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3篇(完整)

时间:2023-01-18 14:25:07 来源:网友投稿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1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3篇(完整)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1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

  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 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称为仙宗十友。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2

  世人皆知贺知章的"文采,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贺知章的书法。我们书法爱好者能够看到的贺知章的书法代表作品就是其代表作草书"孝经"了。贺知章书法善草隶,窦臮《述书赋》称:"湖山降祉,狂客风流,落笔精绝,芳词寡俦,如春林之绚采,实一望而写忧。"窦蒙注云:"(贺知章)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诗笔惟命……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也。"窦氏兄弟评唐名家书多讥贬,惟推崇贺知章"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可知贺知章当时书法之声誉。李白有《送贺宾客归越寺》云:"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为世传诵。传世书法作品中,墨迹有草书《孝经》、石刻《龙瑞宫记》等。

  《孝经》全卷纵笔如飞,一气呵成,龙蛇飞舞,神采奕奕。略取隶意,融入章草,以求高古。既有唐人的严谨作风,又有晋人流润飞扬的风姿,对晚唐和宋人书风影响巨大。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3篇扩展阅读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3篇(扩展1)

——唐代诗人杜甫简介3篇

唐代诗人杜甫简介1

  7岁学诗,15岁名扬洛阳。20岁以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1、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到江南和齐鲁进行两次长时间的游历。名作《望岳》便出自这一时期。

  2、长安时期:

  从天宝五年至十四年,生活在长安的杜甫,对贵族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多有接触。《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名作出自这一时期。

  3、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

  从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杜甫经历了各种磨难,目睹时局的动荡,对政治深感失望。著名的《北征》、“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便出自这一时期。

  4、漂泊西南时期:

  从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杜甫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著名的成都草堂就建造于这一时期。

唐代诗人杜甫简介2

  1、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是贯穿杜诗的一根红线。“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便是很好的例证。

  2、爱国思想和忠君思想交织在一起。这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等诗句便可见一斑。

  3、揭露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生活和祸国殃民的罪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生动写照。

  4、其它还有描写日常生活、写景抒怀、咏物怀古、赠友怀人、论诗题画等诗作。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3篇(扩展2)

——唐代诗人王维简介3篇

唐代诗人王维简介1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

  墓地

  据《蓝田县志》记载,王维墓位于辋川乡白家坪村东60米处,墓地前临飞云山下的辋川河岸,原墓地约13.3亩。现被压在向阳公司14号厂房下。《唐右丞王公维墓》碑石被向阳公司14号按石料使用,压在水洞里。墓前遗物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督邮程兆声和陕西巡抚毕沅竖立的碑石两座。

唐代诗人王维简介2

  分类

  山水田园诗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查看全文...

  绘画成就

  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查看全文...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3篇(扩展3)

——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简介3篇

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简介1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

  与著名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简介2

  鱼玄机生*不见正史。尽管鱼玄机名传千古,但因其非官宦显要,正史官文终不能留下片纸只字,其生*传记资料散见于晚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宋初孙光宪《北梦琐言》、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等书。另外《太*广记》、《南部新书》、《直斋书录解题》和《全唐诗》等书中还存留有相关的`断章短句。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志对鱼玄机之记载资料均甚少,故于其之研究多在其诗。其作品有《鱼玄机集》一卷,诗作现存有五十首之多,《全唐诗》有收录。

  晚唐皇甫枚《三水小牍》说鱼玄机,字“幼薇”;宋孙光宪《北梦琐言》说鱼玄机,字“蕙兰”。后人不知谁是谁非,不能取舍。然而古人名与字都有某种程度上的关联,“玄机”意为深奥玄妙,“幼薇”同幽微,二者有意义上的联系,故较可信。

  根据《唐才子传》,李亿因为夫人对鱼玄机的受宠“妒不能容”,遂为李亿遣至咸宜观入道。晚唐道观因独立于法外,政治力量无力支配,鱼玄机并不是真正在道观里研习道教教理。当时某些道士、女冠、和尚、比丘尼,并非纯为修行之人,道观、寺庙甚至成为规避法网及逮捕的场所、暂时栖身之处。鱼玄机居于咸宜观时,多与名士交流,往来酬唱,后因情感纠葛,笞杀女婢绿翘,因而下狱伏法,《三水小牍》就曾记载此事。鱼玄机的生*,是女性文学与社会的研究重要题目之一。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3篇(扩展4)

