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管理调研报告8篇出入境管理调研报告 【监测报告】2007年-2011年新疆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艾克塔古丽安外尔江1,刘金宝1,何冰2(1.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出入境管理调研报告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出入境管理调研报告
测报告】2007 年 - 2011 年新疆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艾克塔古丽安外尔江1,刘金宝1,何冰2( 1.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2. 新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新疆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2007 年 - 2011 年新疆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5 年期间,新疆口岸共检出各类传染病 15454 例,总检出率为 7. 12% ,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
HBsAg 阳性检出率为 6. 57% ;梅毒检出率为 0. 42% ;HIV 阳性检出率为 0. 14% 。
不同类别的出入境人员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驾驶员。
从年龄分布来看,各类传染病主要集中在 31 ~ 40 岁年龄组。
国籍分布来看,主要以周边国家为主。结论:
加强口岸传染病监测,重点掌握周边国家疫情动态, 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和行为干预措施, 减少传染病的流行。[关键词]口岸; 出入境人员 ; 监测; 传染病[中图分类号]R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目 的:
掌握新疆口岸出入境人员乙肝、梅毒、艾滋病的感染状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 为有效开展2= 1181. 26, P < 0. 01)
, 其中涉外婚姻人员最高, 其次为边民、 劳务人员和[基金项目]新疆国境口岸重大传染病快速监测技术及防控措施的研究,项目 编号:201217153艾克塔古丽安外尔江( 1986 - )
, 女, 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口岸传染病防控研究。[作者简介]1004 - 8685( 2013)
06 - 1550 - 04Analysis on surveillance resul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mong entry - exitpersonnel at Xinjiang port from 2007 to 2011Aiketaguli Anwaierjiang1, LIU Jin - bao1, HE Bing2( 1. School of Public Health,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chi 830011, China;2. Xinjiang International TravelHealth Care Center, Urumchi 830011, China)[Abstract]at Xinjiang Port, analyze the epidemi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s for surveilla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effectively at port. Methods:
The disease surveillance results among Exit - Entry personnel at XinjiangPort from 2007 to 201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by statistics. Results:
During 5 years, a total of 15454 cases of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identifie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7. 12% . In which, the detection rate of HBsAg was thehighest( 6. 57% )
, followed by syphilis( 0. 42% )
and HIV( 0. 14% )
.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tection rat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mong Exit - Entry personnel among different groups( χ26,P < 0. 01)
, in which, the group of international marrige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marginal people, the labo-rer and the driver. From the age distribution,infectious disease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31 - 40 years old age group.From the nationality distribution, neighboring countries are the main part. Conclusion:
It is key to strengthen the in-fectious disease monitoring at the port, to know the epidemic trends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 to avoid the spread ofinfectious diseases by taking the effective measure and behavior interventions.[Key words]Port; Exit - Entry personnel; Surveillance; infectious diseases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t situation of HBV, Syphilis and HIV of Exit - Entry personnel2= 118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 第 4条规定,入境、出境的人员、交通工具均应当按照本细则的规定接受检疫, 经卫生检疫机关许可, 方准入境或者出境。
为有效开展新疆各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 了解新疆各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的感染现状, 探索其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对 2007 年 - 2011 年新疆口岸出 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 1监测对象2007 年—2011 年到新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阿拉山口局、 阿勒泰局、 塔城局、 伊犁局、 喀什局等六个新疆分支局保健中心进行出入境体检的人员, 主要包括劳务、留学、商务、公务、 交通员工、 旅游探亲、 涉外婚姻、 从业人员、移民、边民和其他共计 216914 人。1. 2检测方法1. 2. 1常规检查按照《国际旅行人员健康证明书》中的有关要求进行常规体格检查。1. 2. 2实验室检测0551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 年 6 月 第 23 卷 第 6 期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 Jun 2013;Vol 23No 6
1. 2. 2. 1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 用酶联免疫法( ELISA)
检测血清中的 HBsAg[2]。1. 2. 2. 2梅毒抗体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反应( TRUST)进行初筛,阳性者血清再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TPPA)
加以确认1. 2. 2. 3艾滋病病毒( HIV)( ELISA)
检测;快速免疫层析法对出入境重点人群进行HIV 初筛检测,阳性者血清送新疆各分支局所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 用 ELISA 和蛋白印迹法( WB)
进行确诊。1. 2. 3流行病学调查对常规体检和实验室检测阳性人员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1. 2. 4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15. 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采用 χ有统计学意义。乙肝表面抗原( HBsAg)采用乙型肝炎病毒[2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2检验, P < 0. 01 为差异22. 1结果检出率2007 年 - 2011 年新疆 6 个分支局出 入境人员共检出各类传染病感染者 15454 例,总检出率为7. 12% , 排在前三 位 的 分 别 是 HBsAg 阳 性 14244 例, 检 出 率 为6. 57% ;梅毒阳性 904 例, 为 0. 42% ; HIV 阳性 306 例,为0. 14% 。2. 2不同 年份传染病检出率2007 年各类传染病的总检出率为 5. 86% ; 2008 年总检出率为 7. 11% ; 2009 年总检出率 7. 08% ; 2010 年总检出率为 8. 04% 为最高; 2011 年总检出率为 7. 87% ,仅次于 2010 年检出率。
各年份传染病的检出率见表 1。各年份传染病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80. 97,P < 0. 01)
。表 12007 年 -2011 年新疆口岸各年份传染病检出情况年份监测数( 人)HBsAg(+ )
数检出数( 人)检出率( % )梅毒检出数( 人)检出率( % )HIV 抗体阳性检出数( 人)检出率( % )合计检出数( 人)检出率( % )20074386524225. 51160. 3320. 0725705. 86200845332 28966. 392500. 55760. 1732227. 112009 57400 37286. 492420. 42960. 1740667. 082010 3752728347. 551420. 38400. 1130168. 04201132790 23647. 211540. 47620. 1925807. 87合计 216914 14244 6. 579040. 423060. 1415454 7. 122. 3不同 类别出入境人员 的传染病检出情况2007 年 - 2011 年期间新疆分支局出 入境人员传染病检出率依次为:
涉外婚姻 11. 86% 、 边民 9. 69% 、 劳务人员 9. 5% , 不同监测对象传染病检出率( 表 2)
。
不同类别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处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 1181. 26,P < 0. 01)
。表 22007 年 -2011 年各类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检出率比较人员类别监测数HBsAg 阳性检出数( 人)检出率( % )梅毒检出数( 人)检出率( % )HIV 抗体阳性检出数( 人)检出率( % )合计检出数( 人)检出率( % )移民35722587. 2380. 23002667. 45商务人员2322815596. 711490. 64370. 1617457. 51公务人员100225525. 5180. 1840. 045745. 73劳务人员3150529089. 23440. 14410. 1329939. 5留学人员1873911966. 38600. 32260. 1412826. 84驾驶员99787247. 251551. 55480. 489279. 29从业人员180824232. 34450. 25220. 124902. 71涉外婚姻5958. 3322. 6900711. 86旅游探亲7651347516. 211300. 17840. 1149656. 49边民14651258. 2590. 6180. 561429. 69其它2375117437. 342841. 2360. 1520638. 69合计216914142446. 579040. 423060. 14154547. 122. 4出入境人员 传染性疾病年龄分布出入境体检人员中病毒性肝炎、梅毒和 HIV 抗体阳性以 21 岁 - 50 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 表 3)
。1 551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 年 6 月 第 23 卷 第 6 期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 Jun 2013;Vol 23No 6
表 32007 年 -2011 年新疆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性疾病年龄分布年龄病毒性肝炎检出数( 人)构成比( % )梅毒检出数( 人)构成比( % )HIV 抗体阳性检出数( 人)构成比( % )合计检出数( 人)构成比( % )0 -80. 2000080. 1511 -1343. 3220. 22001362. 6121 -88321. 95667. 33210. 4698118. 7431 -104025. 8522224. 5613443. 79139626. 6741 -117829. 2726228. 988828. 76152829. 1951 -4009. 9511012. 17289. 1553810. 2861 -2987. 4116818. 58185. 884849. 2570 - 100832. 05748. 1961. 961633. 11合计402410090410030610052341002. 5出入境人员 传染病性疾病国籍分布新疆口岸入境的外籍人员以周边国家为主, 占外籍人员的 75. 12% 。
外籍人员传染性疾病检出构成比前三位国家分别为哈萨克斯坦、 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 表 4)
