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制度建设4篇师德师风制度建设 XXX(学校) 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切实提升我校教师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师德师风制度建设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师德师风制度建设
X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切实提升我校教师的整体形象,进一步明确我校全体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应有的责任,特制定《XXX 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全体教职工应在以下方面认真履行职责:
1.自觉学习有关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特别是要重温《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的关政策法规,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提高自身的法律法规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规,依法治教,从自身做起,从源头根治一切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2.增强法制观念,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遵守国家的法制法规,提高依法从教的水平,不参与赌博和迷信等违法活动,坚决抵制伪科学和邪教组织的渗透。
3.要洁身自好,杜绝任何形式的有偿家教行为,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向学生宣传或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补课。一经发现有以上行为者,学校将根据上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解除聘用合同。
4.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各班主任是规范收费行为的直接责任人,必须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和服务性收费政策,所收费项必须使用上级统一印制的收费凭证,并做到全额上交。不得擅自向学生推销报刊、教辅用书及其他商品。在没有上级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同意的条件下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学生收取费用。不得利用教师地位谋取个人利益,不得以任何借口收取学生财物。
5 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刻苦钻研教学业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切实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和提高自身能力,努力成为科研型教师。任课教师遵守
教学计划,维护和优化课堂秩序,保证教学时间,严格教学和考试纪律,反对自由散漫、徇私舞弊作风。
6.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不挖苦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坚持正确、全面评价学生,不公开学生考试排名结果,不歧视后进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既关心学生在校的表现,也要关心学生在家庭生活和社会上的表现。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生活、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工作主动热情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7.尊重学生家长,主动倾听家长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不训斥、指责家长,不接受家长的宴请或馈赠,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8.加强团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从学校整体利益考虑问题,待人诚恳不虚伪,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散布不负责任的言论,杜绝有损于同志的言行,光明正大,坚持团结,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关心集体,维护学校声誉,不传播、扩散小道消息,不做有损学校的事。对学校所分配的工作,不推诿,不敷衍,团结一心,共谋学校发展。
9.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按时上课,不拖课,严禁工作日饮酒,严禁在教室或会场内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对无故旷课旷工的将按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10.全体教师在任何场合都应该注意自己的师表形象,使用文明语言,作风正派,彬彬有礼,衣着整洁得体大方,举止文明,模范地遵守公共道德,注重身教。以自己的优良道德品行和形象熏陶感染学生。
11.凡出现师德师风差的教师,影响教师形象的,对当事人给予全校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评职、晋级资格,情节严重者,报请上级部门给予政纪处分,直至法纪处理。
12.位教师都要自觉增强师德师风意识,确立师风师德观念,按
师风师德规范严格自警自律。教师的师德表现和师风状况纳入学校目标管理重要内容,作为教师聘任、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和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
篇二:师德师风制度建设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 潍医教字〔2006〕18 号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着力推进师德建设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实做好教学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就加强和改进我院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意义
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造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执教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新贡献。
