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高考地理冲刺复习攻略,菁选2篇(范例推荐)

时间:2023-01-30 12:20:08 来源:网友投稿

*高考地理冲刺复习攻略1  一、梳理知识,把繁多的内容念懂、念精  地理知识很多,全都记住是不可能的。在最后阶段要抓主干知识,纲举目张,才能事半功倍。如:自然地理部分偏重概念、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高考地理冲刺复习攻略,菁选2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高考地理冲刺复习攻略,菁选2篇(范例推荐)

*高考地理冲刺复习攻略1

  一、梳理知识,把繁多的内容念懂、念精

  地理知识很多,全都记住是不可能的。在最后阶段要抓主干知识,纲举目张,才能事半功倍。如:自然地理部分偏重概念、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要抓症结,在“懂”字上下工夫,一通而百通;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要抓思路,以“精”替代繁杂,用最简单的话记住要点;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运用地理原理说明解决区域问题。要抓特点,关键是“用”知识解决问题。明确了地理知识的套路,把书念薄才能应对高考。

  二、重温原理,用知识结构厘清答题思路

  地理重在讲理,高考试题就是围绕各种地理原理考核其内涵、运用。要对地图、地球运动、气候、区位因素等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原理进行重温,以达到深入理解、真正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并建立起知识结构,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分析、说明和解决问题。如:有了河流利用、治理的解题思路,解答同类型题目就容易多了。

  三、抓住各类地图,用图落实地理事物的分布与特征

  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特征是高考必然涉及的内容,尤其最后两道综合大题,往往以某区域为背景,考查空间判定和一系列自然、人文特征。同时地理事物繁多的内容向来也是复习难点,而地图形象、一目了然,便于掌握,在最后冲刺需要强记忆的时候,使用地图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从地图入手,把地理分布、地理规律都落实在地图上。

  如:复习中国地理,可看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气温、降水量)、水系图、资源图、农作物分布图、工业分布图、人口民族图、城市商业图、交通图、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叠加辨认,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此外,对地理的其他各种考试图型,如地理景观图、剖面图、示意图、漫画图、数据图、结构图、等值线图等,熟悉这些图的特点和解法,是考好地理所必备的。

  四、多方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面对以能力立意的高考试卷,考生应具备哪些地理临场应试能力?

  这些能力要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舍得拿时间和精力,掌握实现能力的方法、途径,在不断训练中得以提高。如:描述、阐释能力。

  首先描述要有思路。如:

  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势起伏、地形分布、特殊地貌、海岸特征、地质构造。

  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气候分布、特殊天气(因篇幅所限,其他略)。

  描述还要形象、准确。要紧扣试题;依据资料;观察细致;语言精准。

  五、关注热点,了解热区问题

  近年高考不回避热点问题及热点区域,因此复习要多加关注。了解热点问题的相关知识,掌握热点地区的自然地理事物分布、自然环境特征、经济活动特征等也是目前阶段复习的重点内容之一。特别是家乡天津的自然环境、近年人文活动的发展变化、文化习俗等,在以地方性为特征的天津高考试题中是不容忽视的。

  六、适当做题,训练解题策略

  最后阶段当然要做习题,它可检验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及开拓思路,提高各种能力。但题要典型,有一定代表性,可找一套较好的试题做。千万不要以题代替知识复习,或过多钻研难题。特别是综合题,要有一定的解题策略。

  在做题后要思考,该题主要考核哪些知识?考查什么能力?明确出题意图就可举一反三,提高能力。

  综上所述,熟悉地理事物(地图),把握地理原理,建立解题思路,训练提高能力,关注热点热区,就能在高考中应对自如,取得佳绩。

*高考地理冲刺复习攻略2

  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 宇宙的基本特点 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 天体的分类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 天体系统的成因 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 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 日地*均距离 1.496亿千米。

  7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 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 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 太阳的主要成分 氢和氦

  11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核聚变反应

  12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 太阳活动 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 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1年。

  17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 月相 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 月相变化规律 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 星期的由来 朔望两弦四相。

  21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 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神州5号

  24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 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 保护宇宙环境 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 地球的*均半径 6371千米

  27 地球的赤道周长 4万千米

  28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 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

  29 经线和经度 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 东西两半球的划分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推荐访问:高考 冲刺 复习 菁选2篇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