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范围7篇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范围 三亚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指导意见(试行)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范围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范围
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 指导意见(试行)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并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结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的通知》(财农〔2021〕121 号)和《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农村市场主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十八条措施〉的通知》(琼办发〔2020〕54 号)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农民集体所有不动摇。坚守法律政策底线,严禁私分集体资产、举债分配、亏空分配、突击分配等行为,严格依法办事,坚守底线红线。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坚持农民权利不受损。
(二)遵循民主决策原则。收益分配要根据章程,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充分尊重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意见,收益分配方案须经成员大会审议(成员大会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具有表决权的成员参加),或由成员大会授权成员代表会议
讨论决定后,方可实施。收益分配方案的实施结果应按规定主动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公开,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接受民主监督。
(三)坚持效益优先原则。集体经济收益要优先满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股份经济合作社和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增强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年度收益分配应依据当年收益情况,确定分配额度和各项支出比例。可分配收益不足 10 万元或户均可分配收益不足 200 元的,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同意,或由成员大会授权成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可以主要用于集体公共积累和发展集体经济,不向成员进行收益分配。收益较多年份应控制分配额度,结转下年使用。
(四)坚持同股同权原则。在年度收益分配时,严格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的相关规定,按照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集体收益分配权(股份份额)进行分配,实行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五)遵循利益共享原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的对象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成员、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投资的投资者、与本集体经济组织有利益联结机制的机构。收益分配方案的确定要科学合理,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维护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二、收益分配的程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参照执行“四议两公开”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集体经济事务中的领导作用。
(一)制定初步方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准确核算全年的收入、支出、可分配收益,理事会按照章程制定收益分配初步方案,监事会根据财务制度审核该方案。
(二)审议公示。经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报党员大会审议,理事会将收益分配方案向本社成员公示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不少于 15 日。理事会根据公开征求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报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审核。
通过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审核后,理事会将收益分配方案提交集体成员大会决议,或由成员大会授权成员代表会议决议,并形成书面决定(须经本社成员表决权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决议需张榜公示,向全体成员公开,公示时间不少于 5 个工作日。
在充分维护农民收益分配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结合工作实际,依法依规探索优化、简化审议公示程序。
(三)方案实施。按收益分配方案进行收益分配,成员或成员代表签字确认,在公示无异议或异议核实不成立后再实施。实施结果需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 5 个工作日。
(四)结果备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集体收益分配方案、会议决议等书面材料、收益分配情况,报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备案。
三、收益分配范围和优先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一个会计年度末,可进行分配的总收益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扣除该年度经营管理成本等各项支出后的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补助收入、投资收益等按规定可以纳入当年度收益分配的收入,加上年初未分配收益。
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明确规定的征地补偿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等不得纳入年度收益分配,按照有关规定分配和使用。
收益分配的优先序如下:
(一)提取公积公益金。提取比例和数额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民主确定,或由成员大会授权成员代表会议讨论决
定,提取比例不超过 30%。主要用于发展生产、转增资本、弥补亏损和集体公益事业。
(二)提取应付福利费。参照公积公益金的提取比例确定。主要用于集体福利、文教、卫生、救济、成员因公伤亡的医疗费及抚恤金等福利方面的支出。
(三)向成员分配。按股权设置方案设置的股权类型、股数,经过成员大会决定,或由成员大会授权成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确定每股可分配收益额。
(四)其他分配。上述分配未包括的事项,经成员大会同意,或由成员大会授权成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可用于对主导产业的补贴以及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经营和管理人员的奖励。原则上不超过当年集体经营收益增量的 10%。