。表 42007 年 -2011 年新疆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性疾病国籍分布国籍病毒性肝炎检出数( 人)构成比( % )梅毒检出数( 人)构成比( % )HIV 抗体阳性检出数( 人)构成比( % )合计检出数( 人)构成比( % )中国348686. 6383492. 2629696. 73461688. 19哈萨克斯坦1263. 1260. 66001322. 51巴基斯坦872. 15202. 21001062. 03吉尔吉斯斯坦631. 5640. 4420. 65691. 31乌兹别克斯坦671. 6640. 4441. 31751. 45塔吉克斯坦631. 56303. 3200931. 77其他1343. 3260. 6741. 311442. 74合计402410090410030610052351003讨论2007 年 -2011 年,新疆 6 个分支局保健中心,共对出入境人员 216914 人进了传染病监测体检,共检出各类传染病15454 例,总检出率为 7. 12%。
从出入境各类人员疾病检出率来看, HBsAg 阳性检出率最高, 占检出病例总数的 92.17%,与我国乙肝大国的国情相一致,乙肝病毒是导致慢性肝病的主要因素以劳务人员最高,检出率为 9. 23%,与这一人群外出业务活动频繁,日常应酬多,工作压力大,接触乙肝病毒的机会相对较多有关监测,及时对易感人群进行乙肝相关知识、传播方式及预防措施的宣教和乙肝疫苗接种,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和人群抵抗力,降低乙肝发病率新疆口岸 5 年梅毒抗体阳性共 904 例, 总检出率为是 0. 42% ,高于中国各国境口岸( 0. 24% )
的报道可能与梅毒分布存在地区差异有关。
梅毒抗体阳性主要见于涉外婚姻和驾驶员这两个群体,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婚外不洁性行为是其主要感染途径, 梅毒危害的严重性仅次于艾滋病, 是 HIV 感染的又一危险因素驾驶员长年在外,远离家庭, 加上防护意识薄弱, 容易被[3 ]。
在不同监测人群中 HBsAg 阳性率主要[4 ]。
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此类人员的 HBsAg 阳性[5 ]。[6]。
这[7]。梅毒螺旋体感染。
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他们都是通过性接触感染的, 有不洁性生活史, 全部都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属于隐性梅毒感染者, 他们是传播性病的高危人群。
因此, 要加强出 入境人员性健康教育, 特别是对涉外婚姻人员和驾驶员进行重点宣教, 普及他们的性病防治知识, 规范个人行为, 从而提高其自 我保护意识水平。本次调查分析共发现 HIV 抗体阳性 306 例, 总检出率 0. 14% ,高于中国各国境口岸( 0. 05% )
的报道至 2011 年 9 月 底,新疆累计报告 HIV 感染者 3. 5 万例,其中 AIDS 病人 0. 7 万例,死亡 0. 5 万例新疆累计报告数列全国第五, 人群感染率位居全国第二。
边民及驾驶员工 HIV 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高. 说明这两类人群是今后新疆口岸卫生检疫艾滋病监测的重点人群。
驾驶员工由于长年在外, 长期远离家人和配偶,极易发生高危性行为, 且由于他们大都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性病艾滋病预防保健知识。
这些因素都是造成 HIV 抗体阳性检出率在这两类人群中较高的原[6]。
截[8]。
截至目 前,( 下转第 1572 页)2551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 年 6 月 第 23 卷 第 6 期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 Jun 2013;Vol 23No 6
空调冷却水嗜肺军团菌合格率为 86. 67% , 冷凝水嗜肺军团菌合格率为 100% 。
冷却水检出嗜肺军团菌,分析原因,可能与清洗不彻底或未按要求清洗有关。
虽然,只在 4 件冷凝水样品中检出嗜肺军团菌,但是空调系统军团菌的污染是普遍存在的, 其污染程度是不可忽视的。
究其原因是军团菌容易在空调冷却塔的水中大量繁殖并形成微生物气溶胶。
因此, 本次检测结果再次证明,空调冷却水是传播军团菌、 导致军团菌病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本次监测结果发现的问题, 本文认为, 应认真贯彻执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积极预防空气性传播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 加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工作, 公共场所卫生监管部门要加大卫生监管力度,定期组织对有集中空调系统的单位进行督查,以娱乐场所为整治重点, 督促集中空调使用 单位保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良好的通风和循环, 采取定期清洗和消毒措施, 特别是定期清洗空调冷却塔管道、 保证空调系统注入水洁净, 避免使用长期贮存水, 如发现军团菌检测阳性, 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 对不合格的单位要做出必要的干预, 要求整改后再运营。
同时,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单位进行预防性审批时, 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纳入审查范围; 对空调管理人员、 技术和清洁人员[7]。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和宣传, 定期对集中空调系统进行卫生监督、监测。
通过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有效监管,全面提高公共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
篇二:出入境管理调研报告
市“放管服”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推进我市“放管服”改革工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市人大常委会根据 XX 年度工作安排,围绕 XX 建设任务,关注企业运营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等困难,深入开展了我市“放管服”改革工作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 9 月,成立了关于我市“放管服”改革情况的调研组,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XX 为组长,成员由财经工委工委委员、工作人员和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等人员组成,通过赴外地考察学习、召开调研座谈会、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电话函询等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一是赴 XX 等发达城市考察学习“放管服”改革工作先进经验做法,拓展了视野,找到了差距,为深入开展我市“放管服”改革情况的调查研究打下了较好基础。二是召开 X 场专题调研座谈会,听取市政
府及其部门汇报,听取企业家代表意见建议,初步掌握了我市“放管服”改革工作现状。三是加强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对接,开展实地调研活动。调研组积极与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沟通联系,先后赴 XX 区政务服务中心、XX 区政务服务中心、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等实地进行调研,深入了解我市“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四是开展问卷调查、电话函询等工作。调研组利用实地调研、企业座谈会等时机,向办事群众、企业办事人员发放调查问卷 X 份,调研组还积极与各区政务服务中心进行电话沟通,调取了区级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事项目录清单,为调研全面深入打好基础。
二、我市“放管服”改革工作现状 从调研情况看,市政府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工作。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组织相关单位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开展“一件事”事项梳理,推进区级“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推进“一窗受理”、“一鹿快办”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等。市场监管局主动创新,推行全程电子化的“e 登记”,食药品许可中部分事项实行“承诺审批制”审批模式,特种设备许可全部事项实现“全流程不见面”、“一窗受理”审批,实行“零容忍”、“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加强信用监管等;市政府印发《XX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推进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崖州湾科技城为企业落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开设“城小二”服务团队进行审批代办服务等。全市更多职能部门为实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自 XX 年以来,我市取消许可事项 X 项、下放承接(委托)X 项;XX 区承接市级下放行政许可和服务类事项 X 项;XX 区承接市级下放行政许可和服务类事项 X 项;市公安局将 X 项户籍审批项目和户籍管理权限下放至 X 个分局,由分局自行设立户籍服务窗口办理户口,在出入境管理支队执行办理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于 XX 年起对申领旅馆特种行业许可证的企业实行 “告知承诺制”。
1.理清审批底数,强化现有审批权管理。针对权力清单中的政务服务事项和监管事项,开展了专项梳理工作。对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其他权力 6 类审批事项进行梳理,截至 XX 年 8 月底,全市 6类政务服务权力清单共计 X 项,已对外公布。
2.推动审批提速,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我市积极落实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将企业开办时间由原 20 天压缩至 2 个工作日,包含办理执照、公章备案、税务登记、公积金办理等。XX年1月至8月我市新增商事主体X家,同比增长X%。
如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在园区施行“五个一”:即一枚印章审批、一个窗口流转、一个极简审批、一条通道提速、一个专班服务,审批效率大大提升。
3.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印发《XX市“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实施方案》,对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和地方设定的 X 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直接取消审批 X 项。XXX 局在国家有关部委和 XX 海事局支持下,推行“多证合一”改革,对在 XXX局登记并仅在 XXX 局管辖水域航行或作业的涉客游艇和船舶,涉及的 7 本法定证书整合为 1 本《XX 辖区船舶管理证书》替代上述证书,统一有效期为 5 年。
4.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印发《XX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划分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分类制定了政府投资(房建类、市政类)项目、社会投资(房建类)项目、水运工程(政府投资、社会投资)项目、公路工程项目、水务工程建设项目等 7 个审批流程图,将各类审批流程时间分别压缩至 90、80、40、118、98、108、105 个工作日。完成全市工改系统配置工作,在工改系统部署了 X 单位(市级 X 个,区级 X 个) 的 X 个审批服务事项;在全省率先组建建设项目服务专班,为 XX 市各类建设项目
提供政策咨询、申报指引、无偿代办、跟踪协调等一条龙服务,有效解决了项目报建进展缓慢问题。
5.推进“告知承诺制”改革。市市场监管局、市旅游和文体局、市卫健委等X个单位的X项行政审批事项实施了“承诺审批制”审批模式,申请人先行承诺符合法定条件和材料,原需 20-30 日办结的事项,实行承诺办理后全部实现当场办结。如在食品药品许可方面的 X 个事项,其中 X 项实行了“承诺审批制”。坚持照后减证,对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经营单位在取得营业执照时当场办结经营预包装食品备案,无需再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
(二)放管结合、创新监管模式。目前,市级 X 家单位梳理录入监管事项目录清单 X 项(子项合计 X 项)。
1.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印发《关于报送 XX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的通知》《关于做好XX 年度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的通知》,制定市场监管领域和跨部门抽查工作计划,在食品、质量、知识产权等 11 个市场监管领域开展抽查工作。印发《XX 市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实施方案》,在旅游市场、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联合市公安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开展跨部门抽查工作。
2.稳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一是执法职责完成整合,包括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交通运输、文化市场等五大领域在内,涉及 25 个部门的执法职责已整合划转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由市司法局编制执法事项清单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向社会公布后实施;二是调整后的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三定”规定已正式印发实施;三是新组建的五个行政执法支队和五个区分局(含育才分局)已实现正常运转,相关人员正有序划转;四是《XX 市综合行政执法协作管理办法》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待印发实施。
3.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先后印发《关于成立 XX 市旅游市场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成立 XX市旅游综合执法监管办公室的通知》,统筹部署旅游市场整治工作,研究制定《XX 游客旅游购物点监督管理规范(试行)》《XX 市海鲜排档协会会员自律公约》《海鲜排档暨海鲜广场销售餐饮海鲜品违反政府调控价格工单处理工作制度(试行)》等监管工作机制,针对 XX 旅游城市市场监管的特点,抓住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以点带面,以区域带动全市重点行业规范经营。
