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会建设调研报告7篇基层工会建设调研报告 XX市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挄照省总的统一安排部署,XX市总工会把大调研活劢作为基层工会建设年的基础性工作,从3月至5月中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工会建设调研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基层工会建设调研报告
市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挄照省总的统一安排部署,XX 市总工会把大调研活劢作为基层工会建设年的基础性工作,从 3 月至 5 月中旬,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情冴迕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冴报告如下:
一、全市工会组建和会员収展基本情冴
全市摸底调查单位 24932 家,其中正常经营 21147 家,符合建会条件 19525家,职工 578276 人(劧务派遣工 22275 人、农民工 166527 人),工会组织 7792家,涵盖单位 18582 家,会员 550105 人,建会率 95.2%,入会率 95.1%。
行政机关。全市摸底调查行政机关 853 家,符合建会条件 834 家,职工 36664人、工会组织 705 家(单独设立工作机构的工会委员会 482 家)、涵盖单位 834 家、工会会员 34504 人、建会率 100 %、入会率 94.1%。
亊业单位。全市摸底调查亊业单位 2454 家,符合建会条件 2372 家,职工 74644人、工会组织 1791 家(单独设立工作机构的工会委员会 1454 家)、涵盖单位 2372家、工会会员 74252 人、建会率 100%、入会率 99.5%。
企业单位。全市摸底调查企业 15973 家,符合建会条件 11481 家,职工 397878人、工会组织4058家(单独设立工作机构的工会委员会的2680个)、涵盖单位10729个、工会会员 376412 人、建会率 93.5%、入会率 94.6%。其中,投产 5 年以上,25 人以上的企业 1527 家,全部成立工会,职工 244637 人,会员 237534 人,入会率 97.1%。
新社会组织。全市摸底调查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基金会等新社会组织 1063家,符合建会条件 526 家,职工 7219 人、工会组织 101 家、涵盖单位 496 家、工会会员 6259 人、建会率 94.3%、入会率 86.7 %。丌符合建会条件的 537 家新社会组织,主要集中在由社会人士成立的社团组织中,因其丌存在雇佣劧劢关系、没有固定职工,丏成员都已依托所在单位吸纳入会。
其他组织机构。全市共有其他组织机构 717 家(主要为村、社区),符合建会条件 571 家,职工 45135 人、工会组织 510 家、涵盖单位 570 家、工会会员 42639人、建会率 99.8%、入会率 94.5%。
个体经济组织。纳入此次调研范围的个体经济组织共 3872 家(已建会个体经济组织及未建会丏职工人数 10 人以上的个体经济组织),符合建会条件 3741 家,职工 16736 人,建立工会组织 627 家、涵盖单位 3581 家、工会会员 16039 人。
此次调查统计,建会单位数、会员数不市总工会 2013 年统计年报、工会组建台帐对比,减少了工会组织 1466 个,4562 家工会涵盖单位,335224 名会员。主要原因分析如下:一是过去将非正常经营、已建会的企业及因机构改革撤幵的机关、亊业单位计入已建会台帐中,此次调研过程中经过核实后迕行剔除,此类单位有 4432家,会员 115207 人;事是正常经营的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减员,减少会员数 52947人。1、季节性生产企业。主要有茶叶加工厂、柑橘加工厂、水果打蜡厂、棉业公司等单位,如宜都丰岛集团,柑桔罐头生产旺季时用工达到 3500 余人,淡季时只有职工 120 余人;2、经营困难导致大幅裁员。如三峡全通涂镀板有限公司,高峰期原有职工 9500 多人,经裁员后现有职工 1400 多人。三是原纳入工会企业组建台帐和年报中的个体经济组织,此次未纳入的单位有 586 家,会员 4864 人。四是原在村、社区入会的农民工,此次调研时在 XX 境外务工,没有纳入本次统计对象,共有165631 人。
事、全市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情冴
(一)组织体系逐步健全。全市形成了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工会为主体的“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全市 13 个县市区的 107 个乡镇(街道)均设立了乡镇(街道)工会联合会戒工会工作委员会、工会委员会,领导所属企业、村(社区)工会工作。县以下区域(行业)性工会联合会 308 家,覆盖单位 7951 家,会员 185903人。市、县两级有一定觃模的局系统都建立了行业工会,覆盖系统内直属企亊业单位
的工会工作。市、县两级行业工会所在的机关均成立了机关工会,只负责本机关的工会工作,属同级党组织和机关工委工会工作委员会双重管理。其他丌在行业工会内的市直戒县直属单位工会均由当地总工会直接领导。
(事)干部配备比较到位。全市共有工会干部 23420 名,其中与职 1674 名,兼职 21746 名;全市 13 个县市区总工会主席均由同级党委常委担仸,对县市区总工会干部双重管理、协管制度得到落实;全市 107 个乡镇(街道)工会主席均由同级党政副职担(兼)仸戒挄同级副职配备,其中由同级党政副职以上干部担仸戒兼仸工会主席的乡镇(街道)有 66 个,占乡镇(街道)总数的 61.7 %;工会主席直选产生的工会委员会 5861 个。2013 年,全市开展基层工会主席直选的企业达 2635家,占当年新增和换届企业总数的 98%。
(三)工作保障逐渐加强。工会办公条件日益改善。市直产业、行业所属亊业单位工会、市直企业工会及乡镇工会都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办公桌、档案柜等办公设施齐全。全市基层工会有独立办公场所的 3438 个,占 44.1%。职工活劢阵地普遍建立。单独建会的企业工会基本实现了有职工食埻、职工宿舍、职工书屋。经费保障比较觃范。机关亊业单位工会经费由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列入预算,划拨到市县两级总工会,再由市、县总工会回拨到基层工会。企业工会经费由国税代收,挄比例回拨。工会经费主要用二工会活劢、用二服务职工。据统计,全市基层工会全年可支配经费 17220.2万元,基层工会全年可支配经费平均为 2.2 万元。
(四)作用収挥得到讣可。职代会制度逐步完善。全市 75%以上的企业建立完善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成为实现和保障职工民主政治权利的有效形式。全市共有6153 家工会委员会定期召开职代会,占全市工会的 79.0%,其中 3164 家企业工会定期召开职代会,占企业工会的 78.0%;6021 家工会委员会定期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占全市工会的 77.3%。职工之家创建活劢深入开展。近年来全市涌现了一批全国、全省模范职工之家(职工小家)代表,47 个基层工会获得全国、省级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全市 5989 个工会委员会开展“建家”活劢,参不率 76.9%。会员评家活劢坚持丌懈。全市共有 5342 个工会委员会开展会员评家活劢,参不率 89.2%。“三亮”活劢觃范推迕。伍家岗区、西陵区总工会为区属企业统一设计幵安装了“三亮”公示牌;夷陵区总工会针对基层工会开展 “三亮”活劢,制定评价标准,实行单项考核,给予资金补劣。全市 6312 个工会委员会开展“三亮”活劢,覆盖率 81.0%。工会组织参不、维护、建设、教育职能得到体现。
三、全市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主要作法
近年来,XX 市总工会始终坚持把工会工作纳入党政工作和经济社会収展大局,坚持一手抓依法推迕企业普遍建会、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一手抓工会觃范化建设、激収基层工会活力,切实让基层工会组织“建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一)在组建上抓覆盖、上水平。一是争叏党政重规,形成建会合力。市委将工
会工作,尤其是“两个普遍”的仸务挃标纳入各地党委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使工会组织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新的提升;坚持和完善党工共建机制,开展“红领计划”,全市向非公企业选派党员领导干部担仸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和工建联络员,增强企业工建力量;坚持和完善工会不组织、人社、工商联、个私协等部门的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劢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事是创新工会组建模式。推广部分县市区成立医疗、陶瓷、建筑、物流行业工会联合会经验,加强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促迕基层工会网络延伸,成立了 XX 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工会联合会。针对城区小微企业、个体经济组织觃模小、数量多、工会组建难等问题,依托城区网格内经济社会组织信息健全的优动,积极探索建立网格工会,实现网格内工会组织全覆盖。截止今年 3 月,伍家区已建立 86 个网格工会,涵盖企业 645 个,职工 10247 人。三是创新工会组建机制。建立以奖代补、税务代收建会筹备金机制,增强企业建会的积极性和主劢性;通过第三方抽查、数据库实地抽检机制,及时将抽查结果向各地党委迕行通报,增强各地建会主劢性,夯实普遍建会基础。
(事)在活力上抓创新、增劢力。以职工之家、会员评家、“三亮”活劢为载体,激収基层工会工作活力。一是采叏“3+1”方式推迕职工之家建设。针对丌同领域、丌同类型、丌同觃模的企业特点,积极探索和创新建设职工之家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大力推行区域建家、联合建家、挂靠建家、网上建家模式,确保职工之家建设不企业落户同步、不组织设置同步、不企业収展同步,实现“哪里有工会组织哪里就开展建家工作,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开展建家活劢”。事是采叏“一述三评”方式抓好会员评家活劢。推迕“万名会员评家”工作,坚持开门搞评议,丌断丰富评家内涵。探索建
立工会主席向会员(代表)大会点题述职,上级工会点评、会员群众测评、第三方抽查考评的“一述三评”评家机制,注重结果实际运用,放大评家效应,丌断推劢工会组织民主化建设。三是采叏“三亮三评”方式深化“三亮”活劢。在觃范“三亮”内容、丰富“三亮”形式上下功夫,提高企业工会组织在广大职工中的知晓率。
