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练习题1 1.2+(-3)+(-4)+5+6+(-7)+(-8)+9+10+(-11)+(-12)+13+14+15=______。 答案:29 解析:前12个数,每四个一组,每组之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数学练习题3篇,供大家参考。
初二数学练习题1
1.2+(-3)+(-4)+5+6+(-7)+(-8)+9+10+(-11)+(-12)+13+14+15=______。
答案:29
解析:前12个数,每四个一组,每组之和都是0.所以总和为14+15=29。
2.若P=a2+3ab+b2,Q=a2-3ab+b2,则代入到代数式P-[Q-2P-(-P-Q)]中,化简后,是______。
答案:12ab。
解析:因为P-[Q-2P-(-P-Q)]
=P-Q+2P+(-P-Q)
=P-Q+2P-P-Q
=2P-2Q=2(P-Q)
以P=a2+3ab+b2,Q=a2-3ab+b2代入,
原式=2(P-Q)=2[(a2+3ab+b2)-(a2-3ab+b2)]
=2(6ab)=12ab。
3.小华写出四个有理数,其中每三数之和分别为2,17,-1,-3,那么小华写出的四个有理数的乘积等于______。
答案:-1728。
解析:设这四个有理数为a、b、c、d,则
有3(a+b+c+d)=15,即a+b+c+d=5。
分别减去每三数之和后可得这四个有理数依次为3,-12,6,8,所以,这四个有理数的乘积=3×(-12)×6×8=-1728。
4.一种小麦磨成面粉后,重量要减少15%,为了得到4250公斤面粉,至少需要______公斤的小麦。
答案:5000
解析:设需要x公斤的小麦,则有
x(x-15%)=4250
x=5000
初二数学练习题2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4分)
1、小明原又20元钱,用掉x元后,还剩下( )元。
2、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
3. 把3米长的绳子*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每段长是全长的。
4、小红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4) ,她坐在第( )列第( )行。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5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 , )。
5. 能同时被2、3和5整除最小的三位数( );能同时整除6和8的最大的数( )。
6、如果ab=8是(且a、b都不为0的自然数),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 (a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时, 是真分数,当a 时, 是假分数,当a 时, 等于3。
8、 = =( )9=44( )
9、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35立方分米=( )立方米 53秒=( )时 25公顷=( )*方千米
10、在20的所有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在15的所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
11、有一个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的正方体骰子。掷一次
骰子,得到合数的可能性是 ,得到偶数的可能性是 。
二、认真判断。(5分)
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 )
2、假分数都比1小。( )
3、数对(4,3)和(3,4)表示的位置是一样的。( )
4、14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4。 ( )
5、把一根电线分成4段,每段是米。( )
三、慎重选择。(5分)
1、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小可以分成( )。
A. 12个 B.15个 C. 9个 D.6个
2、是真分数,x的值有( )种可能。
A. 3 B. 4 C. 5 D. 6
3、五(3)班有28位男生,25位女生,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A. B. C. D.
4、把4干克*均分成5份,每份是( )。
A. 千克 B. 总重量的 C. 千克 D. 总重量的
5、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4,这两个数不可能是( )。
A. 4和24 B. 8和12 C. 8和24
初二数学练习题3
1、判断题:
(1)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均数一定只有一个.()
(2)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只有一个.()
(3)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只有一个.()
(4)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均数一定位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5)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位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正中间.()
(6)给定一组数据,如果找不到众数,那么众数一定就是0.()
2、根据所给数据,求出*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填入下表.(精确到0.1)
数据*均数中位数众数
20,20,21,24,27,30,32
0,2,3,4,5,5,10
-2,0,3,3,3,8
―6,―4,―2,2,4,6
3、选择题:
(1)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90、、90、70,若这四个同学得分的众数与*均数恰好相等,则他们得分的中位数是()
A、100B、90C、80D、70
(2)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A、21B、22C、23D、24
初二数学练习题3篇扩展阅读
初二数学练习题3篇(扩展1)
——初二下册数学练习题3篇
初二下册数学练习题1
1.考查特殊四边形的判定、性质及从属关系,此类问题在中考中常以填空题或选择题出现,也常以证明题的形式出现。如: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行的四边形一定是*行四边形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C)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
(D)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分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2.求菱形、矩形等的面积,线段的长,线段的比及面积的比等,此类问题以不同种题型常以如选择题,填空题出现,也常以论证题型和求解题型出现。如:若菱形的周长为16cm,两相邻角的度数之比是1:2,则菱形的面积是()
(A)43cm(B)83cm(C)163cm(D)203cm
3.三角形和四边形与代数中的函数综合在一起
4.求多边形的边数、内角和、外角和及正多边形的角、边长及半径、边心距,以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为常见,多见于填空题和选择题,如:
(1)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_______度
(2)若正多边形的边心距与边长的比是1:2,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
(3)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23,那么它的边心距是
5.在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圆、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______。
初二下册数学练习题2
1.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12和5,则斜边上的中线长是()
A.34B.26C.8.5D.6.5
2.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且满足a2c2-b2c2=a4-b4,判断△ABC的形状()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3.若长为5cm,12cm,acm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恰好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则a的值是.
