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台州峰会3篇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台州峰会 63国内刊号CN61-1499/C2020年12月(下) 丝路聚焦疫情下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摘要:近年来,民营经济作为推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台州峰会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台州峰会
国内 刊 号 CN6 1 - 1 4 9 9 / C 2 0 2 0 年 12月 (下)丝 路聚焦疫情下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摘 要:近年来,民营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面临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使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急剧变化,民营经济面临的转型困难和挑战的范围和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体现在营商环境不佳、整体创新力和竞争力不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严重、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和机制不科学等四个方面。而新形势下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当做好营造更加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和健全融资体制、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推动管理创新等四个方面的工作。关键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困境;对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可以说是典型的“黑天鹅”事件,无论是传播范围还是影响程度,都已经远远超过世纪初的非典。从上半年公布的经济发展数据来看,世界主要经济体在疫情最严重的第二季度很多都出现了两位数的负增长。今年6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20年全球增长率为–4.9%,认为这是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经济衰退。为了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不设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而是要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为了稳住上亿市场主体,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强调要保护和激发市场活力。目前,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过90%,是中国经济的微观基础,更是最大的市场主体。然而,面对疫情冲击,很多企业陷入较大困境,高质量发展之路面临不少挑战。一、疫情对民营经济的影响从经济形势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第一季度为-6.8%,第二季度为3.2%。按不变价格计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下降1.6%。总体来说,中国经济的基本盘依然稳定,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长期化、常态化,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相应加大,尤其是对企业的影响会更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现金流紧张。疫情之初,由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的现金流情况报告显示,企业现金流维持期限仅在1个月以内的企业占比超过30%,维持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企业不到10%,中小型企业整体预期低于大中型企业。很多企业因为营收断崖式下跌,资金链极其困难,濒临破产。二是成本压力大。由于营收下降,企业的成本负担逐渐凸显。调查显示,疫情期间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主要是人工、租金和税费,其中人工成本就占到了接近一半的比例,巨大的成本压力造成了企业的经营困难。为了生存,很多企业不得不采取减员、降薪等措施缓解成本压力,严重的则可能面临破产。三是市场需求放缓。疫情使得内外部需求下降,即使是复工复产之后,由于疫情防控,削弱了普通消费者的积极性,市场需求恢复缓慢,导致企业营收不高,经营面临困境。李朋飞(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党校,重庆市
400038)由于民营企业中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成本压力大、承压能力偏低,一旦不确定性加大,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疫情使得本来就面对转型和发展困境的民营企业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二、疫情冲击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党的十八大之后,民营经济正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开始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然而,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加深、外部环境的恶化使得民营经济受到了来自于内、外两个方面的负面冲击,加之疫情影响,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困境。1.营商环境不佳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倚重和保障。从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来看,中国的总体排名比去年上升15位,名列第31名,取得了该报告发布以来的最好名次。但是,与排名靠前的国家相比,我们的营商环境依然不够优化。从办事效率上来看,与营商环境排名第四的丹麦相比,在单证合规办理方面,中国比丹麦多出6项流程,在施工许可办理方面更是多出16项流程。尤其是在企业开办申请方面,与排名第一的新西兰相比,在中国走完开办企业的全部流程至少需要22天,而在新西兰仅需要0.5天。营商环境不佳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比如现在的听歌软件,基本上都有版权要求。但是,人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仍然比较缺乏、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产权改革力度不大、深度不够,诸如盗版、复制或仿制、假冒书籍、侵犯著作权、商标侵权、侵犯专利权等现象依然严重。疫情之下,由于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民营企业的投资和发展毕竟会更加谨慎,对营商环境会要求更高。但是由于疫情冲击,很多地方一边忙着疫情防控,一边又忙着复工复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改善营商环境的动员和组织能力,延缓了营商环境的优化进程。2.整体创新力和竞争力不高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能源消耗型和资源依赖型,大多集中在传统行业,并长期处在全球价值链低端。从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可以看出,前六大行业都是以传统行业为主,钢铁行业数量最多。同时,在研发方面,500家企业中,研发强度超过10%的只有6家。此外,民营企业竞争力偏弱,在品牌金融发布的2020全球品牌价值500强的前50名排名中,虽然中国有15个品牌入选,但是只有华为、微信、腾讯QQ、淘宝、天猫5家民营企业品牌。从品牌价值上看,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一的华为,品牌价值与排名第一的亚马逊相比,品牌价值仅是其四分之一左右,差距明显。疫情冲击下,企业为了活下去,很可能要继续进行粗放式的发展,造成收稿日期:2020-09-16。
。. .。
。