(三)在强基上抓落实、求实效。始终把觃范建会、民主选丼、加强培训作为夯实基层工会组织的有效途径,狠抓建会质量提升、工会干部素质提高。一是觃范建会程序。积极探索新落户企业觃范组建工会工作方法,在招商项目落户的刜期,积极不企业方迕行联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引导工作,使觃范建会工作纳入企业重点工作。在组建过程中,要求企业统一建会工作流程,做到建会资料完整齐备,法定的必备程序和环节一个丌少。事是推行民主选丼。在操作中注重严把“三关”:严把工会干部公开推荐关。通过组织推荐、会员联名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产生工会主席、副主席及委员;严把代表结构关。提高会员代表比例,增加一线职工名额,使会员代表具有广泛代表性。严把选丼程序关。采叏面对面述职、实打实公示、真顶真直选,确保整个选丼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把工作有思路、有激情、有贡献的“精英”选到各级工会主席岗位上来。三是加强工会干部选配管理。开展示范乡镇(街道)、“六好”乡镇(街道)工会创建工作,推迕全市乡镇(街道)工会机构、编制和干部队伍建设。全市各乡镇(街道)工会主席均由同级党政副职担(兼)仸戒挄同级副职配备。制定出台《XX 市总工会关二工会协理员替补的管理办法》,觃范协理员招聘替补程序,严把协理员准入关口。四是加强工会干部培训。市总每年预算与项资金,用二对基层的工会干部培训。全市各级工会挄照下训一级的原则,分级培训工会干部,重点抓好
对新仸工会主席、非公有制企业和乡镇街道工会干部、工会协理员、网格管理员的培训。近 3 年来,全市累计培训各级工会干部 19790 人次。
四、全市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在各级工会组织的共同劤力下,我市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作用収挥成效明显。但由二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迓存在组织丌健全、工作丌觃范、作用収挥丌到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讣识上迓存在误区。一是少数地方党政领导对工会工作重规丌够。对工会组建和独立自主开展工作重规丌够、支持丌够。事是少数企业主对工会工作讣识丌足。讣为成立工会后会削弱自己的管理权威,对工会组织建设是企业収展的基础迓是企业管理的麻烦存在讣识上的误区。三是部分职工对《工会法》等相关内容知之甚少,讣为企业建丌建会一个样,自己入丌入会一个样,缺乏入会的主劢性、积极性。四是部分工会干部自我淡化。讣为工会工作没有地位,工会干部没有权力,只将工会工作当作副业来做,主劢作为意识丌强。
(事)基层工会觃范化丌够。一是部分工会建会程序丌觃范。各地针对小微企业建会,大多采用区域性戒行业性覆盖的方式迕行,建会过程中戒采叏直接収文的方式,戒采叏直接向上填报的方式,就规同辖区企业已经建立工会,未能严格履行程序,存
在被“建会”、被“入会”现象。事是少数基层工会主席仸职条件、产生程序丌觃范。有的企业工会主席由行政副职戒人力资源部长兼仸。迓有的企业工会主席由企业主的近亲属兼仸,戒者是“雇主提名”式选丼,没有依法经过民主程序。在小微企业中,由企业行政负责人、控股股东、合伙人戒企业人力资源、财务部门负责人兼仸的工会主席占 27.9%。三是部分企业工会运行机制、维权机制建设丌觃范。虽然大部分企业建立了职代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等制度,但一些基层单位的厂务公开载体少而简,内容粗放。有的企业虽然签订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但是程序丌觃范,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协商的内容针对性和实效性丌强,流二形式。
(三)基层工会干部力量依然薄弱。一是精力叐限。工会干部兼职多,年龄偏大,力丌从心,影响其工作效率。全市共有兼职工会干部 21738 名,兼职率 92.8%。在大多数企业,影响工会干部薪酬的主要是其业务工作履职情冴,当工会工作不业务工作相冲突时,往往首先考虑其业务工作。事是更替频繁。我市中小微企业多,収展发数大,工会组织时有时无,工会主席替补随意挃定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同时由二工会组织叐行政管理制约,工会干部随时都有可能发劢。三是难以站位。在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的身仹即为企业主的雇员又是劧劢者的“代言人”,工会主席不企业经营者身仹地位实质丌对等,工会干部的位子难以站定,履职底气丌足。四是素质丌高。基层工会特别是新建企业工会的干部队伍新手多、整体文化程度丌高、业...
篇二:基层工会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了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建设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有效促进工会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促进全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某年,总工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全基层工会组建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会组织建设开展情况
大力发展工会组织和会员。近年以来,总工会按照“哪里有职工,那里就要组建工会”的工作思路,采取“先发展、后巩固、再提高”的工作方法,以非公有制企业为突破口,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紧抓好,使工会组建工作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共有工会组织某个,会员多少人,工会组织数和会员人数显著增长。为了使工会组建做到全覆盖,消灭工会的空白和维权盲点,努力拓宽工会组建的空间和领域,积极开展“货车司机入会集中行动”和“八大群体”入会工作,将大货车、快递员等“八大群体”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
采取典型引导,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我们首先从生产规模较大且经营正常的企业,如等企业取得突破,我们通过业务上指导、人员上培训、力量上倾斜等措施,促其先行一步,形成亮点,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带动影响一批其他较大型企业建会。再通过这些成功典型以点带面,逐步在全铺开。通过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一些民营企业如等主动要求建立工会组织,从而推动了全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目前,全较大型的新建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工会组织。
创新组织形式,切实提高覆盖面。对于我非公企业“多、小、杂、散”等特点,我们努力突破以往的组建程序和方式,不拘泥于一家企业建立一家工会,积极探索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等多种组织形式,实行覆盖式推进的建会方式,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的组建。在工商联、工商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们立马熟悉和了解全的非公企业和个体企业的情况,通过深入细致做工作,覆盖了一大批小型、分散的私营、个体商户,从而创新了我工会组建的形式。同时,总工会采取“先搭台、后充实、再完善、逐步规范”的思路和不拘一格、删繁就简的工作方式,对条件较为成熟的非公企业上门服务,将有关入会申请材料打印成范本,采取现场办公和跟踪服务的方法,既方便操作又程序规范,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受企业的好评,推动了我新建企业工会组建的步伐。
不断拓展工会干部及职工队伍培训,加强自身建设是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工会组织是开展工会工作的主阵地,工会干部的综合能力则是组建工会组织以及开展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总工会充分发挥培训主阵地作用,通过以会代训、经验交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大对工会干部队伍培训。连续几年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基层工会干部理论培训班,不断探索培训的形式和方法,在加强《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与工会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培训工作的同时,在具体如何开展工会工作的细节上下功夫,尤其是对新上岗的工会干部加强对于性的指导。
加强乡镇工会分类管理和量化考核。根据乡镇辖区内工会组织分布情况,把全某个乡镇分成 a、b 两类标准。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对基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职工创新工作室、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工作进行详细指导。目前,某个乡镇工会全部领取法人资格证,开设工会经费独立账户,各项制度健全完善。“双创优”创建工作取得突破,某年镇工会和河镇工会“双创优”创建晋升到一类标准,镇
工会和镇工会等某个乡镇全部晋升到二类标准,全某个乡镇某个一类标准,某个二类标准。按照年初制定下发的《某年乡镇工会工作考核细则》,通过实地检查、现场打分的形式对全某个乡镇工会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指导。
加强职工活动阵地建设。按照《总工会改革创新方案》的总体要求,全工会工作重心下移,加大对乡镇工会活动阵地投入力度,重点打造镇某个乡镇建成“职工之家”。还在处“职工之家”增加“职工书屋”的功能,满足广大职工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北部片区镇作为首府镇,集中全%左右的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是乡镇工会建设的重点。利用总工会现有的职工活动中心建设“职工书屋”,依托镇平安社区,打造集健身、棋牌、观影、阅读等功能于一体的“职工之家”。建成后,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平台。
南部片区镇是自治多少人口最多的乡镇,非公企业占全比重%以上,是全企业建会的重点乡镇。总工会多方协调镇两级投入万元资金建设㎡的职工活动中心,争取到上级工会健身设备资金万元。镇职工活动中心的建成填补了南部乡镇职工无健身场所的空白。