4.若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为7,24,25,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度.
5.将一根长为15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
6.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6和8,则第三边长为.
7.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比为3:4:5,且其周长为60cm,则其面积为.
初二下册数学练习题3
第1题.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有两边相等的*行四边形是菱形
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C.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答案:C.
第2题.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分线把它分成两个全等三角形
C.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D.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答案:D.
第3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是与的公分母B.是与的公分母
C.两个分式的和还是分式D.两个分式的差可能是整式
答案:D.
第4题.指出下列语句中,①直角大于锐角;②∠AOB是钝角?③,那么∠1与∠2互为余角;④两条*行线不相交.是命题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第5题.命题“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个角是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第6题.△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若∠A=∠C-∠B,则∠C=90
B.若∠C=90,则
C.若∠A=30,∠B=60,则AB=2BC
D.若,则∠C=9
答案:D.
第7题.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分线把它分成两个全等三角形
C.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D.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答案:D.
第8题.已知四个命题:(1)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0;(2)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1;(3)一个数的算术*方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1或0;
(4)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正数.其中真命题有
A.1个B.2个
C.3个D.4个
答案:B
初二数学练习题3篇(扩展2)
——初二数学上册练习题3篇
初二数学上册练习题1
一、精心选一选(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A、65°,65°B、50°,80°
C、65°,65°或50°,80°D、50°,50
3.下列命题:
(1)绝对值最小的的实数不存在;
(2)无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点不存在;
(3)与本身的*方根相等的实数存在;
(4)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5)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等于的点之间有无数多个点表示无理数,其中错误的命题的个数是()
A、2B、3C、4D、5
4.对于任意的整数n,能整除代数式(n+3)(n-3)-(n+2)(n-2)的整数是()
A.4B.3C.5D.2
5.已知点(-4,y1),(2,y2)都在直线y=-12x+2上,则y1、y2大小关系是()
A.y1>y2B.y1=y2C.y1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x2+x2=2x4B.a2a3=a5 C.(-2x2)4=16x6D.(x+3y)(x-3y)=x2-3y2 7.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纸沿对角线折叠,设重叠部分为△EBD,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BD是等腰三角形,EB=ED B.折叠后∠ABE和∠CBD一定相等 C.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D.△EBA和△EDC一定是全等三角形 8.如图,△ABC中边AB的垂直*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D、E,AE=3cm,△ADC的周长为9cm,则△ABC的周长是() A.10cmB.12cmC.15cmD.17cm 9计算的结果是 A.a5B.a6C.a8D.3a2 10.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2),则这个图像必经过点() A.(1,2)B.(-1,-2)C.(2,-1)D.(1,-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3的相反数是 A.3B.-3C.D.-2.等于A.2B.C.2-D.-2 3.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A.(0,2)B.(0,1)C.(2,0)D.(1,0) 4.下列四个图形中,全等的图形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③和④ 5.已知地球上七大洲的总面积约为150000000km2,则数字15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A.1.5×106B.1.5×107C.1.5×108D.1.5×109 6.若点P(m,1-2m)在函数y=-x的图象上,则点P一定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7.已知汽车油箱内有油40L,每行驶100km耗油10L,则汽车行驶过程中油箱内剩余的油量Q(L)与行驶路程s(km)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 A.Q=40-B.Q=40+C.Q=40-D.Q=40+ 8.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D,若AD=3,∠B=45°,△ABC的面积为6,则AC边的长是A.B.2 9.如图,在*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D*分∠OAB,DB⊥AB,BC//OA,点D的坐标为D(0,),点B的横坐标为1,则点C的坐标是 A.(0,2)B.(0,+)C.(0,)D.(0,5) 10.已知A、B两地相距900m,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以相同速度匀速步行,20min后到达B地,甲随后马上沿原路按原速返回,回到A地后在原地等候乙回来;乙则在B地停留10min后也沿原路以原速返回A地,则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s(m)与步行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图象表示为 二、细心填一填(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1.若x2+kx+9是一个完全*方式,则k=. 12.点M(-2,k)在直线y=2x+1上,则点M到x轴的距离是. 