四、收益分配的监督管理 (一)加强业务指导。市、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办法,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财务管理,加强对会计核算和收益分配等工作的培训和监督。
(二)强化工作监管。各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承担监督责任主体职责,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管理审核,确保公积公益金使用审批严格、福利费使用计划合理,股东的收益分配权得到充分保障,防止“变现”和变相私分集体资产,杜绝举债和突击发放福利和分红。
(三)健全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明确公积公益金提取、福利费提取、民主议事机制等重要事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建立健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定期公开财务收支情况。监事会应对本集体的收支情况进行内部审核监督,对收益分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本集体成员代表会议和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报告。
五、附则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本市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具体应用问题由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解释,自 2022 年 5 月 19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5 年 5 月 19 日。
篇二: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范围
X 镇 XX 村 XXXX 年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实 施 方 案
组织单位(盖章):
实施单位(盖章):
XX 村民委员会
实施单位(盖章):
XX 村民委员会
编
制
时
间:
XXXX 年 X 月
编
制
时
间:
XXXX 年 X 月
XX 县 XX 镇 XX 村 XXXX 年壮大村集体 经济项目计划方案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背景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川财农[2017]12 号)和《省财政厅 省委农工委关于印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尽快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川财农[2017]16 号)精神,按照“县级申报、市级推荐、省级评定”原则。经我县申报,省财政厅、省委农工委综合评定,我县 X 个乡镇的 XX 村集体获得了省财政厅 2017 年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每村 XXX 万元的试点资金。
二、项目村基本情况 (一)试点村名称:XXX 县 XX 镇 XX 村村民委员会 (二)地址:
(二)地址:XX 县 XX 镇莲花村 (三)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村主任 XX、村支书 XXX (四)基本概况:XX 镇 XX 村地处 XX 县以西,距离 XXX县政府约 XX 公里,全村共 X 个村民小组 XXXXX 余人,田土面积 XXXX 亩。XX 镇作为 XXX 县农业大镇和人口大镇,目前本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现代化种植业、劳务输出为主。
三、村现有集体资产、资源、资金情况 四、村级财务管理情况;
银行账户、产业扶持周转金、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设置等 五、村集体拟发展的经济类型、经营组织管理方式、投资盈利模式及预期收益水平、经营收益分配机制等管理情况;
六、村集体成员一事一议议定情况
七、项目实施情况 (一)项目实施内容 1、实施地点:XXX 县 XX 镇 XX 村 X 组。
2、实施内容:规模化养牛场。计划养殖西蒙塔尔肉牛50 头,远期计划 200 头。新建养牛场占地 1500 平方米(牛舍 350 平方米,办公室、仓储室、防疫室共计 300 平方米,沼气池、污水处理池共计 50 平方米,场地及二期储备用地其他 800 平方米),育草场 20 亩。
(二)资金使用方案 西蒙塔尔肉牛场项目:100 万元 序号 建设内容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万元)
备注 1 圈舍 M² 350 500 元/ M² 16.5
2 办公室、仓库、防疫室 M² 300 250 元/ M² 7.5
3 污水处理池、沼气池 M³ 50 400 元/ M³ 2
4 水、电、路等基础设
3
施建设 5 场坪 M² 400 37.5 元/ M 2
6 引进肉牛 头 45 5000 元/头 22.5
7 引进种牛 头 5 5000 元/头 2.5
8 围墙
3
9 饲养周转资金
10
10 防疫药品及器械
1
11 管理、饲养工资
10
12
发展基金
20
合 计
100
(三)
项目建设时限:根据项目资金落实到位情况,于项目资金落实起六个月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六)
项目实施单位:共乐镇莲花村民委员会 (七)
项目负责人:洪群、李匡元 八、项目资金管理 县财政将试点资金 100 万下达到项目实施乡镇,由乡镇财政所将资金拨付到项目试点村村集体经济专户。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帐核算。
九、考核验收
十、效益分析
五、项目投资概算
五、项目投资概算
(一)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 100 万元,其中申请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100 万元。
(二)资金筹措及用途 1、申请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 100 万元,主要用于以下项目:
西蒙塔尔肉牛场项目:100 万元 序号 建设内容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万元)
备注 1 圈舍 M² 350 500 元/ M² 16.5
2 办公室、仓库、防疫室 M² 300 250 元/ M² 7.5
3 污水处理池、沼气池 M³ 50 400 元/ M³ 2
4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3
5 场坪 M² 400 37.5 元/ M 2
6 引进肉牛 头 45 5000 元/头 22.5
7 引进种牛 头 5 5000 元/头 2.5
8 围墙
3
9 饲养周转资金
10
10 防疫药品及器械
1
11 管理、饲养工资
10
12
发展基金
20
合 计
100
六、项目实施模式及经济效益 (一)项目实施模式 饲养肉牛及种牛共计 50 头,由村组成立专门领导管
理小组并以莲花村民委员会的名义成立专业合作社,聘请周边贫困户进行长期性、临时性工作。一方面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可以为集体创收,壮大我村集体经济。
(二)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一是村两委班子通过项目的实施壮大村集体经济;二是对促进我村养牛场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经济效益 ① 项目建成投产后,新增固定资产将达到 25 万元。
② 通过项目实施,建成后年产出栏肉牛50头,每头产值按照 1 万元测算,总产值 50 万元,除去购买成本每头 0.4万元(总成本 20 万元),饲养及人工成本小计 20 万元,年纯收入 10 万元,全部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第二年扩大规模经营,养牛数量达到 100 只,其中种牛数量达到 10 只,预计年纯收入达 15 万元。
3、生态效益 ① 项目按照标准化养牛场建设。建成后,有利于从源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养殖场卫生环境,增强规模养殖场治理养殖污染的积极性,使养殖污染物实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减量化排放,从源头上加快了我县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② 该项目建成后,养牛场所产污水和排泄物行干湿分离后,干粪贮存于集粪池经密闭发酵后作为农业生产用肥;尿液排入沉淀池经施于种植业,可以促进农作物和优质牧草生长。因此,实施本项目可以形成种植业与养殖业