64
国内 刊 号 CN6 1 - 1 4 9 9 / C 2 0 2 0 年 1 2 月(下)
丝 路 聚 焦了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影响到整个民营企业转型的发展,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民营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不强的程度。3.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严重民营企业贡献了国民经济的“56789”,却只占用了40%左右的信贷资源,与其经济贡献完全不匹配。在融资规模方面,民营企业平均融资规模及增速均明显落后于国有企业,据统计,2018年国有企业平均融资规模为5.9亿元/家,而民营企业只有6997万元/家,仅为国企的12%。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的各项融资成本均明显超过国有企业。此外从疫情防控债情况来看,无论是规模还是数目,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同样存在较大差距。民营企业因为缺乏担保品,加之自身经营风险高,只能通过民间金融机构、影子银行等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不仅规模有限风险大,而且资金成本高。疫情冲击之下,使得民营企业融资困境“雪上加霜”。4.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和机制不科学“家族式”经营是民营企业比较典型的特征,尤其是“夫妻店”,2019年度胡润百富榜中,共有19位千亿富豪,其中夫妻档就占了8人。但是,夫妻店在企业转型发展中面临很多问题。比如,疫情期间当当网创始人的离婚风波,严重影响公司的发展和稳定。其实,当当网的争议核心是股权纠纷,因为在当当的股权上,存在着李国庆、俞渝和工商信息系统披露的三个完全不同的版本。这充分反映出当当网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较大问题,而这种“夫妻店”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已经成为很多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最大阻碍。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落后的经营管理理念的弊端就被无限放大,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如果公司内部的管理和决策出现问题,那么企业将会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三、新形势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新形势下,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重点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营造更加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一是要提升办事效率。营商环境的好坏与办事效率高低有直接关系。一方面要减少企业办理各项业务的流程,简化办理步骤,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云时代”,让企业办事更快捷更有效率。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0年5月11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强调“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市场、政策、法治和社会环境,进一步激发活力和创造力。”优化营商环境归根到底是要靠制度,只有制度是最稳定的,最长久的。2.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营企业应当坚持以创新来驱动转型发展。一方面要深化创新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大环境。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技术、制度、市场等方面的创新。从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来看,华为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研发强度都遥遥领先,2018年华为的研发投入高达1015亿元,比排名前五的另外4家企业的投入总和还要高。正是因为有如此大的研发投入,才使得华为在创新领域能够领先全国。除了技术上的创新之外,为了让企业的决策管理更加科学高效,让员工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企业需要在管理制度方面进行创新,建立符合企业转型发展的制度。除此之外,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还是要符合市场需求,创造新的发展空间,产品和服务要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3.拓宽融资渠道,健全融资体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其实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各方应当共同发力。一是要由政府牵头,搭建企业间的互融联保平台。充分利用不同企业对资金需求在时间上的差异,组建有效平台,让企业资金充分流动起来,实现企业间的自救。二是组建有政府背景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担保机构。目前金融体系中担保费率过高,使得中小企业无法承受。政府可以出面组建融资担保机构,这些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重点服务民营企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三是金融机构应转变观念,努力提升服务民营企业的专业能力。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金融机构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服务民营企业水平,由“资金运营商”向“金融服务商”转型,与民营企业一起发展、共同进步。
4.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动管理创新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完善民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一方面要优化股权结构。家族企业尤其是夫妻店,应当建立科学有效的股权分配机制,要给予小股东更多参与公司决策的机会,吸引更多投资者。同时,要实施员工的股权激励机制,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才能让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另一方面要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作用,完善组织管理体制。对于那些规模尚小的企业,要不断完善财务制度和决策制度。同时,要努力实现企业产权的社会化和多元化、控制权的去“家族化”,让企业突破家族的影响而走上正常的成长道路。参考文献:[1]刘现伟、文丰安.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与策略[J].改革,2018(09)[2]郭敬生.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价值、遵循、机遇和路径[J].经济问题,2019(03)[3]童有好.营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9(04)[4]智艳、罗长远.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思考[J].学习与探索,2020(04)[5]罗志恒.新冠疫情对经济、资本市场和国家治理的影响及应对[J].金融经济,2020(02)作者简介:李朋飞,中共沙坪坝区委党校教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 .。
。
篇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台州峰会
ldquo; 四个坚持” 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12-10为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民营经济成长新高地,南京六合区积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整合营商资源,搭建服务载体,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空间,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长效保障。