1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1,2),且函数y的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请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解析式 14.如图,在△ABC中,∠C=90°,AD*分∠BAC,BC=10cm,BD=7cm,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15.在△ABC中,∠B=70°,DE是AC的垂直*分线,且∠BAD:∠BAC=1:3,则∠C=. 16.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一腰的中线分周长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比另一部分长2,则这个三角形的腰长为. 17.某市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用户收费办法调整为:若每户/月不超过12吨则每吨收取a元;若每户/月超过12吨,超出部分按每吨2a元收取.若小亮家5月份缴纳水费20a元,则小亮家这个月实际用水 18.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ABC和正△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结PQ.以下五个结论: ①AD=BE;②PQ∥AE;③AP=BQ;④DE=DP;⑤∠AOB=60°. 一定成立的结论有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19.对于数a,b,c,d,规定一种运算=ad-bc,如=1×(-2)-0×2=-2,那么当=27时,则x= 20.已知则= 三.用心做一做 21.计算(6分,每小题3分) (1)分解因式6xy2-9x2y-y3 (2) 22.(8分)如图,(1)画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 (2)请计算△ABC的面积 (3)直接写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三角形△A2B2C2的各点坐标。 23/(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2. 24.(8分)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相同路线由A地到B地,行驶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 (1)谁先出发?先出发多少时间?谁先到达终点?先到多少时间? (2)分别求出甲、乙两人的行驶速度; (3)在什么时间段内,两人均行驶在途中(不包括起点和终点)?在这一时间段内,请你根据下列情形,分别列出关于行驶时间x的方程或不等式(不化简,也不求解): ①甲在乙的前面; ②甲与乙相遇; ③甲在乙后面. 25.(6分)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点,∠1=∠2,∠3=∠4.求证:(1)△ABC≌△ADC; (2)BO=DO。 26.(8分)如图,在△ABC中,∠C=90°,AB的垂直*分线交AC于点D,垂足为E,若∠A=30°,CD=2. (1)求∠BDC的度数; (2)求BD的长. 27.(10分)甲、乙两重灾区急需一批大型挖掘机,甲地需25台,乙地需23台;A、B两省获知情况后慷慨相助,分别捐赠挖掘机26台和22台并将其全部调往灾区.若从A省调运一台挖掘机到甲地要耗资0.4万元,到乙地要耗资0.3万元;从B省调运一台挖掘机到甲地要耗资0.5万元,到乙地要耗资0.2万元.设从A省调往甲地台,A、B两省将捐赠的挖掘机全部调往灾区共耗资y万元. (1)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若要使总耗资不超过15万元,有哪几种调运方案? (3)怎样设计调运方案能使总耗资最少?最少耗资是多少万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C,3.B,4.C,5.A,6.B,7.B,8.C,9.B10.D 二、填空题 11.±6,12.3,13.y=-x+1,14.3cm,15.40°,16.22/3cm或6cm, 17.16吨,18.①.②.③.⑤,19.22,20.19 三、解答题 21.①-y(3x-y)2②-2ab 22.①略②s△ABC= ③A2(-3,-2),B2(-4,3),C2(-1,1) 23解:原式= 当x=-2时,原式=-5 24、解:(1)甲先出发,先出发10分钟。乙先到达 终点,先到达5分钟。……………………2分 (2)甲的速度为:V甲=千米/小时)…3分 乙的速度为:V乙=24(千米/时)……………………4分 (3)当10 (30,6)所以6=30k,故k=.∴S甲=x. 设S乙=k1x+b,因为S乙=k1x+b经过(10,0),(25,6)所以 0=10k1+bk1= 6=25k1+bb=-4 所以S乙=x-4 ①当S甲>S乙时,即x>x-4时甲在乙的前面。 ②当S甲=S乙时,即x=x-4时甲与乙相遇。 ③当S甲 25..证明:(1)在△ABC和△ADC中 ∴△ABC≌△ADC. (2)∵△ABC≌△ADC∴AB=AD又∵∠1=∠2∴BO=DO 26.⑴∠BDC=60° ⑵BD=4 27.⑴y=0.4X+0.3(26-X)+0.5(25-X)+0.2〔23-(26-X)〕 =19.7-0.2X(1≤X≤25) ⑵19.7-0.2X≤15 解得:X≥23.5∵1≤X≤25 ∴24≤X≤25 即有2种方案,方案如下: 方案1:A省调运24台到甲灾区,调运2台到乙灾区, B省调运1台到甲灾区,调运21台到乙灾区; 方案2:A省调运25台到甲灾区,调运1台到乙灾区, B省调运0台到甲灾区,调运22台到乙灾区; ⑶y=19.7-0.2X,y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要使耗资 最少,则x取最大值25。 即:y最小=19.7-0.2×25=14.7(万元) 1、在方程3x+4y=16中,当x=3时,y=________,当y=-2时,x=_______ 若x、y都是正整数,那么这个方程的解为___________; 2、方程2x+3y=10中,当3x-6=0时,y=_________; 3、如果0.4x-0.5y=1.2,那么用含有y的代数式表示的代数式是_____________; 4、方程|a|+|b|=2的自然数解是_____________; 5、方程x-2y+3z=0,且当x=1时,y=2,则z=______; 6、若4x+3y+5=0,则3(8y-x)-5(x+6y-2)的值等于_________; 7、若x+y=a,x-y=1同时成立,且x、y都是正整数,则a的值为________; 8、已知a-3b=2a+b-15=1,则代数式a2-4ab+b2+3的值为__________; 1.下列说法:①全 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 对应角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如果 是 中 边上一点,并且 ,则 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3.一个正方形的侧面展开图有( ) 个全等的正方形. A.2 个B.3个 C.4个D.6个 4.对于两个图形,给出下列结论:①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②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③两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④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其中能获得这两个图形全等的结论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且 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水*和竖直状态,那么 的两条直角边也一定分别是水*和竖直状态 B.如果 , ,那么 C.有一条公共边,而且公 共边在每个三角形中都是腰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全等 D.有一条相等的边,而且相等的边在每 个三角形中都是底边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初二数学勾股定理练习题3篇 1. 