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向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
七、项目实施步骤 项目实施步骤严格按照项目编制方案进行施工,确保项目完成时间。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截止时间点 事件 子项目 2017 年 5 月 31 日 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不同规模、地理条件、养殖环境对宜宾市范围内 3 个养牛场进行实地考察; 查阅相关资料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进行标准化养牛场的图纸设计。
依据已成立的“XX 县 XX 镇 XX 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村民代表会议组织成立“XX 县 XX 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公司+村集体合作社”的形式。
2017 年 6 月 7 日 项目选址 项目拟定选址为:XX 县 XX 镇 XX 村 X 组(小地名:XXX)。
根据编制的项目设计图纸,对项目选址进行实地勘测,修改和完善项目设计图纸。若选址不符,立即进行选址备选。
2017 年 6 月 20 日 项目用地协调 对已确定的项目选址,由村两委及村民小组牵头进行用地协调。用地采取流转租用的形式对用地区域进行补偿。
2017 年 6 月 23 日 牛场建设预算 根据项目建设详情,对养牛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初步预算并编制相应的项目预算表。
2017 年 6 月 30 日 项目建设招标 项目建设采取招标形式。针对本村范围内的诚信施工队,采用张贴布榜的形式进行项目招标,项目负责组对投标施工队进行遴选并确定施工单位。
2017 年 7 月 1 日 项目启动 项目须于该时间节点前进行启动工作 2017 年 8 月 30 日 基础建设完工 完成的建设内容有:350 平方米养牛圈舍建设,50 平方米污水处理池、沼气池,300 平方米办公室、仓库、防疫室,围墙以及水电设施。
2017 年 9 月 30 日 项目全面完工、验收 项目涉及的所有工程全部完工。包含绿化带、路面等。
2017 年 9 月 10 日 人员配置与办公用品购置 根据 XX 县 XX 镇 XX 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合作社的相关制度、章程与会议决议,相应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工作员确定到位,确保牛场经营。
2017 年 9 月 31 日 正式生产营业 完成小牛的订购,确保于 9 月 31 日之前养牛场能正常工作运转。
八、项目保障措施 (一)技术保障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合作社人员聘用模式采取能者为之。由具有经验丰富的肉牛养殖人员负责相应的肉牛养殖技术;由专业的执业兽医师对肉牛的整个生长周期进行防疫和监管,确保养殖成活率;由具有资深的企业、公司管理人员对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做指导。
(二)资金保障
项目资金总计 100 万,实际运营费用中第一年的预算为 70 万,拥有 30 万的流动资金和发展资金。为项目的开展和扩大规模养殖提供资金保障。
(三)制度保障 项目的开展采取“公司+合作社”的模式进行,财务制度、资金管理制度、人员聘用制度均按照相应的章程、会议决议和制度进行操作,并接受监事会、村理财小组以及村民的监督。从源头上保障了项目经营的公开性、透明性,确保集体资产安全。
九、项目资金管理 (一)原则 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要求,建立适应农村改革发展要求的公开、公正、公平的收益分配制度。既要实现发展好集体成员的权益,又要坚持集体经济性质,巩固农村政权基础;既要强化监管措施,又要发挥内部体制机制作用,推进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
(二)管理机制 项目管理机制参照 XX 县 XX 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XX 县 XX 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章程、制度以及会议决议进行,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实行“村财村管”,由理财小组负责对收入进行绩效审计,使村民详细知晓一年来集体经济的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解答村民的疑问,明确集体可用收入基数。
二是由 XX 村民委员会成立管理小组,党支部书记负责资金整体使用情况,村委会主任负责财务收支,文书负责平时的账务管理。
三是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XX 镇 XX 村村民委员会 2017 年 5 月 1 日
篇三: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范围
1万元2万元3万元4万元5万元6万元7万元8代 号前川街姚家集镇长轩岭街李家集街罗汉寺街 274. 1966 119. 9999六指街462. 1横店街307. 2天河街96. 836王家河街217. 66木兰乡263. 46大潭原种场50. 7蔡家榨镇0滠口街988. 6祁家湾街436. 6盘龙城开发区3369. 12木兰山风景管理处3三里镇132黄陂区局机关0蔡店乡404. 26合 计 8373. 393 2516. 45887018102714356250168. 52219. 8094. 632. 1160. 311227. 06090117. 76100. 3228. 06085. 19. 60075. 30. 286. 35. 1280126. 19670203. 00050000462. 102820134. 2007598126. 9143. 5500. 3029. 966. 63692. 84606. 410191. 818. 46195. 582. 75036. 2072. 01155. 25308. 479. 7028. 7020252. 900000000065. 90395. 3527. 4847. 30227. 81. 50137. 469. 9439. 647. 41911. 45113. 215021. 61172. 875563. 452818. 803000528528019095. 724000000005. 15067. 35331. 76392. 760520. 751502176. 317 3009. 876 9705. 1772964. 3合计(一)经营收入(二)
发包及上交收入(三)
投资收益五、 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统计表(5填报日期:
2010年1月18日一、 总收入 填报单位:
黄陂区(一)
经营支出单位(四)
补助收入(五)
其他收入合计
合计1、 干部报酬2、 报刊费合计(一)
提取公积公益金万元17万元9万元10万元11万元12万元13万元14万元15万元163201395. 830526252431825467. 402. 0481. 98. 2008. 28. 282. 2678. 53. 76145. 8-1100078. 666. 502. 6-1. 2200. 80. 885. 000121. 4792. 592118. 0004 71. 19610071. 19610182164. 30100180. 100180. 1052. 111031. 25180. 29164. 440344. 7310. 343. 13627. 8861. 9249. 713. 998. 34012. 330180. 73123. 975. 74912. 122. 082. 21024. 2911. 58150. 6883. 3565. 707148. 09-45. 0163. 75018. 74028. 322. 60. 724. 6-2. 2401. 80000000000161. 100686. 2141. 374. 070215. 37197. 1164. 48123. 145. 792227. 72-33000351. 65154. 510. 012393-2194. 33 2238. 56617. 2661. 43423300-200-2048. 7002336. 326. 1062. 449. 400000000072. 05214. 03320. 7111. 548. 53060. 03172071. 196 1030. 23148. 14669. 68 -1331. 782688621. 21977. 416590. 385-1)(二)
