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执法监督调研7篇

时间:2022-11-13 18:25:06 来源:网友投稿

税收执法监督调研7篇税收执法监督调研 财会探析【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和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现代征管手段如“互联网+”在税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税收执法监督调研7篇,供大家参考。

税收执法监督调研7篇

篇一:税收执法监督调研

探析【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和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现代征管手段如“互联网+”在税务征管中的运用,基层税收征管工作面临的着新问题和挑战。因此,如何加强基层税收征管工作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税收征管的目标出发,从基层税收征管实际问题入手,对加强基层税务分局税收征管做出了几点思考。【关键词】基层税务 税收征管改革 互联网 +基层税收征管一直是理论界与实践部门所长期关注的领域。随着纳税主体经营活动的日趋复杂化, 原有的征管模式逐渐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征管改革创新工作不得不与时俱进。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从计算机依托作用的发挥到办税业务流程的重组,再到税源监控与征管质量考核, 基层税收征管不断面临着新问题与挑战。一.税务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尚不能适应现代税收管理的要求税务技术进步涉及税收征管和行政管理各个方面,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特别在当前推行“互联网+”行动计划下,目前税务技术的改进面临许多问题。1.税务人员对新技术应用观念不一致。如今新的操作系统和管理平台上线以后,系统内部积极组织各类培训,通过学习同志们也掌握了日常的操作技巧。

 但是技术进步不仅是指信息化投入和信息技术在税收管理过程中的运用, 更重要的是现代技术管理思维与观念的转变。

 许多同志当前还没意识到“互联网+税务”的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税收工作融电子税务局合发展的新趋势, 认为 “互联网+”只是国家战略,从思想上没有与自身工作业务充分联系在一起。2.税收基础数据质量不高。

 一方面表现为数据收集不全,另一方面是数据不准确, 一些垃圾数据的存在导致信息资料可信程度不高,比如大量个体经济的存在,其大流动性以及不稳定性对数据收集的准确性与完整性造成极大的麻烦。

 二是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特别是既精通税收政策又懂计算机、 统计技术等的复合人才比较缺乏。

 目前税务系统的中流砥柱绝大部分是财税学校毕业的,而每年新招录公务员中学计算机专业的寥寥无几,供不应求,而这为数不多的几个也不一定能到信息技术部门工作。二.基层税收法制水平尚不能适应现代税收管理要求税收法制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培养征税人和纳税人的法律至上的观念。

 现代税收法制是培养操作税法的人的现代素质,即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思维方式、情感意向和人格特征的现代化。

 目前的税收法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依法行政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从目前来看,监督主体和监督责任不够明确,法制规则由多头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税收实体法律、法规、政策等仍由多部门管理。

 监察、法规、征管等各部门都有执法监督责任,人人有权监督,对税收执法的全过程却很难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即使事后发现问题,造成损失已很难挽回。2.执法内控水平不高。

 表现在风险点把握不准,部分高风险点未被察觉,一些低风险点被过度控制;内控标准不明确,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测试评价不准确,起不到控制作用;预警能力较弱。3.执法监督需进一步加强。层级管理形式到位,但未实际运行,导致许多应收税收未能及时尽收;监督方式针对性不够;对日常监督不够重视,喜欢搞突击监督检查;缺乏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4..执法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以纳税人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不够深入,执法方式过于简单、粗暴,缺乏柔和性,亲民性, 只注重执法, 未注意执法的教育作用和赢得纳税人的理解支持。三.深化基层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思考1.加强税法宣传,提高诚信纳税意识。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不要只局限于“税收宣传月”搞活动、促宣传,还要把税法宣传贯彻到日常税收管理工作中。

 二是要注重宣传实效。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各种媒体,通过交通标语、现场讲解、发放资料等形式,大力弘扬和树立“纳税光荣,偷税可耻”的观念。

 将“互联网+”与税收服务宣传相结合,利用微信、QQ 群、网站的普及,实现定期向纳税人推送最新政策、税收优惠、办税指南、业务咨询、在线查询、涉税事项提醒等纳税服务。2.建立健全以信息管税为主导的信息化支撑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克服和解决税收征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上。

 进一步明确“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具体内涵,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积极务实的态度推进“互联网+”在征管检查领域的深度应用,使其深度融入税收业务的各个方面,实现税收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丰富和完善税收征管模式的合理内核, 从而构建信息化支持下的征管新格局。3.持续优化调整组织架构根据业务类别设置专业业务机构。

 实行分征管职能和分纳税人类别的税收专业化管理模式。

 税务机关内部设置纳税服务,风险监控,税源管理,税务稽查等部门,同时在纳税服务和税源管理部门中,可以考虑部分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单设业务机构,不再按照原先的税种、征管分别设置机构,破除主要征管业务之间的壁垒。

 合理、清晰界划分大企业管理在市局与基层局之间的分工。

 完善税务各部门的各项工作交接流程,将具体工作职责分工内置,利用先进的内部网络建设,实现各种组织机构的有机结合。参考文献:[1]段晓薇,张佩文.完善我国税收征管体系的建议[J].中国财政.2010(20)[2]李晓曼.建立管税信息化及国际借鉴[J].中国科技信息.2013(10)[3]福建省国税局课题组,张金水,林滇.信息化条件下的税收征管流程重组[J].发展研究.2007(02)[4]徐锦辉.税收征管流程重组与税收信息化建设协同发展之设想[J].涉外税务.2006(12)[5]崔军.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基于简化财政层级的框架设计[J].财政研究.2011(05)加强基层税务分局税收征管的思考◆李嘉浩(广东财经大学)13

篇二:税收执法监督调研

税务执法监察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

 XX 市地税局:

 2005 年 11 月 3 日至 4 日,XX 市局执法监察小组对 XX 市地方税务局 2004 年 9 月至2005 年8 月执行税收执法权及经费管理情况进行了执法监察,并于 2006 年 2 月 9 日向我们发出了《税务执法监察建议书》。接到 XX 市局的建议书,我局领导班子非常重视,针对这次执法监察中发现的存在问题,我局领导班子成员与被执法监察部门和单位召开整改会议。在会上要求:一、被抽查单位对执法监察中发现的存在问题。抓紧召开整改会议,仔细查找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按照市局税务执法监察建议书上提出的要求,认真抓好整改;二、根据执法监察发现的问题,我局班子在股级干部会议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分别作了通报,并提出了积极的整改措施。三、要求我局监察室对被抽查部门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和检查,并及时向 XX 市局监察室汇报情况。

 从整改的情况看,被查单位都能够紧紧围绕税收中心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逐步完善管理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各种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确保了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现将被抽查部门和单位的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票证管理,完善征管基础资料档案。经我们监察室与

 征管股的核查,河唇税务所和 XX 分局通过对照检查在执法监察检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认真进行了全面整改:

 1、XX 税务所针对存在问题,对管辖的业户 XX 大酒店,重新补齐了征管资料档案,完善了发票领、用、存记录,发票发售、缴销程序补录入电脑征收系统,并对未缴纳的税费进行了催缴;2、XX 分局针对市局执法监察小组指出的的问题,已进行了整改,对发票总帐和分户帐重新按年度分开记录,严格要求饮食业户必须按时填报发票领、用、存月报表,严格发票缴销记录程序。

 二、认真落实《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许可程序。针对税务执法监察指出的存在问题,XX 税务所制定了措施,规定该所管辖的领用发票业户,未进行行政许可的。一律补齐行政许可审批手续,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不符合程序的,不予发售发票。XX 分局严格规定,以后按照税收政策、法规和行政许可规定的范围、程序、步骤执法和办事,补全各种表证单书,补全申请表和审核意见书。

 三、建立健全办税公开制度及欠税确认制度。XX 分局、XX 税务所对这次执法监察指出的存在问题,都分别制定完善自己的办税公开制度及欠税确认制度,都对欠税业户的欠税通过正规程序进行确认,将“双定户”的定额情况和欠税情况进行公开,并规定每月将“大集中”系统产生的欠税业户名单打印出来,分发到各税收管理员手中,由各税收管理员对自己管理的业户发出限期缴纳通知书,催促欠税业户按时纳税,同时对欠税业户按期在征收大厅进行公告。