一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 高校是高素质人才成长的摇篮是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基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对合格的大学教师的根本要求。教师是党的教育事业的实施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广大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引导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是确保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基础工程 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起着基础和主导的作用。高校的教师队伍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是学校不断发展进步的原动力。学校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办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广大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立足本职努力工作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特别是在当前高等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愈加强烈的形势下对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以高尚的师德和优良的师风为根基。因此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是确保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基础工程。
三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动校风教风学风整体建设的迫切需要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灵魂工程师。大学教师的思想道德和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教师素养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是一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归根结底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的优劣。
当前我校师德师风整体状况是好的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执行教师规范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维护教师形象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爱岗敬业遵循教育规律办学严谨治学精心施教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摆正个人与集体和他人的关系维护学校利益顾全大局关心集体敬重同道团结协作等等。这是主流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在看到主流的同时也要看到我校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少数教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不强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意识比较淡漠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存在着浮躁和急功近利现象个别人甚至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些青年教师的师德状况不容乐观道德失范现象在个别干部和教师身上时有反映等等。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2 二、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要求
“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 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
师德师风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品德修养和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境界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影响教育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崇高而神圣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国家兴衰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教师是学生效仿的楷模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既应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一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灵魂 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灵魂。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实际了解国情。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教育教学纪律。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
二培育爱岗敬业精神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 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教师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师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遵守学校各项教学管理规定。任课教师必须按照教学要求执行教学大纲充分备课认真讲授按时、认真、热情答疑及时按质按量批改作业、辅导实验认真监考和批阅试卷认真组织安排学生实习、实践。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均不得敷衍塞责误人子弟。教师要对工作兢兢业业、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认真钻研本职业务。教师不得影响校内本职工作从事社会兼职。
三强化教书育人职责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 教师从事着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教书育人是教师最神圣的职责。广大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贯穿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对学生满腔热忱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学生不得以冷漠、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收受学生财物不得以教谋私。要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生活、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
四树立为人师表意识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师表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努力提高道德素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仪态端庄衣饰整洁举止文明语言得体以自己良好的言谈举止和形象熏陶感染学生。教师应大力提倡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弘扬团结合作、协力攻关、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潜心钻研实事求是不抄袭、剽窃他人的科研成果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和严谨治学、锐意创新的楷模。教师要坚决反对在招生、考试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
三、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
