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方法10篇

时间:2022-08-31 09:40:04 来源:网友投稿

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方法10篇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方法 徒手肌力检查1实用内容 教学目标•1、掌握肌力的定义•2、回顾肌的分类•3、掌握肌肉收缩类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方法10篇,供大家参考。

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方法10篇

篇一: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方法

肌力检查1 实用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肌力的定义• 2、回顾肌的分类• 3、掌握肌肉收缩类型• 4、掌握影响肌力的因素• 5、掌握运动的单位• 6、熟悉适应症和禁忌症2 实用内容

 肌力• 指肌肉或肌群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力量,分静态和动态。3 实用内容

 肌无力• 通常指一组肌群也可特定针对一块肌肉产生收缩力下降或丧失。• 肌力低下的原因:• 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 肌腱损伤• 废用性肌萎缩• 劳损• 由于关节水肿而导致的肌力低下及其他4 实用内容

 肌肉的协同• 原动肌• 拮抗肌• 协同肌• 固定肌• 中和肌• 副动肌5 实用内容

 肌肉收缩形式• 等张收缩:肌张力基本不变,关节运动1 1:

 、向心收缩:

 主动肌 (上楼时股四头肌的收缩)2 2:

 、离心收缩:

 拮抗肌 (下楼时股四头肌的收缩)• 等长收缩:肌张力增加,肌长度不变,关节不运动• 等速收缩:6 实用内容

 影响肌力的因素• 1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体积相同时(羽状肌 〉 扇形肌 〉 梭形肌)• 2 、肌肉的初长度(静息长度的1.2倍,力量最大)• 3 、肌肉的募集( 运动单位)• 4 、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 5 、肌纤维的类型• 白肌纤维、红肌纤维、中间肌纤维• 6 、肌收缩类型• 缩 (离心收缩 〉 等长收缩 〉 向心收缩)• 7 、年龄与性别• 8 、心理因素7 实用内容

 运动单位• 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和它发出的运动神经纤维及所支配的肌纤维所构成,是肌肉的最小功能单位。8 实用内容

 肌力评定的目的• 判断有无肌力低下及其范围和程度• 发现导致肌力低下的可能原因• 提供制定康复治疗、训练计划的依据• 检验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9 实用内容

 适应症• 肌肉骨骼系统疾患– 伤病直接引起的肌肉功能损害– 运动减少或制动造成的实用性肌力减退– 骨关节疾患引起的关节源性肌力减退• 神经系统疾患– 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瘫痪造成的神经源性肌力减退(SCI,上下肢代表性肌群的肌力可作为全面评价瘫痪严重程度的指标)• 健康水平10 实用内容

 禁忌症• 关节不稳• 骨折未愈合又未作内固定• 急性渗出性滑膜炎• 严重疼痛• 关节活动范围极度受限• 急性扭伤• 骨关节肿瘤11 实用内容

 测试方法• 徒手肌力检查法MMT• 等长肌力测试Isometric muscle testing• 等速肌力测试Isokinetic muscle testing12 实用内容

 徒手肌力测定• 定义评定者借助重力或徒手施加外在阻力的情况下,受试者所测肌肉或肌群产生最大收缩能力的一种测试方法13 实用内容

 •患者,女,17岁,髌骨撕脱性骨折后5个月,观察X片,骨折已愈合,病人主诉:大腿变细,上楼梯困难,走平地可以但缓慢。病 例14 实用内容

 1 1 、知识目标1)掌握MMT分级标准2)掌握徒手肌力评定的步骤及注意事项2. 技能目标:1)能够初步应用MMT分级标准,对模拟病人进行评估。2)以层层设问的形式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3)通过观察老师及同学的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心、体贴病人,为服务对象提供整体康复。2)使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15 实用内容

 5 5 级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 , 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4 4 级 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 , 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3 3 级 不施加阻力, , 能抗肢体重力, , 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2 2 级 解除重力的影响, , 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1 1 级 可触及肌肉的收缩, , 但不能引起关节的活动。0 0 级 不能触及肌肉的收缩。MMT分级标准16 实用内容

 MMT评定标准的依据• 重力因素• 肌肉或肌群的收缩迹象• 外加阻力• 运动幅度17 实用内容

 重力因素• 最为重要• 能对抗重力完成关节全范围的活动(垂直运动)——3级• 在去除重力情况下完成全范围活动(水平运动)——2级18 实用内容

 抗重力的检查方法19 实用内容

 去除重力的运动方式20 实用内容

 肌肉或肌群的收缩迹象• 当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时——1级• 无任何肌肉收缩——0级• 初诊肌肉收缩21 实用内容

 施加阻力的原则:• 阻力方向:• 阻力施加部位:• 施加阻力的时机:• 阻力大小:22 实用内容

 抗重力检查抗阻力检查肌肉收缩检查去重力检查运 动 幅 度 检 查MMT 的基本程序23 实用内容

 徒手肌力测定要素(总结)受试者待测肌肉(或肌群)处于适当准备姿势,评定者良好固定受试者肢体,引导受试者待测肌肉(或肌群)产生最大自主收缩(或正确运动)24 实用内容

 • 同时通过– 触摸所测肌肉的肌腹或肌腱收缩的感觉– 观察所测肌肉主动运动的幅度– 对抗自身重力完成运动的能力– 评定者施加阻力后完成运动的能力• 根据评分标准来判断肌力的大小或等级25 实用内容

 徒手肌力评定------ 特点• 1、使用方便,不需要专门的检查设备• 2、受场地、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很少• 3、应用范围广泛• 4、可对全身主要肌肉进行评定• 5、并可对完全瘫痪和正常肌肉进行评定• 6、评定方法正确,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26 实用内容

 • 7、以受试者节段重量作为评定的基准• 8、可表达个体体格相对应的肌力• 9、比测力计等测力绝对值更有价值27 实用内容

 徒手肌力评定------缺点1、仅表明肌力大小,不表明肌肉收缩的耐力2、定量分级相对粗略3、主要依靠评定者的主观判断来评定4、较难排除评定者主观判断误差28 实用内容

 MMT分级法(详解)等级 英文简称 特征5级 N 能对抗与正常肌肉相同的阻力,且完成全范围关节活动。5 - N - 能对抗5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29 实用内容

 等级 英文缩写 特征4 + G + 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与4级相同的阻力,但末期能对抗5级的阻力4级 G 能对抗阻力,也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阻力达不到5级水平4 - G - 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30 实用内容

 等级 英文缩写 特征3 + F + 活动能力与3级相仿,但末期能对抗一些阻力3级 F 能对重力活动,也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不能对抗任何阻力3 - F - 能对抗重力运动,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31 实用内容

 等级 英文缩写 特征2 + P + 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小于50%2级 P 不能对重力,但在消除重力影响后能完成全范围活动2 - P - 不能对抗重力运动,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32 实用内容

