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主题班会主持人开场白9篇重阳节主题班会主持人开场白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学会感恩, ——一(55)班主题班会 与爱同行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节节日日 ch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主题班会主持人开场白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重阳节主题班会主持人开场白
节级主题班会 学会感恩,—— 一(5 5 )班主题班会
与爱同行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节 节日 日
chónɡ ɡ
y yá ng
重 阳节 节 jié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九月九,是 重 阳,
重阳 农历九月九 2 4 6 8
阴数 1 3 5 7 9 阳数 chóng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节 节日 日
chónɡ ɡ
y yá ng
重 阳节 节 元旦
清明节
中秋节
“ 五一 ” 劳动节 “ 六一 ” 儿童节 建军节
国庆节 jié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九月九,是 重 阳,
秋日晴,山风清。
chóng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重阳糕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的重阳节, ,农历九月天高云淡, ,金风送凉, , 五谷飘香, , 古人以为这天登高能避灾消祸, ,长寿不老, , 因此, , 我国素有重阳登高的习俗, , 所以
“ 重阳节 ” 也叫
“ 登高节 ”, , 重阳节这一天还有吃
“ 重阳糕 ”
饮 “ 菊花茶 ”等习俗。
重阳节
菊花茶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33 、重 阳节
九月九,是重阳,秋日晴,山风清。
g gǔ ǔ
rén
jǐ ǐ ng
古人 登高避天灾,我们登高赏风 景 。
sè
tà i píng
登高望远秋 色 美,敬老爱幼享 太平 。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33 、重阳节
九月九,是重阳,
秋日晴,山风清。
古人登高避天灾,
我们登高赏风景。
登高望远秋色美,
敬老爱幼享太平。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爱的大行动
你准备为父母做些什么,来表达一下自己对父母的感恩呢?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老师的期望……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全体宣誓:
我一定会孝敬长辈、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刻苦学习、顽强拼搏、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拓展:
找一找:我们中国还有哪些传统的节日。
重阳节,我们(
)。
清明节,我们(
)。
国庆节, 我们(
)。
儿童节,我们(
)。
重阳节级主题班会 说 你们家是怎样过重阳节或中秋节的? ?
篇二:重阳节主题班会主持人开场白
ull;•重阳节主题班会•地区师范学校•2013.10.1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每年的农历九月 初九, 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 到了 唐代, 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 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至今已经有2500多 年的历史了 。
农历九月九日, 为传统的重阳节。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 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
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 阴代表黑暗, 阳则代表光明、 活力。
奇数为阳, 偶数为阴。
九是奇数, 因此属阳, 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日月逢九, 二阳相重, 故称“重阳" 。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祝的吉利日子, 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九九重阳, 因为与“久久"同音, 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 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 重阳佳节, 寓意深远, 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 唐诗宋词中更有不少贺重阳、 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重 阳 习 俗赏登菊高插 茱 萸
重 阳 习 俗重 阳 习 俗茱萸花重阳糕茱萸果菊花酒
你是这样对待父母的吗?你是这样对待父母的吗?
曾经有一个记者向比尔·盖茨提出了 一个问题“你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么? 比尔 盖题你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么? 比尔·盖茨说道:
“根据我的经验, 我认为世上最不能等待的事就是孝顺。
”我们既没有钱, 也没有太大的能力,尊老、 敬老是长大了的事, 你们说对吗?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语“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在” 。
做晚辈的若等到有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在” 了 , 你再说后悔, 可就什么都晚了 。
那么, 现在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做好自 己的事多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尊重、 关心、 照顾长辈推而广之, 尊重、 孝敬所有的老人“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
①常问好、 讲礼貌, 让长辈舒心;②少空谈、 多 帮忙, 让长辈省心;③求上进、 求正道, 让长辈放心;③求上进、 求正道, 让长辈放心;④勤学习 、 苦钻研, 让长辈开心;⑤遇难了 、 勤商量, 让长辈称心;⑥遇矛盾、 能宽容, 让长辈顺心。
做一张孝敬卡, 在卡片 上,请写上你对长辈感恩话语. . . . . .写下你对他们的承诺. . . . . .