管理费用(三)
其它支出二、 总支出三、 本年收益四、 年初未分配收益五、 其他转入
(二)
提取应付福利费万元18(三)
外来投资分利万元19(四)
农户分配(五)
其他分配万元20万元21万元2210006300000000000000000071. 19610000180. 1020026. 29306. 1400011. 131. 28. 010004. 7000018. 7400001. 800000001. 27170000000000619. 430000-20000130000000043. 03011. 0101. 27348. 7461 1026. 01六、 可分配收益七、 年末未分配收益
篇四: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范围
年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XX 年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农村工作,夯实村级组织的物质基础,巩固基层的执政地位,根据市、县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特制订全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XX 年底,年集体经营性收益 2 万元以上的村达到 40%,年集体经营性收益 5 万元以上的村达到 20%,空白村控制在60%以内; 沾 到 XX 年底年集体经营 塞 性收益 2 万元以上的村 掀 达60%,年集体经营 忱 性收益 5 万元以上的村 用 达 30%以上,空白村 正 控制在 40%以内;到 巩 XX 年底力争村集体经 捐 济收益全覆盖,消灭空 缠 白村,年集体经营性收 皱 益 5 万元以上的村达到 裕 50%,美好乡村省级 及 示范村所在村年集体经 稿 营性收益必须达到 10 砌万元以上,到 XX 年底 彬 年集体经营性收益争取 绘 达到 20 万元以上。
二 烟 、发展思路
结合我 之 镇实际,着重从以下几 售 个方面探索村级集体经 吵济发展途径和模式。
标
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菠 鼓励 xxxxx 村依托 纠 土地平整以及前期经过 郊 土地综合治理等优势, 至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增 蜘 加村集体收入。依法征 疡 收农村集体土地时,按 川 照实际征收村集体土地 碰 面积的 5%预留国有建 熔 设用地用于发展村集体 谎 经济。推进土地综合整 值 理,对于整治出来的新 设 增耕地,在确保群众利 严 益的前提下,确权到原 晴 集体经济组织。
规 吸 范集体资源利用。各村 蔽 要对村集体林场、水面 虽 、耕地和未利用地等集 骑 体资源进行认真排查, 禽 通过自主经营或者公开 踌 竞标的方式转让、出租 堪 集体资源,充分发挥资 霉 源效益,增加集体收入 磕 。各村充分利用荒坡、 鼠 荒滩、荒水及路边、水 驱
边、田边、村边等 堰 集体空闲地,发展种养 蚁 殖业,提高土地产出率 袒 和利用率,增加集体收 纲 入。
盘活存量集体 邮 资产。对各村集体所有 谤 的关闭企业、老村部、 瘤 公共设施和场地等集体 剧 资产,可以通过承包、 越 租赁、参股、联营、合 另 资、合作等方式加以开 弛 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 酞 。各级财政对村投入资 杉 金发展村级公益事业所 掏 形成的公益性设施,纳 砾 入村集体资产范围,各 账 村对这些新增资产可以 拼 加以利用,形成一定收 韵 入。
领办各种合作 狰 经济组织。鼓励村、x 搭 xx 村继续推动土地的 焊 多种经营方式,大力发 侍 展林业、种植业和养殖 避 业,通过成立专业合作 笔 社和专业协会提供有偿 婆 服务的方式增加集
体收 锁 入。
消灭集体经济 桐 空白村。消除集体经济 真 收入“空白村”,增加 欺 集体收入。
三、强化管 哦 理
加强村级集体资 迟 产管理。加强对村级“ 亿 三资”的清理、登记、 拘 管理,逐村建立“三资 卵 ”台帐。村级集体资产 藐 发包出租,必须采用公 胯 开招标的方式,实现收 逆 益的最大化;村集体经 靴 营性物业资产不允许随 癸 意变更,不得对外提供 枣 担保。
规范村级财 扣 务管理。建立健全村级 潞 财务收支各项制度,严 渡 格收支审批,努力控制 寨 非生产性开支。完善村 穴 有乡管制度,规范代管 赊 手续。建立健全农村财 岳 务管理制度和村务财务 隆 公开制度,及时、真实 障 地公开相关信息。
菩 加强村级民主管理。认 志 真落实“四议两公开” 堰 ,确保群众的知情权、 莉 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 躁 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 京 用,规范民主理财行为 提 ,对财务收支活动实行 郁 民主监
督和管理。
壹 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民 淆 主决策机制,确保村集 狸 体经济健康发展。
四、 爷 工作措施
加强组织 腕 领导。镇党委政府将成 高 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 实 导小组,各村也要成立 止 相应机构,实行党组织 鸟 书记一把手负责制。实 原 行领导包保,镇党政班 鸳 子成员每人包保一个村 诱 ,做出重要贡献的,镇 启 财政予以奖励。同时, 桨 要利用各
种方式,加大 疫 集体经济发展重要性、 静 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宣传 纱 力度,积极向上对外推 郁 介先进典型、成功经验 悍 和作法,以点带面,示 醒 范驱动,以形成浓厚的 皇 舆论氛围。
抓好结 颜 对帮扶。积极向上争取 饲 集体经济的政策扶持, 演充分利用基层党组织结 砸 对共建单位、选派干部 畸 单位和驻村帮扶单位的 雨 优势,鼓励民间资本参 瞧 与集体经济的开发,严 液明镇村收支界限,严禁 荐 向村转嫁和摊派支出。
坚
严格考核奖惩。集 焉 体经济发展纳入村级组 冶 织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 沪 畴,,采取以奖代补的 重 形式,对于当年无新增 英 债务、化债较多、支出 咆 合理以及实现集体经济 契 收入增加较好的村予以 赏 奖励,将村级集体经济 诣 收入工作纳入村两委干 笨 部年度绩效考核与绩效 极 工资挂钩。同时要严格 用 责任追究,村书记是第 骑 一责任人,村主任是主 酉 要责任人,要切实履行 姆 职责,对工作不积极、 执 措施不得力,得过且过 周 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妓 进行处罚。以上奖励和 湍 处罚办法另行制定。
薪
XX 年村级集体经济 腮 的实施方案:XX 村级 车 集体经济现状调研报告 卧
XX 村级集体经济现状 拾 调研报告
一、村级 泥 集体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元 【XX 年村级集体经济 姬的实施方案】
村级 湛 集体经济收入基本情况 邵 。乡地处华蓥山中段, 锭 位于区东部,距离城区 塘 16 公里。川陕公路、 毛 襄渝铁路纵贯全
乡。本 彻 乡东接达州市大竹县, 笔 南与区龙滩乡相邻;西 乱 与区观阁镇、广兴镇接 哑 壤,北靠渠县。全乡面 示 积平方公里,人口 13 煞 575 人。XX 年全乡 修 13 个行政村目前仅村 呀 、村两个村存在集体经 毫 济收入,共计 2550 韵 0 元,平均每村 196 捕 1 元。有收入的村 3 个 堑 ,占总村数的 23%; 掇 收入在 10000 元以 傲 上的村2 个,收入在 5 讽 000 元至 10000 堵 元的村 0 个,收入 10 垢 00 元至 5000 的村 蠢 1 个。
村级集体经 弗 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全 玄 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 娄 源单一,主要靠资源承 少 包、从企业收取公路维 羞 修费取得集体经济收入 昂 。
村:出租 10 亩 盏 塘堰一口,租期 5 年, 哲 每年取得村集体经济收 寒 入 2000 元。村:出 实 租闲置空地 900 亩, 应 租期 5 年,每年取得村 折 级集体经济收入 135 钾 00 元。村:收取煤矿 争 村村级公路损坏维护费 炮 用 10000 元。
国 村级集体资产现状。截 便 止 XX 年,全乡各村集 雅 体资产总额约为 5 万元 凶 ,主要为村级活动室、 灾 远程教育设备、电脑、 铸 电视等固定资产,货币 浴 资产因维修办公室、办 旬 公经费开支、垫支保险 凯 费用等基本用完。
共 村级集体债务状况。全 礁 乡 13 个行政村目前有 潘 2 个村负债,总计负债 余 36000 元。村因垫 篡 付社长工资负债 210 植 00 元;村集体资金 2 丝 000 元因日常办公经 钥 费开支目前已没有剩余 畅 ;村集体资金 1000 扇 0 元因维修公路目前没 炭 有剩余;村集体资