 等级 英文简称 特征1级 T 触诊能扪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发任何关节活动0级 Z 无任何肌肉收缩33 实用内容

 前期准备• 选择温暖的房间• 良好的固定,使患者不费力的保持待测姿势• 患者适当的去除影响评定结果的衣物( 过紧、过重、过厚)• 向患者解释评定意义,让患者配合• 通过ROM评定检查涉及的所有关节• 评定前将患者所涉及的身体节段按要求置于稳定的平面34 实用内容

 • 评定者按要求用手将患者所需评定的躯干或肢体固定,使之处于能够单纯完成某一动作的最佳位置,并避免相应关节的随意活动,减少协同肌、拮抗肌等的协同作用35 实用内容

 评定方法及结果意义• 5级或4级——• 抗阻检查方法• 一般在关节全范围内施加阻力• 也可在关节运动的终末段施加阻力(制动试验)——缩短操作时间,也可使患者较好的维持运动状态。36 实用内容

 • 评定5级肌力——• 如果病变是单侧的,必须双侧对比同名肌或肌群的肌力。• 与年龄、性别、体质构成相比• 且须完成其所有功能(原动、 拮抗、协同、固定)37 实用内容

 • 3级——• 抗重力完成全ROM主动收缩运动• 徒手肌力测试中的一个特殊的动作(如:躯干肌力)• 具有一定客观性• 代表一个界限(3级以上和3级以下有质变的不同)• 表明肌肉(或肌群)可以完成某节段在抗重力运动时所需的最小运动量38 实用内容

 • 3级——• 对上肢而言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但许多负担行走功能的下肢肌群特别是:髋外展——臀中肌伸膝——股四头肌足背屈——胫骨前肌足跖屈——小腿三头肌仍缺乏提供能力的作用39 实用内容

 • 2级——• 借助悬吊带,挂住远端肢体• 或利用光滑平板上的运动• 即去除重力影响下的运动40 实用内容

 • 2级——• 在失能早期肌力达到2级意味着肌力恢复更具有潜力• 手指和足趾评定(因指端部分的重量已无实际意义)应属例外• 颈部前屈和后伸等无法处于去除重力位置也应属例外41 实用内容

 1级和0级——• 借助对肌腱的目测观察及对肌腹的触诊判定• 当肌腱或肌腹靠近体表时,可较容易地被观察或触觉• 深部肌肉的微小收缩活动则难以用这方法辨别42 实用内容

 “+”、“-”号的应用——• 通过运动幅度和施加阻力的大小进一步细化• 在抗阻检查中,根据施加阻力大小主观判断• 在重力检查中,依据运动幅度增加评定客观性• 在收缩末期具有一定对抗能力者采用“+”号43 实用内容

 纪录方法• 将所获得的肌力按0~5级记录• 或以此为基础加“+”号或“-”号记录• 所测部位存在被动运动受限时,应记录可动范围的角度,然后再记录该活动范围时的肌力级别44 实用内容

 纪录方法• 若同时存有痉挛,可加“S”或“SS”• 若存有挛缩,可加“C”或“CC”• 深部肌肉1级和0级情况难以辨别时,加用“ ?”表示45 实用内容

 1 1 、 解释 检查目的和步骤,取得合作2 2 、 确定与被检肌相关的 PROM 。3 3 、确定患者的检查 体位4 4 、讲解检查动作,在正式检查前让患者至少实际操练、体会一次5 5 、肌力检查与评级。6 6 、记录检查结果。检 查 步 骤46 实用内容

 注意事项- 操作• 动员配合• 仪器纠正• 动作规范• 避免疲劳• 集中注意力• 远端肢体固定• 运动后饱餐后不测试47 实用内容

 注意事项- 结果• 单侧病变左右对比• 双侧病变前后对比• 同年龄比较• 个体比较采用体重比• 不同仪器参数差异不宜比较• 不同方法不能相互比较等速离心 》 等长 》 等速向心 》 等张48 实用内容

 • 患者,女,17岁,髌骨撕脱性骨折后5个月,观察X片,骨折已愈合,病人主诉:大腿变细,上楼梯困难,走平地可以但缓慢。(回顾)病 例49 实用内容

 •1、MMT分级标准•2、操作练习:演示肩关节前屈肌及后伸肌的肌力评定过程作 业50 实用内容

 针对这一个病例,课后应用网络资源及查看《运动疗法技术学》的相关资料,为这名患者制定 近期目标及治疗计划课 课 后 后 拓 拓 展 展 训 训 练51 实用内容

 肩关节前屈三角肌主要相关肌肉52 实用内容

 肩关节前屈• 步骤1检查5~3级,被检者坐位,

 被检侧肩、肘关节屈曲90°。53 实用内容

 肩关节前屈• 步骤2检查者一手固定被检者肩胛骨,另一手置于上臂远端,向肩关节后伸方向施加阻力,令被检者肩关节前屈。54 实用内容

 肩关节前屈• 步骤3能对抗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为5级, 仅能对抗中等阻力完成以上运动为4级。55 实用内容

 肩关节前屈• 步骤4能克服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为3级。56 实用内容

 肩关节前屈• 步骤5检查2~0级,被检者对侧卧位,肩、肘关节屈曲90°,检查者一手固定被检者肩胛骨,另一手置于上臂远端支托。57 实用内容

 肩关节前屈• 步骤6令被检者肩关节前屈,能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为2级。58 实用内容

 肩关节前屈• 步骤7检查者手置于被检者上肢近端1/3处触诊三角肌前部纤维,有收缩为1级,无收缩为0级。59 实用内容

 肩关节后伸三角肌背阔肌大圆肌主要相关肌肉60 实用内容

 肩关节后伸• 步骤1检查5~3级,被检者俯卧位。61 实用内容

 肩关节后伸• 步骤2检查者一手固定被检者肩胛骨,另一手置于上臂远端,向肩关节前屈方向施加阻力,令被检者肩关节后伸。62 实用内容

 肩关节后伸• 步骤3能对抗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为5级, 仅能对抗中等阻力完成以上运动为4级。63 实用内容

 肩关节后伸• 步骤4能克服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为3级。64 实用内容

 肩关节后伸• 步骤5检查2~0级,被检者对侧卧位,检查者一手固定被检者肩胛骨,另一手置于上臂远端支托。65 实用内容

 肩关节后伸• 步骤6令被检者肩关节后伸,能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为2级。66 实用内容

 肩关节后伸• 步骤7检查者手触诊肩胛下缘大圆肌,稍下方背阔肌,上臂后方三角肌后部纤维,有收缩为1级,无收缩为0级。67 实用内容

 肩关节外展主要相关肌肉68 实用内容

 肩关节外展• 步骤1检查5~3级,被检者坐位,被检侧上肢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69 实用内容

 肩关节外展• 步骤2检查者一手固定被检者肩胛骨,另一手置于上臂远端,向肩关节内收方向施加阻力,令被检者肩关节外展。70 实用内容

 肩关节外展• 步骤3能对抗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为5级, 仅能对抗中等阻力完成以上运动为4级。71 实用内容