每个人都会老去的, 爷爷奶奶的今天, 就是爸爸妈妈的明天, 也是我们的将来。
尊重老人其实就是尊重我们自 己。
今天我们嫌弃老人, 以后当我们年老时, 儿孙同样也会嫌弃我们。
今天父母长辈为我们遮风挡雨, 明天我们就应该是他们头顶上的一片 蓝天。同时,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 益加重, 养老、 敬老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德, 我想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义务。
(1 )
养老, 在物质生活上照顾赡养长辈。(2)
敬老, 在精神生活上真正敬重长辈。(3)
尊老, 用学业上的进步让长辈感到欣慰。(4)
报恩, 将孝敬长辈的爱心推及到关心他人,关心集体,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人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学们, 让我们携起手来,责任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尊老、 敬老、 爱老, 用 我们朝阳般真诚的爱心, 用 我们沉甸甸的责任, 去换取夕 阳最幸福的微笑。
篇三:重阳节主题班会主持人开场白
重阳节主题班会活动目标:
1. 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 学会感恩, 学会珍惜, 学会感激老人。
3. 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 动手又动脑。
4. 培养学生敬重老人, 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 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活动准备
1、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和有关图片。
2、 事先让家长和孩子初步了解有关重阳节的有关民俗。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 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前几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个任务, 就是了解重阳节的有关内容, 你们都了解了重阳节的哪些内容, 谁能来给我们大家说一说?
二、 认识重阳节
1. 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通过故事《重阳节由来的传说》 , 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了解和认识。
2. 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金秋送爽, 丹桂飘香。
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 人们有丰富的活动, 如登山、 赏菊、喝菊花酒、 吃重阳糕、 插茱萸等等。
3. 关于重阳节的诗歌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过故人庄》
孟浩然
三、 发表感言
播放图片, 发表感想。
(1)
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
a. 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打一个电话或陪老人吃一顿饭。
b. 讲一个动人的故事给老人听。
c. 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拍一张幸福照。
d. 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e. 为老人们做一道可口的菜(可以是水果拼盘) 。
f. 自制一张精致的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美好祝福。
(2)
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心里话。
四、 活动总结
通过这节课, 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 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 既增长了见识, 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
在这里, 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 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 长辈, 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 长辈。
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 做个尊老的好孩子。
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 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 重阳节快乐!
播放《孝亲敬老歌》 结束这节课。
篇四:重阳节主题班会主持人开场白
---- 二(1)班中队
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 , 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 , 就能获得习 惯的收获;播上习 惯的种子 , 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 , 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
独在异乡 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 九日 忆山东兄弟》【唐 】
王 维
重阳节来历•农历九月九日, 为传统的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 阴代表黑暗, 阳则代表光明、 活力。古老的《易经》 中把“六”定为阴数, 把“九”定为阳数。
九月初九, 日月逢九, 二阳相重, 故称“重阳”, 也叫重九,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 因为与“久久”同音, 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 有生命长久、 健康长寿的寓意, 1989年, 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 敬老、 爱老、 助老的风气, 因此重阳节又多了 一层新含意。
况且这一天, 正值仲秋季节, 天高气爽, 是登高远眺, 舒畅胸怀的好时光。
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 每当此时, 登上高处, 一面饮菊花酒, 一面吟诗取乐, 留下无数诗篇。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 到了 唐代, 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已经有2500多年了 。••
重阳节故事东汉时期, 汝河有个瘟魔, 只要它一出现, 家家有人病倒, 天天有人丧命, 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 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 恒景的父母, 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 命。
恒景病愈后辞别了 妻子和乡 亲, 决心访仙学艺, 为民除害。
恒景访遍名山高土, 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 在仙鹤指引下, 仙长终于收留了 恒景, 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 又赠他一把降妖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 终于练出了 一身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
“明天九月初九, 瘟魔又要出来作恶, 你本领已经学成, 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了 恒景一包茱萸叶, 一盅菊茯酒, 并且密授避邪用法, 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初九的早晨, 恒景回到家乡 , 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 亲们领到了 附近的座山上, 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 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 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 瘟魔刚扑到山下, 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
瘟魔戛然止步, 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 几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重阳节的习 俗1 .赏菊2.登高3.佩茱萸, 簪菊花4.放纸鹞5.吃重阳糕6.饮菊酒
赏菊菊花, 又叫黄花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菊是长寿之花在重阳举行举办大型的菊展重阳又称菊花节菊花又称九花宋代《东京梦华录》 卷八:
“九月重阳, 都下赏菊, 有数种。
其黄、 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 , 粉红色曰‘桃花菊’ , 白而檀心曰‘木香菊’ , 黄色而圆者‘金龄菊’ , 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
无处无之。
登高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 没有划一的规定, 一般是登高山、 登高塔。• 明清时, 北京地区登高颇盛,如清末慈禧太后, 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 野餐、烤肉, 并架蓝布围障, 防止闲人偷看。• 由于重阳为秋节, 节后草木开始凋零, 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 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