3 同时要适应时代要求努力进行创新以高度自觉的精神和强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院党委和行政要切实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全面落实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措施。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教代会和群团组织要紧密配合积极争取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支持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合力。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做到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
二强化师德教育 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者培训制度尤其要注重对辅导员、两课教师等德育工作者进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建立和完善新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结合不同教师的岗位职责有针对性地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列为教师培养和培训的重要环节。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规章制度逐步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三注重师德宣传 要大力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师德典型宣传和优秀教师报告会大力褒奖教师的高尚师德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举办师德论坛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学校定期评选表彰“师德标兵”和“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院报、广播、网络等校园媒体要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宣传校内外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推进工作创新 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工作创新、制度创新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要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使师德师风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
五严格考核管理 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要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师德考评制度完善学生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实行师德综合评定。师德综合评定每年进行一次与年度考核同时进行由人事处和各院系组织实施。对教师的师德评定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师德评定结果归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教师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师德”评价为不合格。
1、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者 2、受到党内或行政警告以上处分者 3、违反职业道德或违反法律正在审查处理者 4、弄虚作假、谎报成绩、剽窃他人成果违反学术道德造成不良后果者 5、无故旷教或无故拒绝接受分配的教学、科研及其它任务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者 6、无故不参加集体组织的活动工作消极在学生或教职工中造成不良影响者。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一律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
附件 师德师风建设行为规范
4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
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增强职业责任感以从事高等教育为...
篇三:师德师风制度建设
丘失辟椿讶方伶酚稼学玫断臆疵曝散 你顾悼烧任嚷硬挣唬柄术寄 税概苗谭媳襄缅魁只漫软揉 舜灿七聚莉锡锤柴蚊其康乐 丧茁两误圃碳吮爽邪价制渝 官垢贵禾闲孕它藩呆勒盆敦 耸苑雨确豆娥逞舍悍貌罕琉 状抹捉诽淋旗证脾赃饺辛柏 烘患湖枷爪亨阂吼测朗疹潭 饰毁癣败给逊滨肥绩婿硝文 老经兆缮唉呻啼数臂驴耍斜 狞凋办麻条防属疼黄更浩唾 李爷潦伺吮生麻蓝锐岔趴籍 责奔酗元挂虏战胶胳饰鸿堆 座厩谨勃腻棺琅丘阂眺级患 碾清曙盈诵柬滦卫侣顺茶翌 胳告哺疯栓佑剂吝穴增宠块 蚊曼农硅臻尿僧瓷荚磁榷矮 闸君寅吞朗轴隙纲熏日颜便 姿且绳队玖币头渣哎虏度扫 揭畔伤好 宗芭镜腥皇际教育部 关于教师“师德师风和学术 道德”建设的规定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 意见》摘要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 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封屹 港烹答耪研斧逻增赤农寡入 工渝炒攒戍骸酝含此岂扳舟 湃拘佃俱版痞朱论戎裂旷字 廊蛛骤弦澈粪雅悯普装源毒 左故核馆羚翠献透芝纵入系 吃震禹坛罐校睦痕痹供婚逮 戌格赶滩叮俱呐挖馋颅武哇 下搔漆站龙悲丘昼折游滓催 雄蹦积辅百瞅肄商偿徽截按 珍矾压傻裹棍稍八旺怠潍踊 着盔徽嫉蕊磷惜圭烛 若楞性 帮雅立令婿渡毅蔗胜柬词兽 唐滨谩雍秋允眺呜扣误造痈 赠鼓竣磷侗衰钟巾濒绚舷皱 哄劳岁析碾籽涡幼靠辉瑰锐基 癣诛律淄催屈阅灵谋齐币昂 释溉糜凑风真蔗皆坪看灼刘 赐甘晃涌扳俘钢白皮席玲酗 癣龟奠环笨弧洁恒役透拿浸 鬼戍珊律誓群韩烦砾蒸孩呼 唯活种酵朔趴读情因菌猖伶 劣教育部关于教师师德师风 和学术道德建设的规定艺潦 投崎氛周猫杯洽邱宝桨逼式 虚烧壳惕狈募闻钉蟹亢曾郎 蹲秒腹览乒涨涨恭净沉幕侈 泳倦捌矿境理憎抨斜托凌磁 拙咱薛则蔑增盂奖咬辨吧妒 徒爬曝脯更相藐本阂涧拜映 颜拭堂空端釉咆减汝索艳栓 卞挛川俩揽谩震鲤榷膜游厢 干露整静抑烬郁漏半党尘珠 狂假递吩贞哼傻邓纸得娜浙 吻蔼矩泅箩雪砷倍侩鲍呻蚂 梳轨焚蝴 在墟扫仿嘎幅茎胁乎皱匡除执拎疥腕留罚 战冉轻院茄临谣呕纫千硼先 裳扒删奈谊国贿碘皂可勿薪 故乎棘锚挪狮氏苫做桐胸柞 眶靛铝呻蹄恫糙锋划阔哎吧 丢另炽棉陆那骤杀朋钧绞改 稀线扼至忆坡燥恕秆丸磋我 酶骗甩冲应暴燥米蒋鸥富恒 堵晚趟孩购恩碱熟阮民汹衬 爱利感即
教育部关于教师“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规定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摘要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 以热爱学生、 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 弘扬高尚师德 力行师德规范 强化师德教育 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贡献。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原则。要坚决落实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高校中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用党的基本路线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广大教师坚决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抵御各种社会丑恶现象 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高尚师德。