 肩关节外展• 步骤4能克服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为3级。72 实用内容

 肩关节外展• 步骤5检查2~0级,被检者仰卧位,检查者一手固定被检者肩胛骨,另一手置于上臂远端支托。73 实用内容

 肩关节外展• 步骤6令被检者肩关节外展,能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为2级。74 实用内容

 肩关节外展• 步骤7检查者手置于被检者上肢近端1/3处触诊三角肌中部纤维, 肩胛冈上窝处的冈上肌,有收缩为1级,无收缩为0级。75 实用内容

 肩关节水平内收主要相关肌肉76 实用内容

 肩关节水平内收• 步骤1检查5~3级,被检者仰卧位,被检侧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77 实用内容

 肩关节水平内收• 步骤2检查者一手固定被检者肩胛骨,另一手置于上臂远端,向肩关节水平外展方向施加阻力,令被检者肩关节水平内收。

 78 实用内容

 肩关节水平内收• 步骤3能对抗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

篇二: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方法

肌力评定评分标准(膝关节- - 屈曲)

 项

 目

 项目总分

 操

 作

 要

 求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态度仪表 2 ①态度严肃、认真 ②着装整洁 每项 1 分

  徒手肌力评定操作 准备用具 4 ①床

  ②病人 每项 2 分

  手法 25 ①被检者取俯卧位,②双下肢伸展 ③检查者一手固定大腿远端④另一手置于小腿远端后方施加阻力,⑤令被检查者膝关节屈曲从 10°开始做屈膝活动 每项 5 分

  5 级 4 级 10 ①能对抗最大阻力,完成膝关节屈曲至 90°为 5 级 ②能对抗中等阻力,完成膝关节 屈曲至 90°为 4 级 每项 5 分

  3 级 10 ①俯卧位,双下肢伸展②能克服重力完成膝屈曲至 90° 每项 5 分

  2 级 15 ①被检者取侧卧位②被测下肢置于滑板上或手托住被测下肢,髋关节微屈,膝关节微屈 10°;③无重力下完成膝屈曲至 90° 每项 5 分

  1 级 0 级 30 ①被检者取俯卧位;②在大腿后外侧触诊股二头肌;③在膝关节后方内侧触诊半腱肌;④在半腱肌肌腱两侧触诊半膜肌。⑤有收缩为 1 级⑥无收缩为 0 级 每项 5 分

  整体印象 4 ①操作规范

 ②手法娴熟 每项 2 分

  合

 计 50

篇三: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方法

徒手肌力评定 6.1 定义

 受检者按照检查者的指令在特定的体位下完成标准动作,检查者通过触摸肌腹、观察受检者完成动作以及肌肉对抗肢体自身重力和由检查者施加阻力的能力,评定所测肌肉或肌群最大自主收缩能力的方法。

 2 6.2 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神经源性、关节源性等。

 (2)禁忌证: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急性渗出性滑膜炎、严重疼痛、急性扭伤、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3 6.3 设备与用具

 不需要设备。

 4 6.4 操作方法与步骤

 (1)检查前准备:

 1)向受检者说明徒手肌力评定的意义及步骤,取得受检者配合; 2)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比较两侧肌肉形态的对称性,必要时测量两侧肢体的围度; 3)确定与被检查部位相关的关节被动活动度,以该范围作为全关节活动范围,用于衡量肌力大小; 4)正确选择并摆放受检者体位,将被检查肢体摆放于抗重力位,有效固定身体近端。

 (2)检查时:

 1)向受检者解释并示范检查动作,可通过被动活动引导受检者完成一次检查动作; 2)发出口令嘱受检者收缩肌肉并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观察受检者的动作,必要时触诊被检查肌肉; 3)如果受检者能够完成抗重力位全关节范围活动,可进一步进行抗阻运动,将阻力施加于肢体远端,嘱受检者用最大力量抗阻完成动作; 4)如果受检者无法完成抗重力位活动,则须将被检查部位摆放于非抗重力位,并用滑板、滑石粉等方法减少接触面摩擦,嘱受检者用最大力量收缩肌肉并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

 (3)检查后:记录徒手肌力等级、检查日期,并评估受检者表现。

 5 6.5 评定标准 (1)徒手肌力检查所用评定标准见表 4。

 (2)部分胸腰椎肌群徒手肌力检查时需要应用专用评定标准,见表 5 6 66 .6 注意事项

 (1)检查前: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受检者紧张情绪;正确选择检查体位及肢体摆放位置。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饱餐后进行检查。

 (2)检查中:左右侧对比,健患侧对比,且最好先检查健侧以确定施加阻力的大小;2 级肌力检查时尽量减少肢体与支撑面之间的摩擦;检查中应给予适

 当鼓励性指令,以便提高受检者主观能动性,获得最大肌力。

 (3)检查后:如检查中有疼痛、肿胀或痉挛情况,应在结果记录中注明。

 表 表 4

 徒手肌力检查法 评定标准 级别 英文缩写 评定标准

  5 N(正常)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5- N-(正常-)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

 能抗重力及接近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

 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

 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3+ F+(可+)

 能抗重力及最小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3 F(可)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3- F-(可-)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2+ P+(差+)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小于 50%全范围内活动,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活动

  2 P(差)

 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2- P-(差-)

 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1 T(轻微)

 可扪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0 0(零)

 无任何肌肉收缩

 表 表 5

 部分 躯干肌群 徒手肌力检查评定标准 动作 肌肉名称 评定标准 使上半身在矢状面上屈曲 上腹直肌 0 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 1 级:肌肉有微弱收缩,胸廓无下压; 2-级:肌肉能收缩,且胸廓有些微下压; 2 级:肌肉能收缩,胸廓完全下压; 2+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躯干可抗地心引力做出动作; 3-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肩胛冈能离开床面; 3 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3+级:双上肢在身体前上方伸直,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4 级:双手环抱于胸前,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4+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肘关节朝前,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5 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双肘平放于床面,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骨盆后倾至骶骨离开床面 下腹直肌 0 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 1 级:肌肉有些微收缩,但没有任何动作产生; 2-级:骨盆有些微后倾; 2 级:骨盆完全后倾; 2+级:骶骨开始抬离床面; 3-级:骶骨抬离床面至约一半距离; 3 级:骶骨完全抬离床面; 3+级:骶骨能连续完全抬离床面 2 到 3 次; 4 级:骶骨能连续完全抬离床面 6 次; 4+级:骶骨能连续完全抬离床面 9 次; 5 级:骶骨能连续完全抬离床面 10 次。