佩茱萸·簪菊花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重阳时人们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放纸鹞
吃重阳糕重阳的饮食之风, 除前所述的饮茱萸、 菊花酒, 吃菊花食品之外, 还有好些,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 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 还馈送亲友, 称“送糕”; 又请出嫁女儿回家食糕, 称“迎宁”。
饮菊酒菊花, 是我国名花, 也是长寿名花。
在“霜降之时, 唯此草盛茂”, 由于菊的独特品性, 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重阳佳节, 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 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特别的让座人物:
老奶奶, 司机, 乘客们地点:
公交车上
思考1 . 平时爷爷奶奶是怎么关心你的? ?2. 我们又是怎么关心爷爷奶奶的?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
或饮食长呼人称尊长路遇长骑下马长者立尊长前进必趋事诸父或坐走 长者先即代叫勿呼名疾趋揖乘下车幼勿坐 长者坐声要低退必迟如事父幼者后己即到勿见能退恭立百步余命乃坐却非宜视勿移如事兄人不在对尊长长无言过犹待低不闻问起对事诸兄
That’s all!Thank you!(*^^*)
篇五:重阳节主题班会主持人开场白
节主题班会重阳节主题班会20112011年年1010月月
目目
录录
重阳节的由来 短片欣赏 诵读《弟子规》 发表感言 1 2 3 4
一、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丌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丌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迚山拜师学艴。
一、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丌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丌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丌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一、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丌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丌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丌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扏去。桓景一见瘟魔扏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丌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丌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二、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登高登高
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气爽、山青于淡的时节。此时登高进眺使人心旷神怡有益亍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今有许多地方都在这期间举行登山会。
二、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赏菊赏菊
在深秋的冷风中唯有菊花争奇斗艳使秋日多了生气多了艳丽的色彩。也正因如此赏菊的风俗一直保留下来。
二、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饮菊花酒饮菊花酒
在菊花含苞待放的时候人们便将花蕾茎叶一起采摘下来和黍米一起酿制等到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时候才开坛饮用。
二、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插茱萸插茱萸
重阳时节人们折下茱萸插在头上据说这样可以抵御寒冷躲避灾难。宋朝的时候人们还给茱萸和菊花起了两个雅称称茱萸为“避邪翁”叫菊花为“延寿客”。
二、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吃重阳糕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应时食品就如同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一样。
三、重阳节的诗歌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三、重阳节的诗歌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三、重阳节的诗歌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xuān)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目目
录录
重阳节的由来 短片欣赏 诵读《弟子规》 发表感言 1 2 3 4
一、帮妈妈洗脚
二、我想说的话 看了广告短片后大家想说些什么
三、小组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一个尊老的好孩子
目目
录录
重阳节的由来 短片欣赏 诵读《弟子规》 发表感言 1 2 3 4
一、诵读《弟子规》
一、诵读《弟子规》
目目
录录
重阳节的由来 短片欣赏 诵读《弟子规》 发表感言 1 2 3 4
一、看图发表感想
二、我为爷爷奶奶做点事 1.给爷爷奶奶打一个电话或陪老人吃一顿饭。
2.讲一个动人的故事给老人听。
3.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张幸福照。
4.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5.为老人们做一道可口的菜(可以是水果拼盘)。
6.自制一张精致的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美好祝福。
三、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心里话
关爱老人从我做起
篇六:重阳节主题班会主持人开场白
ldquo;敬老爱老、健康快乐”重阳节主题班会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 [ 好 ^%& 老师资* * 源库 @www.hlszyk.com]
活动准备:
1、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和有关图片。
2、事先让家长和孩子初步了解有关重阳节的有关民俗。
[ [ 好% % 老师资源库 www.hlsz 。y& ‘ k^.com]
活动过程:
[ [ 好‘老师资源# # 库 www.h& , ls*zyk.com]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前几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了解重阳节的有关内容,你们都了解了重阳节的哪些内容,谁能来给我们大家说一说? 二、认识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通过故事《重阳节由来的传说》,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了解和认识。
2.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 [ 好老师资% % 源库 ww~w. , hl#szyk.c 。
om]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人们有丰富的活动,如登山、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 [ 好老师# # 资源* * 库 www.hlszyk.c , om 。
%]
3.关于重阳节的诗歌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 [ 好^ ^ 老~ ~ 师资源库 www.hl&s ‘ zy%k.com]
《过故人庄》
孟浩然
[ [ 好‘老师资源库 w^ , ww.h@#lszyk.com]
三、发表感言 播放图片,发表感想。
(1)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 a.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一个电话或陪老人吃一顿饭。
b.讲一个动人的故事给老人听。
c.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张幸福照。
d.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e.为老人们做一道可口的菜(可以是水果拼盘)。
f.自制一张精致的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美好祝福。
(2)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心里话。
[ [ 好老师资源。库 www.hlszyk.c%o ‘ @&m]
四、活动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
播放《孝亲敬老歌》结束这节。
重阳节主题班会
[ [ 好老师资源@ @ 库 w#ww.hls ‘ zyk.%co 。
m]
开场白:
主持人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重阳节时远在他乡,不能与亲人兄弟一起登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看来,古人对于重阳节这个节日是非常重视的。
1、故事:重阳节的来历 主持人乙:重阳节是怎么来的?请听(
)给大家带来的故事。
[ [ 好老师资~ ~ 源库www&.hl%szyk.c@ ‘ om]
主持人甲:重阳节有哪些风俗呢?请听(
)、(
)给大家介绍,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他们。
2、欣赏幽默小品《特别的让座》并谈感想。
主持人乙:同学们都想成为尊敬老人的好孩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样的,我们班有几位小朋友为了这次的班会课,特别排练了一个小品,大家想看吗?