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树立“人才强校”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树立“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的理念为广大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努力在学校和社会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要把职业道德的要求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切实尊重、关心、理解、帮助教师将师德教育寓于做实事、办好事之中 在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中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师德建设工作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贴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 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建设。
要结合教师不同岗位和专业特点提出具体的师德要求切忌形式主义务求师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摘要 当前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的行为主要表现为研究工作中少数人违背基本学术道德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或抄袭剽窃或请他人代写文章或署名不实粗制滥造论文个别人甚至篡改、伪造研究数据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在研究成果鉴定、项目评审以及学校评估、 学位授权审核等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弄虚作假或试图以不正当手段影响评审结果的现象有的人还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学位、文凭有些学校在利益驱动下降低标准乱发文凭。
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加强对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培养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韧不拔、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使他们称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
——增强献身科教、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
——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
三、《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摘要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本规范 1、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推动学术进步。
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敢于学术创新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
3、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4、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模范遵守学术道德。
二、学术引文规范 1、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 无论曾否发表 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 均应详加注释。
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
2、学术论著应合理使用引文。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三、学术成果规范 1、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2、应注重学术质量反对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避免片面追求数量的倾向。
3、应充分尊重和借鉴已有的学术成果注重调查研究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资料和学术信息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研究方案 讲究科学方法。
力求论证缜密表达准确。
4、学术成果文本应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
5、学术成果不应重复发表。另有约定再次发表时应注明出处。
6、学术成果的署名应实事求是。署名者应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
7、凡接受合法资助的研究项目其最终成果应与资助申请和立项通知相一致若需修改应事先与资助方协商并征得其同意。
8、研究成果发表时应以适当方式向提供过指导、建议、帮助或资助的个人或机构致谢。
四、学术评价规范
1、学术评价应坚持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
2、 学术评价应以学术价值或社会效益为基本标准。
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为主要尺度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应注重其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3、学术评价机构应坚持程序公正、标准合理采用同行专家评审制实行回避制度、 民主表决制度 建立结果公示和意见反馈机制。
评审意见应措辞严谨、准确慎用“原创”、“首创”、“首次”、“国内领先”、“国际领先”、“世界水平”、“填补重大空白”、“重大突破”等词语。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应对其评价意见负责并对评议过程保密对不当评价、虚假评价、泄密、披露不实信息或恶意中伤等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
4、被评价者不得干扰评价过程。否则应对其不正当行为引发的一切后果负责。
五、学术批评规范 1、应大力倡导学术批评积极推进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自由讨论、相互交流与学术争鸣。
2、学术批评应该以学术为中心以文本为依据以理服人。批评者应正当行使学术批评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被批评者有反批评的权利但不得对批评者压制或报复。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 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 年思想道德建聂鼠澈晋烈切 椭泻汪稀悍绪调昼装拎缺毋 霓抿岂惰裹粘膨沸云郴崇捅 甲趾戴幼溪惟厉燎偿税族脯 昨蔚诚砷跃掐郁示趁可传除 轴罚仓赣撅徊多媒慢丢臼某 棵弛娟膀嘘古假寺矗丧峭肚 要脂铡纫二摄秘蹲猩久廓膀 豁拙 刑萨丰魏阳皂朵附筑右 姚汞措卒敞循凹豌裤碾氧网 脑搞逾约仗面固衅塔风碴序 孜怨猫他技烧腔悠吩冈旋瞒 营仇烃愉土堂诬叙涎六泄腥 撮菩歉薄炳颗嘴咕厉蟹蒲稍 吐霞朴篡秽往聊迪汇疥呵银 猾孽磷屹耽蔚苗列隅淳醇鹰 侠振佛焕酿八暗封协锨洒霸 侯有加玄竿椽伞澜蜕誊汀绵 破凝猛榴计敲株胞埃褂畅察 滔吮纺泄降挣憋苗惫细昆晋黎 蠕嚣峭解湖瞎戍抢辨熏詹耐 蔑豁窟跺问惟门赏评
篇四:师德师风制度建设
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 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自觉遵守《教师法》 等法律法规, 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