4.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信用监管。一是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XX),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制度,逐步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全力助推信用信息归集共
享工作,截至 XX 年 8 月底,XX 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建立市、区各部门账号(通过本单位账号及登录密码实现信用信息上传至平台)X 个,收集全市各类信息数据 X 万条。二是广泛宣传信用知识和诚信典型案例,“诚信建设万里行”有序开展,市民诚信意识显著提高。三是全面开展 XX 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考核工作,市旅文局、市市场监管局、人行XX 中心支行、市医保局、XX5 个单位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得到国家、省级认可。XX 市在 XX年 XX 省信用体系建设考核工作市县排名第一。
(三)优化服务、 提升服务质量效率。根据全省统一部署,组织市区两级开展事项认领和系统标准事项办事指南关联工作;开展“一件事”事项梳理,整合各行业审批服务业务,为企业群众提供一体化服务;开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对关键节点进行识别和梳理、制定并实施 4 大子体系 700 项标准,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终期考核评估,政务服务质量有较大提升。
1.搭建平台、行政审批更高效。目前,我市已搭建运行“一窗受理”综合平台,通过“线上综合申报、前台分类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模式,目前已梳理X 项审批服务事项纳入“一窗受理”综合平台,占进驻市政务中心 X 项事项的 X%。
创新“不见面审批”改革,扩展
网上办事渠道,实现“网上注册、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办结、网上评价、快递送达”的全流程不见面审批模式。目前 XX 市区两级共 X 个事项已实现“不见面审批”,占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总数的 X%,如特种设备许可现有的 6 项审批服务全部实现“全流程不见面”。
2.深入推进区级“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印发《XX市推进区级“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的实施方案》(三办发〔XX〕X 号)。目前,各区审批局均已完成“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工作方案,其中 XX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自 8 月 1 日起,在全市率先对外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
3.推行“互联网+不见面”审批。通过 12345 市政府服务热线转 “行政审批专席”提供相应信息进行电话申报,行政审批部门通过系统核验或者实地核查的方式核实信息后完成审批;也可通过手机微信、自助终端、电脑等互联网入口填写信息上传材料完成申报,行政审批部门通过电子表单、电子材料完成审批。还可通过互联网+邮寄申报,同时,探索应用电子证照。自 XX 年 3 月启动不见面以来累计邮寄审批结果 2 万余份,切实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4.打造“一鹿快办”政务服务体系。“一鹿快办”XX政务服务小程序由原先可提供 7 大类 100 项服务扩展到 X 大
类 X 项服务。初步完成全市 X 个点位的“一鹿快办”XX 智慧终端部署,上线 X 个事项。
5.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市已完成全市审批一体化平台与省“好差评”系统、“好差评”评价器对接工作,于 6 月 30 日完成审批办窗口工作人员操作培训。自上线至 X 月以来共有 X 人次评价,其中 3 星以上X 件。
6.组建建设项目服务专班。在全省率先组建建设项目服务专班,为 XX 市各类建设项目提供咨询指引、无偿代办、跟踪协调等一条龙服务,有效解决了项目报建进展缓慢的问题。从 XX 年 9 月组建专班起,截至 XX 年 9 月 11 日,协助项目业主获得 X 个相关证件及成果;协调项目通过“以函代证”模式办理业务 X 件次;协助项目业主进行网上申报 X 项次,深度帮扶项目 X 个。XX 科技城管理局创新设立“城小二”服务团队,为建设项目审批提供全程代办服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在“放管服”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对相关工作要求,对标国内先进发达城市改革成果,以及调研时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诉求,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一)关于简政放权不充分的问题
一是条线改革不同步、不深入。我市四个区已设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局,而市级却没有设成立,因职能缺位导致我市无法从整体上强有力地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和政务管理工作。部分领域改革还不够深入,推进“非禁即入”清单管理、“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等覆盖事项还不够广,“一枚印章管审批”推进还比较慢,办事流程还不够简。二是信息化建设与改革创新不同步、不协同。大数据库等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在许多领域并没有真正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跟不上审批改革创新的步伐,致使政务审批电子数据与纸质材料并存,增加受理人员工作量,为办事企业和群众带来很多不便,较大影响群众办事和项目审批时效。三是工程审批改革系统建设不完善、政务服务平台运行不顺畅,审批环节还相对较多,审批流程时间还相对较长。如政府投资房建类实际审批用时 X 天,社会投资房建类(小型)实际审批用时 70(42)天,均已接近或超过工改审批法定时限。四是部分事项放权不充分、衔接不顺畅。还存在部门职权不愿下放现象,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审批权项,因涉及专业人员的调整等,不愿作更深入的改革。还有一些审批权限下放至各区、园区等,对承接审批服务队伍、业务能力等要求较高,权力下放承接区或园区对下放的权限接不住,还存在互相推诿现象。如工程建设项目 10000 平米以下的审批权下放区级,但
区级接不住又推回市级。五是还存在一些审批事项标准不统一、程序不规范。由于某些审批事项没有明确详细的标准和程序不规范问题,多部门联合审批或征求意见没有完全整合致使审批反馈较慢,因分管领导人事变动致使审批事项反复提交材料等“新官不理旧账”现象还时有发生,召开企业座谈会时普遍反映此类问题,如本已取消的证明类材料,有些部门却还要求办事人员出具,造成企业群众的不信任,有失政府公信力;如 XX 某出租汽车服务公司在 XX 区和 XX 区分别申请设立两个平台公司,同样的业务同样的材料,一个区是 1 周下达批复文件,而另一个区则是 1 个月让企业 3 次反复补充提交相关材料仍未完成审批,还要再重新提交材料。
(二)关于有效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一是监管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还存在市场监管队伍数量不足,监管人员...
篇三:出入境管理调研报告
出入境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为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我市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情况,*月*日,我委邀请部分驻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在常委会领导__、__、__,党组成员__的带领下对我市出入境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以听取汇报、组织座谈、实地察看和走访企业等方式进行。先后察看了市公安局境外人员签证服务中心、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五星分理点和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局出入境服务窗口;听取了市 钊 公安局关于我市出入境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庭 ;召开了由市外办、教育局、人社局等 9 П 个部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了部分台企、 外企管理人员,充分听取他们对我市出入 箜 境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 肝 汇报如下:
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 轧 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于 2013年 7 月 1 拦 日起正式实施,该法实施以来,我市出入 篚 境管理工作总体情况是好的,市公安出入 绡 境管理部门坚持与时俱进,认真履行职能 ,创新工作方法,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娠 务并举,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和执法力度, , 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既切实维护国 卑 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又服务全市经济社会 讥发展,满足我市居民及境外人员迅速增长 己 的出入境需求。
近年来,我市出入境管 藓 理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面对 锦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还存在 ヶ 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为促进《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进一步贯 轺 彻实施,结合当前我市出入境管理工作的 现状和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加大 阔 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随着我市开放 攫 程度的加深,涉及出入境管理工作的各种 ④ 新问题将应运而生,并带来巨大压力,各 鹪 级政府对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要进一步 邹 提高对新形势下出入境管理工作重要性的 洪 认识,牢记“外事无小事、居安要思危” 噘 ,增强忧患意识和政权意识,对出入境管 ~理工作已经出现、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 前进行研判,及时加以应对,不断推动全 霸 市出入境管理工作上新台阶。出入境管理 昏 部门及涉外单位要加大对《出境入境管理 殃 法》的宣传力度,新法实施时间不长,全 社会的知晓率还不高,要通过各种手段、 苊 多种途径,全方位、分层次加大对政府各 旺 部门、涉外单位、外籍人士居住区、出国 砑 劳务人员集中地区及广大市民等广泛宣传 醇 教育,以提高该法的知晓率,营造广大市 腊 民、出入境人员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 腠 环境。
强化协作机制,发挥整体合力。
斓 出入境管理工作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多 咫 个职能部门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容易出现
职能交叉和管理漏洞。需由政府负责牵头 ,进一步健全现有出入境管理联动机制, 峰 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之间、部门与涉 鳌 外单位间的协调配合力度,提升快速反应 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好出入境管理各个 匾 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为我市的对外开放和 萤 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安宁的良好环境。
萁
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工作环境。由于我 ⑼ 市出入境管理工作面临的任务越来越重, 只 要不断健全各级公安部门出入境管理机构 貌 。尚未设立专门公安出入境管理机构的区 骜 ,在条件成熟时要单独设立。为便于工作 Τ ,应对繁重而又复杂的任务,要适当提高 鸵 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的机构级别,充 堤 实涉外民警队伍,在不能增加编制的情况 攥 下,政府要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允许其 增配一定数量的辅助警力充实出入境管理 芨 队伍,改变目前办证拥挤,管理、执法警 ┲ 力不足的状况。对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民办 愠 证场所,政府要想办法为其改善和提升服 猢 务环境,使其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和宽畅安 静的工作环境。如果暂时无法改善,也可 氪 考虑在市区科学增设市民办证场所,方便 簋 市民就近办证。
以上报告,请审议。
篇四:出入境管理调研报告
加强出入境管理服务工作的调研报告一、基本现状与问题调研... 1 1国家关于护照申领方法的“双轨制”... 1 2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主要问题... 1 二、加强我局出入境管理服务工作的对策... 3 1工作思路与对策... 3 2具体措施与建议... 4
加入 WTO 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申请出国境人员不断增多对出入境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先的申请、审批手续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给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压力和挑战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如何调查分析我局出入境管理上必须顺应的新形势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服务于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是摆在我局出入境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调查分析我个人认为我局出入境管理工作上应该立足于我省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从以下方面做好管理服务的突破性工作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依法行政完善公安出入境法律加强科技创新走“科技强警”之路发展中介组织规范出入境市场行为发挥基层会安