——唐代李姓的诗人有哪些3篇

唐代李姓的诗人有哪些1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好像我们许多人都是背李白的诗长大的。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先世于隋时因罪徙居中亚。白于武后长安元年 (701) 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托克马克城),约五岁时,随父迁居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李白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十五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二十岁以后,在蜀中漫游,饱览了四川的壮丽景色,接触了社会生活,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热爱祖国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爱自由的性格,也种下了游仙出世的消极思想的根苗。

  静夜思

  望庐山瀑布

  秋浦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独坐敬亭山

  古朗月行

  赠汪伦

  望天门山

  早发白帝城

唐代李姓的诗人有哪些2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唐朝李姓出过很多的历史名人,上述的内容就是唐朝姓李的诗人有哪些,帮助大家了解唐朝的李姓诗人,想要更加姓氏知识,请继续关注本站点。

唐代李姓的诗人有哪些3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李频

  李频,字德新,睦州寿昌人。少秀悟,逮长,庐西山,多所记览,其属辞于诗尤长。给事中姚合名为诗,士多归重,频走千里,丐其品,合大加奖挹,以女妻之。大中八年,擢进士第,调秘书郎,为南陵主簿,判入等,再迁武功令,俄擢侍御史,守法不阿徇,迁累都官员外郎。表丐建州刺史,以礼法治下,建赖以安。卒官,父老为立庙梨山,岁祠之。有《建州刺史集》又号《梨岳集》,今编为三卷。

  古意

  白马游何处,青楼日正长。凤箫抛旧曲,鸾镜懒新妆。

  玄鸟深巢静,飞花入户香。虽非窦滔妇,锦字已成章。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3篇(扩展5)

——创造社代表诗人:宗白华简介3篇

创造社代表诗人:宗白华简介1

  宗白华,曾用名宗之櫆,字白华、伯华,籍贯为

  江苏常熟虞山镇。

  在安庆长至8岁后到南京上小学。

  1919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就在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

  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 、美学等课程。1923年创作《流云小诗》。

  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哲学学会理事。 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

  著有《宗白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指出:“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的灵境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他将意境称为*古代画家诗人“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

  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1994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宗白华全集》。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3篇(扩展6)

——唐代诗人孟浩然《春晓》创作背景及赏析3篇

唐代诗人孟浩然《春晓》创作背景及赏析1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3篇(扩展7)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歌风格特点3篇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歌风格特点1

  诗文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杜牧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绝句

  杜牧的绝句画面优美,语言清丽,情韵绵长,风调悠扬,在艺术上别具一格,一直为后人所推崇,杜牧的七言绝句,题材多种多样,写景抒怀,宫怨边词,咏史状物,无所不有。其中以咏史绝句写得最有特色,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说:“杜紫微天才横逸,有太白之风,而时出入于梦得。七言绝句一体, 殆尤专长。”

  七律

  刘克庄云:“牧于律中常寓少拗峭,以矫时弊。”(《后村诗话》)杨慎也说:“(杜牧)诗豪而艳、宕而丽,于律诗中特寓拗峭,以矫时弊。”(《升庵诗话》)所谓“拗峭”,意指杜牧的"律以雄姿英发为最主要的特征,在律体中又故作拗句或出以古意,表现出一种劲直峻峭、气力健举的气势,从而更增强了雄浑豪宕的意境。

  文和赋

  杜牧赋的代表作为《阿房宫赋》,《阿房宫赋》运用了想象、比喻以及夸张等写作手法 ,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阿房宫还未建成,就毁灭于战火之中,其建筑的规模、形制、建筑风格是怎么样的,早已无人知晓。而杜牧却展开想象的翅膀,在《阿房宫赋》中艺术地再现了阿房宫。