[ [ 好。老师资源库 www.hls zy&k.com^*%]
(1)小品《特别的让座》。
大概内容:一位老奶奶走上公交车,但车上已经没位置了,司机叔叔大声地对所有乘客说:尊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请主动给老奶奶让座。可是车上的乘客好像没听到司机叔叔的话,有的人忙着聊自己的电话,有的人忙着照镜子打扮,有的人在聊天,有的人在装睡觉,有的人在玩手机游戏„„突然车子急刹了。司机叔叔说:“我实在忍不住了,老奶奶,没人给你
让座,我来给你让座。”老奶奶激动地说:“你怎么知道我是老驾驶员呢?我可是有六十年的驾龄哦,好吧,让我来帮你开车吧!”所有的乘客都害怕地站起说:“我来让座!”
[ [ 好~ ~ 老师@ @ 资源库 www.hlszy&k. ‘ c*om]
参与表演的同学:老奶奶(
),司机(
),打电话的乘客(
), 照镜子的乘客(
),聊天的乘客(
、
),睡觉的乘客(
),
[ [ 好老师资源库 ^w@w*w~.hls%zyk.com]
玩手机游戏的乘客(
)
[ [ 好老师资源库,& & ‘ ww%w.hlszyk.~com]
(2)谈体会 主持人甲:看了几位同学精彩的表演,你们想说什么呢?(请几位同学谈一谈。)
主持人乙: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相信你们会像自己说的一样去做,而且会做得更好。
3、 快板表演《弟子规》
[ [ 好老师资源% % 库 www.h*lszyk^.com~&]
主持人甲:尊敬长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早在古代,人们就非常注重对孩子进行尊敬长辈的教育了,下面请欣赏(
)带来的快板表演《弟子规》。掌声有请!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 [ 好‘老师资源库 ~w^w*w.hlszyk&.com]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全体同学朗诵《弟子规》 4、变轻魔术
[ [ 好老师资源库 www.^~h 。
lszyk.co%*m]
主持人乙:大家喜欢看魔术吗?今天男同学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表演,有请— 5、谈一谈
[ [ 好 老师资源库 ww 。
w.hls ‘, zyk.co~m*]
主持人甲:重阳节快到了,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呢?
.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一个电话或陪老人吃一顿饭
讲故事给老人听 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张幸福照
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为老人们做水果拼盘。
自制贺卡表达美好祝福
6、三句半:重阳节 主持人乙:重阳节是个尊老爱老的节日,下面请听三句半——重阳节
[ [ 好老师资源 #& 库w^ww.hlszyk.co*m ,] ]
7、活动总结 主持人甲: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
主持人乙: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人、长辈。希望每个同学能尊敬老年人,做个尊老的好孩子。
主持人: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重阳节快乐!
[ [ 好老师资^ ^ 源库 w w , @ww ‘ .hlszyk.c&om]
8、播放《孝亲敬老歌》结束这节课。
[ [ 好老师资源^ ^库 库 www.~hl 。
sz#yk.com ,] ]
重阳节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1. 了解中华民族的风俗文化,养成尊老敬老的好习惯。
2.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加快,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尊敬老人、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未来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3. 老人的人生经验是丰富的,人类正是靠着有经验的老人毫无保留地将金子一样珍贵的智慧传给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续、发展和壮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马识途”的道理。
二、活动过程:
1.(一名男孩身着唐装,高声朗诵中上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男孩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是谁? 同学甲:我知道,你是唐朝的著名诗人王维,你朗诵的这首诗周老师曾经教过我们,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重阳节的时候作的,对吗? 同学乙:我还知道,那年你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赶考。看到人们都那么高兴地和家人一起欢度重阳节,你在长安感到非常孤独,思念远在蒲州的亲人,才写下了这首诗。
2.(男孩显得非常高兴)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有着非常多的良风美俗,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清明节百姓扫墓祭祖、植树造林、禁止烟火,官员励精图治、勤政清明,以此告慰割肉奉君的介子推的一片丹心。那么你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
[ [ 好# # 老师资源库 www 。, .hl@szyk.co ‘ m]
“欢度重阳”主题班会一 男孩显得非常高兴)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有着非常多的良风美俗,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清明节百姓扫墓祭祖、植树造林、禁止烟火,官员励精图治、勤政清明,以此告慰割肉奉君的介子推的一片丹心。那么你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 大家纷纷开始讨论。
[ [ 好老师资‘。源库 www.hlsz&@yk.co~m]
同学丙:我们还是听周老师说说,好吗? 赵老师:同学们,也许你很早就通过了王维的诗句知道了重阳节,今天赵老师再向你们详细介绍一下我们古老的节日重阳节,好吗?