随着乡镇工会建设的不断规范,全各乡镇呈现出工会组织健全、工会干部配备齐全、工会经费管理使用规范、职工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企业工会作用凸显、职工凝聚力显著增强的良好局面,为全工会工作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层保障。
合理利用网络平台,不断加强与基层工会组织的沟通、协调。有%以上的工会组织在镇,首先以镇为试点组建工会的网络服务平台是根据镇企业、职工的分布和地域情况,企业发展多样化、职工身份多样化、工作属性多样化、用工性质多样化,集体协商的推进存在重重困难而设置的。出发点是打造工会服务新理念:
把工会建成问需、问技、问暖的职工之家。问职工需求、问企业需求,是发挥工会组织凝聚力的“源头”,同时为企业职工提供优质的服务窗口,它填补了成立行业工会后,镇工会和基层工会组织之间缺乏有效连接载体的空白,既是工会的维稳“眼睛”和服务窗口,又是行业工会发挥作用的组织保障和工作基础。工会网络服务平台运作,有助于实现工会组建、维权和服务的全覆盖,而依托网络服务平台建立的各项运作机制又为全覆盖提供了一体化运作的可靠保障。同时,积极发挥工建指导员的能动作用,在网络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呼百应”的应急反应机制、“一线推进”的组建全覆盖机制、“一条龙”的联动帮扶机制、“一张网”的协调互动机制、“一盘棋”的联手推进机制以及“一家人”的温馨服务工作机制。
二、存在某个单位的困难和问题
%以上的企业规模小(多为夫妻店,姐妹店等),从业人员流动性强,季节性工作人员占绝大多数,企业经营主对组建工会组织有较为强烈的抵触情绪,为工会组织组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一企多照、季节性经营、停产不注销等现象还依然存在,也是当前工会组建困难的一方面。
党政领导对工会工作重视支持不够,部分乡镇、企事业单位在经费上得不到良好保障,工会干部任用培养上得不到重视,工会干部绝大部分是兼职。
部分工会干部自身存在问题。一是部分工会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困难、信心不足,缺少组建工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盲目自满,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绩,小进则满,看成绩多、看问题少,存在“差不多”的思想。
基层工会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通过调研了解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机构涣散。一些企业虽有工会组织,但机构不够健全,人员没有立马换
届和改选,致使工会工作脱节。二是工会组织开展工作不力。部分企业工会甚至没有开展工作,职工几乎感觉不到工会的存在。另外企业工会干部受企业雇佣,工会工作要看企业负责人的脸色,工会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又因兼职过多无精力顾及工会工作,或无经费保障无法开展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对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争取党政领导对工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从经费上给予支持,班子建设上予以加强,干部使用培养上进行交流提拔,真正把那些责任心强,有领导能力,热爱群众工作的人选配到工会领导岗位上来,为工会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扩大组建覆盖,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对于当前大批小型、分散的非公经济组织,积极推动区域性、行业性联合会的组建模式,进一步提高工会组建率,以质的增加带动量的增加,以有为赢得有位。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团结带领职工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组织开展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活动,通过多形式、多工种的技能比赛和教育培训,挖掘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积极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与社会影响力。最大限度地把非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
紧紧抓好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这一新生力量,在组建工作人员增加的同时,不仅要提高组建数量,更要提升组建质量,同时加大对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其做好新形势下工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篇三:基层工会建设调研报告
我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状况的调研报告设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强全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市总党组要求从 2005 年 7 月上旬开始至 8 月上旬结束市总组织部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全市工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
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情况我市当前共有各类单位 8487 家建会 3750 家占 43.69。其中党政机关 439 家建会 311 家占 70.84事业单位 1835 家建会 1602 家占 87.30国有企业 318 家建会 310 家占 97.48集体企业 109 家建会 96 家占 88.07改制企业 795 家建会 767 家占 96.48个体私营企业 4916 家建会 1415 家占 28.78外商投资企业 75 家建会 39 家占 52。已建工会组织中建有女工组织 2429 家占已建工会组织数的 64.77。全市现有工会干部 9632 人其中专职工会干部 1645 人占总数的 17.07兼职工会干部 7987 人占总数的 82.92。在 3750 名工会主席中专职工会主席 616 人占总数的 16.42兼职工会主席 3134 人占总数的 83.57。在 1429 名工会女工主任中专职女工主任 588 人占总数的 41.15兼职女工主任 841 人占总数的 58.85。工会主席享受同级党政副职待遇的 1012 人占主席总数的 26.99女工主任享受同级工会副主席待遇的 367 人占女工主任总数的 25.68。
全市现有职工 41.13 万人 其中工会会员 33.18 万人 入会率 80.67。办理会员证 23.23 万人办证率 70.01。全市现有职工中共有女职工 15.14 万人入会女职工 12.15 万人入会率 80.25共有农民工 14.55 万人入会农民工 9.5 万人入会率 65.29。全市职工中签订劳动合同的有 22.46 万人占职工总数的 54.61集体合同覆盖职工 20.17万人 占职工总数的 49.04。
其中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有 5.91 万人 占农民工总数的 40.62集体合同覆盖农民工 5.69 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 39.12。全市建会单位中建立职代会制度的有 1852 家占建会总数的 49.39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单位有 1297 家占建会单位总数的 34.59实行厂务公开的单位有 2883 家占建会总数的 76.88。此外全市拖欠职工工资的单位有 117 家。
在对员工办理保险方面 正式职工参加养老险的有 14.59 万人占职工总数的 35.47医疗险的有 13.42 万人占职工总数的 32.63工伤险的有 5.17 万人占职工总数的 12.57女工生育险的有 3.58 万人占女职工总数的 23.65其它险的 4.87 万人占职工总数的 11.84。农民工参加养老险的有 4349 人占农民工总数的 2.98医疗险的有 5344 人占农民工总数的 3.67工伤险的有 6705 人占农民工总数的 4.61女工生育险的有 1039 人占农民工总数的 0.7其它险的 1170 人占农民工总数 0.8。二、近年来我市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近年来 在各级党政的领导和重视下 在各有关部门的大 市总工会组织部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市工会组织建设情况 增强工会基层组织建力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的共同努力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 年我市被省里评为“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先进单位” 也积累和探索了许多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党政重视支持是做工会基层组建工作的根本保证。这也是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成效的基本经验。一是建立领导机构。目前我市及各县(市、区)均成立有党政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又称新建企业工会工作领导小组)。禹州市还制订下发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会任务分解书” 明确党政工各部门的具体职责任务。二是坚持党建工建互带互促。一些县(市)和市直单位把工会组建摆上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在部署党建工作时同步部署、检查、考核、评比工会组建工作做到了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如许昌县把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列入全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全县非公企业中积极开展工会组建活动。目前在 54 家建立了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中有 31 家是先建工会后促进建立了党组织有 23 家是先建立党组织后带动建立了工会组织。三是召开各种会议和制发文件大力推动建会。据统
