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XX物流运输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2-11-19 18:20: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年XX物流运输业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年XX物流运输业调研报告

 精选 word 文档 下载可编辑

 XX 物流运输业调研报告

 前言近年来,东平县高度重视发展物流运输业,加快培育物流运输市场,积极推进物流运 输资源整合,大力培植物流运输企业。2011 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结合东平经济发展特 点,及时提出了发展物流运输业的设想。在《东平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中,明确 将东平定位为区域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围绕东平县产业发展布局,初步构建了点、线、 面集成融合的“一区四园多节点”物流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专门编制了《东平县现代物流产业 规划(2018-2027 年)》,对我县物流运输业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规划。

 我局对该行业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后,加大了关注力度,从 2 月 份开始,便多次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9 月下旬,又联合县发改、交通等部门对东平恒驰 物流有限公司等 10 家规下物流运输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还通过实地走访交通、商务、物流办 等主管部门,详细了解我县物流运输业发展现状。

 从调研情况看,我县物流运输业经历了由整体偏弱到逐步走强的发展过程,由于起步晚、 层次低、规模小,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但从中长期来看,会维持平稳较快发展趋势, 将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

 一、东平县物流运输业发展现状

 截至 2018 年底,东平县共有交通运输企业 165 家。其中 22 家年营业收入达到 500 万 元及以上,36 家资产总计达到 500 万元及以上。

 从企业资产看,每家企业都拥有独立的物流设施、设备,业务繁忙时会增加租赁设备或场 地。运输、配送和储存的物品基本上是除了大型器械和违禁物品以外的各种物品,可以零担运 输或者整车运输。每家企业自有运输车辆约 2-7 辆,其余大多是为节约成本而租赁的车辆。

 从企业车辆类型看,运输车辆大致分成以下三类装载量为 8 吨左右(2 米)的小型货车、 15 吨左右(2 米)的中型货车和装载量为 20 多吨(2 米)的大型货车。

 从企业规模看,绝大部分物流运输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运输覆盖地域范围较小。小型企 业一般是对省内或省外固定地市的专线运输;

 中型企业中有一小部分可以为全国各大城市运输和配送货物,大部分的运输范围是省内或 省外固定的区域。

 从企业业务性质看,主要分为以物流信息业务接单、联单为主的,以运输业务为主的,以 及两者兼营的三类情况。

  精选 word 文档 下载可编辑

 二、近年来物流运输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两大主因

 (一)区位优势

 东平县 500 公里半径辐射 10 个省、3 个直辖市、65 个地级市,位于京沪、京九两大铁 路干线之间,东距京沪铁路 70 公里,西距京九铁路 45 公里,105、220 国道贯穿南北,济 广、济徐、青兰、董梁高速公路相继通车,距周边济南、泰安、济宁、菏泽、聊城等城市均仅 1 小时左右的车程。瓦日铁路、京杭运河复航等一批重大工程竣工、通行;

 泰安港东平港区、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泰东高速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快建设。高 速公路、铁路、水路三大交通干线齐备,公铁水联运交通大格局逐步形成,作为战略交汇点的 区位发展优势日益突出。

 (二)物流量的快速增长

 1、工业生产总体向好,与物流运输业联动发展。亚麻纺织、化工、造纸、机械制造、农 副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等主导产业规模实力不断增强。2019 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 比增长 0%。瑞星集团近年重点实施粉煤气化、3 丙二醇生物炼制技术开发等项目,全力打造 国内知名的煤化工、生物化工基地,尿素单厂产量达到全国第一;

 东顺集团新上高速纸机、意大利纸尿裤生产线、擦湿纸巾生产线、韩国深加工生产线,成 为江北最大的高档生活用纸生产基地;

 新东岳集团新上还原胶、脱硫机械生产等项目,综合经济指标跻身全国力车胎行业前三位。

 2、农林牧渔业发展稳定,物流潜在需求增加。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粮食、油料、 食用菌、蔬菜、畜牧、林业、水产七大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基地初具规模。2019 年,全县粮 食总产达 60 万吨,完成造林面积 683 公顷,肉类总产量达 2 万吨,水产养殖面积达 6 万亩, 水产品总产量达 4 万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物流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3、商贸业平稳增长,商贸物流量不断提高。近年来,东平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直保持 稳步增长的态势。2019 年,东平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1%。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初 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城乡协调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特别是连锁超市的广泛分布为小批量、 高频度的物流配送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层次偏低

  精选 word 文档 下载可编辑

 截至 2018 年底,资产总量在 500 万元以下的物流运输企业数量占比达 72%,年营业收 入在 500 万元以下的企业数量占比达 87%。行业运作模式传统、低端,企业大多各自为业, 物流信息和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共享。物流运输企业中只有“四通一达”拥有条码技术,其他 企业大多通过“三星物流”、“运满满”等少数联系业务和车辆。大部分的企业只能提供搬运、 运输、装卸、仓储等基础服务,提供加工、包装、配货等增值服务的能力有限。

 (二)硬件设施薄弱 物流运输企业仓储设施大多为老旧仓库,现代化的大型仓储设施很少;

 装运机械化水平较低,人工装卸仍大范围存在。运输车辆已使用年限较长,载重量普遍偏 小,长途运载能力差。

 (三)资金运作困难 物流运输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服务功能单一、承揽零担业务多、资本积累能力差。而金融 机构对物流运输业放贷要求高,国家对物流运输业项目贴息和专项扶持资金渠道相对单一且额 度较低,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

 (四)专业人才匮乏 物流运输业从业人员基本为初、高中学历,大多数从业者没有物流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知 识不足,服务质量不高,企业竞争力较差。

 四、加快物流运输业发展的对策 (一)压实物流运输业发展责任体系 由县政府牵头建立物流办、发改、交通、工信、商务、科技、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环 保、海关、税务、统计等部门参与的物流运输业发展联系会议制度,并邀请物流运输相关企业 参加。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具体工作,并集中解决物流运输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 情况、新问题。建立县、乡镇(街道)、部门多层次联席会议机制,形成宏观决策、中观协调 和微观执行的共建共享新机制。完善物流运输业发展年度目标和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制度,明确 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实。强化绩效考核,将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乡镇(街 道)、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加大政策支持和培育扶持力度

 

推荐访问:疫情背景下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运输业 调研报告 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