坚持“一站服务”,提高惠企服务水平。整合质量要素资源,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多方联合,成立“质量小站”一站式服务中心,与企业管家共同为企业提供计量检定、质量管理、知识产权、品牌培育等在站内可立即办理的 12 项技术服务事项,可立即答复的 25 项技术咨询事项。搭建线上服务平台,依托经济开发区、高新开发区等园区网络基础设施,结合 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全时段为企业提供海量数据信息服务,同时结合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为重点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为企业打造“零距离”园区。增强资源集聚效应,现场设置咨询区、办理等待区、业务受理区、线上平台展示区、教育培训区等区域,不定期邀请质检、知识产权等方面专家,为企业提供技术需求对接,
集多头服务为一站办理,真正实现从“东奔西跑找咨询”到“专家到站送服务”的转变,努力提升质量服务意识与水平。目前,平台已注册用户企业 73 户,通过热线电话、网络答疑、现场咨询等方式精准办结服务事项 12 项。
坚持“八条措施”,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出台《六合区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八条措施》,聚焦“稳、减、补、缓”四个关键点,兑现专项奖补资金,拓展消费场景业态,稳定就业保障用工,鼓励减免企业房租,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支持保供企业发展,进一步帮助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同步发布实施细则,包括实施对象、实施要求以及申报、审批和实施程序等,明确责任部门,方便有效落实。区工商联积极统筹资源,助力律师、银行、小微企业、国企、担保公司五大端口融合,推动打造便利高效的融资服务平台,凝聚合力为辖区企业提供线上平台“掌上办”、线下窗口“直接办”、上门走访“在家办”服务,累计为 130 家民营企业提供 3.6 亿元贷款,助力民营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同时,将“订单融资”法律服务纳入“111”法治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一网五联”工作机制与广泛的“同心律师团”力量,帮助企业进行“法治体检”,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坚持“三个主动”,助推区域经济成长。主动抓牢商会党建示范点创建契机,推动 8 家商会成立党组织,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民营经济领域广泛覆盖。今年以来,已组织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培训 4 期,进一步夯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思想基础。主动搭建沟通联系平
台机制,与区法院、区检察院建立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平台及民商事矛盾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累计为区内民营企业提供纠纷诉前调解服务 800 多次,成功化解纠纷400 余件,联合中国银行、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银企座谈会及调研活动,根据会员企业需求制定“一企一策”,推动惠企政策落细落地。主动提升产业发展服务质效,依托“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商会建设提升年”“产业质效提升年”三个“提升年”活动,融合“我为企业办实事”与促进“两个健康”发展主题,充分发挥工商联“五项职能”,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商会、企业开展调研走访、“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帮助企业协调融资、产权办理、法律维权及惠企政策享受等关注问题,做到“无事不打扰、有难帮解决”。今年以来走访会员企业 80 多家、基层商会组织 17家,召开座谈会 5 次,现场解决问题 13 个。
坚持“四新举措”,携手同胞合作共赢。锚定新关口,聚焦区台商数控机床主导产业发展,区委统战部牵头调研形成《南京市六合区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报告,合作编制《六合区数控机床产业战略发展规划》,以构建“五个一流”为数控机床台企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实践创新路径。提振新动能,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在产业规划、园区提升、项目招引等方面,细化 13 项工作任务,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建立新机制,把握提档升级契机,高位协调区台商数控机床产业园推进工作,建立由区台办牵头的月度工作调度会议机制、调研互动机制、问题清单推进机制和督办机制,
落实重要事项月调度,一般事项周调度,先后明确 6 个方面24 条重点事项,形成以 2 个规划为指引,园区环境、平台建设为要素保障的总体推进方案,加速推动数控机床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培育新潜力,推进创新产业园和创新孵化基地建设,共计 10 万平方米,为项目落地提供载体与空间。同时,搭建一体化校企合作平台,为园区和产业发展升级提供可持续性的智力支持。厚植“心”纽带,开展“月是故乡明•乡村振兴行”等系列活动,邀请台胞参观农旅融合项目、文化交流基地,让在六台胞感受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文化氛围。
篇三: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台州峰会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以杭州为例曾绍龙 戚冰颖 周春苗(杭州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杭州
311121)摘 要:
当前,杭州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也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民营经济如何在“挑战-应战”和本轮经济结构调整中获得新的发展,根本在于辨认和抓住新的机遇的同时,通过创新提升自身的发展质量。文章通过对杭州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客观分析,提出拓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9 个路径。关键词:
民营经济;杭州;高质量;路径中图分类号:
F043 F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448 (2020)
04-0084-06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angzhou"s Private EconomyZENG Shao-long QI Bing-ying ZHOU Chun-miao(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1121, Zhejiang, China)Abstract:
At present, Hangzh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climbing and passing obstacles, and it is also entering a new stag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Facing the complex and changeabl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ituation, how the private economy can achieve new development in the "challenge-challenge" and this round of economic restructuring lies in identifying and seizing new opportunities while enhancing its own development quality through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Hangzhou"s private economy an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t faces, the article proposes 9 ways to broade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economy.Key words:
