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与方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式与方程》教学设计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数、解方程
教学难点:
解方程的依据、理解等式的性质
设计理念:
通过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引发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也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了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一、揭示课题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整理与反思
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乘法交换律。
(3)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
2、你能自己举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
长方形的周长C=2(a+b)
加法交换率a+b=b+a……
3、什么叫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教师引导:含有字母的等式叫方程。
(2)表示相等的式子叫等式。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
4、你知道等式有哪些性质?举例说一说。
强调:0除外
教师归纳: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等式的两边相等。
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
同桌互相举例,代表发言
同桌讨论,个别学生归纳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三、练习与实践
1、在括号里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1)一种贺卡的单价是a元,小英买5张这样的贺卡,用去()元;小明买n张这样的贺卡,付出10元,应找回()元。
(2)每千瓦时电费0.52元,每立方米水费2元。小明家本月用了a千瓦时电和b立方米水,一共要付水费()元。
2、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2题
(1)完成后交流,并让学生说出解每个方程的过程,分别运用了等式的哪些性质?
(2)说说解答每题时应注意什么?
3、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比一个数的2倍多5是70.
(2)一个数加上它的1.2倍是13.2。
(3)20乘以4的积,减去一个数得11。
(4)一个数的2.5倍加上3个0.6是6.8。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并要求学生说一说列方程时是怎样想的。
说出式子的数量关系
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四、总结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后点击
已知A+A+A+B+B=54
A+A+B+B+B=56,那么A=()B=()
留给有余力的学生课后讨论、完成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科书93页“练习与实践”第7~9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练习与实践
1.完成“练习与实践”第7题
理解“一种药品降价10%”的含义。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说说解题思路
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8题
两种衬衫的原价相同,由于打的折扣不同,所以现价不同。108元原是这两中衬衫现价的和。
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9题
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活动,适时互换角色,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开展竞赛,以提高练习效果。
二、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对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交流
三、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材的80——82页。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书写、列代数式、代数式的值等概念。
②会灵活运用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
2. 过程与方法:
体会从初步探究、演绎、归纳、验证,到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经历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②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代数式,会用去括号法则来解题。
教学难点
合并同类项法则的运用;去括号法则的运用;探究规律性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学法
自学、讲授、合作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复习
(1)、淘气利用扣子摆图案。
出示80页淘气摆图案的情境图。
淘气是怎么摆图案的?要求每个图案共用了多少个扣子,怎样列式?如果淘气继续摆下去,第n个图案共用多少个扣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怎样表示?
师揭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开始,从算术到代数,是数学发展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转变。今天我们来复习代数初步知识里面的用字母表示数。
【设计意图】:通过淘气用扣子摆图案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再次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第n个图案一共用多少个扣子,唤起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记忆。
(2)列举n2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律能利用n2这个式子表示?请你举例说明。
生:正方形的面积a× a
生:一个方阵,一排c人,有c人
师:刚才我们用还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就复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预习与交流,建构网络
1. 用字母表示公式和规律。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公式和规律,这些公式和规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怎样表示?请同学们回忆回忆,四人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把它整理下来。
学生整理、讨论。
展示学生整理的结果。
学生发表意见。
师:刚才,同学们用字母表示了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你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优越性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知识,使学生进一步复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用字母表示规律的简洁性。】
2. 下例各题用含有字母式子表示
(1)某产品的成本由x元下降10%后是(1-10%)x元.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宽为a,则该长方形的长为&sh;&sh;&sh;&sh;&sh;&sh;&sh;&sh;&sh;&sh; .
(3)代数式2a+3b的实际意义可以是____________.
(4)若a+b=4,那么 =3.
(5)当x=3,=1时,代数式 的值是10.5
3. 判断。
(1)a + a = a2
(2) x×30写作 x30
(3) a ×b写作a.b
(4) 当 a=3 时, a2 和2a相等。
【设计意图:这几道题都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题,以判断题的形式出现,可以加强对比,在对这些题进行辨析、判断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三、反馈与检测
1. 初步探究
⑴下面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2,4,8,16,…,第2008个数应是_______.