计近年来我市及县(市、区)先后以工会或党委名义召开的涉及工会组建方面的会议 45次制发文件 31 件有效地推动了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2、健全建会机制是工会基层组建工作常抓不懈的制度保证。
为了使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长期有人抓、 有人做 近年来我市各级工会组织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工
会组建工作机制以机制促进建会。一是分片包干制度。不少县(市、区)总工会采取逐级签订责任状的方式明确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二是目标管理制度。这是各县(市、区)总工会开展基层工会组建的普遍做法。一方面是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到部室、个人另
一方面是建立检查、通报、奖惩等各项制度确保组建任务的完成。襄城县总工会实行了个人风险抵
押金制度视年度完成组建任务情况进行奖励、返还和扣罚。三是领导调研制度。通过领导基层调研协调解决工会组建工作中困难和问题。禹州、许昌县等县(市)委书记坚持每年至少一次开展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或现场办公 对建会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
为了尽快落实建会要求一些县(市、区)的人大、政协的领导同志也多次召开业主座谈会或集体谈话督促建会。3、创新建会方式是工会基层组建工作的思路保证。各级工会在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按照“整体推进”的工作要求开阔思路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闯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工会组建工作新路子初步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在建会思路上由原来的“成熟一家发展一家”和 25 人以上建会的“条件论”的要求转变为按照 “哪里有职工 哪里就必须建立工会组织” 的组建原则 认真开展依法建会活动。二是在建会方式上 既坚持原来的主要依托单位组建工会 又从实际出发突破单位和用工形式的限制通过建立联合基层工会、基层工会联合会、社区工会或本地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等方式把难以单独建会单位的职工组织起来通过组建楼宇工会、市场工会、施工项目工会等方式把大量分散、流动的职工组织起来。三是在建会程序上由原来的按部就班的单一模式转变为“边组建、边充实、边完善、边规范”的灵活方式如市总对新建企业工会组织明确提出了“先组建、后规范、再收费”的工作思路一切服从于最大限度地把职工最大限度地组织到工会中来的需要。
四是在发展职工入会和会籍管理上 由原来固定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动态式管理建立简便、易于职工接受的流动会员管理制度实行会员关系随劳动关系流动劳动关系确定在哪里会员的会籍关系就确定在哪里。上述措施都有效地促进了工会会员的发展。三、当前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坚持最广泛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明确依法规范建会的思路不断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
”这是张俊九同志在全总十四届二次执委会议上的讲话中 是对新建企业企业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低、 还有很多职工尚未加入工会组织中来的现状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工会内部的也有工会外部的 有现实的 也有历史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一)个别党政领导和企业主思想认识模糊的问题。个别党政领导《工会法》意识淡漠 认为企业建不建工会对企业发展影响不大 甚至认为建立工会可能影响企业主对职工的管理进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有的还担心过分要求企业建立工会不利于优化投资环境 进而影响招商引资的效果 这些认识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对建会工作支持不够。部分企业主也错误地认为 工会是劳资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建了工会只会增加自己的对立面不利于自己对职工的管理再者就是认为本企业“管理渠道畅通、职工福利能按时发放、民主管理健全” 没有必要建立工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认为成立工会要依法上缴工会经费会给企业增添负担。这些顾虑表现在具体行动上就是不支持或阻挠职工组建工会。
(二)立法不健全的问题。仔细查阅《工会法》 其中第十二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 25 人以上的可以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 这“可以建立”是作为一种权益建立在职工自愿组织的前提下的 而对于企业建立工会的义务 《工会法》 没有明确规定。
就我省来说《河南省工会条例》 第四条规定 “本省的企业事业单位、 机关 都应当依法建立工会。
” “新建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在开业一年内依法建立工会 开展活动。
” “上级工会帮助和指导未建立工会的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组建工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予以支持并提供必要条件。
”这一规定中虽然三次出现“应当”二字但这里的“应当”更像道德术语企业主没有这方面的觉悟 “应当”就是一句空话且没有什么惩戒性措施。还有一些外资企业往往以“工人的权益能得到保障他们没有组建工会的要求”作为拒建工会的理由这句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这是因为只要你提出组建工会资方并不直接阻止而是找个理由辞退了事。从一些资料上我们可以了解到 职工要求组建工会或工会主席替职工说话丢了工作的现象比比皆是。可见即使建立了工会工会主席也很容易蜕变为老板的随从想要这样的“弱者”为职工权益挺身而出是很难的。(三)部分工会干部自身的问题。一是部分工会干部对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艰巨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认为能建的都建了 没有认真考虑和研究组建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不肯下大力气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更缺乏对这项工作长期的、系统的规划和安排。二是部分工会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困难、强调客观多积极想办法少总是强调一些党政领导对组建工会支持力度不够、 经营者对组建工作有抵触情况、 职工对加入工会愿望迫切等客观因素因而精神不振、信心不足甚至消极等待缺乏组建工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盲目自满。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绩小进则满看成绩多、看问题少存在“差不多”的思想有的单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会组建任务不推不动缺乏积极进取及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精神状态。
四是得不偿失的思想影响。
有的工会干部认为在新建企业组建工会是投入大、产出少费力不讨好有时不仅收不上来经费还无法发挥作用建了也白建。在工会干部思想上存在的上述四种问题是当前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顺利开展的主要思想障碍 也是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四)建会率不高、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目前我市仍有大量的单位没有建会包括党政机关。以市直系统工会为例该系统所属 99 个单位中仍有 13个单位符合建会条件而未建立工会尤其是一些大单位如市司法局、计生委、东城开发区、报社等。工会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机构软弱涣散。有的单位过去曾有机关工会但在机构改革、人员退休、调动之后未能及时换届、改选致使工会组织呈现瘫痪状态。还有的单位工会组织还在其他成员也在但主席已退休、调动或长期不工作使工会组织徒有虚名如市公安局、劳动局、交警支队、许昌电视台等。二是工会组织开展工作不力。一部分机关工会甚至没有开展工作同志们几乎感觉不到工会的存在。其中既有单位领导不重视 工会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又有兼职过多无精力顾及工会工作或无经费保障无法开展工作的问题。(五)领导体制不顺的问题。在 2001 年的机构改革中我市市直单位工会组织被合并工会人员编制被撤销严重影响了工会基层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我市现有工会干部中专职工会干部仅 1645 人占总数的 17.07兼职工会干部 7987 人 占总数的 82.92。
在 3750 名工会主席中 专职工会主席 616 人 占总数的 16.42兼职工会主席 3134 人占总数的 83.57。在全市 3750 家工会组织中除市、县两级地方总工会外独立的工会工作机构屈指可数绝大多数的基层工会组织与其它机构合署办公大量的工会干部一兼两职或数职。
如我市企业发展服务局系统工会 只有一个具体干事的兼职工会干部却要负责所属 52 家企业的工会工作包括改制后企业的工会重建工作这显然与当前工会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形势不相适应。四、对策与建议第一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要切实加强 《工会法》 、 《河南省工会条例》 、 《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不断提高党政领导、 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对工会工作在市场经济
建设中的作用、地位的认识使全社会切实认识到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是整个工会组织...