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长为12,另两条边长均为自然数,则其周长为( ). (A)30 (B)28 (C)56 (D)不能确定 2.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另一直角边长为6 cm,则它的斜边长 (A)4 cm (B)8 cm (C)10 cm (D)12 cm 3. 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方是() (A)25 (B)14 (C)7 (D)7或25 4.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A)13 (B)8 (C)25 (D)64 5.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初二上册地理同步练习题3篇 1.目前人类开发海洋资源,主要是开发海洋 A.生物资源B.矿产资源C.能源D.化学资源 2.我国最大的渔场是 A.北海渔场B.黄海渔场C.台湾海峡渔场D.舟山渔场 3.保护海洋资源应做到(多选题) A.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B.捕养结合 C.加强近海捕捞强度,控制发展滨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 D.防止海洋污染 5.关于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盐大国 B.我国最大的盐场是位于山东和河南边界的长芦盐场 C.我国近海石油资源相当丰富,并在渤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开采石油 D.我国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居世界首位 6.在各种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源危害最大的是 A.农药化肥B.工业废水C.石油污染物D.海岸垃圾 1.引滦入津工程是将___________河水跨流域引入___________河水系。 2.引黄济青工程是将___________河水调入___________(市)。 3.为了节约用水,农业灌溉方式要推广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答案:1.滦海 2.黄青岛 3.喷灌滴灌 1.以下选项,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哪组?() A.土地、冰川、铁矿B.玻璃、石油、野生动物 C.钢铁、雨水、阳光D.杂交水稻、森林、煤炭 2.下列自然资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阳光、土地、水、草原 C.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3.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种类少 B.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C.我国水资源北多南少,东多西少 D.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大 4.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活中节约资源的正确做法是() A.废旧电池随意丢弃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互赠贺卡表达情谊D.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具 5.下列哪组资源只要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A.土地、森林B.耕地、天然气C.水、煤炭D.森林、铁矿 6.“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做法符合“两型”要求的是() A.用一次性碗筷吃早餐B.只使用草稿纸的一面演算习题 C.乱扔果皮纸屑D.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初二数学上册练习题及答案3篇 初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面对初中,各位学生一定要放松心情。 1.下列四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 B.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 C.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 D.一元二次方程x2+4x+5=a(a≥1)有实数根. 【答案】D 2.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满足的条件是 A. =0 B. 0 C. 0 D. ≥0 【答案】B 3.(20xx四川眉山)已知方程 的两个解分别为 、 ,则 的值为 A. B. C.7 D.3 【答案】D 4.(20xx浙江杭州)方程 x2 + x – 1 = 0的一个根是 A. 1 – B. C. –1+ D. 【答案】D 5.(20xx年上海)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2 + x ─ 1 = 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该方程无实数根 D.该方程根的情况不确定 【答案】B 6.(20xx湖北武汉)若 是方程 =4的两根,则 的值是( ) A.8 B.4 C.2 D.0 【答案】D 7.(20xx山东潍坊)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2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k≤ B.k C.k≥ D.k 【答案】B ——初二英语完形填空练习题及答案3篇 After her husband had gone to work, Mrs. Richards sent her children to school and went upstairs to her bedroom. She was too 1 to do any housework that morning, 2 in the evening she was going to an interesting fancy dress party (化装舞会) with her husband. What she 3 was a terrible genie (妖怪) and as she had made that special dress of hers the night before, she was anxious to try it on. 4 the dress was just a big piece of old cloth which was red, green, black and white, it would be very effective (有效的) to make her like a real genie. After putting it on, Mrs. Richards went downstairs happily. She wanted to find out 5 it would be comfortable to wear. Just as Mrs. Richards was entering the dining-room there was a 6 at the door. She thought that it 7 be the baker (面包师). She had told him to come straight in if she 8 to open the door and leave the bread on the kitchen table. Now not wanting to 9 the poor man, Mrs. Richards quickly 10 in the small storeroom under the stairs. She heard the front door open and a man came in. When Mrs. Richards 11 that it was the man from the