 四、完善及规范“双定户”定额管理程序。XX 分局和 XX 税务

 所通过对照检查在执法监察检查发现的存在问题,认真进行了全面整改。为规范“双定户”定额管理工作程序,XX 分局和 XX 税务所都制定了调整“双定户”定额管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严格按照《XX省地方税务局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实施办法》进行纳税定额,严格规范实地调查、研究核定、上报审批、公告结果等四个程序,并规范了新办业户和重新调整定额的“双定户”管理程序,以及评税小组研究核定记录会议要有参加人员集体签名等程序。此外,还加强对业户税收征收定额管理工作的跟踪落实,确保阳光作业,杜绝“人情税”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五、严格规范税务稽查执法,提高查补税费的入库率。稽查局针对执法监察中的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剖析,制定并采取了整改措施:1、进一步加大税收执法力度,坚持依法催缴。严格按照《征管法》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以及欠税管理办法、滞纳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欠税企业发放限期缴纳通知书,告之企业缴纳期限、相关责任和法律后果等; 2、严格税收处罚行为,纠正错库行为。稽查局对当年度所有的“税收处罚收据”和入库级次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发现有错库现象立即进行纠正,保证税款、滞纳金及罚款没有混库错库现象。稽查局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稽查执行力度,清缴查补欠税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效清缴 2005 年度查补欠税、滞纳金和罚款 20 万元,对于未能及时清缴入库的查补税款,将加大涉税案件清缴税款的执行力度,力争把欠税彻底清理,维护税法的严肃性,营造良好的治税环境。

  以上是我们 XX 市地税局对这次执法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的情况,我局并将执法监察检查存在问题向全系统进行通报,对被检查单位的整改进行跟踪督促检,同时要求稽查局、各基层税所、分局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征管政策、法规以及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征管手段,不断提高地税系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

 二 OO 六年四月二十一日

篇三:税收执法监督调研

局调查报告 江西财经大学 税务调查报告 学院:

 班级:

 成员:

 税务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了解税务专业的发展,同学们对它的认识及对将来就业方向的看 法

  二、调查时间:XX 年 7 月 10 日——XX 年 8 月 10 日 三、调查对象:我校学生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搜集资料调查 五、调查实施:

 肖**、谷*:搜集整理书籍资料 刘**、温**:网上查找资料

  集体:汇集问卷调查表,综合信息,完成调查报告。

 六、调查结果:

 1、我校税务专业的 荧 历史

  税务专业在我 斟 校历史悠久,我院其前 已 身可追溯至 1923年 佃 的江西省立商学院的财 笑 政信贷科,XX 年更名 皋 为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惟 。财政学是我校建校初 绷 期重点学科之一,19 鳞 96

 年财政学与金融学 悸 分离,XX 年税务专业 养 与财政专业分离成为独 丸 立学科。1998 除中 尖 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外, 窑 税务仍隶属财政学。若 嗅 要作为目录外专业申报 枕 ,教育部有严格控制, 谚必须先向省教育厅申报 舍 ,经省厅同意后,再向 鸵 教育部申报批准。根据 蘸 教育部教高 5 号文件《 慌 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 迸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玲 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 痢 的通知精神,为适应社 肚 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 苔 及加入 WTO 以后社会 损 各界对税务人才的需要 苟 ,充实和完善学科体系 炼 ,优化专业配置结构, 愿 有效利用现有教育教学 招 资源与优势,培养适应 蕴 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 眼 济建设需要的复合型、 俏 高质量的新的税务专业 毡 人才,我校自 XX 年以 蚂 独立税务专业,在过去 乌 的几十年中教学成果极 晕 其丰富,为当时的财政 邪 部门输入了大量的优秀 殷 税务人才,并在国内有 对 一定的影响。现阶段, 慕 由于我院浓厚的文化底 峡 蕴和雄厚的教师队伍, 困 与国内同类高校相比, 斟 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2 庸 、我校税务专业学生就 烂 业方向

  之前我院将 攒 税务专业定位在为财政 尤 部门培养高素质财税方 钳 面人才,近年来由于公 榷 务员制度改革,毕业生 艇 就业方向有较大的变化 柄 ,更多面向市场,其对 樱 税务方面人才需求越来 诱 越大。特别是大型公司 悔 ,为在合法条件下减少 肪 税收成本要聘请税务经 恭 理,在涉税规则、政策 皑 变动评估、税收导向等 祷 方面为企业提供信息。

 酞 另一方

 面是,税务 厢 代理即税务中介机构, 轰 他们会为纳税人管理涉 骤 税方面事务,为企业提 赃 供税务信息、税务申报 椒 、监督检查等事务。除 银 此以外,学生还可继续 贷 深造,考注册税务师或 摄 研究生。

 3、调查表信 蝴 息汇总 你对今后毕业生 皿 就业形势的态度是什么 碗 ?

  还没考虑 18% 哪 担忧 51%一般 20% 佯 乐观 11% 你对咱们学 抑 校的教育水平满意吗? 狠

 非常满意 5%满意 脂 67%一般 12%不满 梗 意 16% 你希望到那里 粤 就业?

  一线城市 2 詹 8%珠江三角洲 35% 贵 家乡 32%西部 5% 你 蓝 对税务专业有何感想? 郑

 非常满意 9%满意 釜 40%一般 28%失望 俯 23% 大学毕业后你有 寓 何打算? 考研 43% 七 炸 、调查分析

  学生就 符 业率方面,90 年代人 囤 才紧缺,就业率较高, 勇 近些年,由于国家教育 担 方针的改变,大学教育 潜 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 欠 育,大学生整体就业率 建 普遍较低,税务专业也 续 不例外。就学生而言, 拈 自身期望过高,直接导 砚 致就业困难。与其他专 捞 业相比处于中等水平。

 茎 就税务机关而言,电子 题 商务的出现对传统征税 法 方式和税收制度产生了 遥 巨大冲击,面

 对日益增 抢 多的纳税人,迫切需要 恿 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实 院 行依法征税和强化管理 席 。税务管理部门要适应 缮 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 惺 其税收征管水平。我国 据 现有税务管理人员专业 疵 素质、学历层次和人员 赢 数量都不能够满足有效 苍 进行税务管理的要求。

 蜂 据统计,在国家税务系 模 统全部税务人员中,大 斩 专毕业人员占%,本科 胞 毕业人员占%,硕士研 疫 究生毕业人员仅占%, 宝 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 踩 应用同时又具有较高税 曙 务专业水平的复合型人 学 才严重不足,但仍承担 跪 着国家财政每年上万亿 艘 税收的征管任务。以目 患 前中央和地方税务部门 漱 的税务人员数量,尤其 默 是质量,还难以满足各 俱 级政府进行税收的征收 宣 、稽查、管理,以及研 席 究、制定税收政策的要 唆 求,随着时间的推移, 猩 税务干部队伍的年龄结 唁 构、学历结构、专业结 秒 构等也需要调整和补充 啤 新鲜血液。考公务员 2 腔 4%工作23%出国 1 怀 0%

  此次暑假期间 意 ,我调查小组了解到税 犀 务局招收人才的具体情 喻 况是由国税局以下各部 迪 门报上缺人情况,交于 友 总局,由总局招收人才 躁 ,

  最后再将招收的 卑 人分配到各部门。同时 颂 税务局还透露他们对人 园 才的各方面的具体要求 瑞 ,应聘的人才应熟练的 氯 掌握税务专业知识,以 糠 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会 湖 计,能在电脑上熟练处 彦 理文字,具备写作能力 敦 。对考公务员的同学来 壬 说,服饰阶段的仪表仪 闸 态、语言表达也是至关 渐 重要的。

 税务专业 杀 的特点在于就业面向上 鲸 ,此类人才培养应充分 麻 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镐 通过严格的教育和训练 谣 ,具备面向财政税务管 经 理部门、面向公检法机 胳 关、面向国家其他经济 震 和行政管理部门、面向 菊 社会中介机构、面向企 秸 事业单位的涉税事项的 胖 综合管理能力。为国家 鲜 财政税务管理及经济和 虐 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优秀 掐 的干部后备人才,为社 音 会中介机构提供优秀的 刹 注册税务师后备人才, 焉 为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优 鸥 秀的财务管理与税收筹 任 划的管理后备人才。

 犁

 因此,在培养目标与 索 要求上,税务专业应本 隆 着“宽口径、厚基础, 仲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 庆 方针,充分体现“教育 圭 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嘲 界、面向未来”的时代 鲍 精神,培养德、智、体 答 、美全面发展,能主动 比 适应 21 世纪社会经济 拱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噶 建设需要,具备税务及 忘 其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 狱 和业务技能,能胜任现 徒 代税务管理、中国注册 忻税务师、财务与企业税 丰 收筹划工作,理论基础 墟 扎实、专业知识面宽、 仙 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 靶 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 全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性 艰 人才。