private economy, Hangzhou, high quality, path收稿日期:
2020-09-10基金项目:本文受杭州师范大学“一师一优课”教改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课专题式教学及其实现路径探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 批准号 18YJCGJW001) 资助。作者简介:
曾绍龙 , (1979— ),男,江西宁都人,杭州师范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经济金融。。曾绍龙 戚冰颖 周春苗 :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85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20 年第 11 卷第 4 期一、引言2020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 :“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1] 。事实上,这种精神也是当代民营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集中写照。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民营企业发展要不断破解难题”;“民营企业一开始确实是一片荒芜,但从夹缝中成长起来了。这也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筚路蓝缕开出的一条路”;“今天,民营企业发展到如此之规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如此之贡献,那是非常了不起的”[2] 。民营企业正是通过自身的闯劲创造出了一番天地,其市场主体地位获得了国家的高度认可。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重要指示,是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的“里程碑”,给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为民营经济发展确定了“方向标”,标志着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3] 。民营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汪洋在全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完整准确理解两个毫不动摇”,“要抓好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以提升素质、优化结构、发挥作用为目标,改进综合评价工作,重视年轻一代培养”[4] 。浙江作为沿海开放经济强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0 月,浙江省省委书记袁家军在杭州调研民营企业时强调 :“面向‘十四五’发展,浙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系列指示精神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勇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开路先锋”,“希望各大企业继续传承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防范风险能力、把握国际规则能力,在迎接挑战化危为机中闯出新路、在育新机开新局中勇立潮头”[5] 。杭州民营经济在数量和质量上领跑全省、领先全国,并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可贵的爱国、奉献精神[6] 。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困难、全球疫情未完全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民营企业面临着多重压力。做到善抓新商机、寻找新蓝海,牢牢抓住发展主动权是杭州民营经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集中体现。新时代,杭州曾孕育民营企业的生长,瞄准了更新的目标 :力争经过 3到 5 年的努力在五个方面做到全国领先示范,建立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打造与世界名城相适应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做到“五个领先示范、六个方面发力”,关键就是促进和确保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杭州民营经济发展地位与现状(一)民营经济在杭州的份量无可替代对于民营经济发达的杭州,就是对杭州创业创新的肯定,也是对杭州民企的鞭策和鼓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多次强调民营经济是杭州经济的“铁柱钢梁”、对外的“金字招牌”、人民的“财富源泉”,提出要坚定不移依靠民营经济、坚定不移服务民营经济、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杭州民营经济贡献的是实力,积淀的是精神,孕育的是希望,体现的是情怀。对于杭州这样的民营经济大市和强市来说,稳住民营企业的信心就等于稳住杭州经济的“基本盘”,给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就等于托住了杭州经济的“压舱石”[7] 。民营经济兴则杭州兴,民营经济强则杭州强。(二)杭州民营经济国内领先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杭州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营企业实力非常强大,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 2020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榜单中,浙江省入围 96 家企业,位列全国省份第一 ;杭州市有 39 家企业入围,连续十八次蝉联全国城市第一。其中,吉利控股集团、荣盛控股、恒逸集团规模居杭企前三甲,较 2019 年均有重大突破[8] 。
86发端于项目、资金、人才、政策等各种高端要素的叠加效应,杭州已跻身中国创业创新第一方阵,涌现出了阿里系、浙大系、浙商系、海归系等“创业新四军”,以及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行业龙头企业。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互联网高科技企业,在杭州都能扎根。杭州可谓是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天堂已然实至名归[9] 。(三)杭州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一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总量上处于优势地位。2019 年,杭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5373 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 9378 亿元,占 GDP 的61.0%,比上年高出 0.5%。年末,全市私营企业63.2 万户,比上年末增长 14.0% ;个体工商户 61万户,增长 19.6%。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795 亿元,增长 15.1%,占 GDP 的 24.7% [10] 。二是民营经济担起对外经济的重担。2020 年1—8 月,杭州实现货物进出口 3773.6 亿元,出口2347.8 亿元。其中,民营企业货物出口1633.9 亿元,增长 5.0%,占全市货物出口的 69.59% [11] 。三是民营经济吸纳就业人口强。2018 年,杭州市常住人口 980.6 万人,私企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分别为 342.2 万人和 95.8 万人,增长 9.6%和 3.7% [12] 。