[ [ 好老师~ ~ 资源库 www.%hl 。
szyk&.c@om]
播放幻灯片。
赵老师: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
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已经有 2500 多年了。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 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同学们,通过你们搜集的资料,谁能在老师的基础上再介绍一下重阳节? 3.同学介绍重阳节 同学丁: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同学戊: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 [ 好老师资源库 www^%.hls# 。
zyk.c*om]
同学己: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赵老师:我们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尊老敬老的国家,从古至今有许多孝子的故事世代流传,黄香温席、闻雷泣墓等都为我们作出了典范。老人不但哺育了我们成长,更是人类智慧的保有者,老人的人生经验是丰富的,人类正是靠着有经验的老人毫无保留地将金子一样珍贵的智慧传给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续、发展和壮大。每个人都会经历天真浪漫的童年,朝气蓬勃的青年,成熟稳重的壮年,和白发苍苍的老年,所以孔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们咿呀学步的时候,老人为我们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我们唯有孝顺他们、关爱他们才能报答他们的恩情。更多的老人虽然身体已经不再健壮,但是精神一样矍铄,感情一样丰富,只要我们用心,他们一定会有快乐、幸福的晚年。
[ [ 好老* * 师资源库 w%ww~.hlszyk#.com ,] ]
播放“夕阳红”歌曲,全班跟唱。
[ [ 好老师资^ ^ 源库 w w 。
w#w.h*lszyk~.com]
[ [ 好老 ^% 师资源库 www.hlszyk.c@*om~]
[ [ 好老师资~ ~ 源库 @w ww&.%hls ‘ zyk.com]
[ [ 好老师资源库 #~www.hl&szy@ ‘ k.com]
[ [ 好老# # 师@ @ 资源库 *w&w~w.hlszyk.com]
[ [ 好老师资# # 源* * 库 &www.hl@szyk.com%]
[ [ 好老& & 师% % 资源库 www@.hlsz , y^k.com]
[ [ 好老师资源库 ww^~w.h 。
lszyk.c@om&]
[ [ 好老师 %* 资@ @ 源库 www.hls# 。
zyk.com]
[ [ 好老师# # 资* * 源库 ~w ww.h@lsz^yk.com]
“敬老爱老、健康快乐”
-庆“重阳节”主题班会
[ [ 好老师 ^* 资源库 www.hlszy@k.#&com]
[ [ 好。老师资源库 &www ‘ ~.h*lszyk.com]
[ [ 好@ @ 老师资源库 ww%w.h ‘ l*szyk.~com]
[ [ 好% % 老师@ @ 资源库 www.h&lszyk* ‘ .com]
日庄镇院里小学 五年级
[ [ 好老师资~ ~ 源库 www.hlszyk.*& 。
c@om]
2012、10
[ [ 好老 师资源 ^~ 库 www.hl&szyk. 。
@com]
[ [ 好老师% % ‘。资源库 www&.hlszyk.c#om]
[ [ 好* * 老师资源库 www.h%^lszy@k ‘ .com]
[ [ 好老师资源@ @库 库 w#ww.hlsz 。
yk.^co ‘ m]
重阳节主题班会
[ [ 好老师资源库 %ww@w.hlsz~y , k.com#]
[ [ 好 @^% ,老师~ ~ 资源库 www.hlszyk.com]
...