篇四:基层工会建设调研报告
新形势下加强县级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县级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县级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县级工会直接担负着推动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重要职责,研究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县级工会组织作用,对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础、壮大工会队伍、维系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云南省XX 县总工会通过深入各乡总工会、工会联合会、系统工会,基层工会、省市驻会单位工会、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 XX 县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作了积极的探 Z 索与思考。一、新形势下 仙 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 碣 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加强基 武 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是贯彻 怊 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面 蝉 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党的 畈 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 柴 出: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 逃 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 竺 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 ェ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 辶 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
悒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蚴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郎 。不仅明确了发展和改革路 ㄢ 径,同时也明确了改革创新 基层工会工作的
方向。如何 殂 顺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 跞 ,创新职工群众工作的途径 钟 和方法,是我们工会工作者 面临的新问题,需要通过不 恒 断创新来向党和职工群众交 绣 出满意的答卷。
加强基层 蝓 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是新形势 下全面履行工会职能职责, 完成新时期历史使命的迫切 聍 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 霎 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要求 籍 :“我国工人阶级一定要在 铌 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 故 神、凝聚中国力量上发挥模 罘 范带头作用,万众一心、众 秸 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县级工会工作面对的是 梅 最基层的劳动者和一线工人 妲 ,如何组织和引导他们把个 プ 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 嘿 ,完成当代工人阶级的历史 芎 使命,是每个基层工会工作 略 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唯有 榇 不断创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 栊 宏伟目标。
加强基层工会 踪 组织建设工作是增强工会组 接 织的凝聚力感召力,全面建 励 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醴 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 脑 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 劓 时强调:“时代在发展,事 业在创新,工会工作也要发 魔 展、也要创新”。“要顺应 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 嵬 善于创造科学有效的工作方 忏法,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 馍 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 茹 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 管 。这些有关工会工作的深刻 》 论述为我们做好工运事业指 蹴 明了前进的方向。工会作为 豁 党联系职工群
众的桥梁和纽 带,唯有竭诚为职工群众服 亲 务,才能真正赢得广大职工 ′ 群众的信任和尊重。
二、 憾 新形势下 XX 基层工会组织 姻 建设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 彤 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杩 和改革的全面深入,经济社 峪 会关系、企业组织形式、社 峤 会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 阋 多样化,基层工会组织建设 酽 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挑 拇 战。
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化
目前,我国工会组织呈“ 楹 倒金字塔”结构模式,存在 钗 头重脚轻现象,即省市以上 咧 的工会组织机构庞大、部门 貌 齐全、人员较多,而县、乡 惹 一个基层工会干部被动应付 场 上级工会若干个部门,乡工 爵 会主席则普遍身兼数职,为 做好各项工作疲于奔命,处 于被动应付和无法兼顾的尴 惰 尬状态,社区、村民小组, げ 特别是少数行业性工会组织 则有名无实,基层工会组织 囤 的维护、教育、监督职能没 祈 有得到有效发挥,基层工会 泐 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有所 砾 削弱,作用不大,活力不强 。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 栾 工会仍存在一些“牌子工会 厕 ”、“空转工会”的现象, 加 少数企业虽然成立了工会, 琚 但活动开展不正常,没有形 成基本的组织制度、工作制 沙 度。特别是部分企业工会的 蠲 基础薄弱,功能和作用还没 胚 有得到充分发挥。组织建设 犯 工作存在着“空白点”。非 裹 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难度较 楮 大,致
使一定数量的农民工 桅 、合同工、临时工仍游离于 b 工会组织之外。
工会组织 人员老化 县级工会人员编 曹 制少、干部兼职多,而且人 奖 员流动较难,提拔更是步履 胛 维艰,新鲜“血液”难于输 铭 送到工会,乡镇工会则根本 踞 没有人员编制,导致在岗人 员老化。县、乡(镇、街道 宜 )工会干部培训机会少,能 扯 力和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 啷工运事业的发展要求。
员 T 工队伍结构多元化 随着产 ┥ 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不 ァ 同所有制经济、不同区域、 飓 不同群体就业都在快速增长 鸢 ,各种临时性、季节性以及 澎 劳务派遣等新型就业方式不 艋 断涌现。灵活就业人员、流 鬣 动就业人数大量增加,劳动 合同呈现短期化趋势,使员 謇 工队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憎 ,特别是新生代员工的大量 颡 增加。新生代员工在性格特 点、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等方 岍 面与 50、60、70年代 蚌 的员工有很多不同,其主要 巧 表现为:“三高二低”即:
整 “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 芰 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 禀 高;工作耐受力低、责任担 卵 当意识低”。
利益诉求呈 现多样化 随着全面深化改 璺 革的深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 发展,职工
利益诉求从原来 烁 的争取基本劳动权益,向提 蛛 高工资待遇、改善劳动条件 ; 、丰富文化生活、实现体面 腔 劳动等方面转变。劳动争议 艳 重点从传统的开除、辞退及 伦 解除劳动合同等方面,扩大 髋 到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工 ∩ 伤赔偿、经济补偿、同工同 蒌 酬等权利性纠纷。劳动关系 冒 利益调处难度明显加大,对 泐 健全职工诉求表达和矛盾调 餮 处机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 芗 求。
劳资关系尤为复杂化 ゼ
由于对侵犯劳动者权益行 ひ 为处罚不力,致使忽视劳动 逋 者权益的现象严重,一些小 微企业和流动性较大的行业 咸 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工资 玫 集体协商流于形式。一些企 玟 业没有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标 鹳 准,未按《劳动合同法》的 桓 规定使用劳务派遣工,一些 芄 高危特殊行业缺乏必要的劳 动保护等,由此引发的劳动 拦 纠纷时有发生。
帮扶救助 恍 层面分散化 受消化淘汰落 勇 后产能、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涞 、物价持续上涨影响以及职 蜇 工因就业、就医及子女就学 致困情况时有发生。“节日 肺 送温暖”、“金秋助学”等 工会帮扶工程虽然在一定程 秘度上缓解了一些困难职工的 馍 暂时困难,但在落实困难救 镑 助、就业培训、公租房、扶 憎 持创业等方面缺乏规范、统 炭 一的救助标准,仍处于有关 投 部门各自为阵的状态,尚未 诡 形成科学有效的联动机制。
莉
三、做好新形势下 XX 县 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对 策与思考 创新组建方式, 圃 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 要 卢 对企业主进行法律法规宣传 ,在增强安全意识的同时, 谨 要使企业和员工充分认识到 组建工会是维护职工合法权 氕益的“双赢”举措。坚持工 筛 会组建工作“三同时”、“ 驴 三同步”原则。即:企业签 蛊 订投资协议同时附有工会组 蠲 建内容,企业筹建同时筹建 楂 工会,企业开业同时组建工 品 会,及时广泛地把职工群众 椐 组织到工会中来。企业改制 羰 方案与工会组织重建方案同 益 步,企业领导班子选拔与工 副 会领导配备同步,企业挂牌 镎与工会挂牌同步。针对边远 雌 贫困地区非公企业多、小微 妈 型企业多,规模以上企业少 祁 、高新企业少“两多两少” 町 的实际,把非公有制企业建 弭 会和农民工入会作为重点, 杌 在提高工会组织建设率、实 哗 现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推 脖 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实 焯 现工会组织由数量型建会向 惜 质量型建会转变。打破过去 妙 工作中的条块限制和传统观 泔 念束缚。所有企业员工都应 苕及时吸收到工会中来,成为 u “家庭”的一员。针对个别 ⊥ 企业劳动场所分散,流动性 穗 大等特点,采取分地点、分 脱 片区多种建会模式,灵活机 签 动地吸纳他们入会。积极探 t 索入会转会的体制机制,全 亳 面加强入会后对会员的管理 猝 工作。
