L/ (s ・m) ,感应一次的冲洗时间约为 8 s(可人工设定) ,则冲洗管每感应一次将直接出水 1. 6 L ,如有人经过而没有使用的情况 ,人一进一出 ,至少感应 2 次 ,浪费水量3. 2 L。

 卫生间维修或每日 打扫卫生时 ,浪费的水量会更多 。以周一~四平均值计 ,男生比女生人均冲厕用水多 10. 25 L/ (人 ・ d) ,经反复调查初步认为 ,小便槽采用的这种“感应式穿孔冲洗管” ,是造成男生宿舍用水量高的主要原因 ,名为节水器具 ,实际却浪费了水。

 因此节水器具性能 ,以及应用到实际工程 中的最终节水效果更应该被重视。4   结论(1) 高校学生宿舍是高校的主要用水点 ,实施节水改造 ,如节水器具、再生水冲厕等 ,能很大程度减少用水量 ,节水效果显著。(2) 设公共卫生间的集体宿舍人均用水量 ,春季实测为 38~52 L/ (人 ・d) ,设单独卫生间的集体宿舍人均用水量 ,春季实测为 93~103 L/ (人 ・d) ,远低于现行规范中的相应标准。(3) 学生宿舍实测人均冲厕再生水用水量为15~25 L/ (人 ・d) ,冲厕水占总用 水量的 40 %~55 % ,可见冲厕再生水回用有很大的节水效益。(4) 通过实际测试 ,发现感应式冲洗小便槽实际不节水 ,对其实际应用效果需进一步规范。参考文献1  GB 50015 — 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   付婉霞 ,李海俊. 北京市高校学生宿舍用水量测试分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4 ,20(2) :34~37  ※通讯处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 100 号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   张英E2mail :zying9508 @1261 com收稿日期 :2009205219修回日期 :2010201227

推荐访问:高效节水的调研报告 高效 节水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