  《阿房宫赋》增强文章的气势,运用描写、铺排与议论相结合,且对比鲜明。描写和议论时,都以秦为主线,同进兼议六国。从写作角度分析,秦作为描写与议论的主线,而六国为副线;从思想角度来说,以六国旧事则作为秦的前车之鉴,一步一步地展示写作意图。 《阿房宫赋》骈散结合,全文错落有致。《阿房宫赋》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运用铺排、对偶、押韵等手法,使文章气势如虹、朗朗上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总述

  关于杜牧诗的艺术风格,刘熙载有一个总的概括:“杜樊川诗雄姿英发。”(《艺概?诗概》)刘氏所谓的“雄姿英发”,是与李商隐诗“深情绵邈”的风格相比较而言的,意思是说,杜牧的诗在内容上多表现诗人救国救民的豪情壮志,在艺术形式上注重雄俊之气的宏放畅达与情感的宣泄激越,有一股豪迈俊爽之气。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3篇(扩展8)

——唐代诗人都有哪些3篇

唐代诗人都有哪些1

  初唐:虞世南、上官仪、王绩、王梵志、寒山、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沈佺期、宋之问、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张若虚、刘希夷、陈子昂

  盛唐:张九龄、张说、贺知章、王湾、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祖咏、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刘湾、张渭、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结、顾况、戴叔伦、张籍、王建、元稹、李绅、

  中唐:韦应物、刘长卿、李益、李端、卢纶、吉中孚、钱起、司空曙、苗发、夏侯审、刘禹锡、柳宗元、韩愈、孟郊、贾岛、姚合、李贺、

  晚唐:杜牧、李商隐、温庭筠、韦庄、李群玉、韩偓、司空图、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3篇(扩展9)

——诗人张继的简介

诗人张继的简介1

  张继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与交,情逾昆弟。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进士。然铨选落地,归乡。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10月,*军收复两京(长安,洛阳),张继被录用为员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从此弃笔从戎,*内为检校员外郎又提升检校郎中,最后为盐铁判官。分掌财赋于洪州。大历末年张继上任盐铁判官仅一年多即病逝于任上,其友人作悼诗《哭张员外继》曰: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可见其清廉正直,后来其妻亦殁于其地。张继有诗集《张祠部诗集》一部流传后世,为文不事雕琢,其中以枫桥夜泊一首最著名。

  高仲武评张继的诗:「事理双切」,「比快捷键兴深矣」,「不雕而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他的诗不但「有道者风」,也颇有「禅味」,这是当时士大夫崇尚儒、道的普遍风气,他自也不例外。但他并无一般仕宦者的官僚习气,曾作感怀诗:「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他不逢迎权贵,与当时同是进士出身的诗人皇甫冉交情很好,时有往来。

  刘长卿有《哭张员外继》诗,自注云:公及夫人忽悠金辉玉洁,都是诗人。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选录至德元年至大历暮年诗人二十六家的诗一百三十二首,其中有张继诗三首。高仲武评云:员外累代词伯,积习弓裘。其于为文,不自雕饰。及尔登第,秀发当时。诗体清迥,有道者风。如‘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可谓事理双切。又‘火燎原犹热,风摇海未*’,比兴深矣。从评语看来,可知他家世代是诗人,现在我们已无法知道他是谁的子孙。他的诗见于《全》者,只有四十馀首,其中还混入了别人的诗。但宋人曾说:张继诗三十馀篇,余家有之,(《石林诗话》)可知他的诗,在南宋时已仅存三十馀首了。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唐诗品汇》把他的`七言绝句列入接武一级中。如果千年绝唱《枫桥夜泊》诗没有流存下来,可能今天我们已忘记了他的名字。这首诗首先被选入《中兴间气集》,题目是《夜泊松江》。以后历代诗选,都收入此诗,直到《唐诗三百首》,使这首诗成为唐诗三百名篇之一,传诵于众口了。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3篇(扩展10)

——贺知章古诗《咏柳》赏析

贺知章古诗《咏柳》赏析1

  《咏柳》

  其全文古诗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前言】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诗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诗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诗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翻译】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赏析】

  首句诗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诗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诗。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的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诗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诗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诗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诗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推荐访问:简介 唐代诗人 贺知章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3篇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1 唐代诗人贺知章简介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