 八、调查结论

 蓟

 通过调查,我们逐渐 鼻 认识到大学生目前所处 诗 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撒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慷 我们需要调整心态,制 驰 定合理的期望与目标, 告 增加自己的含金量,提 暮 高自身的素质。而税务 掉 是个很有潜力的专业, 停 掌握专业的知识,流

 利 艾 的英语和电脑的文字处 僵 理,对将来找工作有很 岸 大的帮助。在以后的学 义 习我们会着重学习,同 碗 时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 妒 ,提高语言表达。在生 信 活中有团结同学,注重 理 团体协作精神,在此基 牡 础上我们才得以完成这 可 个小组调查报告。另外 霓 ,调查中我们体会到了 捡 竞争的激烈和对自己前 疗 途的担忧,要想自己有 乾 一个好的未来只有自己 虾 的不懈努力。前途是光 盯 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绊 需要我们有必胜的信心 沉 和自己的努力才可以在 页 这个社会里有自己的一 咖 片天空。

 xx 市 xx 区 疫 人大常委会

  关于对 眨 国税工作开展评议的情 殖 况调查报告区人大常委 戳会副主任、国税工作评 眩 议调查组组长主任、各 睦 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阶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 吼 工作评议调查阶段安排 眶 ,我们于 9 月5 日至 1 逾 4 日对区国税局 XX 年 竟 以来的工作情况进行了 塑 调查。评议调查组召开 凭 了区国税局机关全体干 磨 部和直属分局班子成员 碌 参加的评议测评会,听 佩 取了 xx 局长关于区国 砸 税局 XX年以来工作情 趾 况的汇报,对区国税局 瓷 近两年工作进行了民主 裙 测评,与局班子成员、 坏 各科和直属分局主要负 蘸 责人进行了个别谈话, 逃 与区境内部分纳税企业 国 以及 4 个镇乡、10 个 认部门进行了集中座谈, 职 实地查看了国税税收服 旦 务大厅和 3个企业,分 蹦 组征求了市国税局、区 躬 委和区政府领导以及区 蚤委部门、政府相关职能 昭 部门意见。调查期间, 甚 评议调查组

 共座谈 24 傅 人,个别谈话 17 人, 考 发放调查测评表 48 份 姻 。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报 簧 告如下:

 一、对 XX 年 质 以来工作的基本评价

 中

 XX 年以来,区国税 笑 局领导班子带领全系统 皆 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改革 逻 发展稳定大局和经济建 署 设中心,以“聚财为国 阴 、执法为民”为宗旨, 樱 以依法组织国税收入为 唆 核心,坚持依法治税、 帘 文明征税,积极推进科 舶 学化、精细化、规范化 蚤 管理,实现了国-1- 幽

 税收入年年增长、 评 治税能力和服务效能不 盯 断提高的良好局面。区 焰 国税局先后荣获“省级 继 最佳文明单位”、“省 腑 级卫生先进单位”、省 城 级“巾帼文明示范岗” 螺 和省局“征管质量竞赛 猪 活动优秀区局”等称号 岔 ,区局班子连续多年被 啸 市局和区委、区政府评 挂 为“四好班子先进单位 畔 ”。

  国税收入实现 京 新突破。XX 年以来, 闸 区国税局围绕组织收入 臭 这一核心任务,在强化 移 管理上下功夫,在税源 账 监控上出实招,在税源 缨 培植上添措施,在严格 撼 考核上加力度,有力地 怪 促进了收入任务的完成 吱 。全区国税收入总量、 戴 增量、增幅屡创新高, 咋 实现了税收与经济的协 豫 调增长。从全区国税收 法 入的总量来看,XX 年 捕 元月至今年 6 月,累计 庭 实现税收收入亿元,税 朗 收增长率高于全区 GD 殖 P 增长率,目前,我区 络国税税收质量居全市第 错 二位,税收收入呈现良 是 性增长态势。

  依法 坤 治税取得新进展。区国 锁 税系统把建立和完善行 迅 政

 程序作为推进依法治 盅 税和依法行政的重要手 蛰 段,科学确定执法岗位 昭 ,明晰岗位责任,严格 嘘 执法考核、考评,实施 祭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乖 引进国际 ISO900 禾 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团 国税网站和 12366 枷 服务热线,开展税法宣 防 传,拓宽了纳税人向税 刑 务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则 的渠道,使税收征管行 瑶 为在阳光下运行,规范 肠 了税收征管秩序,营造 昏 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只 。

  落实优惠政策助 霍 发展。区国税局围绕全 荣 区经济发展大局,依法 征 兑现各现税收优惠政策 邀 ,有效保障了区内各级 映 各类-2-

  企业快 热 速做大做强,为进一步 数 培植税源、促进区域经 樟济健康长远发展起到了 佩 至关重要的作用。XX 仁 年至今,减免所得税亿 诞 元、增值税 6383 万 孝 元,办理出口退税 28 埔 86 万元,惠及 141 车 0 户企业或纳税人。

 吐

 服务效能得到新提升 漠 。区国税局提出了“始 你 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 系 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 快 遵从”的口号,不断提 烫 升办税服务意识,拓宽 点 服务渠道;积极创新转 有 型,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瞧 ,引导国税干部树立文 参 明公正的服务理念和“ 簿 视责如山、守责如城、 营 履责如冰、失责如亡” 钙 的责任理念。着力推进 硝 办税服务厅建设,营造 轮 了优美舒适的办税环境 屿 。积极推行首问责任制 酉 、文明服务、微笑服务 牛 、承诺服务、提醒服务 沿 和“一站式”办税。不 争 断完善网上申报、网

 上 点 认证、联网扣款和 PO 瀑 S 刷卡等多元化申报缴 矽 款方式,拓宽了税款报 症 缴渠道,丰富了纳税服 炙 务和办税形式,促进了 溃征纳和谐。

  队伍建 昌 设体现新气象。区国税 悼 局班子牢固树立大局观 誉念,通过开展培训提升 皇 、狠抓廉政建设、激活 农 载体等形式,形成了团 用 结谋事、合力干事、公 盗 而忘私的班子队伍,持 车 续保持了“四好班子” 滑 荣誉。干部职工通过“ 喘 赛技能、比业绩、争先 支 进”、“岗位练兵”等 谴 途径和方式,自觉提升 逐 综合素质,全局“三师 睛 ”人数逐年提高。注重 胰 改进服务方式,主动上 裁 门服务,提供法律救济 宦 ,始终保持了与纳税对 至 象的正常工作关系,无 愤 吃、拿、卡、要和乱收 脾 费、乱摊派现象,营造 躲 了和谐税收环境。-3 缉 -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 屹 和问题

  近年来,区 旨 国税局在组织国税收入 烛 ,加强税收征管,服务 郡 经济发展等方面做了大 单 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 斑 得了显著的工作成绩, 赠 但是工作中也还存在着 牢 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 靖 表现在:一是人员问题 纸 。由于干部队伍“出口 看 ”时限较长且交流相对 齐 单一,对干部的激励作 趟 用不够明显;税收业务 性 人员整体素质与国税工 发 作的新要求相比仍有差 菇 距,还不能适应形势发 词 展的需要,专业人才比 瞄 例偏低。二是税源管理 沪 亟待加强,征管水平有 锈 待提高。税源管理仍然 济 是薄弱环节,由于多方 盘 面原因导致的税收流失 酝 问题依然存在,还

 没有 丸 形成有力的税源监控机 都 制和有效的税源管理考 页 核机制。三是后续税源 眠 略显不足。今年,受宏 含 观经济和国际金融危机 纲 影响,一些税源大户效 碎 益滑坡,部分行业、企 啃 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 银 营困难,将直接影响国 远 税收入。

 三、几点建议 逊

 进一步加大税法和 狱 政策的宣传力度。要坚 钢 持向纳税人宣传税收法 阎 规和政策,适时组织企 芋 业负责人、企业财务人 绚员进行培训。要努力推 甸 行阳光政务,实行政务 蹈 公开,让纳税人明白, 闻 让征税人清白。要充分 晤 利用新闻媒体、内外网 羽站等载体,运用印发...

