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学生对读、写数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并能说出各数的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小学数学千以内数认识教学反思,菁选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学生对读、写数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并能说出各数的组成。教学重点是数的读写,难点是怎样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
在教学时我先复习旧知,让学生说说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和它们的顺序,再让学生数千以内的数,然后我问,会数了想读写他们吗,引到新课上来。借助PPT出示计数器引出三位数,练习写读三位数,并适当小结方法。紧接这出示试一试,让学生比较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两个数的读写方法,从而突破难点。然后学生脱离计数器读数、写数,最后再总结读数和写数的办法。
整堂课中,我大胆放手地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读去写,并说出为什么这样读、这样写,再尝试总结读写法,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又突破难点。然后运用多种练习进行巩固新知,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巩固、提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另外,在课堂上我还注意评价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例如“你说得真好”、“你们真善于总结”等激励性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整节课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我在备课时,没有充分“备”学生。我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有过分引导的倾向,在练习时为了突出量而忽略了质,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并且在总结时太匆忙,没有放手让学生去总结。
小学数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2
“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这部分知识实际是让学生巩固数射线,进一步建构加减法运算,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同时进一步深化对“求和、求差”知识以及关系的理解。本课的设计思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探索新知——层层练习”三个层次。力求以教材为基础,创设一个趣味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通过让学生描述数射线上的加减法运算,教给学生又一种计算的新方法,渗透了思想方法的获得。在数射线上做加法、减法,实际上就是一个让孩子们进一步用数射线来建构加减法运算、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0是原点(起点),数射线上的1、2、3??就是自然数;“加”就是往前跳,第一加数是起始点,加几就是往前跳几格,跳着点就是加法运算的结果(和);“减”则是往回跳,被减数是起始点,减几就是从起点往回跳几格,跳着点就是减法运算的结果(差)。“往前跳”与“往回跳”生动地展示了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由于《在数射线上做加减法》这节课的内容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青蛙的家就在起点0那里,顽皮的小青蛙最喜欢在数射线上蹦蹦跳跳,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当学生看到漂亮的小房子,可爱的小青蛙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学习的兴致也被激发起来了。我借助小青蛙外出捕食这一童趣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在数射线上小青蛙活动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起点0那里画了一座小房子,所以小朋友根据箭头的方向就可以判断出小青蛙往大的数字跳,离家就远,以是往前跳;往小的数字跳离家近,所以是往回跳。接着我让学生用“小青蛙原来离家几格,往前(或往后)跳了几格,现在离家几格?”这三句话说说小青蛙是怎么跳的。由于用了比较儿童化的语言,学生说起来比较容易,表达得也比较完整,对图意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在此基础上我再问:要求小青蛙现在离家几格,用什么方法算,算式怎么列?因为学生理解了图意,所以都能列出算式。
一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都能根据所给的算式在数射线上跳一跳,并算出结果,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由于有了数射线的帮助,他们的计算速度比以前快了,而且他们也比较喜欢这种计算的方法。但是,在课后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在做根据小青蛙跳的过程写出算式这个练习时,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错误。我觉得这可能是我在教这部分内容时只讲了两道题的缘故,如果在教这部分内容时,再多出一道题让学生练习一下的话效果可能更好一点。
小学数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3
昨天刚刚讲了这节1000以内数的认识,由于受到硬件的限制,我没有办法使用课件,所以早早地,我让学生们准备了火柴棒(每人25捆,每捆十根)。我自己则准备了最常用的纸张及小棒,以让孩子们对1000这样大的数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课的伊始,我让孩子猜我手中的小棒有多少根,学生很快猜出来,八九根或十几根这样子,然后一根一根地数下去,发现有十根,“老师是怎么数的?”“一根一根数的!”,接下来,将十根小棒捆成一捆,手里拿着十捆小棒,这回孩子仿佛猜到我的心思般,几乎都猜出来是一百根,“你怎么知道是一百根?你觉得怎么数快一些?”“一捆一捆地数”学生跟随着老师手中的小棒一起验证猜测的结果。从旧知引入新知,降低了学生的难度,为后面的学习进行了铺垫。
接下来,我让孩子以四人为一小组,猜一猜小组内的小棒有多少?他们猜得五花八门,没关系,数一数就知道了,在让孩子们合作数小棒的同时,我深入到小组合作中,及时地进行指导和点拨,果然数的方法也很多,有的小组十根十根的数,有的小组二十根二十根的数,有的孩子四个小朋友分开数,再加到一起,也有的孩子数到一百后就摆成一堆,再数另一个一百,然后一百一百地数,可是没有孩子五十五十地数。在学生汇报后,发现最快的方法除了一百一百地数之外,合作分工数也很快,所以不失时机地表扬那些团结合作的孩子,为孩子的合作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孩子从印象上知道了一千有多少,可是还不够,我出示准备好的一千张纸,将这些纸分为五十一小份,让他们猜,有多少张,学生们猜得很出格,我拿出一叠纸,告诉他们这是五十张,有聪明的孩子知道数一数,大多数孩子看不清数不到的,也能猜着说出六百张、八九百张、有一千张吧这样的话。接着五十五十的数下去,数到五百张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学生脱口而出“有一千张。”再让学生用手势来比一比一千张纸有多厚,加深了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
此时,我抛出练习,请你填一填十、百、千。以班级的人数、学校的人数、字典的厚度等为题,都是离孩子很近的实际问题,学生们很快填出了正确答案。
接下来,轮到计数器登场,利用手中的计数器来讲解数位的构成以及数的读写,有了前几学期数的读写及数位组成的基础,这一部分觉得进行得较为顺利,但是遇九转弯处的读数,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我设计了在小黑板上出题,只读带九的后面的数,如119、109、239、369、499、599等数,集中练习以求突破难点,再通过和提问、同桌之间你问我答等训练,加深学生的印象。
今天的测验反馈了昨天的课堂,大部分学生掌握得很好,但也出现了一点问题,如学生在填写一百、二百、三百……最后竟然填出了十百,所以一百一百地数在课的开始只是一代而过,反而使学生产生了这样的错误,如果再数几次,孩子们就会避免这样的错误。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 反思 教学 小学数学千以内数认识教学反思 菁选3篇 小学数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 小学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千以内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