electricity board (供电局) who had come to read the meter (电表), she walked out of the hiding-place on a sudden and tried to explain the matter, saying with a smile, It’s only 12 ! It is not 13 for you to be 14 ! But it was too late. The man let out a sharp cry (发出尖叫) and jumped back several paces (步) . Then he ran away, 15 the door behind him with great force and noise. A. angry B. ready C. frightened D. excited A. for B. but C. so D. and A. wanted to see B. wanted to play C. was afraid to see D. was afraid to play A. Though B. But C. And D. If A. that B. how C. whether D. when A. knock B. voice C. man D. baker A. may B. must C. wouldn’t D. couldn’t A. not B. had C. tried D. failed A. see B. frighten C. help D. scold (责怪) A. went B. lay C. appeared D. hid A. thought B. wondered C. imagined D. realized A. me B. you C. game D. play A. good B. necessary C. late D. early A. off B. here C. afraid D. sorry A. pushing B. locking C. knocking D. shutting 名师点评 这是一个幽默故事,看后令人忍俊不禁。也许Mrs. Richards的化装技巧太捧了,也许,查表员的胆子也太小了——大白天的怎么可能有鬼呢?不过,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那会怎么样呢? 答案简析 1、D。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去化装舞会了,所以该是激动得无法做家务。 2、A。补充说明激动的原因,只有用for最为到位。 3、B。本句是初中生不太熟悉的主语从句,play在这里是扮演的意思。意为她所想扮演的是一个可怕的妖怪。 4、A。根据下文的意思,有转折关系,所以用though。 5、C。她想看看是否穿着舒服。 6、A。就在这时有敲门声。 7、B。从下文可知她很有把握,准是面包师。 8、D。fail to do sth. 没做成某事。用not语法不对,而用had ,tried不符合意思 。 9、B。她不想吓着这个人。 10、D。因此,她就躲藏到楼梯下的贮藏室中。 11、D。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判断错误。 12、A。只好出来解释,不是鬼怪,是她。故用It’s me 。 13、B。13、14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没必要害怕。 14、C。 15、D。分词充当伴随状语。意为随手就把门用力关上。 ——初二语文期末练习题及答案3篇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蹒跚(pán) 愧怍(zuò ) 吊唁(yàn) 罄竹难书(qìnɡ) B、嶙峋(xún) 两栖(xī) 老妪(yù ) 风雪载途(zài) C、荒谬(miù) 仄歪(zè) 阻遏(yè) 毛骨悚然(sǒnɡ) D、尴尬(ɡān) 潮汐(xī) 伧俗(chānɡ) 在劫难逃(jié)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3分)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锐不可当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天衣无缝。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巧妙绝伦,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3分) 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有了明显的增强。 5、下列有关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6、根据要求默写。(6分) (1)其间千二百里, ,不以疾也。 (2)山随*野尽, 。 (3)夜阑卧听风吹雨, 。 (4)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描写了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14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①。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②,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注]①子罕:人名,春秋时官员。 ②玉人:琢玉的工匠。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 濯清涟而不妖 ( ) ②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 ) 8、先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然后翻译。(4分) 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 翻译: 。 9、甲文中赞美莲花高洁、质朴的名句是 ,乙文中揭示子罕和献宝人不同生活态度的句子是 。(4分) 10、甲、乙两文主题相近,反映周敦颐和子罕共同的生活态度: 。但两文写法不同,甲文运用 来体现作者的为人准则,乙文通过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4分) (二)一个母亲创造的奇迹(21分) (1)德国二战结束后,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他的妻子因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与谩骂,吊死在自家的窗外。 (2)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个可怜的女人。窗户微开,她两岁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呼吸默然地观望。 (3)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曾经因为帮助犹太人而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街坊邻居没人理解她,甚至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把孩子送到孤儿院或者干脆把孩子扔掉。 (4)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心存芥蒂,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可是,艾娜始终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一个小天使。” (5)渐渐地,孩子长大了,邻居们的行动已不那么偏激了,但是还有人常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情古怪,常常以搞恶作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6)半个月后,几乎发疯的艾娜费尽周折,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地护着孩子,乞求邻居们说:“给他点儿爱吧,他也会是一个可爱的小天使的。” (7)孩子就在那个时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充斥着幼小的心灵。