篇四:税收执法监督调研

来随着我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突飞猛进规模经济不断壮大为我省地方税收培植了丰厚的税收源泉。同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税源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 单凭传统的税收征管方式很难适应当前的税源管理。

 笔者从事多年的基层税收管理工作就如何加强税源管理进行了一番思考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供大家交流探讨。

 一、当前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税源管理机构职能“缺位” 。在新一论征管改革中随着征、管、查分离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税务专管员的职能发生了变化由“管户”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管事”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情税”和“关系税” 有利于税务系统的廉政建设改革的方向是对的。但是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两少一多”现象税收管理员下户调查研究的少了对纳税人的经营情况、缴税情况及税收结构进行认真分析的少了依靠纳税户自行申报来掌握税源、指导征收的多了。如申报不实出了偷漏税问题则由稽查部门去处理。这样一来在税源的管理上便出现了“空档” 管事与管户在相当程度上脱了节。由于征、管、查之间始终处于变动磨合的状态未达到统一和规范税源管理的职能存在“缺位”现象。办税大厅征收人员不再下户就表征税被动接受纳税人的申报资料并不能主动收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税源变动情况基层分局所的税收管理员对税源控管乏力由过去的专管员下厂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变成了远离企业、 坐看报表的静态管理 对辖区内的税源底数不清户籍不明造成大户管不细、小户漏管多 “疏于管理、责任淡化的问题凸现。

 问题二税源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在当前税源管理过程中单一地以实现税收的多少将纳税人划分为重点税源和非重点税源 工作重心侧重于重点税源的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非重点户、非重点税源、某些行业、某些区域及工作环节的管理造成税源管理“头重脚轻” 征管基础薄弱 给一些蓄意偷逃税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传统的税源管理手段相继取消而丧失而新的信息管理手段又未到位基层税务干部普遍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有的被动地等待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寄希望于省局为他们提供“一步到位”的办法和手段。虽然近些年加大了信息化的建设 实现了征管业务流程微机管理 但目前税源管理系统只能完成一些基本的统计工作对税源的状况不能运用大量的信息数据库进行调研、分析和预测。此外还建立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税源监控网络和管理监控机制 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传递渠道单一、 滞后。

 问题三部门协调配合不得力。从外部来看涉及税源管理最紧密的工商、国税、银行、质监、土管、城建、地税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更谈不上信息高度共享。从内部来看征、管、查三部门、机关科股室之间、上级局与下级局之间在强化税源管理方面还存在工作脱节 协调配合不畅 没有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良性税源管理机制适应现代税源管理的监控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问题四税源管理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税源管理过程中困扰基层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征管力量不足城乡税源管理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存在基层税源少、人员多而城区或重点税源单位税收任务重、人员少机关管理人员多、一线税源管理人员少等不合理现象。基层税源管理人员应付事务性工作繁重 很难集中精力开展税源控管 以致对纳税人的信息掌

 握不全。

 同时存在部分地区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不到位 税收管理员日常工作存在任务不明、目标不清、考核不到位的问题。税收管理员业务水平参次不齐适应现代税收征管的工作能力和税收执法水平不高工作缺乏主动不能很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问题五经济出现多元化增加了税源管理的难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的来临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接轨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主体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相互渗透长期并存使纳税主体呈现多元化混合经济、网上交易、资产重组等加剧使征税对象呈现多元化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多样性使其收入来源也呈多元化增加了纳税环节确认难度税源监管的复杂性与日俱增。而税务机关对这些变化的应对措施相对滞后使税源管理工作陷于被动。

 二、加强税源管理的建议 今年省局把税源管理作为三大重点工作之一提得高度可见重要性之强。要全面提高税源控管水平必须改变传统的监控思维模式树立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人机结合强化对税源的管理和监控。

 一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全面建立税源管理体系。

 按照加强管理、讲求效率和有利于服务的原则科学设置基层税源管理机构合理调整征管职能实现税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统一的原则建立统一、规范的岗责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征、管、查三部门的职责分工避免各环节、岗位之间职责交叉或缺位三部门应加强业务衔接既要分工又要协作既要制约又要协调凝集征、管、查合力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提高税源管理的整体效能。搞好征管信息系统前、后台的业务整合与衔接加强协调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防止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发生保证征管业务流程衔接紧密、运转高效。县区局管理股应为专门的税源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税源的收集、汇总、分析监督指导基层分局所加强税源管理稽查局、办税服务厅作为税源监控的辅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纳税人的税源采集及税收征管相关情况的反馈工作。基层分局所为税源管理的主力军经常深入到纳税单位进行税源调查分析监控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税源变化情况掌握一些非常规性的税源变化情况特别要加强对改制企业、有偷税嫌疑的企业、漏征漏管户、新办户、停歇业户、注销户、非正常户等纳税人的监控工作减少税收死角。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税收管理员对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税源进行专项检查、调查、预测、分析和控管将税源监控置于征管之中在征管中寻找税源、监控税源。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征管、税政、法制、发票、计财、信息中心、 监查审计等部门之间的协调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特长和职能功效积极为基层部门强化税源管理提供指导、帮助和监督多渠道多领域地实现税源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全方位地构建税源管理体系。

 二以人为本注重实效把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到实处。

 1、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县区级局、基层分局要综合考虑所管辖的税源数量、税源结构、税源地域分布、税源发展趋势、基层人员数量与素质等因素按照税源管理的需要结合起征点提高农村税源向城镇转移和集中的特点重新整合优化税收管理员队伍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先保证对大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较低企业以及城区等重点税源户的监管需要 并引入风险管理机制 将管理重点放在税源流失风险较大的环节和领域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加强税收管理员的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岗位的专业特点和管理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收管理员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2、建立健全岗责体系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积极探索税收管理员能级管理激励机制根据工作难易程度和税收管理员的能力差异分配任务做到以能定级按级定岗以岗定责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和发挥税收管理员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岗责体系按照税收管理员工作岗位的不同规范工作流程明确职能定位和工作重点减少日常的应付性事务工作确保税收管理员有时间、有精力从事税源管理工作。实行税收管理员工作底稿制度规范税收管理员的执法行为形成执法有记录、过程可监控、结果可核查、绩效可考核的良性循环机制。

 3、建立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税收管理员开展工作要在征管业务核心软件基础上拓展功能 研究开发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

 通过工作平台规范和固化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事项自动分配任务自动提示完成状态变人找事为事找人方便管理员查询各项涉税信息。围绕管理员工作重点通过分析、预警、监控、评估、筛选、异常信息处理、台帐、工作总结等功能模块解决管理员“管什么” 、 “怎么管” 、 “管没管”的问题提高税收管理员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效地加强税源管理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三创新手段改进方法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

 1、加强户籍管理夯实税源基础。基层分局所要分区域、分经济类型、分行业、分类别、分户建立纳税人户籍档案。健全房屋、土地、车辆等信息数据库。充分运用税收信息化的手段加强户籍管理做到实有户数与系统机内户数一致。加强对纳税人开业、变更、停复业、注销、非正常户以及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等日常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户籍管理情况的专项清理工作减少漏征漏管户。

 2、坚持属地原则实施分类管理。实行分类组织与管理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推崇的征管组织形式。

 根据纳税人规模、 行业、 企业存续时间、 经营特点和信用等级等实行税源分类管理。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税种等“五个重点” 建立健全重点税源管理和跟踪监控制度二是抓好房地产业、建筑业税收征管。尤其是这两行业中的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征管难度大、漏洞多要进一步认真研究全面落实房地产税收一体化三是抓好个体经营大户的征收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个体经营大户的征管使其生产经营的实际税负接近申报征收入库的税款减少税收流失四是抓好娱乐业、饮食业等高利润行业的挖潜增收。五是抓好不同纳税信用等级纳税人的管理与服务。

  3、加强源头控制、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一是要做到源头控制与税收分析相结合。源头控制就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纳税人实现的税款数量以及各税种收入的潜在分布情况以便征收过程中心中有数 防止税源流失。

 税收分析主要是对税收收入的来源和结构进行研究分析 从中了解经济发展状况和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 以便调整税收工作部署和征管重点。

 事前源头控制和事后税收分析 两者都很重要 都是税源管理的有效方法。

 但在实践中一些单位往往重视一头而忽视了另一头 两者未有机结合起来。

 有的甚至两者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收税凭经验既不作税源调查也不作事后分析收税收到多少算多少收到哪里算哪里只要完成任务就行。这种做法难免带来有税未收足或收“过头税”的问题。要实现源头控制和税收分析的最佳结合 要求每个税收管理员都要做到眼勤、 腿勤、 手勤 认真负责不坐等纳税申报等资料 把室内静态分析与深入纳税户实施税源跟踪或动态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掌握税源情况并善于从调查分析中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二是