篇七:重阳节主题班会主持人开场白
重阳 永壁小学 四一班 活动背景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感恩教育从感受父母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开始从小让孩子对老人心存感激、知恩图报做个有孝心的好孩子。一个人只有爱父母、爱家人长大后才会爱他人、爱祖国。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活动过程 主持 1 “金秋十月爽九九话重阳。日月两重归相映地久长。
”
主持 2 “霞披夕阳情无限霜染秋枫叶正红。
” 主持 1秋风送爽果实飘香。今年金秋十月的五日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对啊是一年一度的老人节——“九九”重阳节。
主持 2 重阳节又称敬老节 尽管今年的重阳节已经过去 但尊老、敬老这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却不会改变。
主持 2可是当今社会也有极少数人不尊重老人把老人视为累赘看作负担不尽赡养义务请看小品《如此孝敬》 。
主持 1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重阳节继承尊老敬老这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前段时间我们班就围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这个主题进行了调查活动。今天我们就以生动的形式对成果进行汇报吧 主持 2 本次活动共分为 4 个组 分别是重阳溯源组、 重阳美食组、重阳习俗组、重阳敬老组。
请各组认真准备首先有请第一组——重阳溯源组。大家欢迎
自主活动成果展示 1.重阳溯源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是重阳溯源组。我们收集到了有关重阳的由来和一个相关的神话故事。
(2)组员介绍重阳节的由来 首先请刘思雨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月 5 日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专家介绍说九九重阳节源于西汉今称“敬老节” “老人节” 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古人认为九为“阳数” 象征吉祥、幸福、光明。九月初九是双九故曰“重九” 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 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3)组员介绍重阳节的由来 那大家知道九月初九是什么时候被定为重阳节的吗接下来有请涂成成来给大家介绍。
重阳节正式成为节日是在西汉时期。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害后她有个名叫贾佩兰的侍女也被驱逐出宫。贾佩兰与人闲谈时说到在宫中每逢九月九日就要佩插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可见农历九月九日在汉代就成为节日了。
(4)组员介绍重阳来历的神话故事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听吗下面请赵子怡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在民间关于九九重阳的来历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呢。相传在东汉时期有个叫恒景的人拜方士费长房为师修炼了几年后有一天费长房突然发现恒景脸色难看就对恒景说 “九月九日你家有灾祸想避开灾祸你必须做一个红布袋用红布袋装上茱萸扎在手臂上带着全家人一起登上高山向东面远望。到山上务必喝点菊花酒这样灾难就会过去。
”恒景照办了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恒景带上全家登上了附近的高山第二天恒景一家回到家中发现所饲养的鸡、犬、牛、羊不知何故都死去了全家因遵循了费长房的告诫
外出登高才逃过一劫。从此九月九日登高避邪的风俗便传开了。传说终归是传说其实秋天到野外登高爬山、游玩赏花本身就是一项对身心很有益的娱乐活动。
2.重阳美食组 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民以食为天”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都离不开吃那你们知道端午节吃什么吗粽子对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那重阳节呢吃重阳糕对我们这一小组就来介绍重阳节的美食。
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北京特色小吃——栗子糕。
北京有重阳节吃花糕的习俗花糕又称栗子糕它是在蒸熟的江米上排满整栗子而名。还有一种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的。上、中、下为黄色中间夹有红、褐两色共为五层。吃的时候用白糖和糖桂花熬成的糖汁浇在上面即可。栗子糕宜秋、冬季制作与食用。因此这种栗子糕还获得了“中华名小吃”称号呢。
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上海五色糕。
上海五色糕一共有这样五种颜色用麦青汁做成的绿色用莲子汁做的白色用松花粉做成的黄色用玫瑰浆做成的红色用可可粉做成的咖啡色。切成菱形块状装盒时插上象征吉祥的小旗即可。
3.重阳习俗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是重阳习俗组。在重阳节这天我国民间有很多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下面就请我们的组员为大家一一介绍。大家欢迎 介绍重阳习俗之一登高。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登高”特别受老年人重视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介绍重阳习俗之二插茱萸。
大家好听了前面同学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重阳节要插茱萸的习俗那我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茱萸的功效吧 古人认为茱萸可以辟邪现代医学认为它除了防虫还有散寒止痛、止呕止泻的功效。可见茱萸的功效可不小啊所以古人不但喜欢将带果实的枝叶采下来插在头上还喜欢单独将果实做成香囊随身佩戴。
介绍重阳习俗之三品酒赏菊。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菊是生命力的象征。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诵诗句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写的《过故人庄》就是写了朋友邀请他品酒赏菊的情景。
4.重阳敬老组 推荐敬老书籍 《二十四孝》 。
1989 年我国把重阳节又称为“敬老节” “老人节” 。其实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是绵延不绝啊。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曾收集了古代 24 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了《二十四孝》 现在它已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建议大家课后可以去翻阅这本书。
主持 1刚才四个小组都圆满完成了任务让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重阳节的知识。在我们心目中老人就是社会的财富就是时代的丰碑更是生活的宝典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学习。请听诗朗诵《敬老歌》 。
主持人 2 重阳佳节 寓意深远 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其中最有名的也是同学们都知道的一首诗就是大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让我们齐声背诵吧。
主持 2叔叔阿姨还有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风风
雨雨这么多年从晨曦一抹到太阳山从青春年华到两鬓斑白为子女操碎了心他们把爱都给了我们把世界给了我们。
主持 1亲爱的爸爸妈妈当我们一天天长大而你们却一天天变老您脸上的鱼尾纹正是岁月留下的沟沟坎坎为了拉扯儿女您曾付出过怎样的艰辛又担负着怎样的牵挂和担忧啊。
主持 1、主持 2轮流 秋高气爽的华夏大地万象蓬勃的锦绣中国。仰望天空高山海洋倾听风儿吹过草原旋律呐喊声音围绕在山谷回响潜入蓝色深海和鱼儿游戏让我们享受生命重回纯真的情怀。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爱在重阳”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篇八:重阳节主题班会主持人开场白
题
班
会 我们de节日—重阳节
淮南四中
徐坤伟 重
阳
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de重阳节。因为古老de《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de吆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淮南四中