金 1 貉 3500 元因业主搞开 役 发占用农民土地,已全 早 部拨付群众,此外,因 照 维修村级公路滑坡负债 萧 15000 元。
二、村 掐 级集体经济状况分析
饮
集体收入开支入不敷 响 出。全乡 13 个行政村 逐 除极个别村有集体经济 闰 收入外,绝大部分村都 潞 没有集体收入,全靠上 逻级拨款维持日常开支, 腿 部分村只能依靠上级财 怀 政投入办公经费维持日 渴 常运转,无力兴办公益 演 事业,也无力增加村民 壕福利,更无力发展创收 蜒 实体,全乡收不抵支的 貉 村占绝大多数。
主 牛 要收入增量不足。土地 礁 收益成为村集体的主要 坷 收入。XX 年村级集体 胶 经济收入靠土地取得的 园 收入为 15500 元, 确 占全乡集体经济收入的 气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语 增长乏力。
收入来 沁 源途径单一。村级产业 源 发展严重滞后,村办企 须业破产,集体资源开发 忧 力度小是目前全乡各村 梨 存在的普遍状况。仅有 锚 的集体经济收入也只是 奄 靠出租土地资源的方式 汽取得,收入来源单一且 诡 集体收入低。
三、村级 珠 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 碾 题
多年来,集体经 己 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 旺 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 证 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 硷 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 狄 前,甚至倒退,严重地 朱 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斥 和积累。
一是村级 钟 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 窑 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 皂 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 劈 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 瞄 一提及发
展,往往过分 浙 强调缺乏资金、人才、 幽 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 拔 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 乓 等优势求发展,很好地 轩 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银 。
二是集体资金积 豌 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 降 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 套 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 沥 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喧 。除利用土地资源为集 锣 体增收外,没有其他更 露 好的增收渠道。三是资 俐 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 适 用,闲置、浪费现象严 鳞 重。如、五星、内槽、 甩 等村地处华蓥山区,林 暴 地资源异常丰富,村干 癌 部未能充分把握资源优 预 势引领群众致富。
囤 四是非生产性支出过大 按 ,财务管理不严。部分 秩 村干部乱支滥用,管理 舀 上有漏洞,导致集
潘 体积累流失的现象较为 忽 严重。个别村集体账目 剥 混乱,常年未向群众公 巷 开账目,在工作中甚至 韵 存在挪用集体资金支付 约 党报党刊的情况。
落 五是产业带动无助集体 菠 经济发展。部分村除传 袜 统的种养殖业外,大力 旧 发展了特色产业,如五 崎 星村万亩油牡丹种植、 逐 村千亩茶叶基地、内槽 蛋 村百头山羊养殖,发展 闸 势头良好,为业主和群 咽 众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职 。但集体经济从中受益 竖 甚微,甚至没有受益。
弄 有的村虽然成立了农民 馈 专业合作社但没有规范 聋 化运作,没有形成集约 卤 化经营,村集体也没有 亲 参与其中,更没有任何 则 受益。
四、发展村级集 盔 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科学 喇 定位增收路径
1. 斟 盘活现有集体资源。摸 悸 清村集体现有耕地、林 汤 地、荒地、矿山、山坪 征 塘和闲置校舍等存量资 番 产资源,明晰产权、完 训 善产权有偿使用形式, 漳 采取租赁、承包、股份 戳 合作等方式统一开发利 掠 用。
2.积极推进 探 土地规模化经营。鼓励 磅 村级集体建立土地托管 巩 平台,通过依法、自愿 畜 、有偿的原则,对多年 僧 荒芜的耕地、林地、果 蛙 园等,实行托管经营; 熙 同时,积极参与现代农 桓 业的规模化经营,增加 仲 村集体经济收入。
土 3.开发乡村特色观光 偿 旅游。鼓励集体经济组 粤 织依托丰富的生态自然 陀 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 镶 、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现 牟 代化农业生产,积极开 贮 发特色“农家乐”、生 涤 态休闲、观光采摘、民 链 俗文化等旅游项目,做 苯 大做强旅游产业,增加 酞村级集体的资源开发收 青 入和服务经营收入。如 咋 村海拔高,森林覆盖率 悸 高,可引进业主开发休 淑 闲度假山庄、打猎场、 譬滑草场等旅游项目,增 协 加集体收入。
4. 郡 增强招商引资力度。鼓 昧 励村集体用好用活现行 捆 政策,以集体土地入股 傻 包装项目进行招商,引 侥 进业主兴办实体经济, 英 与业主共同享受经济利 刽 益,扩大村级集体经济 谣 收入。鼓励村级集体经 茄 济组织依法申请使用集 腋 体建设用地,建设生产 桃 、经营性用房或设施, 诌 出租给业主,获取比较 堑 高的收益。如车坝村高 枣 粱种植面积已形成规模 治 ,可引进业主发展
酿酒 瑞 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实 容 力。
优化配置扶持政策 溃
1.加大财政投入 称 力度。区乡两级财政要 畜 切实加大对发展壮大村 萄 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 页 ,设立不少于 20 万元 铃 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 咎 济专项资金,用于发展 写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担 占 保贴息或其他补助。区 灸 乡两级现代农业产业扶 裙 持资金要保持每年 5% 骏 的递增速度,用于奖励 凡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 赦 现代农业。
2.加 罢 大土地支持力度。充分 艺 盘活现有存量土地资源 士 ,用好用活相关土地政 匹 策。通过土地调型整理 儿 过程中产生的土地增量 匠 和非农用地指标收益按 里 照不少于 10%的比例 漆 返还村级组织,用于发 委 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植
3.加大部门扶持 详 力度。区乡两级有关部 瓷 门要在人财物方面加强 坑 对各村的帮扶力度,既 愿 要在资金、技术、物资 涛 方面给予村集体帮助, 会 又要在产业发展、村办 冯 企业等方面加强指导, 吕 实现“输血”功能向“ 我 造血”功能的转变,提 络 升村集体自主致富增收 或 的能力。
4.加大 订 金融支撑力度。乡镇金 澡 融机构对发展壮大村级 售集体经济的项目要优先 设 提供金融服务,要加强 僳 涉农信贷和保险协作配 业 合,探索符合农村特点 瘦 的抵押担保方式和融资 誓形式,健全政策性农业 硝 保险制度,农业银行、 账 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 学 要把扶持村级农业产业 正 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 阂
社等作为信贷支持重点 喀 ,切实加大对发展村级 醇 集体经济的支撑扶持力 厌 度。
严格落实保障措施 热
1.强化组织领导 吹 。要建立健全政府主要 皱 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 检 任副组长,农技站、经 亦 发办、财政所等站所室 钵 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 嗡 组,推动集体经济壮大 杏 工作落实。村级党组
秦
织发展壮大农村集体 酱 经济要以人为本,必须 十 ...