 要扎实推进纳税评估。积极探索建立纳税评估管理平台运用指标分析、模型分析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分析评估。在评估工作中注重综合评估与分税种评估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人机结合。三是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之间的互动机制。形成税收分析指导纳税评估纳税评估用于税源管理和税款征收 并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 税务检查与稽查又促进分析与评估促进完善税收政策、改进税收征管的工作机制。

 4、加强发票管理强化“以票控税” 。大力推进“逐笔开具发票奖励索取发票方便查询辨伪推行税控器具”的发票管理机制创新实行消费者监督、税控器具电子监督、税务监督多管齐下促使纳税人依法开具、使用发票促进地税机关“以票控税” 强化税源监控。要抓住发票管理的关键环节改进和完善发票“验旧售新”工作。积极稳妥地推广应用税控器具要将税控器具记录的开票数据与纳税申报数据进行比对严格按规定征税真正发挥税控器具控税作用。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税源管理。按照“功能齐全、监控有力”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征管业务软件的涵盖范围 研究开发统一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监控管理 将管理的触角伸向城乡各个角落 覆盖整个税源分布点和所有纳税户 进一步拓宽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形成信息联网积极推行多元化电子申报、网络申报建成一个“集中管理、相互依托、数据规范、信息共享”的税务综合信息库并使之成为信息处理中心和税源监控中心。同时以综合征管软件应用为载体向深度发展积极开发一些辅助程序提高数据综合利用率迅速、准确地进行税收经济指标和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满足监控、分析和决策的...

篇五:税收执法监督调研

人满意度调查存在的不足及对策探讨

 近几年来,各级国税部门纷纷将纳税人满意度的高低作为衡量税务机关纳税服务、作风建设优劣的重要标准。根据运行情况来看,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也逐渐成为国税机关优化税收服务、提升服务针对性、推进国税整体工作、构建和谐国税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调查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调查重过场、搞形式的问题、调查效果不佳的问题、调查结果对工作的促进作用不大的问题等等。由此可见,对于纳税人满意度调查进行认真研究和探讨很有必要。

  一、当前满意度调查工作的现状

  (一)目前国税部门满意度调查的主要方式

  1.专门调查中介专项调查。委托专门调查机构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通过与税务部门共同拟定调查问题,委托社会专门调查机构如城调队等开展问卷调查、电话问访,系统了解国税部门在税收征管、纳税服务、作风建设等工作现状。

  2.特邀税务监督员明查暗访。即向社会聘请行风监督员和监察员,定期举行内外监督员例会,倾听各界对税务部门的真实评价。

  3.内部纪检监察部门的执法监察。以税务执法监察为手段,通过开展执法监察、一案双查、发放执法监督卡等方式,了解税务干部在税收执法及廉洁自律落实情况。

 4.国税局领导的“微服私访”。国税局领导直接下到纳税人中进行调查、座谈,现场发放问卷调查,由纳税人现场填写,及时收回。

  (二)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满意度调查作为新生事物,开展以来对促进国税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总的来看,纳税人的满意度没有随着调查工作的持续进行而有序提升,很难发现真实问题、取得应有效果。笔者结合现状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一下几种情况:

 1.蜻蜓点水。存在调查深度不够的问题。过于关注浅层次、表面性问题,对深层次问题关注不够。从调查问卷的内容上来看,没有把握国税部门的工作特点,没有结合阶段性工作重点和特点,许多方面仍停留在是否“吃、拿、卡、要”、干部着装、上下班纪律执行、纳税服务效率等方面。对纳税人特别感兴趣的一些新近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新推出的办税流程、改进办税服务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开展的调查极少。

  2.照本宣科。参与调查的人群业务素质不能与调查任务相适应,大多是发放事前印好的调查表,由调查对象打钩了事; 或者是足不出户,针对几个简单的调查问题打电话询问; 即使领导下户调查,大多也只是粗浅地了解一下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说些“一定提供政策辅导与支持”之类的客套话。加之参与调查的人员多来自特邀代表、中介机构,因其税收知识的缺乏,调查结果往往过于笼统、肤浅,造成调查方式缺乏创新性、调查内容缺乏针对性、调查人员缺乏专业性、调查结果分析缺乏科学性、适用性。

 3.昙花一现。不少调查只是为了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这种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的调查,虽然事前也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宣传发动,但是由于满意度调查缺乏长效机制,满足于搞一阵风,最终不难出现开始大张旗鼓,最后偃旗息鼓的现象。同时,因为是为了完成任务,造成调查的形式重于内容,调查的内容与纳税人本身想表达的内容不贴近; 因为是为了完成任务,造成纳税人反映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建议回复、处理不及时、不到位,最终往往导致纳税人不愿意参与,不敢反映真实问题,不愿提出实质性建议。

  4.本末倒置。调查结果的反思、整改不足,未能形成一个“调查—分析—反思—整改—落实到工作”的良性循环。从实际情况来看,国税部门往往调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对调查结束也对干部进行了考核、追究,然而却弱化了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反思和整改。忽视了调查仅仅是了解问题的工具,满意度也仅仅是对国税形象面上的评价,是调查的“末”,而通过调查最终发现问题、促进工作才是根本目的,是满意度调查的“本”。另外,这种本末倒置,也极容易出现为了让调查结果在面上过关、在考核上不出问题,部分机关人为干预被调查对象,造成满意度畸高而实际工作平平的现象。

  5.瞻前顾后。一些有税务干部参与的调查,绝大多数调查结果的评价与考核都由税务机关内部人员完成,国税机关“既当选手,又当裁判”,考虑到同事关系处理,容易产生评价的局限性和追究上的情感偏差。加之调查资料的保密度不高,考虑到怕得罪税务干部,纳

 税人在接受调查时顾虑重重,调查实施时也难以收集到准确真实的信息,更不敢反映干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违纪、违规问题。

  二、搞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营造环境,保证调查的中立性

  不论是委托中介机构还是国税内部人员调查,都必须保证调查机构的独立性与中立性,有利于营造有效的调查环境和客观的评价结果。特别是国税内部派出的调查人员要严守纪律、注意保密、公道正派。这样的调查才有可能获得真实的调查信息,才有可能保证调查结果的权威性。

  (二)明确定位,把握调查的最终目的

  调查的分数是满意度调查结果的表现方式,但并非满意度调查的最终目的。要强化教育和宣传,让干部明白满意度调查是通过听取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办税服务,查找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只有正确面对调查结果中的评价,认识理解调查的根本目的,才能杜绝为获取较满意的调查分数而出现的弄虚作假、人为操纵现象的发生。

  (三)深思熟虑,制定严密的调查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满意度调查指标体系,对于调查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满意度调查指标体系不能一成不变,而是依照国税工作的实际,结合一定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有效调整和优化。只有这样,满意度调查才能体现时效性和针对性,才有可能走出千遍一律的误区,获取纳税人的真实的意见建议,才能真正通过调查促进工作。

 (四)高度重视,科学运用调查结果

  确保满意度调查取得实际成效,一靠领导重视,二靠科学运用调查结果。有效的调查结果反映了国税工作中的薄弱问题和纳税人的服务需求,为税务机关有的放矢地加强和改进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因此,必须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的解读、科学运用,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和责任追究,特别是纳税人反映的干部违规违纪问题要进行认真查处,及时回复,以达到警示惩戒干部、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工作的目的。

  三、改进满意度调查工作的对策

  (一)充分酝酿,精心准备。调查内容的选定、实施的时机、采取的方式等均要充分酝酿和准备。调查时机、调查方式不应固定化,要紧紧围绕工作重点,确保满意度调查不流于形式。将调查内容细分为办税服务效率调查、工作作风调查、廉洁自律调查以及政策执行调查等。调查内容尽可能与实际工作相贴近,调查方式尽可能使被调查对象容易接受,同时尽量选择合适的调查时机。尽量不搞普遍开花,不影响纳税人正常的经营,提升纳税人对调查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的积极性。

  (二)选准对象,有的放矢。不同的调查内容应有不同的调查对象,对象不明确或任意规定调查对象,均会使调查打乱仗,导致调查结果失真,失去调查的真正意义。

  (三)结合调查内容,选好调查主体。考虑到税务工作的专业性和调动纳税人接受调查的积极性,尽量不派或者少派本单位工作人员参与调查,可委托调查人选侧重考虑对税收政策、税收流程、税收

 法制比较了解、熟悉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或者工作与税务部门接触较多的单位人员参加。

  (四)结合网络平台,创新调查方式。利用信息化建设平台、税务机关网站等,开通网上满意度调查系统,纳税人通过网络匿名接受调查,反映问题和建议。这样,既节约了调查成本,又可以直接获取调查信息。这种网络调查方式应该成为今后满意度调查的一种趋势。

