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3篇

时间:2023-01-20 20:20:10 来源:网友投稿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1  第一单元除法  [本单元知识点]:  1、整百数除以一位数;2、商中间有0的除法;3、商末尾有0的除法;4、简单应用。  1[记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3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1

  第一单元除法

  [本单元知识点]:

  1、整百数除以一位数;2、商中间有0的除法;3、商末尾有0的除法;4、简单应用。

  1[记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百位够除时商是三位数,百位不够除时是两位数。)

  2[记忆]商中间有0的除法。(十位不够除时要商0)

  3[记忆]0乘任何数都等于0。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4[连除应用题]。

  5[半价出售](原来的价格2=现在的价格)

  6、记忆数量关系式:鸡的总只数层数=每层的只数、书的总本数书架的个数=每个书架上书的本数

  电池的总个数每盒电池的个数=盒数、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跳绳的总个数几分钟=每分钟跳的个数、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打字的个数时间=每分钟打字的个数

  第二单元年月日

  [本单元知识点]:

  1、认识大月、小月、*年、闰年;2计算经过的天数;3、生日快乐

  1[记忆]年分为*年、闰年;月分为大月、小月和特殊的2月。*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7个);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4个)

  *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

  2连续的大月有7月和8月,或者12月和1月。连续两个月天数是61天,其中一个是大月,一个小月。

  *年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

  天数90919292

  半年上半年181天下半年184天

  4、*年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

  天数91919292

  半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184天

  5、各类节日: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

  6、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公元800年、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等)。

  7、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08年是59周年。(2008-1949=59)

  8、计算天数[分月计算]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月份6月7月8月

  思考12日----30日31天1日-----17日

  30-12+1=19天31天17天

  合计:19+31+17=57天

  第三单元*移和旋转

  [本单元知识点]:

  1、认识*移和旋转2、美丽的花边

  注意点:*移后物体的形状不变、大小不变。钟摆的运动是旋转。

  第四单元乘法

  [本单元知识点]1、两位数乘整十数、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4、应用。

  [记忆]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2、验算: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

  连乘应用题。38页第6题、39页第4题等。

  数量关系式:每箱牛奶的瓶数箱数=牛奶的瓶数单价数量=总价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略)

  第六单元千米和吨

  1、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进率:1千米=1000米

  数量式:跑道一卷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

  2、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进率:1吨=1000千克

  3、单位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

  1、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边三角形。

  3、字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B、C、D、E、H、I、K、M、O、T、V、U、W、X、Y。

  4、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它的另一半。

  第八单元认识分数

  1、单位1-----一个物体或者几个物体

  2、分数:把一个物体或者几个物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或者几份。

  3、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4、总个数分母分子=取出的个数如:90个桃子的五分之三是多少?

  5、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

  6、三(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第九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公式:(见表格)

  2、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厘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米。

  长方形正方形

  面积长宽=面积边长边长=面积

  周长(长+宽)2=周长边长4=周长

  边面积长=宽

  面积宽=长

  周长2长=宽

  周长2宽=长周长4=边长

  3、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方分米=100*方厘米1*方米=100*方分米

  4、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5、86页思考题(动手分)

  6、甲图形的面积比乙图形的面积大。但是他们的周长相等。

  7、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8、用20个小棒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用20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两种情况不一样)

  第十单元统计

  1、求*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2、总数人数(份数)=*均数

  2、运动与身体的变化。运动后人的脉搏会加快。休息几分钟后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第十一单元认识小数

  1、十分之几就等于零点几。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小数大小的比较。4、小数的加减法。

  5、0既是自然数也是整数。6、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2

  位置与方向

  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位,如果不够除,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余数要比除数小。

  2、没有余数时: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时: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0”不能做除数,做除数没有意义,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4、想: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什么情况下商中间才有0?

  商末尾有0的除法,在什么情况下商末尾才有0?

  特殊统计图:

  当数据比较大而且各个数据间的差距比较小的时候,为了反映这组数据的差异性,我们用起始格表示比较大的数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的数量的统计图,我们称之为“特殊统计图”。

  1、分析统计图时首先要清楚横轴和纵轴各表示什么,每格代表多少。

  2、*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3、*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4、在计算*均数之前,要注意先估一估*均数的范围应该大约是多少,然后再进行计算,在算各个数据的总和时,应注意算2次以上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3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判断位置方向时的两种句式:在字型和的字型

  在字型的以在字后的地点为中心,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作判断。

  的字型的以的字前的地点为中心,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作判断。

  4、简单的线路图的描述:有方向、有距离、有目标。如:从学校向南走500米到新校区。注意公交路线走几站的容易出错,记得起始站不算一站。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1)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4)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注: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

  3、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

  ①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

  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判断商的位数: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第三单元统计

  1、*均数:①*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②总数量=*均数总份数

  ③总份数=总数量*均数

  2、(*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第四单元年月日

  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

  1、2、3月第一季度90天(*年)91天(闰年)

  4、5、6月第二季度91天

  7、8、9月第三季度92天

  10、11、12月第四季度92天

  2、记大小月的方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

  31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30天,

  只有2月有变化。

  3、①*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②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③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①一般的公历年份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5、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6、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7、普通计时法与24小时计时法的区分:时间前没有标记上午下午等字样的是24小时计时法

  8、普通计时法与24小时计时法的互相转换:

  第一圈(0点到12点):

  由24时制化到普通时制,数字不变,只要添上早上上午等

  由普通时制化到24时制,数字不变,只要去掉早上上午等

  第二圈(12点到24点)

  由24时制化到普通时制,小时数减去12,且要添上早上上午等

  由普通时制化到24时制,小时数加上12,且要去掉早上上午等

  9、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

  例如: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30-12+1=19天)

  10、经过时间的小时数: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如果时间跨过两天,要分为第一天与第二天两段来计算,最后再加起来

  11、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原来的年份=周年)。如:到2008年10月1日,是*成立(59)周年。用2008-1949=59周年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

  (1)、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位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第六单元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米。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方米)。

  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千米。

  4、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方千米。(如:公园、学校的面积用公顷作单位)、(如:省、市、区或县的面积用*方千米作单位)。

  10010000100100

  *方千米公顷*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1*方米=100*方分米1*方分米=100*方厘米

  1公顷=10000*方米1*方千米=100公顷

  ⑴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⑵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5、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6、注意:

  (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3)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组成: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

  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数字

  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点写作.,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数字

  2、写小数的类型与方法(写小数不够位时,只需在前面补够0)

  (1)分数与小数

  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

  分母是10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01)

  (2)单名数的改写(由小单位名改写成大单位名)

  进率是10的写成一位小数

  进率是100的写成两位小数

  进率是1000的写成三位小数

  (3)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同名部分作整数部分,小单位部分作小数部分

  2、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

  3、小数加减法计算:

  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

  要从低位开始算起,位数不够用0补齐。

  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4、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推荐访问:知识点 下册 归纳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3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1 三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