徐坤伟 重阳节de由来
淮南四中
徐坤伟 1、源自丰收祭天de活动
重阳de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仏,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出自《吕氏春秋·季秋纪》)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de活动。
淮南四中
徐坤伟 2、古代de祭祀大火de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de“大火”,在季秋九月隐退,它de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de古人失去了时间de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de古人产生莫名de恐惧,火神de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de到来,因此,人们要举行相应de送行祭仪。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de迚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de认识。九月祭火de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de衰减而引起de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de感受,因此登高避忌de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de解释。
淮南四中
徐坤伟 重阳节de民间习俗
淮南四中
徐坤伟
1、登
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de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淮南四中
徐坤伟
2、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de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吅,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de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淮南四中
徐坤伟
3、吃重阳糕
据叱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de本意。讲究de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吅重阳(羊)之义。有de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de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de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de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淮南四中
徐坤伟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de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de。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de。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清代,北京重阳节de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吆祥”。这是头上簪菊de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de。
淮南四中
徐坤伟 诗人眼中de重阳
淮南四中
徐坤伟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 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 遭此两重阳。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淮南四中
徐坤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 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 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淮南四中
徐坤伟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淮南四中
徐坤伟 今天de重阳节
淮南四中
徐坤伟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de活动充实了新de内容。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 老人节 ,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de风气。
曾经有一个记者向比尔· 盖茨提出了一个问题 “ 你认为最不能 等待 de 事 是什么?比尔· 盖茨说道:
“ 根据 我 de 经验 ,我认为世上最不能 等待 de 事 就是孝顺。
”
我们中国也有句古语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 。做 晚辈 de 若 等到有一天 “ 子欲养而亲不在 ” 了,你再说后悔,可就什么都晚了。
我们既没有钱,也没有太 大 de 能力 ,
尊老、敬老是长大 了 de 事 ,你们说
对吗?
那么, 现在de 我们 能做些什么? 做好 自己de 事 多做一些 力所能及de 家务事 尊重、关心、照顾长辈 推而广之,尊重、孝敬 所有de 老人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① 常问好、讲礼貌,让长辈舒心;
②少空谈、多帮忙,让长辈省心;
③求上进、求正道,让长辈放心;
④勤学习、苦钻研,让长辈开心;
⑤遇难了、勤商量,让长辈称心;
⑥遇矛盾、能宽容,让长辈顺心。
淮南四中
徐坤伟 我们de重阳节作业 1、帮助老人做一件事 2、制作孝心卡
淮南四中
徐坤伟 面向高二级部开展孝心卡制作比赛 要求:
1 、纸张大小:300cm ×400cm 2、 、名 名 字:我和**de 重阳节 3 、内容:(1 )老人简介(姓名隐去,仅写称谓)
(2)
)
重阳节我为老人做了什么
(3)
)
老人de 心愿
(4)
)我 我de 心愿 和感悟
(5 )配 一张与老人 互动照片,并在照片下写上图
片简介
淮南四中
徐坤伟
希望同学们把每一天都当作重阳节来关爱 所有de 老人 吧!
回到家里去做让爷爷奶奶感到 高兴de 事情 吧!
篇九:重阳节主题班会主持人开场白
生重阳节主题班会活动通讯稿五篇大学生重阳节主题班会通讯稿1
10 月 12 日,大武口区馨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与志愿在团结社区开展系列敬老活动。让老年人能够过一个欢乐祥和的重阳节,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与她们聊天、帮着做家务还为 10 户困难老人送去了米、面、油等物品为3 名 9 月 9 日过生老人过生日。二是开展为老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医务志愿者为老年朋友义务测量血压、量体温,同时为老年朋友讲解老年保健常识。理发志愿者为 20 多位老年人义务理发,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的志愿服务让老人们很开心。三是积极开展老年文化活动。举办庆重阳文艺演出,社工指导老年朋友上网看新闻、浏览网页及指导老年人打乒乓球的技巧。在老年饭桌与老年人一起包饺子度重阳。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满足了老年人的文化需求,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区通过一系列的为老服务活动提高他们的生活生命质量,努力营造帮贫助老、关爱老人、共建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让老年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及全社会的关爱。
大学生重阳节主题班会通讯稿2
20**年9月9日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的节日,在这天,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建筑学院各班特此组织召开了以“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主题班会。
本次活动中,各班班长讲了重阳节的来历及发展,使同学们对重阳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学们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通过唱歌、舞蹈、朗诵、猜谜语、
做游戏等活动使主题班会达到高潮。班会在同学们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慷慨激昂地朗诵声中落下帷幕。
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充分展示了建筑学院莘莘学子对传统文化地尊重,同时也希望这种尊老敬老的传统精神能够在我院传承下去!