  (五)强化辅导和督促,抓好调查实施。搞好调查的关键环节是调查实施。一是要结合调查人员专业性不强的情况,搞好事前的调查辅导与培训; 二是要摆正位置,不能狐假虎威; 三是应区别不同的调查对象在调查方式、方法等方面灵活处理; 四是不论委托调查还是内部派人调查,税务机关均要抓好对调查全过程的引导、监管。

  (六)重视调查结果,抓好追究整改。满意度调查是优化服务水平、规范税收执法、提升国税形象的重要手段,对调查结果重视和整改是调查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应将调查结果的分析制度化,将调查结果向被调查机关及纳税人公开,组织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反思,提出改进措施,并将整改措施向纳税人公示。

  (七)抓好建章建制,建立长效机制。纳税人对纳税服务需求的长期性、国税工作发展的新形势决定了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是一个应

 长期开展的工作,成为了融洽征纳关系的连心桥,也是上级国税部门了解所属税务机关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要着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满意度调查方案,责任到人,并狠抓督促落实。

篇六:税收执法监督调研

市 (请参照样板修订本单位、 部门的政务公开指南)

 乌苏市人民政府 市长:

 主持市人民政府全面工作。

 分管人事、 机构编制、 财政、 税务、 外事(侨务)

 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保险、 审计、 监察、 纠风工作。

 常务副市长许飞:

 协助市长负责政府常务工作。

 分管政府机关、 信息化建设(政府信息公开、 电子政务、政府网站)

 发展与改革(物价)

 招商引资、 统计、 经贸、 国土资源(城市土地和矿产资源部分)

 企业融资担保中心、 电力、 煤炭、 粮食、 金融、 保险、 应急管理、 安全生产、 政府法制、人力资源培训和就业工作。

 协助市长分管财政、 税务、 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工作。

 联系驻军、 驻市单位和兵团, 负责对外联络工作。

 兼任石化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副市长李宏:

 负责工商、 质量技术监督、 烟草专卖、 科技工作。

 副市长米合古丽:

 负责文化体育、 广播电视、 人口与计划生育、 民族宗教事务、 民族语言文字、 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联系总工会、 共青团、妇联、 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和各民主党派工作。

 副市长苑亚军:

 负责城乡建设(包括抗震安居和人民防空)

 教育、交通工作。

 兼任新城建设指挥部指挥长。

 副市长王东善:

 负责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项目的开发建设及与中央企业联系、 招商引资等工作。

 副市长魏存斌:

 负责农业、 林业、畜牧、 水利、 农机、 国土资源(农村土地部分)

 土地草场纠纷、 农业综合开发、 气象、 供销、 乡镇企业、 外向型经济工作, 联系科学技术协会等有关社会团体工作。

 副市长满玉虎:

 负责爱国卫生、卫生、 红十字会、 食品药品监管、 公安、 司法、 旅游、 信访、 人民武装、环境保护、 地震、 邮政、 通信、 民政、扶贫、 残疾人、 街道办事处、 人大政协议案提案办理工作。

 协助许飞同志工作。

 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刘照飞0992-8502012 副主任

 徐国义(兼)

 0992-8517979 谭孝和(兼)

  0991-5560967 赵

 煜

  0992-8511953 张松迎

  0992-8516273 吐尔逊哈力

  0992-8502578 市电子政务办公室主任

 贾荣才 电话:

 0992-8518978 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

 铁建明 电话:

 0992-8502255 市政府信息督查室主任

 赵永红 电话:

 0992-8501436 市电子政务办公室副主任

 曹同辉 电话:

 0992-8517486 乌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

 乌苏市乌鲁木齐北路 46 号 联系电话:

 0992-8502012(办公室)

 网

  址:http://xxgk. xjws. gov. cn/ 邮

 箱:

 wszfbxx@. 126. com 邮

 编:

 833000 李生彦

 乌苏市政府办主任 8502012 主要职责:

 ㈠协助市人民政府领导部署并督促、 检查行使市人民政府各项决议、 决定和重要工作布置以及政府主要指示的贯彻执行情况, 并向市政府领导报告。

 完成政府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其他事项。

 承办上级人民政府及办公厅交办的有关事项。

 ㈡承办以市人民政府和政府办公室名义发出的各类文件、 材料、 电报等, 起草政府领导讲话(报告)

 等。

 负责统一管理处理行政机关公文, 做 好文书、 档案、 上级公文传输、 机要 通信、 安全保密和市人民政府印鉴的 使用、 管理工作。

 ㈢指导、 监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负责收集政府系统及基层各部门、 各单位有关工作信息, 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对外发布后台管理工作, 对各部门执行上级和本级人民政府作出的各项决定、 指示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组织开展调查研究、 综合分析、督促检查,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㈣承担市人民政府各类会议的会务工作, 负责会议决定事项的催办落实。

 ㈤办理人大议案、 代表建议和政 协委员提案。

 具体办理受理范围内的 行政复议事项及其他诉讼事务。

 ㈥)

 负责协助政府领导同志做好 需由政府组织处理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㈦负责市人民政府的接待工作。

 负责机关的行政事务管理和后勤管理。

 ㈧负责管理(市信访局)、 市法制局、 电子政务办、 应急管理办公室、外事侨务办公室, 支油办。

  乌苏市信访局 地址:

 乌苏市乌鲁木齐北路 46 号 联系电话:

 0992-8502465(办公室)

 监督电话:

 8507029 网

  址:http://xxgk. xjws. gov. cn/ 邮

 箱:

 xfjmhl2008@. yahoo. cn 邮

 编:

 833000 徐国燚

  市信访局局长

 8517979 杨晓斌

  市信访局书记

 8507029 乌苏市政府法制办 地址:

 乌苏市乌鲁木齐北路 46 号 李宗芳

 法制办主任

  8502255 主要职责:

  乌苏市民政局 地址:

 乌苏市乌鲁木齐北路 046 号 联系电话:

 0992-8502479( 办公室)

 0992-8513962 (传真)

 监督电话:0992-8515765(纪检)

  马曙光

  局长

 8512300 晁竟成

 党支部书记

 8520083 姚诚

 副局长

 8515916 孙开尧

 副局长

 8520083 阿尔达克副局长

 8516829 刘兴梅

 老龄委副主任、 福利院院长

  8529750 孙敬 市双拥办副主任

 8513970 乔廷洪

  主任科员

 8513970 乌苏市统计局 地址:

 乌苏市乌鲁木齐北路 46 号 联系电话:

 0992-8505544(办公室)

 监督电话:

  0992-8505544 网 址:

 http://xxgk. xjws. gov. cn/ 邮

 箱:

 wsstjj@163. com 程树华

  局长

 8501419 崔剑辉

  党支部书记

 8501744 乌苏市档案局 地址:

 乌苏市乌鲁木齐北路 46 号 联系电话:

 0992-8501650(业务科)

 邮箱:

 wssdaj@163. com 邮编:

 833000 李秀英

  局

 长

 8514330

 帕提古丽 副局长

 8501650 徐艳丽

  副局长

 8513440

 乌苏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地址:

 乌苏市乌伊路 51

 号 联系电话:

  0992-8501621

  0992- 8501621 (传真)

  监督电话:

  0992-8509609

  网

 址:www.