派出所和社区居委会的职能作用确实掌握入境人员动态建立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积极防范趋利避害以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一、 基本现状与问题调研 1国家关于护照申领方法的“双轨制” 我们局是属于按照传统的护照申领手续既公民申办护照必须由所在单位或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签署意见加盖公章。而现今许多地区推行的“按需申领护照” 是指除特定岗位国家工作人员还要按照人事、干部管理权限出具审批意见外绝大多数的常住市民只需凭身份证、户口簿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提交申请表即可申领护照无须再提交相关的材料及所在单位或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意见取消了境内外证明材料和层层审批真正实现了一次受理完毕减少了障碍免去申请人往返奔波之苦。而且基本实现与国际通行做法一致以前需要 30 个工作日现在加急只需要 5 个工作日。
与我们传统的申办护照方法相比这种“按需申领护照”主要在以下 2 个方面明显不同 (1)申领手续不同实行按需申领护照城市的常住户口人员只要凭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以及符合标准的照片、并提交填写规范的出国申请表即可到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受理窗口办理。免交所有境外邀请材料及相关证明免交单位政审意见。
(2)受理对象不同分为普通居民和特定身份人员。普通居民全部实行按需申领护照。属中央五部委规定的特定身份人员除需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签署单位意见外其他的申领护照手续与普通居民相同。
2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主要问题 《出入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实施一个时期后再加上由于“按需申领护照”方法仅在部分地区实施因此一些问题不断显露出来各省、自治区、市、县公安机关对实施细则的理解和掌握也不一不同的地方存在着不同的申请办法不同的审批条件和办事时限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不公平不协调等问题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也更加严峻。主要问题有 n
人员流动及地区之间不协调带来的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较大人户分离和档案挂靠现象越来越明显而居民出国境又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办理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在出具政审意见时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政审意见的不真实性尤其是在人情关系下派出所在没作任何调查时就草率地签署政审意见。而且外来的许多申请人大多是在已经实行“按需申领护照”的城市就业由于这些城市派出所往往不了解申请人的情况而无法或干脆不给申请人出具政审意见这样就造成申请人往返数次而无法办结出境证件。
仅 2005 年我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在受理过程中因为暂住地派出所不肯出具申请人无犯罪记录的证明而导致申请人往返数次的事件多达十余起。例如申请人 XXX于 1998 年在北京 X 校读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私营企业工作至今。由于该申请人工作业绩突出公司奖励其赴泰国旅游。来到我市派出所办理时因为长期在外派出所无法了解其 1998 年以后的情况便要求申请人在北京暂住地派出所开具一个无犯罪记录的证明。但申请人去了好多次都没有得到。后我局外管科发函也未得回音最后为了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只能由其所在的私营企业出具一个不属于五种不易出境人员的证明同意申请入出境的意见后申请人随旅游团一同赴泰国旅游。
n
出入境管理人员严重不足。
我局出入境管理科目前仅有两人一班人马两块牌子出入境管理和外国人管理 已经不适于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而且 2006 年是需要我们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必须立足于基层的工作。因此申请出国境人员不断增多对出入境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给我们入境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压力和挑战。
n
部分地区审批过严带来的问题。
对法规运用及管理偏严的地方还对出国境申请设臵了种种条件要求提交的材料过多手续繁琐给群众造成“卡”
住申请人的印象损害公安机关的形象。
n
出入境违法犯罪活动的防止问题。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与“按需申领护照”的实施公民出入境日益频繁出入境领域违法犯罪活动案事件频频发生。一是弄虚作假骗取护照案事件比较突出一些外省人冒用本地居民身份证件骗取护照一些本地居民因种种原因不以真实身份申办护照而是冒用他人身份证件骗领护照。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勾结有关人员弄虚作假伪造、冒用他人身份证件为企图偷渡人员骗领护照。二是一些机构和个人为谋取利益从事非法出入境中介活动。三是不法分子组织他人偷越国境。
n
面对新形势基层的工作水平和队伍素质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问题。
在思想观念上对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抛弃习惯沿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国际规则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内涵等诸多方面基层的工作人员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在管理机制上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分属公安、外交(外事)两大体系在公安内部又分属公安出入境管理和边防两个部门三方各自又有不同的隶属关系不能及时沟通、协调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合力搞好出入境管理。
在队伍素质上尤其是在基层存在着业务骨干少学历偏
低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既懂国内、国际法律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匾乏。如果不加强业务培训更新知识结构就无法适应处理各类涉外案(事)件的要求。
在科技手段上尽管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运用到出入境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了境内外人员因私出入境的电脑受理、审核、审批也建立了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系统但还存在境外人员基本资料和住宿登记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尚未能与户政、治安、刑侦等部门联网户口资料和涉外治安、刑事案件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也未能与检、法、司、安等部门联网等问题而且当前的骗取出境证件事件越来突出手段越来越科技化给出入境管理工作带来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计算机网络建设的滞后也严重制约着出入境管理工作的发展也影响了出入境综合效益的发挥。
在涉外案(事)件处理上与境外的司法协助还不够密切存在对外国当事人取证难采取强制措施和执行难等问题。
二、 加强我局出入境管理服务工作的对策 1工作思路与对策 n
以服务为基础树立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的崭新形象。
强化效率意识与服务意识树立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的崭新形象以优质服务去迎接入出境人员去感染入出境人员。
n
结合我国国情和本地区的特点学习先进地区的
经验 采取政策调研与科技开发并重、创立新型办证机制与调整内部科室协调同步的工作思路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并结合我国国情和本地区的特点学习上海等先进地区的“多渠道受理、集中审批制证、一次核对办结”的办证模式。
n
加强科技创新向科技要素质向科技要警力。
首先要实行信息网络化管理规范出入境各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达到提高效率节约资源的效果。要在现行三级网的基础上向下与各县(市)局及派出所联网确保各基层点录入的散居社会的入境人员信息并人数据库 实现共享。
同时设立统一的“不准入境人员信息库”和“注意人物信息库” 。各基层点录入的入境人员资料进人数据库后即可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可疑及时处理。
建立边检入出境人员信息及各省处理证照信息的共享。基层派出所录入入境人员姓名后电脑即显示所有信息缩短境外人员办理住宿登记时间同时也改变过去基层派出所无法掌握辖区人员是否办理证、照(存在异地申请等)或办理证、照后是否出、入境的情况真正做到对辖区人口情况明、信息灵。
这样才能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保障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同时要在全国建立“不准出境人员报备信息库” 变要申请人办理政审意见为由政府部门内部协调调查最大限度地为申请人提供便利。
n
积极发展中介组织规范出入境的市场行为。
根据《因私出入境中介活动管理办法》 我们根据这个办法加强对因私出入境中介活动的管理。首先是依法受理、审批成立中介机构的申请并积极扶持合法中介机构开展业务引导出国人员向合法中介机构寻求中介服务抑制非法中介活动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其次是查处、打击非法中介活动对未经资格认定、登记造册擅自开展中介活动的依法取缔对合法中介机构违法经营的也依法查处。
n
充分发挥基层公安派出所和社区居委会的职能作用全面掌握入境人员的基本情况。
随着当前入境人员数量的大量增加我局派出所警力紧张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为此要将责任落实到乡(镇)政府、办事处落实到村(居)委会社区组织充分发挥他们人多、力量大、日常工作与人口管理联系密切的优势确保 100%的覆盖面。作为社区民警应当依据统计学原理进行分片分时段的抽查核定人口登记情况为上级公安机关提供科学的数据为国家制订各项法规、政策提供依据。上级公安机关要把社区民警的发现漏登率作为考核的指标以促使社区民警充分发挥力量确保登记完整、准确。
n
坚持制度建警建立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塑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出入境管理队伍。
面对出入境管理任务越来越重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
多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的形势建立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坚持制度建替成为新形势下的顺应时代要求的根本途径。首先要建立绩效考评制度把政治学习、作风建设、业务培训、纪律教育列入制度制订规划与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其次要规范民警的教育培训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这样才能建立一支掌握专业知识精通我国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掌握国际法律、法规和惯例。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技能能够协调各有关业务部门关系的高素质的出入境管理队伍。
n
高度重视与认识“按需申领护照”政策提高我局的响应能力 “按需申领护照”事关建立符合国际通行惯例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因此我们应该对此项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与认识。实行按需申领护照不是单纯的放宽限制、简化手续的问题而是公安出入境管理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步骤。大胆改革、简化手续必须建立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前提。
2具体措施与建议 n
信息科技化支撑。
在详尽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特定身份人员因私出国报送备案信息系统” 完善“法定不准出境人员通报备案信息系
统” 并实现与“人口信息系统”的联网。其效果要求达到一个市民前来申领护照只要填上姓名、身份证号码受理民警可以立即进行网上比对普通市民当场办结特定身份人员需验看相关证明法定不准出境人员自然拒之门外整个受理过程一般仅需要几分多钟。同时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申领护照的申请进行自动比对和查控既能有效地减少差错率及时发现弄虚作假现象又能防止办“人情证”和“开后门”等不正之风。
n
内部机制与机构调整。
针对新方法的实施与出入境人员的增加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护照科和一个报备组。报备组专门负责特定身份人员报送备案和法定不准出境人员通报备案信息库的建立、管理和日常维护并归口负责其他各类的出入境交控、查控。这是建立报备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一环。同时综合本地区交通、人口分布状况适当增加发证点以方便市民取证。
n
增加受理渠道。
居民既可直接到公安机关设立的受理点提交护照申请材料也可以通过指定的邮政网点向出入境管理处递送申请材料。指定的邮政速递局还可以申请人提供了上门填表、递送的服务项目但申请人如果是通过邮政递送申请材料的本人必须亲自到出入境管理处指定的发证点就近领取护照履行“一次核对”的手续。
n
因地制宜急事急办。
如果有充分理由证明是急需出国的可以来当地出入境管理...