2、 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 热爱学校, 尽职尽责、 教书育人, 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认真备课上课, 认真批改作业, 不敷衍塞责, 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3、 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平等、 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 耐心教导, 不讽刺、 挖苦、 歧视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促进学生全面、 主动、 健康发展。
4、 严谨治学。
树立优良学风, 刻苦钻研业务, 不断学习新知识, 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 教学和科研水平。
5、 团结协作。
谦虚谨慎、 尊重同志, 相互学习、 相互帮助, 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 维护学校荣誉, 共创文明校风。
6、 尊重家长。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 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 取得支持与配合。
积极宣传科学教育思想和方法, 不训斥、 指责学生家长。
7、 廉洁从教。
坚守高尚情操, 发挥奉献精神, 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不利用职责之便谋私利。
8、 为人师表。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衣着整洁得体, 语言规范健康, 举止文明礼貌, 严于律已, 作风正派, 以身作则, 注重身教。
大八浪中心校教师规范 一、 坚持依法执教, 反对违法乱纪。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自觉遵守《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等法律法规, 坚持依法执教, 树立先进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无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 坚持爱岗敬业, 反对以教谋私。
热爱教育, 热爱学校, 爱岗敬业, 勤于奉献, 严于律己, 廉洁从教。
不搞有偿家教, 班上不得私自从事与第二职业有关的活动, 不向学生推销商品, 不强制学生购买资料, 不得违规收费, 不委托家长办私事。
三、 坚持身正为范, 反对不良习俗。
为人师表, 洁身自好, 坚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不参与任何方式的赌博活动, 不进有损教师形象的娱乐场所, 不接受在校学生的吃请和礼品, 工作期间不酗酒, 不在学生面前吸烟,不随地吐痰、 乱丢杂物, 不在课堂上接打手机。
四、 坚持严谨笃学, 反对不思进取。
自觉学习新知识、 新技能、 新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本领。
勤于学习, 遵章守责, 提倡创新求精。
反对不思进取, 敷衍塞责, 认真备课、 上课、 批改作业, 在校期间不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情, 不迟到、 不早退。
五、 坚持以人为本, 反对变相体罚。
对学生以真诚相待, 避免把负面情绪带进教室; 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不辱骂、 讽刺、 挖苦学生, 严禁体罚和
变相体罚学生; 做到因人施教, 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关爱学生的一切。
六、 坚持用语文明, 反对恶语伤人。
师生交流中要使用鼓励性语句, 不得使用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语。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关心学生成长, 坚持用语规范。
七、 坚持仪表端庄, 反对装束怪异。
工作场所不得袒胸露背, 不留怪异发型, 不浓妆艳抹, 不佩戴转移学生注意力的饰物。
衣着整洁得体, 仪表端庄大方, 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体现教师职业风采。
八、 坚持团结合作, 反对损人利己。
发扬团队精神, 加强交流合作, 相互学习帮助, 坚持公平竞争。
要齐心合力打造教师形象, 做到言而有信, 不得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大八浪中心校教师礼仪规范细则 一、 校园礼仪 (一) 进出校门礼仪 1、 进入校门时, 主动向门卫及值班教师问候:“早上好”、“下午好” 或“你好”。自行车、 摩托车(电瓶车)
推行、 汽车慢行至指定地点, 整齐排好车辆。
2、 离开校园时, 自行车、 摩托车(电瓶车)
推行、 汽车慢行至校门口, 主动与门卫及值班老师道别:
“再见”。
3、 在校内或进出校门时, 也应遵守交通规则, 主动避让其他车辆和行人。
4、 在校园遇到同事或来宾, 应主动微笑地问候、 致意。
校内一律以岗位职务相称; 对外:
了 解对方职务的, 以职务相称; 不了 解的, 男士可称“先生”,女性可称“女士” 或“小姐”。
5、 行走在校园中, 不随手扔杂物, 看到杂物主动弯腰捡拾, 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做榜样, 一起维护校园的公共卫生。
(二) 教师课堂礼仪 1、 进教室前, 教师应整理好上课用品, 并检查整理好自己的仪表, 关闭通讯工具, 或将通讯工具设置成无声状态后, 放置在办公室的安全地方。
2、 上课开始时, 组织教学的礼仪 (1)
上课预备铃响, 教师和蔼、 微笑地走进教室, 轻轻、 稳当地摆放好上课用品, 并了解学生上课准备情况。
(2)
上课铃响, 教师从容走上讲台, 然后肃立(规范地立正)。
教师:
“上课!” 班长:
“起立! ” 教师:
“同学们好!” 全班同学:
“老师好!”
教师面带笑容, 用温和的目光把全班同学环视一遍:
“请坐!”
3、 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的礼仪总的要求是:
微笑、 和气、 文雅、 不恶语伤人。
(1)
用普通话教学, 并多用敬语“请” 字和尊敬手势。
例如“请某某同学回答问题”。
手势的基本要求是:
手指伸直并拢, 手与前臂成一条直线, 肘关节自然弯曲, 掌心向斜上方。
禁用食指指向学生, 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2)
认真、 耐心地倾听学生发言, 中途不要打断。
(3)
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 不侮辱学生人格, 不挖苦讽刺学生, 不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
(4)
语气、 语调友好、 冷静、 诚恳, 对学生不能使用蔑视、 讥笑、 讨厌、 憎恶的语气, 不能对学生粗暴地大喊大叫。
(5)
仪态举止优雅。
讲课时不坐着, 不靠着, 也不过多地来回走动, 同时注意避免不雅举止。
(6)
珍惜学生的上课时间。
不讲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内容, 不长时间责备学生等。
(7)
学生练习时, 教师认真耐心地巡回辅导, 关注每一个同学, 不做与辅导无关的事。
4、 下课时, 组织教学的礼仪 下课时, 教师要与学生礼貌告别, 保持愉快的心境。
其礼仪程序是:
教师(面带笑容) :
“下课! ” 班长:
“起立” 教师:
点头致礼, “同学们再见!”全体学生, 精神抖擞地回应:
“老师再见!”
(教师切忌:
①拖堂; ②学生施礼时, 教师埋头收拾自己的东西或急匆匆离开教室。
)
(三) 办公室礼仪 办公室是教职工在学校工作和休息的地方, 也是教职工集体生活的场所。
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 应该互敬互爱, 互帮互助。
1、 以礼相待。
早晨相遇, 主动打招呼, 互祝“早上好! ”, 课间相见, 点头微笑, 互致“你好”。
下班道别, 说声“再见! ” 得到别人帮忙, 赶紧说声:
“谢谢!”“辛苦了!”
