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化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2023年)

时间:2023-02-15 13:20:08 来源:网友投稿

增加内驱力,从思想上重视高二,从心理上强化高二,使战胜高考的这个关键环节过硬起来,是“志存高远”这四个字在高二年级的全部解释。高二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二化学下册期中试题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二化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2023年),供大家参考。

2023年高二化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2023年)

  【导语】增加内驱力,从思想上重视高二,从心理上强化高二,使战胜高考的这个关键环节过硬起来,是“志存高远”这四个字在高二年级的全部解释。高二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二化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希望你喜欢!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Na-23、K-39、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量筒B.温度计C.酒精灯D.环形玻璃搅拌棒

  2.下列物质:①盐酸②食盐水③熔化的氯化钠④液态氯化氢⑤铜⑥氨水⑦SO3⑧醋酸,其中可以导电并且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只有③B.①②③⑥⑧C.④⑤D.全部都是

  3.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

  B.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

  C.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

  ΔH=+2×283.0kJ•mol-1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低温处

  B、在FeSO4溶液中,加入Fe粉以防止变质

  C、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D、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5.25℃时,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Ba2+、Cl-、NO3-B、Cl-、K+、HCO3-、Al3+

  C、Fe3+、Cu2+、SO42-、Cl-D、Na+、K+、SO42-、NO3-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总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7.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20℃10mL4mol/L的X溶液B.20℃30mL2mol/L的X溶液

  C.10℃10mL2mol/L的X溶液D.10℃20mL3mol/L的X溶液

  8.pH相同的氨水、NaOH和BaOH2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Y、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X、Y、Z的关系是

  A.X=Y=ZB.X>Y=ZC.X

  9.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10.已知一定条件下断裂1mol下列化学键生成气态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如下:H—H436kJ;Cl—Cl243kJ;H—Cl431kJ。下列所得热化学方程式或结论正确的是

  A.Hg+Clg=HClgΔH=﹣431kJ•mol-1

  B.2HClg=H2g+Cl2g的反应热ΔH<0

  C.H2g+Cl2g=2HClgΔH=﹣183kJ

  D.相同条件下,H2g+Cl2g=2HClg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相等

  11.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kJ/mol。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气体体积

  CY/mol•L-1

  温度℃123

  1001.000.750.53

  2001.200.900.63

  3001.301.000.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B.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C.Q<0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2.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D.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13.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xCg△H<0,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

  图一图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cC,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B.t1时改变的条件是降温,平衡逆向移动

  C.t3时可能是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t4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cB不变

  D.x=2,反应开始2min内,vB=0.1mol/L•min

  14.100mL、2mol.L-l硫酸跟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醋酸钠B.硝酸钾C.硫酸铵D.硫酸铜

  15.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①0.01mol/LCH3COOH溶液;②0.01mol/L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③中水的电离程度

  B.将①、④混合,若cCH3COO->cH+,则混合液一定呈碱性

  C.将②、③混合,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D.将四份溶液分别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16.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

  ①常温下NaF溶液的pH大于7②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④常温下0.1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

  ⑤HF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⑥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

  ⑦1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A、①②⑦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④

  17.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相同温度下pH=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Ⅱ为盐酸,且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点强

  B.图2中纯水仅升高温度,就可以从a点变到c点

  C.图1中,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D.图2中在b点对应温度下,将pH=2的H2SO4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18.如右下图所示,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图Ⅱ是恒容密闭容器。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2molX和2molY,开始时容器的体积均为V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状态提示:物质X、Y的状态均未知,物质Z的状态为气态:

  2X?+Y?aZg

  此时Ⅰ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质Z的化学计量数a=2

  B.若X、Y均为气态,则在平衡

  时X的转化率:Ⅰ<Ⅱ

  C.若Ⅱ中气体的密度如图Ⅲ所示,

  则X、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

  D.若X为固态、Y为气态,则

  Ⅰ、Ⅱ中从开始到平衡所需的时间:Ⅰ>Ⅱ

  二、非选择题46分

  19.6分1根据如图所示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ΔH=41kJ•mol-1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若当H2O为液态时反应热为ΔH2,则ΔH2>ΔH

