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兵小将,供大家参考。
2 楼1.人物——平凡得真实, 高尚得可信
当银幕英雄成龙宣布他要在影片里“贪生怕死”时, 多少人抱着去看成龙笑话的心态走进了电影院, 想知道这个当惯大英雄的影坛大哥如何拙劣地表演“贪生怕死” 。
可是, 当成龙扮演的大兵在出场后没几秒就在爬死人山时脚下一滑, 身形一踉跄后, 那些等着看成龙笑话的人应该就已经忘了最初的目的了, 因为他们已经进入了“大兵”的世界——这个大兵肯装死, 这个大兵身手不敏捷,这个大兵脏到不能看。
在电影的前半段, 导演在细心地为我们描绘着“大兵”的人物状态与性格——他不想死, 所以他在战场上装死, 还准备了各种装死道具; 他身手很烂, 所以出场没多久就被前来搭救“小将”的副将给一刀“砍了” , 到后来与伤了腿的“小将”单挑, 四肢俱全的他居然还输了; 他是典型的“小人物” ,胆小怯懦, 所以见了幸存的梁将他跪, 见了卫国公子他也跪, 见了彪悍的游梵人, 他还跪; 他有着其他征战沙场的人所不具备的农牧业本领, 所以他会爬树、 做陷阱、 扔石头、 识别草药; 他是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质朴农民, 所以他的愿望只是回家种田、 传宗接代, 而他所有的人生哲学,都来自“我爹说” 。
不要否认, 当看完了前半个小时后, 你已深深地相信, 眼前这个脏得有些离谱,狼狈得有些夸张的“大兵” , 早已和成龙没有半点关系, 除了那张不甚清晰的脸。
一路逃跑, 一路坎坷, 各种险象环生后, 大兵终于回到了梁国, 回到了家。
可就在最后一刻,他却放走了自己这辈子唯一的“好运气” , 放弃了他的“良田五亩, 终生免军役” 。
他在踢开那条独木舟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有多愚蠢, 所以气到发抖, 可他依然没有改变主意, 仅仅只是在“小将”离开前, 再次确认了那条“十年之内, 秋毫无犯”的诺言。
而然, 命运对于他, 似乎过于残酷,逃过了血腥战场, 逃过了千里追杀, 却逃不过国破家亡。
整部电影都在疲于奔命的“大兵”却总将笑容挂在脸上, 哪怕以为自己要困死在溶洞了, 也依然不忘说句“挺好的” 。
可是, 他也有严肃地时候, 每当提到“梁国”时, 他那张总是嘻嘻哈哈的脸就会立刻收敛笑容。
他看轻个人的荣辱, 却看重国家的尊严。
为了活命几乎什么行为都不耻于做的“大兵” , 却在最后, 面对大秦铁骑时, 毅然选择高举军旗, 不跪不降。
那双跪过无数人的腿, 在被秦箭射穿后依然站立; 那张唯唯诺诺嘻嘻哈哈了一个多小时的脸, 却在最后喊出“没有全军覆没, 还有我”时, 是那样的既然决然。“大兵”终于还是倒下了, 他愧对父亲没有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 但他倒下后依然屹立的梁军军旗却显示着他作为梁国人的不屈不挠的尊严。
从头至尾, “大兵”都是小人物, 他的死活从来没有重要过, 只是, 他在影片前半段的怯懦, 与最后时刻的英勇就义所形成的对比, 让“大兵”的人格进行了不可思议的升华。
2.道具——无处不象征
军旗:
国家的象征
当“大兵”从尸横遍野的战场上一爬起来, 找的第一样东西是同伴“三郎” , 可惜“三郎”牺牲了, 找的第二样东西, 就是梁军军旗。
当“大兵”回到梁国解下身上那条不曾离身的黑袋子时, “小将”才知道“大兵”最在乎的, 原来是“军旗” 。
作为一个被迫去打仗的兵, 作为一个愿意装死逃离战场的兵, “大