尤为重要的是,近两年杭州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首位,国家级孵化器数量连续 5年居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第一,平均每天诞生602 家企业[13] 。三、杭州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城市国际化、新经济蓬勃发展和政府扶持政策为杭州争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带来重大机遇。一是城市国际化。当前,杭州正处于“后峰会、亚运会、现代化”重要时间窗口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期,城市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城市国际化也要求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谋划推进一系列大平台、大项目,这些都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大发展空间[14] 。二是新经济。数字、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疫情期间线上经济的发力,正推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管理模式的持续变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既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蓝海,也为民营经济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提供了支撑[14] 。三是政府扶持政策。受疫情影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政策,“六稳”、“六保”释放强烈信号:民营经济正迎来“黄金期”[15] 。因此,杭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平台建设、开放合作发展、绿色循环生产、现代企业治理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并在全国领先示范[14] 。四、杭州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当前,杭州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也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不可否认,民营经济在当前疫情形势下确实承担了较大的压力,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着生存考验[16] 。从国际市场看,风险正在加大,外部环境严峻复杂。自 2008 年全球经济金融经济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惯有的透支消费模式使得经济修复与复苏缓慢,加上美国固有的经济政治霸权主义和逆全球化政策对国际经济秩序带来的冲击,使得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着的不确定性因素急剧上升。叠加海外疫情冲击,货物贸易进出口出现波动,外贸企业面临订单量骤减、国际物流不畅、贸易壁垒增多等外部难题[17] 。长期以来,杭州经济较大地依赖于国际市场需求,所以杭州民营经济受外部市场风险冲击较大,尤其是国外企业的破产风险、贸易欺诈和代理风险等。从国内经济形势看,短期下行压力加大,市场波动导致成本上升。受疫情影响,国内总需求下降,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这使得市场经济竞争曾绍龙 戚冰颖 周春苗 :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87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 2020 年第 11 卷第 4 期激烈,大批基础薄弱,应变能力不强的民营企业生存面临生存挑战[17]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总供给和总需在失衡与平衡中波动前行,既是总量相协调,也是结构相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发展动能正处于新旧转换期,经济内部压力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的矛盾会增加民营经济结构调整的显性成本,同时也会带来诸多隐性成本的上升。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每一家民营企业都渴望成为一艘“轻舟”,卸去辎重轻装前行,冲破重重关山阻隔。然而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这“三座大山”却横亘于前,让不少民营企业步履沉重、踟蹰不前[7] 。民营经济如何在“挑战—应战”和本轮经济结构调整中获得新的发展,根本在于辨认和抓住新的机遇的同时,通过创新提升自身的发展质量。五、杭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体现为生产效率的提高,表现在资源配置效率、要素使用效率及产品和服务的实现效率上。因此,可从以下方面拓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在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相统一中实现民营经济的价值增值。(一)加强企业党建党建就是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给民营企业家的回信,是对民营企业家群体的一分莫大鼓舞,也为市委做好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加强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要坚持“经济发展到哪里,党建就跟进到哪里”,全面贯彻“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以党建引领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优势,当好“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排头兵,为杭州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窗口提供坚强组织保障。[9](二)政府积极作为一流的营商环境造就一流的企业。“最多跑一次”改革进入攻坚期,其关键是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政府在边界内积极作为才是有效作为,系统全面地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做好商务成本、时间成本、制度交易成本“三个减法”和公共服务、环境保护、文明文化“三个加法”。[7]具体体现在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开放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成本适宜的产业发展环境、充满活力的创业创新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舒适宜居的生态人文环境等六个方面。通过营商环境的提升,增强杭州创新要素集聚能力,推动民营经济要素投入质量高端化。(三)民企敢于作为民企的最大挑战在自身。面对风险与挑战,敢于作为。民营企业家要传承好“浙江精神”的宝贵财富,充分发挥“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做到“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创新实现自我进化,掌握更先进的技术并实现竞争的主动权。以“机器换人”实现企业装备升级,加快智能化改造实现产业数字化,全面提升企业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实现从生产“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化。顺应市场需求、消费升级,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加强工业设计,为产品注入智能元素。[18]实现全要素数字化,并为产业(行业)生态圈赋能,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四)实现共同富裕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样体现在承担社会责任上,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大有作为。共同...
推荐访问: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台州峰会 台州 高质量 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