 躯干屈曲加旋转 腹内/外斜肌 0 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 1 级:肌肉有些微收缩,但没有任何动作产生; 2-级:躯干有些微旋转; 2 级:躯干可完成全范围旋转; 2+级:在上肢放松的状态下,对侧肩胛骨能稍微离开床面; 3-级:在上肢放松的状态下,对侧肩胛骨能离开床面近一半距离; 3 级:在上肢放松的状态下,对侧肩胛骨下角能完全离开床面; 3+级:双上肢伸直并举在身体前方,对侧肩胛骨完全离开床面,同侧肩胛骨可部分离开床面; 4 级:双手环抱于胸前,对侧肩胛骨能完全离开床面,同侧肩胛骨可部分离开床面; 4+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肘关节朝向前,双侧肩胛骨可完全离开床面; 5 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肘关节平放于床面,双侧肩胛骨可完全离开床面。

  表 表 6 6- -3 3

 躯干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关节 功能 肌肉 名称 神经 支配 触诊 体位及 被检查部位摆放 检查 动作 阻力施加位置 近端固定 抗重力体位 受重力影响最少的体位 颈椎 屈颈 胸锁乳突肌 脊椎副神经,第十一对颅神经 在颈部前外侧表层触诊。

 仰卧位。

 侧卧位。

 在矢状面上屈颈 在前额施加阻力。

 固定上部胸廓。

 屈颈(两侧同时收缩);颈部侧弯及旋转(单侧收缩) 前、中、后斜角肌、颈长肌、头长肌 颈部脊神经的腹侧根 在被测者吸气时在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所围三角形区域触诊斜角肌;颈长肌和头长肌无法触诊。

 仰卧位 侧卧位。

 在矢状面上屈颈 在前额施加阻力。

 固定上部胸廓。

 伸颈 头夹肌和颈夹肌 颈部脊神经的腹侧根 在斜方肌上部纤维外缘的下方,向乳突的方向触诊。

 俯卧位,头伸出床缘或在胸部下方放置一枕头。

 侧卧位,将头置于滑板上。

 伸颈 在枕骨上方施加阻力。

 固定背部。

 胸腰椎 使上半身在矢状面上屈曲 上腹直肌 第 5 到第10 对的胸脊神经的腹侧支。

 在脐和胸骨剑突之间连线的两侧触诊。

 仰卧位。

 使上半身在矢状面上屈曲。

 通过让被测者将上肢摆在不同位置实现抗阻。

 固定骨盆和下肢。

 骨盆后倾至骶骨离开床面 下腹直肌 第 10 胸脊神经到第 1 腰脊神经的腹侧支 在脐和耻骨联合连线的两侧触诊。

 仰卧位,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双足平放于床面,双上肢环抱于胸前。

 骨盆后倾,使骶骨抬离床面。

 通过不同的运动次数实现抗阻。

 不需要任何固定。

 躯干屈曲加旋转 腹内/外斜肌 腹外斜肌:第 5胸脊神经到第 1 腰脊神经的腹侧支;腹内斜肌:第 7胸脊神经到第 1 腰脊神经的腹侧支 沿锁骨中线在最后一根肋骨和肋软骨的下方触诊腹外斜肌;沿锁骨中线在髂前上棘内侧触诊腹内斜肌。

 仰卧位,双下肢伸展。

 患者尝试斜向上方坐起来。

 通过不同的上肢摆放实现不同抗阻。

 固定骨盆及下肢。

 胸椎伸展 竖脊肌、横脊肌、脊间肌及胸椎和腰椎的横突间肌 颈脊神经的背侧支;胸脊神经的背侧支;腰脊神经的背侧支。

 在胸腰段区域内沿中线两侧触诊。

 俯卧位,在腹下放一枕头,双手背于臀上。

 伸展上背部。

 在上面几节胸椎处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和腰椎。

 腰椎伸展 俯卧位,在双髋下放一枕头,双手背于臀部。

 伸展下背部。

 在下面几节胸椎处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和髋关节。

 髋关节及骨盆上提 腰方肌 第 1 到第3 腰脊神经的腹侧支 被测者仰卧位或立位,躯干侧弯,检查者在髂后上棘上方及第12根肋骨下方,竖脊肌的深层触诊腰方肌。

 被测者站在木箱上,检查侧下肢悬空。

 仰卧位或俯卧位,检查侧髋关节外展15°。

 上提检查侧髋关节及骨盆。

 在髂嵴上方施加阻力。

 固定非检查侧躯干。

 表 表 6 6- -2 2

 下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关节 功能 肌肉 名称 神经 支配 触诊 体位及 被检查部位摆放 检查 动作 阻力施加位置 近端固定 抗重力体位 受重力影响最少的体位 髋关节 屈髋 髂腰肌(腰大肌及髂肌)

 腰大肌:脊神经L1 和 L2(L3);髂肌:脊神经 L2(L3)

 被测者坐位下上身前倾,检查者在肋骨下方与髂骨嵴上方间的腹部深处触诊腰大肌;髂肌无法触诊。

 坐位,膝关节屈曲,骨盆维持后倾。双手握住治疗床缘。

 仰卧位,被测下肢支撑在滑动板上;膝部屈曲90°。

 髋关节在矢状面上屈曲。

 在大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 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膝关节屈曲 缝匠肌 股神经L2 和 L3 在髂前上棘下方稍偏中间的位置触诊。

 坐位,骨盆后倾,双小腿在床缘自然下垂。

 仰卧位,被测侧足跟置于对侧踝关节上。

 提起足跟,足掌面沿对侧足上提至膝部。

 在小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 伸髋 臀大肌 臀下神经 S1 和S2(L5)

 在髋外旋时,在坐骨与大转子间触诊。

 立位,躯干前屈于床面上,膝关节屈曲。

 侧卧位,手法支撑非受测侧下肢,受测髋关节屈曲90°,膝关节屈曲。

 从髋屈曲位置伸展髋关节。

 在大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

 髋外展 臀中肌与臀小肌 臀上神经 L5(S1)

 在髂骨嵴外下侧或大转子附近触诊臀中肌前侧及中间部分;臀小肌无法触诊。

 侧卧位,非受测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 90°,被测下肢位于非受测边侧下肢后方,髋、膝关节处中立位。

 仰卧位,非受测下肢置于中立位,受测下肢置于滑板上。

 髋关节外展。

 在大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 髋内旋 臀中肌与臀小肌(替代检查)

 臀上神经 L5(S1)

 在髂骨嵴外下侧或大转子附近触诊臀中肌前侧及中间部分;臀小肌无法触诊。

 仰卧或坐位,小腿在床缘自然下垂。

 仰卧或立位,被测膝关节伸展,髋关节外旋。

 髋关节内旋。

 在小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 髋外旋,辅助伸膝。

 阔筋膜张肌 臀上神经 L4 和L5 在髂前上棘下方偏外侧处触诊。

 侧卧位,非被测下肢处中立位,被测下肢置于非被测下肢前方,髋关节屈曲45°,膝关节伸展。

 半坐位,髋关节屈曲45°,被测下肢放在滑板上。

 在维持髋屈曲45°时做髋关节外旋动作。

 在踝关节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 髋内收,协助屈髋 长收肌、大收肌、短收肌、股薄肌及耻骨肌 闭孔神经 L3(L2 和L4);耻骨肌还有股神经 L3(L2)