⑵观察一列数:3,8,13,18,23,28,…,依次规律,在数列中第2008个数是_____.
(3)一筐橘子重x千克,26筐重( )千
(4)幸福小学共有M名学生,其中男生230名,女生( )
(5)小芳今年a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芳的4倍还多5岁。妈妈今年( )岁。
2. 填空。
(1)一筐橘子重x千克,26筐重( )千
(2)幸福小学共有M名学生,其中男生230名,女生( )
(3)小芳今年a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芳的4倍还多5岁。妈妈今年( )岁。
3. 一辆公共汽车上有26名乘客,在大桥站下去a名,又上来b名
(1)用式子表示出这时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2)当a=6,b=5时,这时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234+700+300 147+89+53+11
11+13+15+17+19 26+(89+74)
教学反思:
在复习“用字母表示数”中,结合课前预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小组比赛形式,通过一些填空及判断、选择题的练习,复习检测学生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对这些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从课堂情况来看学生的参与性广,积极性高,而且对这部分内容掌握不错。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它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未知系数;
2.通过根与系数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向学生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其推导。
2.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根与系数的关系。
3.教学疑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指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和,两根的积与系数的关系。
4.解决办法;在实数范围内运用韦达定理,必须注意这个前提条件,而应用判别式的前提条件是方程必须是一元二次方程,即二次项系数,因此,解题时,要根据题目分析题中有没有隐含条件和。
三、教学步骤
(一)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和求根公式。
(2)解方程①,②。
观察、思考两根和、两根积与系数的关系。
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由沉重得出结论,教师提问: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都有这样的规律吗?
2.推导一元二次方程两根和与两根积和系数的关系。
设是方程的两个根。
由此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两根和与两根积与系数的关系)
结论1.如果的两个根是,那么。
如果把方程变形为。
我们就可把它写成的形式,其中。从而得出:略写
结论2.如果方程的两个根是,那么 。
结论1具有一般形式,结论2有时给研究问题带来方便。
练习1.(口答)下列方程中,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各是多少?
(1);(2);(3);
(4);(5);(6)
此组练习的目的是更加熟练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
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
(1)验根。(口答)判定下列各方程后面的两个数是不是它的两个根。
①;②;③;
④;⑤。
验根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简单应用,应用时要注意三个问题:(1)要先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2)不要漏除二次项系数,(3)还要注意中的负号。
(2)已知方程一根,求另一根。
例:已知方程的根是2,求它的另一根及k的值。
解法1:设方程的另一根为,那么。
又 ∵ 。
答:方程的"另一根是,k的值是-7。
此题的解法是依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达到目的,还可以向学生展现下列方法,并且作比较。
方法(二) ∵ 2是方程的根,
原方程可变为
解此方程。
方法(三)∵ 2是方程的根,
答:方程的另一根是,k的值是-7。
学生进行比较,方法(二)不如方法(一)和(三)简单,从而认识到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价值。
练习:教材P32中2。
学习笔答、板书,评价,体会。
(二)总结、扩展
(12)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推导是在求根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它深化了两根的和与积和系数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主要工具,必须熟记,为进一步使用打下基础。
2.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探索与推导,向学生展示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提倡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精神,借此锻炼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及推理论证的能力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在中考中多以填空,选择,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频率较高,也常与几何、二次函数等问题结合考查,是考试的热点,它是方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布置作业
教材P32中1 P33中A1。
《式与方程》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页1--2题、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能根据字母所取的数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能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难点:
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意义?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许多方便。
2、说一说你会用字母表示什么?
3、说一说,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书写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应注意什么?
【如】①a乘4.5应该写作4.5a; ②s乘h应该写作sh; ③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是s=vt.
4、你还知道哪些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
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公式】
长方形面积公式:_________________
正方形面积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方体体积公式:_________________
正方体体积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的周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