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爱,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8)从此,他痛改前非,认真做人。在别人的诋毁与侮辱面前,他不再针锋相对;在别人有困难时,他又总是不计前嫌,乐于助人,并友善地与人相处,礼貌待人——多年来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一个不相干的女人给了自己一份母亲的爱,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爱别人! (9)中学快毕业那年,别的同伴都陆陆续续收到了一些礼物。哪怕是一支钢笔或是一辆单车,可他什么也没有。他的母亲艾娜依旧日夜操劳,他开始有一丝失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对是错。 (10)终于,毕业典礼如期举行。校长念到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走上台,那一刻是多么神圣和骄傲!作为一个“纳粹”的儿子,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已是不易,他多想自豪地对世界大喊——我毕业了!但是这种感觉转瞬即逝——不会有谁关注我的成功的! (11)“雅克里……”他听到校长念他的名字了,于是移动着沉重的脚步,沮丧地向台上走去,“雅克里,祝贺你正式毕业。”这时,雅克里听到台下掌声如潮,他回过头,看见自己的母亲艾娜和许许多多的邻居不知什么时候站在台下,正粲然地冲着他微笑。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观看他的毕业典礼,这在该校可是史无前例的。 (12)“我收到了这一生中最好的礼物……”雅克里在台上激动得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13)这是发生在德国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样的年代,一个纳粹战犯的儿子受到如此的礼遇的确罕见。如果说这算得上一个奇迹的话,那么,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位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 11.本文的叙述顺序是 ,体现这种顺序的标志性词语有(依次答出四处即可)5分) 12.雅克里被邻居送往教养院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3分) 13.用原文回答:(4分) (1)雅克里是如何“痛改前非,认真做人”的? 答: (2)支撑他这样做的信念是什么? 答: 。 14.第〔11〕段中加点词语“这”指代的是 (2分) 15.第〔12〕段中雅克里激动地说:“我收到了这一生中最好的礼物……”,你认为“最好的礼物”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 16.根据〔3〕〔4〕段画线句子,请你揣摩一下:当时艾娜心里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认为她会这样想?(4分) 答: 。 (三)什么导致了沙尘暴的活跃(12分) 全球气候变暖是沙尘暴发生的直接诱因吗?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天气现象和灾害性天气。人类活动和荒漠化是沙尘暴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沙尘暴发生的原因一是干旱气候和大风;二是人类活动影响地理发生改变,如植被遭到破坏,土质松散等。 全世界*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80次以上。*沙尘暴自1998年以来急剧增加,受多重因素影响,未来几年,*沙尘暴的频次和强度将呈增加趋势。未来几十年内,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变化不大,但湿度显著升高,地表蒸发加大,土壤变干,从而形成有利于沙尘暴发生的不良气候背景。此外,*西北及华北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草地资源退化和减少的状况难以根本改变,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严重,这些因素都将导致沙尘暴的继续活跃。 沙尘暴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地方都会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在我国西北,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贫穷的西北人还想靠挖甘草、搂发菜、开矿发财,这些掠夺性的行为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灾害。沙尘暴是荒漠化的直接后果。我国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65.3万*方公里,并正以每年2460*方公里的速度发展。 气候变化是荒漠化的决定性因子。气候变暖的同时,潜在蒸发力增加,有助于荒漠化的形成。但荒漠化的原因并非是气候引起的。事实上,人为因素对荒漠化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荒漠化是人类不合理实践的产物。在大西北的历史上,有楼兰古国的消失,现在有正在退化的民勤绿洲——西北大片的黄沙正等待着强风天气的出现,伺机 那并不遥远的东部*原。 荒漠化的治理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工程,它要求把一个地区引发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去分析,寻找出影响荒漠化的关键因子,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目前人类控制天气的能力还很有限,减缓沙尘虹暴灾害频度与强度的关键在于搞好地面的生态保护规律,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 17.沙尘暴天气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2分) 18.导致我国沙尘暴活跃的因素有哪些?(2分) 19.“贫穷的西北人还想靠挖甘草、搂发菜、开矿发财”这句属什么说明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20.请选一恰当的词语填在第4段空白处( )(2分) A、侵袭 B、侵占 C、侵入 D、侵犯 21.目前,你认为人类控制沙尘暴的最有效途径是什么?(3分) 三、综合性学习(12分) 22.名著阅读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 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主人公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2分) (2)“钢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试结合保尔的成长经历,谈一下你自己的看法。(2分) (3)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2分) 23.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 坚忍是达到成功的阶梯。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 ;海蚌忍受着沙石的打磨,把晶莹的珍珠留给明天。 24、八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老师带领大家开展读书活动,请完成下列题目。(3分) (1)活动标语: (2)活动目的: (3)活动方式: 四、作文(40分) 25、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请以“渴望得到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班级、老师和本人的真实名字。 