 在骨盆弓下方大腿内侧触诊长收肌;沿大腿内侧面的中间至下半部触诊大收肌;内收肌无法触诊;在膝关节内侧面触诊股薄肌;耻骨肌无法触诊。

 侧卧位,非被测髋关节外展 25°,被测下肢置于下方。

 仰卧位,非被测髋关节外展25°,被测髋关节少许外展。

 内收髋关节,即朝向被支撑的非被测下肢运动。

 在大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

 髋外旋,辅助伸膝。

 闭孔内/外肌、股方肌、上下孖肌及梨状肌 闭孔外肌:闭孔神经 L4(L3),余均为坐骨神经S1(S2) 大部分臀外旋肌群由于位置太深而无法触诊。但是,从大转子后方可能触诊到梨状肌。

 仰卧位,小腿在床缘自然下垂,对侧髋及膝关节屈曲,足部支撑于床面。

 仰卧位,髋关节处中立位,对侧髋及膝关节屈曲,足部支撑于床面 膝关节伸展状态下外旋髋关节。

 在小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 膝关节 伸膝 股四头肌 股神经L3 和 L4(L2)

 在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所构成的 V字形间触诊股直肌;中间头在股直肌深层,试着将后者提起后从内或外侧触诊;沿大腿内侧触诊内侧头;沿大腿外侧触诊外侧头。

 半坐位,髋关节屈曲45°,小腿在床缘自然下垂。

 侧卧位,被测下肢置于滑板上。髋关节屈曲45°,膝关节屈曲90°。

 伸膝致膝关节完全伸展。

 在小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大腿 屈膝 腘绳肌 坐骨神经胫神经分支S1(L5和 S2)

 着大腿后外侧触诊股二头肌;在膝关节后方内侧触诊半腱肌;在半腱肌肌腱两侧触诊半膜肌。

 俯卧位,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微屈10°。

 侧卧位,被测下肢置于滑板上,髋关节微屈,膝关节微屈10°。

 屈曲膝关节到90°。

 在小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大腿

 踝关节 踝跖屈 腓肠肌与跖肌 胫神经S2(S1)

 沿膝关节后侧远端触诊腓肠肌;跖肌无法触诊。

 立位,膝关节伸展,对侧足离地。

 侧卧位,踝关节处中立位。

 踝关节跖屈,提踵。

 在双肩施予向下的阻力。

 抗重力体位无须固定 比目鱼肌 胫神经S2(S1)

 在腓肠肌两侧触诊比目鱼肌的远端部分,其余均被腓肠肌覆盖,无法触诊。

 俯卧位,膝关节屈曲90°。

 侧卧位,膝关节屈曲90°。

 踝关节跖屈 在足掌施加阻力 固定小腿 踝背屈且内翻 胫前肌 腓深神经L4(L5) 沿胫骨外侧触诊胫骨前肌。

 坐位或仰卧位,小腿在床缘自然下垂。

 侧卧位,被测下肢置于滑板上。

 踝背屈且内翻 在足背施加阻力 固定小腿 踝内翻 胫后肌 胫神经L4(L5)

 在其越过内踝处触诊胫后肌。

 侧卧位,被测侧足处中立位。

 仰卧位,膝、踝关节处中立位。

 踝内翻伴轻微跖屈。

 在足内侧缘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小腿 踝外翻 腓骨长肌、腓骨短肌与第三腓骨肌 腓骨长短肌:腓浅神经L5 和 S1(S2);第三腓骨肌:腓深神经L5 和 S1 在外踝远端足跖面触诊腓骨长肌肌腱;腓骨短肌被腓骨长肌覆盖,可在外踝远端向第五跖骨延伸处触诊;在足背第五跖骨外侧触诊腓骨第三肌,也可能找不到。

 侧卧位,被测侧在上,处中立位。

 仰卧位,足部垂出床缘,踝关节处中立位。

 踝外翻。

 在足外侧缘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小腿

 足部 屈拇 拇短/长屈肌 短肌:内侧跖神经 S3(S2);长肌:胫神经 S2(S3)

 在接近第一跖骨头的内侧弧处触诊屈拇短肌;在拇趾近端趾骨的跖面触诊屈拇长肌。

 坐位或仰卧位,踝关节处中立位。

 跖趾关节与趾间关节屈曲。

 在拇趾远端趾节施加阻力。

 固定足掌 屈趾 趾短/长屈肌 短肌:内侧和外侧跖神经 S3(S2);长肌:胫神经 S3(S2)

 在每个足趾近端趾骨的跖面触诊趾短屈肌肌腱;在每个足趾中趾骨的跖面触诊趾长屈肌肌腱。

 坐位或仰卧位,踝关节处...

篇四: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方法

肌力评定评分标准(膝关节- - 伸展)

 项

 目

 项目总分

 操

 作

 要

 求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态度仪表 2 ①态度严肃、认真 ②着装整洁 每项 1 分

  徒手肌力评定操作 准备用具 4 ①床

  ②病人 每项 2 分

  手法 25 ①被检者取坐位②双小腿自然下垂③固定躯干,身体稍后倾④用手或垫子保持大腿水平位⑤另一手握住踝关节上方以施加阻力 每项 5 分

  5 级 4 级 8 ①能对抗最大阻力,完成膝关节全关节活动范围的伸展运动并维持体位者为 5 级 ②能对抗中等阻力,完成膝关节全关节活动范围的伸展运动并维持体位者为 4 级 每项 4 分

  3 级 8 ①坐位②克服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伸膝动作 每项 4 分

  2 级 24 ①被检者取侧卧位②非检测下肢呈屈髋屈膝位于下方③检查者双手托起被检下肢④固定大腿⑤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屈曲 90 度⑥无重力下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伸膝动作 每项 4 分

  1 级 0 级 25 ①被检者取仰卧位②嘱病人伸展膝关节③在髌韧带上方触及肌腱或股四头肌收缩④有收缩为 1 级⑤无收缩为 0 级 每项 5 分

  整体印象 4 ①操作规范

 ②手法娴熟 每项 2 分

  合

 计 100

篇五: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方法

肌力评定评分标准(肩关节- - 前屈)

 项

 目

 项目总分

 操

 作

 要

 求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态度仪表 2 ①态度严肃、认真 ②着装整洁 每项 1 分

  徒手肌力评定操作 准备用具 4 ①床 ②椅③枕头④病人 每项 1 分

  手法 25 ①被检者取坐位,②被测肩关节位于正中或内旋的位置,肘关节屈曲; ③检查者一手固定对侧肩关节④另一手置于肘关节近施加阻力,⑤令被检查者肩关节屈曲至 90° 每项 5 分