大学生重阳节主题班会通讯稿3
在这九九重阳节(老人节)的来临之际,为了丰富老人的节日生活、营造愉悦的节日氛围,五邑中医院老年病科于 20**年 10 月 21 日下午在科室里顺利举办了“晚霞映朝晖,夕阳情更浓”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这次精彩快乐的演出,由医务人员、老人及其家属共同参与,一方面给予老人们一个开心的节日;另一方面通过借助在活动现场刻画美满的生活片段,引发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眷恋,增加享受健康的乐趣;同时能够展现科室风采,提升科室形象,从而打造科室品牌!
首先,在漂亮喜庆的会场上,在优美悦耳的开场音乐里,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与鼓励的掌声中,活动主持人老年病科的韦继政主任、黄进淑护长简炼地致开幕词与宣读汇演流程。
接着,高亢的《中华民族》的乐曲奏响,迎面而来的是由爱心艺术团表演的飒爽舞姿;紧随是深情动听的男女对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二重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小组唱《长相依》以及男生独唱《我们在太行山上》,勾勒着一幅幅美丽或壮阔的画面;随后《一曲红尘》的折扇舞那铿锵有力的英姿映入眼帘,还有那无声胜有声的手语舞《感恩的心》演绎着感恩情义;最后在医务人员热情而细腻的小合唱《明天会更好》中,汇演的第一环节歌舞欣赏结束了。台下众人们在畅饮畅食中笑声连片、掌声不断,为台上精彩的表演喝彩!
接着,在小憩中,老年病科的陈召钦中医师带来了简易通俗的健康宣教,普
及众人的健康小常识。随后,在“咚咚咚”的鼓声中迎来了重阳敬老活动的游戏互动环节--击鼓传球,众人在开怀大笑中不慌不忙地传递着皮球,随着鼓声的寡然停止,持球者在“惊喜”中高兴地表演着(唱歌、吟诗、讲故事......)。最后,重阳敬老活动进入了最振奋人心的尾声“抽奖环节”,无论是获“大”奖,还是获“小”奖老人们笑靥如花,脸上洋溢着“返老还童”般的天真灿烂!
最后,在众人的笑声、欢呼声中演出落下了帷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五邑中医院老年病科给您一个温馨的“家”!
大学生重阳节主题班会通讯稿4
我院举办重阳节系列庆祝活动 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重阳节之际,工会(离退处)在学院党政的大力支持和全体老干部的积极配合下,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重阳节庆祝活动。
10 月 22-23 日,工会(离退处)根据学院安排,前往蒲城校区、孙镇校区、大荔校区和朝阳校区,与离退休老同志一起欢度重阳佳节。在三校区管理办的配合下,举办了离退休老同志重阳节茶话会,向全体老干部通报了学院一年来在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 、专业建设与科研工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介绍了学院制定“十 X 五”发展规划,全面启动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创建工作。同时向全体老干部表示节日祝贺并给每位老干部发放了重阳节慰问信、慰问金。会后组织了聚餐、游艺等活动,老同志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抚今追昔,交流感情。整个现场气氛祥和、温馨。
通过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提高了大家敬老爱老的意识,也激发了离退休同志为共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的热情。
大学生重阳节主题班会通讯稿5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中国一年一度的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就要来到了。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进一步弘扬这一传统美德,攀枝花市第一小学积极利用节日契机,开展了以“为老人点赞”为主题的系列尊老、敬老的感恩活动。一是五年级五班的李思雨同学,通过国旗下讲话对同学们讲述了重阳节的由来、风俗,以及在重阳节弘扬尊老美德的重要意义,号召同学们为自己的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表达孝心。二是在周末布置特殊的感恩家庭作业,即:夸夸我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送老人一句问候或祝福;给老人一个拥抱;为老人做一件事;陪老人聊一次天等。三是搜集有关重阳节的诗句;尊老、敬老的故事;以及各地过重阳的习俗。在班会活动中,交流学习。
通过本次感恩活动,不仅使同学们了解了有关重阳节的传统文化知识,还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如何去尊敬老人,关心老人,从而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更多的温情和希望。
推荐访问:重阳节主题班会主持人开场白 重阳节 班会 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