一、 积累运用芳草地 (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成熟的自然yùn( )藏着自豪与荣光;洁白的冬天,水瘦山寒,玉树琼枝,沉默的自然yùn( )育着希望与梦想。 ②勤劳的新邵人民在这块土地上世代繁yǎn( )生息,他们因地zhì( )宜培育出了许多特色水果品种。 2.选出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 )(2分) A.稍纵即逝 瞬息万变 如诉如泣 张灯结采 B.油然而生 容光换发 脍炙人口 娓娓动听 C.分道扬镳 风度翩翩 无动于中 不言而喻 D.劫后余生 弄巧成拙 按部就班 首当其冲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深秋的龙山,是人们欣赏美景、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B.同学们应端正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 C.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D.能否保持一颗*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 A.风光秀丽的喀纳斯,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 B.尽管这次他做错了事,但是他仍然对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批评不以为然。 C.有些优秀的同学在*时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总是拈轻拍重。 D.李小明考试时总是非常小心,答题认真,从来就不假思考,所以他常取得好成绩。 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 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B. 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C.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D. 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6、按要求填空(4分) 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有两位家喻户晓、足智多谋的军师,他们是吴用和诸葛亮,他们所在的两部作品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两部作品都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你最喜欢的一位是:___________,请用一句话对这位人物加以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默写。(10分) ○1《过故人庄》中描写作者进村时见到的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山西村》一诗常用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时经过努力又发现新的出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人生自古谁无死? 。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 ,空乏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3分) *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本月在英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奖。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汪松教授是*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下面一段话中的统计数据,为这段话写一个结束句。(不超过16字)(3分) 某地八年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考察了本县商业招牌用字,发现在所调查的繁华商业区274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达36个,约占总数的13%。在这36个招牌中,共有不规范字(包括错别字)52个。由此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赏析百花园(40分) (一)阅读《曹刿论战》,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曹刿论战》选自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和文学著作《 》。本文记述的 (战役名)是古代一个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2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不同含义:(4分) ○1牺牲玉帛 古: ;今: ; ○2小大之狱 古: ;今: ; 12、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2分) A.曹刿请见——下见小潭 B.彼竭我盈,故克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问:“何以战?”——以其境过清 D.登轼而望之——舜发于畎亩之中 13、翻译: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分) 译: 。 14、读了这篇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5、读了这篇短文,有的同学认为鲁庄公“鄙”,昏庸无能,目光短浅;而有的同学却认为鲁庄公能任人为贤,不耻下问,甘当配角。对这两种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上文内容,谈谈你的见解。(2分) ________ ________ (二)仔细揣摩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5分) ○1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气含量(光合作用对氧气循环极为重要,能确保大气中不缺乏氧气)。其次,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 ○2地球在过去的5亿年岁月中,已经历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但这不是最严重的一次。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那时生命大规模灭绝,77%到会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的生物也大量灭绝。 ○3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同以前所发生的灾难一样,生命将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头长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汁的达尔文蛾,以及身体几乎透明和骨头为绿色的草蛙。 ○4伟大的自然主义者、探索家查里斯•威廉•毕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如果某种生物的最后一个个体停止呼吸,只有在出现新天体或地球重新恢复生机之后,才能再次见到这种个体。” 16.第一段文字中“首先”、“其次”两个词语表明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2分) 17.第三段划线句运用了列数字和 的说明方法,目的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8.最后一段引文的.表达方式是 ,以此作结尾,作用是 ________ (4分) 19.简要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 ___________ 20.