  5 级 4 级 20 ①能对抗最大阻力,完成肩关节屈曲至 90°为 5 级 ②能对抗中等阻力,完成肩关节 屈曲至 90°为 4 级 每项10分

  3 级 10 ①俯卧位,双下肢伸展②能克服重力完成膝屈曲至 90° 每项 5 分

  2 级 15 ①被检者取侧卧位②被测上肢在上,置于滑板上或手托住被测上肢,位于正中或内旋的位置,肘关节屈曲;③无重力下完成肩屈曲至 90° 每项 5 分

  1 级 0 级 20 ①被检者取仰卧位; ②嘱受测者举臂,在三角肌前部触诊肌肉收缩;③有收缩为 1 级④无收缩为 0 级 每项 5 分

  整体印象 4 ①操作规范

 ②手法娴熟 每项 2 分

  合

 计 50

篇六: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方法

肌力评定评分标准(髋关节- - 外展)

 项

 目

 项目总分

 操

 作

 要

 求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态度仪表 2 ①态度严肃、认真 ②着装整洁 每项 1 分

  徒手肌力评定操作 准备用具 4 ①床

  ②病人 每项 2 分

  手法 25 ①被检者取侧卧位②非受测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 90°,③受测下肢位于非受测下肢侧后方,髋膝关节处于中立位④用手固定骨盆⑤在大腿远端施加阻力 每项 5 分

  5 级 4 级 10 ①能对抗最大阻力,完成髋关节全关节活动范围的外展运动并维持体位者为 5 级 ②能对抗中等阻力,完成髋关节全关节活动范围的外展运动并维持体位者为 4 级 每项 5 分

  3 级 10 ①侧卧位②克服重力完成髋外展动作 每项 5 分

  2 级 20 ①被检者取仰卧位②非受测下肢置于中立位③受测下肢置于滑板上或手托住被测下肢④无重力下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髋外展动作 每项 5 分

  1 级 0 级 25 ①被检者取仰卧位②嘱病人外展髋关节③在髂骨嵴外下侧或大转子附近触及臀中肌前侧及中间部分;臀小肌无法触及收缩④有收缩为 1 级⑤无收缩为 0 级 每项 5 分

  整体印象 4 ①操作规范

 ②手法娴熟 每项 2 分

  合

 计 100

篇七: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方法

T 肌力分级标准

 级别

 名称

  标准

 相当正常肌力的 %

  0

  零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0

 1 微缩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10

 2 差

  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运动 25

 3 尚可 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50

 4 良好 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 75

 5 正常

 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100

篇八: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方法

评定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21、定义• 肌力(muscle strength)– 是指在肌肉骨骼系统负荷的情况下,肌肉为维持姿势、启动或控制运动而产生一定张力的能力。• 肌无力(muscle weakness)– 是指肌肉产生张力的能力下降或丧失。• 肌肉力量的评定– 是指在肌肉明显减弱或功能活动受到影响时检查相关肌肉或肌群的最大收缩力量。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33、肌肉在关节运动中的作用• 原动肌(agonist)– 又称主动肌,是指发起和完成一个动作的主动作肌或肌群,如股四头肌是伸膝的原动肌。• 拮抗肌(antagonist):– 是指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例如膝关节伸展时,股二头肌使膝关节屈曲,是股四头肌的拮抗肌。• 协同肌(synergist):– 是配合原动肌并随原动肌一同收缩的肌或肌群。– 分为三种类型:联合肌(副动肌)、中和肌、固定肌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4协同肌• 联合肌:– 2~3块肌肉一起收缩产生特定的运动。如伸腕时,为防止出现腕关节桡偏或尺偏,桡侧腕伸肌和尺侧腕伸肌必须同时收缩。• 中和肌:– 一组肌群收缩以消除或限制原动肌收缩时在中间关节产生的不必要运动。如:指长屈肌分别跨越腕关节和指间关节。当指长屈肌收缩产生屈指时,为防止出现屈腕,此时腕伸肌群随指长屈肌一起收缩。• 固定肌:– 肌收缩时固定近端关节,为远端关节运动提供稳定的基础,使原动肌工作得更有效。如:上肢提取物体时,肘关节屈肌收缩。此时肩胛骨和肩关节周围肌收缩以稳定肩胛骨和肩关节,从而为肘关节屈肌(肱二头肌)收缩,有力提起物体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54、肌肉的起止点• 肌肉收缩时牵引它所附着的骨而产生关节运动。• 起点:通常指肌肉连接身体正中线的或接近肢体上端的附着点,亦称固定点。• 止点:指和起点对应的另一端附着处,亦称动点。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65、肌收缩类型• 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肌肉收缩时,肌张力明显增加,但肌长度基本无变化,不产生关节活动。从而有助于固定体位。– 等长收缩是由于使肌肉拉长的外力与肌肉本身所产生的最大张力即内力相等所致。

 5、肌收缩类型• 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 肌肉收缩过程中,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长度缩短,引起关节活动。根据肌肉起止部位的活动方向,可分为:– 向心性收缩(concentric contraction)• 肌收缩时,肌肉起止点彼此靠近,肌长度缩短。是作用于关节并使关节产生运动的主动肌的收缩。– 离心性收缩(eccentric contraction)• 肌收缩时,肌肉起止点两端彼此远离,使肌长度增加。是对抗关节运动的拮抗肌所产生的收缩,其作用与关节运动方向相反。用于稳定关节、控制肢体动作或肢体坠落的速度。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7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86、肌力的直接影响因素• 肌肉横截面积• 肌纤维类型• 肌肉初长度• 运动单位募集及神经冲动发放频率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97、肌力的间接影响因素• 肌肉的功能状况• 肌肉的收缩方式及收缩速度• 中枢和外周神经调节• 个体状况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10肌肉内部功能状况• 肌肉内部功能状况也直接影响肌力– 降低肌肉的收缩能力• 缺氧• 酸中毒– 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 钙离子• 肾上腺素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11肌肉的收缩方式• 肌肉生理收缩包括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两大形式。• 不同收缩形式的最大肌力有所不同 。其中离心收缩过程中产生的肌力最大,其次是等长收缩,最小的为向心性收缩。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12收缩速度• 是影响肌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肌肉收缩速度越低,运动单位的募集机会就越大。• 在等速向心收缩低角速度测试时产生较大力矩值的结果即为此证据。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13中枢和外周神经调节• 产生肌力的神经生理机制包括募集纤维类型的选择、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运动单位的同步性、冲动传导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等。• 因此,肌力的大小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调节密不可分 。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149、肌力下降的原因• 年龄增加• 废用性肌肉萎缩• 神经系统疾病• 肌原性疾病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15评定目的• 确定肌力减弱部位与程度• 协助鉴别诊断• 协助某些神经肌肉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 判断肌力减弱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 指导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训练方式、代偿辅助具)• 评价康复治疗效果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16适应证• 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损伤、多发性神经炎、脊髓损伤、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脊髓炎• 骨关节疾病:骨折、关节炎、截肢、手外伤、烧伤• 原发性肌病:肌萎缩、重症肌无力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17禁忌证• 局部炎症• 急性扭伤• 关节腔积液、关节不稳• 局部严重的疼痛• 严重的心脏病或高血压• 。。。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18肌力的评价方法• 徒手肌力评定(manual muscle test, MMT)• 器械检查法– 测力计检查法– 等速(isokinetic)肌力测试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19徒手肌力评定(MMT)• 是通过被检查者自身重力和检查者用手施加阻力而产生的主动运动来评定肌肉或肌群的力量和功能的方法。• 用来评定由于疾病、外伤、废用所导致的肌力低下的范围与程度的主要方法。