 Wsjsw. gov. cn/

  刘再军:

 党支部书记

  0992-8509609 钱雪莲: 主任

 0992-8501979 叶 胜:

 计生协秘书长、 副主任

  0992-8509620 迪丽努尔:

 副主任

 0992-8509620 刘 杰:

 计生服务站站长

 8502645 叶

 胜:

  办公室主任

 咨询热线:

  0992-8502645 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电话:

 8502645 主要职责:

  乌苏市司法局 地址:

 乌苏市乌鲁木齐北路 46 号 联系电话:

 0992-8513148(办公室)

 0992-8513148(传真)

 监督电话:

 0992-8502611 局长:

 马晓旭

  0992-8502611 党支部书记:

 郭鑫

  0992-8515781 副局长:

 铁建明

  0992-8516069 办公室主任:

 马

 辉

 主要职责:

  乌苏市审计局 地址:

 乌苏市乌鲁木齐路 46 号 联系电话:

 0992-8512875 (办公室)

 黄国泰

 党支部书记、 副局长

 0992-8501383 李

 炜

 副书记、 局长 0992-8505239 路晓宏

 党支部宣传委员、

 办公室主任

  电话:

 0992-8512875 乌苏市教育局 地址:

 乌苏市和平路 008 号 联系电话:

 0992-8520336( 办公室)

 0992-8520336

 (传真)

 监督电话:

  0992-8520667

 网

 址:www.

 xjwsedu. gov. cn

  邮

 编:833000 龚云飞

  党委书记、 副局长 8510512 付吉春

  教育局局长

 8502534 张桂娟

 党委委员、 纪委书记

 8520667 斯兰别克

 党委委员、 副局长

  8520855 韦

 勇

 教育督导室主任

  8519550 胡永嶷

  副局长

 8520855 乌苏市环境保护局 地址:

 乌苏市虹桥路 10 号 联系电话:

  0992-8532036 (办公室)

  0992-8532230(监察大队)

 0992-8532026(监测站)

 网址:

 www. wshb. gov. cn/Index. html 邮编:

 833000 秦明富

 党组书记、 副局长 8532375 李德利

 副书记、 局长 0992-8532377 王

  震

 副局长

  0992-8533821 周

  刚

  副局长

 0992-8532680 谭新伟

  办公室主任 0992-8532019 乌苏市广播电影电视局 地址:

 乌苏市塔城南路 89 号 联系电话:

 0992- 8507689 监督电话:

  0992-8511956(局长)

 肖

 静

  局长

 8511956 王世旗

 总工程师、 副局长 8501837 王 芳

  副局长

 8507232 徐绍旺

 副局长

 8511336 朱独山

 副总编

 8502339 冯晓青

 副总编

 8517371 张卫平

 副总编

 8505777 邓亚军

 办公室主任 8507689 主要职责:

  乌苏市残疾人联合会 地址:

 乌苏市 乌鲁木齐北路 19 号 联系电话:

 0992-8501414 ( 办公室) 网

 址 http://www. wsscl. org

 刘建军

 理事长

 8516132

 托

 乐

 副理事长

 8511258 张金海

  副理事长

  8501414

  张朝辉

  副理事长

  8511258 熊延安

  理事

  8501414

 王振华

 办公室主任

 8501414

  乌苏市新市区街道办事处 地址:

 乌苏市乌伊路 68 号 联系电话:

 0992-8506652(办公室)

 0992-8506652(传真)

 监督电话:

  0992-8506652(纪检)

 乌苏市工商局 地址:

 乌苏市乌伊路 57 号 联系电话:

 0992-8516205(办公室)

 局党组书记、 副局长:

 陈岩

 8508636 副书记、 局长:

 彭克明

  8508876 局副局长:

 马国新

  8516029 局副局长:

 木拉提•艾仁

 8516859 局党组成员:

 张鹏

  8516329 局办公室主任:

 刘彦梅

  8516205 纪检监察部门监督:

 0992-8516607 乌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地址: 市乌鲁木齐南路青年巷 38 号

  电话(传真):

  0992-8512880 产品质量投诉电话:

 12315 监督电话:

 8520825 邮政编码: 833000 乌苏市水利局 地址: 乌苏市乌鲁木齐南路 245 号 联系电话:

  0992-8502624

 监督电话:

  0992-850262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务公开指南(下)

 购书热线0991-2806019

 网

 址:www.

 Wsslj. com

  黄勇军

 党委书记

  13649986666 巴音达拉

 局长

  13565566898 崔

 青

 党委副书记、 纪检书记

 13094036266 海若拉

 副局长

  13309921399 王

 峰

 副局长

  13809921999 刘

 进 吉尔格勒水库建管局局长

 18935880906 刘振江

 党委委员

  13579150550 乌苏市国家保密局 地址: 乌苏市乌鲁木齐北路 15 号 联系电话:

  0992-8518695

 金

  环

 市委保密办主任 乌苏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地址:

 乌苏市乌鲁木齐南路 309 号

 联系电话:

 0992-8507333(办公室)

 监督电话:

 0992-8503127 网

  址:http://xxgk. xjws. gov. cn/ 邮

  箱:

 xjwssajj@163. com 赵 琪

 局长

 8503127 张统寅

  书记、 副局长

  8503531 吴凤宝 办公室主任

 8507333

 乌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地址:

 乌苏市乌鲁木齐北路 046 号

  联系电话:

  0992-8519791(办公室)

 监督电话:

  0992-8518679 网

  址:http://xxgk. xjws. gov. cn/ 邮

 箱:

 wshouyueling@163. com 马晓谦

  局长

  8518679 孙敬科

 书记、 副局长

 8516569 帕孜拉

  副局长

  8518617 候月 玲

  办公室主任

  8519791 乌苏市人事局 地址:

 乌苏市乌鲁木齐北路 046 号

  联系电话:

  0992-8502065 (办公室)

 监督电话:

  0992-8512578 邮

 箱:

 wsrshjmxp@163. com 邮

 编:

 833000 哈 兰

 局长

 0992-8501146 郝敬群

 书记、 副局长:

 8512578 侯海洋

 副局长

  0992-8502261 马小平

 办公室主任

 8502065 乌苏市建设局 地址:

 乌苏市北京西路 168 号 联系电话:

 0992-8509028 (办公室)

 0992-8515708 (服务大厅窗口电话)

 0992-8509028

  (传真)

 监督电话:

 0992-8502116

  (纪检)

 网址:

 WWW. WSJS. COM 李光亮

 局长

 13999725266 陈

 勇

 局党委书记 15109927666 王国瑞

 副局长

  13899551933 孙念江

 副局长

  13899556058 吴冠华

 纪检书记

  13579171858 哈吾力江 副局长

  15609922555 徐少红

  总工

  13519945123 刘刚 办公室主任

  13565568900 乌苏市农业局 地址:

 乌苏市黄河路 003 号 联系电话(传真) :

 09928502074 监督电话:

 09928501205 网

 址:

 WWW. XJWSNY. CCOO. CN 何培文

 党委书记

 15009922525 张国斌

 局长

 13899548668 纳英塔

 纪检书记

 13565566288 吐尔地别克 副局长

 13519956238 陈金都

 副局长

 13779075464 朱

 亮

 副局长

 15199967779 赵新玉

 办公室主任

 13579153518 刘德新

 党组成员、 纪检组长

  崔维铭 党委副书记

  2 乌苏市卫生局 地址:

 乌苏市乌鲁木齐北路 046 号 联系电话:

 0992-8516120

 监督电话:

 0992-8517170

  乌苏市监察局 地址:

 乌苏市乌鲁木齐北路 207 号 联系电话:

  0992-8502397 王

 斌

 市纪委副书记、 监察局局长 努尔东

 市纪委副书记 吕

 璇

 市纪委监察局副局长 谷小慧

 市纪委监察局副局长 孙

 斌

 市纪委办主任

 8502397 乌苏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地址:

 市乌鲁木齐北路 133 号 联系电话

 0992-8516570

  尚庆林

 供销联社党委书记、

 理事会主任

  0992-8516570

 ...

篇七:税收执法监督调研

局纪检组关于履行监督执纪问责情况的报告

 中共 XX 省税务局党组:

 2020 年上半年,在省税务局党组纪检组、市税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XX 市税务局党组纪检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政治统领、体系推进、创新助力,持续深化“三转”,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现将 2020 年上半年工作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履行监督执纪问责情况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守职责定位 自觉用新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党的领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和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多形式全员培训等方式,组织学习《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召开联席会议,传达上级关于税务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中履行纪检监察职责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督促指导,深入基层专题廉政调研 3 次,督促指导下级纪检监察部门围绕十九大精神加强学习,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上级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地。

 坚持用新思想推动工作。积极协助党组落实“一岗双责”,协助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部署会议及全市税务系统纪检监察工作讨论会,就纪检监察队伍新形势下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部署,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执纪监督问责等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

 严格落实责任考核。对各县(市、区)税务局 2019 年度领导班子和成员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工作情况开展检查考核,完成全系统科级干部 2019 年度的廉政考核测评工作,强化责任落实,确保上级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二)聚焦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职能 持续强化正风肃纪。紧盯节假日重要节点,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一是突出组织落实。加强组织协调,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公布举报电话、网站和信箱,织密监督网络,全市税务系统严格落实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纪检组长“双签字背书”和零报告制度,要求机关各部门人员外出会议、培训、调研和检查等执行八项规定情况报告。严格实行节假日期间“四风”问题值班、报告、督办制度,要求对发现的有关问题线索及重要情况及时应对处置,并在第一时间逐级报告,2020 年上半年没有发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情况。

 二是突出监督检查。针对日常作风纪律、八项规定落实情况、整治慵懒散奢等内容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将“四风”问题整治情况作为重要督导内容,加强节前廉政谈话、发送