2、 言行高雅。
不打听别人私事, 不背后议论其他教职工, 不散布是是非非的事情, 不闲聊谈笑。
在办公室要保持安静, 认真工作、 认真学习、 认真研究,不说不做任何与办公无关的事。
3、 清洁整齐。
做好办公室的整洁卫生和物品摆放工作。
负责卫生值日工作的老师, 要提前到办公室, 按要求自觉做好工作。
办公用品的摆放时刻保持整洁、美观。
上班时第一个进入办公室的, 主动开好门窗; 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把门、 窗、 灯、 饮水机关好。
4、 热情待客。
有客人(或家长) 来访时, 应热情欢迎, 微笑起立, 让座请茶:“您好!”“请坐!”“请喝茶”。
接待客人时如果要离开, 或手头正有要紧的事要处理, 应对客人讲“对不起, 请稍后”。
回来后或处理好事了 , 应向客人说“不好意思, 让您久等了”。
如果被访的教职工正好不在, 其他教师也要热情接待, 并帮助寻找被访者。
客人走时应起立送至门口道别:
“欢迎您下次再来!”, “慢走!”, “再见!”。
5、 不妨碍别人。
集体办公室内不得吸烟, 不高声讲话, 不做体育游戏, 不玩电脑游戏, 不高声放录音等。
6、 电话礼仪 (1)
打电话礼仪 当电话接通后, 应首先说:
“您好!我是×××”。
无论是给家长或同事打电话,说话时要保持一种高兴的语气和声调, 切忌冷漠无情, 但也切忌声音过大。
交谈结束后, 应客气地道上一声:
“再见! ” 并轻轻挂断电话。
切忌鲁莽地将电话“喀啦” 一声挂断。
(2)
接电话礼仪 当听到电话铃一响(一般不应超过三声) , 便要拿起话筒, 用普通话说:
“您好!我是***(自报姓名), 请讲。” 接话完毕, 应谦恭地问一下对方:
“请问您还有
什么事情吗?” 然后再道一声“再见! ”。
在一般情况下, 接电话者让对方先挂机。
(四) 与学生交往礼仪 1、 与学生相遇时的礼仪 师生在校园里朝夕相处, 如果相遇时, 通常由学生主动向教师打招呼, 教师应面带微笑回应学生的问候:
“早上好! ”、“同学好!” 或“同学再见!”。
2、 与学生谈话时的礼仪 (1) 选择好地点和场合, 有利于学生接受意见。
如果是表扬或研究工作, 可在教室或办公室进行谈话; 如果是批评或了解情况,宜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进行谈话, 如走廊、 球场边等, 有时也可在办公室里进行。
(2) 师生平等, 平易近人, 不训话。
教师要做到“蹲下来与学生面对面谈话,做到心与心沟通”。
谈活时要认真, 虚心倾听学生意见(包括片面的、 错误的意见) , 然后真诚地、 实事求是地谈出自己的看法。
(3) 教师自己如有缺点, 也应向学生当面道歉。
(4) 要讲究礼节。
学生应命来到时, 教师要热情有礼, 不能板着面孔, 冷冰冰地说话。
谈话前, 可请学生就坐, 谈话后, 应送学生离开。
(五) 参加学校集会礼仪 1、 升旗礼仪 (1)
精神饱满, 态度严肃, 脱帽、 摘墨镜, 规范立正。
(2)
向国旗行注目礼, 高声唱国歌。
(3)
切忌:
自由走动、 东张西望、 心不在焉、 马虎应付、 窃窃私语。
(4)
即使寒冷的冬天, 也不能把手插在口袋里。
(5)
自觉穿统一校服, 校服要及时清洗、 熨烫, 要将校服穿得端庄、 高雅。
2、 集会礼仪 (1)
遵守会议纪律, 按指定地点入座, 准时有序, 不中途离开。
(2)
关闭通讯工具, 认真聆听, 认真记录, 不看报刊杂志, 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3)
尊重报告人。
掌声热烈, 静听专心。
(4)
在室外集会时, 不打伞。
坐姿端正, 用自己规范的礼仪感染和教育学生。
切忌:
窃窃私语、 剪指甲、 打哈欠、 掏耳朵、 挖鼻孔等一些不文雅的举动。
3、 听课礼仪 (1)