 MMT的一般原则• 徒手肌力检查的是有关的主要动作肌和辅助肌共同完成的运动。• 要熟练掌握必要的解剖、生理知识才能理解和掌握此项检查技术。• 是检查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的随意收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脑卒中、脑外伤所致的偏瘫以及脑瘫,由于受到原始反射的影响而导致痉挛和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不能完成分离运动。此时不太适合使用MMT。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20

 MMT检查方法• 被检查者的体位:– 检查每一块肌肉都有其规定体位,目的在于将被检肌肉的功能独立分出。摆放原则为肢体运动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或采用去重力体位,体位要舒适、稳定、运动无障碍。– 被检肌应处于关节全伸展位,肌肉初长度在牵拉至轻度张力状态。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21

 MMT检查方法• 固定:– 固定被检查肌肉的起点以防止出现代偿运动和假象运动。即当一种运动的主动肌肌力下降时,有其他肌群取代或由重力协助完成该运动。方法包括:– 1、被检查者自身体重:自身体重帮助固定肩胛带或骨盆带。– 2、正常肌群:检查屈髋动作时被检查者双手扶住诊查床。– 3、体位:检查髋关节外展肌时侧卧位,被检查者抱住非检查侧下肢使髋、膝关节达到最大屈曲,从而使骨盆后倾,骨盆和腰椎固定。– 4、由检查者或器具如砂袋提供的外力等。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22

 MMT检查方法• 评级方法:• 肌力评级的依据:• 1、外加阻力的大小:以“较大”阻力和“轻度”阻力分别定位五级或四级。施加阻力的原则:(1)阻力方向:与肢体运动方向(被检肌收缩方向)相反。(2)阻力施加部位:运动肢体的远端。(3)时间阻力的时机:在运动范围中点和内侧范围之间施加阻力。(4)阻力大小:逐渐递增,以不阻止关节运动为度。• 2、重力作用:自然阻力形式。能克服肢体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为三级。解除肢体重力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的运动,或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仅能完成部分活动范围为二级。• 3、有无肌肉或肌腱收缩:可触及到收缩但无关节活动者为一级,无收缩为零级。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23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24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是由Robert Lovett于1912年创立。• Lovett肌力评级将肌肉力量分为6个等级– 正常(normal)– 良好(good)– 尚可(fair)– 差(poor)– 微弱(trace)– 无收缩(zero)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25分级 名称评级标准0 无收缩(zero)未触及肌肉收缩1 微弱(trace)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2 差(poor)解除重力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3 尚可(fair)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 良好(good)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5 正常(normal)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肌力评级标准分 级 评 级 标 准5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4 + 4级与5级之间4 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4 - 3级与4级的中间水平,能抗重力及弱阻力。3 + 和4 - 只是阻力大小的区别3 不施加阻力,能抗肢体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3 - 抗重力完成正常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上。2 + 抗重力完成正常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下。2 解除重力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2 - 解除重力影响,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50%以上。1 + 解除重力影响,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50%以下。1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的活动。0 不能触及肌肉的收缩。

 颈及躯干肌力评定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28主要内容• 颈前屈• 颈后伸• 躯干前屈• 躯干旋转• 躯干后伸• 骨盆提升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29颈前屈• 主动肌:胸锁乳突肌(起止点)• 辅助肌:头长肌、颈长肌、斜角肌等等• 运动范围:0°~35°至45 °。• 检查方法:– 体位:仰卧位– 手法:固定胸廓下部,肩部放松。令其颈椎屈曲运动,用手指在前额施加阻力。

 • 5级与4级:能对抗前额部强阻力完成颈椎屈曲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为5级,仅能对抗中等度阻力完成以上动作为4级。• 3级与2级:能克服重力影响,完成颈椎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为3级。头置于检查台上,令其完成向左再向右的转头,能完成部分运动者为2级。• 1级与0级:完成屈颈动作时,仅能触及胸锁乳突肌收缩为1级,触不到收缩者为0级。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31颈后伸• 主动肌:斜方肌、头半棘肌、头夹肌、颈夹肌等• 辅助肌:多裂肌,头上、下斜肌,头后大、小直肌,肩胛提肌• 运动范围:

 0°~30°• 检查方法:– 体位:俯卧位– 手法:头伸出检查台边缘,双上肢置于体侧,在头后部施加向下阻力;0--1级时触摸C7与枕骨间的肌群。

 • 5级与4级:能对抗施于头部的最大阻力完成颈椎后伸的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者为5级,仅能对抗中等度阻力完成以上运动者为4级。• 3级:能克服重力的影响,完成颈椎后伸的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为3级。• 2级:取仰卧位,检查者双手置于被检查者头的下方,令其头向下压检查者的手,能出现轻微运动者为2级。• 1级与0级:检查者用手支撑被检查者头部,令其完成后伸运动,另一手触摸第7颈椎与枕骨间的肌群,有收缩为1级,无收缩为0级。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33躯干前屈• 主动肌:腹直肌(起止点)• 辅助肌:腹内、外斜肌• 运动范围:0~80°,仰卧位,肩胛骨能离开台面• 检查方法:– 体位:仰卧位– 手法:固定双下肢

 躯干前屈• 5级:

 被检查者双手交叉置于颈后,尽力前屈抬起胸廓,双肩胛骨下角均可完全离开台面者为5级。• 4级:双上肢于胸前交叉抱肩,令其尽力抬起上身,双肩均可完全离开台面者为4级。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34

 躯干前屈• 3级: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令其尽力抬起上身,双侧肩胛骨下角可以离开床面者为3级。• 2级: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双膝关节屈曲,令其颈椎前屈,检查者按压其胸廓下部使腰椎前屈消失骨盆前倾,如头部能抬起者为2级。• 1级与0级:仰卧位,令其咳嗽,同时触诊腹壁,有轻微的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35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36躯干旋转• 主动肌:腹内、外斜肌• 辅助肌:背阔肌、半棘肌、多裂肌• 运动范围:

 0~45°,仰卧位,肩胛骨可离开台面。• 检查方法:– 体位:仰卧位,双手在头后交叉– 手法:令被检查者右肘向左膝方向运动(检查右腹外斜肌和左腹内斜肌),胸廓向一侧旋转,屈曲(两侧均做检查)