篇五: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范围
新型村级集体经济资金使用计划一、 基本情况 XXX 镇 XX 村,位于 XXX 镇西部,西与 XXX 市 XXX 区 XXX 镇交界,东与 XX 乡相连,北与 XXX 镇 XX 村毗邻。全村有 XXX 户,XXXX 人。土地面积 XXXX 亩,其中耕地面积 XXX 亩,林地面积 XXXX 亩,水面 XXX亩。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 XX%以上。XX 村属丘陵地貌,长久依靠传统农业发展,效益低、见效慢,加上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田地抛荒严重,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从现状和长远来看,只有发展现代新型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才能真正摆脱小农经济的落后、原始、低效益的状况。近年来 XX 村积极探索村级 XX 产业的转型升级,结合乡村旅游引进外来资本发展特色产业。对全村农业产业化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促进传统农业改造升级,促进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实施主体 大冶市 XXX 镇 XX 村经济合作社 三、实施方式 XX 村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 XX 市 XXX 镇 XX 村经济合作社,流转全村土地 XXXX 亩,通过自主经营、入股、合伙经营等方式,种植 XX、XX、
XXX、XXX、XX、XXX 等经济作物,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四、实施进度 (一)XX 种植项目投入总计 17 万元; 1、土地平整、沟渠维修等开支 3 万元 2、XX 种苗购置开支 4.5 万元 3、地膜肥料等开支 3.5 万元 4、人工开支 3 万元 5、XX 深加工 3 万元 (二)XXXX 产业投入总计 8.5 万元; 1、土地平整开支 2 万元 2、树苗开支 2.5 万元 3、地膜肥料等开支 2 万元 4、人工开支 2 万元 (三)XXX 产业投入总计 38 万元; 1、土地流转 10 万元
2、土地平整,树苗栽种开支 7 万元 3、种苗购置 2 万元 4、人工管理开支 4 万元 4、肥料、农药等开支 5 万元 5、XXX 深加工 10 万元 五、措施保障 所有资金使用接受村民委员会及乡镇财政监管,凡涉及工程项目建设、集体资产的发包租赁及出让、物资采购等事项必须经理事会集体讨论,成员较为关注或金额较大的项目或事项,必须经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公开招投标。在资产发包、租赁时,应依法签订承包、租赁合同,及时报送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备案。资金的支出包括自主生产经营性开支、村集体基础建设、公益事业支出等。
六、效益分析 1、XXX 每亩投入 3800 元,每亩收益 6600 元,共计 300 亩,每亩纯收益 2100 元,合计收益 63 万元; 2、XXX 种植每亩投入 5000 元,每亩收益 6500 元,共计 20 亩,每亩纯收益 1500 元,合计收益 3 万元;
3、XX 种植每亩投入 4400 元,每亩收益 7500 元,共计 50 亩,每亩纯收益 3100 元,合计收益 15.5 万元。
以上累计收益 81.5 万元,为村集体保底增收 XX 万元。
七、扶持资金收益分配方案 经济合作社收益除去生产成本、再生产预备金、日常开支等,所得利润归经济合作社所有,每年保证上缴村集体收益不低于 XX 万元,村集体每年增加收益达到 XX 万元以上。
XX 市 XXX 镇 XX 村 XX 市 XXX 镇 XX 村 村民委员会 经济合作社 2021 年 3 月 3 日 S
篇六: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范围
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实施办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自治区财政厅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自治区民政厅印发〈关于规范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桂组通字〔2020〕48 号)及《中共 XX 市委组织部
XX 市财政局
XX 市农业农村局
XX 市民政局关于印发〈XX 市规范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实施办法〉的通知》(XX 通字〔2020〕69 号)精神,全面规范 XX 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行为,切实保障农民集体资产权益,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 XX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 XX 县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行政村依法设立的村民合作社、按自然村(屯)或村民小组设置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撤村后代行原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居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后成立的股份合作经济组织。
第二章
收益分配原则
第三条
坚持效益为上。依据当年村集体的经营收益情况(指净收入),确定合理的分配额度和比例。建立健全以丰补歉机制,收益较多的年份应控制分配额度,结转下年使用。
第四条
坚持发展优先。收益分配要坚持分配与积累并重,注重扩大再生产,不断增加集体积累,同时兼顾发展公益事业,保护成员权益。提取的公积公益金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和经济发展,激发农村资源资产要素活力,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确保分配水平可持续。
第五条
坚持同股同权。严格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规定(章程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按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股份份额进行年度收益分配,坚持公平公开、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第六条
坚持底线红线。严禁私分集体资产,严禁举债分配、亏空分配、清空分配,严禁因区划调整、“两委”换届、集体经济组织领导班子换届或经营管理层调整等因素搞突击分红。
第三章
收益分配范围
第七条
年度可分配收益范围:是指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经营收益、投资收益、入股分红、服务性收益、资产租赁所得、资源发包收益以及其他按规定可以纳入年度收益分配的收入,扣除当年的经营管理成本、缴纳税费等各项支出后剩
余的部分,再加上上年度未分配收益。一次性或集中收取的集体资产租赁、资源发包等收入,应分摊到各个受益年度进行分配。
第八条
不得纳入年度收益分配范围:财政“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等筹资筹劳或以奖代补专项资金、财政下拨的村级组织运行经费、上级专项补助及政府部门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财政扶持发展集体经济资金,财政专项奖励资金、救灾救济、社会捐赠,以及其他按规定不得纳入年度收益分配的收入,归村集体所有,不得纳入年度收益分配。
第九条
其他定向分配收益范围:征地补偿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退耕还林补助、资产处置收益、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补偿资金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等收入,按照有关规定分配和使用。
第十条
经营管理成本范围:主要包括经营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支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人员工资(补贴)、办公费、差旅费、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维修费等作为管理费用核算。
第四章
收益分配内容
第十一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当年可分配收益部分,应按照“提取公积公益金—提取福利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其他分配”的顺序进行分配。年度可分配收益不足 10
万元或年度户均可分配收益不足 200 元时,一般不向成员进行收益分配,主要用于村集体公共积累和集体经济扩大再生产。
第十二条
提取公积公益金。公积公益金主要用于集体经济扩大再生产、转增资本、弥补亏损和管护集体公益设施,优先用于发展前景好、辐射带动强的产业项目,兴建和管护农民集体受益的农村公共设施或基础设施等。可分配收益不足 10 万元的,可全部转为公积公益金和福利费,且福利费比例一般不超过 30%;可分配收益超过 10 万元的,公积公益金提取比例一般不低于当年可分配收益的 30%。
第十三条
提取福利费。福利费主要用于集体福利(如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文化文体活动,帮扶特困户、贫困户、困难户,资助贫困学生,奖励优秀学生、脱贫致富能手、模范村民等。可分配收益超过 10 万元的,福利费提取比例一般不高于当年可分配收益的 20%。福利费坚持先提后用的原则,严格限制在提取数额内,不宜直接用于减免水电费、环卫保洁费(个人负担部分)等应由村民个人支付的生活性费用支出,引导农民群众提高节约意识。
第十四条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村集体经济当年可分配收益,在缴纳各项税费、提取相关费用后,剩余的收益可以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同意,可按股权设置方案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分配。在面向成员分红时,利用财政扶贫资金所取得的收益,要向
未脱贫户和脱贫尚不稳固的脱贫户倾斜,适当提高上述两类人员的分配标准。
第十五条
其他分配。其他收益分配是指上述分配未包括的事项,可以用于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人员进行奖励,适当补贴村组干部报酬待遇,对农户投资建设的公共农业设施、发展村集体号召的主导产业进行补贴等。