兵”的心里似乎并不是那么的在乎他的“国家” , 可这个“军旗”首尾呼应的细节却暗示着我们, 其实“国家”在“大兵”的心里——“大兵”厌恶战争, 却深爱“国家” 。
这样的一处伏笔, 正好为片尾“大兵”的英勇就义做了合理的铺垫。
装死箭:
胆小怯懦的象征
“大兵”出场的第一个镜头, 导演就告诉了我们, 那支箭是假的, 是“大兵”故意做的装死道具,迷惑敌人而已。
可如果你仔细研究细节, 就会发现, 那支装死箭弹起的时机都蕴藏着玄机——第一次弹起, 是在修罗地狱般的战场, 是大兵死里逃生心有余悸之时; 后来, 是与“小将”单挑, 处于下风之时; 再后来, 就是经典的“王宝强之死”, 被卫国公子围困之时; 最后, 则是被秦箭射杀之时。
前三次, 那支装死箭无一不象征着“大兵”遭遇险境和困顿时的胆怯心理, 而最后那一次,当“大兵”面对秦军毅然不降时, 他拔掉那支装死箭的同时, 也终于挣脱了时刻伴随他的“胆小怯懦”。
将军头盔:
世俗地位
这个头盔本来属于“小将”, 但活捉“小将”的“大兵”却得意地将其戴在自己的头上, 那滑稽的形象似乎暗示着“大兵”承受不起这个过高的世俗地位。
于是, 被歌姬误认为是将军的“大兵”被歌姬迷晕后挨了一耳光, 还丢了唯一的马。
清醒后的“大兵”幡然醒悟般视其为不祥之物。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飞黄腾达后迷失了自我, 走入歧途, 不得善终呢? 而在遭遇完衣衫褴褛的山贼后, 突然现身的黑熊在把“大兵”和“小将”吓得魂飞魄散后, 离去时还不忘用脚踢一下那个头盔。
看到这里,你是否感觉到, 在大自然的面前, 无论你拥有怎样的社会地位, 都不过是自然界的一个微小生命。
木板地图:
和平
每当“大兵”遇到麻烦找不到回家的路时, 这个来自父亲的“宝物”就会现身, 然后让“大兵”继续踏上归途。
虽然“小将”曾说“大兵”的父亲教给“大兵”的两个字不简单, 但直到影片末尾我们才知道,原来那两个字是“太平”。
这个只有手掌般大小的地图, 不仅显示了通往梁国的大路小路, 还标出了能满足人愿望的凤凰山神树的位置, 所以最后歌姬才能找到神树, 并将“太平”高挂, 而片尾的叙述也正好对这一情节进行了呼应——“秦, 统一中国”。
这个地图最后终于让天下“太平”了。
3.续集伏笔——隐藏人物何其多
每当“大兵”说“我爹说”, 我们必然会听到一句质朴却含义深刻的哲理, 所以这个最大的隐藏人物, 无疑是“大兵”他爹。
“大兵”的一身农牧本领, 肯定也是他爹言传身教, 而那块神奇的地图, 更是他爹所赐, 所以“大兵”他爹究竟是何方神圣, 又拥有怎样的传奇经历, 完全可以在续集中进行展现。
说不定, 他爹曾是叱咤风云的将军呢。
“大兵”说, 他是家里的独苗, 因为骁勇善战的大哥死了, 老实厚道的二哥也死了。
同样来自一个家庭, 为何兄弟三个的性情却完全不同呢? 这里面似乎又有着另外的玄机了。
不如, 我们假设一下, 续集是《大兵小将》 的前传, 所以有可能走“小兵大将”的路线, 那么这个大将就很有可能是“大兵”他爹, 而小兵, 则是“大兵”哥仨年轻的时候。
“大兵”他爹由成龙来演最为合适, 而小兵哥仨则当仁不让地应由房祖名和新七小福领衔。
这样的组合, 无疑是噱头十足!
在看惯了国产烂片里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台词和情节后, 《大兵小将》 的出现仿佛一阵清风沁
人心肺。
绝对的小制作, 1.5 亿的票房, 这是典型的优质作品标签。
成龙的确老了, 但他那颗永远对观众真诚的心却始终没变。