  225℃、101kPa下,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已知反应:N2g+O2g=2NOg△H1

  2H2g+O2g=2H2Og△H2

  N2g+3H2g=2NH3g△H3

  利用上述三个反应,计算4NH3g+5O2g=4NOg+6H2Og△H4的反应焓变

  为用含△H1、△H2、△H3的式子表示。

  20.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

  1该学生指示剂和装标准液的仪器选用正确的一组是写编号

  2该同学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

  →→d→→→→f

  a.用酸式滴定管取盐酸溶液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b.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c.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

  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

  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3实验中用左手控制_________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_______,直至滴定终点。

  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已知滴定管中装有浓度为0.1000mol/L的氢氧化钠。逐滴加入到装有盐酸溶液的锥形瓶中。开始时读数及恰好反应时氢氧化钠溶液的读数见下表。

  实验编号

  待测盐酸溶液体积mL

  滴定开始读数mL

  滴定结束读数mL

  ①

  25.00

  0.00

  19.95

  ②

  25.00

  1.10

  18.30

  ③

  25.00

  0.20

  20.25

  请计算待测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5下面操作会导致待测盐酸的浓度偏大的是写编号

  a.其它操作均正确,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

  b.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水洗后未用所装待测液润洗

  c.盛装标准液的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洗

  d.盛装待测液的酸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e.配制标准溶液时,称取的NaOH固体中含少量KOH

  21.13分已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请根据化学反应的有关原理同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充入2molSO2g和2molO2g,20s后,测得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2.5%,则用SO2表示该反应在这20s内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叙述可作为判断1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依据的是填序号______.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③v正SO2=2v正O2④各气体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图1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的关系.则下列不同时间段中,SO3的百分含量的是

  A、t2→t3B、t0→t1C、t5→t6D、t3→t4

  据图分析:你认为t3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______;t6时保持体积不变向体系中充入少量SO3,再次平衡后SO2的体积百分含量比t6时______填“大”、“小”或“等于”.

  4图2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动的活塞.在相同温度时,向A容器中充入4molSO3g,关闭K,向B容器中充入2molSO3g,两容器分别发生反应.已知起始时容器A和B的体积均为aL.试回答:

  ①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2aL,容器B中SO3转化率为______

  ②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为______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22.11分现有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

  2已知T℃,KW=1×10-13,则t℃________25℃填“>”、“<”或“=”。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则a∶b=_______。

  325℃时,有pH=x的盐酸和pH=y的氢氧化钠溶液x≤6,y≥8,取aL该盐酸与bL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恰好完全中和,求:

  ①若x+y=14,则a/b=________填数据;

  ②若x+y>14,则a/b=________填表达式;

  ③该盐酸与该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两溶液的pHx、y的关系式为_____填表达式。

  23.6分有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在控制两容器的温度相同且恒定的情况下进行反应:2Ag+BgxCg,①向甲中通入4molA、2molB,达平衡时测得其中C的体积分数为40%;②向乙中通入1molA、0.5molB和3molC,平衡时测得C的体积分数为W%。试回答:1甲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

  2若乙W%=40%,且建立平衡的过程中乙压强有变化,则x=,

  乙中建立平衡时压强的变化为填“递增”或“递减”。

  答案

  1—5CACBD6—10CBBCA11—15BDCAC16—18DDC

  19.6分1B2分

  22H2g+O2g=2H2O1△H2=-571.6kJ•mol-12分

  32△H1+3△H2—2△H32分

  20.10分1D1分

  2e→b→d→c→a→g→f2分

  3滴定管活塞1分;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1分

  当滴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后,锥形瓶内最后溶液由无色突变为粉红色,且保持半分钟颜色不发生变化。1分

  40.0800mol/L2分5ace2分

  21.13分10.04mol/L•s2②④3B加入催化剂1分小

  440%2.6a

  22.11分1④②③①2>1分;101:9

  3①1②10x+y-14③

  23.6分140%;22递增;

推荐访问:期中 下册 高二 高二化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二下册化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