第十六条
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要严格控制、合理分配,原则上按照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入相比上一年度新增部分约 10%—15%确定,奖励资金总额一般不超过 30 万元。
第十七条
对村组干部报酬待遇的补贴,要严格控制总额、合理分配不同岗位补贴额,年度可分配收益不足 10 万元或年度户均可分配收益不足 200 元时,一般不得提取村组干部报酬待遇补贴;年度可分配收益在 10—60 万元之间的,可按不超过 10%的比例提取,但最高一般不得超过 3 万元;年度可分配收益超过 60 万元的,可按不超过 5%的比例提取。定工干部每人可享受最高补贴不得超过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第十八条
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集体经济收益一般不得用于突出贡献人员的奖励和村组干部报酬待遇的补贴:通过历史积累和租赁集体土地、山林、房屋、设备等资源资产获得的收益;直接将财政扶持资金入股经营主体采取委托经营或固定投入固定回报等形式获得的收益;通过征地补偿、森林生态公益补偿补助、退耕还林补助等财政补助获得的收
益;通过处置集体资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获得的收益;通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贫困县整合涉农资金获得的收益。
第五章
收益分配程序
第十九条
核算实绩。在收益分配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社监会的监督下,全面清查资产、清理债权债务,加大应收款项的清收力度;搞好承包经营合同的结算和兑现,按时足额收缴合同、租赁协议等所规定的上缴款及其他收益。在此基础上,准确地核算全年的收入、支出和可分配收益。
第二十条
确定方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社管会)根据年度可分配收益情况,按照本指导意见和集体经济组织章程规定,研究提出年度收益分配方案(包括分配范围、分配金额、分配项目及占比、使用方向等),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研究审议后,书面报告乡镇政府。收益分配方案中,应就利用财政扶贫资金取得的收益分配情况作专门说明;如若列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发放奖励和村干部报酬待遇补贴,则应当一并提出奖励方案、补贴方案。
第二十一条
审核公示。乡镇政府组织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根据村集体经济资产和收益情况,指导村党组织会同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程序完善收益分配方案。然后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社管会)将收益分配方案提请集体经济组织
成员(代表)大会讨论、表决,形成书面决议。向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不少于 7 天的公示。
第二十二条
组织实施。方案公示无异议后,制作收益分配表,由股权户代表和相关受益人签字确认后,再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财务管理相关规定将收益发放股权户代表和相关受益方。公积公益金、福利费由村“两委”负责管理和按规定程序开支。年度收益分配工作原则上在次年 4 月底前完成。
第二十三条
结果备案。分配完成后,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收益分配方案、“四议两公开”记录、乡镇政府反馈意见、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决议、公示公开内容、收益分配签字表等,报乡镇政府备案。乡镇及时汇总所辖行政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方案及收益分配情况,报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县审计局等部门备案。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监管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将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完善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机制,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县委要把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纳入巡视巡察内容,县人民政府要将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纳入审计内容。县人民政府每年要对安排给农村集体经济的财政扶持资金进行梳理,明确各行政村集
体经济财政扶持资金中财政扶贫资金的具体金额。乡镇人民政府要承担起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的日常监督责任。
第二十五条
监管措施。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县审计局等部门以及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的监督、检查、审计、指导,强化有效监管手段,确保收益分配各个环节公开公正、阳光透明,防止“变现”和变相私分集体资产,防止私设小金库、挪用资金和坐收坐支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情况纳入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实施重点监管,做到各级监管部门实时查询、实时指导。县乡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定期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支情况和收益分配情况进行审计,2021 年村“两委”换届前要进行 1 次全覆盖审计,以后至少每 3 年开展 1 轮全覆盖审计。
第二十六条
民主管理。严格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财务管理相关规定,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定期公开财务收支情况。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要纳入财务预决算,交成员(代表)大会审议,向全体成员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收益分配方案应纳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档案管理。强化收益分配的民主决策机制,要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章程,将公积公益金和福利费提取、发展集体经济奖励、村干部报酬待遇补贴以及民主议事机制等收益分配事项在集体经济组织章程中明确,用章程规范行为,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依法规范监督程序,理顺村务监督委员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监
事会的关系,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对全村实施全面的监督,也包括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各方面工作的监督;监事会只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全面监督,同时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
第二十七条
严格纪律。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规定,严禁未经“四议两公开”讨论进行收益分配;严禁对发展潜力不足、盈利能力差的项目列支扩大再生产资金;严禁违规或擅自用集体经济收益资金用于发展个人项目或在扶持项目选定上搞优亲厚友;严禁擅自用收益资金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不当支出;严禁违规使用收益资金抵押担保;严禁使用收益资金进行应酬接待以及其他奢侈浪费支出。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及领导责任。
第二十八条
村集体经济组织按需设置集体股的,集体股所得分红收入应主要用于处置遗留问题、弥补亏损、集体经济扩大再生产、支持村集体公益事业等。集体股所占比例原则上不超过 30%。集体股占比达到 30%以上的,除特殊情形或特殊需要外不宜再提取公积公益金。
第二十九条
加强调查研究。要组织调研指导组深入村屯,妥善解决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中出现的矛盾,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因地制宜,研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方面的体制机制,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成员可持续增收。
第 三十 条
本实施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凡与本实施办法不相符的有关规定,以本实施办法为准。
第 三十一 条
本实施办法由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和县民政局负责解释。
各自然村(屯)、村民小组的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可参照执行。
篇七: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范围
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管理,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35 号)确定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区,以下简称试点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再转让环节征收的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以下简称调节金)管理,适用本办法。