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屠 能力和水平
严格按照全总 抟 、省总、市总关于新形势下 醯 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相关 猃 文件的要求,尽快解决县乡 洒 工会干部的编制问题,切实 秽 解决工会有工作无人员编制 Ш 的难题,同时,采取有力措 姒 施全面完善工会干部的培训 体系,加强干部培训和交流 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基层工 翘 会干部履职能力和专业素质 梳 ,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 工会发展的需要。
创新职 牍 工队伍管理方式 针对新生 枚 代员工的个性特点,不同类 跻 型的企业应结合行业自身特 点选择能够发挥他们优势的 合适人才。就建筑施工企业 圬 来,在选人用人工作中,应 舱 尽量选择家庭环境相对差一 胯点的员工,他们更容易适应 企业环境。应以本土化为主 逐 ,以便于解决职工探亲探访 搋 等家庭问题。企业在招聘时 赭 不应过度美化自己的形象, 葩 而应向员工介绍公司的实际 桴 情况和福利待遇,以减少员 工入职后因工作期望与实际 罄 情况造成的失落情绪。同时 猹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及时 峥 做好岗前培训,如企业发展 簿 规划、行为规范、成长路径 漱 、安全生产、企业文化等等 预 ,帮助员工尽早树立 1 到 3 衽 年的工作目标,使新生代员 ⒇ 工在入职时就能保持良好的 灾 心态和斗志。企业在招聘、 盼 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 逑 、职工奖惩等方面都应建立 唇 系统规范的规章制度,实现 癃 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杜绝 焙 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何 要为新生代员工提供有挑战 性的、能充分发挥他们特
长 的工作。通过岗位轮换、部 藁 门交替等多种途径让新生代 橱 员工在工作中扮演更复杂的 历 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天赋 与才能。还应创新业余文化 昔 形式,给新生代员工提供心 攵 灵福利。利用各种节日,举 免 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 狍 员工提供一个张扬个性的平 译 台。要敢于让他们在生产一 意 线担当重任,允许他们犯错 氪 误,给他们锻炼成长的平台 鸸 。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在 戴沟通方式上要善于采用他们 雒 喜欢的方式提高沟通效果。
稀 要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 ㈨ 树立职业道德、寻找职业目 γ 标,让他们在快乐中工作, 茱 提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 筷 性。
完善会员优惠制度, 孚 解决利益诉求多元化需求, 桓 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 碾 力和号召力 职工入会和不 屏 入会一个样的现状,客观上 徕 弱化了工会组织的吸引力、 柱 凝聚力和向心力,也直接影 哪 响职工入会的积极性,在调 咪 研中,很多老会员谈起上世 拘 纪九十年代凭《工会会员证 》可到县总工会免费借阅图 书,免费进入县总工会“职 工活动室”参加娱乐活动等 权 ,而现在他们普遍反映感觉 ┾ 不到作为会员的优越感。为 芾 此,工会组织要进一步扩大 芦 覆盖面,增强凝聚力和吸引 棂 力,就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性 会员与非会员之间内在差别 骀 待遇制度,体现会员在工会 誉 组织内的特殊性,增强会员 捂 的优越感,积极营造一种“ 硷 入会和不入会就是不一样” 辊 的氛围,让职工主动自愿自 察 觉地加入到工会组织。
部 测 门联动协同参与,努力构建 昂 和谐劳动关系 采取多种形 钆 式,全面加强与人社局、劳 晁 动监察、工商、公安、人大 等开展劳动监察执法活动, 戮 及时查处和纠正侵犯劳动者 震 合法权益的行为。采取用人 坼 单位自查与劳动保障部门监 暑 察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劳动 垂 者招收使用、劳动合同签订 粲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 邢 护、劳动者工资报酬支付、 甚 参加社会保险和缴费情况等 阉 内容,对用人单位贯彻落实 袼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情况 区 进行全面检查。加大劳动争 瘩 议预防和处置工作,及时化 解劳动保障领域的矛盾纠纷 拗 和争议。建立例会、疑难案 河 件会审、错案追究等制度, 辍 对重大争议案件发挥三方协 僳 调机制共同审理,保证劳动 事 争议处理的快捷、公正、公 联 开。依法规范劳动关系,提 高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和 栗 集体合同签订率。树立主动 钞 依法科学维权理念,以维护 弁 职工合法权益为己任,健全 标 完善职代会制度,维护职工 赛 的政治权益、经济权益、文 镀 化权益及民主权益。重点抓 嬗 好就业再就业、生命安全健 庇 康、劳动薪酬随利税增长和 椒 文化娱乐等权益的维护,促 榕进职工群众体面劳动、舒心 大 工作、全面发展。
创新帮 渎 扶救助模式,着力提升服务 劈 能力 中国工会十六大《报 告》要求:“要以职工群众 满意不满意、工会作用发挥 虎 充分不充分作为标尺,全面 莶 审视工会的组织体制、运行 辑 机制、活动方式,增强创新 意识、转变思想
观念,从实 干 际出发,积极地试、坚决地 改。”要在做大做强节日送 驯 温暖、临时困难救助、金秋 产 助学、法律援助、医疗互助 、女职工关爱行动等工作品 槲 牌的同时,突出帮扶救助工 寿 作重点,创新职工期盼的帮 炭 扶载体,增强帮扶救助工作 豫 的实效。围绕就业抓帮扶, 蛋 围绕就医抓帮扶,围绕就学 桁 抓帮扶,进一步拓宽救助渠 袅 道,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 澍 权益的基本职能职责,当好 鹌 职工群众的“娘家人”。
篇五:基层工会建设调研报告
层工会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工会联合会多年来围绕“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动员全体职工为环保事业建设与改革发展建功立业,以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为根本,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大力实施职工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整个集团上下呈现出团结一心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员工队伍风貌。现将的工会联合会作用发挥情况汇总结如下。一、工会联合会的基本情况
工会联合会于年月批准成立,由集团有限公司机关工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工会、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工会、有限公司工会、处理有限公司工会、建设有限公司工会、投资有限公司工会、处置有限责任公司工会、环境有限责任公司工会等家基层工会共同组建而成,截至目前,工会会员已达人。
二、工会联合会作用发挥总体情况
(一)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升服务“时代感”。聚焦新时代的新业态和新就业群体,大力开展“为民服务、暖上加暖”行动,将集团所建的“暖心驿站”与“驿温”融合起来,全力做好为民服务活动,深入践行水为民生的初衷。一是加强“暖心驿站”建设。集团第一家“暖心驿站”建成于年月日,自建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有温度、有广度、有特色的系列暖心活动,成为户外劳动者喝口水、热个饭、解个手、借把伞、喘口气的暖心之地。随着人们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快递、外卖等新业态、新职业蓬勃发展,集团积极发挥工会服务作用,依托暖心驿站,驿站内添置有桌椅、热水、微波炉、雨伞、医药箱、手机充电器等设施设备,帮助户外劳动者解决长期在外工作没有地方休息的实际困难。今年,计划再建完成家“暖心驿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保障。多年来,暖心驿站在服务发挥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暖心驿站曾获年度暖心服务“示范驿站”。二是拓宽“驿暖”服务。承担运维的个驿站,以我市“厕所革命”为契机,对市区范围内公厕进行品质提升和改造,保留了原有公厕的基本功能,融入了智能化、信息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如刷脸取纸机、厕所引导信息显示牌等,更增加了休憩、教育、政策宣教、应急等功能。这 18 座驿站分布在各个街道、公园,驿站每日开放 12 小时,方便市民、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就近休憩。驿站内设置了 24 小时直饮水设备、爱心冰箱、微波炉、AED、电子图书借阅器、便民服务箱、借伞器等,着力解决城市一线工作人员饮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让更多像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一线工作者冷了有地方取暖,
热了有场所纳凉,累了有站点歇脚,不断改善城市服务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将“小温暖”切实送到城市工作者的“大部队”中去。今年,集团借“一杯水”公益活动进一步打开了集团“双暖”服务“双新”的知名度,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展现了国有企业联合工会的职责与担当。
(二)聚焦工会暖心活动,提升员工“幸福感”。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集团联合工会以增强职工凝聚力为目标,围绕各个特殊时间节点,多样化开展工会活动。比如,春节前夕开展大型迎新春联欢会,“三八”妇女节开展关爱女职工活动,“五一”劳动节开展各类致敬劳动者活动,端午、重阳等各类节日开展传统文化宣贯活动,秋季开展职工运动会,通过类型丰富的主题活动,在增强职工参与感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集团连续年获得先进职工小家,篮球队获得“银行杯”第十二届甲级篮球联赛第三名。
二是开展扶贫帮困活动。通过慰问系统内困难职工和开展结对帮扶慰问等活动,拉近慰问对象与工会的距离,解决困难职工与群众的难题,使其感受到工会的温暖,增强慰问对象对工会的强烈归属感,凝聚民心。集团以互助基金制度营造系统内互助互济氛围,开展无偿献血和“慈善一日捐”等活动回馈社会,集团多次获得“慈善一日捐”先进单位和无偿献血促进奖。
(三)开展技能比武竞赛,提升职工“荣誉感”。年以来,集团联合工会多次开展并参与检测工、操作工、处理工等岗位技能大比武竞赛活动,先后获得全省污水处理工职业技能竞赛团体等奖,全省环境监测工职业技能竞赛团体奖等奖。另一方面,满足职工发展需要大力开展职工岗位培训引导职工自学成才,提升企业职工队伍综合实力。近年来,系统内多位优秀职工获得第三批全省国有企业“五个一”人才工程杰出个人、浙江金蓝领、市第七批职业技能带头人、市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市信访系统“三比三化”岗位练兵比武竞赛三等奖、工会经审工作先进工作者、市职工创新“十佳”等众多荣誉。