 廉政短信提醒。

 三是突出开展明察暗访。开展市、县区税务局两级联动暗访,加强对基层税务分局明察暗访,采取随机突访、实地察看、听取情况等方式,检查人员在岗情况、涉税部门落实《外出人员登记表》情况。2020 年上半年,市局和县区局两级分别对县(市、区)局开展明察暗访共 15 次,对 12 个基层税务分局开展明察暗访 23 次,传导压力,形成震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四是突出对企业廉政走访调研。筛选部分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一书一卡”发放使用情况及税务人员下户廉政执法情况,探索廉政监督工作经验及存在的不足,加强税收执法监督和廉政风险防控。

 五是突出发挥特邀监察员沟通监督作用。拓宽社会监督途径,走访部分特邀监察员,就作风建设、税收执法风险等方面进行探讨,推动特邀监察员当好执纪检查的“监督员”。

 持续强化监督执纪。一是认真履行在深化征管体制改革中纪检监察职责,督促各县(市、区)税务局及市局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改革工作相关要求。

 一是 督促严明政治纪律。加强思政建设,坚持抓早抓小,切实开展谈心谈话,强化税务干部执行纪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督促强化组织纪律。督促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每月 24 小时应急值班制度。

 督促强化机构编制、干部人事纪律。结合“三重一大”,加强对全系统人事调动、机构编制情况的监督,市局监察室联合人事教育科、机关党委办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严明上下班工作纪律; 督促强化财经纪律,要求财务部门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

 定精神和财经规定; 督促落实保密纪律,要求办公室专人负责保密工作,并抽查保密文件资料的存放和保密工作的开展。

 二是强化监督检查。联合日常检查、巡察工作,于 5 月底开始,重点聚焦政治、组织、机构编制、干部人事、财经和保密等纪律和当前税收中心工作情况、“三重一大”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制定检查的时间表、路线图、具体事项内容等,把监督执纪贯穿于机构改革的全过程。

 三是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婚丧喜庆事项、述职述廉报告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今年上半年全市税务系统述职述廉 190 人次,3 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报告婚丧喜庆事项。

 二是加强选人用人监督。2020 年上半年对考察对象出具廉政评价 22 份,把好政治关和廉洁关。

 三是加强事前监督。围绕“六大纪律”对 72 人次开展谈话提醒356 次,围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对县区局党组书记、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开展集体谈话 27 人次。

 四是积极应用“一书一卡”信息管理系统。2020 年上半年共发放“一书一卡”1195 份,对纳税人回访 50 次,暂没有反映问题情况。

 五是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制定下发了《XX 市税务系统 2020 年至 2020 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专项治理工作小组,对全市税务系统扶贫领域政策落实、资金使用、项目实施、责任履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研,目前已对全系统开展了八个扶贫点和三大扶贫项目进行全面摸底。

 持续严肃执纪问责。一是积极开展涉税违法案件“一案双查”工作。组织召开了“一案双查”工作联席会,调整案源标准,审定了 2020 年案源,研究制定了《XX 市税务系统“一案双查”实施办法(试行)》。要求以量化标准明职责、多方联动齐推进、固化成果建制度三大措施推动“一案双查”工作开展,上半年已完成“一案双查”1 宗。

 二是按期解除税务干部行政处分。根据解除行政处分流程,对原接受行政处分期满的 2 名税务干部办理了解除行政处分程序。

 三是加。

 大执纪问责力度。2020 年上半年全市税务系统共受理问题线索、信访举报件 2 件,同比去年减少 4 件,初核率 100%,严肃问责,针对 XX 春市税务局一名税务人员违规经商给予记过处分,并开展排查整改,形成震慑。四是加强警示教育,全面排查风险点。在全系统举办 3 期“以案明纪、以案说法”主题的廉政警示教育专题培训,围绕当前反腐败态势、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及违反“六大纪律”案例警示、税务系统常见的职务犯罪案例等方面分析讲解,增强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

 (三)紧跟新形势新要求,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

 一是坚持紧跟时代丰富理念。按照省局工作要求,将“廉政惩防体系”提升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下发工作方案,并制定《2020 年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设工作任务清单》,坚持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全过程,拓宽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内涵,提高政治站位。

 二是坚持扎牢制度笼子。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梳理、废止、完善、集成监察巡察工作流程,推进监察巡察“两化”建设,实现程序流程化、工作标准化、文书模板化,提升工作质效。

 三是坚持突出信息建设。积极推进监督信息化建设,深化运用纪检监察信息平台系统、“一书一卡”微信版平台、巡察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内控监督平台等,增强平台资源共享,扩展数据分析的深度,强化成果应用,加强税收执法和廉政风险防控,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四)持续深化政治巡察,明确巡察重点任务 一是明确 0 2020 年巡察目标任务。制定市局 2020 年度巡察工作计划,明确 2020 年度巡察对象、巡察时间和巡察方式、内容等,推动巡察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是加强学习培训。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情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全系统共召开主题座谈会 8次,座谈 100 人次,收集学习心得 48 篇,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精神与巡察工作相结合。

 三是加强巡察工作信息化系统应用。举办了一期全系统关于巡察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培训,推广应用巡察过程管理子系统和日常管理子系统,提升巡察工作质效。加强“三重一大”事项管理,2020 年上半年共上报 “三重一大”事项67 条,完成对县(市、区)税务局“三重一大”事项审核333 条,加强数据审核分析,深入查找疑点,深入推动重点

 监控常态化。

 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一)强化责任担当,夯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严明六大纪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上,充分发挥专责监督、为改革平稳有序推进保驾护航。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契机,总结监督执纪、巡视巡察、督察审计等方面的经验做法,统筹多种监督手段,完善监督网络,实现成果资源互享、方式方法互鉴,统筹一体推进,督促协助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

 (二)强化重点领域监督执纪,适应改革的新要求 一是加强对税务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实施情况和执行改革纪律情况检查,推进明察暗访常态化。结合工作实际,细化明察暗访的检查内容,明确并完善工作机制,对发现的问题采取通报、台账式销号管理等方式,引导干部职工开展对照检查,及时加以整改,达到传导压力、正风肃纪的效果。二是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肃查处发票管理、出口退税、税务稽查、涉税中介和选人用人等方面存在的腐败问题。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实地走访扶贫点及贫困户,了解扶贫项目进展及成效、贫困户处贫脱贫等情况,加强扶贫领域监督,对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问责。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税收政策落实中的“微腐败”,严肃治理基层税务干部吃拿卡

 要、收人情税等行为。

 三是加大“一案双查”力度,进一步规范执法、堵塞漏洞,强化警示教育。四是严格执纪问责。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加大查处案件力度,坚持抓早抓小,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函询,加强诫勉谈话。严明审查纪律,深入贯彻《问责条例》,以常态化的问责唤醒责任意识、激发责任担当。

 (三)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发挥标本兼治战略作用 一是突出政治巡察。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三大问题”、紧扣“六项纪律”,按照省局工作要求开展巡察工作,检查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情况,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建设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着力解决党组织涣散、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把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作为衡量巡视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神经末梢”。

 二是优化方式方法。深入推动巡察“双闭环”管理机制,从发现问题到规范管理,从巡视整改到推动问责,环环相扣、目标明确、任务具体,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开展交叉巡察、专项巡察等方式方法,利用信息系统排查疑点,发现问题,更加机动灵活开展巡察工作。

 三是转化巡察成果。注重标本兼治,对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对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落实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从体制机制找原因,堵塞漏洞,建章立制,以问责倒逼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强化成果运用。

 (四)坚持提升素质抓管理,强化纪检监察队伍战斗力

 一是强化忠诚干净担当。把对党忠诚放在第一位,切实加强自我监督,严防“灯下黑”,自觉接受党内和社会监督,抓好监督执纪问责权力的分解,规范权力行使,坚守党性原则,严格自律,以身作则,以担当诠释忠诚。

 二是激活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干部结构,高度重视纪检监察人才库,挑选政治素质过硬、年轻化、有能力、肯担当的人才,加大人才库的使用,提升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交叉监督检查、案件线索调查工作机制,查深查透,相互监督,共同促进。

 三是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严格落实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强化对下级纪检监察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加强教育培训,不仅学习纪检监察业务水平,也要学习税收业务知识,通过跟班学习、挂职锻炼、交流检查等形式,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以点带面推动监督执纪能力提升,打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特此报告

推荐访问:税收执法监督调研 执法监督 税收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