篇五:出入境管理调研报告
市出入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 XX 年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为做好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出入境管理情况专项工作报告的相关工作,XX 年 8 月 11 日至 13 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XX 同志率市人大常委会民宗外侨工委专题调研组,赴出入境管理工作一线调研并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外事办、XX 边检站、XX 边检站、XX 海关、中央商务区管理局等相关单位的情况汇报,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并形成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我市涉出入境管理单位立足疫情防控和自贸港建设实际,创新工作思路,积极贯彻落实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强化海关监管
一是运输工具监管。对入境的交通工具进行检疫实施100%登临检疫。通过无纸化电子申报、查验合一登临检查等措施,缩短监管环节,提高通关速度;在供机物料监管、航班结关管理、登临查验布控等环节,采取电子审核方式,减少传递纸质单证时间,提升监管效率。二是国境卫生检疫。严格落实各项口岸防疫措施,妥善处置紧急救治等突发事件,高效保障工程船、包机航班等安全通关。三是行李物品监管。认真落实海关总署监管要求和风险布控指令要求,对重点航班加大查缉力度;通过推进国际到达旅客托运行李物品先期机检项目、为现有 CT 型 X 光机加装风险物品外观抓取系统、更新职能审图系统等措施,缩短正常旅客行李通关时间。上半年,XX 海关共监管空港进出境航班 48 架次、人员 645 人次,海港各类进出境船舶 52 艘次、人员 2482 人次,累计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 1 例、确诊患者 4 例。
(二)强化边检管控
边检部门坚持疫情防控与口岸管控相统筹。一是凤凰边检站在使用国家各类平台系统基础上,自主研发凤凰口岸外国人关注预警系统,对各类旅客开展数据筛查;加强与市出入境管理部门、机场公安等相关单位沟通、协同、配合,有力推动离岛管控、违法违规人员查缉措施落实到位。今年截
至 7 月 21 日,共检查验放航班 46 架次、人员 645 人次;向市防疫指挥部交通组推送涉疫预警数据 5600 余条;协助出入境管理支队等职能单位查获 10 起违法违规案件。同时,排查“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线索 98人次,得到国家移民局采纳肯定。二是 XX 边检站对预报船舶和人员提前做好轨迹核查、信息研判等工作,有效提升涉疫排查精准度和自身防护安全系数。上半年,紧急开通“绿色通道”救助受伤船员 8 名;妥善处置境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船员事件,为中海石油公司工程船入境及船员退运返回赢得宝贵时间;紧盯海上违法违规风险隐患,综合运用港口边检综合管理系统、船讯网等平台进行全程跟控和风险研判,严密防范擅自出入境、私自上下轮等违法违规情况发生。3 月 31 日,查获涉嫌诈骗的网上追逃人员 1 人次,并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作经验推广。上半年,共检查出入境船舶 X 艘次,出入境人员 X 人次,检查境外游艇出海 X 艘次,检查出海人员 X 人次。
(三)优化联检与通关入境服务
一是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签证业务于XX年 6月29日正式入驻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人才“单一窗口”,同时设立市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实现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联审联检服务的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深化公安
出入境政务服务“一门通办”试点工作,有序推动符合条件的派出所受理因私出入境证件工作;推动崖州湾科技城设立出入境服务窗口,采取集中办证的方式,为崖州湾科技城的外国人及港澳台人员提供办证服务。二是外事部门与公安部门灵活掌握政策,为外国留学生减少办理来华签证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三是边检部门探索邮轮船票快速通关模式,研发部署邮轮管控系统,实施邮轮船票制度,可通过扫描一维码的方式,核对旅客身份证件及船票等资料信息无误后快速予以通关;推进“互联网+边检服务”,依托港口边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国家移民管理局边检行政许可网上窗口,实现《上下外国船舶许可》、《船舶搭靠外轮许可》、游艇帆船出海审批等海港边检行政许可网上申请办理、无纸化签发、电子化查验。四是 XX 海事部门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试点船舶证书“多证合一”改革,将原本办理人至少跑 5 趟、累计耗时 56 个工作日的审批过程,缩短至最多跑 1 趟、不超过 10 个工作日办结,真正将“减证便民”“减证惠民”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计前瞻性不足,导致建设滞后且后期拓展空间有限,难以满足出入境监管和服务需求。
据调研,我市出入境主要口岸(XX 凤凰岛邮轮港一期码头、XX 凤凰国际机场国际航站楼)都存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共性问题,即:现有海关查验区、边检检查区、执法单位之间的执法缓冲区、旅客待检行进区及公共区域面积都严重不足,导致在旅客出入境高峰时段易发生拥堵,增加旅客通关时间,影响通关体验的问题。一是从 XX 凤凰岛邮轮港一期码头日常使用情况看。联检大楼没有分别设置入境、出境查验场地,导致入出境查验通道重叠,难以满足防疫要求,造成单艘邮轮人员入境、出境手续无法同时进行,严重影响通关效率;现场验证大厅场地不足,空间狭小,联检单位之间纵深距离较短,影响执勤执法工作正常开展;人工验证通道建设数量较少,现场通关负荷较大,无法满足大型邮轮现场查验需求;候船大厅较小,无法同时承载 500 人以上游客的集散;码头联检楼的用房由于场地及建筑设计的限制,难以达到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的要求(现场没有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室;洗消室面积仅 4 平方米,远小于 20 平方米的规范要求;应急物资储备室面积仅 25 平方米,远小于 50 平方米的规范要求)。二是从 XX 凤凰国际机场国际航站楼日常使用情况看。该航站楼于 X 年投入使用,设计年吞吐量 50 万人次,而 XX 年监管进出境人员已达 X 万人次,远超设计吞吐量。目前,由于航站楼国际厅监管场地面积、布局及通道限制,使智能信息化设备使用及下步通关改造等
工作受限。另外,现阶段 XX 口岸尚无对外开放的水运码头,所有入境船舶(含游艇)均需在锚地登临检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查验时间。
(二)境外游艇入境管理相关的便利性政策条款未得到真正落实,导致相关手续办理仍较繁琐,不利于进境游艇服务水平的提升。虽然《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琼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省政府于 XX 年 6 月印发)已提出:“港澳游艇在办理入境手续后,如需出港则应办理首次出港手续,其后在省内自由行期间,在指定的游艇出入境口岸之间航行的,在事先向边检机关报备后可免于办理进出港的边防检查手续……”,且根据《海南省游艇管理办法》(2016年 2 月 5 日修订印发)第二十条规定:“……境外游艇进出海南水域,海事管理机构依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办理一次进、出口岸手续,期间在海南各开放口岸之间航行,免予办理进出口岸海事批准手续,但是目前外籍游艇在办理入境海南手续后,若前往海南省内不同一管辖区内的港口,仍需要在单一窗口向口岸监管单位申报,办理联检手续后才能前往,复杂程度等同于办理出境手续。比如,在 XX 鸿洲国际游艇会办理完成入境手续的外籍游艇,首次前往陵水清水湾游艇会(开放口岸)后,二次申报前往海口市国家帆船基地公共码头(非开放口岸),则需要提前 24 小时在单一窗口网站申报,且需办理现场联检手续。
(三)境外人员救助机制和救助安置场所缺失,导致救助工作无章可循、无处安置,难以实现快速、有效的救助处置。目前,在我市停居留的境外人员若突发疾病或自身无力解决食宿,且又无亲友投靠,则多由公安机关处置并承担救助、遣返费用,不仅牵扯大量警力,且因我市尚未建立完善的境外人员救助机制和相应的安置场所,难以实现对境外人员快速、有效的救助处置。
三、意见建议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加快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更加便利舒适的通关环境。落实好国家关于口岸开放和建设的相关规定,着眼长远,积极借鉴国内外有关口岸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先进经验超前谋划,在充分征求口岸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科学合理布局,对凤凰岛国际邮轮港现有航站楼进行升级改造,高标准规划建设 XX 新机场、XX 南山港区等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效顺畅的通关环境。同时,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探索更加便捷、高效的口岸管理模式。以服务为中心,组织协调口岸查验单位共同研究口岸监管与服务保障工作,创新工作方法,既要做好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又要保障进出境旅客、货物通关便捷,确保口岸通关的安全畅通。如:在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引入公
安局身份识别系统,强化港区治安管理。试点一机多屏,减少游客随身物品过检次数;利用单一窗口完善邮轮船票制度,结合大数据完成对游客相关数据的采集,逐步探索从纸质船票到电子船票的升级,实现无纸化甚至无感化通关。
(二)优化完善境外游艇省内自由行申报手续,助推游艇产业 发展。积极向省级有关部门反映,建议利用“海南省境外游艇管理系统”数据信息、省社管平台等数据支持,配合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定位设备,在“看得到、管得住”的情况下,参照琼港澳游艇自由行的监管模式进行办理简易移泊手续,进一步合理简化申报手续。
(三)提升外国人基础服务管理工作水平。一是切实发挥 XX 市外国人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同作用,贯彻落实我市外国人服务管理工作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研究制定我市外国人服务管理措施,建立完善我市外国人服务管理协调机制,着力构建“大外管”工作格局,做好外国人服务管理工作;二是将免签外国人纳入“社管服务平台”及“雪亮工程”等实有人口管理系统,进行实时跟踪管控,确保达到免签外国人管得住、不离岛、服务好的总体目标。三是建立合法入境境外人员救助机制和安置场所,明确相关单位职责任务,强化服务管理水平。
篇六:出入境管理调研报告
7 卷第2期第27 6 页2 0 0 8 年4 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A c t aM e d U n iv S c i T e c h n o lH u a z h o n gV 0 1. 3 7N o . 2P . 2 7 6A p r .2 0 0 8/+ 。+ …一。
+ 、:
调查研究;. \. 一一. . . . /.武汉口岸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罗静刘小桂罗一红刘利铭湖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武汉4 30 0 22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武汉日岸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的感染情况, 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 0 3年5月 至20 0 6 年12月 来湖北省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体检的4 5 4 19 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丙型肝炎抗体检测, 并结合谷丙转氨酶( A L T )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此次调查共发现20 8 例抗H C V 阳性者, 其中出国劳务人员H C V 的感染率为0 . 50 8 %, 高于其他人员的感染率。
H C V 阳性者A L T 异常率为22。
9 6 %。
H C V 阴性者A L T 异常率为5. , 59 %,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 10 9 . 9 8 , P < O . 0 1)。
结论应加强对武汉口岸出入境人员H C V 感染的流行病学监控, 有效控制国际交流中H C V 的感染和传播。关键词出入境人员I丙型肝炎中图法分类号R 512 . 6E p id e m io lo g ic a l In v e stig a tio na n dA n a ly siso fH e p a titisCV ir u sIn f e c tio nf o rE n tr y - E x itP e o p lea tW u h a n P o r tL u oJin g , L iu X ia o g u i, L u o Y ih o n ge ta lH u b e iE n tr y - E x it In sp e c tio na n dQ u a r a n tin eB u r e a u , W u h a n 4 3 0 0 2 2A b str a c tO b jectiv eT oin v e stig a tea n da n a ly z eth eh e p a titisCin f e c tio n s t a t u s f o re n tr y - e x it p e o p le a t W u h a np o r ta n dp r o v id er e f e r e n c e toa d o p ta v a ila b lem e a su r ef o rp r e v e n tio na n d c o n tr o l o f in f e e tio u s d isea ses. M eth o d sS e r u m a n ti—H C Va n ti—b o d ie s a n dA L T w e r e d e te c te d in 4 5 4 19su r v e y e d p e o p le , w h oc a m et Oin te r n a tio n a 】