(四)维护职工正当权益,提升员工“安全感”。建立工会主动参与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的机制,加强工会监督,认真执行《劳动合同法》规定工时制度和作息时间休假制度,给每位职工定期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定期组织进行职工体检、职业病体检和疗休养,对女职工每年组织进行妇科检查,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培养劳动关系协调员,及时调解处理职工矛盾。同时,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制度,落实责任,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积极开展安全大检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安康杯”“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等系列活动,进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和职工安全生产意识与技能,为企业安全稳定运行创造有力条件。
三、工会联合会建设的典型经验做法以及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情况
(一)典型经验做法。通过组织全市以及全省各类与本职工作紧密的技能比武大赛,既对集团内职工技能水平进行了一次考核,也对全市乃至全省相关行业的技能水平进行了全面检阅,促进各个企业骨干技能工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切磋,促进职工技能水平的跨越式提升,促进区域间、行业间的交流。集团工会通过多年的技能比武活动组织,为各企业拉起了红线,密切了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了合作,为合力打造一支技术精、作风硬、素质高的技术工队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各个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制定相关制度文件状况。制定《公司工会联合会章程(试行)》《职工健身制度》《工间操制度》《公司职工互助基金会章程》等多项制度。
四、工会联合会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经费短缺。从总体上看,制约工会工作有的放矢开展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便是经费紧张,无论是工会业务培训,还是职工技能培训,或是主题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是基层工会经费有限,难以支撑保障各项活动的开展。
(二)人员短缺。工作人员都是兼职,工会联合会的具体落实工作放在集团党群部,党群部目前有名同志,但同时承担着党建、组织人事的工作。工会活动组织实施与培训都需要占用一定程度的工作时间和人力。尤其是工会联合会所属的基层工会干部大多来基层岗位,是公司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策划组织工会活动的时间与精力难以保证,有生产经营与工程建设任务较重的单位,相对在工会活动组织上会有顾此失彼的情况。
五、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一)给予制度创新以关注。工会工作的开展制度体系应当首先考虑单位自身的需求,结合自身的特点,构建起既体现时代精神,又富有特色的制度体系。各个工会之间要进行即时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对于自身工会工作的需求特征加以清晰的认识,把道德、文化等价值观体系与为员工办实事相结合,从而确保员工不仅能够改善自身的困惑,而且也能够使员工深刻体会价值观规范。
(二)关注年轻一代群体。目前来看,新进人员有着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但年龄越小也代表他的自主性也越强,如何让这群青年职工支持企业战略目标,工会组织可通过加强各类形式活泼、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将企业战略融合内化至年轻职工群体中。
(三)提升员工工会参与率。当前工会会员很多是单位的正式员工,而外派员工在公会中的数量不多。工会可借助不同方式,提高非正式员工对员工工会的认知,如举办员工相关权益研讨会、分享会务成果报告等,增加对员工工会的认同感,促进非正式员工工会的参与率。
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基本情况调查表 填表人:
联系方式:
填表日期:年月日 工会联合会全称
层级 市级 □
县级□
成立时间
批准单位
上级工会
覆盖基层工会 和会员数量 基层工会(个)
覆盖企业和 职工数量 企业(个)
会员(人)
职工(人)
组织 建设 委员会是否按照联合制、 代表制原则建立 是□否□ 主席、副主席的产生 是否履行民主程序 是□否□ 委员是否实行 替补制、增补制 是□ 否□ 是否有组织办法、工作办法 等制度文件 是□否□ 是否取得社团法人资格 是□否□ 是否成立工会经费审查 是□否□
委员会 是否定期召开会员 (代表)大会 是□否□ 是否与所覆盖基层工会 建立直接的隶属关系 是□否□ 办公地点 企业£
行业协会□
地方或产业工会□
党政部门□
无□ 人员 配备 工会主席 专职□ 兼职£ 挂职□ 是否系退休返聘人员 是□
否□ 兼职工会主席单位及职务
其他工作人员数量(名)
其中 专职
兼职
挂职
专职工作人员 工资来源情况 上级工会划拨□
有关协会组织补贴□
企业补贴□ 基层工会分担□
其他
工作 经费 经费来源 上级工会划拨□ 上级工会项目制补贴□有关协会组织补贴□ 企业补贴□基层工会分担□
其他
是否开设独立 工会经费账户 是□否□ 是否对非国家工作人员担任的 工会干部建立日常性工作补贴 是□ 否□
困难 问题
意见 建议
注:1 1 标注□的请在相应选项打“√”;2 2 内容填写不下的可另附材料。
篇六:基层工会建设调研报告
县总工会关于开展基层工会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总工会关于开展基层工会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各基层工会工作开展情况,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进基层工会标准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按照《XX 区工会办事处关于基层工会工作调研的通知》(山工发〔2015〕4号)文件精神,XX 县总工会结合年初部署的工会工作调研任务,利用7天时间深入 XX县部分企业(非公企业)基层工会、各乡镇及部分村(居)基层工会,采取召 开 开座谈会、问卷调查、 听 听取汇报等方式对基层 工 工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 实 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报 告 告如下:一、基本情 况 况 近年来,随着乃东 “ “十二五”规划的全面 推 推进及县域经济不断发 展 展,基层工会组织规模 及 及职工人数不断发展壮 大 大,县总工会紧跟发展 步 步伐,狠抓基层工会组 织 织建设。截至2014 年 年底,XX 县在职职工 1 1266人,已建工会 组 组织共75家,会员共 3 3150人。其中:县 直 直机关工会组织15家 , ,会员724人;乡镇 级 级工会组织22家,会 员 员1193人,其中, 农 农民工会员1004人 ; ;国有(集体)企业工 会 会组织1家,会员12 人 人;非公企业工会组织 3 38家,会员1221 人 人。
二、现状及特点
(一)基层工会赢得 了 了党政部门的重视与支 持 持。乡镇党、政领导对 工 工会工作有了一定的了 解 解并给予了高度重视与 支 支持。党政领导班子从 大 大局所需、职工所求、 工 工会所能出发,把能够 发 发挥工会作用的工作交 给 给工会去做,把更多的 资 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 合 合力推动工会工作的创 新 新发展。各部门高度重 视 视,在机构设置、人员 配 配备、办公设备等方面 , ,为基层工会创造了良 好 好的外部环境和工作条 件 件,支持和指导基层工 会 会夯实基础、完善制度 , ,积极主动地为开展基 层 层工会各项活动提供坚 强 强的组织保障。目前, X XX 县所辖7个乡镇都 配 配备了工会主席和兼职 副 副主席,主席基本都由 乡 乡镇副职担任,并明确 了了1-2名工会工作人 员 员。
(二)着力加强 工 工会组织建设,基层基 础 础日渐夯实。在日常工 作 作中,县总工会和各乡 镇 镇重视工会组织建设, 严 严格按照区党委关于在 1 1至2年内实现工会组 织 织全覆盖非公企业的要 求 求和地区工会关于做好 新 新形势下基层工会组织 建 建设和会员发展有关要 求 求,始终把组建基层工 会 会和会员发展工作作为 工 工会工作的重点,不断 加 加强对已组建基层工会 的 的管理、指导;按照“ 广 广普查、深组建、全覆 盖 盖”的工作要求,定期 、 、不定期深入乡镇和非 公 公企业加大宣传力度, 积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工会 组 组织建设,把农民工作 为 为发展会员的重点对象 , ,进一步健全农民工源 头 头入会机制,最大限度 把 把广大农民工组织到工 会 会组织中来,扩大了工 会 会覆盖面。截至目前, 已 已组建乡镇、
村级工会 组 组织共计22家,发展 工 工会会员1193人; 组 组建非公企业工会组织 3 38家,会员1221 人 人。
(三)积极开展 思 思想政治教育,职工思 想 想认识水平有了大步提 升 升。XX 县各级工会高 度 度重视,广泛宣传,创 新 新载体开展职工思想政 治 治工作,教育引导职工 爱 爱党、爱国、爱社会主 义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义 义核心价值观。一是通 过 过加强政治理论教育、 开 开展主题活动、突出政 策 策宣传等多种形式和渠 道 道,引导职工树立了正 确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 价值观;二是通过建立 帮 帮扶救助长效机制,采 取 取送温暖、金秋助学、 临 临时救助等方式,把帮 助 助职工解决各种困难摆 在 在重要日程,扎扎实实 地地为职工办实事、好事 , ,做到把职工的积极性 保 保护和调动好;三是每 年 年“五·一”等重大节 日 日举办职工文体、趣味 、 、知识竞赛等活动,占 领 领职工的思想文化阵地 , ,激发了蕴藏在职工群 众 众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
。
(四)维权意识日 渐 渐增强。维护广大职工 群 群众合法权益是工会最 基 基本的首要履行的职责 , ,表达和维护广大职工 群 群众利益是工会一切工 作 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按 按照“组织起来,切实 维 维权”的工作方针,县 总 总工会真正把职工群众 和 和农民工的意愿、呼声 作 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前 提 提和依据,通过举办各 类类技能培训,大力加强 《 《劳动法》、《劳动合 同 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的 的宣传,使广大职工进 一 一步明白维护自身合法 权 权益的重要性。不断创 新 新法律援助机制,与县 司 司法局建立了工会法
律 援 援助工作机制,进一步 明 明确相关职责,奖惩措 施 施。以机制建设促进依 法 法维权,极大程度上有 效 效保障了职工合法权益 ; ;以全面主动提供法律 援 援助促依法维权,实现 职 职工维权由“求助无门 ” ”向“渠道畅通”的转 变 变。
(五)重视民生 , ,帮扶工作深入人心。
职 职工、群众利益无小事 。
。县总工会紧紧围绕职 工 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通 通过开展送温暖、帮扶 救 救助、职工(农民工)
技技能培训、文体活动、 疗 疗养等活动,着力改善 民 民生,努力维护职工权 益 益,促进社会和谐,使 工 工会民生活动深入人心 。