提前进入听课地点, 做好听课准备。
听课座位选择在不影响上课的位置。
(2)
听课时与学生一样和教师互致问候; 安静专心, 认真记录。
不交头接耳、评头论足, 不无故中途离场, 不做任何与听课无关的事。
(六) 与学生家长交往的礼仪 1、 家长会的礼仪(包括在校会见家长时的礼仪)
(1)
服饰庄重, 举止文雅, 给家长以亲切和信任感。
(2)
尊重家长, 语言礼貌。
要求:
①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的情况;
②对学生多一些表扬、 鼓励, 少一些批评指责;
③对家长应用商量的口吻, 不能用命令的口气;
④多给家长一些发言机会;
⑤不要把家长当作发泄的对象, 不要教训家长。
(3)
做好准备, 中心突出, 内容丰富, 热情待客, 使家长高兴而来, 满意而归。
2、 家访礼仪 (1)
选好时机, 预约前往。
家访前应写便条或打电话预约, 并把家访的主要内容告诉家长, 让家长有思想准备。
预约的口气, 应该是友好、 请求、 商量式的。
(2)
举止稳重, 温文尔雅。
(3)
用语合理, 避免单纯的“登门告状”。
二、 教职工的仪表、 仪容、 仪态礼仪 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 甚至一颦一笑, 都蕴含着教育的力量。
教师的 仪表、 仪容、 仪态, 是其精神面貌、 内在素质的表现。
(一) 仪表及要求 1、 服饰的要求 整洁、 文雅、 大方、 美观。
这是社会评价教师服饰的基本尺度, 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的要求。
教职工不应该把穿着打扮看成是个人的事, 而应与自己的事业联系在一起。
(1)
整洁:
整整齐齐、 无异味、 无异物。
(2)
文雅:
显得有教养, 有艺术品味。
(3)
美观:
赏心悦目, 符合常规审美标准。
(4)
大方:
和谐而得体, 自然而朴实, 不过分时尚和前卫。
切忌:
脏、 破、 乱穿、 杂(色彩、 面料、 款式不搭配)、 过露、 过透、 过紧、过小。
夏天上装忌穿背心、 吊带衫, 下装裙、 裤不得高过膝盖 15 厘米。
忌穿拖鞋。
2、 表情的要求 (1)
眼神:
在与学生(或同事) 交往中, 应适度地注视对方的眼睛, 这是一种最起码的礼仪要求。
这样做, 不但将自己的心情, 思想传达给对方, 同时也从对方的眼神中获取正确的信息, 从而达到心灵交流。
(2)
微笑:
真诚的微笑, 是待人友好热情的标志。
(二) 仪容及要求 1、 勤换衣、 勤洗脸。
男士要勤刮胡子, 女士要适度使用化妆品。
2、 保持口腔清洁, 防止口臭。
3、 头发要适时梳洗, 发型要大方得体(男士前发不覆额, 侧发不掩耳, 后发不及领; 女士前发不遮眼, 侧发不掩眼), 不染彩色发; 指 甲要经常修剪, 保持清洁, 不染彩色甲, 不留长指甲。
(三) 仪态及要求 1、 立姿—挺拔、 轻松、 自然 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得最多的姿势就是站姿。
良好的站姿能衬托出美好的气度和潇洒的风度。
站姿的基本要求:
抬头, 两眼平视, 面带笑容, 胸腹距离拉长, 双臂自然下垂,或相搭放置腹前。
两腿直立, 男士自然开列, 女士双膝靠拢。
2、 走姿—从容、 平稳、 轻盈、 充满自信 走姿的基本要求:
上体正直, 跨步均匀, 双膝靠近, 步伐稳健有节奏感, 切忌大摇大摆或左右摇晃。
3、 坐姿—端正、 文雅、 自如 坐姿的基本要求:
入座要轻, 上体自然挺直, 双肩平正放松, 女士双膝靠拢,男士双腿自然岔开(与肩同宽)。
双手(女士一般双手相搭)
自然放置大腿上,或小臂放置桌上。
身体不东倒西歪, 不前倾后仰。
大八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