tr a v e l h e a lth c a r e c e n t e rt Od o th e h e a lthe x a m in a tio n f r o mM a y2 0 0 3 t O D e c e m b e r 2 0 0 6 。
a n d sta tistica la n a ly sis w a s c a r r ie d o u t. R e su ltsp e o p lew h oh a d th e H C V in f e c tio n . T h e in f e c tio n r a te o fo c c u p a t io n sinp e r so n a lse r v ic e w a s0 . 50 8 %。
w h ich w a s m o r eth a nT h e r ew e r e 2 0 8en tr y —ex itth a t in o th e re n tr y - e x it p e o p le . T h eA L T a n o m a lo u s r a te o fp o sitiv ea n dn e g a tiv e H C V W a s 22. 9 6 %a n d5. 59 %r esp ectiv elyw ith th e d if f e r e n c eb e in gsig n if iea n t( v 2= 10 9 . 9 8 。
P < O 。
0 1, . C o n clu sio nIt jsn e c e ssa r ytostr e n g th e nth e c o n tr o J o f H C Vp r e —v e n tio nf o r th ee n tr y - e x it p e p o lea t W u h a np o r ta n de f f e c tiv e lye o n tr o l th e H C V in f e c tio nd u r in gin te r n a tio n a l c o m m u n ic a tio n ,K e yw o r d se n tr y - e x it p e o p le ; h e p a titisCv ir u s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 H C V )感染所致。H C V 是19 8 9 年由美国C h o o 等从受感染的黑猩猩血液标本中, 10 0 万克隆中仅找到一个阳性克隆, 由此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
H C V 是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体, 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的病原体之一。
H C V 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经过胃肠道外及输血途径传播。
目前, 我国约有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的患者近4 0 0 0 万, 占到全国人口的3. 2%[ 1]。
近几年来, 我国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特别是人世后, 出入境人员增加, 传染病传入传出的几率也随之增大。
为掌握武汉口岸罗静, 女, 19 7 9 年生, 检验技师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湖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于20 0 3年5月开始对出入境人员开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截止20 0 6 年12月 , 从4 5 4 19 名体检人员中共发现20 8 例抗H C V 阳性者。
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 1调查对象20 0 3年5月 至20 0 6 年12月 , 在湖北省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体检的4 5 4 19 名出入境人员。1. 2 检蔫方法①标本采集:
收取受检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m l, 次日上午进行实验。
②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 万方数据
罗静等. 武汉口岸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与分析・2 7 7 ・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 L IS A )法测定血清中的抗H C V , 操作方法及结果判定按使用说明书进行。
对于有阳性反应的样品均采用金标法进行确证。
E L IS A 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金标法试纸条由美国应用生物工程公司提供。③谷丙转氨酶( A L T )检测:
采用日本O L Y M P U SA U 4 0 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所用试剂为日本0 L Y M P U S 试剂盒。2 结果2. 1H C V 的阳性检出率在20 0 3年5月 至20 0 6 年12月 期间, 从武汉口岸出入境的4 5 4 19 名体检者中检出20 8 例抗H C V阳性者, 检出率为0. 4 6%。2. 2H C V 阳性感染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在20 8 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 男性H C V感染者的比率为6 4 . 4 2%, 明显高于女性H C V 感染者的比率( 35. 58 %)。
此外, H C V 感染者的年龄分布多集中在20 ~50 岁之间, 占感染总人数的7 3. 0 8 %。
但对于所有受检者而言, 男性H C V 的感染率为0 . 4 6 %, 女性H C V 的感染率为0 . 4 5%,H C V 感染率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Y 2= 0 . 0 0 2, P > 0 . 0 5)。
对于年龄而言( 表1), 不同年龄组的H C V 感染率位于27 . 7 %~52. 9 %之间,经统计学检验发现, 不同年龄组间感染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Y 2= o . 9 9 0 , P > O . 0 5)。表14 54 19 名受检者丙肝病毒感染年龄、 性别分布年龄( 岁)男性女性检测人数感染人数感染率( %)检测人数感染人数感染率( %)总计年龄瑟染率均< 2 020 ~30 ~4 0 ~50 ~6 0 ~7 0 ~0 . 4 6 00 . 4 180 . 4 6 50 . 50 30 . 4 8 40 . 37 80 . 4 6 90 . 4 540 . 4 9 20 . 4 2 80 . 4 4 90 . 4 570 . 6290 . 0 0 00 . 4 58O . 4 4 10 . 4 500 . 4 9 20 . 4 7 20 . 52 90 . 2 7 72 . 3 不同职业者H C V 感染的情况在4 5 4 19 例受检人群当中, 职业分布主要有以下几种:
海员、 劳务人员、 学生、 公职人员、 商人以及不明职业者( 表2)。
其中劳务人员的H C V 感染率最高为0 . 50 8 %, 其次为不明职业或无业者为0 . 4 9 1%, 感染率最低的职业为公职人员和学生,H C V 的感染率分别为0 . 4 0 1%和0 . 4 15%。表2 20 8 例丙型肝炎感染者职业分布情况调查2. 4H C V 感染率与A L T 异常率之间的关系在20 0 3年5月 至20 0 6 年12月 之间, 共检出A L T 异常者为2 9 9 0 人。
据有关文献报道, 乙肝感染者与A L T 异常有关联[ 2嵋], 因此, 本次调查将乙肝感染者除去, 重点讨论39 7 4 7 例受检人群中丙肝病毒感染者与正常人群在A L T 异常率之间的差异。
在39 7 4 7 受检人群中, 抗H C V 阳性且A L T异常者为4 5例, 占抗H C V 阳性组22. 9 6 %; 抗H C V 阴性而A L T 异常者为2210 例, 占抗H C V阴性组5. 59 %, 经统计学检验发现, 就抗H C V 阳性组与抗H C A 阴性组而言, 其A L T 异常检出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Y 2= 0 . 0 0 2, P < O . 0 1)。2 . 5感染者行为调查对于20 8 例H C V 感染者, 我们进一步调查发现, 共有52人有输血史, 占到感染人数的25. 0 %。在这有输血史的52例H C V 感染者中, 有输血浆史的为4 3例, 占有输血史人数的8 2. 7 %; 输血年限在19 9 6 年以前的有26 例, 占有输血史人数的50 . o H ;在19 9 6 年到20 0 0 年有23例, 占有输血史人数的弧∞弘弱,0m趵扒7u5O8948956”∞如诣们”趵244123448696%吣眈坫钉铊舵19763 万方数据
・2 7 8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20 0 8 年4 月 第37 卷第2期4 4 . 2%; 在20 0 0 年到20 0 4 年有3例, 占有输血史人数的5. 8 %。3 讨论丙型肝炎病毒呈全球性流行, 是欧美及日本等国家肝病流行的最主要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H C V 的感染率约为3%, 估计约1. 7 亿人感染了H C V , 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 5万例。我国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丙肝病毒感染率为3. 2%n ]。
此外, 有研究资料显示北京地区自然人群H C V 感染率为1. 7 %[ 51; 广东地区的健康自然人群中H C V 感染率为1. 4 5%[ 6 ]。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 C V 的感染率为0 . 4 6 %, 低于北京地区和广东地区以及全国统计的健康自然人群感染率。
分析原因:
①地区之间流行水平存在差异; ②本研究对象( 出入境人员)是特殊人群, 是以健康体检来发现H C V 感染者; ③当然不能忽视检测方法问题所导致的漏检。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 丙肝的感染率在性别分布上有明显差异。
至于H C V 感染与年龄的关系报道不一。
在抗H C V 阳性患者的家庭成员中, 其抗H C V 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但本次调查结果与之不一致, 其原因可能是研究对象( 出入境人员)是特殊人群, 并且从H C V 感染者的职业情况和年龄分布来看, 进出口人员多为20 ~50 岁的劳务人员。
这些人员多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生活水准较低, 缺乏相应的医疗保健, 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知识的缺乏, 再加上H C V 感染没有强烈的症状表现, 所以, 这些感染者对于自己感染H C V 的情况还一无所知, 有可能传染给家人和周围的工友, 导致更大范围的传播, 危害十分严重。相关报道表明, 肝炎患者常伴有A L T 的异常,在排除了乙肝病毒感染者后, 本研究探讨了H C V感染与A L T 异常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抗H C V阳性组A L T 的异常率要高于抗H C V 阴性组。
由此可见, 大部分H C V 感染者同时存在A L T 的异常, 因此, 在进出口人员体检中对于A L T 异常人员须检测是否存在H C V 感染。
但是, 也有文献报道m , 2/3 A L T 正常的H C V 携带者都有慢性肝炎的组织学特征, 有的甚至存在肝硬化, H C V 携带者中几乎没有完全正常的肝活检。
众所周知, H C V 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十分密切。
所以, 对于A L T正常者而言, 仍有可能是H C V 携带者, 因此对其进行相应的临床和生化检查是必要的。此外, 本次调查中还对H C V 感染者的行为进行追踪采访。
结果发现有52名H C V 感染者有过输血史, 其中8 2. 7 %的人有过输血浆史。
而输血年限调查结果显示, 相对于19 9 6 年以前输血导致的H C V 感染, 20 0 0 年到20 0 4 年, 由于输入血液以及血制品导致H C V 感染的人数仅占H C V 感染者的5. 8 %。
由此可见,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血液来源的控制以及血液检测的日益规范化, 输血导致的H C V 感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H IV 感染者、 透析人群、 静脉药瘾者、 同性恋者等在H C V 感染传播过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是今后我们工作的又一个重点。总之, 目前H C V 感染已成全球分布趋势, 成为当前进出口岸传染病检测的一个重点。
由于目前尚无丙型肝炎疫苗, 使得丙型肝炎的危害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甲肝和乙肝更严重, 预防控制的形势更严峻。因此, 口岸预防丙肝的主要措施有:
①关注国内外丙型肝炎爆发和流行的相关资料, 对来自疫区的出入境人员的检测要慎重; ②提高丙型肝炎病毒检测的技术含量, 降低漏检率, 同时将丙肝病毒抗体检测列为出入境人员健康体检的常规项目; ③加强对出入境人员开展预防丙型肝炎知识的健康宣传教育; ④联防联控, 公开疫情信息, 加强与地方疾病控制机构、 中心血站等的联系, 杜绝医源性感染; ⑤进一步加强对丙型肝炎病毒传播趋势的监控, 获得第一手资料, 为卫生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参考文献[ 1]李衍. 丙肝潜藏的危险更可怕[ J]. 家庭医药, 20 0 6 。
11( 59 ):10—11.[ 2]舒桂梅。
刘虹, 李虹. 26 0 0 6 名食品从业人员H B sA g 、 H B e A g和A L T 检测结果分析E J]. 广西预防医学, 20 0 4 , 10 ( 2):
8 4 —84.[ 3]王学波, 赵琪, 王欣. H B e A g 阴性乙肝患者H B VD N A 与A L T 的关系F 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 0 5, 5( 14 ):
264 9 - 264 9 .[ 4 ]张为民, 李蕴铷, 谢纹.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 上)E J]. 中国临床医生, 2006, 36( 4); 23—24.[ 5]唐晓敏. 北京地区不同人群H C V 感染状况及其基因调查[ J].实用预防医学. 19 9 7 , 4 ( 3):
135—136 .E 6 ]史小楚. 广东不同人群H C V 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E J3. 中国公共卫生, 1998, 14( 4):
8—9.[ 7 ]张卓然.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 第3版)[ M 3.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381—382.( 20 0 7 —0 3—30收稿) 万方数据
...