《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 为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管理,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特制定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颁布单位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文号 :财税[2016]41 号 颁布时间 :2016-04-18 实施时间 :2016-04-18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部门规章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指存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为工矿仓储、商服等经营性用途的土地。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调节金,是指按照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的目标,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及再转让环节,对土地增值收益收取的资金。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取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以及入市后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人,以出售、交换、赠与、出租、作价出资(入股)或其他视同转让等方式取得再转让收益时,向国家缴纳调节金。
第二章 征收缴库 第五条 调节金由试点县财政部门会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征收。
调节金原则上由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出让方、出租方、作价出资(入股)方及再转让方缴纳。
第六条 调节金分别按入市或再转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的 20%-50%征收。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是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环节入市收入扣除取得成本和土地开发支出后的净收益,以及再转让环节的再转让收入扣除取得成本和土地开发支出后的净收益。
试点县综合考虑土地增值收益情况,按照土地征收转用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和集体之间分享比例大体平衡以及保障农民利益等原则,考虑土地用途、土地等级、交易方式等因素,确定调节金征收比例。
第七条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出让、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入市的,成交总价款为入市收入。
以租赁方式入市的,租金总额为入市收入。
第八条 以出售、交换、出租、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再转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再转让收入按以下方式确定:
(一)以出售方式再转让的,销售价款为再转让收入。
(二)以交换方式再转让并存在差价补偿的,被转让土地与交换土地或房产的评估价差额与合同约定差价补偿款中较大者为再转让收入。
其中,以除土地或房产以外的实物等非货币形式补偿差价的,其评估价值为相应差价补偿款。
(三)以出租或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再转让的,总租金、成交总价款为再转让收入。
(四)以抵债、司法裁定等视同转让方式再转让的,评估价或合同协议价中较高者为再转让收入。
(五)对无偿赠与直系亲属或承担直接赡养义务人,以及通过境内非营利社会团体、国家机关赠与国内教育、民政等公益福利事业的,暂不征收调节金。其他赠与行为以评估价为再转让收入。
第九条 土地取得成本和土地开发支出的具体内容及标准由试点县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确定。
无法核定本地区入市或再转让土地取得成本的,可根据土地征收或土地收储的区域平均成本情况,制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平均成本,或制定按成交总价款一定比例征收调节金的简易办法,由试点县人民政府报省级财政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十条 试点县应制定与城镇国有土地相统一的农村集体土地基准地价体系。农村集体土地基准地价体系建立前,参照国有土地基准地价体系执行。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再转让价格低于基准地价80%的,试点县人民政府有优先购买权。
第十一条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通过土地有形市场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的,交易双方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成交土地地块、面积、交易方式、成交总价款、调节金金额、缴纳义务人和缴纳期限等。
土地有形市场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部门应公开交易信息。
第十二条 调节金征收部门根据合同和交易信息,核定调节金应缴金额,开具缴款通知书。缴款通知书应载明成交土地地块、面积、交易方式、成交总价款、调节金金额、缴纳义务人和缴纳期限等。
调节金征收部门应定期公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交及调节金缴纳情况。
第十三条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方按合同支付价款及税费、调节金后,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规定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
调节金缴纳凭证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再转让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的要件。
第十四条 调节金缴纳义务人应按合同、协议及缴款通知书规定及时足额缴纳调节金。
对未按规定缴纳调节金的,财政、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有权采取措施督促其补缴。
第十五条 调节金全额上缴试点县地方国库,纳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管理。试点期间省、市不参与调节金分成。
调节金具体缴库办法按照省级财政部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有关规定执行,暂填列政府预算收支分类科目“1039999 其他收入”。
第十六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现金形式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按照壮大集体经济的原则留足集体后,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公平分配。对以非现金形式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应加强管理,并及时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公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的收益应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统一管理,分配情况纳入村务公开内容,接受审计、政府和公众监督。
第三章 使用管理 第十七条 调节金纳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由试点县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资金支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调节金征收相关工作经费列入试点地方同级财政预算。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擅自减免调节金或者改变调节金征收范围、对象和标准的; (二)隐瞒、坐支应当上缴的调节金的; (三)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调节金的; (四)不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将调节金缴入国库的; (五)其他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条 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在调节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工作中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在契税暂无法覆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环节的过渡时期,除本通知所规定的与土地增值收益相对应的调节金外,须再按成交价款的 3%-5%征收与契税相当的调节金。具体比例由试点县参照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规定的契税适用税率确定。
与契税相当的调节金由土地受让方缴纳。
第二十二条 试点县财政部门会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地区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并报省级财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抄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执行期限为 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17年 12 月 31 日。
推荐访问: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范围 集体经济 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