 躯干旋转• 5级:被检查者双手交叉置于后头部,腹外斜肌收缩侧肩胛骨可离开台面,完成躯干旋转者为5级。• 4级:被检查者双侧上肢在胸前交叉抱肩,完成与5级相同运动者为4级。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37

 躯干旋转• 3级:双上肢向躯干上方伸展,完成5级相同运动者为3级。• 2级:仰卧位,完成以上动作时肩胛骨下角不能离开台面,但可以观察到胸廓的凹陷者为2级。• 1级与0级:仰卧位,双上肢置于体侧,双髋关节屈曲,足底踩在床面上。令被检者左侧胸廓尽力靠近骨盆右侧,同时触诊其肋骨下缘以下的肌肉,出现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38

 2011/12/22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39躯干后伸(伸展)• 主动肌:骶棘肌、背髂肋肌、胸最长肌、背棘肌、腰髂肋肌、腰方肌• 辅助肌:头半棘肌、旋转肌、多裂肌• 运动范围:

 胸椎0 ° ,腰椎0~25°,胸椎能基本垂直,腰椎自然伸展• 检查方法:– 体位:俯卧位,双手在后头部交叉– 手法:按压固定骨盆,嘱上肢、双肩离开台面,再将腰椎挺起,使胸廓下部离开台面。

 • 5级:在检查者固定双踝关节的条件下,被检查者躯干伸展可以稳定地维持姿势不动,不且看不到勉强用力的表现。• 4级:在检查者固定双踝关节的条件下,被检者能抬起躯干,但到最终点出现摇晃并...

篇九: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方法

肌力评定的详细肌力分级标准(MMT)

 级别 评定标准 0 肌肉无任何收缩,无关节活动 1 触诊可摸到有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2 -

 可见肌肉收缩,消除重力下关节可以轻微活动,范围<100%,而>50% 2 不能对抗重力运动,消除重力影响下能进行全关节范围的活动 2 +

 能对抗重力运动,但关节运动范围<50% 3 -

 能对抗重力运动,但关节运动范围<100%,而>50% 3 能对抗重力运动,且能完成全关节范围的活动,但不能对抗任何阻力 3 +

 情况与 3 级相仿,但在运动末期能对抗一定阻力 4 -

 能对抗阻力与级相同,但关节运动范围<100%而>50% 4 能对抗中等阻力活动 4 +

 在活动的初、早期能对抗的阻力与 4 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 5 级阻力 5 -

 能对抗 5 级阻力,但关节运动范围<100%,而>50% 5 能对抗的阻力与正常相应肌肉的力量相同,并能完成全关节范围的活动

篇十: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方法

ovett 分级法评定标准 分级 名称 评定标准 0 零 未触及肌肉的收缩 1 微 可触及肌肉的收缩, 但不能引起关节的受缩 2 差 解除重力的影响, 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3 好 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但不能抗阻 4 良 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 完成全关节的活动范围的运动 5 正常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 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改良 Ashworth 分级法评定标准 分级 评定标准 0 无级张力增加 1 肌张力略微增加, 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 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主和释放 1+ 肌张力轻度增加, 在关节活动范围后 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主, 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 50%均呈现最小阻力 2 肌张力明显增加, 通过关节活动大部分时, 肌张力均较明显的增加, 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的被移动 3 肌张力严重增加, 被动关节活动困难 4 僵直, 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 不能活动

  迟缓性肌张力分级 级别 评定标准 轻度 肌力下降, 肢体放在可下垂的位置并放下, 肢体仅有短暂抗重力的能力, 随即落下, 能完成功能性运动 中 度 到 重度 肌力明显下降或消失, 0 级或 1 级, 将肢体放在抗重力肢位, 肢体迅速落下, 不能维持规定

 心功能的分级 分级 评定标准 I 级 患者活动量不受限制, 平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乏, 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II 级 患者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 休息时无自觉症状, 但平时一般活动即可出现疲乏, 心悸, 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III 级 患者体力活动明显限制, 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心悸, 气促症状 IV 级 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 体力活动后加重

 肢体残疾人的环境评定 环境类型 一级残疾 二级残疾 三级残疾 四级残疾 小计 生活环境 4 3 2 1 1-4 移动环境 3-4 0-3 0-2 0-1 0-4

  交流环境 0 0 0 0 0 教育环境 3 2 1-2 0-1 0-3 就业环境 3 2 1 0-1 0-3 文体环境 3 2 1 0-1 0-3 宗教环境 2 1 0-1 0-1 0-2 居家环境 3 2 1 0 0-3 公共环境 4 3 2 1 1-4 总计障碍 0-4 0-3 0-2 0-1 0-4

 偏瘫手的功能评定 上肢能力水平 规定内容 检查日期 失用手 5 个动作均不能完成

 辅助手 C 5 个动作只能完成 1 个

 辅助手 B 5 个动作只能完成 2 个

 辅助手 A 5 个动作只能完成个 3

 实用手 B 5 个动作只能完成 4 个

 实用手 A 5 个动作均能完成

 1. 健手在患手的帮助下剪开信封 2.用患手在空中拿住钱包, 健手从钱包中取出硬币, 包括拉开, 合上拉链 3.用患手把伞在空中垂直支撑 10 秒钟以上 4.患手用未经改造的大剪指甲刀(长约 10 厘米)

 剪健手指甲

  5.用患手系健侧衬衫袖口的纽扣

  尺神经康复评定表 分数 4 3 2 1 得分 外行 无爪行畸形 轻 度 爪行 (不半肌萎缩)中 度 爪行手(半肌萎缩)重 度 肌萎缩(肌萎 缩 明显

 屈指 TAM 优 TAM 良 TAM 可 TAM 差

 感觉 S4 S3 S2 S1 S0-1 备注:

 屈指功能取环, 小指 TAM 的平均值。

 分级:

 优 10-12分, 良 7-9 分, 可 4-6 分, 差 3 分以下

  桡神经康复评定表 分数 4 3 2 1 得分 伸腕 >45 >30 <30 不能

 肌力 >M3 M3 M2 <M2

 伸拇指 TAM TAM TAM TAM

 伸指 TAM TAM TAM TAM

 备注:

 合计总分分级:

 优 13-16 分, 良 9-12, 可 5-8, 差 1-4

  分

  正中神经康复评定表 分数 4 3 2 1 得分 屈 腕 肌力 >M4 M3 M2 <M2

 屈指 TAM 优 TAM 良 TAM 可 TAM 差

 拇 指 对掌 正常 能 对 环指 能 对 中指 不能

 感觉 S4 S3 S2 S1 S0-1 备注:

 合计总分分级:

 有 13-16 分, 良 9-12 分, 可 5-8 分,差 1-4 分

推荐访问: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方法 分级 评定 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