人类因伐木销售、伐木建农牧场而毁灭雨林,无异于杀鸡取卵。请你思考一下,我们可以怎样做,避免砍伐树木,破坏森林。写出你的看法。(3分) (三)观楼品文怀范公 (10分) ○1早春三月,因公事前往岳阳,趁闲暇之际,急赶心中圣地——岳阳楼。如今,列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岳阳楼经过精心打造已非一楼独傲,而是一个集楼、碑、亭、台、阁、廊、榭、祠之艺术精品于一体的仿古景区,并被评定为国家五A级风景名胜游览区。 ○2景区入口处,刻于两旁立柱上的“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鎏金大字赫然入目,让人顿生几分神往之情。也许是观楼心切,我对途经的缦腰回廊、喷泉小流、园圃雕塑等新造景观没有过于在意,可当巍然兀立的千古名楼倏地定格于眼前,内心的钦往、景仰、兴奋、激越已无以言述。细细端详,历经千年风雨和数次修缮的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高啄,金碧辉煌.据了解,全楼高达25。35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方米。中部以四根直径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尤其是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远远而望,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风格之奇异,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为楼观之绝。 ○3后经导游介绍,关于岳阳楼的建造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开元四年,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张说贬到岳州(即今之岳阳)担任刺史,决定张榜招聘名工巧匠,在鲁肃阅兵台旧址修造“天下名楼”。有一位从潭州来的青年木工李鲁班贸然揭榜,谁知李鲁班摆弄了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出来的图纸只是一座过路小亭。张说很不满意,再限七天时间,一定要拿出与洞庭山水形胜相得益彰的有气派的楼阁图纸。正当李鲁班一筹莫展时,一位白发老人走了过来,问清缘由,便把背的包袱打开,指着编有号码的木头说:“这些小玩意儿,你若喜欢,不妨拿去摆弄摆弄,或许会摆出一些名堂来。若是还差点什么,就到连升客栈来找我。”李鲁班接过来,摆了又拆,拆了又摆,果然构成了一座十分雄壮的楼型。大家十分高兴,都说是祖师爷显灵,向白发长者道谢。老人说自己是鲁班的徒弟,姓卢。后来,老者在湖边留下了写有“鲁班尺”三字的木尺,一阵风后了然无迹。工地上的人群纷纷跪下,向老者逝去的方向叩头不止。不久,一座新楼拔地而起,高耸湖岸,气象万千。虽为传说,但于楼无不笼上一层神秘缥缈的面纱,于后览者更不乏向往追探之意。 ○4拾级而上,踏入一楼正厅内,清代著名书法家张照书写的范仲淹之《岳阳楼记》巨幅雕屏直逼人眼。雕屏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嵌于楼之正墙,几占整墙面积。细观之,文章脱俗、书法飘逸、刻工隽劲、木料上乘,全属珍品,堪称“四绝”。尽管这一旷世雄文早已了然于胸,可此刻吟哦又生万般韵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登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此等文字何其沁脾入心!这般胸襟何其博大旷达!如此抱负何其宏远高峻!如若不怀心系苍生社稷之仁心,不守高人逸士之节操,希文公岂可挥毫写下流光溢彩之锦绣珠玑?无怪乎朱熹称之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5其实,范仲淹只是早年随继父在澧州安乡(今湖南省安乡县)读书,曾到过岳阳一带,而并没有踏足岳阳楼。庆历六年,与他有相同官宦舛运的同僚好友滕子京在重修岳阳楼后,认为“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于是委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和一封求记书寄给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当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戍边,见其书信后,欣然奋笔疾书,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通览其文,范公不是寻常的触景抒情,而是在勾勒洞庭秀色与前人情致之后,提出了深邃的哲理见解,熔铸了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浩然之气直干云霄,并借此激励屡经政治风雨磨砺的自己和遭到贬黜的友人们,同时也启发和教育后之览者。由是观之,的确是楼以文而名,文因楼而传,人由二者而彰了。 ○6缓步登梯,且观且思,不觉已至顶层。凭栏远眺,浩淼之洞庭,秀美之岳阳,尽收眼底。睹物思人,范希文公不凡之人生展现眼前:范仲淹少年立志,苦读诗书,勤奋佳话,历历可数;为官数十载,冒死犯颜进谏,数次宦海沉浮,无动其心;发动庆历新政,力抗守旧权势,开创北宋士大夫议政之先风,虽败犹荣;主持地方政事,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舍身修筑‘范公堤”、“兴化灾民从‘范’姓”,政绩斐然;而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十分俭朴,*时居家不吃两样荤菜,妻子儿女的衣食只求温饱,直到晚年,都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每在他离任时,百姓常常拦住传旨使臣的路,要求朝廷让其继续留任;范公辞世后,朝野上下一片哀痛,庶民举哀斋戒,凡其从政之地,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试想:古之为官执政者,几人能怀博大‘忧乐’之情如范公?几人可在百姓心中树亘古巍然之丰碑? ○7伫立良久,时有惠风捎来沙鸥欢啼芷兰郁香,洋洋春意催生着蓄积已久之真情: 壮哉,气吞万象之名楼! 雄哉,感肺沁腑之宏文! 伟哉,万古流芳之范公! 选自2012《江南文学》 21..文章第三段引用一个传说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四段中划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2分) 23.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结合全文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作者怀念范仲淹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快乐作文大本营(50分) 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文。 (一)题目:心中的___________(彩虹、梦想、烦恼……) (二)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再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得一杯清茶,老师给你得赞许的眼光;幸福就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得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以“幸福”为话题作文。 要求:(1)如选题一,请从括号内选择一个词语将文题补充完整;如选题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初二数学上册练习题2
初二数学上册练习题3
初二数学练习题3篇(扩展3)
初二数学勾股定理练习题1
初二数学练习题3篇(扩展4)
初二上册地理同步练习题1
初二上册地理同步练习题2
初二上册地理同步练习题3
初二数学练习题3篇(扩展5)
初二数学上册练习题及答案1
初二数学练习题3篇(扩展6)
初二英语完形填空练习题及答案1
初二数学练习题3篇(扩展7)
初二语文期末练习题及答案1
初二语文期末练习题及答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