。一是范围逐步扩大, 受 受惠覆盖面越来越广。
全 全县困难职工送温暖、 帮 帮扶救助范围由机关事 业 业单位,国有、集体企 业 业向非公企业扩张;受 惠 惠职工由机关事业单位 职 职工,国有、集体企业 职职工向非公企业职工、 农 农民工延伸覆盖。二是 资 资金规模逐年增加,力 度 度越来越大,全县困难 职 职工帮扶资金的筹集由 过 过去的“干部职工捐助 、 、上级工会拨款”的模 式 式,转变为“中央财政 补 补助、县级财政配套、 社 社会各界捐助、上级工 会 会拨款”的模式。三是 民 民生活动形式逐年增多 , ,越来越灵活多样。活 动动形式由过去单一的生 活 活救助,发展到与送政 策 策、送保障、送培训、 送 送法律、送服务、送文 化 化、送健康相结合,对 困 困难职工帮扶的针对性 越 越来越强,已经成为全 县 县各级党委、政府关心 职 职工的一种主要方式。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对工会工作认 识 识不清,重视不够。从 调 调研情况看,部分单位 和 和乡镇领导对工会工作 认 认识模糊、缺乏重视, 总 总认为工会是“二线” 单 单位,平时发点福利、 搞 搞搞活动,没什么大事 可 可抓,存在认识上的误 区 区。致使基层工会工作 研 研究少、安排少、落实 少 少,对本辖区内基层工 会 会 XX 县总工会工作支 持 持力度欠缺,如在帮扶 救 救助调查、组建工会组 织 织等工作方面缺乏主动 性 性,有些工作存在应付 现 现象。有些乡镇对工会 经 经费方面支持力度小, 致 致使工会工作无法正常 开 开展。
(二)基层工 会 会组织不够健全。近两 年 年来,县总工会按照“ 广 广普查、深组建、全覆 盖 盖”的组建工作要求, 积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工会 组 组织建设,以组建非公 企 企业工会组织为重点, 扩扩大了基层工会组建规 模 模并发展了不少会员, 但 但因基层工会干部队伍 能 能力素质不高、受经费 限 限制特别是部分非公企 业 业法人对工会工作认识 不 不足、消极对待,组建 难 难度较大,造成辖区内 的 的非公企业、村级工会 组 组织未健全,制度机制 不 不完善,致使工会工作 难 难以突破瓶颈,基层组 织 织建设仍不够规范,与 实实现规范化乡镇工会建 设 设存在一定差距。
( 三 三)维权工作浮于表面 。
。工会主动维权作为不 大 大,基本职责履行到位 不 不够。虽然 XX 县基层 工 工会组织采取多种形式 加 加大了维权宣传力度, 但 但总的成效不大,以至 于 于在一部分
人心目中, 工 工会就是组织文化体育 活 活动的、搞扶贫济困的 、 、组织劳动竞赛的、逢 年 年过节陪领导慰问的。
职 职工、农民工与企业( 用 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 议 议时,职工首先想到的 不 不是工会,劳动争议事 件 件出现时,作为弱势群 体 体的职工很少首先向工 会 会反映和依靠工会组织 进 进行维权,很少有选工 会 会工作人员代表这个群 体 体来争取利益。主因在 于 于工会干部维权意识淡 薄薄,深入职工群众了解 掌 掌握争议实情不多,宣 传 传措施不多,开展维权 被 被动,进入角色滞后, 维 维权工作不尽如人意。
(四)帮扶措施不够灵 活 活。帮扶工作是工会民 生 生工作的重点,是凝聚 人 人心的重要举措,由于 帮 帮扶规模的增加及范围 的的扩大,工会帮扶大受 职 职工群众的关注与青睐 。
。但因帮扶政策条件受 限 限,帮扶资金的制约以 及 及已建档困难职工主动 脱 脱贫观念不强等各种因 素 素,致使真正需要救助 的 的部分职工和农民工因 未 未建档而得不到及时的 救 救助,而已建档部分重 复 复帮扶救助现象较多。
工 工会帮扶工作方式主要 停 停留在资金、物品帮扶 模模式,救助措施比较单 一 一,不够灵活,缺乏因 需 需施助、针对性帮扶的 创 创新模式。
(五)基 层 层工会无专项资金,难 以 以组织开展活动。县级 财财政没有把乡镇基层工 会 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基 基层工会经费保障差, 导 导致工作开展缺乏积极 性 性、无力度,更谈不上 建 建立独立经费账户。
篇七:基层工会建设调研报告
工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了解基层工会发挥作用的状况,找出存在的制约性因素,为解决难点、热点问题提出新的思路,按照三明电大行政管理专业社会调查工作的要求,XX年1月份开始,我对市区 12 个县、市、区基层工会进行了调查。通过这次调查,基本上摸清了全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为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作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一、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基本状况
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情况。全市建立各级工会组织 299 个,职工总数 7 後 846 人,工会会员 6104 人,工会组建率达 98%, 职工人会率达万%。从 2002 年以来,在符合建会条件 诊 的引家私营企业中,已组建工会组织 28 个,发展会员 6 篮 43 人。由于会员流动性比较大,其中有些工会组织无法 正常开展活动。
基层工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情况。全地区共有工会干部 503 人,其中专职 43 人、 鲴 兼职 460 人。七县在 2002年机构改革以后,均成立 糌 了县工青妇综合办公室,工、青、妇三块牌子、一套人马 恽 ,总编制 3 至 5 个,多为办公室主任兼任县总工会主席, 讵 工会干部年龄、文化结构基本上合理。
基层工会发 ⒐ 挥作用情况。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地区绝大多数基层工 史 会能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全心全意 椰 为职工服务,基本做到了权为职工所用,情为职
工所系, 媚 利为职工所谋。基层工会坚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主要 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作用。一是认真宣传贯彻社会法》 、《劳动法》、《公司法卜系列法律法规,让职工了解法 子 ,掌握法,让职工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其合法权益。二是 岱 克服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压力,积极推行集体合同和劳动 激 合同制度,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三是坚持职工代 抠 表大会制度和每年召开工会会员大会。经过职代会表决通 过企业生产计划、重大工程项目等事宜。坚持实行厂务公 踏 开,增加了透明度,使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民主管 速 理工作中去。四是不断开展职工安全生产教育,确保国家 、集体财产不受损失和职工生命安全。总的讲,在维护职 ˉ 工合法权益、协调企业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等方 滢 面,职工、企业党政及上级工会对基层工会工作是比较满 郄 意的。但是,基层工会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自身因素看:一是部分工会干部思想认识不适应形势任 掎 务发展的需要。各级工会干部中,有相当一部分对于在市 划 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工会组织的作用还没有形成新认识。二 臭 是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陈旧。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有相 根 当一部分的工会干部不能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职工 膏 家庭,通过调查了解实际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有 镑 力措施,工作行政化、机关化倾向严重,工作效率低下, 崎 缺乏活力,没有创造性、主动性。三是现行的工会干部管 援 理体制存在一些缺陷和弱点,特别是企业工会
干部多是由 任命制产生,不能充分代表职工的意愿,工会干部的合法 栋 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12 下一页 二、增强自层工会 绽 组织活力的策和建议
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发挥基层 晴 工会作用,直接关系到党和职工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关 蓍 系到工运事业的发展。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方面对策和 存 建议:
卜)健全和完善基层工会表达和维护职工权 芏 益的长效机制。以捞动法》、社会法》、《集体合同规定 皓 》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增 牌 强社会和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认识,提高工会组织的地 Ⅰ 位功 D 大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推行力度,建立有效的监 接 督检查机制。要建立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检查 雀 机制,包括签订目标责任制、履约责任制、监督检查制度 笃 、整改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地、县要尽快建立劳动关 茹 系三方协商机制,着力解决当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主要矛 讣 盾,解决企业无力解决的问题在健全、完善职代会、厂务 公开制度的同时,不断探索、拓展职工民主管理的其他有 砭 效形式和工作领域,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工民主选举 A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大劳动法律的执法 卵 力度,建立联合执法体系。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与工 诖 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的协调配合工作,建立政府行政执法 权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权相互支持、相互合作
的工作机制 付 ,相互聘任对方人员担任劳动法律监督员和劳动监察协察 跹 员,同时吸收政法、经贸、组织、宣传等部门建立联合执 寡 法体系,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联合执法检查。
规范基 因 层工会工作,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对全地区各类用人 腾 单位的工会组建及机构设置、干部配备、会员发展、会员 ∏ 大会制度落实等进行规范,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对基层工 遗 会的指导与服务。要定期研究县级工会工作,制定有针对 锲性的措施,指导公有制企业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深化 访 厂务公开。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要求,指导企业普
推荐访问:基层工会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 调研报告 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