篇七:出入境管理调研报告
境工作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的几点建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申请出国境人员不断增多对出入境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先的申请、审批手续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给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压力和挑战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如何调查分析我局出入境管理上必须顺应的新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服务于我旗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是摆在我局出入境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调查分析我个人认为我局出入境管理工作上应该立足于全旗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从以下方面做好管理服务的突破性工作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依法行政完善公安出入境法律加强科技创新走“科技强警”之路发展中介组织规范出入境市场行为发挥基层派出所和社区居委会的职能作用确实掌握入境人员动态建立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积极防范趋利避害以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一、 基本现状与问题调研
1国家关于护照申领方法的“双轨制” “按需申领护照”是指除特定岗位国家工作人员还要按照人事、干部管理权限出具审批意见外绝大多数的常住市民只需凭身份证、户口簿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提交申请表即可申领护照无须再提交相关的材料及所在单位或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意见取消了境内外证明材料和层层审批真正实现了一次受理完毕减少了障碍免去申请人往返奔波之苦。
而且基本实现与国际通行做法一致以前需要 30 个工作日现在加急只需要 5 个工作日。
与传统的申办护照方法相比这种“按需申领护照”主要在以下 2 个方面明显不同 (1) 申领手续不同实行按需申领护照城市的常住户口人员只要凭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以及符合标准的照片、并提交填写规范的出国申请表即可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受理窗口办理。
免交所有境外邀请材料及相关证明免交单位政审意见。
(2) 受理对象不同分为普通居民和特定身份人员。普通居民全部实行按需申领护照。属中央五部委规定的特定身份人员除需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签署单位意见外其他的申领护照手续与普通居民相同。
2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主要问题
《出入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实施一个时期后再加上由于“按需申领护照”方法仅在部分地区实施因此一些问题不断显露出来各地公安机关对实施细则的理解和掌握也不一不同的地方存在着不同的申请办法不同的审批条件和办事时限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不公平不协调等问题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也更加严峻。主要问题有 ——人员流动及地区之间不协调带来的问题。由于我国目前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较大人户分离和档案挂靠现象越来越明显而居民出国境又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办理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在出具政审意见时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政审意见的不真实性尤其是在人情关系下派出所在没作任何调查时就草率地签署政审意见。而且外来的许多申请人大多是在已经实行“按需申领护照”的城市就业由于这些城市派出所往往不了解申请人的情况而无法或干脆不给申请人出具政审意见这样就造成申请人往返数次而无法办结出境证件。
—— 出入境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我局出入境管理科目前仅有人目前随着经济发展我旗年均出入境人员已达人日均达到人而且数字还在稳定上升对出入境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匮乏的警力已经不适于
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这给我们入境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压力和挑战。
——部分地区审批过严带来的问题。对法规运用及管理偏严的地方还对出国境申请设置了种种条件要求提交的材料过多手续繁琐给群众造成“卡”住申请人的印象损害公安机关的形象。
——出入境违法犯罪活动的防止问题。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与“按需申领护照”的实施公民出入境日益频繁出入境领域违法犯罪活动案事件频频发生。一是弄虚作假骗取护照案事件比较突出一些外省人冒用本地居民身份证件骗取护照一些本地居民因种种原因不以真实身份申办护照而是冒用他人身份证件骗领护照。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勾结有关人员弄虚作假伪造、冒用他人身份证件为企图偷渡人员骗领护照。二是一些机构和个人为谋取利益从事非法出入境中介活动。三是不法分子组织他人偷越国境。此类案件我局已查处起。
——面对新形势基层的工作水平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问题。在队伍素质上存在着业务骨干少学历偏低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既懂国内、国际法律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匾乏。如果不加强业务培训更新知识结构就无法适应处理各类涉外案(事)件的要求。在科技手段上尽
管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运用到出入境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了境内外人员因私出入境的电脑受理、审核、审批也建立了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系统但还存在境外人员基本资料和住宿登记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尚未能与户政、治安、刑侦等部门联网户口资料和涉外治安、刑事案件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也未能与检、法、司、安等部门联网等问题而且当前的骗取出境证件事件越来突出手段越来越科技化给出入境管理工作带来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计算机网络建设的滞后也严重制约着出入境管理工作的发展也影响了出入境综合效益的发挥。
二、 加强我局出入境管理服务工作的对策 一工作思路与对策 ——以服务为基础树立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的崭新形象。强化效率意识与服务意识树立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的崭新窗口形象以优质服务去迎接入出境人员去感染入出境人员。
——结合我国国情和本地区的特点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采取政策调研与科技开发并重、创立新型办证机制与调整内部科室协调同步的工作思路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并结合我国国情和本地区的特点 学习等先进地区的“多渠道受理、集中审批制证、一次核对办结”的办证模式。
——加强科技创新向科技要素质向科技要警力。
首先要实行信息网络化管理规范出入境各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达到提高效率节约资源的效果。要在现行三四级网的基础上向下与各派出所联网确保各基层点录入的散居社会的入境人员信息并人数据库实现共享。同时 设立统一的“不准入境人员信息库”和“注意人物信息库”。
各基层点录入的入境人员资料进人数据库后即可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可疑及时处理。
建立边检入出境人员信息及各地处理证照信息的共享。基层派出所录入入境人员姓名后电脑即显示所有信息缩短境外人员办理住宿登记时间同时也改变过去基层派出所无法掌握辖区人员是否办理证、 照(存在异地申请等)或办理证、照后是否出、入境的情况真正做到对辖区人口情况明、信息灵。这样才能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障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积极发展中介组织规范出入境的市场行为。
根据《因私出入境中介活动管理办法》加强对因私出入境中介活动的管理。首先是依法受理、审批成立中介机构的申请并积极扶持合法中介机构开展业务引导出国人员向合法中介机构寻求中介服务 抑制非法中介活动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其次是查处、打击非法中介活动
对未经资格认定、登记造册擅自开展中介活动的依法取缔对合法中介机构违法经营的也依法查处。
——充分发挥基层公安派出所和社区居委会的职能作用全面掌握入境人员的基本情况。随着当前入境人员数量的大量增加我局派出所警力紧张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为此要将责任落实到苏木镇政府落实到嘎查(居)委会和社区组织充分发挥他们人多、力量大、日常工作与人口管理联系密切的优势确保 100%的覆盖面。作为社区民警应当依据统计学原理进行分片分时段的抽查核定人口登记情况为上级公安机关提供科学的数据为国家制订各项法规、政策提供依据。上级公安机关要把社区民警的发现漏登率作为考核的指标以促使社区民警充分发挥力量确保登记完整、准确。
——坚持制度建警建立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出入境管理队伍。面对出入境管理任务越来越重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的形势建立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坚持制度建替成为新形势下的顺应时代要求的根本途径。首先要建立绩效考评制度把政治学习、作风建设、业务培训、纪律教育列入制度 制订规划与要求 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其次要规范民警的教育培训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这样才能建立一支掌握专业知识精通我国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掌握国际法律、法规和惯例。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技能能够协调各有关业务部门关系的高素质的出入境管理队伍。
——高度重视与认识“按需申领护照”政策提高我局的响应能力。“按需申领护照”事关建立符合国际通行惯例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因此我们应该对此项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与认识。实行按需申领护照不是单纯的放宽限制、简化手续的问题而是公安出入境管理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步骤。大胆改革、简化手续必须建立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前提。
二具体措施与建议 ——强化信息科技化支撑。在详尽调研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法定不准出境人员通报备案信息系统” 并实现与“人口信息系统”的联网。其效果要求达到一个居民前来申领护照只要填上姓名、身份证号码受理民警可以立即进行网上比对普通居民当场办结特定身份人员需验看相关证明法定不准出境人员自然拒之门外整个受理过程一般仅需要几分多钟。同时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申领护照的申请进行自动比对和查控 既能有效地减少差错率
及时发现弄虚作假现象又能防止办“人情证”和“开后门”等不正之风。
——强化内部机制与机构调整。
针对新方法的实施与出入境人员的增加 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护照科和一个报备组。报备组专门负责特定身份人员报送备案和法定不准出境人员通报备案信息库的建立、管理和日常维护并归口负责其他各类的出入境交控、查控。这是建立报备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一环。同时综合本地区交通、人口分布状况适当增加发证点以方便市民取证。
——强化拓宽受理渠道。居民既可直接到公安机关设立的受理点提交护照申请材料也可以通过指定的邮政网点向出入境管理处递送申请材料。指定的邮政速递局还可以申请人提供了上门填表、递送的服务项目但申请人如果是通过邮政递送申请材料的本人必须亲自到出入境管理处指定的发证点就近领取护照履行“一次核对”的手续。
——因地制宜急事急办。如果有充分理由证明是急需出国的可以来当地出入境管理处书面陈述理由递交相关证明警方会给予相应时间的急事急办措施。具体地说奔丧、探病的需提供亲属死亡证明或者住院证明等有关材料开学在即的需提供开学日期在一个月之内的国外接受
学校出具的正式入学通知书国外有效入境证明即将过期的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强化拓展咨询功能。在已有的电话、信函、传真等答复方式上 增设网上咨询。
以各种方式扩大咨询受理量以满足大批量、多层次的咨询服务要求。
为达到简化申请、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建议推出以下便民利民新举措 1. 在实施“按需申领护照”的城市申办《往来港澳通行证》和《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只要符合条件免交所在单位或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意见。
2. 为领取申请表提供更大方便。
市民既可凭身份证和户口簿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服务窗口领取还可通过专门网站下载。
3. 减少申请表的填写申报内容。
4. 争取与邮政部门协商提供特快专递送证上门服务这样在整个申请过程中群众去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提交申请表一次将完成所有护照申办手续。
篇八:出入境管理调研报告
关于全省出入境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
日期:
2014-07-21
为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出入境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和外事委员会于今年 5 月份以来就此项专题共同进行了调研。
5 月初, 两委先后召集省公安厅、 省外办、 省教育厅、 省民政厅、 省人社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省旅游局、 省侨办等有关部门举行座谈会, 听取出入境管理相关工作的情况介绍及意见、建议。
其后, 两委会同省公安厅前往各市进行调研, 分别召开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基层单位座谈会, 实地察看了出入境证件办理大厅、 境外人员服务站等。
10 月上旬,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鹏专程带队前往苏州市, 与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外资企业、 大专院校、 涉外旅行社、 外国人聚居的社区等进行深入座谈, 了解我省出入境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我省出入境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出入境管理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保障社会秩序平稳安定, 服务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省是全国开放最早、 开放度最深的地区之一,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 随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 我省出入境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出入境人数呈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省出国旅游、 留学、 经商的人数急剧增加, 近年来各市居民出入境证件的申办量以年均 30%的速度递增。
2012 年, 全省共有 258 万人次办理各类出入境证件, 是 2003 年办证量的近 10倍。
江苏也是境外人员来华访问、 旅游、 留学、 工作和交流的汇聚地和中转站, 临时入境和常住外国人数量持续增加。
省公安厅统计资料显示, 2012 年在我省逗留的临时入境境外人员总人数达 212 万人次; 长期居住(六个月以上)
的境外人员总数约 5. 7 万人。
2012 年全省边检机关出入境人员达 262 万人次, 约为 2003 年的 5. 3 倍。
二是出入境人员构成呈现复杂化的特点。
改革开放之初, 我省居民出国以公务访问、 劳务输出和出国留学为主, 绝大多数是有组织、 有计划地被派往国外, 人员构成和组织形式比较单一, 数量也十分有限。
近几年来, 因商务、 旅游、 探亲、 留学、 移民而走出国门的我省居民人数急速上升。
入境外国人的构成也随着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而不断变化, 既有政府官员、 商务人士、 观光游客、 境外组织人员, 也有留学生、 来华就业人员、 回国定居华侨和外籍华人。
甚至还有极少数可能对我省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的人员, 其身份具有多重性和多变性, 难以甄别界定。
三是出入境人员活动自由度增大, 流动性增强。
近年来, 全省开放区域不断扩大, 开放行业不断增多, 开放口岸达 17 处, 便利快捷的交通加速了入境人员的流动性。
由于公安部早在 1996 年就取消了关于外国人必须住宿涉外饭店的规定, 境外人员来苏后散居社会面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另一方面, 我省不断简化居民申领因私护照的手续, 为居民正常出国活动提供
了极大方便; 普通居民与国外的联系更加频繁密切, 数量繁多的各类出境中介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
四是非法出入境案件增加, 动态管理压力加大。
在我省出入境人员大进大出、 快进快出的新形势下, 非法出入境案件逐年增加, 出入境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些违规经营的中介组织我省公民以非法途径越过国(边)
境, 前往非洲、 蒙古、 中东等国家从事经商或劳务活动, 导致境外劳务纠纷和违反所在国法律的事件时有发生, 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更损害了国家形象。
另外, 由于我省经济较为发达, 生活水平比较富裕, 企业劳动力需求比较旺盛, 很多外国人来我省居住就业, 其中少数外国人对我国法律法规不了解, 或是恶意规避法律规定, 在我省非法入境、 非法居留、 非法就业(以下简称“三非”), 成为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不稳定因素。
二、 我省出入境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为更好适应我省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省公安厅、 省外办及各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坚持与时俱进, 认真履行职能, 创新工作方法, 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并举, 既切实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和社会秩序, 又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满足我省居民及境外人员的出入境需求。
主要成绩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初步建立联动机制, 各部门基本形成工作合力。
我省相继成立“境外人员管理工作厅际协调小组” 和“境外来华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组”, 由公安厅牵头, 外事、 侨务、 教育、旅游、 商务、 工商、 民政、 人社、 文化等 10 多家相关部门共同参与。
各部门通过协调联动机制, 不定期召开会议, 交流信息, 排查问题, 完善措施, 共同推动出入境管理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法效果。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加强与反恐、 国保等各警种之间的信息互换、协作配合。
全省公安部门还与学校、 企业、 社区等单位密切合作, 面向入境外国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共同营造自觉遵守出入境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
针对近年来境外劳务纠纷时有发生的情况, 全省建立了由省商务厅牵头、 5 个政府部门参加的对外劳务管理工作协调机制, 整治和规范对外劳务合作, 打击非法对外劳务中介。
在各职能部门有效配合协作下,全省出入境管理工作在快速增长的服务需求和管理压力面前, 做到了严格规范、 安全有序。
(二)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为基层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各市出入境管理部门克服警力不足与工作量巨大之间的矛盾, 科学调配人员, 合理优化流程, 提高办事效率。
全省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自加压力, 在休息日和午间休息时间安排人员上岗服务; 主动为服务对象开展出入境证件办理流程告知、 多语种签证到期短信提醒、 网上办证申请查询、 上门宣讲培训法规政策、 邮政快递收送件等服务; 采取人性化的工作手段, 灵活妥善处理因跨国婚姻滞留我省的毗邻国家妇女问题。
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认真敬业、 便民为民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得到了服务对象的高度赞扬和普遍认可。
省人社、 教育、 旅游等部门建立专办员制度, 定期组织各基层单位从事境外人员事务的专职人员开展各类培训, 及时宣传和解读相关政策法规,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省外办和各市外办积极向企业单位推广 APEC 卡 (亚太地区商务卡),为企业出国开展商务活动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三)
切实加大执法力度, 提升对出入境人员管控能力。
全省出入境管理部门不断加强对法定不准出境人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两个数据库的建设, 切实加强出入境证件受理审批和边防检查工作, 杜绝受控人员骗领出入境证件。
强化入境外国人日常管理, 将境外人员纳
入实有人口进行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境外人员的住宿登记率。
通过辖区民警上门走访和设立境外人员服务站等方式, 强化动态管理。
加大对外国人非法入境、 非法居留和非法就业行为的打击力度。
2012 年全省及时查处“三非” 外国人 733 人, 侦办妨害国边境犯罪案件 33起, 29 名犯罪分子被判处刑罚。
此外, 各地公安部门还相继查处了一批组织我省公民非法出境从事劳务的“黑中介”、 境外人员违反住宿登记等违法问题。
严格规范的执法行动对日常管控起到了积极效果, 切实维护了国家安全、 社会稳定和全省正常的出入境管理秩序。
(四)
有效利用科技手段, 提高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效率。
为提高出入境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科学化程度, 各职能部门十分重视加强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 初步构筑起智能化的内部信息管理平台。
全省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通过“网上公安” 在线服务、 外籍人员 QQ 群、 手机短信群等方式, 及时发布出入境管理的相关法规、 政策, 提供与出入境管理相关的咨询, 解答疑问; 通过开发推广“快证通” 软件应用系统, 全面准确掌握入住各宾馆的境外人员相关信息, 提高宾馆饭店入住登记效率。
部分市级公安部门积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设立“出入境流动警务车”, 上门受理群众办理出入境证件。
省人社厅建立了全省联网的来苏就业外国人智能化信息互换平台; 旅游部门积极推进“全国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 建设, 掌握出入境团队的第一手资料, 提高了服务和管理效能。
三、 我省出入境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 新要求和新任务, 我省出入境管理依然存在一些应引起重视和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的矛盾:
一、 出入境管理工作的综合性与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的非常态性之间的矛盾。
出入境管理工作涉及多部门, 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我省已建立的出入境管理厅际协调机制对于做好这项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由于该机制组织形式较为松散, 定期例会制度尚未真正形成,其沟通信息、 协调关系、 解决问题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各部门各自为政多, 缺乏行之有效的协调联动; 个案和专项工作的沟通协调多, 缺乏日常性动态化综合管理, 造成全省出入境管理工作部分环节管控不到位、 服务不到位、 政策不到位, 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的难点尚待突破, 外国人“三非” 问题、 非法劳务中介等问题有待各部门开展行之有效的联合行动来加以解决。
二、 入境外国人的流动性与管理平台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入境外国人身份多样, 活动轨迹多变, 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 文化传统存在差异。
在外国人入境后, 由不同部门在不同阶段对不同对象进行管理服务, 因此对入境外国人进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存在困难。目前, 我省一些部门内部已经建立起全省联网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和信息系统, 如境外人员入境住宿登记系统、 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证件办证系统、 外国人就业管理系统等。
但由于部门之间的管理平台互不相通, 无法兼容互通, 其他部门无法进行查询和补充, 内容不够完整和精细, 因而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动态跟踪管理, 导致监管的各个环节中仍然存在一些漏洞。
三、 新法规的颁布实施与配套措施的滞后之间的矛盾。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和《中国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 分别于今年 7 月 1日和 9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对于一些管理权限在地方政府的、 与出入境管理相关的事务, 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仍未出台。
一些部门未能针对我省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研究对策, 仍然沿用二十年、 甚至三十年前的政策。
各职能部门制定配套政策时, 容易从本部门利益和监管
的便利性考量问题, 造成条文规定过于原则笼统, 或者各部门政策相互抵触。
新法规定与现行办法及各部门政策之间存在不统一、 不衔接之处, 给基层单位带来困难和困惑。
如, 我省涉及邀请外国人来华等相关事项的许多政策依据仍然是多年前出台的部门内部文件, 甚至是涉密文件, 难以做到透明公开。
我省对国内船舶搭靠外轮和国内人员登外轮的管理办法, 都是 1992 年发布、 1997 年修订的, 已不能适应现实需求。
此外, 作为全国经济发达、 开放度高的省份之一, 我省在出入境管理方面存在许多特有的问题和困难, 而相关职能部门往往笼统转发国家部委的规范性文件, 在聘请外国专家、 外国人就业等方面的政策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四、 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新形势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之间的矛盾。
目前, 出入境管理工作涉及多个行政审批环节, 对照国务院关于精简行政审批项目、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的要求, 还存在差距。
过多的行政审批项目和过于冗繁的行政审批手续, 增加了办事人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 占用大量公用资源和人力。
一些被授权部门的审批权限由于新法的颁布, 已经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
一些部门存在重事前审批、 轻过程监管和事后责任追究的现象。
我省外籍教师在华管理、 非法劳务中介等问题时有发生, 难以彻底根治, 虽然首先是因为外语培训机构未按照相关规定聘请外籍教师或是非法中介机构违规组织我省公民前往境外从事劳务而引起的, 但其深层次原因还是由部分职能部门忽视事先防范、 事中监管和事后追责造成的。
五、 出入境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与机构队伍建设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出入境管理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广泛性, 对出入境管理队伍建设和行政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目前, 我省承担境外人员管理职能的省辖市城市区公安分局大多没有专门的出入境管理机构, 有些只有兼职民警,缺乏一批精通外语、 了解外国习俗的民警, 机构建设不够完整, 人员配置尚待充实。
在目前情况下, 一些地方公安机关的出入境部门只能应付日常出入境证件办理, 无暇顾及境外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出入境违法案件的查处。此外, 出入境管理相关场所和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 随着“三非” 人员和涉外案件的增多, 全省需要一个集中羁押“三非” 外国人的场所;部分地方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的办证大厅硬件设施还不能适应广大群众的办证需求。
四、 加强我省出入境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出入境管理工作水平, 为全省对外开放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结合目前我省出入境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 加强全省出入境管理协调联动机制建设, 充分发挥其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